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實用的設計方案[薦]

設計3.75K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爲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設計方案[薦]

設計方案 篇1

  一、當前農村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1、缺乏整體規劃,旅遊內容千篇一律

原因一是政府缺乏統籌規劃思想。導致鄉村旅遊項目重複建設情況嚴重,整體旅遊資源開發模式單一,缺乏互補性,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降低。二是鄉村旅遊經營者的盲目投資和開發。只顧眼前利益,缺少團隊協作,導致旅遊內容千篇一律,旅遊環境缺乏特色。

2、鄉村景觀遺產缺失,缺乏鄉土特色

鄉村景觀遺產是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對鄉村景觀特色及國土風貌和民衆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的景觀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間聯繫。鄉村景觀遺產是鄉村旅遊目的地形象的核心。然而,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盲目追求“路成網,樹成行”的標準化建設模式,具有特色的鄉村建築被紅磚到頂、白瓷磚貼牆的建築替代,河道和村內排水溝被做成混凝土護坡,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動正在逐漸消失,鄉村城市化問題突出,鄉村景觀遺產正遭受着嚴重的衝擊。

 二、美麗鄉村的概念

1、 “美麗鄉村”是指在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爲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爲標誌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具體而言,所謂“美麗鄉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美麗鄉村”的範疇。

2、美麗鄉村綠地闡述

美麗鄉村綠地建設也就是建設美麗鄉村的一項主要的任務,在當前,對於城市綠地建設的方面的各方面的資料很多,比較完善,但是,對於美麗鄉村綠地方面可以借鑑的資料卻十分有限,主要是因爲,國家對於美麗鄉村的建設問題纔剛剛起步,所以各個方面都還比較滯後,但又由於它不同於一般的城市綠地建設,不能按照城市綠地建設的方法來實施,必須有一套切合實際的自身的綠地建設的方法。所以,目前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按照美麗鄉村自身的特點制定一套實施措施來進行園林綠地景觀建設。

3、 美麗鄉村綠地規劃

美麗鄉村綠地規劃與設計就是要解決如何合理地安排鄉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質和空間來爲人們創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適、優美的環境的科學和藝術,爲社會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美麗鄉村生態系統。美麗鄉村綠地規劃離不開環境與生態,對環境問題重點考慮土壤、水體、大氣、建築物、氛圍等;對生態問題則把有生命的東西,如植物、動物等考慮進去,生態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美麗鄉村綠地規劃的核心是生態規劃與設計。美麗鄉村綠地規劃的特點:

(1)、整體綜合性原則。景觀是由一系列生態系統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是自然與文化生態系統的複雜載體,其規劃與設計具有高度綜合性,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它涉及景觀生態學、鄉村地理學、鄉村社會學、建築學、美學、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把景觀作爲一個整體來思考,達到整體最佳狀態,實現其優化利用。

(2)、它不僅關注景觀的土地利用”,景觀的“土地肥力”以及人類的短期需求,更強調景觀作爲整體生態單元的生態價值、景觀供人類觀賞的美學價值及其帶給人類的長期效益。規劃的目的是協調土地利用中的競爭,提出生態上健全的、文化上恰當的、美學上滿意的規劃方案,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3)景觀多樣性原則。它既協調自然、文化和社會經濟之間的矛盾,又着眼於豐富生物環境。以豐富多彩的空間格局爲各種生命形式提供持續的多樣性的生息條件。

1、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動態綠化指標體系。

由於現在農村所處的位置、經濟狀況等的不同,相應的綠地指標也應有所不同,所以要就實際出發,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動態指標體系,對綠地建設進行動態控制,以便指導資金投入,便於綠化建設的控制和操作。

2、鄉村景觀與城鎮園林景觀要相互協調。

廣闊的田野、蜿蜒的河流、河邊的林帶形成了田園鄉村景觀,而小城鎮往往處於鄉村田園環境之中,所以要使之園林景觀協調一致,融爲一體。

3、全面綠化,走城鄉一體化的道路。

建設美麗鄉村的目的就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城市、農村“兩張皮”的錯誤認識,作好城市園林發展與鄉村園林的對接,把農村作爲地區發展的資源之一,城鄉“一盤棋”總體上進行策劃和打造。一是通過城市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向鄉村延伸,配套鄉村旅遊服務需要的基礎設施。二是統籌全市“城區、景區、園區、郊區”等園林資源,統一進行規劃。

