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美食

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做法有哪些

美食3.12W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長時間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而存在的一些問題,闡明瞭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幾點做法:規範解題步驟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堂展示”的訓練。

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做法有哪些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學習習慣,課堂展示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長時間受國小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或多或少養成了對教師的過分依賴、學習缺乏獨立思考、滿足於感性認識或操之過急、急於求成等不良習慣。這些不良習慣如不及時糾正,將會嚴重影響學生今後的學習。所以,在七年級數學教學的起始階段,注意學生優良學習習慣的養成顯得十分重要。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一些做法。

  一、規範解題步驟訓練,使學生養成學習認真的習慣

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發現升入八年級乃至九年級的學生,在證題時常常出現證題邏輯順序顛倒、因果關係出現錯位、證題條件不夠充分等毛病,還會看到一部分學生在做較複雜的計算題時,準確性很差,屢次出現不應該出現的錯誤,影響了數學的學習。究其原因,我們認爲除了基礎知識掌握和運用不夠準確之外,另一個原因是在七年級教學的起始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思維及學習習慣。爲了解決這些毛病,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要從以下兩方面抓起:

首先,要狠抓解題步驟的規範化訓練。我們知道只有從解題步驟、格式的規範化入手,進行嚴格要求、反覆訓練,才能克服學生學習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不負責任的毛病。長時間的堅持訓練及嚴格要求,必然會使學生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增強思維能力。

其次,要狠抓計算能力的訓練,強化認真習慣的培養。

學生計算準確性差的問題,不僅是由於在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存在問題,而且也是由一些不良習慣所造成的。爲防止上述現象的`發生,應該首先從態度抓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利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進行學習習慣的強化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另外要強化檢查。學生做題快不快、準不準確,要靠強化檢查和評比這個手段來實現。還要鼓勵學生,尋找出現錯誤的原因。學生計算出現的錯誤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準的原因,還是不良習慣促成的原因。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查找,進行分類,及時糾正,也可以讓學生自我總結。長此以往,對學生學習認真習慣的養成,培養嚴謹治學的態度是大有裨益的。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七年級學生對教師仍有強烈的依賴感,他們習慣於將自己的思維機械地服從於教師的指揮,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我思考意識,一旦離開了教師就不會學習了。所以在七年級,應儘快實現“扶着學生走——領着學生走——放手讓學生自己走”的目的。爲此,在教學中應做到“導——幫——放”三大步驟。

導:即教師引導學生會閱讀數學教材。教師通過學導案,和學生一起分析每章節教學目標,每個問題包含了幾層意思,層次之間的知識結構是什麼等等。使學生能夠根據老師的講解初步掌握閱讀數學教材的要領。

幫:即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的實踐過程。學生根據教師的示範,已掌握了某些要領,再結合教師的引導,學生嘗試着去分析、去探索,從而得出結論。因此,教師要首先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事先編好閱讀提綱,使學生邊看書邊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從而掌握和理解教材。

放:即通過以上兩步的訓練之後,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會逐步提高,爲正確解題奠定了基礎,初步具備了獨立學習的條件。此時教師可以不搞過多的限制、過細的輔導,儘量讓學生獨立地思考。這裏所謂的“放”決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有條件、有目的地放,是讓學生自己放開思路,大膽實踐,是針對那些有自學能力的學生而言的,是對自學能力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加強檢查,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這樣,經過反覆的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就會養成,從而擺脫學習上依賴教師這個“柺棍”,學會自己走路,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課堂展示”的訓練,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思維和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七年級學生具有好勝、表現欲強的特點,所以,七年級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熱情很高,顯得課堂氣氛格外熱烈。這是一件好事,但這並不是說,誰回答問題快、敢於發問,就一定能學好數學。我們發現,七年級學生習慣於較簡單、直觀問題的思考,學生的思考缺乏深層次的思維。在教學中,“課堂展示”是培養學生探索問題思維習慣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導案儘量給予學生課堂展示的機會和時間。學生能分析的教師決不分析,學生能解釋的教師決不解釋,充分相信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能力和不斷探索問題的精神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條件,尤其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們不斷去探討、嘗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