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精選】大班音樂欣賞教案4篇

音樂3.92K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欣賞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大班音樂欣賞教案4篇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升入大班後,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斷增強。他們能更積極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鑑賞。《啄木鳥》是一首ABC結構的樂曲,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於區分。結合樂曲各段的不同特點,可以將它想象成啄木鳥爲樹木看病的故事。A段音樂平穩、流暢,像啄木鳥醫生正在檢查小樹。B段音樂節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的爲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Flash課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選擇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同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聽辨樂曲的三段體結構,感受A段的節奏平穩,體驗B段的節奏跳躍,欣賞C段的優美流暢。

2.在理解音樂內容,分辨音樂旋律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適當的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3.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啄木鳥的特徵。

物質材料準備:PPT,Flash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故事導入,引起猜測。

"果園裏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蘋果樹治病呢?"

2."啄木鳥到果園裏又發生了一些什麼事呢?讓我們到音樂裏聽一聽,找一找。"

二、欣賞樂曲,熟悉樂曲內容

1.初次欣賞,感知樂曲內容。

"你在音樂裏聽到了什麼?"

2.再次欣賞,用動作表現樂曲。

"這首音樂一共可以分成幾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鳥醫生在給大樹檢查,哪一段是啄木鳥醫生在捉蟲,哪一段是大樹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賞,瞭解樂曲結構

1.學習用動作表現A段音樂的平穩(爲樹作檢查)。

"啄木鳥醫生是怎樣幫大樹做檢查的?我們一起學一學。檢查了幾棵大樹啊?""如果你是啄木鳥醫生,你還能用什麼樣的動作給大樹做檢查?""啄木鳥幫大樹做完檢查,接着要幹什麼了?"

2.學習用動作表現B段的跳躍(啄木鳥爲大樹捉蟲)。

"啄木鳥是怎麼給大樹看病的呢?它是用什麼樣的動作來捉蟲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每顆大樹的蛀洞一樣多嗎?誰來說一說。"

3.學習用動作表現C段樂曲的優美流暢(啄木鳥爲大樹治好病圍繞大樹歡快的跳舞)。

"大樹們在幹什麼啦?我們一起也來跳一跳舞!""你還能用什麼樣的優美動作來跳舞?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想到的動作一起聽音樂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體驗合作快樂

1.教師請個別幼兒扮演大樹,其它幼兒扮演啄木鳥,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

2.分組隨音樂進行集體表演,教師指導。注意演大樹的幼兒,一定表現出治癒前的痛苦和治癒後的高興對比。

3.小朋友,今天我們欣賞了《啄木鳥》這首樂曲,啄木鳥真能幹,讓我們變成能幹的啄木鳥飛出教室去給外面的大樹做檢查吧!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並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2.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3.激發幼兒對生命的關注和熱愛。

教學重點:

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並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教學難點:

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課件、白紙和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談話,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你們喜歡太陽嗎?爲什麼?(因爲有太陽的地方會變得溫暖又明亮),世界上有幾個太陽呢,有個小朋友認爲一個太陽不夠,他想種太陽,爲什麼呢,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種太陽》。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歌曲。

提問:(1)小朋友的'願望是什麼?

(2)他爲什麼要播種太陽呢?

(3)他想把太陽送給誰?爲什麼?

2.教師再次引導幼兒欣賞歌曲,幫助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

提問:

(1)這首歌曲聽上去怎樣?

(2)請你猜一猜歌裏的小朋友在幻想中太陽的時候,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3)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

3.出示掛圖,教幼兒朗誦歌詞,直到幼兒朗誦會爲止。

4. 教師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歌曲,並鼓勵幼兒大膽跟唱。

5.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曲展開想象,並大膽表達出來。

(1)如果讓你們來種太陽,你們想種出什麼樣的太陽呢?請幼兒用筆把他畫出來?

(2)你們想把種的太陽送給誰呢?爲什麼?

