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

教師2.33W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

今天上午我班進行家長開放日活動,第一個教學活動是我的繪本教學《狐狸爸爸鴨兒子》。在選擇這個活動時,我看了較多的繪本作品。唯獨對《狐狸爸爸鴨兒子》感觸很深。在看到這個繪本的時候,先是被有趣的故事吸引,而後是深深的感動。故事裏,狐狸從想吃鴨蛋還是肥嘟嘟的小鴨的思想鬥爭中,決定把鴨子孵出來,可孵蛋的過程是很辛苦的,狐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憧憬、狼狽、惱火、無奈、驚喜等等,可當肥嘟嘟的小鴨來到了嘴邊,狐狸卻捨不得吃了,竟然做起了狐狸爸爸,並給了小鴨無盡的愛。

本次活動的定位是激發孩子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首先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在活動的設計中藉助放大的繪本圖片,讓孩子自由猜測講述狐狸接下來會幹什麼?是怎樣照顧小鴨子的?讓他們再看看,猜猜,說說,體驗中欣賞、理解、感受圖畫書的情節,從中體驗關愛生命的幸福感,理解愛與被愛的快樂。同時激發出閱讀繪本的興趣,和感受閱讀繪本的樂趣。也只有爸爸媽媽才能對他們無怨無悔的做到。

活動後,我感覺活動過程比較流暢,因爲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透着靈氣,觀察仔細,思維敏捷,這些都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孩子們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能很好的理解了狐狸孵蛋的辛苦,也能通過我的引導感受到狐狸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護和關心。但是我更應該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孩子付出的本身就是快樂,所以最後要是我讓幼兒再說說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從中由狐狸爸爸愛鴨兒子的真摯感情遷移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那可能更有意義。

以往我總覺得早期閱讀就是看着圖片讓幼兒自由講述,但通過我園這兩年來對早期閱讀的多次研討。我從中感到要真正發揮閱讀的優勢卻是需要老師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探索、首先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材料、其次尋求孩子喜歡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最後教師自身的語言也是開展好早期閱讀的一個重要方面。

正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研討中讓我感受了早期閱讀的魅力。所以說早期閱讀的世界應該是無條件的有趣、快樂!充滿魅力!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2

上課時,我就跟孩子們說今日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的小手最能幹,這時我一邊敲小鈴鐺一邊說誰的小手最能幹,大家都說我的小手最能幹,這樣一說效果還真不錯都拍起了小手,注意力也集中了,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進取性、主動性。有的說我的小手能穿衣服,有的說我會做飛機,有的說我還會跳舞等等,都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我加重了語氣,你們明白嗎教師的手也很能幹,“看,我變了什麼”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他們生活中經常會回答的問題,所以孩子的熱情很好,都很進取的迴應教師。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來到教師那裏時,教師就加重語氣,使得孩子要關注接下來教師要問的問題中了。教師告訴孩子,她的手會變魔術的時候,孩子的興趣給吸引了。學念兒歌這一環節,並不是教師直接告訴小朋友資料,而是教師做動作,請小朋友自我根據理解把兒歌的資料編出來了。學會兒歌以後,孩子對手影遊戲還是很感興趣,教師立刻滿足孩子這一願望,請小朋友自我學做魔術師,邊玩邊說。教師就在旁邊適當的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仿編成完整的兒歌。

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有話願意說。教師能夠根據教學的需求比如讓小孩子圍成一個圈子,能夠根據故事情節給幼兒供給一個簡便和諧的環境,讓他們自由暢想、表演,教師改變以往的身份以魔術師出此刻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重重的聲音吸引着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沒有顧慮的邊做邊說,不怕說錯,只要把自我喜歡的說出來就能夠了。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3

活動背景:

幼兒園根據園內心理教師分佈情況,合理組建了“三人行心理團隊小組”,並引導各個三人小組開展心理教育研討、展示比賽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實現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提升教師心理教育技能,積累較爲成熟的心理課案例,實現資源共享。我們三人小組的主要成員是鍾貞,她主要承擔教學活動的選材、改編教案和執教任務。另外一名成員沃佳萌主要承擔記錄、製作教具和參與研討的任務。我是三人小組的指導者,協同組員一起進行深入研究與不斷地修正活動方案,腳踏實地地開展好三人小組的教研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不僅有很大收穫,還感受到小組協同學習的價值與魅力。

一、教學內容的精心選擇

在接到“三人小組”這一教研任務的當天,我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借鑑了網上的某個教學內容後,我受啓發隨即確定目標,改編教案,設計教學環節。等活動方案有了雛形之後,與執教者鍾貞進行了交流,講述了我的建議,表達了我的意圖,同時鍾貞也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後來我們一致決定,教材還要繼續尋找,直到找到合適的教案爲止。

又過了幾天,鍾貞在閱讀幼兒教育20xx年第1期書刊時發現一個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第一次》,仔細閱讀此教案,發現有一部分內容的教育意圖與我們的心理健康教研活動目標契合,有一部分的內容需要捨棄並設計新的教學目標,創編新的教學環節。因而,經過我們三人進一步的研討,確定了合理的教學目標,使教育活動領域的指向性更明確,教學的目標性更明確。

二、活動教案的不斷修正

第一次研討:

確定好具體的教學內容後,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細緻分析教材,然後確定教學活動的名稱、教學目標和適合教學的年齡段。我們把原來的教學活動名稱《第一次》改爲《勇敢試一試》,這一標題來自於重新設計後的教學環節而生成。把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設計爲:1.知道“只要勇敢嘗試就有成功的可能,學習用“試一試吧”這句話鼓勵自己大膽嘗試。2.在勇敢嘗試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我們根據設計的目標與環節,分析教材的重難點,最後決定由原來大班年齡段教學改爲中班。最後,我們就開始着手修改教案,重新設計教學環節,以確保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並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學過程的逐步完善

第二次研討:

