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學讀後感集合15篇

心理學2.3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理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學讀後感集合15篇

心理學讀後感1

夢是什麼?爲什麼大家都喜歡坐靠邊的座椅?見到有困難的人,爲什麼旁觀者越多時,越是不願出手相救?在競選領導人的時候,候選人爲自己拉票爲什麼能有效果……

讀完這本書,讓我弄懂了很多之前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背後所隱藏的規律。夢是什麼?夢,能讓我們發現真實的自我。當心理可能存在某種不安和恐懼時,我們常會做墜落的夢;當人生得意、事業成功、愛情順利時,常會做飛翔的夢;當發生不安或陷入紛爭時,大多會做被追趕的夢。而有時,當我們處於睡眠狀態時,並沒有尿急,卻在夢中拼命尋找廁所。做這種夢的,很多都是有話不敢說,把它埋藏在心裏。想說卻說不出口的緊張感,在夢中就轉化成了尋找廁所的行爲。夢很多時候都能給作夢者以某方面的信息,以前不懂這些規律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夢很不可思議,有時做了噩夢,還整天擔心會發生什麼事呢,而如果過幾天發生了一件不幸的小事後,便總是把它聯繫到這個噩夢上。之後再做噩夢就又會開始擔心了。而明白了夢的規律之後,做噩夢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了。

爲什麼大家都喜歡坐靠邊的座椅?因爲大家都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靠邊坐能少接觸一個人,也就更能夠保護自己的私人空間。當初去學校的一課複習時,看到課室裏有很多空位,但是都不會有人去坐,爲什麼呢?那是因爲那些先到的同學,都是隔着一個空位坐的,這樣就能讓他人無法進入自己的私人空間範圍,而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大家也不願意去坐那些空着的座位,因爲坐進去後,左右兩邊都是人,讓他人進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間,而自己也進入了他人的私人空間,惹人討厭。

見到有困難的人,爲什麼旁觀者越多時,越是不願出手相救?因爲大家都有依賴性,都以爲別人會出手相救,大家都在圍觀,我們心裏都在想:“即使我們不去幫助他,也應該有人會出手相助。”可是大家都這麼想,就不會有人出手相救了。如果你在居民區遭人打劫或毆打,如果喊“救命”沒用,不如喊“救火”。因爲救命的時候,也許大家都在依賴別人去救,而救火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大家不努力出來救會造成大家的損失的。

在競選領導人的時候,候選人爲自己拉票爲什麼能有效果?因爲很多人都更願意站在勝利者的一方。也就是說,他們選擇的,並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而是更有勝算的。誰有勝算,我就投誰。班裏在進行優秀團員投票,想必也有一些人是因爲這個原因吧!呵呵!

多讀一點心理學,對自己瞭解自己,瞭解這個社會是很有幫助的,有時間還會再找些有用的心理學書來看,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些。

心理學讀後感2

初識心理學,我懂的並不多,看了一些書後我纔有略微的見解。先從最基本的基礎常識談談吧。

有心理學就有心理醫生,作爲一名合格的心理學醫生,或者說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傾聽。心理諮詢師要用全身心來傾聽,腦子要不停的運作,用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期間酌情插少許的提問,使求助者在傾訴的過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緒,通過諮詢師的幫助,逐漸自己發現癥結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訴她問題處在哪裏。心理諮詢師的有效傾聽,化解了求助者的癥結。

在一次談話節目中,一位女性聽衆諮詢自己爲什麼老師學不好英文,不能跟外國人是很好的交流,而她的專業又恰恰是醫療英語。在經過交流後才發現,這位女士因爲當七年級段美好的跨國戀情被阻斷之後,出現了一種牴觸的清潔,不願再說英語,尤其是不願聽到外國異性對她說英語,實際上她碰到的是一個心理問題。心理諮詢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全新的聆聽求助者的傾訴,要聰明的問問題,要關注她自己的意識不願意承擔的那部分,而不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樹立自己的業界權威上。

