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

設計1.76W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7頁例1與相關的內容,練習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已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經驗,自主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是學生能結合乘法的口算、估算來進行驗算,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3、使學生經歷利用舊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提升知識技能的`遷移水平,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算理並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首先進行知識回顧和檢測。

出示:

1、口算

23×20=42×30=

23×19≈42×29≈

23×21≈42×31≈

2、筆算

34×12=76×47=25×36=37×82=

獨立完成,4名學生板演。簡評

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步驟和要求。

師:其實,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回想乘法學習的歷程:我們首先學習的是一位數乘一位數,就是表內乘法,接着是兩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然後是兩位數和兩位數的乘法。今天我們再往前邁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那以後我們還會學習多位數的乘法。

3、出示練習變形:

134×12=176×47=425×36=237×82=

(1)估算

師:首先來估算一下134×12的積大約是多少?

生:估算乘積。

(2)嘗試筆算

師:你能不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經驗來嘗試列豎式計算

134×12呢?邊算邊想:分幾步計算?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生: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情況)

請學生板演展示,並講解計算的步驟:

先算什麼?134

再算什麼?×12

最後算什麼?268(134×2的積)

134(134×10的積)

1608(134×12的積)

師:問豎式中的各乘積的意義?

(3)嘗試筆算176×47

師:能試着計算176×47嗎?邊做邊想過程,先算什麼?在算什麼?最後算什麼?在計算時要注意什麼或在計算時你遇到了什麼困惑?

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生:板示不同的筆算。(正確的錯誤的困惑的)

師: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用乘數哪位上的數去乘,乘積的末尾就和乘數的那位對齊。

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4)與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對比,你覺得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要注意什麼呢?

4、鞏固練習

完成後兩道練習,訂正,講評。

5、小結筆算方法

6、解決問題

師:學以致用,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就是爲了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一問題吧!

出示: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生:

(1)讀題,弄清題意。

(2)說出,已知什麼?求什麼?怎樣列式?獨立完成。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2

一 、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四制)三年級下冊P54信息窗3

二、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學生已經掌握列豎式計算對位問題的算理和算法,這些都爲學生探索發現新知做好了鋪墊和準備。

三、學情分析

在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後,學生已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本節課所學知識,屬於舊知。所不同的僅僅是運算數據增大一些。根據學生已有的這個知識基礎,在教學時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自行總結筆算的方法。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繫。

3、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理解“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用豎式計算。38×49=

引導學生交流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複習舊知,爲學習新的計算做好鋪墊和準備。

二、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青島是奧運的夥伴城市,爲了迎接奧運,青島現在新建了高速公路。我們一起去施工現場吧。引出課本信息窗3的情境圖。

【設計意圖】藉助奧運場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當中。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一期工程歷時15個月,平均每個月修建213米。一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1)引導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算式?

(2)鼓勵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213≈200200×15=3000

(3)列豎式計算

引導學生分析算理,在計算時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算什麼?

重點說說兩位數的十位數去乘三位數的個位時,積的末尾應寫在哪一位上,理由是什麼?

(4)運用估算進行檢驗。

估算的.結果比實際結果怎樣,爲什麼?

歸納總結:估算是近似值,不是精確值;列豎式計算結果精確,可以用精確值。

2、反饋練習

先估算,再列豎式計算。

287×63= 206×19=

引導學生學習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計算方法,集體訂正。

四、歸納總結

1、小結計算方法。

對照豎式,說說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是怎樣的?

2、邊讀邊填。

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兩位數()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的末尾和()位對齊,再用兩位數()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的末尾和()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數()起來。

五、應用知識自主練習

1、列豎式計算。 185×14= 25×302 =

2、解決問題

(1)從濮陽到北京的單程車票是每人185元,旅遊團一共有48人。這個旅遊

團的單程車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2)摩天輪最大載重量是5000千克,三年級學生平均體重是25千克,三年級104人可以同時乘坐摩天輪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掌握系統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一、比較好的幾方面:

備課時把握住了知識的前後聯繫。國小階段對整數筆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兩位數乘兩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關鍵。因爲兩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是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如果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再恰當的利用知識的遷移,學生肯定會很快的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中學生能積極大膽的對其他同學計算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及時指正,對於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得出問題的答案,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明顯。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教學的板書做到以身作則;相同數位如何對齊以及橫線的畫法;要求學生按要求書寫

二、不足之處

在新舊知識的遷移過程中應多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和過程,教師說得太多,因此沒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髮揮積極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拓展應用環節,雖然學生的思路很清晰,但給學生的展示交流時間還不夠充分,有些倉促,沒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條件展示自己。

三、今後改進方面

教學中複習鋪勢要到位,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關注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聯繫,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舊知遷移效果會更好。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頁的內容及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概括、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算理。

教學資料:

例題插圖、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問:學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的乘法有哪些?

(表內乘法、一位數乘兩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二、探究互動

1、出示主題圖。

學生自由讀題。指名回答: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口答算式:144×15或15×144(師板書)

2、“144×15”與我們以前所學的乘法計算有什麼不同?

3、“144×15”你會用豎式計算嗎?

