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集錦九篇

音樂1.6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集錦九篇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跳火車舞,根據音樂的想象內容做招手、叉腰、上舉的動作。

2、觀察畫面,感受人物的不同舞蹈動作,嘗試看圖學習舞蹈。

3、在舞蹈的過程中,注意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相互碰撞。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一、播放火車的錄音,激發興趣

你們聽一聽是什麼聲音?你們坐過火車嗎?坐火車先要幹什麼?(買車票)

二、節奏練習

三、學唱歌曲《開火車》

1、現在我們先聽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開火車》,聽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歌曲裏唱了什麼?現在請小朋友在聽一遍。

3、朗誦歌詞並配上節奏。

4、學唱歌曲《開火車》。

教師:小火車司機在開火車的時候心情怎麼樣?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呢?

幼兒:應該用高興的、歡快的聲音來演唱。

教師:我們來試一試,做一個快樂的小司機。

四、歌表演《火車快飛》

1、教師:你們會開火車嗎?你是怎樣開火車的?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2、學習遊戲中開火車的動作。

3、學習聽音樂開火車。

教師:我們試着聽音樂開火車,注意車輪要一下一下地轉。

4、學習小組合作開火車。

教師:剛纔,你們每個入都是小火車頭,現在我們要變成一列小火車,怎麼辦?

幼兒:幾個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教師:小火車怎樣才能不斷開?

幼兒:把手搭緊一點。

教師:我們現在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一邊開火車一邊唱歌。

五、音樂遊戲《火車快飛》,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延伸

在家裏,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開火車",讓幼兒嘗試做火車頭,帶領家長一起遊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爲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練習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2.能聽辨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3.感受"xx"xx x"兩種節奏,體驗打擊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按幼兒人數配置大鼓、小鼓各一半。

2.歌曲《大鼓小鼓》,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視頻"大鼓小鼓"演奏,初步感知節奏。

二.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鼓和小鼓的外形,並傾聽二者聲音的強弱與節奏的變化。

引導語:

1、知道哪個是大鼓,哪個是小鼓,有什麼不一樣?

2、老師敲敲大鼓和小鼓,你們認真聽聽,哪個鼓聲大,哪個鼓聲小?大鼓和小鼓的節奏有什麼不一樣?(大鼓是"咚咚"小鼓"嗵嗵嗵")

三.聽鼓聲玩遊戲:幼兒肢體探索遊戲。

敲擊大鼓和小鼓,引導幼兒聽到大鼓和小鼓聲音時做不同的反應動作,感受聲音的大小和節奏的不同。

第一遍:聽到大鼓的聲音雙手舉起來,聽到小鼓的聲音雙手抱肩膀。

第二遍:聽到大鼓的聲音按節奏拍手,聽到小鼓的聲音按節奏拍腿。

四.教師師範歌曲,引導幼兒感受並初步表現。

第一遍聽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大鼓和小鼓的聲音變化。

引導語:歌曲裏的大鼓發出什麼聲音?小鼓發出什麼聲音?

第二遍聽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大鼓和小鼓的節奏變化。

引導語:歌曲裏大鼓跟小鼓的節奏有什麼不一樣?

第三遍聽唱歌曲: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大鼓和小鼓的聲音、節奏的變化。

當老師唱到大鼓"咚咚"的時候,幼兒按節奏拍手;當教師唱到小鼓"嗵嗵嗵"的時候,幼兒按節奏拍腿。

五.播放音樂,幼兒邊唱邊隨樂演奏大鼓和小鼓。

幼兒分兩組,各自探索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以演奏節奏。

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演奏樂器。

六.小樂器累了,讓我們輕輕的把他們送回家吧,活動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音樂欣賞是一項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音樂能力發展的活動。下面就我對中班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

