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董一菲《我的空中樓閣》課堂實錄

語文3.11W

  一、導入課文:

董一菲《我的空中樓閣》課堂實錄

在解讀這篇課文之前,我想起了張曉鳳的一段文字——《遇》:

生命是一場大的遇合。

一個民歌手,在洲渚的豐草間遇見關關和鳴的睢鳩,——於是有了詩。

黃帝遇見磁石,蒙恬初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歎和對物的深情。

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裏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

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基羅在渾燉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

我渴望生命裏的種種遇合,某本書裏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冷泉與舌,流雲與眼,松濤與耳,他們等着,在神祕的時間的兩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不一樣了,永遠不一樣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樣的情節,我一直在等待着種種發生。

與“詩意”遇合當然是美麗的,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詩意,而是“一地雞毛”。我們每天都得面對庸俗不堪的現實生活,我們每天都得面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細節。我們是否能從日常生活的情境中獲得“詩意地生活”的境界?我們是否還能夠在繁忙而瑣碎的生活裏保持一種生活的激情?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在閱讀這樣的文字時,必須向自己的心靈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讓自己的靜下心來,領悟這樣的逼問。

一般說來,我們必須遭遇兩種生活。第一種是“散文式的生活”,我們必須活着,瑣碎的衣食住行;第二種“詩的生活”,不計利害得失的自由想象的精神層次的生活。物質層次的“散文式”的活動意味着功利的、合乎常理的的實際生活,它是世俗化的、循規蹈矩的,而精神層次的“詩意”的生活則是以跳躍的、想象的、不計功利的,它注重生活的價值體驗和審美體驗。應該說,這兩種生活對人類來講都是必需的。

對於個人來說,只有這兩種生活持續不斷地相互關聯,以“詩”的生活完善昇華“散文”的生活,以“散文”的生活使“詩”的生活落到實處,纔是較完美的人生。

不過,要人們重視第一種生活容易,而要人們重視第二種生活則要艱難得多。問題就在於,人們往往沉迷於第一種生活,而遺忘了第二種生活。

  二、組織課堂討論

同學們,當我們進入這個文本時,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要考慮的是作者以什麼樣的心情去觀察自然的,作者在寫這樣的文章時,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理視角來觀察自然的?我們又可以以怎樣的視角來解讀“自然”這幅圖畫?

作者在這樣圖畫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她是如何融入這些東西的?作者爲何能從最平常的日常生活,從最平常的自然景物中,找尋到快樂與幸福?你能夠找到這樣的快樂和幸福嗎?

我們可以將這篇課文看作是一個召喚結構,作品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促使我們去尋找,去填補。它能夠召喚起同學們的什麼樣的理解呢?你們能夠從中讀懂什麼呢?

這節課我們大家共同完成一個作業:“我讀《我的空中樓閣》”,寫出你的理解,三言兩語即可。然後同學們各自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碰撞我們的思想。

生①:我喜歡這樣的表述:“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我認爲這樣地交代空間位置很好。我還喜歡這句話“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我覺得這簡直就是說的我心中的話,我家裏住得比較遠,每週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是在向幸福迴歸。而我離開家,也覺得自己從幸福之源走出來。師:說得非常好。同樣是描寫空間,“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顯然比“一座青翠的山上坐落着一僮小屋”要好得多。這說明你是在用心學語文,注意到了這樣的語言細微之處。關於“起點”與“終點”的說法,你完全是用你個人的體驗來說的,這很好,這樣的閱讀纔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生②:我讀這篇課文,最直接的感覺,這好像是在北歐,是那種坐落在森林裏,坐落在大海邊的那種歐式小屋。我喜歡設計,因此,我特別喜歡這樣的風格。但是,我認爲,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必須關注的東西,例如,家庭是我的小屋,我的父母親對我十分的關愛;學校是我小屋,我有友愛的同學我令我尊敬的老師。

師:你這裏說的好像是兩回事,其一是遙遠存在於我們的構想與設計之中的那樣的“空中樓閣”;其二是存在於現實中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我們的家庭,我們們的學校。在這樣的生活裏,我們怎樣構築我們的“空中樓閣”?要靠一份親情,要靠一份友情,一句話,就是要靠一種真情來建構這樣的樓閣。對嗎?看來,如果你將來學設計,一定會很了不得,因爲你關注到了設計之外的東西,那就是將人文的精神與人文關懷注入進我們的生活中去。

生③:我特欣賞文中對光亮的描寫和把握:“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後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小屋的光線既富於科學的時間性,也富於浪漫的文學性。”這太美了!可是,我們什麼時候在生活中,關注過這樣的光線的變化呢?