請你用以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試一試。教師巡迴指導。

4、在小組裏交流自己的算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4

教材說明

本節教材主要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它是在學生已掌握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教材內容共分爲四部分: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共編排2個例題。例1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筆算方法,例2教學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筆算乘法。通過這兩個例題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和一般方法,並能將一般方法遷移到多位數的乘法運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

先介紹“速度”概念,再安排含兩個小題的例3,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學會用複合單位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並自主概括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

3.積的變化規律。

“探索規律”是數與代數領域要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本小節根據乘法中因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情況引導學生探索積的變化規律。安排了一個例題──例4。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計算、說理、交流等活動,歸納出積的變化規律,並會用數學語言刻畫這個規律,感悟函數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節單列一個例題──例5教學估算,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估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所學乘法知識通過估算的手段解決具體問題。估算沒有固定的法則,應依據具體情況採用適當的策略,使估算結果儘可能接近實際。所以,例5中圍繞“應該準備多少錢買票?”的問題,教材提供了兩種方案,引導學生對比:“誰的估算比較合適?爲什麼?”這是教學估算最精要之處。它讓學生明白,估算時,在什麼情況下應估大些,什麼情況下應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結果既接近準確數又符合實際需求。通過讓學生經歷用估算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靈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教學建議

1.放手讓學生自主建構筆算乘法的認知結構。

本學段所學內容,是學生已掌握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擴展和提升。因此,教學時,應密切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識發展水平,應爲學生提供由舊知遷移到新知的廣闊背景。如教學例1、例2、例5時,應引導學生回憶兩位數乘兩位數或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想一想列豎式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比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據具體情境取因數的近似值,纔可能使計算結果既接近準確數又靈活方便。使學生在利用舊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乘法運算意義的理解,提高乘法筆算、估算的計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形成筆算乘法的良好認知結構。

2.注意書本知識與生活常識的結合。

本小節教學的重點之一,是使學生理解常見的數量關係,即刻畫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關係的模型:速度×時間=路程。這部分知識在學生生活中蘊藏着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時,應將書本上的例題與學生生活中的實例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物體簡單運動的常識出發歸納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並用這個關係去解決實際問題。

3.本小節可用7課時進行教學。

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

編寫意圖:

(1)精心選擇以簡單行程問題爲背景的學習情境。在此情境中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一方面體現計算是因解決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另一方面爲後面抽象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作鋪墊。

(2)讓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筆算方法。由於學生已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因此,例題沒有展示145×12的具體計算過程,只出示145×12的豎式結果,意在讓學生充分應用已有經驗,自主歸納145×12的具體步驟,知道應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兩部分積的相同數位對齊,最後相加便得結果,這樣列豎式算比較方便。

(3)多項計算技能交互使用。對於如何計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筆算和用計算器驗算三種算法,引導學生綜合應用口算、估算、筆算、用計算器算等多項計算技能,自主選擇合適的算法。

教學建議:

(1)讓每一位學生經歷“145×12”的計算過程。首先請學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範圍,然後嘗試列豎式算出145×12的結果。並對照自己估算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這對提高學生估算的準確率很有幫助。練習時,應關注平時計算錯誤率較高的學生,看看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反饋時,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145×12”的計算過程。說過程時,應說以下幾點:①先算什麼;②再算什麼,積的書寫位置怎樣;③最後算什麼。學生梳理計算步驟的過程,就是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一般方法的過程,它使學生懂得應如何有序的進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條理地去解決某一個具體問題。

對獨立嘗試計算有困難的學生,可作如下引導:先複習計算“45×12=?”或“145×2=?”,然後再計算“145×12”。

(2)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檢驗自己運算的結果,其中之一是應用本學期學習過的計算工具──計算器。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最基本的練習,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以鞏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練習時,應讓每一個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可用計算器自行檢驗。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材第47頁例1

【教學目標】

1.在已經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基礎上,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結合具體的問題,選擇合適的估算、驗算方法進行估算、驗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經歷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提升知識技能的遷移水平,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用豎式計算時積的定位。

【教法選擇】

引導法

【學法指導】

讀—列—估—算—說

【教具準備】

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年級開展了“經典美文誦讀比賽”,檢查了各班同學的誦讀水平,現在老師也想開展“計算能力大比拼”競賽活動,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計算能力怎麼樣,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1.口算:

32×2=23×3=16×4=

180×3=240×2=410×2=

師:同學們的口算能力真不錯,可是筆算能力怎麼樣呢?

2.筆算

14545

×2×12

提問:第一道題是幾位數乘幾位數?第二道呢?你們會算嗎?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計算。

問:誰能把你的筆算順序講給大家聽?

師:看來同學們的筆算能力也很棒,把掌聲送給自己吧!

3.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北京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看看這些都是哪裏?(課件出示北京的旅遊景點)李老師也利用假期去北京旅遊了。

(課件出示)李老師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a.讀題,你從題中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麼問題?

b.要解決該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的問題,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爲什麼?

c.怎樣列算式?(板書:145×12)

問:這個算式是幾位數乘幾位數?

(2)揭題板書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好嗎?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1:145×12

1.估算。

問:誰能估算一下145×12的積大約是多少?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145×12≈1500

說明:145×12的積接近1500.

提問:如果我們想知道145×12的積的準確值,應該怎麼辦?