達爾克洛茲認爲:“音樂本身就是以聽覺爲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於聽。”因此,音樂音樂欣賞教學應該以聽爲主線。在聽的基礎上,教師用簡潔、準確、生動並具有啓發性的語言、圖片、電化教具去提示音樂的思想性、藝術性,啓發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認知和了解音樂。如:在音樂欣賞《荷包蛋》的教學時,我讓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內容,幼兒邊聽邊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過程及荷包蛋煎好後請大家嘗一嘗切身體驗。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節奏做煎蛋的動作。此時教師適當用圖譜誘導,加上一些自由發揮的簡單動作。讓他們進一步投入音樂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島》的教學。如在引導幼兒欣賞《卡普里島》時,首先我用語言把幼兒帶入去卡普里島旅行的情境中。“請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去卡普里島旅行啦!”然後讓幼兒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韻律平緩、反覆的特徵,想象卡普里島有什麼情景。聽完音樂讓幼兒說謊產卡普里島可能是一個什麼地方,再讓幼兒看圖譜,遊覽美麗的卡普里島。這樣音樂欣賞《卡普里島》就編排完成了。

(二)讓幼兒創造的模仿來表現音樂

幼兒的創造開始於模仿,脫離了知識經驗、技能技巧、思維方式等這些“創造工具”,創造性發展就等於一紙空談。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師直接提出主題,或引導幼兒回憶有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主題,然後由教師直接根據主題引出基本動作,並引導幼兒學習基本動作,最後再引導幼兒用集體討論探索的形式,創造出各種新的動作。

比如我在進行音樂欣賞“化蝶”的音樂欣賞活動時,我在準備好相應的歌曲之後,請幼兒自由的創編,孩子們有的側飛、有的向上飛、有的向前飛、還有的往後退着飛,一幅姿態各異、可愛的蝴蝶畫面剎時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相同,卻只侷限於單獨動作,此時我只是稍加引導“哎呀,蝴蝶一個人飛多寂寞呀,這可怎麼辦?

它們會怎麼做呢?”孩子們在我的點撥之下,很快進入新一輪的創編,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動作,在此輪創編中孩子們不但隨着音樂打開記憶的閘門,展開充分的想象,而且還加入了更多同伴間的合作,使自己的動作經驗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三)發現典型,帶動全面

在活動中儘可能的爲幼兒提供同伴交流與合作,顯得十分必要。因爲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處於基本相同的水平,他們間的交流是平等的、雙向的,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心理上相互影響,情感上相互支持,行爲上相互模仿,經過認同、內化,融入自己的經驗,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表現的慾望和信心會更足。所以,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爲幼兒提供同伴間充分交流的機會,並善於捕捉幼兒創作中好的範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相互觀摩、相互借鑑。因爲,這個好的“範例”,對其他孩子來說是一個很直接的啓發,他們可能模仿這個好的動作,也可能在此啓發下,創作出更新的、更獨特的動作,從而更好的以“典型”帶動“全面”。中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四)個別輔導,恰當地示範和啓迪

音樂一開始,幼兒就會馬上進入到表現中去,這瞬間的反應,也就是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判斷能力培養的時刻,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判斷力和想象力,馬上要隨着音樂的韻律而動,投入到再創作——自我表現的階段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程序不同,對音樂、音樂欣賞反應的“潛質”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表現程度。有的一聽到音樂前便知道用什麼動作去表現;有的則要在聽完音樂後,才能表現出組合的動作;而有的只能反覆停留在幾個簡單的動作上。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個別輔導,恰當地示範和啓迪,幫助他們聯想意境、理解音樂,讓他們的創造力得以充分地發揮。在音樂欣賞《小紅帽》這一活動時,用視頻儀放大幼兒用書,指着圖講述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說圖譜:“小紅帽去森林,她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跑,見到外婆嘻嘻笑。讓我們一起跟着小給帽出發吧!走一走一迪篤迪篤”。然後讓幼兒傾聽音樂《小紅帽》,跟着教師的伴奏一起有節奏地說。這時性格內向的幼兒動作幅度小,緩慢地表現出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性格開朗的幼兒則動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動作表現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教師應給予恰當的分析,肯定和鼓勵,引導和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中班音樂教學反思二:中班音樂《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教學反思>>(627字)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於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並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爲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並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節,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有一定的瞭解,爲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於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節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後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誌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誌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後,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幼兒的回答並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後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誌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裏唱到了什麼,然後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活動後,很多孩子們都還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複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箇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藉助圖片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小企鵝的外形,學習用語言表達對小企鵝的喜愛之情。

