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六國論》課堂實錄素材

語文3.18W

中學學科教學應當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作爲自己的培養目標。對於學生而言,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髮現、檢驗、拓展、運用和轉化已學到的!日知識的過程,從而解決學習中的新問題,而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新知識的學習,一方面,可以對其已有知識進行整合,而不是簡單地疊加;另一方面,又是對新知識進行同化。在這個雙向互動中,從而完成學生本身知識體系的重新建構,由此推動學生的知識結構從低級向高級不斷髮展,即由針對某一個具體的問題的簡單的質疑問難到逐步形成學科的綜合能力,從而把學科的創新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爲此,對教師而言,教學的過程,就不應視爲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更不是灌輸者,而應當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這就需要精心設計,爲學生創設一個有利於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發現問題,並運用已經掌握的舊知識去探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氛圍或環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解決新的問題。

《六國論》課堂實錄素材

以下所記,是我在執教高九七級三班時在這方面所作的一次嘗試。

-、教學設計

1.教學思想

在學生學完蘇詢的《六國論》後,爲幫助學生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六國破滅”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確地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讓他們在學習中受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同時,也是讓學生在進一步的學習中,運用已經掌握的舊知識(蘇洵《六國論》的觀點及語言知識)去拓展新的知識(未學過的蘇軾和蘇轍的《六國論》的觀點及語言知識)領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明確自己對“六國破滅”原因的新的認識),我選定蘇軾和蘇轍的同題文章爲材料,進行對照式的擴展閱讀教學。因此,後兩文的教學,不應只是對前文的簡單重複,不應僅僅停留在傳統的“讀讀背背”上,也不是單向的傳授或灌輸,而應力求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獨立思考,主動地學習,重點是收集、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學目標

①幫助學生明確兩文的論點及提出論點的方式及證的方法

②簡單比較三篇同題文章的同中之異及其優劣

③引導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

3.教學模式

主要採用對照式的擴展閱讀,教學方法主要採用討論式(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

對照式的擴展閱讀教學,可以加大教學的信息容量,並拓展學生視野,有利於多角度地認識事物,通過比較鑑別,從而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更深刻、全面的認識。我認爲,只要條件許可(教學時間充裕、查找資料方便),不妨多搞幾次。在反覆中加以強化。比如,周敦頤的《愛蓮說》與李漁的《芙蕖》,徐遲的《黃山記》與葉聖陶的《黃山三日》,劉伯羽的《長江三峽》與劉徵的《過萬重山漫想》,高爾基的《母親》與葉聖陶的《夜》,魯迅的(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與王蒙的《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等等。此外,若對於節選的文章,也可補講刪節的部分。比如:苟子的《勸學》,賈誼的《過秦論》的中、下篇,陶淵明《飲酒》詩的另外幾首,剪伯讚的《內蒙訪古)的另外幾節,等等。總之,一看學生需要,即能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有利於創新精神的培養;二看可能,即教學時間許可,都可大膽嘗試。

討論式、對話式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達不到教師課前設計的教學效果的情況,但只要精心設計,認真組織,課後認真總結,積極改進,相信下次一定會比現在好些。若長期堅持,定會有所收穫。

4.教學措施

①資料提前印發給學生。我使用蘇氏兄弟的兩篇文章是從《三蘇文選》上翻印的',兩文共有註釋103條,每篇文章的第一條註釋,均對全文作了簡單的評介。這樣,便於學生自學。若註釋少,文字障礙大,不利於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效果可能反而不好。

②關鍵是指導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掃除文章障礙,讀懂大意。同時,勾畫出疑難之處,以便在課堂討論或講解中重點解決。

③仍準備一張講讀蘇詢《六國論》時用過的“戰國形勢示意圖”。

④作好應付學生可能提出的超出自己課前設想範圍之外的問題的心理準備。

二、教學過程

課堂實錄

師:“一門詞客三父子”,這在我國文學史上是極其罕見的。除蘇氏父子兒只有魏晉時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寫一題的,除蘇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

蘇詢的《六國論)認爲六國破滅的原因是賂秦。作者是怎樣提出這個觀點的?

