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教學案例

教師3.2W

教師教學案例1

教學目標:

教師教學案例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遊戲: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一下,遊戲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遊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後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3、談話:周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遊,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遊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裏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是0℃。)你是怎麼知道的?(那裏有個0,表示0攝式度)。

(2)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課件,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3)瞭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係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4)比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②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5)小結:通過剛纔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瞭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爲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三、學習珠峯、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佈了珠峯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師把有關網頁帶來了。(課件出現網頁,上面有簡單的文字介紹)。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峯的海拔圖,請看。(課件動態地演示珠穆朗瑪峯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麼?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動態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

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麼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峯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峯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峯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2)小結:以海平面爲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課件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麼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爲+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於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於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麼來說服我?

② 如果有學生髮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爲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爲界線,高於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於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於。但對於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4、+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象-4、-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這節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和負數。(板書:認識正數和負數)

五、聯繫生活,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2、3題

2、你知道嗎:水沸騰時的溫度是xx. 水結冰時的溫度是xx. 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是 。

3、討論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存摺:這裏的-800表示什麼意思?(以原來的錢爲標準,取出了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2)電梯:這裏的1和-1表示什麼意思?(以地平面爲界線,地平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老師現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啊?要到地下3層呢?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正數和負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零攝式度以上和零攝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與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都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

七、課後反思

教師教學案例2

作爲國小數學的一線教師,對於如何才能“減負”不減教學質量,實現“減負”與“增效”的有機統一,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怎樣才能做到既減負又能增效,讓自己的課堂達到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呢?

一位數學教師,要想做到既減負又能增效,關鍵是要有高藝術的教學方法。有人說:“教學有法貴在得法”何爲高藝術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欣賞特級教師葉柱老師的兩個教學片段,相信對我們的理解會有幫助。

片段一: “解決問題(連乘)”。

剛一開課,葉老師直截了當的出示課題:解決問題。很幽默地問:“問題在哪裏呢?”接着出示了:圖片 “3個方陣做操的'畫面”。改編自教材99頁的主題圖。讓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自己列式解答。接着進入交流環節,師生緊緊圍繞“每個方陣有多少人?”進行說理研究。8×5=40人,你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你能把他解決的在圖上圈出來?這個算式中的8表示什麼?5表示什麼?爲什麼要用乘法來解決呢?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不但要會解決,還要理解解決問題的本質意義。再圍繞着學生提出的問題“3個方陣共多少人?”展開探討。探討中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實現了三種基本解法“8×5×3”、“5×3×8”、“8×3×5”。

本教學片斷雖然材料呈現簡單,但體現葉老師以學定教,充分利用材料讓學生交流,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體會“用連乘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整個片斷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問題表達清晰明瞭,課堂真正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適時進行點撥,評價適時適當,學生學習熱情高漲,這樣的方法不失爲高藝術的教學方法。

片段二:《折線統計圖》。

猜測一:出示缺少標題的身高條形統計圖 師: 這可能是關於什麼的統計圖? 爲什麼? 生:身高統計圖。

師:你的身高是多少?你認爲這是誰的身高? 生:(大多數學生激動地說)姚明。 師:(出示標題)完整讀一讀統計圖的名稱。你還見過其他的統計圖嗎?

生: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師:能比劃一下嗎?(生邊說邊比劃)

猜測二:出示三幅折線圖

師:姚明的身高如果畫成折線統計圖,你認爲可能是哪一幅? 生:(手勢選擇)第二幅

師:能說說第一幅反映的是什麼情況?第三幅呢?從哪裏看出第二幅是正確的呢?

生:線一直往上 ······

師:除了看線說明是正確的,還有沒有別的證據說明是正確的? ······

猜想三:出示第24屆至30屆奧運會中國金牌數條形統計圖

師:你能想像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樣子嗎?比劃一下(生想像並比劃) 師:能畫一畫嗎?

(反饋時)師:怎麼畫的?做了哪兩件事? (分析圖)

猜想四:分析折線統計圖(麗麗跳繩前後心跳,教室內溫度)

本片斷中,葉老師緊緊圍繞着“識圖、製圖、析圖”的邏輯展開,以多次的猜測、想像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與討論,思路清晰,環節緊扣,學生始終處於思維不斷碰撞的情境中,剛解決了一個問題,又來了一個猜想。在猜想中,學生自主積極的思維被激活,在葉老師平實的提問中步步深入地研究折線統計圖中點、線的作用,體會折線統計圖所具有的預測趨勢的作用,在辨析中明白如何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合理預測。

以上兩個教學片段,讓我們明白了一堂充滿活力的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與老師密切配合,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鬆,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作到了減負與增效的有機統一。

要真正作到“減負增效、打造理想課堂”,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學習,勤於反思,不斷積累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努力構建科學的、和諧的、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秩序和氛圍。

教師教學案例3

今天對我區幾所學校的語文在線教學情況進行了訪談,整體來說,各位老師在學校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在此向各位老師表達敬意:各位夥伴辛苦了!

