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試論音樂課堂切莫以“視”代“聽”

音樂2W

【關鍵詞】 音樂教學;教學理念;樹立;傾聽;欣賞

試論音樂課堂切莫以“視”代“聽”

  一、牢固樹立“引導學生聽音樂”的教學理念

音樂是聽覺藝術。美國當代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科普蘭就在其著作《怎樣欣賞音樂》的扉頁上寫着:“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聽音樂更爲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中國小階段的音樂課堂是學生學習、探索音樂藝術的基礎陣地,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聽音樂的習慣,使學生逐漸形成較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音樂的能力,形成對音樂音響的辨別和記憶能力以及逐步自我內化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音樂感知過程中產生豐富的聯想,讓學生既能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能體會音樂包含的結構美,最終昇華爲一次完滿的藝術體驗而受到美的陶冶。

  二、巧妙把握“聽”與“視”的環節和步驟

教師在教七年級《七彩的管絃》這一課時,可讓學生在聽遍了各樂器的音色特點,瞭解了西洋管絃樂器的分類,形成初步的印象後,再播放布里頓《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的現場演奏視頻課件,學生就可直觀地感受到管絃樂隊的指揮陣勢,舞臺佈局的風格,各組樂器的特性、表現力,樂手的表情以及樂手間的默契配合,等等。此時的“視”就是對“聽”的補充,是音樂聽賞的昇華、內化。

但在接下來欣賞美國作曲家菲爾德?格羅非的《日出》樂章時,就不宜通過視頻課件來讓學生認知音樂作品了,而要通過聽賞來培養學生的聆聽習慣與聯想能力。因爲這首樂曲“是一幅沙漠上日出的風景畫”。學生只有通過聆聽,才能感受到管絃樂曲的魅力、管絃樂隊的豐富及其強大的描繪能力,只有通過聯想才能感受到這幅“風景音畫”的美妙與神奇。教師在分段欣賞時可設置問題,逐步引導學生聽的意識與習慣。比如,可設置如下問題:

1.你聽到這一段音樂中出現了哪些主要的器樂?音色有什麼特點?說說你聯想到的場景或者景色。

2.音樂在發展中有哪些變化?日出景象又有些什麼變化?

引導學生聆聽:以定音鼓上輕微的滾奏開始,朦朧的音響表現了大峽谷在黑夜沉寂後的逐漸甦醒??將迎來一絲晨曦;接着,小提琴和單簧管帶來了短笛悅耳的音響,如沐浴在一線曙光下的飛鳥在峽谷上空的驚飛與欣喜;這一音樂的主題形貌的不斷變化,暗示了在不同的光線下大峽谷所呈現出的種種色彩;在這個主題最終發展爲絃樂器優美抒情的詠唱時又彷彿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音樂頓時變得寬廣明亮起來,如大峽谷在彩光照耀下變得生機勃勃、氣象盎然;結束部分是整個樂章的高潮段落,先前的兩個主題在打擊樂器和銅管樂器的支撐下相繼再現,音響強烈有氣勢,展現出一幅在燦爛陽光下大峽谷的輝煌與豐富……

學生通過聆聽樂曲,形成了初次感受和聯想,產生了一定的內涵理解、美學體驗,之後教師再播放此曲的演出視頻課件讓學生觀賞,可使學生由內到外全方位地欣賞音樂、認識音樂、體驗美的情感,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聽覺意識和聽覺習慣。

再比如,在“傳統是條河”單元,欣賞由錢兆熹作曲、浙江省歌舞劇院民樂隊演奏的《原始狩獵圖》這一骨笛與樂隊共同表現的音樂作品時,第一步的聆聽與聯想也非常重要,通過教師精巧的設問來引導學生感受由音樂所營造的.空曠、荒蠻的氣氛:原始人從寧靜的夜晚到捕捉到野獸後的狂喜??聽到樂曲中的鳥鳴聲、虎嘯聲、狼的哀嚎聲、草木的驚悚聲、腳步聲以及原始人的吶喊歡慶聲,等等,最後再讓學生觀看樂曲的現場演出視頻課件,可使學生對樂曲、樂器都能有一個全面、直觀的瞭解。

  三、以“聽”爲主、以“視”爲輔,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聽音樂是一種積極的、具有主體創造性的活動,也就是說學生在聽賞音樂時,通過音響感知、情感體驗而後產生聯想,才能填充和豐富音樂作品的內涵。由此可見,“聽”的習慣、“聽”的方法以及“聽”後的聯想,是學生感受音樂藝術、理解音樂藝術的前提。

那麼音樂就不能“視”嗎?當然也可以“視”,畢竟演唱歌曲、演奏樂曲屬於表演藝術,很難將聽與視割裂開來,就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看音樂會”也是以聽爲主。所以,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巧妙把握“聽音樂”與“視音樂”的步驟和節奏,以“聽”爲主、以“視”爲輔,引導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使學生的音樂興趣、音樂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切莫以視代聽、重視輕聽,使學生在成長階段錯過了最好的音樂啓蒙與開發期。

標籤:試論 課堂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