生:開門見山。

師:對。是開門見山。。現在我們一起來背誦蘇詢《六國論)的第一段。

生:齊背。)

師:現在大家快速地默讀發給大家的材料,找出體現文章觀點所在的段落,並明確蘇軾、蘇轍二人的觀點是什麼。

(生:默讀。)

(師:巡視。6分鐘。)

師:好,請暫停。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能體現蘇拭《六國論》觀點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幾段?

生:在第一段。

師:第一段的什麼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結尾。

師:請你大聲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蓋出於此,不可以不察也。”

師:準確他說,應是“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於此。”大家認爲如何?

生:對。

師:好。你請坐。

句子中的“此”,具體地指代什麼?××你說。

生:我認爲應指代上一句的“鋤而盡去之,則是無道也。”

師:“鋤而盡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麼呢?

生:應該是這段所說的“士”。

師:XX說的對不對呀?

生:(齊答)對。

師:那麼,對“士”這類人正確的做法應該怎樣?

生:(齊)“區處條理,使各安其處”。

師:好。現在我們來看蘇轍(六國論)認爲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論點在哪裏?××,你來試試。

生:也在第一段的結尾處,就是“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師:蘇轍這裏所說的“當時之士”中的“士”,是和蘇軾文中“皆爭養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嗎?

生:我想應該不是。

師:那“當時之士”中的“士”具體是指代什麼呢?

生:好象是這段開頭說的“天下諸侯”。

師: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諸侯”。而前篇“爭相養士”中的“士”是一個特殊的階層,這個階層中的人都各有專長,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知識分子。

好。現在我們來作一個小結。如果說蘇詢認爲“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於韓、魏、楚三國“賂秦”的話,那麼,蘇轍則認爲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原因在於天下諸烽“不知天下之勢”。這個“勢”,一指韓、魏戰略地位的重要,“韓、魏塞六國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二指天下諸侯“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莫知厚韓、親魏以擯秦”。而蘇軾在他的文章中則兼顧兩個方面,一是六國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關鍵在於是否能正確的對待知識分子。簡言之,老蘇談“賂秦”,大蘇談“養士”,而小蘇談“明勢”。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兩篇文間是如何分析問題的。除第一段外,兩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對論點進行分析。請同學們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讀課文。6分鐘)

師:差不多了吧?我們先看大蘇是如何分析的。××同學,你來說說看。

生:第三段是從秦的角度來分析的。

師:請談具體點,秦對“四人者”(知、勇、辯、力)採取什麼措施?

生:殺。

師:對。文中有“墮名城,殺豪傑”的句子。接下去是什麼?

生:“散而歸田畝”。

師:“散而歸田畝”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讓四種人分散,回家鄉種地。

師:導致什麼後果?

生:陳涉起義。

師: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秦對四種人不是殺就是分散他們,不任用他們,從而對他們失去控制,總之是處置不當,最終導致他們不甘“老死於布褐”便挺而走險,揭竿起義。

生:是這樣。

師:那第二段呢?

生:……

師:好,你請坐。誰來補充?

生:我認爲第二段應是真面論述。只是重點在說“先王”,說“六國”的少一些。

師:是這樣。第三段從反面論述較詳,第二段說到六國的就相對簡略,結尾有一句是說結果的,是哪一句?

生:“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人叛者。”

師:再準確點說,應是——

生:“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師:你再說說“先王”的正確做法。

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者共之。”

師:其結果是——

生:“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也。”

生:老師,文章第一段寫了那麼多人,有什麼作用?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幫助解答?

生:我認爲那是爲提出論點作準備。

師:能否說得具體些?

生:是通過分析,爲提出論點作鋪墊。

師:實質仍是一樣,還是不具體。大家請看,第一、二兩句,是說“士”多,且多懷技藝,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何可勝數”之後,是說六國貴族和秦相呂不韋都曾大規模地“養土”,只是導致結果截然相反的關鍵在於“區處條理”,而不在乎養與不養。

好。下面我們再看看小蘇是如何分析的。××,請你來說。

生:我認爲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正面闡述韓、魏所處的位置的重要,具有戰略意義。