同時針對反饋過來的問題,在此做一些梳理和迴應,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部分教師對網上教學的當前形式和重要意義把握不準,覺得最好的網絡授課就是把平時的面授課堂教學搬移到網上平臺,並認爲能實現“即時點名、提問互動”就是對平臺的最重要評判標準,這是對“在線教學”的一種偏見。就像北師大陳麗教授所說的:在線教學學生是通過三種教學交互方式學習的第一是與教師進行交互,第二是與學習資源進行交互,第三是學生之間進行交互……我們建議各位老師多蒐集有關網上教學特點和發展理念的資料加強學習,讓本次“停課不停學”活動成爲督促我們自身信息化教學技能提升的契機,爲今後更長遠的教育信息化2、0的實現奠定基礎。

二、部分教師不知道該選擇什麼作爲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還有的老師感覺開學之後還要進行“零起點”授課,所以對於教材內容不知該怎樣取捨。我們建議:將“知識目標”作爲目前教學的重點內容。這裏的“知識”指的是學生爲了獲取更大更多的學科成就必須掌握的東西,只有瞭解和理解了特定的知識,你才能在課堂上讓學生收穫更多。線上直播不同於傳統課堂的直接複製,需要重新設計課程內容,把基礎知識點優先,深度知識點不能移動者待面授時再展開。當然,對於語文學科來說,“基礎知識”這一概念需要在此明確: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知識才能稱之爲“教學資源”,“乾貨夠,無需湊”要讓課堂充滿新知識、新技能,這纔是需要教師備課時着力的重點。除了我們多數語文教師都熟悉語文的專題講座(有關文體專項閱讀、寫作、名著導讀、中招試題專題複習等)之外,我們以教材單元爲例談一談線上學習的內容確定:

以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文言文爲例,可以在線上直播課中着力的主要內容有:

1、文言文誦讀示範和重要字詞音、意明確;

2、文中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理解、段落內容的疏解;

3、文章涉及到的文學常識、作家作品簡介等內容介紹;

4、文言詞語的積累(可以採用分類的方法整理通假字、一詞多義、同義詞、反義詞、偏義複詞、成語、典故、紀元方法等,用也可以用列表比較的方式,不古今義的地區別、同一概念的不同說法、歷代官職名稱、禮貌用語等列表比較、對照)。

以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現代文爲例,可以在線上直播課教學中着力展示的主要內容有:

1、瞭解四篇文章涵蓋的三種文學樣式小說、詩歌、散文的不同情感表現形式;

2、初步領會文章中的文學形象、思想內容;

3、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家作品風格介紹;

4、文章中“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理解和鑑賞;

5、富於表現力的.典型句段鑑賞和方法歸納;

6、對理解文章有促進作用的同類作品推薦等。

三、有部分老師只關注了直播課的內容和呈現方式,沒有從在線教學的特殊性上去考慮流程的完備,致使在線教學成效沒有保證,這是不可輕視的大問題。在線教學要從課前備課設計、課中組織實施、作業佈置批改、課後答疑輔導、教學過程評價五個步驟入手組織實施。結合我調研到的情況分別從這五個方面提出一些注意事項:

1、課前備課要注重借鑑多元化課程資源。除了信息技術硬件設備和網絡調試之外,我們需要加強對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利用,目前許多網站都在疫情防控期間給學校提供了免費的教學資源,我們一定要根據校情、學情進行科學整合、擇優選用,學校推薦使用的教學平臺上的資源可以使用,同時對於“名校同步課堂”“學在鄭州”“一師一優課”“精品錄播課”“釘釘空中課堂”等平臺中的可用資源也要關注,有老師把備課時想利用“名校同步課堂”中的視頻,就用自己的手機播放課堂實錄進行錄屏,再把錄製文件直接插入自己的直播文件中,在直播過程中播放,之後在進行補充輔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好幾所學校老師都提到對於學生在線學習質量的擔憂,這一點非常考驗我們老師的課中組織實施能力。建議每個老師一定要將學生分組管理,與班主任協商,以班級爲單位發揮好小組長的協助作用:晨讀提醒、課前到位督促彙報、作業上交情況總結,另外,對於語文學科的讀書打卡提醒、小組互動讀書感悟交流分享等,這些都是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的。有老師說不必給學生分組,有些平臺不如釘釘的後臺數據可以清晰顯示參與情況我的意見是我們組建小組也是生生交互的方式,需要利用起來!

3、作業佈置要適量,作業的形式作爲備課的重要內容進行設計:生字詞抄寫鞏固、聽課筆記展示、朗讀音頻、背誦視頻、閱讀批註、仿寫升格等形式要注意穿插使用,也要注重設計任務式、問題式作業的呈現,加大學生自主學習、自學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的預習作業也要注意驗收,鼓勵將學生的預習成果作爲直播課的內容予以呈現,增進互動和針對性。

4、每個老師都應該建與學生即時互動的釘釘羣、微信羣或QQ羣,做好課後答疑和輔導,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輔導”的重要性,教學內容無論是統一安排的實錄、微課還是面向學生的直播課,都要有老師的跟進和指導。

5、創造條件對線上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這個評價的目的不是對教師教學的終結性評價,而是體現學生參與性的“促進學習的評價”。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用釘釘裏的“智能填表”、微信小程序“問卷調查”、“問卷星”等工具做出調查問卷即時下發給學生,對教學資源質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講授方式、作業的認可程度等方面進行調查,所起到作用:第一,有利於學生參與決策的交互感;第二,可以及時掌握線上教學的效果,促進反思和改進教學。

四、鑑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很多老師反映備課壓力大、準備倉促的問題,我在此建議:明確學習進度和時間軸,以備課組爲單位集體實施教學,也就是針對一個單元的內容備課組分工合作,一個老師每週精心備出13節課(視學校規模和教師數分配任務),打破原有任課班級限制,線上直播教學時不只針對原有自己班級的學生,可以擴展到全年級,但是每次上課所有老師都必須全程在線觀看,課後跟進輔導和作業檢查,以“挖掘優勢資源、協同備課作戰”爲原則,務實、紮實地開展線上教學工作!