還有一種是,諮詢人員聽到求助者說自己好了一點了,就高興了,覺得自己有能力。其實,這時候很多心理諮詢師不明白,求助者正在爲他們服務,這是求助者特別容易辦到的一件事。心理諮詢師就像家長、老師一樣,求助者希望讓心理諮詢師高興,這樣心理諮詢師才能對他好,他才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所以,求助者就希望讓心理諮詢師高興一點。這說明,人人都是生活中的求助者,只是在於角色轉換之間。

還有,在與求助者探討問題時,心理諮詢師很同意把應該放在求助者身上的關注轉移到求助者所說的“我想使什麼什麼改變……”上,這時需要讓求助者明白,心理諮詢師只能幫助他本人。比如,以爲母親很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很焦慮,此時心理諮詢師應該抓住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其實母子,父子的關係就像在蹺蹺板上,父母想改變孩子未來的平衡蹺蹺板,心理諮詢師要告訴他們,孩子是無法改變的,只有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孩子行爲的認識,然後做出對孩子的行爲的反應,這樣孩子纔有可能改變。其實這根本不應該是父母擔心的事情,父母應該後退,給孩子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會、經歷生活。

其實,心理治療不只可以給心理疾患者帶來福音,心理知識的普及完全可以預防許多心理問題的發生,而適時的心理指導更是有助於一個人挖掘潛能,增加才幹,最大幅度地提高生命質量和事業成功的機率,爲富有和幸福創造條件。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心靈的指引,人生的每一種歷險和每一次跨越都需要心靈的能量和機智,而心理指導正可以使心靈的各個側面協同發展,使心靈的結構呈優化趨勢。當一個人的內心變得強大而又靈動、寬厚而又堅毅時,那麼任何力量便都無法阻擋了。

心理學讀後感3

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是否能擁有好人緣,在其一生中能否取得巨大成就,跟這個人的情商、氣場和影響力有着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哈弗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格爾曼曾說:“社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作用只佔20%,而情商作用卻佔80%。”大量事實證明,情商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高情商者可以充分發揮潛能、有效調節情緒,可以與周圍的人和環境保持良好的親進度,因此會獲得更多的機遇,從而提前實現自己的夢想。情商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至關重要的。

氣場是現代心理學和交際心理學中的一個研究對象,是一種能量場,存在於一切物質的周圍。人類的氣場就是一個人自身發的能量所形成的能量圈,是一種環繞在身體周圍的能量場,它以人的身體爲中心,向四周發散能量。一個人的氣場並不來自他的出身、學歷或命運的恩賜,而是來自於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包括信念、堅持與奮鬥。擁有不服輸的信念時,你會發現身上有一股用不完的力量;爲夢想不斷堅持時,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一種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爲了獲取成功不懈奮鬥時,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一種超越自我的力量......這樣的氣場纔是真正強大的氣場,也是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並且值得擁有的氣場。所有成功人士的輝煌也正是根植於這樣的氣場之中。如果你一直保持積極樂觀,並對自己的既定目標有着強烈的渴望,你氣場的能量就會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幫你在第一時間實現你的目標。很多時候,你所要做的不僅僅是瞭解氣場,而且還要運用氣場。氣場是全世界衆多高端人物走向成功的法寶。相信很多人都喜歡以迷人的優雅氣質的著稱的女影星奧黛麗赫本。赫本的優雅,純淨而清麗,彷彿天上仙女般。“在無數人中,在衆星閃耀的紅毯上,只要有她的地方,我的眼光就只會追逐這一個人,她就是奧黛麗赫本。”這是好萊塢一位資深導演對赫本的評價,這一評價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就是氣場的力量。

影響力是一種讓人樂於接受的控制力,它與權力不同,影響力不是強制性的,他發揮作用是一個微妙的過程,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爲、信念和態度。例如,如果你是一個推銷員,想賣出更多的產品,你要能夠影響的顧客;如果你是個經理,你的成功取決於你對下屬的影響力;如果你是教練,你只有靠影響力才能建立一支常勝隊伍;如果你想建立美滿家庭,你必須必要能夠正面地影響你的孩子。左右你影響力的7個心理定律:蝴蝶效應,互惠效應,社會認同原理,破窗效應,木桶定律,墨菲定律,瞬間效應。

