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點滴談

語文8.43K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以學生髮展爲本重良好習慣培養——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點滴談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以學生髮展爲本重良好習慣培養——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點滴談“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這就是說,一個人從小養成的行爲習慣會長遠地發揮作用,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數學教學中,如何紮實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着重抓了以下幾點:

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點滴談

  一、唱好課前準備曲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上課鈴一響,學生走到課桌前坐下,才發現當堂課的課本忘拿了,急急忙忙到書包中去找,課桌上還是一片狼籍,文具盒、簿本都凌亂地堆在一起……待到整理完畢,一堂課最重要的心理調適期已經過了,等於是士兵還未裝備齊全就已經開戰一樣,自然會嚴重影響課堂效率。針對這一課堂常規的“盲區”,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備習慣,即上課前做到:簿本擺放整齊,書本在上,簿本在下,文具盒橫放一側。文具盒下面放隨練本,隨練本上放一支筆、一把尺、一塊橡皮。這樣有序地擺放避免了學生上課時忙亂地尋找學習用品,避免了打開鉛筆盒時那一片的嘩啦聲以及鉛筆盒不慎掉到地上時那令人心驚的聲音,學生課堂上無論是翻書還是做練習,都能做到又靜又快,從而爲一節高效的課奠定了基礎。

  二、建立課內新秩序

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爲習慣包括聽、看、想、說、審、檢、作業書寫、,善於思考問題的習慣,合作性學習習慣等等。學生的課堂行爲習慣是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這種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蘊含着教育的成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新型學習方式的構建,師生生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只是“一張皮”,多維教育目標的完成,就是一句空話。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教學管理和引導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教師適時將一些一般性要求通過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爲規範並嚴格監督執行,不僅提高課堂管理效率,而且一旦學生通過自我評價,適應了這些規則後,會成爲學生的行爲習慣,就可以長久地發揮作用,產生積極的教學效益。

  (一)、“認真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國小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尤其是低年級小朋友,對外界各種反應比較敏感,注意缺乏長久性,要他們認真聽幾分鐘還可以,要他們認真聽上十幾分鍾,半節課還真不容易,實踐告訴我們,要使低年級小朋友有較持久的注意力,除了教師認真設計好教案,上好課,吸引住學生外,還必須從平時的點滴訓練抓起。1、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由於年齡特徵的限制,學生普遍存在着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不喜歡自己聽別人說的問題。我們可以開導學生,告之善聽者往往也是善於思考的好學生。要養成善聽,傾聽的好習慣。並教給學生一些方法:(1)猜想發言的同學會說什麼。(2)對同學的觀點進行歸納。(3)想想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2、指導學生傾聽的姿勢。手勢或身體動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學生是否在傾聽。課堂上我們的老師對學生聽的姿勢給予認真指導。如:聽同學發言時,要求學生眼睛看着書上或老師出示的教具,不看發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則以微笑、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或贊同。學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以後,課堂效率就能大大增加。

  (二)、“善於想”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善於想”的學習習慣,包含着學生“肯想”和“會想”兩層意思,根據教育學原理,課堂上既要給學生想的機會,又要留給學生想的餘地,還要教給他們想的辦法,教學時要留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對學生未成熟的意見不過早地干涉和暗示,允許學生走一些彎路。儘可能做到不把學生的思維框在一個小圈子裏,讓學生往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坑裏跳,真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不禁錮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積極提問,並號召全班學生向經常提問題的學生學習,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最好。教給學生會提問題的途徑:(1)從知識的起源“怎麼樣”、“爲什麼”及知識的歸納或分類上尋找問題;(2)從“新”“舊”知識認知結構矛盾交接處來提出問題;(3)從多角度思維處提出問題,如“還可以怎麼想”“假設……又怎樣”等。