等確定好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環節,就開始第一次試教。第一次試教在中五班,中五班的孩子學習常規好,很多幼兒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清楚順暢,師生互動很不錯。於是第一次試教活動整體效果不錯。只是在教學環節的過渡語、導入語以及其他細節之處稍加修飾與完善即可。於是在教學活動後,我們隨機進行了第二次的研討,研討的任務主要是細緻地修飾教學語言,使教學語言更清晰。還再次強調教學細節的重要性,如教具的使用,把原來圖片的演示改變爲ppt的演示,這樣既方便操作,又節省操作時間,注重了教學細節。

在經過了第二次研討後,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的試教。這次選擇了幼兒園的另外一箇中班。教學效果沒有第一次效果的令人欣喜。但促使教師對教學活動的整個流程記憶更加清晰,活動中各個教學環節的操作更加嫺熟,並能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幼兒的表現,即時改變教學策略,發揮教育機智,並學會及時抓住教育契機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水平。

四、教研活動後的自我滿足

第三次正式展示教學後,活動效果已能達到預期效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活動後回顧整個教研活動過程,給我們最大的收穫是,在整個三人小組研討活動中,我們都體驗到三人同心、認真研討、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那種積極氛圍與精神,爲此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溫暖情懷。我們深信,只要認真對待,只要目標一致,只要真誠幫助,只要積極思考,只要敢於創新,只要善於思考……,就一定能讓大家都有收穫。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4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貓釣魚》。有一天,貓媽媽帶小貓去河邊釣魚……”

看着嬌嬌站在大家面前繪聲繪色講故事的樣子,我真高興。一個學期前,平時愛說愛笑的嬌嬌,一到講故事的時候就往後縮:低着頭,紅着臉,聲音小小的。她奶奶爲這事還挺着急,總是說:“老師,你多讓她鍛鍊、鍛鍊,她在家給我們講故事講得好着吶。怎麼到這裏就這樣了,真讓人着急!”我安慰奶奶說:“您彆着急,這得慢慢來。

在家和集體面前感受不一樣,得讓她一點點適應。您放心,我會盡量幫助她的。”

此後,我儘量多爲嬌嬌創造機會,讓她給大家講故事,但並沒有多大的進展。我發現嬌嬌講故事聲音雖小,但每次講的故事都不一樣,總有新故事講。

於是,我抓住這一點給以鼓勵,並利用遊戲時間問她:“你怎麼會講那麼多故事呀?”“我跟錄音機學的,我天天都在家裏聽故事。”“我聽奶奶說,你在家裏講故事聲音有大又好聽,是嗎?”嬌嬌一笑,點點頭算是回答。“爲什麼到幼兒園講故事聲音就小了?”聽我這樣一問,嬌嬌低下頭,小聲說:“我不好意思,怕講不好。”原來孩子是有心理負擔,害怕講不好。我想,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先幫助她消除心理負擔,建立自信,讓她知道自己能行。我想她每天回家都聽錄音故事,能不能利用錄音機把她講的故事悄悄錄下來,放給大家聽呢?因爲這樣能反映她真實的情況。

第一,在家中她會很自然、很放鬆,沒有壓力,水平能很好地發揮出來;

第二,悄悄錄音也是不想使她緊張,爲她創設寬鬆的環境。

我和家長就這個想法交換了意見,奶奶非常同意,很願意配合。沒過幾天,奶奶就拿來一盤嬌嬌的故事錄音磁帶。我從中選出講得最好的一段放給孩子們聽,想讓她成功的機率高一些,剛打開錄音機,嬌嬌那繪聲繪色的講述就吸引了孩子們。他們聽得可認真了。

一段故事還沒講完,一位小朋友說了句:“這怎麼像嬌嬌的聲音呀?”“嘿,就是嬌嬌講的,真好聽!”“哈……真有意思,嬌嬌怎麼進錄音機裏了?”點點大聲地說着,一臉天真的表情。嬌嬌也聽出是自己聲音,看到大家這麼喜歡,她漸漸地得意起來,不自覺地隨着錄音機講出聲愛。我見時機已到,不等故事講完就關上錄音機,看着孩子着急的樣子,我問:“想知道後來怎麼樣嗎?咱們請嬌嬌到前邊來講給大家聽,好不好?”“好”說着孩子們鼓起掌來,並催促着:“嬌嬌快講,後來怎麼樣了?“嬌嬌的情緒被大家鼓動起來,她站起來用比平時大得多的聲音繼續講起了後邊的故事。

故事講完了,嬌嬌贏得了一片掌聲。

放學時,嬌嬌興奮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奶奶。奶奶說:“嘿,真棒。嬌嬌有進步了。明天,你還給小朋友講故事,好不好?”“好!”嬌嬌的回答是那麼爽快,那麼自信。

從此,嬌嬌越來越愛給小朋友講故事了。只要學了新故事,她就和老師預約:“老師,今天 我想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新故事,您第一個請我好嗎?”在大家的鼓勵下,他的膽子越來越大。隨着成功的次數越來越多,她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了。在“六一”兒童節那天,嬌嬌竟然當着所有小朋友和家長的面兒講故事了。

在嬌嬌的帶動下,經常有小朋友把自己講故事的錄音磁帶拿來放給大家聽。漸漸地,班裏愛講故事的人越來越多。爲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我們每天都安排半個小時講故事的時間。孩子們爭着講,沒有輪上的孩子有時甚至會急得哭起來。最有意思的是袁森,只要和老師在一起,總要說“我給您講個故事吧,就四分鐘”,然後也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自己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真是樂在其中。

  評析

面對不敢在集體面前表達的孩子,要理解、接納他們,在他們的起點上促進其發展。

嬌嬌愛講故事,也很會講故事,卻畏於在集體面前講故事。爲了克服嬌嬌的心理障礙,王老師站在孩子的角度,爲她創設具有安全感的環境,用自己的愛心培植了嬌嬌的自信,使她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與表現。

1. 選擇適宜的場合--讓嬌嬌在安全的心理環境中講故事,以發揮她的優勢

十分可貴的是王老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瞭解、理解嬌嬌的心情。爲了充分發揮嬌嬌的優勢,王老師與家庭配合,讓嬌嬌在最熟悉、最安全的家庭中講故事,並悄悄爲她錄音,使她在無任何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充分展現自己的特長。