無論是情商、氣場,還是影響力,都與心理學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作爲當代教師,我們應該多學習實用心理學技巧,修煉情商、提升氣場、擴大影響力,擁有幸福的成功人生。

心理學讀後感4

你是否在走廊裏遇見自己的老闆,就會感到緊張不安?在接任一項新的工作任務後,你會不會擔心自己可能無法勝任,因此每日茶飯不思,輾轉反側。甚至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但你還覺得隱隱的焦慮,會忍不住猜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自己能不能解決?如果你有這樣的“症狀”,那麼你焦慮了。心理學研究表明,95%以上的人存在典型的焦慮症狀,將近40%的人被嚴重的焦慮困擾,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讓如此的多人開始焦慮,一部分人甚至陷入了集體性焦慮。《焦慮心理學》這本書對現代人所產生的普遍性焦慮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並結合多名心理學家的治療經驗和大量臨牀案例,得出很多簡單、實用、有效的戰勝焦慮的方法,讓你在閱讀和實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擺脫焦慮困擾。

與抑鬱、傷痛、憤怒等單一化的負面情緒不同,焦慮相對更微妙、更復雜,甚至更難以形容,其實,適當的擔憂是正常的,畢竟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但過度焦慮影響了生活和工作這就有些病態了,這樣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焦慮的根本原因。書中提到了焦慮的多個誘因,歸納起來,重點有以下幾種。

一是認同危機。即別人眼中的你,從小到大,我們難免被家長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那個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會讓你有落差感,然而這種落差並沒有隨着你的成長而消失,工作後,別人家的孩子依舊圍繞着你,讓你覺得自己挫敗感越來越強,此時你已經出現了較爲嚴重的低自尊感,你非常依賴外界的肯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認同危機。

二是失敗恐懼。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這在我們的人生中都只不過是一個瞬間的記錄,但有些人,卻因爲這瞬間的變化而沮喪、緊張、焦慮以至絕望,有些極端的人,選擇了更爲極端的方式來逃避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失敗之後產生焦慮情緒也很正常,但我們要學會自覺質疑和辯論,告訴自己,失敗只是提醒我,下次做的更好。

三是完美主義。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達到你預期的結果,你必須保證你的聚會完美無缺,你的工作必須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你的伴侶必須是最好的那一個,等等,然而這個世界大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對你俯首聽命,他們不會事事順着你,此刻的你非常脆弱,你會痛苦,你會異常焦慮、沮喪的壓抑。事實上,你之所以覺得世界不完美,是應爲你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能不再過於堅持執念,你會變得強大、自由。

四是自我貶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貶低心理,知識程度輕重不同,心理學對自我貶低的定義是,當一個人面對他無法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現出來的就是自卑和無助。

瞭解了焦慮的誘因,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斬斷焦慮的思維,打破自我折磨的死循環。莎士比亞說:事情沒有好壞,全在於你怎麼看。同樣的困境,對於不同的人,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一顆強大的內心,是你戰勝焦慮的最好武器。培養積極的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讓我們一起趕走焦慮,讓生活充滿陽光。

心理學讀後感5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看完《拖延心理學》,我立即就想到了這個千古名言。下面我就從人生規劃和工作計劃兩個方面談談拖延和做事。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老家經常會問,你長大了想做(幹)什麼?大家還能想起來第一次回答的答案嗎?即便記得,實現的又有幾個呢?我想恐怕寥寥無幾。我記得我曾經回答的是當老師,和現在的職業相去甚遠。可能是我意志不堅定吧,但我總覺得那會我的回答是隨性的,不夠成熟。如果我真是個老師,按現在我的思想,我會這麼處理這個事情。

第一,我會安排課程給大家介紹360行;

第二,我會讓學生去思考自己要做什麼,這個不需要做很快的決定,也許會給1個月的時間;

第三,我會讓每個人寫一篇自己的理想,以的形式交給我;

第四,我會讓大家再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如何實現我的理想》;