五、居家在線學習是學生在沒有教師連續關注,也沒有同伴可參照的情況下獨立開展的學習,相比較面授教學,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再加上疫情防控時期的孤獨感和焦慮感,更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們希望語文教師作爲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角色在孩子中出現,要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和人格魅力,用幽默的語言、貼心的關懷、高質量的教學去鼓勵學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理解,把線上教學當做幫助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支架和工具,陪伴學生走過這段不平凡的時光!

教師教學案例4

農村學生的家長沒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家裏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學習的氛圍,學生的自覺性從哪裏來?雖然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農村學生的自制力普遍比城市學生差很多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個人能不能形成良好習慣和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從小把閱讀當成習慣的學生不會在面對沒學可上時手足無措,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就算不是學習課本知識,他們也能從課外閱讀、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增長見識。而農村學生大多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很多學生甚至每年的閱讀量就是課內書本量。

農村學校要做到停課不停學,面臨的不止是新的網絡學習手段的衝擊,更主要的是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家長配合度的考驗。在實行停課不停學的過程中,最痛苦的莫過於這些農村教師了。一方面,學校施加壓力,在沒有回校期間,老師要履行監督教育職責,每天上傳作業,監督學生學習打卡,批改作業倒是其次,最難的是要催促家長督促學生,沒有提交作業的要追蹤訪問,做思想工作,要做到全班完成率百分之九十幾。一方面,家長因爲各方面的原因不配合或者沒有辦法配合造成學生沒有跟上學習進度,老師的負責任反而遭到了嫌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教育部幾次三番強調不要上新課,不要趕進度,也是出於網絡學習效果不佳的考慮。所以,農村學校的停課不停學,不如放下打卡,當下佈置任務,讓學生多多接觸生活,珍惜與父母不多的相處時間,莫讓停課不停學演變成一場失敗的教學實驗。

教師教學案例5

教學目的: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麼。

2、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3、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4、感悟文化與文化現象。

教學重點:

目的1、2。

教學難點:

目的3。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自讀品讀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通過複習前一課內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區別。

二、介紹作者:黃仁宇(見教材框文)

三、詞語積累:

(1)注音正確有誤的一項是( D )

A.曾皙xi 浴乎沂yi 舞雩yu 庖pao廚

B.馬廄jiu 餓殍piao 老羸lei 溝壑he

C.譎jue詐 桴fu筏 經筵yan 商鞅yang

D.贈儀yi 篡chuan位 熱忱chen 貴戚qi

(2)判斷解釋有誤的一項( D )

A.形影相隨(跟隨) 毫不諱忌(忌諱) 斬釘截鐵(砍斷)

B.禮尚往來(崇尚) 不爲已甚(太) 改弦更張(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無的放失(箭靶的中心) 一針見血(看見)

D.百家爭鳴(發表意見) 截然相對(界限分明) 融會貫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提示:課前提示內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細比較,找出二人的差異,進而研究造成這些差異的時代根源。

四、內容板書:

相同點相異點個性原因間接原因

孔子儒家聖人,形影相隨,宗旨相配。生活態度輕鬆愉快對人性看法性惡來自先天對“禮”的看法重視閒雅熱忱春秋時期,不至於完全失望

孟子凡事緊張人性本善不重視革命性戰國時期,國君草菅人命

五、討論:作者認爲,孔孟的差異,折射了春秋戰國時期間劇烈的變化,中國古代社會如此早熟,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現象,要解釋這種現象,應該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特點。你認爲應該怎樣結合中國歷史地理特點來解釋這種現象?

(教師不說標準看法,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難句理解:(可穿插於內容清理中)

1、說孟子“凡事緊張”,“緊張”一詞含義是什麼?

提示:所謂“緊張”,是爲尖銳的社會矛盾、兇險的前途而焦慮、憂心、痛心這樣的情緒。

2、“雖爲聖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從這個話裏怎麼見出“性惡來自先天”?

提示: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就是認爲人的修養是用理智不斷克服性惡的`過程,也就是認爲惡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針對這些條件,孔子對當時的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表因果關係,用“針對”一詞是否恰當?

提示:不恰當。“針對”一詞不表原因,而上文內容也並不是什麼“條件”。應改爲“因此”。

4、“他的閒雅代表着當時的社會”一句是什麼意思?

提示:當時社會還相當寧靜,整個社會心態都比較閒雅,孔子的閒雅代表着當時的社會心態。

5、爲什麼說“全民爲什伍”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戶籍編制,五家爲伍,十家爲什,相聯相保。“什伍”又是古代軍事編制,五人爲伍,十人爲什。所以說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6、爲什麼說孟子的性善論帶着一種強迫性的推論?

提示:由性善論這個前提推論到對人的道德要求,不過是要求保持天性,回覆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爲“失其本心”,所以帶有強迫性。

7、何謂“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準是指生活水平低。如“樂歲終身飽”,但求吃飽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們讀《孟子》和《四書》全部,卻不能一體視之爲政治哲學,一定也要考究他們的歷史背景,有時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說的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書》全部都是有其歷史背景的,並不是句句話都適用於任何歷史條件。政治哲學,是研究政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和政治理論的概念體系,包括《孟子》在內的《四書》含有政治哲學的成分,但是不能一體視之爲政治哲學。如果不考究其歷史背景,一概奉爲經典,是要犯錯誤的,在這個意義上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9、學習了本文,你認爲應該怎樣來研究古代文化現象?