2.筆算。

(1)小組合作學習,探究145×12的筆算方法。

(出示自學指導)

a.分小組討論145×12的筆算順序和方法。

b.嘗試筆算,遇到有疑惑的問題想本組同學請教。

c.小組內交流筆算方法。

(2)集體交流彙報。

師:哪一小組能把你們的筆算順序彙報給大家。

問:a.先算什麼?(用兩位數個位上的2和145相乘),乘得的積的未位數寫在什麼位下面?(個位)

b.再算什麼?(兩位數十位上的1和145相乘),乘得的積的未位要寫在什麼位下面?(十位下面),爲什麼?(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乘145得到的是145個十,所以積的末位要和十位對齊)

c.最後算怎樣?(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3.用計算器驗算。

問:想知道我們剛纔筆算145×12的結果對不對,應該怎麼辦?師:請同學們用計算器檢驗你剛纔的計算結果對不對。

4.解決問題。

145×12=1740(千米)

答:該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三、精講點撥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引導學生說清: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積的書寫位置怎樣?最後算什麼?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積的末位要和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積的末位要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四、鞏固練習

基礎對點練,輕鬆來闖關。

師:學完新知識,我們一起來進行數學闖關,比比誰的收穫最大。

1.填空。

123

×13

丁妮《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設計

369()位上的()與123的積

123()位上的()與123的積

丁妮《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設計

599()與()相乘的積

2.先列豎式計算,再用計算器驗算。

134176425286

×12×47×36×35

3.誤區警示:慧眼識真知,錯誤巧規避。

你能找出下列題中的錯誤,並改正過來嗎?(略)

4.生活中的數學。

(1)一個長方形足球場,長是115米,寬是65米,這個長方形足球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一輛小貨車載重量爲3噸,現在用這輛小貨車運25袋水泥,每袋水泥重125千克,能一次運走嗎?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六、開心拓展

在下面的□裏填入合適的數字(略)

七、佈置作業

練習八第1(前四道)、第2題。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6

說教材:

本課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爲基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都將直接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中來,因此,學生對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並不會感到困難。但是,由於數位的增加,計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計算中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如:進位和連續進位、因數中間有0等。因此,這一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在安排這一部分內容時,有這樣一些特點:

1、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融的學習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學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3、加強估算,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說教法:

本節課是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單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訓練,學生深感計算枯燥,錯誤百出。計算本身是有很強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內容常常是現實的,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着緊密的聯繫。本節課在教學法指導上着重突出以下幾點:

1、情境教學促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本課藉助情境窗創設的情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生活中蘊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自主探索體現主體性

新課程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過程,指出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間。因此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幫助不斷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理解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在探究問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活動一:複習導入,引入新課:

1、口算:

14×3 49×220×30 400×20 14×20

12×5 16×460×40 100×70 21×4

2、筆算

43×12 26×17 32×6070×50

【本環節複習了舊知識,同時爲新知識的學習架起橋樑。】

活動二: 創設人文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青島作爲北京的合作伙伴,將承辦帆船項目,因此,迎奧工程建設現在成爲了青島城市建設的主旋律,其中道路建設着墨最多。同學們請看(出示情景圖)

【此環節能使學生感受到:原來生活中蘊含許多數學信息,學習數學能爲生活服務,從而自覺的去學習數學。】

活動三:自主探究-----發現數學問題:

師:認真觀察情景圖,你都瞭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從情景圖及文字提示中可能瞭解到以下信息:

1)一期工程歷時15個月

2)平均每個月修建213米

3)二期工程12個月

4)平均每個月修建260米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在黑

板上,本節課尚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入問題口袋)

學生可能提出如下數學問題:

1)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2)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3)一期工程比二期工程長多少米?

4)這條高速公路全長多少米?

活動四:合作交流-----提出並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真厲害,提出了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前面兩個問題。先觀察第一個問題,你想怎樣列式? 你會計算嗎?

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算法。)

全班交流:出現兩種算法:

1)估算:213×15≈200×15=3000

2)筆算:

2 1 3

× 1 5

1 0 6 5-------------213×5的積

2 1 3-----------------213×10的積

3 1 9 5

(請一生到講臺上講解)師:告訴同學們,你是怎麼算的?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時,積的末尾爲什麼要寫在6的下面?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最後算什麼?

2、接下來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你想怎樣列式?怎樣計算?迅速在練習本上計算出來。。

請兩位持不同意見的同學板演。

2 6 0 2 6 0

× 1 2 ×1 2

5 2 0 5 2

2 6 0 2 6

3 1 2 03 1 2 0

教師引導學生對這兩個豎式的計算過程進行比較,使學生通過觀察、討論,

明確第二種算法比較簡便,從而使學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性能使計算簡便。

3、引導學生說出本節課所學內容。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筆算方法,並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進而探討出筆算的基本方法。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動五:鞏固練習

1、試試身手:

174×30 348×27308×52180×40

2、火眼金睛辨對錯:教材57頁第8題

【此環節設計了兩道有針對性的題目請學生練習,目的是鞏固新知識。】

活動六:拓展應用

“254×36”三個同學算出的答案分別是:9142、9194、9148,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說出哪個結果是正確的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請學生做課本56頁第4題。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是怎樣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讓學生回想如何學會三位數乘兩位數,引出遷移的學習方法,授人以漁。】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三位數乘二位數的筆算乘法》是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第七冊的內容之一,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本課內容是在此基礎上學習,有利於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併爲以後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好基礎。教材精心選擇以簡單的行程問題爲背景的學習情境,在此情境中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一方面體現了計算是因解決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另一方面爲後面抽象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作準備。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的方法,對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並不會感到困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筆算方法。教材沒有展示145×12的具體計算過程,只出示145×12的豎式結果,意在讓學生充分應用已有經驗,自主歸納。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爲學生創設主動探究的學習情境。但由於數位的增加,計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計算中就地出現各種不同情況,因此,這一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經歷乘法計算的.全過程,掌握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正確規範地計算和書寫乘法豎式。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爲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咱們班的學生,個個非常聰明、能幹,計算能力很強,現在請同學們展示一下,咱們來口算幾道題好不好?電腦出示題:145×3、421×2、45×11、35×12、135×8、214×9。

2、筆算。

師:大家看這道題,45×12得多少呢?

