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範文

設計2.08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鐵杵成針》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範文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⒉在朗讀中學會停頓,初步掌握誦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⒊理解部分文言字詞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緻與典雅。

  教學重點:

選擇自己喜歡的誦讀方式,反覆誦讀,熟讀成誦。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引新

⒈李白詩歌,比賽誦讀。

同學們,大詩人李白的詩,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歡哪一首,背給大家聽一聽。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李白有着的小古文,請看課題。

(PPT出示:17、鐵杵磨針)

⒉揭示課題,理解鐵杵。

⑴讀一讀

指名讀,讀後評議。

(讀得很正確,很流利,可是中間無停無頓。跟老師來讀——鐵杵/磨針,這樣來讀,有什麼感覺?對,有了節奏,感覺很有味道,別人聽了,會認爲你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⑵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麼意思?那麼“鐵杵”呢?

(理解漢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這個字與木有關,“杵”是什麼呢?是木頭,是木棒?對,是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那麼“鐵杵”呢?

⑶看一看

請看圖片,這就是鐵杵,一頭粗一頭細的圓鐵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針,不容易啊。文中寫了誰要把鐵杵磨成針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初讀文本

⒈出示文本,標好停頓。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ǎo)/方/磨鐵杵,問之,曰(yuē):“欲作針。”白/笑其拙(zhuō)。老嫗(yù)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還(huán)/卒(zú)業。

⒉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教師引領,慢慢誦讀。

(重點指導讀好下面兩句話:

相同語句,不同斷句。

在/眉州象耳山下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⒋標出停頓,自由朗讀。

⒌同位互讀,互幫互輔。

三、檢查自讀

⒈讀讀詞語,重點正音。

⑴示詞語,指名朗讀下面詞語:

磨針溪眉州棄去yù zhuō huán zú

chǔǎo yù欲作針笑其拙還卒業鐵杵老媼老嫗

⑵教師領讀,讀出節奏,讀得連貫。

⑶學生齊讀,讀得整齊,讀得響亮。

⒉看看部首,猜猜字義。

老媼老嫗

(看“媼”“嫗”的部首,跟“女”有關,聯繫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媼”“老嫗”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⒊指名朗讀,糾正斷句。

(指名朗讀全文,重點糾正斷句。)

⒋學生齊誦,誦得整齊。

五、細讀感悟

⒈觀察字形,說說“曰”字。

⑴找一找,“曰”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讀一讀帶有“曰”字的語句。

⑵聯繫文中語句,觀察“曰”字字形,說說“曰”的意思。

(外框是個口字,裏面一橫代表舌頭,表示舌頭在動,在說話,所以“曰”就是說的意思。)

⑶讀一讀帶有“曰”的語句。

⒉人物稱呼,不斷變幻。

⑴文中是怎樣稱呼李白的?找一找。

(李太白白太白)

⑵辯一辯:爲什麼不都稱呼李太白?這樣稱呼有什麼好處?

(避免重複,表達更簡潔。)

⑶讀一讀帶有上面人稱的語句。

⒊聯繫語句,說說“其”字。

⑴出示句子:

白笑其拙。

太白感其意。

⑵議一議:李白笑誰笨拙?太白感受到了誰話中的意思?

(老媼、老嫗,所以,“其”在這裏指老嫗、老媼。)

⑶讀一讀帶有“其”字的語句。

⒋聽聽故事,組組詞語。

⑴教師講述。

在眉州這個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條小溪,小溪叫磨針溪。磨針溪這外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世間傳說,大詩人李白曾經在這座山中讀書……

聽出來了嗎?這裏的“世”就是?對,世間、世上;“傳”呢?對,傳說。你們發現了吧,古文中的'一個字,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詞。你們來看看,“過小溪”的“過”,組個詞,“路過”可以,“經過”也很好,“躍過”,也可以,“趟過”,這個詞最好了;“笑其拙”的“拙”呢?笨拙;功到自然成,功?功夫;成?成功。古時一個字,現在一個詞,所以說古文語言簡潔、凝練。)

⒌調調順序,感受句式。

⑴看,下面這三句話,讀一讀,說一說,意思相同嗎?表達的順序有什麼變化?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世傳李太白山中讀書

世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

(意思一樣,可是表達的順序不一樣,第一句強調的是“山中”,第二句強調的是“讀書”,第三句多了一個字,是現在的說法,感覺是大白話,語言不簡

練了。)

⑵讀一讀書中的語句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⒍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⑴之,指的是問誰,問什麼?

(老婆婆,你磨鐵杵做什麼?

之=問誰?問什麼?

老婆婆,你磨鐵杵做什麼?

⑵讀一讀帶有“之”字的語句。

六、變幻朗讀

⒈變成詩歌,更加醒目。

磨針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未成,

棄去。

過小溪,

逢老媼

方/磨鐵杵,

問之,曰:

“欲作針。”

白/笑其拙。

老嫗曰: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

還/卒業。

⒉打着節拍,開心誦讀。

⒊娓娓道來,如講故事。

⑴教師講述:磨針溪呀,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哪,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嗨……就這樣,娓娓道來,誰來接着講?