提示:1.善於同中求異。2.要進行歷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實質。3.研究歷史文化現象,要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並以之爲依據。

七、完成課後練習。

教師教學案例6

教師在設計與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時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夠敏感,不能恰當處理活動形式與活動意義的關係,缺少必要的文化導入,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表達等。培養合格的幼兒園英語教師、研發英語與中文主題活動整合的課程教材、注意必要的文化導入等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提高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學者們已經就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問題達成了一些共識,比如幼兒英語教育的總體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培養幼兒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興趣”;教育者要根據課程的長期、中期和近期目標,統籌安排英語教學活動,使之成爲幼兒園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者在設計和組織英語活動時要考慮環境對幼兒英語學習的關鍵作用,爲幼兒創設儘可能真實有趣的英語學習情境……這些幼兒園英語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原則既符合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我國漢語兒童英語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對教育者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不僅受幼兒認知發展水平、情感動機以及周圍語言環境的影響,還與教師的指導思想、英語水平、教育方法等密切相關。幼兒能否主動、有效地參與英語學習活動,能否在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習得英語語言技能,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教師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全國各地不少幼兒園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經驗,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研究者也發現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和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着重分析了雙語幼兒園的兩個英語活動案例,旨在探討目前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和實施英語教學活動時普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教師教學案例7

一、爲什麼要進行案例分析。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教學案例分析也越來越關注,案例成爲教師成長的不可或缺的中介,通過案例分析可以讓教師把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使教師實現從“教書匠”到“研究型教師”的轉型;使教師迴歸課堂,迴歸實踐,改變低效的與論文難以發表的論文寫作行爲,以實現有效勞動爲樂。案例分析是一種情境式、教師親身經歷型的、體驗式的過程。是校本培訓與校本研究重要內容。

1、教學案例分析有助於教師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實具體的課堂教學行爲中去。

2、教學案例分析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實踐反思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3、教學案例分析有助於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研討,提高聽、評課教研活動的實效。

4、教學案例分析有助於教師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

二、什麼是教學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有別於其他教育文體。

⑴與論文的區別。論文是以說理爲目的,以議論爲主,可舉不同的事例,但都是爲了論證同一個觀點。

案例則以記錄爲目的,以敘述爲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圍繞同一事件,但可從不同的理論層面來解釋。

⑵與教案的區別。教案是事先預設好的教學思路,是對即將發生的教學活動的設計與說明,重在預測。

案例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事實的追述與思考,重在反思。

⑶與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的區別。教學隨筆寫作形式比較靈活,是作者有感而發,三言二語也可以。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爲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進意見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

案例指向的對象更廣,可以是自己的教學行爲,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學行爲。可以是大到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狀況,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課或一次活動。可以說細敘述事件發展的長期過程,也可以着重說明某個情境片段。

2、教學案例的特性。

⑴典型性。案例應有相對完整的情節,能以小見大,反映出某一類事物或教學活動的基本共性,有較強的研討價值,有助於教師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升教育理論水平。它有教學反思的內容,但又高於教學反思。

⑵價值性。案例所研究的問題應是被教師所認同的,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能對教師的後續教學工作有指導、借鑑作用。

⑶客觀性。案例反映的內容是真實發生的事件。

3、教學案例的結構。

⑴案例的內在結構。

案例的內在結構是由它的五個要素組成的:主題、背景、結果、細節、評析。每個案例都要有一個主題,有的時候案例的主標題就是案例的主題。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待特定的內容。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崦沒有實施而不介紹教學的效果。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應京變等,讓讀者知道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其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瞭解。

案例的外在結構: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主要交待事件發生的有關情況。如介紹一節課,可以介紹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學生情況、教師情況以及案例研究方法與主題等,不宜過長。

案例描述——把課堂教學的過程或某一片段具體生動地描述出來。可以是描述的,也可以是流程式,還可以是課堂實錄式。

案例分析——主要任務是評析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理念,提煉教學經驗與教訓。把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爲提升到新的教學理念的高度進行審視。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

其表現形式可以是多樣的:①案例過程——案例反思。②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③主題背景——情景描述——問題探討——詮釋與研究。

三、怎樣寫好教學案例分析。

1、教學案例的形成。⑴前期準備:瞭解背景,理論準備。⑵收集材料:課堂觀察,調查選材。⑶認真分析:聯繫理論,立意要新。⑷撰寫案例:撰寫編輯,試用修改。

2、教學案例的撰寫。

⑴教學案例要有主題。要針對某個現象或某種情況,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⑵交代教學案例的條件和背景。

⑶進行分析。結合理論對揭示問題的關鍵環節和細節進行科學的分析。

3、案例寫作應注意的事項。

⑴關於確定主題。

①主題緊扣案例。提煉主題必須以案例爲基礎,不能脫離案例隨意而定。

②定題要有新意。確定的主題要新穎,往往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③順應時代發展。要與時俱進,要針對當前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問題。

⑵關於案例分析。

①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對案例中描述的事實、提出的問題,要運用教學理論進行分析,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細緻地進行分析,論述進要畫龍點睛,把問題點明,道理說清,主題揭示出來。

②案例分析做到實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實精神,不誇大,不縮小,分析實在,要有針對性,把理論觀點自然地融會於分析之中,講求具體實在的小道理,不要空洞無物的大道理。

③要有獨到的見解。同一件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案例的質量是由教師的素質所決定的。要在新理念的引導下,從錯綜複雜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道出他人慾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理。

4、一篇好的教學案例的基本要求

主題目標明確;材料選取適當;案例描述真實;情節合情合理;案例構思巧妙;文字表達生動。

教師教學案例8

要說網絡課把人民教師逼成了網紅主播,那麼家長們就活生生被逼成了代課老師和午託阿姨,還是沒有工資薪酬那種。

想想能夠愉快安心上學的日子有多好啊!每天早上起牀開車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可以毫無負擔地等到下午六點去接人,那麼漫長的10個小時都不需要想念,只需晚飯後守在溫暖的檯燈下看着他們學習做作業,愉快的一天就結束了。即便偶爾因爲學習問題大吼幾聲,也是生活的調劑嘛。