請拿出練習本,開始筆算吧。(請一名學生板演)

師:他計算的結果正確嗎?

師生共同檢查豎式……

師:誰能說說怎樣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讓全體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有的學生也許會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列豎式或用計算器等。指名板演,並組織反饋

學生繼續討論計算方法,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引入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提問: 李叔叔的城市離北京有多遠?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

145×12=

觀察這算式,你發現和我們以前所學得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嗎?

揭示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2、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李叔叔家離北京大約有多遠嗎?把你的估計寫下來,與同桌交流。

3、那有什麼計算方法讓我們的計算結果更加精確呢?

(1)請拿出練習本筆算吧,做完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筆算的?要求用豎式計算。(老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有困難的學生。)

(2)誰願意把你的筆算過程分享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4、怎麼樣才能最快地知道我們我們剛纔計算的題有沒有算對呢?請出“計算器吧”。

1.學生展示、交流估算方法: A、把145看成150,150×12=1800

B、把12看成10,145×10=1450

C、把145看成150,12看成10,150×10=1500……

2.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自主探索,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研究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爲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2.不管是正確的豎式還是錯誤的豎式都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維過程,通過學生分享後,再通過集體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我會做

課件出示:書第49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練習

師:誰來說說你的筆算過程和結果。

2、我做得最快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1)分組算

(2)公佈比賽結果

(3)表揚

3、我是小醫生。

出示課本第50頁練習七的第7題

( 1)談話:有位同學他也做了三道題,請同學們幫他診斷一下,他有沒有做對,把不對的改正在旁邊。

(2) 生獨立完成,交流彙報結果。

學生獨立計算,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我預想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

① 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的積,積的末尾對準了個位。

② 當遇到進位的情況時不進位。

③ 受以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影響,忘乘百位上的數。

1.運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2.通過改錯的形式,把學生計算過程中易產生的錯誤加以糾正,從反面提高乘法計算的正確率

四、迴歸整理 反思提升

這節課,我們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進一步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我們運用的就是遷移類推的辦法,這是我們解決問題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思路。要是讓你計算四位數乘三位數或多位數乘多位數你有辦法嗎?你敢試一試嗎?願意動腦筋的孩子,請你們試試吧。

鼓勵學生大膽的展示、交流: 1、數位對齊;2、分位相乘;3、合併相加;4、滿十向前一位進1

既歸納了本課時的學習內容,又能激發起學生不斷探索知識的決心和慾望。

板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145ⅹ12=1740

1 4 5

× 1 2

──────

2 9 0

1 4 5

──────

1 7 4 0

(1) 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

(2) 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間。在彙報交流中,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斷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體驗。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8

課題: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9頁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的遷移能力,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分析和概括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興趣,進一步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可以上課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上課

師:今天先讓我們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請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

(卡片順序出示口算題、生作答)

12×3 500×7 15×4 60×70 350×2

卡片出示197×5≈

師:大家看這道題的要求是什麼?

生:估算

師:那約等於多少呢?

生:100

師: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來估算,200乘5等於1000,所以197×5約等於1000。

師:通過剛纔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們的筆算掌握提如何,來,做一道吧,請拿出練習本進行筆算。(教師在黑板上出示豎式45×12的豎式)

師:來,你做得最快,請你上黑板板演,請注意書寫工整。

師:我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做完了,做完的同學請回憶一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是如何計算的?

師:好,大家都做完了,我們一起來檢查黑板上的這道題。哪位同學來評價一下。

(方案一)

生:她計算錯了。

師:哪裏出錯了,他是如何錯的。

(生具體回答)

師:你觀察真仔細,老師幫他改過來。

師對板演的學生:以後可要注意,計算要處處細心。

(方案二)

生:她做對了。

師:誰來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生: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第一個因數,最後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師:你說得真清楚,我們把掌聲送給她。

(生鼓掌)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師:看來大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乘法(板書:乘法)請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課件出示)

例1:李叔叔從海南乘火車去廣州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行145千米。

師:李叔叔從哪到哪去?

生:從海南去廣州。

師:乘坐什麼交通工具

生:火車

師:你還知道什麼?

生:12小時李叔叔可以到廣州。

生:火車的速度的每小時145千米。

師:你能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海南到廣州有多少千米?

師:你能列出橫式嗎?

生:能

師:請列出模式,不用計算。

(生列式)

師:列完式的同學想一想今天我們列的這個算式與以前學的有什麼不同。

師:請一個同學告訴我你是怎麼列式的?

生:145×12(師板書)

師:還有不同的列式嗎?

生:12×145(師板書)

師:這兩種列式都正確。

師:會計算嗎,請動筆試一試吧。

(學生計算)

師:我想請一個同學說一說她計算的`過程,我來板書。

(板書:145

×12

生:0

師:誰與誰乘得0。

生:二五得十,寫零進一。

師:你這樣說我就明白了,接着說。

生:二四得八加一得九、一二得二,一五得五……

師:五寫在哪?

生:寫在十位上。

師:也就是與因數的十位對齊是嗎?

生:是

師:請接着說。

生:一四得四,一一得一。再把它們加起來。

師:個位是多少

生:個位是0,十位寫4進1,百位6加一得7,千位上的1移下來。

師:她說得怎樣?

生:她說得很清楚,完整。

生自覺鼓掌。

師:這道題的筆算過程。同學們都明白了嗎?

