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學讀後感(通用15篇)

心理學5.52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學讀後感(通用15篇)

心理學讀後感1

在研究兒童心理學實際、魔鬼管理學 讀後感 從事兒童心理學科學研究的同時,聯合國小教育的實際,力求以國小生心理紀律爲重點,探究國小生的心理特點與生長紀律,並提出一些相應的教育對策,這是我們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因而本書既可作爲兒童心理學實際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也可作爲寬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學習國小生心理學的參考書,幫助讀者片面相識國小生心理學的知識,並在教育實際中加以使用。

國小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國小時期正是兒童學習知識、生長本領、造就本性的要害時期。要造就德才兼備的二一世紀的人才,就必需根據兒童的心理紀律,做到因材施教。行政管理學讀後感 盲目行事,不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結果,還大概給國小生的生長帶來不利的消極影響。因而,探討國小生心理不僅是生長心理學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寬大教育工作者、家長所關注和急迫需要相識的題目。

小時間就已經看過<<窗邊的小豆豆>國小生心理學讀後感>,那個讓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變,爲所欲爲地實際着她靈活的腦殼裏一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康健快樂成長,有着奇特教育形式的巴學園一度讓我神往之極.本日,當我以一名國小教育專業大一學生的身份 再次讀這本書的時間,我有了以往所沒有的想法和領會.

學習了國小生心理學,我們都知道國小生心理的生長實在是一個過程,一個由不可熟走向成熟的過程.學校是把兒童從家庭引向更爲遼闊的社會的過渡機構,它爲社會造就切合社會範例,適應社會需求的新成員.一所學校的校風,校園辦法,學生所打仗的老師以及學生的同年齡集團等組成了影響兒童心理生長的重要因素.此中,教師,同年齡集團尤爲重要.紅巖讀後感100字 小豆豆榮幸的離開了巴學園,也爲她當前的樂成奠基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在日本,窗邊族,指的是那些被人們冷落了的孩子。紅巖讀後感300字 他們不是有生理缺陷,便是故意理上的大概性情上的缺陷。國小生心理學讀後感這個詞給人一種被排除在覈心,而不是處於主體的地位上的覺得。作者黑柳徹子在第一所學校中,想必肯定也隱隱隱約地有一種被排擠感.以是纔會擬如許一個書名.實在在我們看來,像豆豆如許的女孩子,根本沒有什麼缺陷,就由於她太好奇、太好動、太富於理想罷了。瞥見燕子在築巢,她會和燕子說話;瞥見扮裝廣告推銷員在吹奏音樂,她會約請他下去演奏,她遺忘了這是在學校,是在課堂,她還有許多讓老師頭痛的事,以是,她才上一年級,就被第一個學校開除了。

心理學讀後感2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等。羣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羣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羣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羣體決策等。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着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等方面來體現個體社會心理現象。例如:如何成爲受別人喜歡的人。

人人都希望成爲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被他人讚賞和喜歡,能夠讓一個人感受到更爲強烈的成就感。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中最強烈的慾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被人喜歡和尊重,可以激發一個人做事情的無限熱情和精力。如何成爲一個討人喜歡,並受人尊重的人呢?答案簡單而複雜,因爲大家都是同一個屬種的人,感覺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相通的。我們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那些只知道關心自己的人,人們會不屑地認爲他們自私,他們難以成爲討人喜歡的人;而那些只喜歡自己的人,也同樣難以成爲討人喜歡的人。

喜歡和尊重應該是相互的,當一個人對自己給予過度的關注和愛護,那麼他有限的精力用於真正關心他人的必然少了許多,當另一雙目光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愛護時,卻沒有得到滿足時,你又如何期盼在自己希望的時候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喜歡呢?喜歡和尊重還應當是真誠的,而不是爲了某種目的的逢迎和討好,那種虛僞而不真實的感覺總是難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當你驀然回首時,卻發現自己總是生活在一種虛假的感情中時,往往會將真實的自己一同喪失了。努力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當然很好,然而,凡事過猶不及,過分關注他人,希望被他人讚賞和認可,還需要在一個人獨立自尊的前提下。否則,一個失去自我的人,只能夠生活在他人的影子裏面。

不瞭解自己的所需所求,不能體會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是爲了讓所有滿意和喜歡自己,可能那種付出是真誠而單純的,但是這種付出的過程和最終的結果對於個人而言往往是非常辛苦的,這是同樣不可取的。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爲最好。“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說,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做一個真誠獨立的人,而決非一箇中庸的和事佬。其實一個真正討人喜歡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招致一部分人厭惡的人,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或許能夠更爲自如和自由看待如何討人喜歡,以及如何去做一個純粹的人。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爲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爲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心理學讀後感3