第五,我會將這兩篇文章放到一起來評論,同時會寄語每位同學,希望他們能按照規劃好的人生,努力的實現夢想,體現自己的價值。(可惜啊,我不是老師。感嘆一下過去和現在的教育現狀)

我在考上大學的那刻,我都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什麼規劃,一直到大學畢業後的前兩年,我都是一棵無根的浮萍,隨着社會的激流漂動。後來想想,我究竟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一思考,自己就清楚多了,所以在以後做出決定的時候,我總會想着我所需要的。所以,現在我也給大家一點建議,如果還沒有對自己未來做規劃的,抓緊吧,當你一步步的按自己的規劃實現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時,你會小有一種成就感。

再來說說工作吧。也許大家在工作中都有渺茫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如何,反正我經歷過工作多的連夜加班的時候,也有一月沒事做的時候,有我的原因,也有工作性質的原因。但現在,我感覺我的工作是充實而適量的。我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計劃。其實做基建工作挺複雜的,工作量也是十分龐大的,我不敢說把工作做好了,但至少我的工作在按照計劃一步步的落實。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做月報、週報、日報,其實這就是計劃,如果計劃制定的合理,我想工作完成的肯定井井有條。曾經我在工作中往往是應付差事多,計劃工作少,有時是計劃了,卻沒有跟進,因此到第二天,日報的內容沒實現;到週末,週報的內容沒實現;到月末,月報的內容肯定不全面。所以現在我養成了幾個習慣。第一,每天晚上睡覺時,想想今天的事情做完了沒,明天還有哪些事。第二,每週三看週報,如果沒完成的任務,可能就提醒自己抓緊了;第三,每月10日、20日看月報,如果有沒完成的事情,再安排一下。這樣我基本上就把計劃的事情都照顧到了。

當然,好像說了這麼多,和拖延沒多大關係,其實按計劃進行,就是改掉拖延的習慣,克服拖延的心裏。很多時候我們是很多機會,而往往是拖延的心裏,自己告慰自己,等等再說吧,過了這段時間再說吧,完成這個事情再看吧等等,讓機會轉瞬即逝,時間過了,也許想法和機會都過了……

心理學讀後感6

我一直都覺得,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我對心理學的認識得益於我在心理中心的工作。直到今日,我對這門學科的感覺任然是諱莫高深。也是因爲寒假的閒暇時光,我聽了學堂在線慕課《積極心理學》。淺談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幾個引起我共鳴的地方。

任何的學科都可以追本溯源,而人內心世界的變化可以從人的進化中發現。人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化,所導致的結果是人的視野的擴大。因而我們現在覺得當擡起頭、直起身子走路時要比彎着腰,低着頭走路要舒服。其中的科學依據就是人類的軀幹的骨骼整體呈現“S”型走向。這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人類的軀幹由“L”型向“S”的進化。而人類身體最長的一條神經稱之爲“迷走神經”。當我們挺胸擡頭的時候,“迷走神經”在舒張,因而我們會感覺愉悅、舒服。這對我個人來說的指導意義就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我發現現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彎着腰走路。在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中,對人的要求也是昂首挺胸。我想是不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奴性還沒有徹底清除。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的影響任然沒有消除。而作爲新世紀新一代的我們,應該挺起腰板。我們祖國的強大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因而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去展示大國氣象。

我曾瞭解過心理中心的理念,大多數都有“助人自助”、“助人爲樂”。根據積極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在助人的時候,人類大腦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激發我們身體的愉悅感,並且有助於我們思維的開發。我以前曾對“助人自助,助人爲樂”的理念產生過懷疑。因爲我們爲何要去幫助別人。更有“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熟語。我也曾用“只爲初心,問心無愧”來鼓勵自己去踐行這個理念。可是“好心沒好報”的事時常也發生在我的身上。因而我也曾想封閉自己,可是任就做不到。大多數的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只對她一個人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在這種問題上,誰都不可能博愛天下。其實助人也是有針對性的,正如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樣,都有其成立的條件。在別人主動求助時,我們應該去主動別人。當別人需要時,我一定真心實意幫助他。