生:明白

師:剛纔說過程時,爲了不打斷她,我有一個問題沒提,那就是那個5爲什麼寫在十位上?誰能幫我解答?

生:這是十位上的1去乘145,乘得的145是指145個十,所以這個5要與十位對齊。

生: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5,一五得五,是指5個十,所以這個5應該與因數十位上的數對齊。

師:說得好,要是聲音再大點就更好了。

師:計算這道題時。先用12個位上的2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數,得290,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數,得1450。最後把兩次乘得的數相加。(師邊說邊在豎式旁邊板書)145

×12

290→145×2=290

145→145×10=1450

1740→290+1450=1740

師:1450的0在豎式中爲了簡便就省略了。

師:剛纔這樣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45)同學,請說一說,你是怎樣列豎式的。

生:列的豎式一樣,也是145乘12。

師:大家都知道,兩個因數交換位置,得數不變。所以可以把兩個因數交換位置列出了豎式,是嗎?交換位置與不交換位置來乘,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來比一比,請看小黑板。(出示兩種豎式)

師:你覺得哪種好些,爲什麼?

生:交換位置乘好,因爲這樣節約紙張。

師:還想到節約能源上去了,想得真細緻。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中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應寫在什麼位置上。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同學們,車白泥國小一年一度的計算大賽即將開始,你們有信心贏得比賽嗎?

一、賽前熱身

1、牛刀小試

哪兩位同學願意請戰?

白板出示豎式筆算:24×12= 19×12=

同學們說一說計算方法,豎式計算乘法要注意哪些問題?

2、脫口而出

口算怎麼又快又準確的得出答案呢,能分享一下你的計算祕籍嗎?

如果是142X12這樣的三位數乘兩位數,又該怎麼算呢?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請同學們以同桌爲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動筆試一試……

指導並指名學生彙報,參照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計算三位數乘與兩位數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你能說一說嗎?

團結協作的.力量無窮大,看來,這個賽前熱身對同學們來說,真的是小菜一碟,接下來的項目你們還敢繼續挑戰嗎?看招。

二、東想西算

情境導入:

(白板出示)

普者黑風景區位於文山州丘北縣境內,風景優美,景色宜人,是國家5A級景區。這不,家住廣州市的李桐和爸爸慕名而來。

1、白板出示題目:火車行駛了12小時,每小時行駛195千米。廣州市到普者黑景區有多少千米?

2、你想怎麼列式? 195×12=(千米)

3、195 X 12,怎樣來計算?

(1)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嗎:廣州市到普者黑景區大約有多少千米?說一說你的想法?

(2)你能用豎式計算出準確答案嗎?試着做一做,在計算時,想一想這道題與142 X12相比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①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試着在練習本上算一算。嘗試算出195×12的結果,並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

②巡迴指導,特別關注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③交流彙報、歸納解題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學生互相說算法。

5、你想提醒大家筆算時要注意那些問題?(引導學生說出做題過程中的易錯點)

6、驗算。你會驗算嗎?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願意和同學們分享?

三、計算接力賽----誰是計算大王

接下來這個項目就對我們班同學團結協作能力的考驗了,要贏得此項比賽,就要有賴於同學們的默契合作了。我們即將選出六位驍勇善戰的計算能手來出戰。

結論:仔細觀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是( )位數或( )位數。

四、加時賽:

1、134×12176×47 425×36237×82

2、文山市思源實驗學校平均每個班有32人,共有116個班,思源實驗學校一共有多少人?

通過我們全班同學的努力,我們贏得了此次比賽的勝利,恭喜同學們!

五、課堂總結,學以致用

回顧一下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想和大家分享嗎?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0

(一)學習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兩位數乘一位數、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以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筆算,並能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估算和筆算;在具體情景中,探索積的變化規律。

2、在發現、提出並解決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

(二)學習內容

基礎性學習包

1、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2、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3、三位數乘兩位數(末尾有0)

4、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解決問題

5、積的變化規律

開發性學習包

聰明小屋(設計兩三位數乘法計算中,有些因數的某個數位上的`數不知道,進行推理的算式)

拓展性學習包

算式因素變化引起的積的變化

近期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進行筆算乘法的學習,今天着重研究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

首先看下面的兩組題目,如:

6×2=12 20×4=80

6×20=120 10×4=40

6×80=480 5×4=20

仔細觀察兩組算式中因數的變化規律和積的變化規律。通過觀察,兩組算式最明顯的特點是其中的一個因數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如第一組的第一個因數,始終是6,第二組的第二個因素始終是4。下面在分別來看。

第一組,一個因數沒有變,另一個因數呈擴大的趨勢。從第一個算式到第二個算式,2到20擴大了10倍(乘10),同時,積也跟着擴大10倍(乘10);第二個算式到第三個算式,20到80,擴大了4倍(乘4),積也跟着擴大了4倍(乘4),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跟着乘幾。

第二組,一個因數沒有變,另一個因數呈縮小的趨勢。從第一個算式到第二個算式,20到10縮小了2倍(除以2),同時,積也跟着縮小了2倍(除以2);第二個算式到第三個算式,10到5,縮小了2倍(除以2),積也跟着縮小了2倍(除以2),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跟着除以幾。

(三)整合點解讀

1、學科單元內整合: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師要用一個課件講述計算時,對個位數和十位數分別相乘,然後相加;其他的特殊情況,如因數末尾有0的再進一步強調。