可如今,停課不停學的每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之前“坐月子”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每天雷打不動八點起牀,因爲網絡課九點準時開始,爲了趕上時間,必須早起做好營養美味的早餐給孩子和自己(這個特殊時期你是買不到早餐的,必須自己做)。

你說網絡課可以自由選擇時間聽?看你就是沒有孩子的,時間一拖,一整天的安排就不夠了,還有其他課程,漏了一天的明天后天還得補上,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網絡課程上完基本上一個半小時,休息半小時,就要把同步練習跟上。這一個半小時家長必須全程陪同的,因爲不陪同不知道老師教了什麼,同步練習就無法考證孩子是否做對。遇上孩子不懂的'問題,還必須親自上陣,充當老師給孩子再順一遍,答疑解惑,批改當天作業。然後開始各種網上接龍打卡纔算完成,這些流程走完基本上到中午了。

匆匆忙忙趕去做午餐,特殊時期家裏食材有限,買菜都是一次買三天左右的量,還要充分發揮就地取材的聰明才智方能做出一頓美味可口的飯。

午睡時間基本沒有,即使有也壓縮在一個小時之內。下午開啓各類興趣班網絡課程。因爲興趣班網絡課基本屬於面授課程,網絡課程的耗時就更大了。孩子看視頻反覆跟學已經花了很長時間,再獨自練習一會很快就可以熬到晚飯時間。

晚上也不能消停,還有課外閱讀的跟進。

每天就在做飯——陪學——各類打卡中度過。

每天都要時刻關注手機叮叮的信息聲,導致經常性幻聽。

每個家長都身兼老師和午託阿姨的雙重職責,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堅強地支撐起一個健康的家庭。

於是,那些心存僥倖不聽指揮整天出門亂竄的同志們,還是聽話一點吧。讓疫情趕緊過去,還我們一個正常的生活。那個時候你愛竄哪就竄哪,還有人陪你一起亂竄,不是嗎?

今天女兒說了:媽媽,我想開學了,天天和你在一起真的好崩潰。

還用你說,何止崩潰,是要抑鬱吧。

能安全地宅在家裏,身體健康,活動自如,功能健全已實屬不易,大家且宅且珍惜吧。

話說等會要錄健身視頻打卡了,大家加油啊!

教師教學案例9

根據滑縣教育局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全縣中國小“停課不停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向陽國小領導班子立即行動起來,在張鴻飛校長的帶領下通過微信進行研討。

爲了保障向陽國小全體學生疫情防控期間“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根據目前疫情防控實際,張校長要求向陽國小要準備好2月10日—2月23日(暫定)期間的教學服務,原則上老師們都想借助“學樂雲教學平臺”進行備課,整合合適實用的教學資源,然後通過班級微信羣推送給家長和孩子,教師在班級微信羣里布置每天的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學習;然而教師在進行作業佈置時藉助“學樂雲平臺題庫”進行優選,學生課通過“學樂雲平臺”手機APP登陸完成作業教師進行網上批改。

在教師反饋意見以後,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大部分老師沒有“學樂雲平臺”進行線上授課的經驗,鑑於這種情況,主抓教學業務的兩位副校長張虹和禹瑞黎在業務羣裏帶領大家展開討論,客服難題。首先以教導主任何淑利的班級進行試行,同時尚白茹主任的班級也已經在假期裏展開了“停課不停學”的活動,結合她們的經驗爭取在2月10日摸索出一套成熟、適合全體教師教學的方法。何淑利主任“停課不停學”具體做法如下:

1、按平時班級小組的分組讓小組長拉本組成員建立學習小組羣,老師加入各學習小組進行監督各組的學習。

2、初步安排的語文、數學、練字、閱讀摘抄的課程學習在平時的.親子閱讀羣裏進行。

(1)8:00—8:30是簽到並完成經典誦讀(健康狀況上報)

8:30—10:00語文

10:00—10:30課間操(張校長和佳佳發的視頻)、學跳兔子舞(或其它運動)

10:30—11:30數學

(2)下午2:30—5:30安排:

練字20分鐘一頁

閱讀30分鐘推薦書目。然後進行摘抄相關好詞句。

4:30——5:30英語

3、學習內容安排:

(1)下冊電子課本及相關微課等資料讓孩子先收藏,學到哪一課老師截圖發至羣裏。

(2)各小組內簽到統計小組長準時發送班級交流羣,以便老師統計學生參與情況及健康狀況上報學校。

(3)上課時老師在學習羣裏發送一步步學習步驟,然後小組長帶領大家組內學習,學習完在組內彙報。

(4)寫的作業拍照上傳,組長督促並檢查。

(5)評價:組員完成一人積一分,全部完成後本組總積分發至學習羣里老師統計。

(6)捆綁式鼓勵,多鼓勵組長,只要全部能完成提交作業的小組開學後老師會集體給小組發獎。讓孩子有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

尚白茹老師所採用的方法與何淑利主任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尚老師的“小組互學”中採用了家長配合小組長督促學習的辦法,另外在孩子們進行課文朗讀的過程中藉助“爲你誦讀”軟件,提高學生的讀文興趣,簡單、方便、易操作、興趣濃。尚老師教的是六年級,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她們班級的閱讀時間定在了晚上7:40—8:40陪着孩子們進行課外書目的閱讀。

向陽國小原則上疫情期間各學段各科目均實現開課,且開課內容以本學期內容爲主,滲透德育、衛生健康和學習方法指導等內容,教學難度適應各能力學生水平。

不斷探索中,及時發現不足,及時改進,一切爲了孩子!

