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翻轉課堂閱讀教學

語文3.24W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翻轉課堂》。以下是“翻轉課堂閱讀教學”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翻轉課堂閱讀教學

2011年秋季,美國明尼舒達州斯蒂爾沃特834獨立學區6個五年級班開始在數學課堂中試水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此替代教師每天在講臺前講課/學生回家做作業的傳統模式。這種模式表現爲:教師們爲每天數學課準備了7到12分鐘的在線視頻,學生需先在家看完這些視頻教學;然後回到課堂上,學生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完成作業和開展討論。這就是在美國日漸流行的被稱爲“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創新教學模式。那麼,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否借鑑這一模式呢? 首先,讓我們老看看翻轉課堂的幾個要素:

一、教學手段的先進化

所謂教學手段的先進化,主要就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把預習部分轉化爲觀看視頻,這是有別於我們國家教學的一大特色。

二、先學後教的預習化

目前我們的課前預習大多數是紙質的預習學案,再先進一點就是如一些國小實行的校訊通,把學生的作業以短信的形式發給家長,從這點上看,我們的校訊通與美國的翻轉課堂有相似之處,異曲同工,形式相識,目的一樣。

三、學生合作的小組化

從課堂教學的流程來看,都是先學後教,然後課堂上學生探究,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小組合作化。

四、教師角色的導師化

還原並簡化了的教學模式,俗話說:“懶人推進了世界的發展。”正是這種原因,由於“懶教師”的出現,才產生了“勤學生”。不論怎樣改革,都要以“學”定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用自己的腦思考,自己的嘴去說。帶着試試看的心理,我選用了人教版小語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鄉下人家》下水實驗。

【課例】佈置學生預習,學生認讀生字,掃清閱讀的障礙,進行漢字的書寫和指導。第一課時,播放預習材料——《鄉下人家》課件。學生根據課件內容獲得文章結構信息:蔬菜瓜果圖、鮮花的圖、雞鴨羣戲圖、鄉村晚飯圖、靜夜鄉村圖等。把預習部分轉化爲觀看視頻,不僅僅是教學手段的變革,關鍵是把課堂教學轉化爲課外甚至是校外,是對課堂地點的演變,使課堂變成了一切皆爲教室。這是翻轉課堂的理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根據課件信息,將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佈置開展動手做一做活動,這需要進一步的閱讀,學生要表現文本內容就必須發現文章中寫到了哪些景物,甚至要進行聯想想象,這是牽引學生主動探究的一項活動。

伴有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把預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於學生的預習。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就是佈置好任務,然後有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合作探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只是一個任務的安排者,學生是任務的研究者、執行者和探索者。

第二課時,彙報活動結果,第一小組的代表熊昱涵同學當堂展示,她展開了一幅圖畫,顯示了許多景物:農家小院、鉛筆繪畫出的立體的瓜架、有綠葉藤蔓相襯的南瓜、絲瓜等。她進行說明如下:“鄉下人家大多會在自己家門前搭一個瓜架,種上絲瓜、苦瓜,爸爸說南瓜是種在地上的,因爲結瓜的時候,南瓜會長很大,沉得掛不住會掉下來。就是絲瓜和苦瓜,還有豆角之類的可以爬在架子上長。這青、紅的瓜,和碧綠的藤葉,構成了門前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這長長的一段話,把全班同學都震住了,因爲所繪和文本是那樣的相似。可見,知識不僅來源於課本,更來源於生活。

但是,我還是引導學生仔細閱讀了書上的另一句“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提出,這裏的瓜藤怎麼樣?學生眼疾嘴快地說了起來:“哦,還沒爬上屋檐!”“瓜架離屋子太遠了,爬不上去的。”我順勢引導,“是的,繪畫是一種表現形式,生活中的藤蔓是可以爬上屋檐的。也可以理解爲,這些藤現在還是剛剛開始長,希望哪一天就爬上屋檐去了呢。”學生有的露出笑臉,有的點點頭,我也讚許他們都認真閱讀思考了問題,其中也包含了我對他們的期待。

第二位上臺展示的是班上的小不點吳羽彤同學,這位同學平時聽講時,最愛的是躲在課桌下看她自己的書,總難得擡起她的腦袋來看老師一眼的,更不要說舉手回答問題了。她介紹起繪畫中的景物來:“鄉下人家有小屋、綠樹,有小橋,吃晚飯的時候,把桌子搬到家門前,飯桌上飯菜很好吃的。”

我很仔細地看,看清楚了桌子四邊都畫上了椅子,還有倆人,一個面向我們,一位背對我們,只露出大半個腦袋。實際就是以她自己爲模特而畫下來的,看着這麼稚拙的畫,我和同學們一起欣賞起她的繪畫,我給出了建議:“同學們對照課文,看看這幅畫上還能添上一些什麼?”學生的閱讀速度也顯得很快,一下子就有許多同學舉起手來:“可以畫上晚霞,紅紅的晚霞。”“可以畫上風——”於是,我沒有再進行展示,而是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片段的學習當中,繼續學習課文的時候,全班同學對文本內容都相當感興趣,讀得也很帶勁。 “樸素中帶着華麗、搗衣、紡織娘”等比較難以理解的詞句都解釋得很到位,我認爲比較難懂的意思對於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了,比如:爲什麼母雞率領小雞在竹林中覓食?雄雞在場地上走來走去,它在幹什麼?學生們都能結合前邊學習的課文,進行有意思的內容遷移,也能結合文本閱讀想象,表現了鄉下人家生活寧靜、和諧、獨特、迷人的一面。雖然只有兩位同學的繪畫在課上展示,但整節課生動,學生對鄉下人家的生活情境有了深刻的瞭解,充滿了嚮往。

對照前文的理念,我感到這種模式的教學是愉快而生動的,是紮實而有效的,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觀,以學爲本的教學觀,以生爲本的學生觀。

標籤:閱讀教學 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