2. 選擇適宜的方式--讓嬌嬌在旁聽自己講故事的過程中,感受成功

王老師利用在集體中播放故事錄音的形式,讓嬌嬌以旁觀者的身份,在無任何心理負擔情況下,感受在集體中講故事的快樂,感受自己的成功,使他樹立了自信心。

3. 選擇適宜的時機--讓嬌嬌在成功的喜悅中,試着面對集體講故事

王老師在播放故事錄音時有意留下故事的結尾,讓嬌嬌在全班孩子的期待中,在老師的鼓勵下,感受成功的喜悅中,勇敢地走到了集體的面前。

王老師爲了不斷促進嬌嬌的發展,讓她感受自己的長處,選擇了適宜的時機把握了講故事的難度。通過大家積極的行爲反饋,使嬌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 ――愛講故事的嬌嬌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貓釣魚》。有一天,貓媽媽帶小貓去河邊釣魚……”

看着嬌嬌站在大家面前繪聲繪色講故事的樣子,我真高興。一個學期前,平時愛說愛笑的嬌嬌,一到講故事的時候就往後縮:低着頭,紅着臉,聲音小小的。她奶奶爲這事還挺着急,總是說:“老師,你多讓她鍛鍊、鍛鍊,她在家給我們講故事講得好着吶。怎麼到這裏就這樣了,真讓人着急!”我安慰奶奶說:“您彆着急,這得慢慢來。

在家和集體面前感受不一樣,得讓她一點點適應。您放心,我會盡量幫助她的。”

此後,我儘量多爲嬌嬌創造機會,讓她給大家講故事,但並沒有多大的進展。我發現嬌嬌講故事聲音雖小,但每次講的故事都不一樣,總有新故事講。

於是,我抓住這一點給以鼓勵,並利用遊戲時間問她:“你怎麼會講那麼多故事呀?”“我跟錄音機學的,我天天都在家裏聽故事。”“我聽奶奶說,你在家裏講故事聲音有大又好聽,是嗎?”嬌嬌一笑,點點頭算是回答。“爲什麼到幼兒園講故事聲音就小了?”聽我這樣一問,嬌嬌低下頭,小聲說:“我不好意思,怕講不好。”原來孩子是有心理負擔,害怕講不好。我想,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先幫助她消除心理負擔,建立自信,讓她知道自己能行。我想她每天回家都聽錄音故事,能不能利用錄音機把她講的故事悄悄錄下來,放給大家聽呢?因爲這樣能反映她真實的情況。

第一,在家中她會很自然、很放鬆,沒有壓力,水平能很好地發揮出來;

第二,悄悄錄音也是不想使她緊張,爲她創設寬鬆的環境。

我和家長就這個想法交換了意見,奶奶非常同意,很願意配合。沒過幾天,奶奶就拿來一盤嬌嬌的故事錄音磁帶。我從中選出講得最好的一段放給孩子們聽,想讓她成功的機率高一些,剛打開錄音機,嬌嬌那繪聲繪色的講述就吸引了孩子們。他們聽得可認真了。

一段故事還沒講完,一位小朋友說了句:“這怎麼像嬌嬌的聲音呀?”“嘿,就是嬌嬌講的,真好聽!”“哈……真有意思,嬌嬌怎麼進錄音機裏了?”點點大聲地說着,一臉天真的表情。嬌嬌也聽出是自己聲音,看到大家這麼喜歡,她漸漸地得意起來,不自覺地隨着錄音機講出聲愛。我見時機已到,不等故事講完就關上錄音機,看着孩子着急的樣子,我問:“想知道後來怎麼樣嗎?咱們請嬌嬌到前邊來講給大家聽,好不好?”“好”說着孩子們鼓起掌來,並催促着:“嬌嬌快講,後來怎麼樣了?“嬌嬌的情緒被大家鼓動起來,她站起來用比平時大得多的聲音繼續講起了後邊的故事。

故事講完了,嬌嬌贏得了一片掌聲。

放學時,嬌嬌興奮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奶奶。奶奶說:“嘿,真棒。嬌嬌有進步了。明天,你還給小朋友講故事,好不好?”“好!”嬌嬌的回答是那麼爽快,那麼自信。

從此,嬌嬌越來越愛給小朋友講故事了。只要學了新故事,她就和老師預約:“老師,今天 我想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新故事,您第一個請我好嗎?”在大家的鼓勵下,他的膽子越來越大。隨着成功的次數越來越多,她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了。在“六一”兒童節那天,嬌嬌竟然當着所有小朋友和家長的面兒講故事了。

在嬌嬌的帶動下,經常有小朋友把自己講故事的錄音磁帶拿來放給大家聽。漸漸地,班裏愛講故事的人越來越多。爲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我們每天都安排半個小時講故事的時間。孩子們爭着講,沒有輪上的孩子有時甚至會急得哭起來。最有意思的是袁森,只要和老師在一起,總要說“我給您講個故事吧,就四分鐘”,然後也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自己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真是樂在其中。

評析

面對不敢在集體面前表達的孩子,要理解、接納他們,在他們的起點上促進其發展。

嬌嬌愛講故事,也很會講故事,卻畏於在集體面前講故事。爲了克服嬌嬌的心理障礙,王老師站在孩子的角度,爲她創設具有安全感的環境,用自己的愛心培植了嬌嬌的自信,使她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與表現。

1. 選擇適宜的場合--讓嬌嬌在安全的心理環境中講故事,以發揮她的優勢

十分可貴的是王老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瞭解、理解嬌嬌的心情。爲了充分發揮嬌嬌的優勢,王老師與家庭配合,讓嬌嬌在最熟悉、最安全的家庭中講故事,並悄悄爲她錄音,使她在無任何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充分展現自己的特長。