師:不錯。但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論述韓、魏地理位置的重要。如果結合第一段的論點,即“不知天下之勢”和最末一段對天下諸侯不知“厚韓、親魏以擯秦”來考察,第三段說的天下諸侯不知“勢”,只不過是從秦的角度來談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第三段仍是從反面來談問題。第二段倒是從正面說的。但說的不是天下諸侯“不知天下之勢”,而是說韓、魏地理位置的重要,而且是從齊、楚、燕、趙和秦兩個方面來分析的。

下面,我們再來作一個簡單的小結。大蘇和小蘇在分析問題的時候,都是以大量的史實作論據,從正、反兩個方面通過對照,來顯示孰優孰劣,孰是孰非,對第一段提出的論點加以證明。

最後,我們再簡單地比較一下三篇同題文章的“同中之異”。同學們可前後左右自由組合,小聲討論。

(生:討論。約6分鐘。)

師:好,我們先明確這三篇同題文章的共同點。××,你認爲呢?

生:我認爲應該是他們的寫作目的,都是針對北宋王朝的現實,有感而發的。

師:對。這就人們常說的借古諷今,寄託諷諫之意,具體他說,老蘇是如何表達諷諫之意的?

生:“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

師:那大蘇呢?

生:……

師:小蘇呢?

生:……

師:好,你請坐。大蘇、小蘇的表述不如老蘇那麼明確,是吧?

生:是。

師:這也許是他們的同中之異的表現之一吧。大蘇要說的是要“養士”,即尊重人才,亦即效法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子共之”;小蘇的意思是“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即後方不要享樂腐化,以至偏安,要支援前方。不能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可見,這個諷諫的意思,要從文中提取、歸納。

下邊,我們來說說,“異”有哪些?

生:提出論點的方式不同。

師:這是一條。還有——

生:分析問題的方法不同。

師:對。這是第二條。大蘇、小蘇都是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而老蘇的是——

生:六國分別論述。

師:具體一點。

生:先說賂秦的韓、魏、楚,再說不賂的齊、燕、趙。

師:即使是齊、燕、趙的情況又各不相同,趙是——

生:“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師:燕、趙呢?和“始”相應的是——

生:“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師:好。還有沒有“第三條”?

生:有。

師:是什麼?

生:蘇詢的論述集中在六國,條理一分清楚,蘇軾和蘇轍一會說六國(或“四國”),一會說秦,不太好把握。

師:很好。如果這也算一條的話,想想看,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和什麼有關?

生:可能是論點吧。

師:對,就是論點。其實,這還涉及到他們寫文章各自不同的風格。如果把蘇詢的風格概括爲條分縷析,絲絲入扣,有縱橫家的風采的話,那麼蘇軾呢?文章的第一段寫各國貴族爭相養士,大肆地鋪陳誇張,竭力渲染,是不是象一個詞賦家或者說詩人呢?

生:是。

師:而蘇轍的風格則是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更象一個——

生:軍事家。

師:對。軍事家,軍事戰略家。

三篇文章,相比較而言,更喜歡哪一篇?

(生:各抒己見。)

師:我把上面提的問題具體化,哪一篇論述問題相對全面些?比如說,大蘇說的“養士”,小蘇說的“明勢”,在老蘇文中有無體現?

生:有。

師:在哪裏?

生:在倒數的第二段。

師:再加上前一段的最後一句,就是“向使三國……”我們一齊來背誦一遍。預備——起。

(生:齊背。)

師:好,我們從中概括出要點來,就有這些:不賂敵,要用武,要團結,封謀臣,禮奇才……可見,大蘇是在“禮奇才”,小蘇是在“要團結”這兩個側面的具體展開。

以上,我們初步探IYT三個問題,即三篇同題文章論點及其提出的方式,它們論證論點的方法以及它們的同中之異,附帶涉及文章的風格。

下面,我再介紹一篇《六國論》的觀點。(生:啊?還有啊!)是的。這是清代李偵寫的。李幀認爲“六國皆欲爲秦所爲”,而“秦能獨爲之”,是“得天助”。請大家運用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結合歷史課所學過的知識,即戰國時期秦和六國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各國變法的實際,寫出自己對六國滅亡的看法,題目就叫“六國新論”吧。下去後查查資料,作好準備。相信你們的認識一定會比古人更深刻、更全面。

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