我一直都覺得,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我對心理學的認識得益於我在心理中心的工作。直到今日,我對這門學科的感覺任然是諱莫高深。也是因爲寒假的閒暇時光,我聽了學堂在線慕課《積極心理學》。淺談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幾個引起我共鳴的地方。

任何的學科都可以追本溯源,而人內心世界的變化可以從人的進化中發現。人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化,所導致的結果是人的視野的擴大。因而我們現在覺得當擡起頭、直起身子走路時要比彎着腰,低着頭走路要舒服。其中的科學依據就是人類的軀幹的骨骼整體呈現“S”型走向。這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人類的軀幹由“L”型向“S”的進化。而人類身體最長的一條神經稱之爲“迷走神經”。當我們挺胸擡頭的時候,“迷走神經”在舒張,因而我們會感覺愉悅、舒服。這對我個人來說的指導意義就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我發現現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彎着腰走路。在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中,對人的要求也是昂首挺胸。我想是不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奴性還沒有徹底清除。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的影響任然沒有消除。而作爲新世紀新一代的我們,應該挺起腰板。我們祖國的強大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因而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去展示大國氣象。

我曾瞭解過心理中心的理念,大多數都有“助人自助”、“助人爲樂”。根據積極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在助人的時候,人類大腦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激發我們身體的愉悅感,並且有助於我們思維的開發。我以前曾對“助人自助,助人爲樂”的理念產生過懷疑。因爲我們爲何要去幫助別人。更有“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熟語。我也曾用“只爲初心,問心無愧”來鼓勵自己去踐行這個理念。可是“好心沒好報”的事時常也發生在我的身上。因而我也曾想封閉自己,可是任就做不到。大多數的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只對她一個人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在這種問題上,誰都不可能博愛天下。其實助人也是有針對性的,正如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樣,都有其成立的條件。在別人主動求助時,我們應該去主動別人。當別人需要時,我一定真心實意幫助他。

人類進化導致了女性骨盆的縮小,其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類嬰兒的早產。大部分動物嬰兒出生的時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說奔跑。而人類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除了吃奶、排便等一些基本能力外,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因而女性在選擇自己另一伴的時候,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這個安全感,不僅僅是隻身強力壯,而是精神、物質的安全感。

心理學是個極其微妙又特別有用的學科,我將繼續學習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經驗。

心理學讀後感4

上個星期讀完了銷售心理學,想着總要寫個讀後感吧!然後呢,就一直拖,就拖到了今天。這本書真的挺不錯的,看完了這本書總感覺渾身充滿力量,非常興奮,非常想去嘗試一下。

第一部分本書主要是鼓勵,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要在各個方面鼓勵自己,給自己的潛意識一個積極的暗示。你的潛意識會根據你口中說出話的命令來不斷地暗示你每一件事。

我可以控制潛意識,是不是自己的這個幻想也可以通過潛意識讓它慢慢的減弱,這個還是挺影響生活的。每天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最後潛意識裏就真的以爲自己很強,在和客戶見面之前鼓勵自己。當跟客戶見面的時候你的舉手投足就真的儼然是一個非常牛逼的銷售。

這個是最重要的,每天鼓勵自己,把消極的情緒拋之腦後。

第二部分,設立並實現全部目標

這個部分就是如果做銷售需要設立明確細緻的目標,設立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日目標。需要把目標定的很細緻,每天要打多少電話,每天要拜訪多少客戶,當我們這麼精確定製並且執行目標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月收入目標和年收入目標很容易完成。一定要強迫自己必須完成,直到成爲自己的習慣。

一步一個腳印,到最後發現目標已經完成。我現在就發現自己的計劃的事情完成度不是很好,比如:從今天開始每天五點半起牀、每天跑步五公里。每當我制定這種計劃時,基本上最長不超過一個月就持續不下去了。現在好像找到原因了,就是因爲到最後我不知道每天做這個的意義是什麼,我相信任何人都很難去持續做一件自己感覺沒有意義的事情。

首先應該有一個大目標,比如:我想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就需要每天早上花20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去對着鏡子練習,那麼只能每天五點半起來去做這件事。面相最終目標去做一件事,每做一天都離目標更近一點,這樣就比較有動力去做。