2、自主練習中的“志願者擦玻璃”“信息窗1發放傳單”等,教師要利用與品德課的整合,對學生進行教育,與語文課第四單元有關動物的內容進行整合,加強保護大自然的教育。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十分廣泛的作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單元是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口算、筆算以及加減法估算、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學習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方法。估算的方法雖不確定,但應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結果符合問題實際又接近準確值,使估算的過程儘可能簡便。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上冊第60頁的例5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成估算的習慣。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事例,使學生懂得應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結果符合問題實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難點:能使估算結果合乎實際情況。

關鍵: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鋪墊孕伏

(多媒體出示:一組海南省瓊海市美麗的自然風光圖)

師:我們瓊海市是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現在就讓我們帶領客人(這是一節接待課)一起欣賞吧!(多媒體播放,教師介紹:萬泉河、白石嶺、博鰲、……)

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感受?你想做些什麼呢?

分別請幾個學生說一說。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畫中來一次“瓊海一日遊”,好嗎?

[設計思路:選擇學生熟悉的當地景點,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二、探究方法,學習新知

師:出發前,我們必須準備好車票和門票。

1、(多媒體出示例題)例5:一套車票和門票49元,四年級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準備多少錢呢?

2、審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並說一說爲什麼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

3、學生獨立估算。(當學生選擇筆算時,教師把筆算的豎式板書,同時說明:筆算的結果很準確,但當我們去旅遊時一般不需要把錢算得那麼準,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估算。)

師:你會估算嗎?

學生獨立估算,算好後,反饋學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

45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50105

[教師注意傾聽並及時記錄學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時評價,有便於後面的集體討論,一方面調動學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從調動學生情感因素出發,巧妙引導學生逐層討論,逐項比較,發表自己個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習慣,提高辨別比較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有序性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係。

2、學會速度單位的寫法。

3、體驗“速度×時間=路程”數量關係,解決問題的過程。

重點難點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係,應用數量關係解決

實際問題掌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時速,介紹學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陸、海、空、宇宙等方面)的運行速度,還有自然界一些動物的運行速度等等。

2、你還知道哪些運行速度?學生展示蒐集的信息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使學生感受人類創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速度的概念,學會速度的寫法,(出示課件)

1)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

我們把特快列車1小時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還可以說成:特快列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60千米。可以寫成160千米/時。(用統一的符號表示速度)

2)普通列車每小時行106千米。

3)人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6千米。

4)小林每分鐘走60米

師:還可以怎麼用數學語言敘述?

這些用符號怎麼寫呢?

師:每小時,每分鐘都表示單位時間。單位時間可以是每小時、每分鐘、每秒、每日等等

5)試着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設計意圖]使學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學會速度單位的寫法。使學生體會用這樣的符號表示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具有簡明、清楚的特徵。

2、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出示主題圖)

1)根據信息,獨立計算

80×2=160(千米)225×10=2250(千米)

2)找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3)學生根據算式寫出關係式

問:你能發現速度、時間與路程有什麼關係嗎

4)總結數量關係式:

速度×時間=路程

3、改變其中一題,求時間或速度?

1)每位學生寫出關係式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關係式

3)彙報結果

小組派代表彙報板書

4、小結: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簡單行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構建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在學生獨立解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自找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並請每一位學生寫出關係式,然後全班交流,交流時儘可能讓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展示自己的關係式,給他們以鼓勵和學好數學的信心。使學生正確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係,並應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

三、方法應用

1、

1)獵豹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0千米,可寫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鐘500米,寫作——

2、瀟瀟每天早上跑步20分鐘,他的速度大約是110米/分,瀟瀟每天大約跑步多少米?

3、課件出示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單位時間、速度的理解,鞏固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係,並應用它去正確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總結收穫的過程中,既便於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課堂檢測

A卷:

1、填空

1)、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40米,寫作()

2)、人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6千米,寫作()

2、再()裏填上“>”“<”或“=”

120×20()12×20016×400()210×4

500×10()10×50030×80()19×300

3、解決實際問題

(1)強強每天早上跑步15分鐘,他的速度大約是120米/分,每天約跑步多少米?

(2)強強每天早上跑步15分鐘,大約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約是多少米/分?

(3)強強每天早上大約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約120米/分,需要跑多少分鐘?

B卷

1、填空

(1)()×()=路程

(2)路程÷()=速度

(3)()÷速度=時間

2、選擇。

(1)人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6()

A、米 B、千米C、千米/小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51頁。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轉化到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上來,讓學生藉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創設現實的學習情景,增加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觀察對比的機會,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多次經歷過估算,對於估算的基本方法學生並不陌生,教學時應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的關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多種方法中選擇一種合理的、簡潔的方法進行估算。

四、教學目標分析: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估算的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估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提高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對估算的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體會估算的必要性。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學生學會估算的方法,並能熟練的進行估算。

2、難點:選擇一種合理的、簡潔的方法進行估算。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2008年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行。爲了辦好奧運會,青島人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想知道青島的'國小生在做什麼嗎?請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圖。

(2)蒐集信息。

師:仔細情境圖,你看到了什麼?

生1:我看到“我爲奧運種棵樹”幾個字。

生2:育才國小有18個班,平均每班發223包樹種。

生3:光明國小有12個班,平均每班發340包樹種。

(3)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爲了美化青島,青島市政府向全社會發出了倡議書,還免費向市民發放樹種呢,人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植樹造林。根據兩位小同學的介紹,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1:我想知道育才國小發了多少包樹種?

生2:我想知道光明國小發了多少包樹種?