二、嘗試用身體語言來打節奏,學會演唱歌曲。

三、通過有表情和動作的演唱,表達幼兒對小企鵝的喜愛。

四、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五、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一、音樂-《小企鵝真漂亮》

二、情景圖畫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在《小企鵝真漂亮》的音樂中教師領小朋友們學小企鵝走路,整體感知歌曲的旋律。

二、理解歌曲

1、指導語: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新的小客人,它有白白的肚皮,尖尖的嘴巴胖胖的身體。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2、出示掛圖《神氣的企鵝》,說一說你看到的小企鵝是什麼樣子的?小企鵝有着胖胖的身體,小小的翅膀,腳丫也哪麼小,哪它走起路來是什麼樣子啊?(搖搖擺擺)一起來學一學。

3、你喜歡小企鵝嗎,你想對小企鵝說什麼,誇一誇它。

三、學唱歌曲

1、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兒歌裏是怎樣誇小企鵝的,出示歌詞,先觀察歌詞和小朋友平常看到的兒歌有什麼區別?(有橫線,圓點,字體顏色等)教師強調這些標誌在歌曲中的作用。

2、這裏面哪些字是你認識的來指一指,讀一讀。

3、和老師一起讀歌詞,強調試着讀紅色字的時候拍手,讀黃色字的時候拍腿。由慢到快,反覆練習。

4、老師先示範唱,小朋友跟着打節奏,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邊打節奏邊演唱。

5、跟隨音樂演唱。我們學會了歌詞,下面我們試着跟音樂唱一遍,讓老師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表現的最好。(多唱幾遍,學會爲止)

四、表演歌曲

加動作表演唱。下面小朋友們一邊唱一邊跟老師學做動作。

結束語:

小朋友今天表現得太棒了!回去以後把這首歌唱着家人聽,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小朋友們再見!

活動反思:

本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特點,在活潑的課堂氣氛中,讓幼兒完整的學會了這首歌曲,感受到歌曲帶給他們的快樂。並且瞭解小企鵝的樣子,和走路的動作。通過看圖說話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小企鵝走路,鍛鍊四肢的大肌肉動作和協調性,同時也增添了幾分喜歡,是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可今年春天我們連雲港的雨水特別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

前段時間我們班孩子學過一首詩歌《滑吧、滑吧,小雨點》。詩歌中,小雨點把屋檐、雨傘等很多東西當做滑滑梯子…孩子們每次朗誦到這裏都對春天、對小雨點產生了濃濃的熱愛之情。每當下雨,他們就會請求我帶領他們到外面感受春雨的魅力。這是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表現。針對這一情景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下雨了》,感受小雨點歡快、活潑的情緒;

2、重點學習帶有休止符的節奏型XXX︳X︳。

3、通過聆聽、講述、表演、遊戲等多種形式,表現出對小雨點的喜愛之情。

4、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並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小雨點頭飾以及跳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師:今天小雨點們要來這裏做客,你們知道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都發出那些響聲嗎?用動作和聲音分別分別表演吧。

剛纔小朋友學得都很棒,現在我們看着圖譜,用上面的節奏型再來學一學,(集體練習)。講解在圖譜中,兩個音符住在一個房子裏就要唱得短一點,一個音符住在一個房子裏就唱得長一些。小雨點們真快樂,我們學它們一起來個大合唱吧(體驗音的長短)。

(評析: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學小雨點的聲音,並以此導入課題,同時進行了練聲與節奏型的訓練。在這裏,我打破了常規的練聲方式,利用遊戲化的情節和可愛的動物形象、簡單易懂的拼音圖譜,很自然的引起了幼兒的興趣。)

2、重點學習休止符的節奏型。

師: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它們一邊落一邊跳,咦?它怎麼不動了,你們猜猜看?

哦,是天空媽媽喊它們了。那麼,在這裏我們就要停一下,也就是停一拍。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做動作,滴滴嗒︳嗒停|,那停的時候我們用一個什麼動作來表示呢?