最後一部分,暗示的力量

練習銷售,每天對着鏡子大聲說話練習自己的聲音。好的穿着,乾淨的穿着能夠給自己自信。

想變成成功者就去模仿成功者的言行,去模仿他們的穿衣,漸漸地你就會變成一個成功的銷售

以前好長一段時間感覺自己似乎沒有未來,不知道怎樣去努力,不知道怎樣去奮鬥,一天天一點目標也沒有,還沒有錢,感覺自己的人生都是昏暗的。

但是現在想通了,花最多的時間精力去找到自己想做的,之後剩下的精力就放在努力上就好了。如果還是沒有成功那只有兩種情況,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堅持的時間不夠久,這樣一想真的感覺好多了。

所以有時候一想其實人的一生也挺簡單的,找到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情一直堅持就好了,可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所以有些人一生平庸,有些人不平庸,差距也就在於這一點。

心理學讀後感5

積極的自我這一章,圍繞着“我”這個課題,展開了一系列探尋自我的過程,在學習完這堂課之後,我翻閱着書本,在尋找這堂課的真諦,這堂課想讓我們知道什麼,絕對不僅僅只是讓我們瞭解,讓我們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它還有更深刻的東西,於是我給自己四天的時間,在下一堂課到來之前,我要探尋到這節課,它真正想要說的。

我一直認爲心理學他的本意是觀察反饋人類自身,由於對自身的盲目性,有一些問題並不好由自己得到答案,所以這四天我嘗試着去觀察他人,希望找到可以符合這堂課,能夠讓我更加深刻理解這堂課的事物,結果兜兜轉轉了四天最終的答案還是到了我自己身上。在星期四的時候,我嘗試了一款遊戲,是一個搭建房子的遊戲,我在實際畫出的建築設計圖在遊戲裏面很難得到確實的效果,說白了就是很醜,和我設想的截然不同,爲什麼會這樣?這個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預想,可是結果卻天差地別。在玩遊戲時我一直不喜歡看遊戲攻略,這讓我有一種挫敗,很簡單的問題,爲什麼我想不出來?但是那一天我四下孤立,舉目看去,全是遊戲中白茫茫雪山的場景,我退了出去,我接受不了預想進行不下去的事實,一直輾轉反側到了近十點,我打開了百度,查找了遊戲攻略。

很可惜,他並沒有給我實際的解決方法,不死心的我再一次進了遊戲,這一次我進遊戲的畫面變了,不再是以往我看到的雪山,而是站在了雪山上看我所建的那個房子,我看到了一個不同的角度,那個角度看他和我的設計圖是一樣的,他在那個角度特別漂亮,完全不是之前進入遊戲看到的那副破敗的樣子。我下了雪山,走到了我在遊戲中的家面前,我圍繞她轉了一圈,沒有雪山的那個角度,他還是一樣的,只不過這一次不是醜的,而是美的。

是一場奇特的經歷,總讓我感覺這個房子就是我自己。大學聯考之前的成績讓我很自豪,直到大學聯考,我一直接受不了大學聯考失敗的原因,說是自尊也好,什麼客觀原因也好,我無法與自己達成和解,我對探尋自我是有排斥的,但是那天晚上我站在雪山上看到那個我以爲很醜很破敗的地方,他在外面一圈陽光的映襯下,與我現實中所處的黑暗不同,那是人工與自然能達到的最優和解。成長總是一瞬間的事情,那些一直冥思苦想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積極的自我這堂課到底要教給我們什麼?

她想告訴我們要與自我和解,接受失敗的,接受後悔的,接受理想的,接受美好的,知道自尊,深思主義,不要全盤否認你的美,不要過分肯定你的美,所有預想中的自我都是我們的選擇,好的壞的,都是我們踏出去的,確定好你的自我認知,當學會與自我和解的時候,所有的消極,拉扯你墜入山崖的力量也會消失。積極的自我,是你要懂你自己,你要掌控你自己。

心理學讀後感6

初識心理學,我懂的並不多,看了一些書後我纔有略微的見解。先從最基本的基礎常識談談吧。

有心理學就有心理醫生,作爲一名合格的心理學醫生,或者說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傾聽。心理諮詢師要用全身心來傾聽,腦子要不停的運作,用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期間酌情插少許的提問,使求助者在傾訴的過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緒,通過諮詢師的幫助,逐漸自己發現癥結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訴她問題處在哪裏。心理諮詢師的有效傾聽,化解了求助者的癥結。