人類進化導致了女性骨盆的縮小,其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類嬰兒的早產。大部分動物嬰兒出生的時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說奔跑。而人類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除了吃奶、排便等一些基本能力外,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因而女性在選擇自己另一伴的時候,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這個安全感,不僅僅是隻身強力壯,而是精神、物質的安全感。

心理學是個極其微妙又特別有用的學科,我將繼續學習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經驗。

心理學讀後感7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xx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爲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學讀後感8

放假期間有幸閱讀《國小教學心理學》一書。讀着讀着,真的被教育大家的理念所吸引了,後來的每次閱讀都感覺到自己在汲取很豐富的營養。

這本書,我認爲應該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看完這本書,我良久無言。內心的感受已非“受益匪淺”所能概括得了的,選印象深刻的兩點內容及一些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一、優化教室環境,支持學生學習,這是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前提。

當我們提到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時,很少人會把它與設置教室環境相聯繫。本書中明確論述了設置教室環境的重要性。在一所加入開放計劃的國小裏,有個六年級的孩子這樣評論自己的教室:教室很好,看上去很漂亮,每一面牆都掛滿了圖畫和模型。它漂亮又溫暖,地上還有柔軟的地毯,就是有人跌倒也不會受傷。我最喜歡那些擺在教室一面的設施,可以方便我們自主學習。可見,孩子們也會對每天學習的場所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教室佈置要服務於學生、教育、社會化和個體心理髮展的多方面要求,因此可以把它設爲一個課題。調動學生全體參與,向學生徵詢意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我們應該審視教室環境,而不是想當然地接受。參與教室環境的思考與設計能喚起並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批判意識和自我理解能力。

二、師生平等,突出學生主體,這是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基礎。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素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中,師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對學生既是長者,又是朋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要給學生有陳述意見,質疑問難的時間和權力,同時,學生也要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在接受教師啓發,引導的同時要敢於發表不同的意見,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然而,主體是不能恩賜的,主體必須要有會學的本領。這就需要老師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將這些本領傳授給學生。本書中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交流”理論,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自控程序,發現交流”的教學方法,如在語文課中我們可以按“感知——理解——評價”將其分爲“導入初讀、精讀、深讀、總結”幾個環節,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這些程序,使之爲學生所掌握,並能運用這些程序自己進行學習,進行發現交流,教師精講、重點點撥,釋疑,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回顧這本書的章章節節,感受頗多,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差距很大。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掌握教學心理學知識是必須的。本書中提及的一些理念,已經做了的,我們要繼續堅持,還沒做到的,我們要爭取做到。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立即出發構建真正的課堂,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心理學讀後感9

人生面對的很多難題,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當世界都在倡導學習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學科時,有些人忘記了,這些技能的發力原點是心理學。讀懂了人心,就能打動人心;具備了掌控人心的能力,任何事情自然就無往不利。

對於一個優秀的銷售員來說,其最強之處並非在於認識多少客戶,也並非在於擁有多少年的從業經驗,而是在於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解讀、操控他人心理的能力。銷售看似是一種有關營銷學、廣告學和經濟學的商業行爲,其實融合了心理學、語言學等複雜的知識體系。一個合格的銷售員,不會懼怕與客戶開展心理博弈,因爲這是從陌生人到建立交易關係的必然過程。

銷售既是一門對人類語言、心理以及行爲的分析科學,只有用動人的語言才能打開客戶的心扉,只有用得體的交往才能鞏固和客戶的關係,只有用精準的需求分析才能讓客戶認同你的專業素質......銷售就是用最恰當的方式打消客戶的所有疑慮並最終說服對方的綜合技能。

銷售打的是一場心理戰,察言、觀色、攻心是銷售員的制勝法寶。與人的語言相比,無意識的肢體語言更能真實地反映人的內心世界。銷售不是打嘴仗,與客戶打交道,瞭解客戶的心才能更好地搞定他們。通過小動作識破他們的內心機密,往往會讓你的“進攻”更順暢。