4、創造良好的生態系統,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注重環境容量與可持續發展。

美麗鄉村所處環境更接近大自然,但仍不同於自然環境的生態系統,是人起着主導、支配作用的,非獨立的、不穩定的人工生態系統。由於美麗鄉村接近自然,環境條件好,生態系統穩定,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注重城鎮之間、城鄉之間綠地結構的合理配置,創造優美、清靜、舒適的城鎮環境。

5、以綠爲主,發揮美麗鄉村自身的優勢。

園林綠化生態效益的發揮,主要由花草樹木的種植來實現,規劃中明確以綠爲主,注重植物造園、造景的藝術美,加強平面綠化佈置的同時,注重多層次、立體化綠化的構成,發揮美麗鄉村“安寧”、“安靜”的優勢。使居住環境、生活質量、鄉村文化可以相互促進,以綠色空間體系爲中心來綠化、美化和淨化。 四、美麗鄉村綠地建設模式

由於農村自然差異和經濟差異較大,在規劃美麗鄉村建設時,應制定不同的規劃建設標準,着力體現區域特點和地方特色,並要正確處理保護文脈與村莊建設的關係,實現傳承歷史文化與融入現代文明的有機統一。因此,要在堅持基本標準統一的基礎上,對各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應因地制宜,力求形式多樣、風格各異,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首先是田園風光型。在一些農村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建設時要注重彰顯特色,保護好山體、河流、水塘,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風貌。村莊規劃建設儘可能少佔或不佔耕地,居民建築可依地勢環境步影隨形,力爭與山水田園、人文景觀協調,打造一批頗具景觀特色的田園風光型美麗鄉村。

其次是園林服務型。對於地處政治、文化、商貿中心,具有區位獨特、基礎較好、環境較優的優勢,緊緊圍繞“社區爲城市服務,城市促社區發展”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思路,在規劃時既要與全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相統一,更要利用好城市的輻射拉動功能,注重生態建設、園林建設,強化服務功能,作爲城市的延伸區、補充區和服務區,與城市融爲一體,打造既有園林風情,又頗具城市特色的'園林服務型美麗鄉村。

最後是農村“城鎮”型。對於一些村莊應充分發揮區位較好、經濟較強的優勢,有的農村園區經濟發達,可按照鄉村城鎮化的道路,結合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來進行。根據“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目標要求,以改善人居環境爲切入點,嘗試城鄉互動、城市帶動農村的路子。要堅持以人爲本,結合文明創建活動,進行小康設施建設。建設好文化活動中心、村民休閒中心、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和農民廣場、鄉村花園等重點,進行淨化、硬化、亮化、綠化、美化、文化“六化”建設,抓“綠化”鑄“魂”,抓“文化”提“神”,總而言之,要以人工綠地景觀爲主要發展方向,通過小康建設,打造一批風格獨特、建築新穎、現代氣息濃厚的農村“城鎮”型的美麗鄉村。

三、美麗鄉村綠地建設的衡量標準

在外因上,是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己的文化特色,使其有信仰,有認同感和有歸屬感。具體的就是加強生態安全格局和鄉村遺產景觀的保護。

具體來說,生態安全格局是指對維護生態過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關鍵意義的景觀元素、空間位置和聯繫,包括連續完整的山水格局、溼地系統、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態、綠道體系,以及已經建立的防護林體系等等。它是一個多層次的、連續完整的網絡。鄉土遺產景觀是指那些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門保護的,對廣大城鄉的景觀特色、國土風貌和民衆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的景觀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間聯繫。如古老的龍山聖林,泉水溪流,古道驛站,祖先、前賢和愛國將士的陵墓遺蹟等等。它們應該得到系統完整的保護,形成連續、完整的景觀網絡。成爲人民教育後代和開展遊憩的永久空間,並與未來遍佈全國的自行車和步行網絡及遊憩系統相結合。

在內因上,是農村勞動者的教育水平。要使農民在思想上重視園林綠化建設,是進行美麗鄉村綠地建設,建高質量綠地的保證。研究表明,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是和當地的教育掛鉤的,經濟收入是隨着勞動者文化水平的提高自然提高的。教育問題解決了以後,美麗鄉村也將隨之出現,勞動者本身的“城市化”遠比村鎮物質形態的城市化有意義。我們應該實現全民族的城市化,而不是把鄉村建成城市。