  (三)、“敢於講”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們“敢於講”的習慣,作爲課堂練習的基本要求,我們反覆訓練學生使用普通話大膽發言,要求他們聲音要響亮,口齒要清楚,要求學生想好了就舉手,講話要完整。訓練學生大膽發言,對於讀的正確、響亮的,當場給予肯定和讚許,對於讀的或講的不準確或有明顯錯誤的同學,從不輕易批評或指責,不挫傷小朋友的積極性和自尊心,而是耐心開導,循循善誘,讓他們重講一遍,講的好一點。經過長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慢慢地養成了敢說敢講的好習慣。在這同時,我們着重鼓勵中下生髮言,中下生在課堂上一般都有怕講話、怕講不好、不敢舉手的時候,所以簡單的我們做到先讓中下生講,先讓中下生板演,先讓中下生動手演示,讓他們有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批改作業時,我們把中下生叫來面批,讓他們講講想的過程,培養他們“敢講”的習慣,發現進步,當衆給予表揚或鼓勵。對學有所長的學生,則鼓勵他們提出不同見解,如果學生不會質疑,教師則設疑。這樣經常訓練,學生就從無疑到有疑,從不會質疑到會質疑,調動了全體學生敢講的積極性。

  (四)、“認真作業”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國小數學大綱明確指出:“對作業要嚴格要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昇華,作業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強調獨立完成作業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好機會。我們在教學中做到:

(1) 認真審題。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我們在課堂上教給學生讀題方法,要求學生邊指邊讀,強調他們多讀,弄懂題目具體有幾個已知條件和問題,讀中畫重點字、詞,養成用符號標記習慣,同時指導分析對比的方法。

(2)規範書寫。教給學生寫作業方法,從寫數字清楚,書寫整齊、美觀到格式正確,都有規範要求。要求學生在限時內完成作業。有了時間限制,學生不敢隨意浪費時間。和時間比賽的結果會鼓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 細心演算。演算是國小生數學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我們訓練學生沉着、冷靜的學習態度。用草稿紙計算,計算必須慎重,切勿草率從事。不管題目難易都要認真對待。對認真演算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表揚,樹榜樣。

(4)檢驗改錯。在數學知識的探索中,有錯誤是難免的。我們要求學生在作業中把檢查和驗算當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驟,。我校部分數學老師要求學生在每次作業檢查改錯後寫上“我已認真檢查”字樣,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提醒,學生自然而然會養成檢驗、改錯的習慣。

(5)良好的行爲。要求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

  (五)、“合作”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合作與競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兩大主題,由此可見,合作學習的習慣正是國小生髮展性學習習慣重要組成部分。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在其基本理念中也已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國小生的合作學習指課堂合作討論,交流解題思路,課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數學、身邊數學的信息,研討處理信息方法,引起思維碰撞,促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態度,推動其興致勃勃的去學習,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自主解決問題。爲此課堂上我們按學習能力、學習態度、身高等情況搭配成組,推選好小組長,作好具體分工,老師在合作前明確任務、要求,這樣,有利於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去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促進相互啓發及幫帶形成。

  三、營造課外 “磁力場”

國小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不僅僅在課堂,家庭、甚至社會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因此,我們與家長充分勾通,與家長達成共識,取得家長的配合。以家長的行爲爲“磁力”。以學生“預習和複習”學習習慣的培養爲例:預習可以提高學生課上聽講的效率,改變學生被動學習局面,同時也是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最有效途徑。複習是學習之母,搞好複習對於提高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這些中的大多數常常是在家中完成的,我們讓低年級學生把當天課堂學習知識告訴家長,以溫故當天的教學內容。中、高年級預習則要求在家長的督促下,自己看書,對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寫出預習提綱。學生課外看的數學閱讀材料,採取與家長共讀、家長協助老師定期檢查等方式。另外,自信作爲一種個性化的學習習慣,在個人的一生髮展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時我們經常提醒家長在生活中要鼓勵孩子獨立鑽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經常使用“我認爲”、“我的想法是”、“再讓我來試一試”、“我還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見的方式,從而喚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

以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圍繞這些培養內容,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訓練學生,注意擴展到課外、家庭、社會。只有多渠道、堅持不懈地抓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良好數學素質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