搞銷售的人,必須有“說”的本領,但是“能說”不等於“會說”,如何把話說到客戶的心坎兒裏是一門藝術。得要領者字字珠璣,簡潔有力,深得人心。在銷售中,掌握溝通的各種技巧,往往能使你的業績節節高升。

商場如戰場,勇者生存,指着勝利。想要在銷售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取勝,就必須要懂得商戰謀略,“心理戰術”便是隱藏在背後的較量手段。將心理博弈法運用得當,必須能在銷售行業中運籌帷幄,遊刃有餘。

有價值的客戶不是硬抓來的,而是被吸引來的。銷售人員最終要靠春風化雨的影響力贏得客戶認同,而不是對客戶指手畫腳。拉近彼此距離,營造吸引客戶的強大氣場,讓客戶主動接近你,會讓你在銷售的任何方面都立於不敗之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銷售中,免不了遇到各種各樣的客戶,想要拿下單子,只有先了解客戶,找到客戶的心理需求。客戶一伸手,你就知道他要拿什麼,還有談不下的訂單嗎?

先做朋友,後做生意。千萬不能眼中只有金錢而忽略了交情。客戶不是“賺錢的工具”,發自內心地喜歡客戶、重視客戶,讓客戶看到你的真誠,讓心靠的更近,是發展客戶關係的重要一步。

討價還價是銷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一門技術活。討價還價不是退讓,一個優秀的銷售員,總能在談判過程中靈活運用談判技巧,在雙贏的前提下,讓對方心服口服。

心理學讀後感10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

對於大學的生活,我們都曾有過着那麼強烈的渴望,那麼完美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說明過去,我務必理解眼前的一切,開始新的生活。大學生活將會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個人站在起點上都要自我決定未來。誰都有可能成功,誰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只有自我才能使一切完美的願望得以實現。

或許我們正爲進入大學而沾沾自喜,也許我們正爲過了學生會的面試而慶祝。但想到以後的.路還很長,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壓力和挑戰。此刻的虛度或許我們還很滿足,但真正讓我們再回首往事時,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傷感和悔恨。死亡,一個可怕的字眼。但它卻是十分現實的。我們如果一味的沉淪和墮落,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們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機遇等着我們,只要我們掌握此刻,做到問心無愧,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去悔恨的了。我們必須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堅實的步伐永往向前,勝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們!

大學生活是繽紛多彩的,你能夠參加各類社團,能夠出去爬山野炊旅遊等,情緒好時還能邀上幾個老同學一齊出去聚一聚,就這樣我慢慢地愛上了這種生活,喜歡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裏享受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喜歡拎上小包,挎着同學漫步街頭感受城市的繁華,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也喜歡和室友們坐在一齊閒聊,談理想談未來,訴說自我的偉大抱負;更喜歡感受自我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那種無比的充實,無比喜悅的情緒。

當然大學生活中不僅僅僅只是簡單自在,也還有着其緊張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過,爲英語過級或是其他證書忙碌的師兄師姐們,我默默地告訴自我:我要不斷努力,不斷拼搏。前途是自我的,自我不努力誰也幫不了,高中時老師就一再告誡過我們,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我期望當我劃過大學天空後,我能大聲對自我說:“我無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漸漸明白,大學的學習貴在自覺,大學的生活也得要靠自我計劃。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取適合自我的用心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潛力,提高自身的認知潛力。瞭解自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我建立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爲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爲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幫忙。所以,認真學習心理學十分重要。

心理學讀後感11

在美國,如果一本心理學教科書能夠再版3次以上的話,這本書就堪稱經典教材了,而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在過去的20年中連續再版了8次。我買這本書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一直到最近才認真看,但一看了,就非常喜歡了。

雖然書本身的字體比較小,但書的內容的確很實在,很切合自身感覺。每每在讀,就會切合自身情況,就發現書裏說的跟自身感受的如出一轍,心中不由佩服。我不由得更相信書裏的內容,如果裏面寫到的,我還沒經歷過,那總有一天我會經歷的。現在就是預習,先由心感受,再由身感受。