在一次談話節目中,一位女性聽衆諮詢自己爲什麼老師學不好英文,不能跟外國人是很好的交流,而她的專業又恰恰是醫療英語。在經過交流後才發現,這位女士因爲當七年級段美好的跨國戀情被阻斷之後,出現了一種牴觸的清潔,不願再說英語,尤其是不願聽到外國異性對她說英語,實際上她碰到的是一個心理問題。心理諮詢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全新的聆聽求助者的傾訴,要聰明的問問題,要關注她自己的意識不願意承擔的那部分,而不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樹立自己的業界權威上。

還有一種是,諮詢人員聽到求助者說自己好了一點了,就高興了,覺得自己有能力。其實,這時候很多心理諮詢師不明白,求助者正在爲他們服務,這是求助者特別容易辦到的一件事。心理諮詢師就像家長、老師一樣,求助者希望讓心理諮詢師高興,這樣心理諮詢師才能對他好,他才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所以,求助者就希望讓心理諮詢師高興一點。這說明,人人都是生活中的求助者,只是在於角色轉換之間。

還有,在與求助者探討問題時,心理諮詢師很同意把應該放在求助者身上的關注轉移到求助者所說的“我想使什麼什麼改變……”上,這時需要讓求助者明白,心理諮詢師只能幫助他本人。比如,以爲母親很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很焦慮,此時心理諮詢師應該抓住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其實母子,父子的關係就像在蹺蹺板上,父母想改變孩子未來的平衡蹺蹺板,心理諮詢師要告訴他們,孩子是無法改變的,只有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孩子行爲的認識,然後做出對孩子的行爲的反應,這樣孩子纔有可能改變。其實這根本不應該是父母擔心的事情,父母應該後退,給孩子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會、經歷生活。

其實,心理治療不只可以給心理疾患者帶來福音,心理知識的普及完全可以預防許多心理問題的發生,而適時的心理指導更是有助於一個人挖掘潛能,增加才幹,最大幅度地提高生命質量和事業成功的機率,爲富有和幸福創造條件。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心靈的指引,人生的每一種歷險和每一次跨越都需要心靈的能量和機智,而心理指導正可以使心靈的各個側面協同發展,使心靈的結構呈優化趨勢。當一個人的內心變得強大而又靈動、寬厚而又堅毅時,那麼任何力量便都無法阻擋了。

心理學讀後感7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它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最近,我在看《積極心理學》一書,瞭解了它的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再回顧自身的日常教學經驗,發現積極心理學所強調的重點內容的確可以使學生不斷的進步與成長。那麼,下面,我將以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與自身的德育經驗來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積極引領,促進他們正面向上,更好地面對學習的困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積極情感的形成促使學生保持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積極情感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它主張研究個體對待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積極體驗。情感是我們重要的生活體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學生長期處於消極的情感狀態下,不僅無法學習,而且要經常處理情緒問題,這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對待過去方面,提高滿足、滿意等積極體驗;在對待當前方面,提高幸福、快樂等積極體驗;在對待將來方面,提高樂觀和希望等積極體驗。

二、積極人格特質的塑造促進學生的理性思考

積極人格特質是積極心理學得以建立的基礎,主要是通過對個體各種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加以激發和強化,有助於人體採取更有效的應對策略。積極心理具體研究了24種積極人格物質,其中成熟的防禦機制是一方面。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往往會使用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如退縮、壓抑、文飾等,這些都不利於學生的積極、理性地思考問題,甚至導致其出現消極的行爲,一厥不振的心理狀態,非常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努力塑造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有利於學生成熟防禦機制的形成,學會理性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行爲模式的形成。

三、積極社會環境的營造促進學生幸福感的產生

馬斯洛等人指出,當孩子的周圍環境和教師、同學、朋友提供最優的支持、同情和選擇時,孩子最有可以健康成長和自我實現。相反,當父母和權威者不考慮孩子的獨特觀點,或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標準纔給予被肯定信息的話,那麼這些孩子就容易出現不良的行爲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驗證了這一點。當學生生活的家庭環境是幸福的,開心的,家人給予的是鼓勵與支持,學生的人際關係和諧的話,學生所表現出的情緒狀態都較爲穩定,而且行爲方式都會是積極向上的。所以,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與幫助,讓他能在自己可能的範圍內得到最大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的許多理念與方法都影響着我對如何更好地爲學生服務、如何更好地進行德育工作等問題的思考,爲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我會繼續將不同的方法用於實際工作中,積極引領學生前進,促使學生正面向上,努力成長!

