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關於《釣魚的啓示》的課堂實錄

語文1.65W

作者:劉延雲

關於《釣魚的啓示》的課堂實錄

設計思路: 《釣魚的啓示》是一篇記敘文,講的是34年前的一個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 由於離捕撈鱸魚開放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放回湖裏,當時“我”很不理解,但最後還是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了湖裏。34年後,“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築工程師,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地體會到“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理解課文的內容不是難點,難點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也就是父親說的話: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要理解這個難點,必須從文中釣魚這件事去理解,從我釣到大鱸魚的得意,到放魚時的依依不捨和沮喪來體會道德實踐的艱難。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把體會“我”釣到鱸魚時的得意和放魚時的沮喪做爲教學的重點,由體會這種心情的變化來理解道德實踐的艱難,理解父親的話。

 一、談話導入:師:同學們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紀律的好學生,冒昧地問一下,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違反過紀律?生: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師:老師欣賞你們的坦誠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李卓然和周錦澤學習,學習她們在老師不在的時候,也能遵守紀律,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自律”。做到這兩個字很不容易。今天我向同學們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國的著名建築設計師,他時刻嚴格自律,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他美好的品德來自他小時候一次釣魚的經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們課本上的第13課,《釣魚的啓示》。請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導入新課,自然引出“自律”並使“自律”貫穿全課。)

二、檢查預習:師:同學們已經預習課文了,生字詞都認識了吧,敢不敢接受挑戰?生:敢。

師:生字詞自學得不錯,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能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嗎?不要急於回答,再瀏覽一遍課文。

生:課文先寫了我和父親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親去釣魚,釣到了一條很大的鱸魚,但是父親讓我把魚放了,我很難受,最後寫了我得到的啓示。

師:課文讀得不錯,把主要內容說出來了。

生:我還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課文先寫了我和父親去釣魚,再寫了父親讓我放魚,最後寫我得到的啓示。

師:你的概括能力真強。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獨立識字的能力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通過這一環節,幫助學生理清課文。)

師:課文內容瞭解了。預習的時候,你遇到了什麼問題?

生:課文的題目是釣魚的啓示,他得到了什麼啓示?

師;你會從課題入手去想問題。

生:父親爲什麼讓我把魚放了?

師:是啊,爲什麼要放了呢?

生:父親盯着魚看了好一會,爲什麼看了好一會兒?

師:你會從細節入手,讀書真仔細。

生:課文寫釣魚,怎麼後面又寫了“我”成爲了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這之間有什麼關係?

生:課文中“我卻不止一次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個“魚”指的是什麼?

師: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說明在讀書的時候,思考了。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同學們再去讀書,從書中尋找答案。(“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讀書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學生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發現,加細緻地讀書,更深入地思考。)

三、細讀課文,探究問題

師: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釣到了一條大魚,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

生:我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

生:我釣到了一條從沒有見過的大魚。

生: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上來了。

師:說得精彩極了,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生讀句子:“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師:你在讀這句話的時候,體會到作者的心情了嗎?

生:高興

生:得意

生:大喜過望

生:喜出望外

生:欣喜

生:驚奇

師:同學們能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心情,可見語言能力較強。把你體會到的心情讀出來。生讀這句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引導學生讀這句話,體會我得意的心情,更能表現出大鱸魚的誘人。爲下文“我”放魚時的不捨做好了鋪墊。)

師:我正得意地欣賞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的時候,父親卻讓把它放了,我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的4-9自然段,標畫出描寫我心情的詞語,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生:急切、難受、傷心、依依不捨、沮喪

(讀書有自己的理解,既能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我”的心情,又進行了詞語的訓練。)

師:我心情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我和父親的對話中,請同學們練習一下父子的對話,體會 “我”的心情。(從具體語句中體會“我”心情的變化,表現我對大鱸魚的不捨。)

生:自由讀,展示讀,男女生讀。

師:當我看到四周沒有人的時候,我把乞求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父親,想一想,我會對父親怎樣說?(利用課文的空白,進行補白,體會人物的心理,反襯在無人看到的情況下,實踐道德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