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學》讀後感(集合15篇)

心理學5.49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學》讀後感(集合15篇)

《心理學》讀後感1

作爲一個學院派系統學習心理學6年,並以發展教育心理學爲方向的學生,我自己在選擇一本專業書籍時,有一個小竅門:如果這本書是第“大於等於2”版的話,選擇它應該沒什麼大錯。所以在我看到這本書赫然“第11版”的時候,可想它當時在我心中的宏偉形象。

拿到了熱騰騰的新鮮書,翻開後:優美的裝幀和高檔有質感的紙質,讓我好感徒增,加上最重要的:豐富的內容與內涵,最新研究成果的更新與分享,生動活潑的語言,開放全面的視角等等等。這一切都讓我想說:如果推薦一本書作爲青少年心理或發展心理學入門書籍的話,它絕對是您不二的首選~!

《心理學》讀後感2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長大獨立,甚至於成家立業,教育子女,都會面臨很多的變化。非常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的建立。一個人的成長,都不是孤立的。首先是跟家長的關係。

當然在這個階段父母的態度,方法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是否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開啟。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首先是一個人,需要尊重,愛護,平等的關係??需要受教育,需要跟社會和人羣建立良好的互動,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更好地對社會做貢獻!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運氣和明白所有的道理。

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學習,反思,比對,調整,再螺旋式提升,進而成長。懂得自己,瞭解他人,哪怕是非常親密的家人。所以,這本書不只是針對兒童,也針對兒童的家長,老師,親戚,同學,未來的伴侶和夥伴朋友。所有的現象也許沒有一個標準來評判,也沒有一個結論來終止。這裏有很多很多的例證可以學習,可以思考,或許,方法就在其中!

《心理學》讀後感3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是會思考的高等動物。因爲有思考,我們就有了想法;因爲有了思考,我們的心理會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怪誕的心理學由此而誕生;怪誕的心理學由此成了無數專家們研究的課題;怪誕心理學由此也成了我們無數普通讀者好奇的話題。 那麼,就讓我們隨着享譽全球的頂尖心理學大師理查德懷斯曼一起來學習領悟有關於怪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吧!首先,我們需要對於怪誕心理學定義有個相關的認識。作者在書中有着對這個名詞如下的表述:這是人類感知系統的一個基本怪癖。只要在合適的背景下,人們善於在一個毫無意義的形狀中不知不覺看出含義來。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學。這就是一種被稱之爲怪誕的心理學。

《心理學》讀後感4

要不是抱着有始有終的原則後半部分幾乎看不下去。其實從科普的角度來說,還是有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的,畢竟普及的前提在於門檻低。所以這本看似講心理學的書,更多的像是某個論壇上的獵奇故事帖子,只是相對來說分門別類地進行了整理。很多地方比如強調同性戀的基因型、一些邊緣性慾錯曏者的心理形成原因、精神病人的普遍無攻擊性,都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用寬容的心接受和了解。這是好的地方。然而讓我受不了的地方在哪呢?就是通篇矯揉造作的文風和東拼西湊的案例。簡直了!我不是對心理學有非常多理論研究的人(不然也不會看這書了),但是平時從各種渠道中也獲得了一些相關信息,當這些信息以一種面目全非的方式出現在作者的描述中時,分分鐘想砸手機。

具體大家看前一章就可以感受,如有不適,就不要看下去了,後面的更無力吐槽。不過,出於對此類作品的興趣,還是給個兩星,感興趣可以粗略看看。但不建議推薦,可以找到更好的。

《心理學》讀後感5

一本初級心理學入門書,作者好似試圖把它寫得更廣面,試圖寫得通俗並且有趣。書中大量案例都採用第一人稱寫(甚至連人名都用梁山好漢替代),引用《致命ID》、《美麗心靈》、《蝴蝶效應》、《夢之安魂曲》等影視來對各種病態心理輔以說明,穿插心理大咖弗洛伊德,榮格一些心理學說,最後九型人格,診療對答也雜七雜八通通揉入成書。應該說,這種創作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事實是這種缺乏條理的結構,導致本書的中心不明確,定位也有些奇怪,也導致寫出來的東西流於表面,缺乏系統性,缺乏深度,甚至還影響到知識吸收。而本書的錯編亂排更是直接導致此次閱讀成爲我微信讀書以來最爲痛苦的`體驗,幾欲棄讀之。當然,本書作爲心理學入門書也不是一無是處。對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日常消遣滿足獵奇心理之下,還可以普及一些心理知識的。