師:只有特會生活的人,才能把握到現實世界裏的這樣的“光和影的和諧旋律”。

生④:這篇課文中,有一個角度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所謂“空中樓閣”不只是說的那座小木屋,還包括周圍的天空與世界。作者說:“領空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適於心靈散佈,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遊目騁懷。”所以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生活和詩意不僅僅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狹小的空間。還有遼闊的自然和世界。

師:說得好!這使我想起了蘇軾的一篇賦《赤壁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怎麼樣,把這個句子抄下來,背誦下來吧!作者說,“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看來,這個世界除了金錢的富翁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富翁:這是一種空間上的富翁,他們在心靈的咫尺之間,裝着一個無限的自然。

生⑤:我注意到了作者的這樣的表達:“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因爲有了這樣的藝術的眼光,她的生活中還會有很多的藝術品,這裏只說了第一件,還有第二件,第三件呢。不併不想擁有作者這樣的小屋,而希望擁有她那樣的眼光。

師:好得很啊!你這話都說到我心裏去了。藝術的眼光,就是審美的眼光,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審美的眼睛。(教師板書:藝術的眼光——審美的眼光——作者的眼光——你的眼光——我的眼光)

生⑥:我也贊成剛纔那位同學的意見,其實,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它不過就是一幢小屋,甚至還可以說,這就是一幢陳舊的小木屋,沒有什麼的。可是當我們將它置於詩意的眼光中時,它就成了作者的一件藝術品,成了一幅畫。成了作者心中的“空中樓閣”。它就成了作者心靈與自然溝通的隧道,神祕而令人嚮往。

生⑦:每個人的心裏都會有一間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間,也可能在海邊,可能是放飛了的小鳥,可能是海中的半個夕陽……那是回家的感覺,是回到自然的夢想。

師:是的,不僅是小屋可以成爲我們的空中樓閣,一間小小的書齋,一本小小的書,聽一首美妙的音樂,看一部美麗的電影。居“陋室”,劉禹錫說:何陋之有?處鬧市,陶淵明說:而無車馬喧。

生8:我喜歡文章中關於樹的描寫,我把這種樹叫做生命中的樹。這樣的樹最早在我讀魯迅《秋夜》時出現過,“我的園中有兩棵樹,一棵是桃樹,還有一棵也是桃樹。”後來在讀陶淵明時也出現過,“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而現在又出現了。我從這裏讀到了一種“悠然見南山”、“淡然如菊”的心情。

師:很好,這種“悠然”和“淡然”的把握非常到位。

生9:作者說,“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我總覺得,這座小屋是作者的世外桃源,我不知道,在這起點與終點的中段,作者將遭遇怎樣的生活。如果那是一種世俗的生活,那麼,我以爲,她是一個能夠在世俗與世外之間出入自如的人。

師:這裏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你這樣的理解,作者其實也生活在一種世俗之中,但是她爲自己守着了這樣一個心靈的空間;還有一種,就像前面的同學所理解的,作者有了藝術的眼光,於是生活中每一件東西都被她賦予了詩意。

生⑩:這裏有兩個“點綴”是意思不同的。“小屋點綴了山,什麼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着。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別緻出色,乃是由於滿山皆樹,爲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前面那個點綴,是點綴本義,後面那個點綴,其實已經不是點綴的本義了,可能是襯托,或者是裝點的意思了。不過,這不要緊,這並不妨礙我們的理解。

師:你能注意這樣的詞義差異,說明你真正讀進去了。詞語一旦進入課文,就有了它的語境義了,很多的詞義,我們就不能再依辭典的意思來解釋它了,而要依據文章的具體語境來理解了。而你顯然是在依據文章的語境來理解詞義的,這一點做得很好。

  三、教師小結

這次討論之前我私下有一個期待,希望這樣的閱讀,能夠成爲同學們的一次成功的精神歷程,一次成功意義探尋過程。同學們能夠以此次閱讀擴大自己的閱讀視野,重構自己的意義世界。現在看來,我這個期待已經實現了。