教師教學案例10

停課不停學——每個小家都是一個功能齊備的“微縮校園”。

都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疫情下的寒假,原本的“坐月子”有多清閒,現在的“停課不停學”就有多虐。

學校延期開學的通知一下,各種網絡文化課程全面開展,這是硬指標。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都在緊跟步驟學習,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落下,於是學習環境必須打造良好。每天早上定點定時的各科課程,家裏的電視機、電腦、ipaid甚至手機提前準備好,孩子一坐下來就是一個半小時。爲了不影響孩子視力,學習了一天兩天,大廳的電視機要讓出來了(屏幕大嘛,看得清),原本靠電視打發時間的老人更無所事事,只能在房間甩手扭腰,做點強身健體的室內活動。

而此時其他校外興趣班的老師也不甘落後,紛紛免費推出各種爲期5天、10天的網絡小課堂,穩穩地把家長的心牢牢抓住。想想也是,只矇頭看書做作業可不行,孩子必須勞逸結合。於是,早上文化課,下午晚上興趣班瞬間被安排得無縫連接。女兒的小提琴課就是跟着老師的視頻去學習新樂曲的,ipaid放譜架上,反覆聽音,看譜自學,那個難度哦!

舞蹈課老師更厲害了,實行網絡課打卡,每天在羣裏發佈當天的課程視頻,孩子們練習後發視頻相互點評。好了吧,家裏就那麼大點地,每天晚飯過後還要整理一番,硬是拖拉搗騰出一塊地方讓孩子可以盡情起舞。

前幾日女兒的`羽毛球教練看到我朋友圈發了孩子網絡課學習的視頻,也輕輕地在下面留了條言:有空要練習一下步伐和揮拍哦!不要忘了動作!好吧,一向天資聰明的家長怎能不領悟,羽毛球練習也要在家裏開啓了吧。不就是運動嗎,有何難的,能跳舞還不能打羽毛球,一定不要小瞧了爲人父母的能耐。

就這樣,一個普通小家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裏被打造成了集學習、娛樂、運動、藝術、休閒於一體的全功能會所,無所不能的家長們兢兢業業守護着孩子豐富多彩的每一天。

教師教學案例11

“我們都沒回來過年,在外地。孩子跟着爺爺奶奶,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

這是我跟家長交流的過程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留守兒童在農村到處都是,而且基本我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學習打卡、視頻資料、上傳作業,無一不要用到手機或電腦,對於常年跟着爺爺奶奶,只有老人機的學生來說,硬件設備都不具備,何談網絡上課。

“老師,你佈置的作業我們都不會做,沒法輔導,上傳作業好麻煩。還是等開學了你們再教他吧。”每次聽到這樣說話的家長,我都想懟他一句:“你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我就更教不好了。”那些只喜歡把孩子放在學校裏,在家裏只當甩手掌櫃的家長,說好聽點是信任老師,全權託付,說難聽點就是不負責任。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一例兩例,把教育小孩的.權力出讓給別人,那就別怪小孩沒有成長成爲你期望的樣子。

還有一部分家長,既不配合老師做好網絡教學工作,也不和老師反應他的難點困惑,直接是打電話都聯繫不上,在教學羣裏催作業就像對着木頭說話一樣,三請五催,求爺爺告奶奶,就是不理人。我才這部分家長的心態是已經放棄了小孩的學業,但是又不好得罪老師,只好避而不聊,避而不聽了。

教師教學案例12

農村學校要推行停課不停學,家長的配合度太重要了。而家長的配合度又反映出了一個家庭的教育水平,甚至反映出了家長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而農村學生之所以和城市學校的教育水平差距巨大。很大程度是因爲學生生源不如城市學生。造成這種差異除了學校環境、教師水平等這些外界因素,起決定性因素的就是學生背後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不言而喻。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行爲給人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農村學生的'家長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本身接受新知或新的技術手段都存在困難,尤其留守兒童都是爺爺奶奶帶,讓他們接受網絡上課甚至簡單的網絡提交作業都困難。這無疑使得農村學校的停課不停學推行難度增大。

農村學生的家長很多自身學習觀念淡薄,心態浮躁,對錢看得比學習重要。曾經家訪過一位學生,去到他家本來想跟他聊聊學生的情況告訴他學習的重要性,家長一開口就是:他學習這麼差,不如早點出來打工,跟着我去外面一年掙的錢還是不少的。

我不知道這位家長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只知道再好的工作,再高的年薪,如果沒有雄厚的知識體系和優秀的學習能力,終究是曇花一現,因爲人不可能賺到超過他認知範圍以外的錢。

教師教學案例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小小養殖場”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

2、能在具體情境中,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來描述現實事物,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3、通過描述數量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4、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小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第四部分內容。通過前三部分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及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本節課通過設置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比較兩個數的基礎上學習數量大小的估計,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建立初步的數感,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要因地制宜地組織和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活動,在輕鬆愉快的遊戲和緊張有趣的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最後通過學生喜歡的遊戲進一步鞏固加深理解。整個過程中讓學生處於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可以各抒已見、自由發問、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主動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省級規範化學校,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實驗課題。從20xx年啓動新課程改革實驗,現有實驗班20個,教改研究氣氛濃,是全市課改工作的領頭雁、排頭兵。

學生來自城區,家長對學生關注得很多。學生看得多、懂得多、思維活躍、聰明,是一羣很難對付的“小精靈”。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始料不及之處,使得課前的設計會發生許多變化,不能按事先預設好的進行下去。所以教師應把握課堂教學的生成性,讓學生從他們的認識基礎出發,主動學習。

四、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含義及其相對關係,建立數感。

教學難點:學會通過數量的相對關係進行數量估計。

教學關鍵:通過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放《數鴨子》兒歌,這首歌好聽嗎?會唱的小朋友隨着一起唱吧!