3、引入歌曲中的難點句。

“我們一起用剛纔學過的本領,來學打這一句的節奏。”

(評析:休止符的掌握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利用情境啓發的教學方法由休止符聯想到陷阱或障礙,需要停一拍,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記憶節奏型,同時也爲下面的活動打下基礎。)

二、學習新歌。

師:學得真不錯!今天小雨點們還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請你仔細聽好了羅(師播放課件)

1、出示課件《小雨了》一邊聽一邊欣賞。

師:你剛纔看到些什麼?小雨點們在幹什麼呢?(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從天空落下時的種種形態和聲音,並請能幹的幼兒表演。)

師:小朋友,在剛纔的歌曲中,你們覺得最好聽最有趣的是哪一句呀?學習“滴滴滴滴嗒”一句的節奏,並模仿XXXXX|XXXXX|XXXX|XXX||隨上句音樂用肢體動作拍節奏(如拍臉、跺腳、拍手等),唱得好獎勵貼花。你們來當小雨點,學學它的聲音。問:小雨點爲什麼要發出這樣的聲響呢?

(因爲小雨點在春天落下來和小朋友玩很高興)

師:對,所以要怎麼唱?(要唱的開開心心)小雨點呀,特別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所以我們在一起唱這一句時,要注意唱得既和諧又動聽。

(評析:這裏播放了趣味十足的動畫片,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看的同時傾聽音樂,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歌詞的`主要內容,並通過肢體動作表現了小雨點從空中落下的動作,更形象地加深了幼兒的記憶。後面的學小雨點,也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輕鬆地掌握了小雨點的節奏型。)

2、完整地學歌詞。

根據剛纔看到的情景小結歌詞,並根據圖譜練習。提醒幼兒遇到休止符要停一拍,找找兒歌裏有幾個休止符。幼兒練習念兒歌邊念邊用喜歡的動作拍打節奏,並可隨着伴奏音樂按節奏來念。

(評析:有了前面的節奏型鋪墊以及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記憶,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對看着圖譜,以朗讀兒歌的方式學念歌詞也非常感興趣,在我念了一遍後他們就自主地跟念起來,自然過渡到學唱歌曲。)

3、完整地學唱歌曲。

先聽老師完整地唱,第二遍幼兒輕聲跟唱,第三遍幼兒跟着卡拉OK的提示學唱歌曲,老師講解遇到的問題。

(評析:卡拉OK式的播放形式更有效地提示幼兒什麼地方是前奏,什麼地方開始演唱。教師還利用身體動作加以輔助,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歌曲。)

三、以遊戲方式表演歌曲。

師幼一起做《小雨點找家》的遊戲。提醒幼兒傾聽音樂,並注意遵守遊戲規則:在前奏部分幼兒兩兩結伴圍着“滑滑梯”邊走邊拍手打節奏,開始唱歌曲的第一個字時,幼兒跑到老師擺放好的“家”(套圈)裏。

(評析:幼兒以前有玩佔圈遊戲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有效地遷移幼兒的經驗,把體育遊戲與音樂遊戲有利地結合在一起,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並利用表演的形式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表現自我的舞臺,使幼兒充滿激情地進入了角色。)

四、多種形式複習鞏固。

1、分角色對唱。先由老師唱詞,幼兒唱襯詞(小雨點滴答聲);再互換角色。

2、師幼互動:請臺下的客人老師唱襯詞,合作表演。

(評析:這一環節中,利用了對唱及合作表演的方式複習鞏固了所學的歌曲,有效的師幼互動,使幼兒學會分享合作的喜悅。)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遊戲形式貫穿,層次清楚,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爲幼兒營造了一個溫馨,寬鬆的活動氣氛,孩子們對這個活潑、歡快的音樂也很感興趣,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非常急切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使其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在活動中,我也獲得了不少的收穫。首先是在活動中,我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以他們爲主體,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他們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其次,在活動結束後,我在組織的每個環節後都附上自評,爲今後開展活動記錄了自己真實的思考;最後,我認爲整個活動在環節的過渡上較爲自然、緊湊,設計地較爲科學、合理。無論在師幼互動還是活動氛圍上來說,都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活動效果較好。

總之,我認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抓住他們的興趣點,保持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的學習欲,是一門教育的藝術,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努力,不斷積累。

我們相信——只有適合孩子的纔是最好的。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聽辨聲音的強弱,並能用對唱的形式來表現。

