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動態

90後高離職“說走就走”的“罪”與“罰”

今年被稱爲90後職場元年。日前復旦大學公佈一項調查表明,職場90後離職率整體高至三成。辭職的理由五花八門:伙食太差、失戀、結婚、不想加班、甚至宿舍不能上網等等。“說走就走”的新生代員工,讓不少用人方難以招架。

90後高離職“說走就走”的“罪”與“罰”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職場新人應該是謙虛好學、腳踏實地,髒活累活搶着乾的摸樣。殊不知,90後的到來,在爲職場帶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顛覆了人們關於職場新人的固化思維。90後由於職業定位模糊、抗壓性較差、責任心較弱等特點,頻繁“跳槽”,90後離職已經從個體的行爲選擇發酵成爲一個熱門的'公共話題。

作爲個人自由,離職本無可厚非。但過於頻繁的離職不僅給用人單位帶來了重大損失,也不利於90後的職業發展,同時會加劇本已激烈的就業競爭,成爲社會的不和諧因素之一。90後“甩手就走”既導致用人單位有形費用的流失,造成務工損失,加重用人成本;更爲關鍵的是,職場新人的頻繁離職,對留下者也會產生負面的心理效應,影響工作績效的提高。

90後高離職率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如果說這是一種“罪”的話,懲罰的“板子”卻不能全部打在90後身上。究其原因,離職不是單純的經濟現象,而是嵌入到社會網絡結構之中,有着深刻的社會根源。從社會角色的扮演上看,離職既意味着角色義務的結束,又意味着角色規範的失效,只剩下角色權利的彰顯。

隨着權利意識的覺醒,90後對事關切身利益的工作更加敏感。當現實與薪資期望、發展空間預期相距甚遠,心理落差凸顯;當用人單位提高准入門檻導致大材小用,才幹得不到有效發揮;當自身個性與組織氛圍、單位文化、管理方式格格不入,引發激烈碰撞;在現實障礙短時間難以清除的情況下,90後通常選擇離職這一決絕的方式,試圖從原有的社會網絡中抽離出來,重新建構一個全新的工作平臺。

這一切,和寓言“烏鴉的遷徙”何其相似!不改變聲音的烏鴉,即使遷徙到別的地方,也同樣不受人待見。同樣的道理,90後要想在職場中有所作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終究不能長久,而是要樹立明確的職業定位,正確處理好時間衝突和角色緊張,實現期望和現實的大體均衡。

在社會流動日益頻繁的當下,不論是用人單位,還是社會大衆,都不應當將90後高離職率看作“洪水猛獸”。用人單位尊重90後員工的利益訴求,注重人性化管理,強化激勵機制,改善職場生態;90後員工轉化職場理念,加強自我調節;只有雙方互爲主體性,離職率纔會不斷下降。

標籤:說走就走 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