2. 選擇適宜的方式--讓嬌嬌在旁聽自己講故事的過程中,感受成功

王老師利用在集體中播放故事錄音的形式,讓嬌嬌以旁觀者的身份,在無任何心理負擔情況下,感受在集體中講故事的快樂,感受自己的成功,使他樹立了自信心。

3. 選擇適宜的時機--讓嬌嬌在成功的喜悅中,試着面對集體講故事

王老師在播放故事錄音時有意留下故事的結尾,讓嬌嬌在全班孩子的期待中,在老師的鼓勵下,感受成功的喜悅中,勇敢地走到了集體的面前。

王老師爲了不斷促進嬌嬌的發展,讓她感受自己的長處,選擇了適宜的時機把握了講故事的難度。通過大家積極的行爲反饋,使嬌

嬌在講故事、聽故事、續講故事中,逐漸地樹立了自信心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記得有一個故事。幾個學者與一個老者同船共渡。學者們問老者是否懂得什麼是哲學,老者連連搖頭。學者們紛紛嘆息:那你已經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這時一個巨浪打來,小船被掀翻了,老者問:“你們會不會游泳啊?”學者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會。老者嘆口氣說:

“那你們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耐人尋味。災難的發生對每個人來說,不分貧富貴賤,不論性別年齡。孩子、學子、工人、知識分子,人民公僕……無論咿呀學語,還是學富五車,無論幼小纖弱,還是身強力壯,如果缺少應有的警惕,不懂起碼的安全常識,那麼,危險一旦降臨,本可能逃離的厄運,卻都會在意料之外、客觀之中發生了。爲了加強自我保護能力,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我決心做到以下幾點:1、我們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2、當我們徒步行走於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3、當我們過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爲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4、不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放學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隊。

安全重於泰山,生命對每一個人只有一次。我希望同學們珍愛生命,讓我們一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吧。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6

今日上午走進了小二班日常教學調研,張教師帶班。她是去年8月來我園工作的新教師,正如她所說,從開始的迷茫、鬱悶、忐忑不安到和平、喜悅和充實。一年來,她在不斷的歷練和成熟。所以,感覺她的帶班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不安或不知所措。一個半天,她帶領着孩子晨間活動、團體教學、戶外遊戲,利用創編的小故事《小椅子》來對孩子常規教育。儘管也有個別孩子調皮的,但她已經能夠控制大局面,每個環節還是比較流暢。看着她的變化真爲她高興。

下頭就兩個教學活動,提幾點提議,期望張教師再接再厲,讓自我在教學方面更出色。

教學活動一:數學活動《樹葉媽媽和孩子》

教學一開始,教師問:“你明白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嗎?”孩子們都能夠大膽表達,異常是一個孩子回答的很好:“我看見紅色的樹葉,那天在下頭的時候我看見大的紅樹葉。”這時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講得好又有教師的及時迴應,那以後孩子的表達慾望會更強烈。讓每個孩子拿一片樹葉的時候,有點亂。教師能夠以遊戲的口吻說:“秋天到了,樹葉從樹上慢慢飄落下來了。”(這時教師輕輕地從高處散落樹葉,不能很興奮地從下往上拋樹葉)之後,再請小朋友每人撿一片樹葉寶寶。另外,樹媽媽和樹葉寶寶做遊戲共做了6遍,有點多,有時需要見好就收。

教學活動二:美工活動《片片樹葉》

手工活動在一開始的導入語很自然、貼切,教師的講解也很清楚。能夠異常強調把樹葉寶寶送到樹媽媽的懷抱,如果這個不說,小班的孩子很容易貼到外面去的。就是教師問:“樹葉寶寶都擠在一齊了,想個什麼辦法把它們分開呢?”教師直接自我回答了。這個時候要留點時間,讓孩子動動腦筋,相信孩子能夠想出好辦法的,如果想不出好辦法,教師再告訴孩子也不遲。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7

“別看我只是一隻羊,羊兒的聰明難以想象……”喜洋洋與灰太狼在我們的腦海裏早已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班裏的孩子們更是喜歡,有時經常把自己當作喜羊羊或者是美羊羊,而他特別不同,喜歡把自己當作灰太狼。

活動時間他坐在教室角落中,一個人顯得很漠落,老師過去問:“迪迪,你怎麼了。”“我不高興,我好幾天沒有抓住羊了。”另一幕,午休時,看到他的好朋友睡覺沒有蓋被子,“啊,紅太狼老婆你怎麼沒有蓋被子啊!”

作爲老師心中是既喜又憂。喜是他完全陷入了童話世界,語言幽默搞笑,憂的`是怎樣讓一部動畫不過度的佔據孩子們的心靈。怎麼爲他們找一個更好的方面去學習的動畫上人物的長處,讓動畫不止是帶來快樂,更多的是一種正面的榜樣作用。

我開始細細回想,關於灰太狼的種種場景,灰太狼是武大狼第250代孫子;抓羊總是以失敗告終、自信、樂觀、幽默。

灰太狼他還很積極勇敢,每次沒有抓住羊的時候都是我還會在回來的,他不會被現實所打到,這是一種精神,不屈不撓,一次不行下次再來。

灰太狼特別愛發明,看看動畫裏灰太狼動不動就搞一個發明創造,不但自己發明而且還巧妙利用羊村的防守武器改成自己的抓羊的武器,甚至有時還和喜羊羊直智力對抗,雖然總是失敗,但是他真的是一個愛動腦筋的灰太狼。

雖然動畫佔據了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改變着他們的語言,但是我們有事應該多從正面去引導孩子,爲孩子去營造一個更加溫馨合適的氛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讓我們像灰太狼一樣,樂與創新,意志堅定,遭遇失敗又能怎麼樣,大喊一聲“我一定會回來的!”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8

小敏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裏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願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但是她又不內向,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她就會跟幾個好朋友嘰嘰喳喳聊起來,在家更是又會表演,又是指揮家長做遊戲。家長和許多老師都覺得只要鼓勵小敏多發言就可以了,但是老師嘗試過很多方法,幾乎沒有效果。考慮到小敏其他方面的表現,是不是可以忽略她的這個問題呢?如果您遇到這樣的幼兒會怎麼辦呢?