2、體驗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音樂圖譜、小司機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價值分析:音樂遊戲中鞏固節奏練習。

1、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做小司機,開車子去郊遊吧。(音樂律動入場)

2、做小司機開心嗎?你開什麼車?(節奏練習)

二、聽一聽(播放PPT)

價值分析:在理解什麼是回聲的基礎上,通過鋼琴的不用演繹,讓幼兒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回聲的奧祕,初步感知音樂的強弱。

1、給大山唱歌的時候你會怎麼唱呢?(大聲唱)

小結:我們對着大山要大聲的唱,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語叫放聲歌唱。

2、播放PPT——這麼美的山谷,不知道山那邊住着誰呢?讓我來問問它吧。

“喂”——“喂”;

提問:這兩個聲音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你唱什麼,他也唱什麼,先傳過去的聲音強,再傳回來的聲音弱。

“你是誰?”——“你是誰?”

“請你快來”——“請你快來”

“來唱歌”——“來唱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老師:這是什麼聲音?迴音是怎麼樣的?

小結:迴音就是你唱什麼,大山也唱什麼,你的聲音強,大山的聲音弱。

3、我們來聽聽鋼琴是怎麼表現的。( so mi sao mi do do do do do do)

4、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回聲。

5、對大山說的話是那個符號?回聲又是那個符號表示?

過渡句:今天,我們就要學用回聲的方法唱一唱動物的事情。

三、唱一唱

價值分析: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培養幼兒對回聲的興趣,讓幼兒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回聲的含義。同時能更好的表現回聲。

1、先一起來看一下今天我們要對大山唱的第一句歌詞,叉叉是什麼意思?還有誰呀?(拍手一起念)

2、第二張圖譜你們看的懂嗎?這些樹可能會表示些什麼呢?(森林)

3、第三張圖譜誰來說說看會說了了什麼呢?

4、歌詞我們已經會念了,接下來,我們要來學唱這句歌詞。(從低到高)

5、找一個好朋友,自己商量,誰是對着大山唱歌,誰是學回聲。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音樂律動感應樂曲節奏,並嘗試用樂器伴奏。

2、能夠安靜傾聽歌曲,並感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樂器、ppt

2、經驗準備:會使用樂器活動重點:通過多種方式感知節奏活動難點:句式的掌握

活動過程:

一、 暖身活動

1、 聽音樂進教室,故事引導,將幼兒帶入情境,激發幼兒願意幫助小螞蟻的願望。

教師:(出示掛圖)小螞蟻在其他昆蟲的幫助下,運來了好多的木頭,他們準備開始搭舞臺,要怎樣才能把這些木頭搭成舞臺呢?會用到什麼樣的工具?

2、出示圖片,讓幼兒認識以上三種工具。

3、認識三種工具,並學習他們的使用方法。

二、 音樂律動

1、 啓發幼兒想象鋸木頭的動作。 教師:小朋友用雙手怎樣做鋸木頭的動作,還可以用哪裏鋸木頭呢?

2、 配合音樂做動作。

3、 啓發幼兒嘗試創編出釘木頭和轉木頭的動作。 教師:木頭可以用來鋸,還可以用來怎樣?怎樣釘?怎樣轉呢?

4、播放音樂,教師與幼兒一同聽音樂做律動。

5、單人雙人鋸木頭遊戲

三、使用樂器伴奏

1、出示三種樂器,讓幼兒在舞臺上表演

2、可多次表演,分組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樂曲欣賞《鈴兒響叮噹》

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歌曲《鈴兒響叮噹》活潑歡快的特點,願意用肢體動作表現滑雪的愉快心情。

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幼兒欣賞過歌曲《搖籃曲》、觀看過滑雪橇的畫面和錄;ppt課件、音樂、串鈴、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活動過程:

一、比較欣賞,初步感受

1。 欣賞、回憶歌曲《搖籃曲》

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兩首好聽的歌曲,我們先來聽聽這一首。(ppt1 左喇叭)提問:寶貝們這首歌曲叫什麼?聽了有什麼感覺?