生3:我想知道哪個學校發的樹種多?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學習估算的方法。

(1)解決問題“育才國小大約發了多少包樹種”,探究估算的方法。

A、引入課題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哪位同學能列式?(223×18)

師:同學們,這是幾位數乘法?(板書:三位數乘兩位數)

師:你想用什麼方法算223×18?

生1:我想列豎式計算。

生2:我想估算。

生3:我想口算。

師:這些方法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要求育才國小大約發了多少包樹種,應該選用哪種方法算?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估算,好嗎?

B、獨立探究

師:下面我們就開動腦筋,先自己想一想、估一估,然後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說一說,準備全班交流。

C、全班交流

師:誰能說一說?

生1:我是把223看作200,把18看作20,200×20=4000,所以223×18≈4000。

生2:我把223看作220,把18看做20,220×20=4400,所以223×18≈4400。

生3:我把223看作200,18不變,200×18=3600,所以223×18≈3600。

D、驗證,總結方法

師:好了,同學們想到了3種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結果分別是4000、4400、3600,育才國小究竟發了多少包樹種呢?趕快用計算機計算下吧。

師:精確的結果是多少?(4104包)

師:精確的結果是4104包,我們估算的結果都在4104包左右,看來同學們的方法都是合理的。同學們看,這幾種估算的方法都是把因數看作什麼數來估算的?

生1:都是把因數看作整十、整百數。

生2:都是把因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數。

師:是,估算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兩個因數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數,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個因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數,另一個因數不變。同學們,這兩種方法相比,哪種方法更簡便些?

生:都看作整十整百數簡便,這樣口算起來更快。

師:所以,在估算的時候我們一般都選用這種方法。

E、估一估:

151×19713×49

(2)解決問題“光明國小大約發了多少包樹種”。

A、交流估算方法

師:下面獨立解決“光明國小大約發了多少包樹種”,準備全班交流。

師:誰願意說一說你是怎麼估算?

生1:我把340看作300,把12看作10,300×10=3000,所以340×12≈3000。

生2:我把340看作350,把12看作10,350×10=3500,所以340×12≈3500。

生3:340是整十數,可以不變,把12看作10,340×10=3400,所以340×12≈3400。

B、引導對估算結果作出判斷。

師:同學們,我們先看第一種方法,估算的結果是3000,不用計算器,猜猜看,估算的結果比實際發的包數多了還是少了?爲什麼?

生:我認爲少了,因爲把340看作300,變小了,把12看作10又變小了,兩個因數都看小了,積肯定就小了。

師:說得多清楚!我們再來看第三個同學的方法,估算的結果是3400。你認爲是估大了還是估小了?爲什麼?

生:我認爲還是估小了。因爲340不變,另一個因數12看作10變小了,所以,估算的結果還是小了。

師: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同學的方法,結果是3500。你認爲是估大了,還是估小了呢?

生:我認爲估小了。

師:爲什麼呢?

生:你看,本來是12個340,看成了10個340,少了680。

師:這位同學說,本來是12個340,看成了10個340,少了680,所以估算的結果就一定小了,大家同意嗎?

(有不同意見的同學發言)

C、驗證,總結估算規律

師:3500還是估小了,我們的判斷對不對呢?用計算器驗證一下吧。結果是多少?(4080)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4

一、學情分析

本課是冀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乘法的第一課時,對以後的計算和後面乘法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在三年級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是對知識的遷移。

二、 教學目標

1、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等活動中,經歷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計算過程。

2、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3、在運用已有經驗自主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在三年級時我們學過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同學們,你還能回憶起是怎麼計算的嗎?下面爲我們看一道應用題(教師出示應用題1):一臺麪粉機每小時磨麪粉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時,那麼這檯面粉機一天可以磨麪粉多少千克?

學生分析題目提取有用信息:

1、這檯面粉機每小時可以磨麪粉58千克。

2、一天是24小時,而不是我們平時說的8小時。

求:一天可以磨麪粉多少千克?

教師找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計算,其它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師生一同判斷黑板上同學計算的正誤,如不對可由學生自己找出錯誤進行改正,必要時教師進行指導。

同學列式計算解答:

58×24=1392(千克)

58

× 24

232

116

1392

答:這檯面粉機一天可以磨麪粉1392千克.

教師請學生回答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說對意思即可。(對回答較好的同學用掌聲鼓勵。)

教師出示應用題2

一臺麪粉機每小時磨麪粉1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時,那麼這檯面粉機一天可以磨麪粉多少千克?

教師請學生找出與第一題不同之處,很明顯是58變成了158.由於上面題已經分析,所以很容易直接列出算式:

158×24

算式列出了,那又該如何進行計算哪?

2、知識教學

教師板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師提示同學們可以結合複習的知識自己試着計算,計算完畢可用計算機驗算,看自己做對沒有。

教師找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計算,其它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158×24=3792(千克)

158

× 24

632

316

3792

答:這檯面粉機一天可以磨麪粉3792千克.