剛纔畫面上的小朋友聽說咱班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歡小動物,想邀請你們去她的養殖場做客,你們願意嗎?

多媒體演示:“小小養殖場”的情境

你能幫這位小朋友介紹一下她的小小養殖場嗎?

[評:此環節的設計是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將學生迅速地引入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

(二)組建模型,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師:小朋友們,你覺得這位小朋友的養殖場漂亮嗎?

生:(讚歎地齊答)真漂亮啊!

師:是啊,老師也有同樣的感覺。養殖場裏都養了些什麼呢?(生聚精會神)

生1:(躍躍欲試地)養殖場裏養了42只鴨子,34只鵝,還有85只雞。

生2:(激動地)我發現養殖場裏雞最多,鵝最少。

師:別急,現在老師想請你們都自己來動動腦筋,看看有什麼偉大的發現,待會兒告訴小組的同學。(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投入探究。)

[評:真正有意義的小組合作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小組合作也無法真正代替學生個體的思維發展及知識建構。因此,這裏意在讓每個學生明白自己作爲小組中的一員的職責,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爲後面的小組有效合作做強而有力的保證。]

2、合作交流,彙報成果

師:小朋友們,現在請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可以提意見,可以補充,但是別人說過的你不要再說了,小組長做好記錄,下面看哪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最出色。(各小組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師:好!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組的交流情況彙報一下。其他小朋友注意聽,可以補充。(爭先恐後,積極舉高小手)

生1:我們小組發現養殖場中雞最多,有85只,鵝最少只有34只,鴨子42只,不多不少,屬第二。

生2:我們小組發現養殖場中雞85只比鴨子42只多一些,鴨子42只比鵝34只多一些。

生3:我們也發現,鴨子比雞少一些,鵝比鴨子少一些。

生4:除了他們說的,我們還發現,鴨子和鵝都向着小橋的地方遊,可能是集合起來。

師:是的,他們再商量合作的事呢!

生5:我們發現雞85只,比鵝34只多得很多,鵝34只比雞85只少得很多。

生6:我們還發現,雞比鴨和鵝的總數還多呢。

師:你真愛動腦筋,連這都比較過了,真了不起。

……

[評析:成功的體驗是學生健康情感發展的基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爲學生提供一個暢所欲言的發表見解、交流信息的機會,讓學生在發言、補充、爭論、傾聽中,形成互相幫助、共同合作、互相激勵的數學活動氛圍,促進同伴間的交流。並通過學生彙報小組合作成果,再次給學生提供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參與數學的探究過程,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質疑問難,點撥引導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嗎?請提出來。

生1:“多一些”,“多得多”區分起來不太好區分。

生2:“少一些”,“少得多”我還不太理解。

師:不懂就問,多誠實的學生啊!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今年有幾歲啊?

生:(齊聲響亮的說)想!

師:你們猜一猜吧!

生1:(爭先恐後)24歲

師:比24多得多

生2:37歲

師:比37歲少一些

生3:32歲

師:比32歲多一些

生4:34歲

師:是啊,老師34歲,你們才7、8歲,你們的歲數比老師的少得多。

[評:通過讓學生猜老師的年齡,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加以引導。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毫不知覺地加深了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應用

1、猜數遊戲

師:小朋友,請你模仿剛纔猜老師年齡的方法,兩人結合來做猜數遊戲,看誰猜的又快又準。學生兩人結合進行遊戲,教師桌間巡視。

2、師:在養殖場後面的樹林裏有許多小動物在談話,你想見一見他們嗎?(想!)內容是教材第9頁第3題,第10頁第3題。(課件演示動畫並有配音)

讓學生獨立完成,只要學生能說清理由,就加以肯定,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

(四)總結收穫

師:同學們玩得真開心,你能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教師的“導”得心應手;學生的“學”積極主動。本節課的成功得益於以下三方面:

1、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

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先通過教材創設的“小小養殖場”這一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從而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依據“學習需要合作,數學教學必須着眼於兒童獲取信息的多向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這一理念。我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給學生提供表現、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學會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究、交流、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真正實現學生的“合作探究”。整堂課,我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知識的研究者、探究者、發現者。學生爭着彙報他們的合作成果,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自己是成功者。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開放、創新,令聽課的老師們不得不讚嘆、佩服。

2、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本課從始到終,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學時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點撥引導,幫助學生構建新知。在“質疑”這一環節中,當反饋信息是學生對“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些不太理解的情況下,我及時採取措施,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猜老師的年齡”這一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緊張的課堂學習中得到放鬆,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理解,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些概念。這樣學生的疑惑迎刃而解,又爲學生提供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也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又爲生活服務”的理念。

3、以人的發展爲本

本節課注重創設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情境,當《數鴨子》的歌曲響起時,就有許多同學在小聲唱,這時我就讓會唱的小朋友大聲的一起來唱這首兒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參與動機。當學生的彙報有些離譜時,老師並不是責怪,而是及時的引導,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真正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和諧統一。

同時,在課堂實踐中也產生了一些困惑。如:給小組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應該如何把握?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是力求課堂環節的完整美,還是有適度的“殘缺”美?等等,這些都是讓我感到困惑的。

總之,本節課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轉變教師角色、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實踐與探索。

[總評:本節課的教學有三個特點

1、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整節課設置一系列活動,學生喜歡的小動物等,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使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教師教得輕鬆自如。

2、學生的合作活動充分。

教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使學生真正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並且活而有序,活而有趣。