⑵學生講述,講後評議。

(一個故事大王誕生了,一個未來的會講故事的爸爸誕生了……)

⒋抑揚頓挫,像說評書。

(教師引領,一句一句說評書。

話說,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⒌教師吟誦,音韻悠悠。

(這篇小古文,語言凝練,語句像詩一樣,不但可以讀,而且還可以唱。如果有古琴來伴奏,那就更好了,你聽——(教師吟誦)

總結歸納,提煉方法。

一篇小古文,可以慢讀,可以打着節拍讀,可以講述,可以說評書,還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樣,讀得開心,讀得陶醉!

七、嘗試背誦

⒈看着填空,嘗試背誦。

⑴出示內容。

磨針溪,在。世傳,未成,。過,逢老媼,問之,曰:“。”白。老嫗曰:“。”太白,。

⑵自由背誦。

⒉樂於展示,我來背誦。

⒊眉飛色舞,齊聲背誦。

八、拓展延伸

⒈出示諺語,大家誦讀。

這個故事,可以濃縮成兩句諺語,看:

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⒉指名朗讀,

⒊齊聲誦讀。

九、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學會了如何斷句,如何理解字詞,如何開開心心地誦讀,俗話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願大家多多誦讀小古文,喜歡上小古文!下課。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2

  一、故事引入,初識文意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精衛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幾篇文言文,知道了學習文言文主要用各種讀得方法:(課件出示:1、斷句讀;

2、結合註釋理解讀;

3、品讀感悟讀。)我們今天繼續用這種讀的方式來學習《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二則《鐵杵成針》,你知道這個故事是講了關於誰的故事嗎?(出示課件,簡介李白)

2.引伸學習:

李白小時候《鐵杵成針》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現在,故事濃成了很短的文言文,讓我們一起穿越到李白的幼年時代,看看你能不能準確地藉助註釋,理解課文中每句話的含義呢?

  二、斷句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1.(課件出示原文)首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停頓,用鉛筆在課文中用“/”劃出朗讀節奏。並用小窗發語音。(檢查糾正讀音。注意“還”的讀音。)

2、課件出示斷句,學生對照。

3、誰來讀讀試試?(指名朗讀,把握節奏)。讀文言文,有標點符號的地方要讀出停頓;沒有標點符號的,根據意思也需要適當讀出停頓,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

4、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發語音。

5、我們接力來讀讀試試吧?看誰讀音準確,讀得流利,朗讀過程中注意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降低學生理解文言文的難度,同時,故事內容就是文言文的基本大意,這樣,也有助於學生藉助註釋,藉助故事內容,理解文言文的內容,達成本課的訓練目標。藉助註釋,理解內容。】

  三、藉助註釋,理解課文

1.文章的節奏感讀好了,下面請你藉助註釋讀一讀,看看能理解課文嗎?

2.請同學們小組羣內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你從文中理解了什麼?有什麼地方不理解?(可以說文章的出處,或者詞語的意思)小窗發語音到羣交流。

3.活動檢測自學效果。

活動1.下面老師出一個詞,你會解釋嗎?(出示課件詞語解釋,提問:你是怎樣知道它的意思?藉以總結理解文言文詞語方法:藉助註釋;組成詞語;藉助經驗)

活動2、你能理解這句的意思嗎?發語音解釋一下吧?(課件出示句子)

活動3.下面請大家互相考覈,一人讀原文,請另外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理解。

預設

鐵杵:用來搗米或者搗衣的鐵棒。大家看圖片,“杵”,本來是舂米或者搗衣的鐵棒,要把它磨成縫衣服的針,得需要多長時間?多大的耐心啊,作者正是借用此意,來激勵人們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

是:這,它和現代文中的“是”意思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這個詞?

方:正在,也和現代文意思有較大差別。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動。

感:被感動。

媼:婦女的統稱,這個我們在第一課《清平樂.村居》一文學過。我們可以藉助經驗理解

棄:放棄(從“棄”字你讀出了什麼?引導學生理解李白不能堅持學習的做法)

卒業:完成學業。指導書寫“卒”

4.通過這的故事,我們可以提煉一個詞語:鐵杵成針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活動檢測的方式。激發學生學文言文的興趣,同時積素詞語,溶實本課朗讀課文,表達感悟。】

  四、指導朗讀,加深感悟

1.請大家再次帶着感悟去朗讀課文,你從中讀出了什麼?(引導學生說出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道理)

2.誰來朗讀一下?大家評一評,他讀的怎樣?

3.你還想試試嗎?(展示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通過朗讀表達文意,同時積累語言關聯文本,拓展提升。】

  五、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談話引入:像“鐵杵成針”這樣告訴我們要刻苦學習、持之以恆的故事還有很多,下面,我們再看篇《司馬光好學》這則文言文故事,用我們學到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1、斷句讀;2結合註釋理解讀;3、品讀感悟讀,自己讀明白這則文言文。

司馬光好學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羣居講習,衆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①患:擔心。

②若:如。

③遊息:玩耍休息。

④迨:至,到。

⑤倍誦:“倍”通“背”,“背誦”的意思

⑥乃:才。

⑦嘗:曾經。

⑧或:有時

⑨詠:吟詠。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及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爲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穫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生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有時在騎馬走路的時候,有時在半夜睡不着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所收穫就多了!”

  六、分層佈置作業

A.讀熟課文《鐵杵成針》,並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B.詩仙“李白”一生詩作頗豐,請蒐集其中一首,進行詩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