師生一同判斷黑板上同學計算的正誤,如不對可由學生自己找出錯誤進行改正,必要地方教師指導。

好的,同學們非常優秀,我們再看一題:用豎式計算345×76

(過程同上略)

好的,通過上面的兩道題,你知道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了嗎?同學們可以前後桌進行討論,有答案後可以舉手。(同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多名學生向教師彙報方法,教師跟隨同學演示方法,必要時予以指導。教師提醒同學注意末尾和那位對齊。

五、知識的鞏固

教師出示通告: 今天,“數學國”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數學狀元”大賽,讓我們一起參加吧!也 許今年的 “數學狀元”就是 你。

教師出示初賽試題 :六道豎式計算題,六個同學黑板上計算,其餘每列同學完成教師指定的一題。教師統計多少名同學通過初賽,並予以掌聲。(解答及指導過程略)

教師出示複賽試題 :三個改錯題,三個同學黑板上計算,其餘每兩列同學完成教師指定的一題。(解答及指導過程略)

教師統計多少名同學又通過了複賽,並予以更加熱烈的掌聲。

教師出示決賽試題 :一道應用題,三個同學黑板上計算,其餘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解答及指導過程略)

教師統計多少名同學獲得了“數學狀元”,並予以最熱烈的掌聲。同時希望獲得稱號的同學不要驕傲,安慰未獲得稱號的同學繼續努力。

六、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同學思考回答。

七、課後思考

根據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你能計算232×211的積嗎?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全班28名同學有18名同學習題全部做對。剩下的同學除3名同學沒有掌握本節課內容,其餘幾位同學均是不細心造成的。因此還要培養學生的細心能力,多練習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本人方面還要繼續鑽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參照不同版本教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重點知識,才能把一節課完成好。

教學反思

我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效果雖然還是很不錯的:全班28名同學有18名同學習題全部做對,剩下的同學除3名同學沒有掌握本節課內容,其餘幾位同學均是不細心造成的。但也發現我的教學

存在很多問題,這讓我想到了:

學生層面上,他們的細心程度還遠遠的不夠,計算能力還欠缺。這就需要在平時上多培養學生的細心能力,多做練習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師的層面上,還需要本人方面還要繼續研讀數學課程標準,鑽研教材,把教材吃透,把握住重難點,參照不同版本教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多向老教師學習和請教,教學設計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的去探索,去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把一節課完成好。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掌握積的變化規律,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參與自主探究活動,經歷觀察發現、大膽猜想、舉例驗證、歸納總結積的變化規律的全過程,獲得探索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發現、掌握並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探究規律的一般方法。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口算比賽

(1)6×2 = (1) 20×4=

(2)6×20 = (2) 10×4=

(3)6×200= (3) 5×4=

師:兩組算式的積分別得多少?你們怎麼算得這麼快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積的變化規律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因數乘幾的情況

看來,這三個算式中可能隱藏着某些聯繫、某些規律,爲了便於發現,我們就一起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

(1)6×2 =

(2)6×20 =

(3)6×200=

(1)三個都是什麼算式?

乘號兩邊的兩個數叫什麼?乘得的結果叫什麼?

(2)整體看這三個乘法算式,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下面我們就具體研究一下因數怎麼變的,積怎麼變的?積的變化有沒有規律,有什麼規律?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積的變化規律)

(3)從上向下觀察這三個乘法算式:

從(1)式到(2)式,一個因數怎樣?另一個因數怎樣?積呢?看來(1)式和(2)式間有這種關係,還有哪兩個算式之間存在這種關係?

從(1)式到(3)式,因數和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2)式到(3)式呢?兩人互相說一說。

(4)剛纔我們觀察了(1)式和(2)式、(1)式和(3)式、(2)式和(3)式,你們發現什麼共同的規律了嗎?(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5)我們通過觀察這三個算式,發現了算式間的聯繫與變化,這個過程叫“觀察發現”(板書:觀察發現)。隨後,我們根據發現進行了大膽猜想(板書:大膽猜想)――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要想知道這個猜想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是否正確?我們可以怎麼辦?(板書:舉例驗證)

(6)兩人一組舉例驗證,我們剛纔的猜想是否成立。

(7)彙報。

(8)回憶一下,我們歸納這條規律經過了哪幾個環節?

(觀察發現、大膽猜想、舉例驗證,歸納結論。)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不僅僅再次明確了本課知識點,更加明確了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這樣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爲後面的探究做好方法鋪墊。

2.研究因數除以幾的情況

(1)由此你能猜到,在乘法算式中,還可能有什麼規律?

(2)兩人一組,用我們剛纔的方法來研究:“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這個猜想。

可以以口算題爲例,也可以自己舉例。

①20×4=

②10×4=

③5×4=

(3)彙報。

(4)通過驗證研究,我們又發現了一個什麼規律?

(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就除以幾。)

(5)剛纔舉例驗證時,另一個因數除以幾都行嗎?除以0行不行? 爲什麼?

這條規律還要補充什麼?(板書:0除外)

3.歸納小結:

最開始,我們發現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化,積也變化。通過整節課的學習,能完整地說說因數和積是怎麼變化的嗎?

師:“誰能用一句話將發現的兩條規律概括爲一條?”(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就乘幾或除以幾。)

4.應用規律。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1題

【設計意圖】根據前面探究積的變化規律的方法,每一位學生都親自去經歷探究規律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概括總結能力。

(三)規律拓展

研究“兩數相乘,兩個因數都發生變化,它們的積變化的規律。”(這部分內容作爲彈性要求,應視學生情況決定是否選用。)

1.獨立思考,發現規律。

請學生完成下列計算,並在組內述說自己發現的規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2.交流討論,概括規律

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髮現的規律,然後指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概括: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另一個因數除以(或乘)相同的數,它們的乘積不變。

【設計意圖】不同層次練習的設計,讓學生真正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中,並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把學習引向課外。

(四)鞏固練習

1.在○中填上運算符號,在□中填上數。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2.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2題

【設計意圖】通過基本練習,讓學生不斷加深對規律的認識與理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切實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