心理學讀後感8

爲什麼要讀這本書,瞭解每個人爲啥都會說謊。

馬克吐溫說,大家都在說謊,每一天,每一小時清醒時,沉睡時(善意的謊言)。

說謊不是人類的墮落,是人類的天性,欺騙和察覺謊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中重要的作用,說謊有利於生存,創新,社交。

一、人類是說謊的動物。

1.大部分是沒有惡意的,主要是人的天性。人類說謊,大部分是源於社會性本質。(社會性本質: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2.人在社會中,不僅需要保持與別人的關係,又要考慮自身行爲給別人帶來的影響,還要考慮怎麼迴應周圍人的行爲和反應。爲了迅速處理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速率,人腦體積開始增大,決策能力越強,社會智能被提出。人的智能,不單單是爲了適應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適應社會關係。人類有了高智商之後,發現欺騙能提高生存能力,從而說謊成爲了人類生存的一種能力。

3.不光是人類,近親類動物——靈長類動物也會說謊,說謊需要一定的智商才能出現。

二、孩子如何學會說謊。

9個月的孩子,爲了融入羣體,可能會跟着周圍的人笑或者哭;4歲的孩子,可能會拿了餅乾,但是會說謊是沒拿,甚至把錯誤怪罪到別人頭上。(3歲的孩子可能承認,4歲的孩子可能撒謊,這中間差別,科學家解釋爲心智理論,即知道別人不知道自己所思所想)。

三、識破說謊者並不容易。

1.識別說謊,觀察面部表情,一般情況下表情會反應人的真實情感。

2.說謊成功的機率,比我們想象中大,大部分人高估別人會發現自己說謊的能力。

3.說謊儀器並不一定可靠。測謊儀器是通過檢測幾種生理指標(血壓,呼吸速率),來結果描繪在勻速移動的紙條上,通過觀察紙條上的波動線來判斷人是不是有在說謊。測謊儀成立的前提是說謊過程中真的存在勝利變化,但人的血壓降低也不僅僅是因爲說謊

四、人爲什麼會欺騙自己。

優點:

大腦是個過濾器,大腦生理結構不同,感知社會的方式也不同(色盲與非色盲)。

1.保護身體,通過改變人的直覺(如減少痛苦,擴大病痛),從而減少傷害。【爲什麼說謊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呢?】

2.維持信念,通過較少人的認知衝突,減少認知失調。【爲什麼人的大部分記憶,都在說謊呢?】

3.維持創新,夢想家需要欺騙自己相信自己事業,同時過濾掉周圍人的不信任,保持創新。

4.安慰劑效應,謊言會讓人相信自己所想,從而忽略周遭環境實際傷害。

缺點:

1.盲目的自信會導致事件的失敗。

五、說謊有錯嗎?

人對說謊的看法,很大部分受限於人的成長環境,以及童年的認知。

心理學讀後感9

1、焦點效應與透明度錯覺:

我們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這可能造成對於他人行爲的過分解讀,而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自己緩解不利情緒,要清楚你所表現出來的尷尬或緊張別人很可能並未察覺。

2、預測誤差:

我們常常低估我們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也常常高估情緒事件的持續性影響。

這意味着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想要準確預測行爲最好參考過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爲,不能僅憑臆想。我們有較完善的心理免疫機制,使得重大事件帶給我們情緒的影響很可能比我們曾以爲的要輕微得多。

3、自我服務歸因:

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而把壞的結果歸因於其他。

就像當我們獲得成功的時候,我們常會將原因歸於我們超乎尋常的才智和品德;但當我們失敗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失誤是普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這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抑鬱,幫助緩解壓力,並讓我們認爲自己比真實的更優秀,激發我們努力去自我實現。但過分地高看自己就顯得狂妄和傲慢了,而與之所對應的謙卑,並不是看輕自己,而更像是不太在意自己,一方面讓人們爲自己的專長而欣喜,另一方面也真誠地認可他人的專長。

4、自我妨礙:

我們會通過設置障礙來阻撓自己獲得成功。這個行爲看上去是自己拆自己的臺,但其實自我妨礙並不是爲了破壞自我而是保護自我。

因爲害怕失敗,我們可能在任務剛開始時不好好幹,以此不讓自己產生過高的期望;因爲害怕失敗,我們在關係到自己形象的困難任務中不盡全力。盡全力失敗了比因耽擱而失敗更令人泄氣,如果在重重阻礙下我們竟然成功了,那對自己的信任會更加堅固;而如果失敗了也不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天賦和能力,自己的自尊也不會受到損害。

5、錯覺思維:

我們常常在隨機事件中找規律,當我們期待發現某種重要聯繫時,我們很容易將隨機事件聯繫起來,以此來支持自己的信念。

假如我們相信事件相互關聯,我們更可能會更注意某些支持性的證據。就像答主高中時每當體育課因爲下雨取消就會記憶深刻,那時候我甚至總結出了體育課那天多半會下雨的經驗,現在想想體育課和下雨之間當然沒什麼聯繫。

而這種將隨機事件建立聯繫的行爲往往容易讓我們產生一種控制錯覺,認爲各種隨機事件受我們的影響。這種控制感會讓人很爽,但它也能讓你沉迷在小概率事件的謎之自信中,比如賭博。

我認爲,這些內隱的思維習慣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說,能適應當時的環境就是有利的,能在進化中被篩選出來就說明它有它存在的生物意義。很多時候用自我意識去幹涉這些習慣並不一定有利,但能瞭解這些習慣確實能幫助我們提升生活體驗。

心理學讀後感10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書名是《心理學與生活》,作者是美國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於當時對心理學方面的東西也比較感興趣,朋友推薦了這本書,我便選擇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爲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學方面的書,但是看過後,在網上百度了下,原來心理學教材中的經典。

是我孤陋寡聞,實屬慚愧。這本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着極高的知名度,還是心理學基礎教材中第一品牌書、被美國ETS推薦爲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裏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至此,這本書我已經完整的讀過一遍,其實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

此書中雖然只是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但這些可能就是我們生活的傳播過程中所發生的微小的細節。這本書它讓我學會試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衆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

《心理學與生活》內容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後歸納爲以下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啓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最後,我也推薦大家有時間就去看看這本書,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更應該去看看這本書!

心理學讀後感11

自從地球上出現了人類以來,我們就對自身產生了興趣"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採取行動?"我們不能肯定其它的動物是不是也如此"關注自己",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對自身的思考讓人類更加與衆不同。早在20xx多年前,中國的孔子、印度的佛陀都強調思想的力量和來源,心理學正是起源於這種對自身的關注和思考。全球各地各個時期的人們,爲心理學的發展貢獻了力量,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心理學誕生於德國萊比錫大學的一間實驗室,如果要全面瞭解現代心理學,我們就應當從西方世界的論述開始,近日,我有幸拜讀了當前縱覽心理學發展的最重要的書籍之一,戴維—邁爾斯所著的<心理學>。

這本書已經出到第七版,作爲一心理學領域的最著名的導論性書籍之一,它使600多萬的讀者從中受益。作者還寫過一本<社會心理學>,再版了八次。美國心理學會前任主席,菲利普—津巴多說,戴維—邁爾斯的寫的教材無一例外都是暢銷書籍,因爲他有着優雅雄辯的文辭。

作者自已說,我希望以一種充滿熱情的、富有個性的方式來講述心理學,我的目標始終是,懷着對學生需求和興趣的敏感性,創作出反映科學發展最高水平的心理學導論。這本書語言生動,表達流暢,將歷史上重要的心理學事件和人物娓娓道來,體現了優雅而嚴謹的寫作風格。

<心理學>這本書從序幕"心理學的故事"開始,共有十九章,包括了對心理科學的批判性思考神經科學與行爲行爲的天性與教養人的發展感覺知覺意識狀態學習記憶思維和語言智力動機與工作情緒壓力與健康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心理學等內容。

在結構上,本書在每一章都安排了複習和思考,利於讀者的自學,還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網絡資源嚮導。這些爲讀者全面瞭解書中的故事概念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在嬰兒面前直接隱藏二根手指中的一個,爲什麼嬰兒會十分開心,總是充滿興趣?他們可以理解你的手指並沒有消失嗎?赤腳過火焰可以用心理學來解釋嗎?感覺到聲音就按鍵和聽到聲音就按鍵在時間上爲什麼有區別?這些生活中有趣的問題,可能有着出乎意料的答案。<心理學>這本書會爲我們提供許多的思考和啓示。

這是一本受到許多專家和讀者推薦的書,當我閱讀它的時候,那些生硬抽象的心理學名詞和心理學實驗不再是那樣的陌生,表現出了生命的活力。也許心理學是世界上涉及面最廣的科學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它。哲學家羅素說:"絕大多數人還沒來得及思考就死了;而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沒有思考過。",閱讀心理學書籍,瞭解我們自己身處的世界,瞭解我們的情緒和行爲,不僅僅可以讓我們擺脫一些無端的困擾,也可以讓我們從中感受到自省的樂趣。

心理學讀後感12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書名是《心理學與生活》,作者是美國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於當時對心理學方面的東西也比較感興趣,朋友推薦了這本書,我便選取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爲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學方面的書,但是看過後,在網上百度了下,原先心理學教材中的經典。

是我孤陋寡聞,實屬慚愧。這本書不僅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着極高的知名度,還是心理學基礎教材中第一品牌書、被美國ETS推薦爲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裏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資料。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潛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先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至此,這本書我已經完整的讀過一遍,其實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資料。

此書中雖然只是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但這些可能就是我們生活的傳播過程中所發生的微小的細節。這本書它讓我學會試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衆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

《心理學與生活》資料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後歸納爲以下幾大點:

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

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啓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

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最後,我也推薦大家有時光就去看看這本書,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更就應去看看這本書!