6.教師根據幼兒的想象,改變歌曲部分歌詞,引導幼兒欣賞,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演唱。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2.下課休息。

活動反思:

歌曲《種太陽》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經典兒童歌曲。歌曲用一個課時完成有一定的難度,關鍵是不僅僅教會歌曲,還要讓學生明白其中深意,國小音樂教學不僅僅是歌曲教學,學生學會演唱是遠遠不夠的。音樂是一種媒介,也是一種精神的昇華。要讓孩子們體會音樂內涵的魅力,在歌唱中獲得情感的昇華。所以多媒體是很好的教學手段。

音樂離不開聲音,聲音需要藉助媒介傳送,多媒體就成了很好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教材配備的多媒體課件,將歌曲《種太陽》分成三個部分來學習,並且根據歌詞內容運用了倒敘,也就是不按照正常的順序來教唱,而是一、三、二的順序,靈活操作課件,不僅給了學生新奇感,而且使學習歌曲中的聽唱法得到充分運用,效果十分顯著。同時在解決部分難點的時候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我用的是情感體驗模式,就是在將情感教學自然的融合在整節課中。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寫下自己願望,帶着這個願望學習歌曲,將自己的願望和歌曲的深意相結合,不僅理解了歌曲的思想,也昇華了自己的理想。

本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就是讓學生編創歌詞,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沒有足夠的自信,我雖然及時給了鼓勵,但是指導不夠。學生在演唱的時候不是十分流暢。如果同時將其作品運用投影儀展示給其他學生看,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也讓大家看的更清楚,有利於學生自身的表演。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重點: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活動難點: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麼幫它呢?(幼兒回答)現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師:有隻啄木鳥比我們先到了果樹園已經開始給蘋果樹治病了,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麼給蘋果樹治病的?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

師:這首樂曲講了一件什麼事?剛纔啄木鳥治病時的音樂你覺的好聽嗎?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啄木鳥》,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誰的小耳朵最靈能聽出樂曲的變化?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

提問:誰來告訴我這首樂曲有些什麼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可以分幾段?每段都講了什麼事?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

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示?爲什麼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裏的啄木鳥是怎麼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幹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麼變化?啄木鳥心裏覺得怎麼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 幼兒表演)

三、爲三段音樂合作創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編能根據音樂自由的創編

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提問:剛纔你表演了誰?你爲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麼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麼。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

師:啄木鳥爲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挪威森林》是一首十分優美,形象鮮明的樂曲。全曲ABA三段式結構明顯,變化清晰,適合大班幼兒欣賞。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並結合故事、圖譜、肢體語言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表現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樂趣。

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初步瞭解作品結構和它所表現的形象、內容。

2、能理解簡單的圖譜,嘗試看譜聽音樂。

3、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大膽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表現森林裏各種小動物和大獅子的形象。

準備:

1、圖譜;2、魔棒,小鈴;3、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通過遊戲,瞭解故事內容。

1、遊戲一《小樹變森林》

幼兒作種子,師用小鈴表示下雨,隨着小鈴的聲響,小樹慢慢長大,變成大樹,師說:“風吹來了”“樹枝”(幼兒用手臂)隨風飄蕩。

2、遊戲二《仙女施魔》

師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就“變出許多小動物”。幼兒變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鳥……)“變出大獅子”,幼兒做獅子動作。

3、出示圖譜,教師講述故事《森林的故事》(故事略)

提問:森林裏有誰?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二、欣賞音樂

1、幼兒看圖譜,完整欣賞音樂。

2、幼兒邊欣賞音樂,邊自由做動作。

3、分段欣賞音樂,創編動作。

三、探索用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1、聽音樂,玩遊戲。

遊戲玩法:A段幼兒隨着音樂扮演種子慢慢地發芽、長高,變成大樹,在微風中搖擺;B段根據音樂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和大獅子的動作。

2、根據音樂分角色進行遊戲,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師生討論角色分配,選出仙女、獅子人選(教師幼兒均可),種子與小動物角色由幼兒根據自己喜好選擇。

遊戲一至二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