爲孩子營造適宜表現的空間

表達與表現是人類不可忽略的社會性行爲。知道而不願表述,那是沒有表達的慾望。小敏能在家庭、同伴中表現,卻不能在老師和集體面前表現,那是缺少信心和勇氣。對此,老師不僅要鼓勵,還要爲孩子營造適宜表現的環境、氛圍和空間。

寬鬆的環境――幼兒園像我家。從情感上拉近距離,以老師的行爲感染幼兒,使其對老師產生親切感、依戀感、信任感,讓幼兒在幼兒園有如同在家一樣的安全感、溫馨感、自由感。有了寬鬆的心理環境,使其感到和老師在一起是歡樂和愉快的,她纔會有情不自禁的表達和不由自主的表現。

溫馨的氛圍――由結伴到獨立。以自由活動的形式,讓喜歡錶達的幼兒與小敏結伴,老師給予恰當的鼓勵和表揚,使小敏充分體驗到在老師面前表達的自豪與快樂,而逐漸過渡到願意獨立地表現。

激勵的空間――變被動爲主動。在孩子爲是否回答問題和表達想法而猶豫不決時,老師示以鼓舞性的語言和體態語,孩子會有“老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跨過猶豫、徘徊的門檻而主動地表達自己。

尊重孩子選擇沉默的權利

小敏不愛舉手回答問題可能有這樣的原因:不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問題太簡單,懶得舉手回答;答案可能不夠準確,自己沒有十分的把握;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看到小敏,我就像看到了兒時的自己。如今,我也當了老師,常常會想: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着各自不同的氣質、性格,爲什麼要強求他們每一個人都一樣熱情、大方,一樣出類拔萃,一樣愛自我表現呢?既然舉手發言只是幼兒積極表現的一種手段,是老師瞭解幼兒的一個途徑,那我們大可不必讓孩子們爲了舉手而舉手。老師過分的關注也許會引起幼兒的不安與焦慮,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對其今後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不如讓我們帶着一顆寬容的心,尊重孩子選擇沉默的權利,期待她在其他方面的精彩。

小敏的問題不是行爲問題,而只是個性發展的弱項,所以,我認爲對於她不願在老師面前回答問題的事情可以忽略。

家長和老師對小敏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十全十美、全面發展對於成人都很難做到,而將成人眼中的完美強加在孩子身上,更是不可取。小敏個性發展中的弱項並沒有影響她與小朋友的交流和她身心的健康發展。我認爲對於這種個體差異、個性發展的問題,不需要過多幹涉,而應更多關注她的身心能否繼續健康發展。作爲教師要做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除了適當的關注,還需要爲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多的認識世界和學習的機會。對小敏的發展,順其自然遠勝於“揠苗助長”。

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小敏不願意在集體前發言的問題,我認爲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解決。

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關注孩子的興趣點。比如,自由活動時老師應該聽聽孩子們在討論什麼,觀察一下小敏是怎麼與小夥伴交流的,在全班的談話活動中,請小敏說他們的話題。

循序漸進,由少到多。開始時,老師可以允許小敏少說,並在簡短的回答後給予她積極的肯定,讓她下次還有在大家面前發言的慾望,然後再將談話的內容逐漸豐富、擴充。

適時採納孩子們的好的意見和建議。如,確定班級活動的主題時,讓像小敏一樣的孩子參與進來,使他們感到自己的意見是寶貴的,能爲班級和小夥伴帶來好處。

走進孩子的心靈

幼兒園工作事無鉅細,孩子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小敏總是不願意舉手回答問題,就是不容忽視的大事,也許這正是小敏有了心理障礙的表現。老師可採取以下的措施。

①親近孩子,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像小敏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非常敏感。不願意回答問題,可能是因爲她對環境和老師不熟悉。這時老師要主動與她交流、談心,增進彼此的感情,使其儘快地適應新環境,消除緊張感和陌生感。

②勇於創新,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幼兒園的孩子年齡雖小,欣賞水平可不低。孩子在家都有電視、電腦、vcd,接觸到各種媒體,對舊的教學模式可能不喜歡。作爲老師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變化教學模式,用各種方法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③積極評價,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越是敏感、自尊的孩子,越怕在同伴面前說錯話。老師要經常積極地評價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增強積極的自我暗示。

④熱愛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也許老師表揚或批評其他孩子的時候,無意中傷害了她;也許是孩子看到有些小朋友總和老師有說有笑,因而斷定老師可能不喜歡自己。老師要認真觀察、關注每一個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同樣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與溫暖。

總之,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走進孩子的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愉快地成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的孩子就是脾氣倔強,不喜歡順從和循規蹈矩,小敏就屬於這種情況。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不能勉強,要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還要善於引導、啓發、等待,否則,會助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她更不願意發言。

小敏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錯,這可以從小敏與好朋友聊天和在家的表現中看出來。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在集體面前發表意見是其中的一種,但不是唯一一種,所以教師和家長不必爲小敏的語言發展和表現能力擔憂。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表達習慣和情感需要,鼓勵孩子在非正式場合盡情表達自己的見解。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9

有人說:“孩子的眼睛就像攝錄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教師的一言一行記錄下來。教師在他們眼裏是一個榜樣,使他們的偶像。”尤其是這段話的後半部分令我感觸更深!

“搖啊搖,搖啊搖......”隨着輕柔的音樂,大部分孩子入睡了。“哈哈哈,嘻嘻嘻”原本安靜的寢室被這若有若無的嬉笑聲打破了。“孩子們,快睡吧!”我輕輕地說。我以爲這聲音就此消失了。慢慢的這聲音像蚊子一樣越來越讓人煩,並且好幾個孩子都用被子蒙上頭了。我一看不能再這樣讓其他孩子受影響了。便悄悄像聲音的發源地走去。啊!最終找到了。我心裏暗暗得想。這時,家佳好象發現了我,立刻停止了嬉鬧聲。輕輕地把手放到被子裏,假裝睡着的樣貌。我以爲萬事大吉了,就坐下來了。

“這孩子還挺聽話的!”我心裏美美得想。可是安靜了片刻後,又出現了剛纔那煩人的聲音。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你不睡就出去,別影響其他人”我快步來到家佳身邊呵斥道!我本以爲嚇嚇他,其實真沒有讓她出去的意思。於是就去檢查其他幼兒的被子是否蓋上了。當我檢查完後,正要看看家佳是不是睡着了。隱隱約約卻聽見哭泣聲。啊!家佳呢??我快步向外走。哎吆!啪一聲我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還差點摔倒。我起身一看,是家佳。我真是又急又喜。看着淚流滿面的孩子我的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出來,我輕輕地將孩子擁入懷中,把孩子送到牀位上,很快孩子睡着了。