《心理學》讀後感6

看完了《青少年心理學》,我有感而發。

青少年同齡人羣體的來源,受教育而接觸的同齡人羣體;家庭生活而接觸的同齡人羣體。青少年好的學業成績能夠讓父母爲之欣喜,但是對於提高青少年在同齡人羣體中的地位影響不大。

青春期同齡人在一起度過的時間絕對值遠遠高於與成人在一起度過的時間。

與兒童期相比,青春期同齡人在沒有成人監督的環境中發揮作用的情況更多。

在青春期青少年越來越多的和異性同齡人交往,而同期同齡人羣體性別高度分離。

而同期同齡人侷限於較小的團體,而青春期纔會出現較大規模的同齡人。

《心理學》讀後感7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受益非淺。書中反覆說到優越感和渴望被關注,這個是問題的根源,作爲父母和教育者,應該懂得兒童一些壞行爲的根源在哪裏。我常常在想,以前的人生活條件很差,都不用懂得一些育人方法,卻可以培着那麼多優秀的人來,而今生活條件好了,反而出了很多教育上的問題。然而問題就是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就缺乏了苦難教育和挫折教育,所以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所以現在的父母和教育者,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教育孩子。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父母的問題。請不要去責怪孩子。教育孩子一定要早和未雨綢繆。千萬不要被一二年級時好成績所矇蔽,那個時候,基本所有的孩子成績都是好的,多關注一下孩子的行爲習慣,還有心理活動。

最後願每一對父母和每一位教育者都多學習一下兒童心理,以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心理學》讀後感8

這本《每天讀一點行爲心理學》介紹的內容,是許多心理學家通過觀察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爲,並進行分析和判斷行爲出現原因的可能性構成的。作者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事例、具體的情境來爲我們分析行爲背後出現的可能性,從而讓我們瞭解到行爲心理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行爲心理學中,大多是研究人的肢體語言,特別是在無意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潛意識的動作,恰恰是這些無意識的動作實質是真正能夠反映出人心理的真實想法。這本書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每個實例後邊都走一幅便於我們加深理解的形象插圖,我覺的這一點也充分體現了作者的用心。

本書中給我的感受就是我以後會更留意去關心每個人的行爲,我也會嘗試用書中的答案去驗證。還有我也會去理解自己的行爲,以及行爲背後的祕密。

《心理學》讀後感9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內心裏都充滿着許許多多的不滿和疑惑!我們是這樣,那幼兒呢?他們也同樣如此!年齡小的幼兒,他們只是盲目的依賴,沒有自己的主見。中班以後的孩子們就不同了,他們知道和老師“作對”,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盲從!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反叛!

學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之一。幼兒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在以遊戲爲主的各項活動中,心理髮展異常迅速。作爲幼兒教師學習幼兒心理學是自身發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每一名幼兒教師,都應該認真學習心理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積極開展幼教科研,爲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心理學》讀後感10

進化心理學最特出的特點就是從進化的角度來揭示某種現象的心理及行爲的科學,它可以解析很多關於遺傳的現象,在心理學中遺傳以及環境的對心理的爭論從來沒有間斷過,最近許多心理學家也把文化當做一個因素之一。

在家庭因素影響個人的成長中,自己的確深有體會,小時候的每個記憶都能證實這些,但是是否與古遠人類的生活環境有關?心理學家能如何證明呢?即使通過調查得出的也只能整體的心理,並不可以排除特別的情況的存在,例如本論文提到,男性與女性在選擇配偶的差異,但是這些是否與選偶時的相貌、環境等因素有關呢?像在中國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所以在90年代前後,男生比女生會提前入學,當他們在學習中接觸的時候是否會影響他們的擇偶心理呢?

我們現在的生活與以前的相差甚遠,以前先人的勞動技能是否也能遺傳下來呢?如果能遺傳,那會不會隨着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呢?遺傳、環境、文化對我們的影響究竟是哪個更重要呢?