心理學讀後感13

人生,每個人都在演繹着一場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們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嚮往成功的道路都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時間每分每秒都在過去,這對於宇宙來說雖然毫無價值可言,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也許,當你在迷茫着的時候,頹廢着的時候,不知所措着的時候,你已經拋棄了一段你作爲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一段僅有一次的機會。我們的生命,雖然渺小,但卻應該活得有激情,有意義,因爲,這是我們向世界證明自己,是有價值存在的最好途徑。世界上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是時間,最容易消逝、過得最快的也是時間。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爲,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是在於怎樣利用時間。莎士比亞也曾這樣描繪過時間:“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我們應該永遠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着眼於現在,因爲沒有現在,也就沒有未來。”時間不像金錢那樣可以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每個人能用的只有“今天”和“現在”。我們無法把握昨天,因爲昨天已經成爲歷史,回憶只能是學習和總結,或許更多的僅僅是後悔和遺憾。我們也無法把握明天,因爲明天還沒有來到,只能給予希望和嚮往。我們能把握的只有今天。古人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把握不住今天,也肯定把握不住明天。綜觀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無一例外不是緊緊地抓住一個個稍縱即逝的“現在”、“今天”,立足於“今天”,運籌“明天”。

有人畢生充實,碩果累累;有人早生華髮,一生無爲。一個追求成功的人,需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一定要把“現在”看成是你最想做的事情的最佳時間。學習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不能由別人代替,只能自己去完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陶行知先生告誡年輕人,要做到“年無廢月,月無廢日,日無廢時”,要珍惜人生的每一寸光陰,不要讓時間白白流逝。我們應該記住: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損失的每一天都不會再回來。

時間又是無情的,最終表現在對人生命的剝奪上。人生數十年光景,轉瞬即將過去,身死之後,萬事皆空。再沒有感知,再沒有思想,世間萬物都與你無關,等待人的不是冰涼的地獄,而是無極度的虛無。從古至今,人們對時間表現出了極大的恐懼。德行美好的聖人,位高名重的權貴,功勳蓋世的英雄,無一能躲避撒手西去的結局,臨終時囑子託孤,多有不捨之意。

我們,不是時間的追趕着,而是時間的指揮着。命運掌握在手中。珍惜每一分每一妙,我們一定能創造永恆的價值。心理學的大筆揮毫必定能綻放光彩!

心理學讀後感14

《逆思維心理學》是一本教你如何用逆向思維看待人和事的書,讀完這本書,會讓你對生活中你想不明白,看不清楚的人和事徹底釋然。用逆思維的方式處理問題,很受用!例如:職場上,如果有人故意針對你,嫉妒你……你不要用常規思維去生氣,用逆思維處理:第一,在他面前低調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他面前裝傻,無能的人往往見不得別人比他強;第二,遠離他,不要經常出現在他的視線裏;第三,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努力修煉,讓自己的本領值得他妒忌。這看起來好像是在躲避,其實是用逆思維來修煉心性。一方面自己心裏不會那麼難受,另一方面也是處理人際交往的一種藝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要企圖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是的,我的處事原則是:待人真誠,但要不卑不亢,我尊重每一個人,如果得不到你的尊重,我不怨你,說明我們不是同類,我繞道!

