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

其他2.9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垂直與平行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1

今天聽了劉老師執教的《平行與垂直》這一課,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及角的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一、注重生活經驗,從生活情境入手。

本課在設計導入時,從生活情境入手:一不小心把一個筆袋掉在地上了,如果把兩支筆看做兩條直線,你覺得這兩枝筆掉在地上會出現怎樣的位置關係呢?把學生帶入數學知識的研究氛圍,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讓學生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畫到紙上,進行梳理分類。因爲學生對直線的特點已有了初步認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空間想象能力,對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會有更豐富的想象,逐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研究產生興趣。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中知識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學生的對世界的認識。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教授“同一平面”這一知識時,劉老師巧妙地用了一塊紙板展示兩條平行線,然後將紙板裁成兩截,兩截紙板不在同一個平面內,引出質疑:現在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嗎?我們在講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時應該怎麼辦呢?從而自然過渡到講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必須建立在同一平面內。

練習時劉老師用到了長方體的模型,讓學生從觀察前面上面的棱和後面下面的棱,兩條棱是否互相平行引出質疑: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嗎?進一步加深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間的位置關係。

三、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

在劉老師課堂教學中,很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首先,在學生畫完兩種直線的.位置關係後,選取不同情況貼在黑板上進行分類,並及時詢問他們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繼續對於畫斜的兩條直線進行觀察:“難道它們真的不相交嗎?”使學生根據“直線可以無限延長”來分析,使教學難點得以突破。其次,對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理解時,從兩條直線相交形成四個角出發,繼而從引出直角的過程中來讓學生理解:“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真正體現了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教學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習題設計巧妙靈活,循序漸進。

首先對所學概念有針對性的訓練,判斷哪兩根直線互相平行,哪兩根直線互相垂直?

接着進行抽象訓練,昇華平行與垂直的概念。(幾何圖形中有哪些垂直與平行,立體圖形中有哪些平行。)

總之,這堂課劉老師準備得很充分,上得也很精彩。相信劉老師在泰禹團隊氛圍下將數學教學進行得更加精彩而有效。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2

今天的數學培訓活動,聽了三節精彩的課,都感受很深,收穫很大,下面就董老師執教的《垂直與平行》這節課的所見,所想,談談兩點個人的感受:

第一,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識與學生想象能力培養。本節課的第一個環節讓學生分類,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首先,學生畫完兩種直線的位置關係後,進行歸類整理,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出發,放手讓學生嘗試在白紙上畫一畫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並選取不同情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進行分類,這時的分類是很表面化的'。學生不會從本質上去分析,但老師繼續引導學生通過延長直線,在畫的過程中,產生了認知衝突,便主動去探索,以求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就會自己找到問題的本質屬性,形成清晰的知識。其次,對兩條直線位置關係的理解,以學生爲主體展開討論進行分類整理。對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了初步的理解後,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本,通過提問真正理解知識。再次,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探索。

第二、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已有信息。垂直與平行現象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董老師在教學時充分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身邊的實例尋找垂直與平行的信息,這節課的學習,環環緊扣,始終使學生處於高漲的學習狀態中。讓人覺得這節課上的很實在、也有序,學生學習紮實有效。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3

今天,有幸聽了董老師的一節《垂直與平行》一課,感受頗深。下面就《垂直與平行》這節課的所見,所想,談談幾點個人的感受:

一、找準知識起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直線的基本特徵和角的認識是《垂直與平行》這節課的已有知識經驗。董老師正是牢牢抓住了這個起點,展開精彩的課堂。從一開始充分想象無限大的平面——通過再次想象看似不相交實際相交的兩條直線——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現象的想象。可以讓學生再次的想象,而上升到理性思維。

另外,董老師還深挖教材,指出平行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並給學生舉了不在同一平面內也有不相交的例子,但卻不是平行線,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此,也引出了垂直就是相交的兩條直線爲什麼不會限制在同一平面內。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二、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孩子們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態度中。

整節課,始終以學生的親手作品爲學習素材,使孩子們在學習中增加了親切感,提高了主動探究的意識。學生的作品,學生自己來探究、分類、解決,挖掘隱藏着的新知識。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需要得到學生的友好配合。董老師的課堂更加關注了這點信息,面對有些孩子衝動的回答而得到老師、同學的否定時,馬上請上更加有說服力的學生來解釋而得到大家都滿意的答案時,此時的董老師是多麼的細心謹慎,她不忘那個剛剛以失落的情緒而坐下的那個孩子,很關心地問了一句“你現在明白、理解了嗎?”直至那個孩子微笑着向老師點頭表示肯定時纔開始下一個教學環節。一句輕聲的問候,從此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那些孩子重新以積極的態度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探究新知識。我想,在關注知識目標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有了積極的態度,學習纔能有激情,智慧的火花才能會不斷的被綻放。