整整一箇中午,孩子哭泣時的樣貌在我的腦海中頻頻出現。我覺得我真得很幸運,當時孩子如果自我走出去的話這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會走回家也可能――想想好險呢!其實這就是不注意的一句話。我想我以後要使用“好聽派牙刷”讓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美美的。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0

在開展主題活動“小兔乖乖”的過程中,我嘗試將教學目標“按照物體的一個特徵進行分婁”融入主置區角材料中,並以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爲依據,設計了“小免分蘿蔔”的藪學具。

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特意選擇了色彩鮮豔、安全柔軟的布作爲製作教學具的主要材料,並整臺《生活》教材中的內容——練習用搭扣,讓幼兒在遊戒中擺弄蘿蔔,再根據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擺放。

蘿蔔房裏有兩個籃子,一共有6個蘿蔔(3個白蘿蔔、3個紅蘿蔔),其中3十大的,3十小的。蘿蔔背後有搭扣,幼兒可以隨意扣上或取下。

起初,我爲教學具設計了兩種玩法:玩法一,讓幼兒嘗試用搭搭扣的方法把蘿蔔放到籃子裏,鍛鍊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玩法二,讓幼兒在裝蘿蔔前先按蘿蔔的大小、顏色等特徵分蘿蔔,再用措措扣的方法把蘿蔔放到籃子裏,主要目的是學習按黑物體的一種特徵進行分類。

遊戲一經推出,教研組的同事就指出這個遊殪的目標指向太過單一,幼兒玩幾次後就會失去興趣,不能體現操作材料的有效性。教研活動時許多同事紛紛給出了建議,如加入其他教學學習的目標,加入其他生活技能的操作元素等。經過思考,我對材料進行了調整。

首先,最將教學具的名稱改成了“兔媽媽的蘿蔔園”,並在此基礎上豐富遊戲的玩法,希望在遊戲中多途徑地幫助幼兒積累數數、一一對應、分類和排序等數學經驗。

經過調整,幼兒能在小兔分蘿蔔的情境中愉快地操作材料、進行遊戲。這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而且能夠一物多玩,不僅豐富了教學具的遊戲性,還提高了幼兒對教學具的興趣。調整後教學具有了四種玩法,蘿蔔房子的各個空間也都被充分利用,幼兒能多維度地操作遊戲材科,且有機地將生活經驗與教學學習整合,讓幼兒獲得數數、一一對比、分類和捧序等多種教學經驗。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1

在《切水果》此次活動中,我們選擇的水果都是一些幼兒十分熟悉的水果。在這次活動中,經過讓幼兒觀察各種水果的外形特徵以及教師的引導,使幼兒主動參與體育遊戲,並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奔跑、追逐的樂趣,所以,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儘可能的爲幼兒供給思考、嘗試的機會,不斷開展他們的想象空間,發展他們的智力水平。

孩子們玩得很盡興,運動量也到達了小班年齡段的標準,在遊戲中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活動目標完成得比較順利。

在活動中部分孩子有點放飛自我,沒有遵守必須的遊戲規則,這對體育活動而言是很危險的,幼兒沒有必須的規則意識,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幼兒對這方面的引導滲透。讓幼兒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必須的規則。使的以後進行其它遊戲活動也更順利安全。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2

《迷路的小花鴨》這首歌孩子們比較熟悉,旋律也比較簡單,因爲我們的孩子在大班時就已經學過,所以很多孩子都會唱了,因此我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沒有把學唱這首歌作爲教學的重點難點,而把培養孩子對小動物的同情心,體會小花鴨找不到媽媽而傷心難過寂寞的心情,和樂於助人的情感作爲教學的重點難點。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學重點難點已經突破了,下面我就說說自己在這節課中用了哪些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

  一、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

設置了小花鴨迷路的情景,讓孩子幫小花鴨找媽媽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小花鴨找不到媽媽的傷心難過的心情,和幫小花鴨找到媽媽而歡呼雀躍的高興情緒。因爲是親身體驗所以孩子能完全的投入到故事中去,幫助孩子把抽象轉換爲形像。在故事中孩子也能夠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要經常幫助他人,這樣不但被幫助的人能過得到幫助而快樂,自己也能夠很快樂。這裏很好的對孩子進行了樂於助人的品德教育。樂於助人的品德教育在現今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的教育顯得尤爲重要。

  二、我在教學中孩子的主體地位的到了充分的發揮。

我設計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怎麼唱才能把小花鴨傷心難過的心情唱出來呢?小花鴨迷路了怎麼辦呢?等等。。。。。。把問題拋給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我只是充當孩子的引導者。

  三、爲了加深孩子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我設計了“演一演”這個環節。當問道孩子是否想演一演時?我沒有讓孩子馬上來演,而是讓孩子先說,自己打算怎樣演?這樣給了孩子一個思考的環節,讓孩子能更好的把握住自己所要演的角色,這個環節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瞭解孩子對這首歌是否把握,又能鍛鍊孩子表現能力。