小結:《搖籃曲》是慢慢的、輕輕的、柔柔的,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時聽的歌。

2.欣賞、感受歌曲《鈴兒響叮噹》

提問:我們再來聽聽另一首歌曲,它和《搖籃曲》有什麼不一樣? (ppt1 右喇叭)提問:這首歌曲和《搖籃曲》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聽上去快快的、很開心很快樂的,我們可以叫它"歡快"。

提問:聽到很歡快的歌曲,你會做哪些開心快樂的動作呢?(ppt1 右喇叭)(跟着歌曲的節奏開心地做動作)教師介紹:這首很活潑、很歡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鈴兒響叮噹》,是美國的一位名叫皮爾彭特叔叔創作的。

二、理解欣賞,模仿表現

1。 理解、模仿提問:我們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鈴兒響叮噹》,你聽到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教師清唱)提問:再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看看歌曲裏的朋友們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問:小朋友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呀?誰來做做這個動作?

(個別示範——動作要求——全體模仿)小結:

滑雪——身體往下蹲,雙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撐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體左一下右一下地搖着。

2。 模仿、表現

師:——你們真棒!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串鈴、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讓我們一起來滑雪。(音樂輕)——寶貝們(幼:哎),準備好了嗎?(幼:好了)讓我們唱着《鈴兒響叮噹》一起去滑雪嘍。可以和別人做不一樣的動作哦!(ppt24 音樂響)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學情分析

本次參與教學活動孩子地處農村鄉鎮,樹葉是孩子常見的自然物,在閒暇散步時,在外出遊戲時,隨風而落的樹葉都會常常出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探究落葉的形狀、顏色等等,都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另外,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喜歡通過手、口等動作、表情來進行表達表現與創作,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們採用多通道感知、圖譜理解、歡快學唱等方式,帶領幼兒進入自由、快樂的氛圍,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同時,引導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樹葉寶寶,大膽地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落葉飛舞的情景。在自主、協作探索的過程中,在與同伴的共舞中,幼兒不僅能表達自己對音樂和身體動作的感受,更能互相傳遞快樂的情緒,分享其中的喜悅。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學唱歌曲《跳舞的樹葉》。

2、樂於用肢體動作表現樹葉隨風飛舞的姿態,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喜悅。

活動準備:

動畫視頻、歌曲CD、樹葉手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熟悉旋律。

1、談論對音樂的感覺。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

2、幼兒自由舞動身體。

師:(1)你覺得小樹葉在做什麼呢?

(2)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學學小樹葉隨風擺動的樣子吧。

二、聆聽歌詞。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跳舞的樹葉》,幼兒安靜的傾聽。

2、教師引導幼兒回答歌曲內容及談論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3、播放動畫一遍,幼兒欣賞。

4、請幼兒說一說在動畫裏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小樹葉在幹什麼?它是怎麼跳舞的?

5、再次完整欣賞動畫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的優美。

三、肢體探索,表現歌曲。

1、探索樹葉隨風舞動的姿態。

師:(1)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會怎麼在空中舞蹈?

(2)除了剛纔已經做過的動作,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樹葉的隨風飛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現樹葉飛舞的姿態。

四、我是跳舞的樹葉:

1、師:小樹葉跳舞跳的那麼好看,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片會跳舞的樹葉寶寶呀!

2、請幼兒從小椅子下取出兩片樹葉手偶套在手上,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小樹葉隨風飛舞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3、請個別能幹的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動作,其他幼兒共同練習。

4、聽歌曲,教師將幼兒練習的動作連貫在一起完整表演一遍。

5、教師繼續鼓勵幼兒想像各種樹葉跳舞的動作,幼兒共同練習。教師將幼兒練習的動作再次連貫起來和幼兒共同表演一遍。

6、教師鼓勵幼兒倆倆結伴大膽舞動自己的身體表演歌曲一遍,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喜悅。

五、展示

鼓勵幼兒像小樹葉一樣盡情起舞。

六、離開活動室:

1、師:樹葉寶寶們,外面還有許多的小樹葉想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到外面隨着秋風跳舞去吧!

2、幼兒隨歌曲邊跳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簡評

1、這是一節欣賞活動,步驟清晰,難點突出,比較具體形象。

2、這節課的效果不錯,只是覺得樹葉與音樂的關係可以在密切一些,或者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樂理常識以及作作曲家的生活背景。[ 內 容 結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