事實上,誰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時刻,當我們凝視着月光下的樹影,諦聽着山林間的鳥鳴,我們的.精神隨之一振,抖掉了塵世的俗念,得到了心靈的升騰。那時,我們可能都會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這道精神的門能爲我們開啓多久?如果我們心靈的河流里老是流淌着攙雜銅臭味的雜事與垃圾,我們又怎能守住這一份心靈的寧靜?阿爾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賞”,告誡着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要靜下心來,放慢腳步,與自然對話,與自然擁抱。

我以爲,面對詩意的生活這個命題,有三個問題擺在了我們的前面:一是態度,二是條件,三是狀態。態度是決定一切的,有了詩意的生活的態度,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有詩了。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對詩意的生活持一種抵制的態度,以爲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現實的。說什麼要等我們有了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後,才能這樣;要等我們有了一份好工作後,才能這樣;要等我們在事業上成功了以後,才能這樣;要等我們有了較多的收入後,才能這樣等等。事實上,等到這一切都得以實現後,詩意已經遠離了我們,我們已經不可能再找尋到真正的詩意了。當然,也不是說沒有基本條件的問題,這個基本條件,就是我們必須保證基本的溫飽,我們首先能夠生存。這裏有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值(溫飽不能保證),是不可能有詩意的;一旦達到這個值,生活的質量就不再由超出這個值的多少來決定了,而是由內心的狀態所決定了。這裏最高的境界,就是使“詩意的生活”成爲一種日常生活的狀態。詩意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細節裏。當一個人內心擁有了對詩意生活追求的渴望,那麼,於平常的生活中處處都能建築起這種“空中樓閣”來了。其實,這些同學們都已經談到了,無須我再多說了。

【附錄1】情感與智慧缺席的閱讀

關於這篇課文的解讀,從前一般說來是這樣的——提出下面這樣的問題,要求同學們完成,以爲完成了這些問題的解答,就解決了文本閱讀的任務。

一、這篇課文中描寫景物多用兩相對應的方法,使特點顯現。認真閱讀課文,按前後順序把對應着寫的景物排列出來,體會這樣寫的表現力。

二、說明下列句子中所用比喻的類型和表達效果。

三、理清層次,領會要點:

第一部分:立足於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第二部分:立足於小屋,看周圍環境和小屋的關係:

四、課文如何做到定景換點來突出景物的特徵?

五、從哪些方面體會出本文筆調清新、語言優美的藝術特色?

這是一種純技術層面的閱讀。這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閱讀時,我們的學生沒有心靈的參與,情感與智慧總處於缺席的狀態。

照這樣的設計來解讀文本,學生不可能在這樣的閱讀中融入自己的生命和理解。

作者站在哪個角度去觀察,這是一種技術視角;這種純技術的東西只有在學生有了心理的需要後,纔會產生作用。如果學生面對自然沒有感覺,沒有感動,回憶起來,沒有印象,那麼,什麼樣的技術視角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種閱讀是立足於文本之外,而不是進入文本之中的閱讀;這是以語言評判者的身份疏離文本而不是以語言使用者的身份進入文本的閱讀。

教師在導讀時,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進來。他們似乎不覺得有讓學生心靈參與,有讓學生震撼和感動的必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在少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美的教育。”“所謂‘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裏’,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

我們現在的閱讀所缺乏的恰恰就是“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的體驗,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的體驗。

這樣的閱讀每天都在進行中,學生們通過這樣的閱讀訓練走進考場,走進高一級學校。他們的閱讀技術也許在一天天進步,然而他們的心靈卻從來沒有真正地給思想和情感滋潤過。

更可怕的是,不僅是學生沒有心靈的參與,就是作爲教師本人也沒有情感的參與,沒有發自心靈的閱讀。個人的生命體驗(livedexperience)和自我理解(understangdingofoneself)也處於缺席的狀態。)

【附錄2】部分學生的意見

學生心中怎樣的小屋,他就能讀到怎樣的小屋。兩年前葉永玲老師在上這篇課文前讓同學暢談自己的感想時,她的學生當時寫下一些文字片段。我驚奇地發現,很多學生的觀點是相似的。