在這節音樂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1、說話時的語速過快,孩子不能聽的很清楚,要是能在慢點溫柔點孩子會更喜歡。2、自己的音樂素養有待提高,因爲老師的範唱要給孩子美的享受,不管是音準還是聲音都要成爲孩子學習的榜樣。3、在演一演這個環節中沒有及時的肯定孩子和鼓勵孩子,所以孩子在自我創編動作時不太積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3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正處於數字化的時代,對幼兒來說,數學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作爲教師的我們必須做個有心人,以靈活、豐富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那麼怎樣在一日活動中引導幼兒發現數學?我常常以生活中的事物來引導孩子尋找、感知數學概念:瞧,電視機的遙控器上怎麼有這麼多數字?時鐘上也有許多數字,電話也是由許多數字構成的,不知道什麼地方也有數字呢?這些數字有什麼用處呢?幼兒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尋找着、發現着,紛紛交流着:我發現鞋子上也有數字,是告訴我們這雙鞋子有多大;針筒上也有數字,是告訴我們刻度的;書上有數字,是告訴我們書的頁碼……散步時,我會帶孩子觀賞周圍的各種房子,並引導幼兒說說誰能看得出這些房子上有些什麼圖形?在幼兒的活動中也到處有數學:如幼兒吃點心時,引導幼兒說“桶裏有許多的點心,我拿了一塊點心”以感知1和許多的關係;幼兒上下樓梯時,引導幼兒邊走邊數梯子的數量, 正數一次,再倒數一次看看,一樣嗎?多有趣呀!玩玩具時,引導幼兒按顏色規律拼插,拼完後數一數拼了幾個?是不是對稱的?戶外活動時,引導他們通過滾、拍、摸球,感知球體的特徵,增添玩的樂趣;利用一切時間,如散步、勞動、散遊等,隨機引導幼兒數數、感知圖形……

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幼兒會逐漸發現在自己生活的周圍環境中有着這麼多的有趣的數學,不但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關注周圍生活的良好習慣,更好地萌發了他們探索數學、學習數學的興趣。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4

到了週五又是孩子們帶玩具的時間了,小豆帶了遙控汽車玩具,並興奮的和我說:“樑老師,這個玩具可好玩了!”吃完中飯,小朋友圍在了豆豆身邊,研究起豆豆的玩具。可是玩具動了幾下,就不爭氣的停了下來,這個時候小韜急壞了,“糟了糟了,電動汽車壞掉了!”孩子們研究起壞掉的原因:福福說是因爲電動玩具裏面的零件出問題了,所以纔不會動;飛飛覺得玩具遙控器上的電池沒有電了,所以才停止不動,因爲她家裏以前有個玩具也發生過同樣的情況。於是小朋友提議檢查電池,並換上新的電池。我支持孩子們的想法,併爲他們找來了新的電池,在孩子們裝電池的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比如裝多少,如何裝等等,這時我突發奇想在科學區開一個“電池總動員”,讓孩子探索根據電池的大小裝電池,並進行記錄。

實錄一: 到底用哪種電池呢?昊昊很喜歡電動玩具,因此他經常光顧“電池總動員”這個區角。看,他拿起一個小型電風扇,拆開蓋子看看,然後用7號電池比一比,太鬆了吧!昊昊摸了摸腦袋,再用5號試試,很快區角里傳出這樣的歡呼聲:“快來看啊,我把電風扇裝好了,它能轉了!”拿起電扇昊昊興奮的大叫,小臉上笑開了花!

實錄二:咦,裝了電池怎麼也不會動啊?這個區角不僅是男孩子的小樂園,許多女孩子也喜歡參與。我們的雪帆就是其中的一位,不過她碰到的難題也不少。好不容易找到蓋子打開來,很快找到了匹配的電池,但是,怎麼裝也不會轉,她急的連拍了幾下電動小玩具,還是不會轉,眉頭都皺在了一起。在經歷了幾次的失敗之後,她求助於旁邊的小朋友,魏來一把拿過去,幫雪帆三兩下的裝好了,可是雪帆還是很着急,“樑老師,這個電動玩具爲什麼我怎麼裝也裝不好啊?”我請雪帆觀察電池,發現了圓頭與扁頭的祕密,鼓勵她看看成功的電動玩具圓頭與扁頭的位置。

實錄三:我學會記錄我們的成功實驗啦!玩過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們逐漸會根據電池的形狀、大小,尋找正確的正負極進行裝置。這時,我增加了新的難度,讓孩子在裝好之後記錄根據電池型號記錄電池的節數。這時,孩子們又有了新的挑戰!看,福福經歷幾次失敗之後,再次裝好電動娃娃的電池,一實驗,亮了!於是立即查看電池節數,1、2、3、4,在看看小娃娃的編號,是8號!於是在8號處記錄下電池的節數,完成之後,福福高興的把電動娃娃放在了展示吧上!

實錄四:我們是環保小衛士!在這個區角,也發生出了這樣的聲音。這次是歆歆和飛飛的困惑。事情是這樣的,當他們將電池裝進音樂小人時,發現小人沒有任何反應,飛飛檢查了一下,發現裝的方法都是正確的,這時歆歆說,“電池沒點了,我們快去告訴老師吧!”立即歆歆把他們的困惑告訴了我,我提供了兩節新的電池,他們裝好後發現音樂小人馬上跳起了舞蹈,他們也高興的直拍手,這時新的問題出現了,飛飛說:“我爸爸說廢電池是不能亂扔的!因爲裏面有壞的東西!”於是我們延伸了孩子的疑慮,在集體活動中將用好的電池和蘋果心子一起埋在土裏,過了一段時間去看看土裏的電池和蘋果心子,發現電池完好無缺,但是蘋果心子卻不見了!這說明廢電池裏面有有害物質,它是不被腐爛的,還會破壞我們的環境呢!我們要將他們收集好,然後放到專用的回收筒裏,在這個活動中,中六班的小朋友成了“環保小衛士!”

分析和反思:這個活動是發生在我們班的真實案例,它引發了我多種層面的思考和反思。

一、區域活動也可以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生成。有些時候,我往往會被開展什麼樣的區域活動而苦惱,好不容易絞盡腦汁想出了一種區域,並提供了材料,接下來卻爲如何繼續開展和生成而苦惱萬分。通過這個區域活動折射給我的信息,我覺得開展區域活動也可以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生成的,就如案例中所說孩子在一次玩具分享的時候對電池產生了興趣,那我何不將這個興趣點點亮,並將它延續呢?!其實,在接下來的電池總動員中,發現正負極,記錄電池節數和做一個電池的環保小衛士,都不是教師強加生成的活動,而是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生成的,這說明教師要成爲孩子真正的支持者、合作者,首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需要,並能提供一定的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