中國人寫的心理學書,一般都是理論型的,而且章序十分老套,而這本書是國外人寫的,寫作風格與中國人習慣的方式不一樣,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同時,帶着思考的習慣去閱讀,更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裏面有一個觀點,不僅僅是態度決定行爲,行爲也會決定態度。也許你會感到莫名其妙,其實仔細想想就會想通。人的行爲往往根據自身利益出發。一個不符合自己慣常準則但於己有利的事兒,由於做此事能獲大利,所以還違背自己的"準則"做了。做了後,很明顯你會受自己良心的折磨或者感到心理不平衡,因爲這樣的行爲與你往常的原則不一樣。這個時候,心理防禦機制開始起作用,爲了保持心理平衡,內在就會告訴你,改變你對此事的態度,一切就順理成章了。於是爲了保持內在與外在的自我同一性,你的態度改變了,變得符合你的行爲,於是內心得到了平衡。

我原來是一個有拖延症的人,做什麼事總是要拖到最後,但是工作之後,我覺得這樣不行,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有時還會錯過最佳時間。如果當時該做而沒有做的工作拖到後面,幸運的話趕在截止日之前做完就好,如果中間出了什麼岔子,或是最後有什麼其他事情,或是無法一次性做好,都會造成重大的失誤。所以,這樣的習慣不能繼續保留在工作中,於是,我嘗試在做我短時間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先不想,做了再說。事實證明是很有效的,舉個例子,以前吃完飯的碗總是不想洗,給自己想很多理由和藉口拖着過會兒再洗,最後呢是又痛苦又要洗,但是我決定用我的行爲來改變我的態度,現在一吃完飯,什麼也不想先把碗洗了,沒有思考洗不洗的過程,慢慢習慣了這種方式,這就是從小事做起,用行爲改變態度。應用到工作中也是同樣的道理,規定了今天要完成的任務,要學習的東西,一定要立即完成,這樣纔不會把所有事堆在一起,既加重了自己的負擔,也不能做到高效。

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看了這本書,你不知道,當你以某人爲目標,模仿模仿着,你就成了她。感覺這和公司給我們的傳達精神不謀而合,不斷向標兵、優秀學習,不斷提高。我會繼續閱讀下去,相信這本書還會帶給我許多不一樣的啓示。

心理學讀後感12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書名是《心理學與生活》,作者是美國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於當時對心理學方面的東西也比較感興趣,朋友推薦了這本書,我便選擇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爲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學方面的書,但是看過後,在網上百度了下,原來心理學教材中的經典。

是我孤陋寡聞,實屬慚愧。這本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着極高的知名度,還是心理學基礎教材中第一品牌書、被美國ETS推薦爲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裏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至此,這本書我已經完整的讀過一遍,其實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

此書中雖然只是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但這些可能就是我們生活的傳播過程中所發生的微小的細節。這本書它讓我學會試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衆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

《心理學與生活》內容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後歸納爲以下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啓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最後,我也推薦大家有時間就去看看這本書,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更應該去看看這本書!

心理學讀後感13

第一,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人,差別在於他們的精力來源不同。內向的人從內部獲得精力,總是感覺刺激太多,他們喜歡對事物深入瞭解。外向的人從外部環境獲得精力,總認爲刺激還不夠,喜歡瞭解更多東西。

第二,由不同的神經質激發不同的自主神經中樞,這就是人們表現出不同性格的根本原因。閥門全開系統和閥門關閉系統,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作用,但因爲受到基因遺傳和一定環境的影響,人們會更多使用其中一種系統。內向的人傾向於使用閥門關閉系統,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思考,深思熟慮後才能做決定,乙酰膽鹼讓身體在平靜的狀態中,纔會感覺到幸福。而外向的人使用閥門全開系統,受到刺激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多巴胺釋放出快樂的感覺,讓他們想停也停不下來。

第三,沒有哪種性格是好的,或者不好的,內向者也有自身的性格優勢,比如冷靜思考、謹慎專注、善於傾聽等等。只要瞭解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自然狀態下傾向的那個點,就能夠讓自己保持理想狀態。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關鍵是要讓精力可以及時恢復,這樣心境才能平和,發揮出自身性格的優勢。