獨立於山中的小屋,遠離凡塵,超脫世俗,它寄託着作者對“獨立、安靜”的生活的嚮往,有些虛幻,但又是那麼真實地存在着,如世外桃源一般引人駐足仰望。

展現於詩意之中的小屋,是心靈與自然溝通的隧道,神祕而令人嚮往。

融入自然就是融入快樂,融入生命,融入多彩的生活。而熱愛自然的人也就是熱愛生活的人。

景色是恬靜、和諧的,有一種脫俗的清雅,一切因爲太美而有點不真實……就像高懸於蒼穹的一顆星星,絲毫不受俗塵的沾染,清澈自然,獨享其樂。

也許是作者的一件藝術品,把她的想象做了一個模型,千方百計做成自己嚮往的樣子。

那是一幅畫,畫上有一重又一重的山,,一排又一排的樹,一座小巧的房屋。不知爲了什麼,它被扔到了小河上,隨着波浪一飄一飄……河流沒有盡頭,也沒有源頭,說不清它從那裏來,也不知它將往何處去,只見小屋若隱若現,虛無縹緲。

每個人的心裏都會有一間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海邊,可能是放飛了的小鳥,可能是海中的半個夕陽……那是回家的感覺,是回到自然的夢想。

作者似乎有着生活的枷鎖,而以此文寄託她的追求。

人在自然中誕生,他就不能離開自然,縱然逃離自然,最終也只會在自然中化爲塵埃。

我覺得,這隻能是現代都市人在緊張的奔馳忙碌中的一個夢而已。我會選擇棄它而去——畢竟,我是永遠也做不到如此的無牽無掛,我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了,很多東西我情願揹着它。

在我心目中小屋只是一個忙裏偷閒的好地方,但絕不是“幸福的終點”。如果要我選擇安逸舒適的生活與充滿競爭的生活,我會選擇後者。因爲寧靜的生活很少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只有競爭才能證明你存在的價值。

我想起這首歌:“願與你遠遠地漫步雲端,美的蒼穹爲我們鋪展,別讓信訪沾染塵埃……能掩耳不聽煩事喧囂,要一種真正的自由自在。”究竟作者想回歸自然呢,還是在逃避現實?

我們看不到蔚藍清新的天空而承受着烏雲的低沉,我們聽不到鳥兒的歌聲小河的合唱而忍受着整天轟隆不止的馬達聲,我們聞不到花的香草的甜而整天呼吸着混濁的空氣,我們摸不到水的清山的美而每天開着汽車進工廠……一個失去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享受的人,一個失去了心靈的人,跟機器和植物有什麼不同呢?

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節奏緊張的時代,大部分人都忙於打拚,而丟失了或疏忽了心靈的某些需要——如平靜、安寧、自在……

小屋像是小朋友與老人的地方,容不下成年人的雜念。我願我的爸爸、媽媽住進那兒,我就化身爲那屋後的大樹。

在清晨盈耳的鳥語中,一對老夫妻泡上一杯清茶,安詳地坐在藤椅上輕輕地搖着,好像是微風輕輕地推着他們,沿着記憶的小路回到了從前,往事彷彿小花園中的花,有紅有白,有絢爛有飄落……

小屋像童話故事裏的家,作者就是擁有最純潔最真誠的心的小姑娘,輕輕地對小屋說聲“我出去了”,帶上小籃子,化作蝴蝶,飛上了天。日暮時,小姑娘三步並作兩步,蹦蹦跳跳回來了,帶回一籃子的草莓,幸福地告訴小屋“我回來了!”

這一切讓人覺得是江中的一點孤火,夜半的一聲鐘鳴,又或是夢中的一縷破綻,那種孤獨寂寞,縈繞不去。

即使它有鳥的歌唱,花的芳香,有高大的樹的庇護,卻缺少了人的氣息、人的話語、人的歡樂、人的悲哀。

站在小屋向外望,層層的樹、片片的雲、朵朵的花都是朝夕相處的同伴,這是怎樣的暢快、豪邁!文中貫穿着作者的陶醉之情、熱愛之情。

小屋是否美,得看心境:當一個人心無雜念,它是一個美妙的所在;而假如是我,我向往那富麗堂皇,哪怕別人會說我奢侈,也許等到我老了,纔會以一顆淡泊的心去享受那平靜的生活。

我敢斷定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一定是自豪的、快樂的、滿足的,不是嗎?文章字裏行間透出來的歡快的音符,能夠激活每一顆消沉暗淡的心,能夠喚醒每一個疲憊憔悴的人。

我羨慕她,甚至於妒忌。爲什麼她能夠如此享受生活,把一切細微的、平凡的,如花、樹、土地、天空甚至燈火,甚至每天下坡爬山的艱辛,看成是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