三、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已有信息。

垂直與平行現象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所以在教學中董老師充分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動手摺去尋找信息,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現有信息等學習活動參與其中。哪怕是最後一分鐘的揭題,從字裏行間也流露出垂直與平行現象,讓學生的求知慾望再次上升到高潮,正節課的學習,環環緊扣,始終使學生處於高漲的學習狀態中。

總之,整節課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細節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4

聽了林老師的這節課,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教態自然,營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圍,在教學評價時,注意面向全體,眼神遍佈教室的每個角落,做到“眼觀八方”,不僅從眼神,而且從語氣、態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調控。所提的問題思維含量較大,具有啓發性,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下面我來簡要談談本人在聽課過程中幾點不成熟的想法:

新課一開始林老師就讓全體學生動手在白紙上任意畫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這樣從研究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入手,逐步分析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還有相交成直角與不成直角的情況。這樣設計,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更有利於學生展開探索與討論,研究的意味濃了。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林老師大膽地讓學生以分類爲主線,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等活動,幫助學生在複雜多樣的情況中逐步認識到: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情況。再通過演示、想像,領悟到永不相交的則是平行線,相交成直角的則是互相垂直。通過分類、理解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問題研究意識。

值得探討的是:

新課一開始林老師讓全體學生動手在白紙上任意畫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後,林老師並沒有採用學生的作品而是直接課件出示自己事先準備的幾種情況讓生進行分類。這裏是否能選取學生有代表性情況的作品進行分類會更好呢?

對於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的判斷。學生大多僅憑眼睛看看去判斷,這裏是否該讓學生用工具去比一比是不是垂直呢?不是都說教學時教師要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嗎?

對於同一平面這個難點,林老師是將它放在後面小結什麼是互相垂直、什麼是互相平行?指名學生回答之後讓學生打開書本看看跟同學們說的是否一樣才點破的。這裏是否可以在前面幾個環節就點到?是否可以進行分散處理,逐步突破呢?

以上只是我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妥請老師們給予指點批評。謝謝!

垂直與平行評課稿5

垂直與平行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及角的知識的基礎上的教學的,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餘茂能老師的《垂直與平行》一課,讓學生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合作、主動探索的精神,具體概括爲以下幾點:

1、創設純數學研究的問題情境,用數學自身的魅力感染學生,本課在設計導入時,並沒有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而是直接進入純數學知識的'研究氛圍,帶領學生先進行空間想象,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畫在紙上,然後進行梳理分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注意到了教學評價與教學過程:和諧融合,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實踐能力方面的發展。

2、以分類爲主線,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會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間的位置關係。從教材上來看,本課從研究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入手,逐步分析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還有相交成直角與不成直角的情況,是一種由“點”到“面”的研究,這樣設計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更有利於學生展開探索與討論,研究的意味濃了,所以在設計時餘老師大膽地讓學生以分類爲主線,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彙報,教師點撥等活動,幫助學生在複雜多樣的情況下逐步形成概念,通過多次調整類別,分層理解,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問題研究意識。

3、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識與空間想象培養。整節課自始至終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畫完兩種直線的位置關係後,在小組中進行歸類整理,選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出發,放手讓學生嘗試在自紙上畫一畫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後,並選取不同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嘗試第一次分類,這時的分類是很表面化的。他們不會從本質上去分析,但老師不做任何評價,引導學生繼續分第二次。學生在分的過程中,產生了認知衝突,便會主動去探索,以求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就會自己找到問題本質屬性,形成清晰的知識。其次,對責任要直線位置關係的理解,以學生爲主體展開講座進行分類整理,再次,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規律,在小組討論時開展學生互評。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觀念。

4、教師素質。教師教態自態,營造了民之平等的氛圍,在教學評價時,注意面向全體同學,眼神遍佈教室的每個角落,不僅從眼神,而且從語氣、態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調控,在提問時設計了啓發性教學語言,給每個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提問面較廣,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5、成功地利用小組合作探究。

6、大膽合理地改編了教材順序,極好地利用主題圖。

7、全新的新練習設計理念。

不足:習題、圖畫的線條、不明也就是看不清楚。

標籤:評課 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