第四,內向性格的人怎麼管理精力呢。你可以用用這三招,控制個人節奏、控制個人邊界、創造條件讓自己恢復精力。有了充足的精力,你才能開足馬力,去創造美好生活。

當然,作者的研究僅代表當時的學術水平,我們也應該跳出這本書,適時地看到當前性格研究領域的新發展。

目前,書中偏向的類型說已經有些失勢,更加主流的是特質說。所謂特質,可以理解爲一種穩定的心理特點。比如,外向性就是一種特質,有的人外向性比較高,有的人內向性比較低,大部分人處在不太外向也不太內向的中間水平。特質說與類型說的區別在於,不是簡單地把人分成兩類,而是把這種性格當成一把尺子,每個人都處在這把尺子的不同位置,構成了一個連續的分佈。通過許多這樣的特質,就可以對一個人的性格給出全面、量化的描述。除此之外,還有一派觀點認爲,不只是不存在固定的性格類型,連所謂的特質也不存在,因爲每個人都會根據情境調整自己的行爲。比如,你可能在老師面前比較內向,在同學面前比較外向,這都是你性格的一部分,如果用簡單的外向性高低來概括,就會損失掉很多個人的信息。

有趣的是,跨文化比較研究發現,東方人與西方人相比,行爲表現更容易受到情境的影響。我們更善於依據自己身在何處、與什麼人打交道,來調整自己的行爲,而且在我們的眼中,這些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爲,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把它們整合到一起,並不會爲此感到不安。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正在爲性格問題所困擾,除了參考本書的建議,也許可以嘗試換一種視角,撕掉內向、外向的標籤,用一種更加開放的視角看待自我和他人,這樣也許能夠獲得一些不一樣的啓示。

心理學讀後感14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

對於大學的生活,我們都曾有過着那麼強烈的渴望,那麼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說明過去,我必須接受眼前的一切,開始新的生活。大學生活將會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個人站在起點上都要自己決定未來。誰都有可能成功,誰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使一切美好的願望得以實現。

或許我們正爲進入大學而沾沾自喜,也許我們正爲過了學生會的面試而慶祝。但想到以後的路還很長,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壓力和挑戰。現在的虛度或許我們還很滿足,但真正讓我們再回首往事時,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傷感和悔恨。死亡,一個可怕的字眼。但它卻是非常現實的。我們如果一味的沉淪和墮落,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們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機遇等着我們,只要我們掌握現在,做到問心無愧,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去悔恨的了。我們一定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堅實的步伐永往向前,勝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們!

大學生活是繽紛多彩的,你可以參加各類社團,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遊等,心情好時還能邀上幾個老同學一起出去聚一聚,就這樣我慢慢地愛上了這種生活,喜歡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裏享受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喜歡拎上小包,挎着同學漫步街頭感受城市的繁華,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也喜歡和室友們坐在一起閒聊,談理想談未來,訴說自己的偉大抱負;更喜歡感受自己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那種無比的充實,無比喜悅的心情。

當然大學生活中不僅僅只是輕鬆自在,也還有着其緊張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過,爲英語過級或是其他證書忙碌的師兄師姐們,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要不斷努力,不斷拼搏。前途是自己的,自己不努力誰也幫不了,高中時老師就一再告誡過我們,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我希望當我劃過大學天空後,我能大聲對自己說:“我無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漸漸明白,大學的學習貴在自覺,大學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計劃。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瞭解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己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爲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爲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所以,認真學習心理學非常重要。

心理學讀後感15

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感想深刻。我認識到了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輸導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是爲了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法,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或許你認爲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裏分量是多麼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能給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一兩個月,僅僅一兩個月,奇蹟就會這樣出現了,經過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那位受鼓勵和表揚的同學將帶着這個信念,去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他會真正成功的。我也會永遠帶着這個信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去關愛我的學生,最後我要說的是: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那麼,奇蹟就會發生,壞學生、後進生都會變成好學生!

教師爲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

第一,是因爲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

第二,是因爲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但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4、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通過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我將會心理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等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品德。

標籤:讀後感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