二、支持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操作找到答案孩子在探索過程中一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孩子碰到的困難,需要孩子解決;有些是下一個活動延伸的預兆,需要教師留心。無論如何,當孩子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作爲教師,應當支持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操作找到答案。比如在案例中,一開始,我發動家長收集了很多的電動玩具,家長帶來了電筒、小型電風扇和裝電池的玩具,這些玩具需要電池的大小和形狀都是不一樣的,這需要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匹配,所以第一個環節我們就讓孩子自己根據玩具電池的大小進行匹配。但是在這個環節中,孩子發現根據大小裝好之後,如果有圓頭與扁頭的兩端裝反了之後,電動玩具是不會動的,一開始,孩子們只能以各種方式試探着裝,當成功的時候,小朋友總會很興奮。這時我會提醒孩子看看裏面的正負極,讓孩子自己探索其中的規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提供了記錄表,先記錄電池的節數,一段時間之後,我們還可以讓孩子以圓頭和扁頭記錄電池正負極,這樣便於孩子發現正負極的祕密。那麼如果教師一開始就告知幼兒怎樣的是正極、怎樣的是負極,那麼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缺少了探究的動力,活動中,孩子雖然不知道什麼叫正極、什麼叫負極,但是他們能擺弄和操作,並且興趣濃濃,這樣就夠了。當他們想知道圓圓頭和扁扁頭名字的時候,教師再告知於他們,我想這樣也不晚啊。所以,我認爲支持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操作找到答案,是教師在區域觀察指導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的。

三、支持幼兒新的嘗試,生成主題活動,增長新的經驗。這個案例的結尾環節,可以說是我沒有預設的主題活動。通過活動,幼兒對前面的活動有了較多的經驗後,他們又有了新的想法,“爲什麼這些電池不能隨便亂扔。”“他們到底怎麼不環保了?”其實,這是孩子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新的需要,這時教師及時開展了對比實驗,讓事實告訴孩子答案,其實這是讓孩子通過新的嘗試,增長了新的經驗。尾聲:當然,這個區域活動在我們班裏開設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了新的啓發:科學區域到底怎麼開設、科學區域的材料到底怎樣投放、科學區域的活動到底如何延伸。這些問題我都有一定的思考,並獲得了一定的反思。我想無論如何,教師在開設科學區域時,要時刻注意着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並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恰到好處的傳還給他們!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5

  情景再現

接園時間快到了,大家都安安靜靜地玩着,只有天天一人特別興奮,一刻不停地朝旁邊的好朋友嚷嚷,還拿着玩具咚咚咚咚地瞧着桌子。旁邊的好朋友不搭理他,他便自言自語地哼起歌來。小朋友提醒他:“天天,太吵啦,你安靜一下好不好?”結果天天干脆開始尖叫着跑開了。這時教室門開了,家長們站在門口朝自己的孩子招手示意,我開始安排孩子一個個陸續離開。在等爺爺的功夫,見教室裏空曠些了,天天就在教室裏又蹦又跳,還滿地打起滾來,惹得其他家長紛紛側目。

  臨場應變

興奮的孩子我不是第一次見,可是像天天這樣興奮得近乎失控的孩子顯然不能用常規的方法應對。通常情況下,面對孩子過度興奮的問題,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人爲的抑制,想辦法讓孩子在第一時間放鬆平靜下來,然後再對其進行溝通和引導。但是就天天今天的狀況,讓他馬上平復心情安靜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我請另一位老師負責安排孩子離開,然後叫天天來到身邊,摸摸他的額頭與後頸,確認孩子沒有發燒的症狀,然後問:“天天,你有什麼事情這麼開心呀?能不能說給老師聽聽,讓老師也一起開心開心?”天天想了一下,哈哈大笑着告訴我:“我就是很開心呀!”看來,要從孩子身上發現造成他如此興奮的原因難度非常大。最後,我決定還是要想辦法轉移天天的興奮點。於是,我對天天說:“開心是件好事情喲,你能不能再幫老師做件好事呢?一些小朋友走之前沒有把他們的小椅子放整齊呢,你能不能幫他們放整齊呀?”天天樂呵呵地答應了,蹦跳着去放椅子。不一會兒,他就把椅子放好了,我問天天:“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天天擺了個奧特曼的造型對我說:“我是奧特曼,不會累的!”接着“吼”、“哈”地就準備開始操練起來。我趕緊說:“那邊還有很多玩具呢,你能不能一起整理一下呀?”天天馬上跑着去整理。

就在這時,天天的爺爺氣喘吁吁地跑來了,看來其他家長已經告訴他剛纔接園時的一幕。老人家看見孫子正在擺弄玩具,鬆了一口氣。可是,是不是孩子被接離教室我就不需要再管他興奮不興奮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讓孩子在極度興奮的狀況下去遊樂區跑跳玩鬧是很容易發生危險的。於是,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天天爺爺,爺爺說着感謝並表示樂意配合。我拉住正要衝去玩滑梯的天天,對他說:“今天,我們還沒有給班樹澆水呢。班樹開的花可漂亮了,要不你帶爺爺去看看我們的樹,然後給樹澆澆水呀?”孩子聽了便興沖沖地拉着爺爺去了樓下花壇。

  溫馨提示

上述時間,看似未曾解決,但實際上教師已經對此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應對。且不論孩子在離園後能否儘快恢復平靜心情,教師已儘可能地使幼兒進行了積極正面的活動,並將能夠預見的傷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

孩子的大喊大叫、大吵大鬧都是他們神經系統興奮的表現,尤其是離園十分,孩子受環境、心情的刺激容易產生情緒方面的波動,表現爲興奮狀態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也會有異常興奮的幼兒,此時教師首先要確認其是否有生理方面的異常。比如:發熱會使幼兒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體溫進一步升高甚至會讓幼兒出現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和幻覺現象。在排除生理原因之後,教師需要做的便是找到引起幼兒興奮的刺激以及轉移幼兒的興奮點。除了馬上就要回家看見家人的事實會令幼兒興奮外,其他事情如幼兒心中記掛着的父母的許諾、朋友的約定等也會在離園時讓幼兒興奮。如果是此類原因,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言語講述約定的內容,以表達自己的興奮心情,而非大吵大鬧地宣泄。如果教師無法獲得此類信息,則可以引入別的刺激以轉移幼兒的興奮點,如幼兒喜歡的玩具或樂意做的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