結語

總的來說,在對美麗鄉村綠地建設中,對於具體的各項規劃,要結合農村的現實情況,對其他各項具體規劃,比如綠地分類規劃p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規劃等,要以小城鎮綠地建設爲其參考,明白美麗鄉村本身的優勢和劣勢,來制定一套針對性強的美麗鄉村綠地系統規劃原則,才能達到美麗鄉村生活環境整潔、優美、健康、有序的目的。

設計方案 篇2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一種教育形式。高職畢業生不但要懂得某一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更應具有崗位羣所需要的生產操作和組織能力,並能在生產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組織管理,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高職教育的自身特點決定了高職教育應培養實用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必需的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實千、創新、創業精神,因此,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這條主線,以職業崗位羣的需要爲依據,在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構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一、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思路

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和制訂是整個人才培養過程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確保各種培養措施的正確實施,培養目標的真正實現。人才培養方案就要確定“培養什麼樣的人”和“如何培養”兩個問題,主要包括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和課程配置等要素。根據高職教育的目標和特點,我們按照以下思路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

1.圍繞企業需求和職業面向確定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應通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查和企業調研,瞭解用人單位的需求,根據專業的職業面向和就業崗位羣確定專業培養目標,使高職人才培養具有明顯的職業方向性和崗位針對性。同時在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時還要考慮崗位適應性,既要確定直接就業目標還要確定崗位發展目標,體現高職教育的'基本崗位操作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統一。

2.圍繞職業能力要求確定能力體系。在明確了就業崗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後,要進行職業崗位分析,通過對各崗位的具體工作範圍、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分析,總結典型工作任務,明確職業崗位羣的職業能力和素質要求,形成定位準確、內容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的職業能力體系。

3.圍繞知識、能力、素質目標設計課程體系,進行課程配置。在能力體系的基礎上,進行能力分解,明確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點、能力點和職業素質,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爲主線,以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爲出發點,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並進行課程配置。

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1.職業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確定培養目標。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網上調研等多種方式,針對專業的就業需求、職業面向、就業崗位任職條件等問題進行調研,明確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羣及職業技術能力與素質要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能力體系。

根據以上的分析,最終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電子裝備製造業配套的電子企業及電子產品製造類企業中的電子產品生產、檢修和研發領域,從事電子產品裝配、檢測、調試、工藝管理、產品維修、產品輔助設計等工作,可從事的工作崗位有生產線裝配工、產品在線質檢員、生產線工藝員、電子產品維修員、PCB板設計助理工程師、電路設計助理工程師等。簡而言之,即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精湛的專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適應能力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能力分解,設計課程體系。實際工作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對本專業的高職學生有一定的層次要求。一般高職學生在企業的首崗主要是生產線操作工,經過1?3年後約50%的人員會轉崗到管理崗位,如設備維護、售後服務、運行管理、質量檢測與監督、工藝管理、線段負責人等,在小型電子企業還有10%左右的人員會轉崗從事電子產品開發與設計工作。

因此,我們確定本專業的首崗爲生產一線裝配工。目標崗位—是生產線工藝員、質檢員、現場管理者、產品售後服務人員,能從事相應技術應用與服務工作;二是中小型電子企業的產品設計、開發人員,能自主完成一般小型電子產品、協助完成中型電子產品設計、開發和技術推廣,經過3?5年的工作實踐後,可以成爲企業的核心技術人員。我們對能力體系進行了層次上和內容上的分解,確定了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

在此基礎上,我們以能力培養爲主線,構建以職業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能力課程爲基礎,專業核心能力課程爲重點,提高專業拓展能力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實行三階段能力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上注重理論與實踐課程的融合,在人才培養的初期、中期和後期設置了電工技能實訓、電子產品製作實訓、電子電路設計實訓、電子產品維修實訓課程,分別側重培養學生的電子產品裝配、設計和維修等專業核心能力。在實踐課程中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真實電子產品爲載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電子產品的設計、裝配、調試維修全過程,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工作過程相結合,通過選取的產品載體逐級增加難度和複雜程度,實現學生能力的遞進培養。

三、關於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思考

1.注重課程的優化和整合。高職教育的職業性、針對性和實用性要求課程設置瞄準職業崗位羣的實際需要,當職業崗位羣的職業技能要求由於經濟和科技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時,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也要隨之調整,這就要求我們要以職業崗位要求的素質、知識、能力爲構架,對原學科體系課程進行改造、整合和優化,不斷調整、充實新的教學內容。