3、學生探究的空氣濃

整節課學生都處在不斷的“探索”之中,當然,對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探索只能是淺顯的、表面的;同時,分組探究,小組合作爲學生的探究起了重要作用。

總之,本節課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性,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節好課。]

教師教學案例14

【學習目標】

1、認識“次、瓜、燕、什、麼、樣、得、再”等12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形式多樣的生字卡片,蔬菜實物,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昨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交了幾位動物朋友,你們還記得他們是誰嗎

師:昨天,我結交了小鴨子和他的媽媽,小鷹和他的媽媽,和他們成了朋友。

師:鴨媽媽和鷹媽媽爲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生活的本領,從小就樹立他們自主的意識,總是讓他“自己去吧”!這些位媽媽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師:今天老師又認識了一位好媽媽,你們想認識一下他嗎?想知道這位媽媽爲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麼嗎?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5課《一次比一次進步》到這篇課文中去認識這位好媽媽,去看看他爲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麼?

板書:一次比一次進步學生齊讀課題

二、觀看圖畫,認識人物,瞭解課文內容

1、你們想知道這位好媽媽是誰嗎?

(出示課件,“在屋檐下,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圖片)

2、認識人物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師: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說什麼呢?大家猜一猜。

4、師:老師告訴你們他們在說關於兩種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體課件:冬瓜和茄子讓學生初步通過看圖片發現他們身上的不同)

5、師: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2、讀課文,並標好自然段

四、再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讀課文,識字

⑴ 指名分段讀課文(播放課件其中生字爲另一種顏色) 要求讀通順

⑵ 齊讀生字

2、出現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不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字再去看拼音讀。開火車讀。

3、小組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

4、識記生字,再次出現全部生字(無拼音),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麼認識的?哪個西你有好辦法記住他?

教師教學案例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七課的內容。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位置與運動》單元中第4課時的內容,本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初步瞭解運動的形式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運動的狀態。在學生學會如何用參照物確定被研究物體的位置後,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幫助學生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運動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學會利用相對運動的道理解釋生活中的運動或靜止現象。

學情分析

通過前3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理解參照物,學會用參照物確定被研究物體的位置,所以本節課內容學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特點,本節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舉例說明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能意識到對一些物體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

2、科學探究目標:能利用參照物判斷某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願意對物體"運動和靜止"的問題進行探究。能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判斷實際生活環境中物體的運動情況,解決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如何選擇參照物判斷物體的動與靜

教法學法:

我將教學方法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會有具體的體現。

設計理念

科學課主要是培養學生勤於鑽研、持之以恆、合作學習的情感態度和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探究、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創造性地感受、鑑賞科學知識。所以,本節課我首先借助多媒體課件,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激起認知矛盾,引起學生的探究慾望,然後通過"盪鞦韆"活動,讓學生明確如何判斷運動與靜止,最後通過具體的例子,引導他們充分分析,討論有關"相對運動"的問題,從而對運動的認識進一步提升,明白物體的運動狀態是相對而言的,並能對這一知識解釋生活中的運動或靜止現象。

依據這一思路,我將教學過程分爲以下環節: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課開始時,我就提出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坐過汽車吧?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裏觀賞車外的景物,會出現什麼現象?"學生聽到這個問題後,注意力馬上被調動起來,藉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回憶起坐車時的體驗——"坐在車裏看見地面上原來不動的房屋和樹木都往後走","實際上是車在地面上行駛"等。這時我又提問"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運動着的世界之《動與靜》,從而引出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讓他們積極投入到思考解決問題中去。)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後,用課件出示"盪鞦韆"活動 ,此時我會藉助課件提出問題:"小明和小立同時坐在一個鞦韆上盪鞦韆,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並動腦筋想一想,鞦韆上的小明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如果你是小立,會感覺小明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如果你是旁觀者小方,會感覺小明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學生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接下來的環節是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由於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答案就會不同,我會抓住這一點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並一定要說明理由,即以什麼爲參照物來判斷的,被判斷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關係。

當然,必要時我也會做適當的補充,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模擬演示,讓學生分別從鞦韆上的同學、地面上的同學的角度去觀察小明的運動情況。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作出判斷一個人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方法—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變化,就是運動的;沒變化就是靜止的,動與靜是相對的。

(設計意圖:在本節課中,我不只是讓學生知道最後的結論,而是想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總結提升,最終獲得如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真正體現科學探究活動的價值。在教學中我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適時對他們做一下引導,實現以學生爲主體。)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呢?所以接下來我安排的是: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這時我播放多媒體自動扶梯上、公共汽車上、旋轉餐廳裏戴帽子同學的運動情況,以及在湖中划船的運動情況,讓學生通過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參照物不同結果也不同,。

(設計意圖:新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讓學生在知識、技能、態度、情感各個方面得到發展這纔算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通過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問題,使學生的理論認識得到提升,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四、歸納總結,得出結論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使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進一步明確如何去正確選擇參照物判斷物體的動與靜,進一步提升對物體運動的認識,更好地去解決實際問題。)五、課外拓展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認真觀察電扇各部件的運動情況,並記錄下來,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收穫。

(設計意圖:這是從課內向課外的一個延伸,讓學生用科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讓他們體會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最後本節課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音樂聲中結束。

(設計意圖:藉助一首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歌曲既滲透靜與動的相對性,又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一節課,使學生能回味無窮。課雖至,意猶在。)板書設計動與靜

有變化———運動

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 相對的沒變化———靜止(設計意圖: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板書時,我力爭做到簡潔明瞭,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板書,對探究的結論一目瞭然,)那麼以上就是我設想的《動與靜》的教學思路,我想在講授時,加上教師的靈活調控,一定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

標籤:案例 教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