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優秀教師教學案例賞析

語文9.81K

作爲國小數學的一線教師,對於如何才能“減負”不減教學質量,實現“減負”與“增效”的有機統一,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怎樣才能做到既減負又能增效,讓自己的課堂達到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呢?

優秀教師教學案例賞析

一位數學教師,要想做到既減負又能增效,關鍵是要有高藝術的教學方法。有人說:“教學有法貴在得法”何爲高藝術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欣賞特級教師葉柱老師的兩個教學片段,相信對我們的理解會有幫助。

片段一: “解決問題(連乘)”。

剛一開課,葉老師直截了當的出示課題:解決問題。很幽默地問:“問題在哪裏呢?”接着出示了:圖片 “3個方陣做操的畫面”。改編自教材99頁的主題圖。讓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自己列式解答。接着進入交流環節,師生緊緊圍繞“每個方陣有多少人?”進行說理研究。8×5=40人,你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你能把他解決的在圖上圈出來?這個算式中的8表示什麼?5表示什麼?爲什麼要用乘法來解決呢?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不但要會解決,還要理解解決問題的本質意義。再圍繞着學生提出的問題“3個方陣共多少人?”展開探討。探討中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實現了三種基本解法“8×5×3”、“5×3×8”、“8×3×5”。

本教學片斷雖然材料呈現簡單,但體現葉老師以學定教,充分利用材料讓學生交流,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體會“用連乘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整個片斷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問題表達清晰明瞭,課堂真正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適時進行點撥,評價適時適當,學生學習熱情高漲,這樣的方法不失爲高藝術的教學方法。

片段二:《折線統計圖》。

猜測一:出示缺少標題的身高條形統計圖 師: 這可能是關於什麼的統計圖? 爲什麼? 生:身高統計圖。

師:你的身高是多少?你認爲這是誰的身高? 生:(大多數學生激動地說)姚明。 師:(出示標題)完整讀一讀統計圖的名稱。你還見過其他的統計圖嗎?

生: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師:能比劃一下嗎?(生邊說邊比劃)

猜測二:出示三幅折線圖

師:姚明的身高如果畫成折線統計圖,你認爲可能是哪一幅? 生:(手勢選擇)第二幅

師:能說說第一幅反映的是什麼情況?第三幅呢?從哪裏看出第二幅是正確的呢?

生:線一直往上 ······

師:除了看線說明是正確的,還有沒有別的證據說明是正確的? ······

猜想三:出示第24屆至30屆奧運會中國金牌數條形統計圖

師:你能想像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樣子嗎?比劃一下(生想像並比劃) 師:能畫一畫嗎?

(反饋時)師:怎麼畫的?做了哪兩件事? (分析圖)

猜想四:分析折線統計圖(麗麗跳繩前後心跳,教室內溫度)

本片斷中,葉老師緊緊圍繞着“識圖、製圖、析圖”的邏輯展開,以多次的猜測、想像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與討論,思路清晰,環節緊扣,學生始終處於思維不斷碰撞的情境中,剛解決了一個問題,又來了一個猜想。在猜想中,學生自主積極的思維被激活,在葉老師平實的提問中步步深入地研究折線統計圖中點、線的作用,體會折線統計圖所具有的預測趨勢的作用,在辨析中明白如何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合理預測。

以上兩個教學片段,讓我們明白了一堂充滿活力的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與老師密切配合,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鬆,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作到了減負與增效的有機統一。

要真正作到“減負增效、打造理想課堂”,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學習,勤於反思,不斷積累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努力構建科學的、和諧的、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秩序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