昨天,我去理髮店剪頭髮。理髮師看了我的頭髮,在我頭上比劃了很久,說:你這種剪法很老氣,把你的臉顯得更圓,我給你設計一個髮型絕對比原來的好看,會把你的臉拉長顯小……然後便給我講了一大套審美理論。什麼當下流行的空氣流海,流線型線條,蓬鬆感,髮尾的柔和度,立體感……女人哪裏聽得美的描述?儘管我提出很多質疑,比如:空氣劉海適合小姑娘,我的年齡會不會不合適?再如:我的臉很圓,我十多年留短髮的經驗告訴我需要上部頭髮多一些蓬鬆一些,對臉部有遮擋,你那樣把頭髮往後打理,會不會把臉顯得更大?……理髮師很自信,又一陣比劃後,我把頭髮交給了他。

可是,他剪的過程中,感覺效果並不是他說的那樣,我一直擔心我的頭髮越來越少,可他還在不斷給我將頭髮打薄……我說不能打薄了,會貼在頭皮上,臉不是更大了麼?他說這叫層次感!我阻止了他很多次,但他依然堅持他的理論……最後我強行讓他別剪了,他還覺得外行在干涉內行,很不情願的停止打薄頭髮!可是我的頭髮已經面目全非了!我有些生氣,他又說效果還沒出來,一會兒你就會發現效果的,我要暈倒!這是什麼鬼?這髮型不適合我好不好?他搗鼓了半天,最後我的好心情全部被破壞了!中午去朋友生日宴,大家都說沒有原來的好看!固執的理髮師,理論脫離實際的理髮師!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上你門店上當!

我鬱悶了很久,後來想到用逆思維化解了不良情緒。第一,之前他和你有過溝通,是你沒有堅持自己的原則,輕易相信了他的專業能力和審美能力,責任自己也有份。第二,原來的髮型都剪了十多年了,就當換一種髮型吧,雖然不是很合適,但是不嘗試怎麼知道呢?那位理髮師給你提供了更多嘗試的機會。第三,我頭髮長得快,過不了多久就長回來了,有什麼好鬱悶的呢?這樣一想,天下太平。換個角度,世界都是美好的!

可能你會說:逆思維有些佛系,逆思維有些阿Q!是的,換種思維讓你成功,換種思維讓你幸福,這不是很好麼?

心理學讀後感15

你是否在走廊裏遇見自己的老闆,就會感到緊張不安?在接任一項新的工作任務後,你會不會擔心自己可能無法勝任,因此每日茶飯不思,輾轉反側。甚至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但你還覺得隱隱的焦慮,會忍不住猜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自己能不能解決?如果你有這樣的“症狀”,那麼你焦慮了。心理學研究表明,95%以上的人存在典型的焦慮症狀,將近40%的人被嚴重的焦慮困擾,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讓如此的多人開始焦慮,一部分人甚至陷入了集體性焦慮。《焦慮心理學》這本書對現代人所產生的普遍性焦慮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並結合多名心理學家的治療經驗和大量臨牀案例,得出很多簡單、實用、有效的戰勝焦慮的方法,讓你在閱讀和實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擺脫焦慮困擾。

與抑鬱、傷痛、憤怒等單一化的負面情緒不同,焦慮相對更微妙、更復雜,甚至更難以形容,其實,適當的擔憂是正常的,畢竟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但過度焦慮影響了生活和工作這就有些病態了,這樣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焦慮的根本原因。書中提到了焦慮的多個誘因,歸納起來,重點有以下幾種。

一是認同危機。即別人眼中的你,從小到大,我們難免被家長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那個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會讓你有落差感,然而這種落差並沒有隨着你的成長而消失,工作後,別人家的孩子依舊圍繞着你,讓你覺得自己挫敗感越來越強,此時你已經出現了較爲嚴重的低自尊感,你非常依賴外界的肯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認同危機。

二是失敗恐懼。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這在我們的人生中都只不過是一個瞬間的記錄,但有些人,卻因爲這瞬間的變化而沮喪、緊張、焦慮以至絕望,有些極端的人,選擇了更爲極端的方式來逃避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失敗之後產生焦慮情緒也很正常,但我們要學會自覺質疑和辯論,告訴自己,失敗只是提醒我,下次做的更好。

三是完美主義。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達到你預期的結果,你必須保證你的聚會完美無缺,你的工作必須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你的伴侶必須是最好的那一個,等等,然而這個世界大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對你俯首聽命,他們不會事事順着你,此刻的你非常脆弱,你會痛苦,你會異常焦慮、沮喪的壓抑。事實上,你之所以覺得世界不完美,是應爲你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能不再過於堅持執念,你會變得強大、自由。

四是自我貶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貶低心理,知識程度輕重不同,心理學對自我貶低的定義是,當一個人面對他無法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現出來的就是自卑和無助。

瞭解了焦慮的誘因,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斬斷焦慮的思維,打破自我折磨的死循環。莎士比亞說:事情沒有好壞,全在於你怎麼看。同樣的困境,對於不同的人,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一顆強大的內心,是你戰勝焦慮的最好武器。培養積極的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讓我們一起趕走焦慮,讓生活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