2.注重發揮專業教學工作委員會的作用。高職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因此,各專業要與企業、行業保持密切聯繫,聘請企業、行業專家爲專業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將企業、行業專家請進校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並不斷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滾動式修改完善,這樣,開放性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過程,緊密跟蹤市場需求變化,吸取了生產第一線技術人員的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能確保教學內容緊緊跟隨技術發展,培養目標更加符合企業實際需要。

設計方案 篇3

一、調查目的

瞭解大學生使用信用卡的情況及信用卡在大學生中的分佈,並據此分析信用卡在大學生中的市場潛力和需求,並預測大學生信用卡的發展趨勢。

二、調查範圍和內容

1、目標總體和調查總體

目標總體指所有長沙市的大學生。具體包括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中醫藥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學院 長沙醫學院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湖南商學院就讀的各年級在校大學生。調查總體爲根據長沙市的大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形成的抽樣框。

2、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人的性別和年級、大學生對信用卡的態度、大學生持有信用卡的原因、大學生在何種情況下使用信用卡、大學生期望的`信用卡透支額、期望的還款日期、未持卡大學生不辦卡的原因及大學生的消費支出等。

三、抽樣調查設計

第一步:確定抽樣方法

調查決定採用多階段抽樣與整羣抽樣相結合的抽樣方法進行方案設計,調查的最小單元爲大學生。決定調查的各個階段爲學校、寢室、學生,在寢室利用隨機數表抽取學生。

第二步:確定樣本量及各階段樣本量的配置

按簡單隨機抽樣時,在置信度爲t=95%時,絕對誤差爲d=5%,取方差大到最大的比例,則全市的樣本量應爲:

n0=t2*P*Q/d2≈22*0。5*0。5/0。052=400(人)

根據以往的經驗,估計回答的概率爲a=90%,因此調整樣本量爲:

n1=n0/a=400/0。9≈445(人)

由於多階段抽樣的效率比隨機抽樣的效率低,取設計效應deff=1。35,則全市範圍內應調查的樣本學生爲:

n2= n0*deff=445*1。35=600(人)

各階段的配置分別爲:

初級單元:6個學校

二級單元:150個寢室,每個學校抽25個寢室

三級單元:600個學生,每個寢室抽4名學生

1、抽樣方法

以全長沙市的在讀大學生爲總體,採用多階段抽樣方法抽取樣本。

第一階段,先以長沙市的每個高等院校爲初級單元。按不等概的PPS抽樣(即按學校的人數確定相應的抽樣比率)從中抽取6個學校。

第二階段,在每個被抽中的學校中,將全校所有的寢室依次進行編號,賦予每個寢室一個與編號一樣的代碼;根據所有的寢室數除以樣本量25,確定抽樣間距;然後對代碼進行隨機起點的等距抽樣,則被抽中的寢室爲樣本寢室。

第三階段,分別在每個樣本寢室中,按隨機二維數列表抽取4名學生(若寢室的人數不足,就從下一個寢室補充完整)。

四、實地調查及調查時間

受時間、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無法調查足夠的學校,只是在鐵道校區進行了切實有效的調查。在調查中要確切到達每一個被抽中的寢室,要保證調查的質量,獲得真實有效的資料。

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1日(星期五)21:00———23:00

調查人員及地點: 由小組的人員分別到被抽中的寢室同時進行調查。

五、問卷與數據的審覈

對實地調查後取得的數據資料,首先整理審覈。

審覈步驟:

(一)查對所有抽中的樣本是否都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有無遺漏。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97份,作廢3份,有效問卷共計94份 。

(二)對更換的樣本點檢查其代表性,出現較大差異的,重新更換調查;

(三)審查調查問卷指標有缺項的,採用填充法補齊,具體方法是聯繫上下問題的答案進行預測性填充。

(四)對填報指標進行邏輯審查,如出現前後矛盾的答案,根據其回答整個問卷的態度推斷錯選項,去除錯選項。

(五)評估調查指標是否準確真實。對審覈後的調查表仔細錄入,杜絕錄入差錯。

(六)數據錄入與分析和提交結果的方式

1、數據的錄入方式:

將原始數據轉化成計算機認可的數據,將A B C等選項依次編號爲1 2 3等錄入;對開放式的問題編碼,在備選框裏註明解釋項;對於多選題,如Q2,一共有6個選項,則設置六個0—1變量,依次爲Q201。Q202。Q203。Q204。Q205。Q206,如選了此項,則標記爲1,以備SPSS中進行多響應二分變量法分析;

2、整理分析數據:

本次分析藉助EXCEL和SPSS軟件進行作圖和分析。

3、對數據進行解釋;

4、寫出調查報告。

5、提交結果的方式:以書面的形式提交調查報告。

設計方案 篇4

一、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記敘了在遊峨眉山途中的見聞和由此引起的感想,讚美了峨眉山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教育我們要尊重普通勞動者和他們的勞動。

課文先寫峨眉山的路又窄又陡,爲後文寫鋪路之難做好鋪墊;接着寫“我”在途中和一位背石頭的人的談話,從中瞭解鋪路人的工作;最後抒發“我”的感想,讚美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具體敘述之後直接抒發感想,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讀懂課文,瞭解峨眉山的鋪路人是怎樣鋪路的,認識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後一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瞭解峨眉山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教育學生要尊重勞動者和他們的勞動。

二、學習目標

1比鮮侗究14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2個。正確讀寫“平坦、所謂、階梯、蔥蘢、遊覽、機械、愧疚、辛勞”等詞語。

2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摹1乘兇詈罅礁鱟勻歡巍

3痹擻麼幽諶葜刑寤崴枷氳姆椒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繃私舛朊忌繳掀搪啡瞬晃芳柘鍘⒛默奉獻的精神,培養尊重普通勞動者和他們的勞動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建議

1笨吻埃可佈置學生留意影視中或身邊的普通勞動者,關注他們的勞動;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學生找找有關資料,以便對峨眉山有所瞭解,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峨眉道上》》。教師查閱有關峨眉山的資料,準備教學掛圖,或製作多媒體課件

2備據“預習”要求,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再把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在山路上看到或聽到的,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想到的,分別做上記號。上課時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針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給予指點。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根據思考·練習2進一步自學,然後組織交流討論。

3薄按幽諶葜刑寤崴枷搿筆潛咀櫚鬧氐閶盜廢釒俊=淌σ鼓勵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可以引導學生按課文順序提問題和解決問題。

(1)寫峨眉山路高與陡的部分。

課文怎樣寫峨眉山路的.高與陡?爲什麼要寫峨眉山路的高與陡?(寫峨眉山的高與陡,一是從“我們”爬山路的感受表現山路的陡,“我們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二是用比喻句說明山路的高與陡,“石階像一架天梯”,豎在陡坡上。寫山路的高與陡,主要是爲下面說明鋪路的艱險做鋪墊。)

(2)寫“我”在途中和一位背石頭的人談話的部分。

從和背石人的談話中,“我”知道了什麼?(他們在十多裏外開山取石,鑿成石塊,背上山去重鋪沖毀的路。他們的勞動是多麼辛苦。)

(3)寫“我”引發的感想部分。

①“愧疚”是什麼意思?我爲什麼會感到愧疚?(“愧疚”的意思是“慚愧、內疚”。我爲先前不瞭解鋪路人的勞動而感到愧疚,“我們走在別人鋪的道路上還嫌吃力……全是爲了別人的方便”。)

②“無名英雄”是什麼意思?(“無名英雄”是“沒有留下名字的英雄”。)爲什麼說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峨眉山路高、長、窄、陡;鋪路人開山、取石、鑿成石塊,一塊塊背上山,工作非常艱苦;鋪路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這樣做很不簡單。鋪設的山路爲遊人提供了方便,帶來了歡樂,但並沒有留下鋪路人的名字。所以說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後一問要答得全面較爲困難,可在小組交流後全班討論,老師適當點撥,要點都答出來了,再引導他們連起來回答,以加深印象。

4痹諮生理解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感受到他們高尚的精神後,可創設情境讓學生說說,假如你現在就在峨眉道上遇到了鋪路人,你想對他們說什麼?給學生有創意表達的機會,如,除了表示讚美,還可表示對他們的關心。鼓勵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

5笨撾撓鎇約蚪啵感情充沛,便於進行朗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並從中受到啓發教育。思考·練習1要求背誦課文最後兩個自然

標籤: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