《心理學》讀後感11

早些年我也混跡過幾個心理或精分的論壇及聊天羣,裏頭有些人討論問題粗脖子紅臉時,卻甚少謾罵,只是一本正經的互相分析對方兒童期如何如何有創傷父母如何如何關愛不夠,真是夠陰的,學過精分的玩起這套來更是不得了。還記得有次我給友人支招,吵架時不要去對罵,一臉悲憫的看着對方,目光透着憐惜和深情,等對方罵累了,喘氣的間歇便輕聲的對他說:我能體會到你現在的痛苦,這不怨你,這是你童年期的創傷造成的,現在去治療還來得及。然後默默的遞給他一張名片,上寫着“精神科醫生×××”。

每個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問題,輕重緩急而已,影響到生活了便要及時去找心理諮詢師或精神醫生等專業人士解決,當然有大量所謂的專業人士用他們似是而非的專業能力可能更會把你整偏了,所以先期瞭解一下各種心理問題給自己打個底也是一種方法,本書便是個途徑,文筆雖一般,還有些故作風趣,但勝在的輕鬆,作者專業知識紮實,涉獵較廣,推薦一讀。

《心理學》讀後感12

本書重要先容了二零世紀二零年代以來兒童心理學研究的職位地方不斷的強化埋頭理機能形成的過程來闡明心理機能的涵義,使心理學的生長從描述性階段向闡明性階段過渡,兒童生長心理學可以或許爲此提供闡明性的控制論模型。

教育是一門關於獸*的藝術,同時也是一門關於獸*的科學。當我們的教育與“人”走得更近時,學生之於學校、學生之於教師、學校之於學生、學校之於教師、教師之於學生、教師之於學校等種種干係與牽動都將豐裕着調和與愉悅。

書中非常細化地從各個部門對生長心理學進行了研究和闡發,使讀者更加清楚地瞭解心理學的內容。讀這本書,使我充實體會到作爲一個教師的不易以及這份責任感,要更加仔細和耐煩地去觀察每一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來跟他們語言,把本身和學生們看作是平等的對待,用他們的心去思索,去體會。這樣的話,纔會成爲一個好教師。

《心理學》讀後感13

這本書很棒,篇幅不長內容豐富!它需要反覆閱讀然後在生活和工作中一一觀察和實踐!如果這輩子能和哈里.巴爾肯這樣的老師溝通和談話,更或者是學習應該是多麼幸運的事!一直喜歡心理學,但沒有機會學習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很是遺憾!我覺得心理學像一種特異功能,神奇而且具有一直無形的力量很是強大!

可以幫助好多人,更可以幫助自己瞭解自己!如果自己心裏不舒服了、困惑了我該怎樣去解決去面對呢?——拿來鏡子不停的看自己,左看看右看看沒看出微表情呀?只看見一張有些長肉肉的大苦臉,然後告訴自己,對自己重要的人或事執拗是一種傷害……

《心理學》讀後感14

對心理學感興趣是近幾年的事,初衷是想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最終改變自己!這也是出於迫切的想要改變的願望!結合這幾年國小教學生涯的所見所聞,這本書總體來說,很多觀點都非常贊同,對以前遇到的一些問題孩子的行爲也有了一定的解釋,儘管對如何去改變還不太清楚,但對原因的探究,也有助於以後在遇到這樣的孩子時能夠多一些幫助他們的辦法!

深深的感覺到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瞭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特別是家長更應該瞭解孩子的心理,如同書中所說的兒童時期的社會情感培養非常重要,直接影響着以後得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當然學校老師的也承擔着彌補家庭教育不足的責任,總之,瞭解孩子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切忌用極端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值得一看!

《心理學》讀後感15

今年涉獵了心理學範疇的多本書,如《社會性動物》、《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人性的弱點》、《自控力》,但是都不如《社會心理學》全面,翻譯流暢,讀起來不像《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語言晦澀,排版和內容也比《社會性動物》更能讓人愛不釋手,大量的例子、名言、漫畫、表格讓人進一步理解書中的觀點。

在內容方面基本上涵蓋了《社會性動物》、《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這兩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心理學的範式教科書。這本書反反覆覆、讀讀停停持續大半年,是目前讀過的最厚的一本書,很高興自己堅持讀完了,並且以後還會反覆翻閱。也是因爲這本書,開始學做思維導圖,日積月累,最後完成的時候也驚歎於自己的耐力。

相見恨晚的同時也感謝自己在這個年紀讀了這本書,更夠更全面的看待社會,更包容、多方位的看待他人,更重要的,進一步瞭解了自己,瞭解“人”的多樣性、複雜性,希望自己能夠更好的學以致用,學會和自己相處,接納自己愛自己。

標籤:讀後感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