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反面教材》教案

教材1.98W

教學實錄:

《反面教材》教案

多媒體大屏幕呈現:靜靜的海面,高懸的明月,閃爍的星星;月亮、星星的倒影隨着微波輕輕起伏……(旁白:深夜裏,大海睡覺了。她抱着明月,她揹着星星,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她熟睡的鼾聲。)

師:爲什麼說"她抱着明月,她揹着星星"?

生1:因爲海里有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生2、生3……(答案同生1)

師:大海的鼾聲是怎樣的?

生7:輕輕的。

師:小朋友,有什麼感受呢?

生8:我的感受是:大海的鼾聲輕輕的,有明月和星星的倒影。

(其餘學生的回答與生8大同小異)

反思一:

這是《大海睡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教學片斷。教者的意圖在於突破教學難點:對"她抱着明月,她揹着星星"這一意境的理解與感受,並體驗海上夜景的靜謐與甜美。

表面看來,難點似乎突破了,但是學生的體驗呢?學生的想象與個性呢?學生的回答那麼單一,理解那麼膚淺,情感那麼蒼白!原因何在呢?在於教師精心設計的鏡頭出示得不是時候——太早了!鏡頭把學生的思維"定格"了,把學生的想象束縛了,把學生的個性與創造都趕跑了。教師將自己的理解與體驗,通過鏡頭硬塞給學生,這是不尊重學生、漠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表現!

反思二:

1、調整教學策略:

(1)播放配音(潮聲)朗讀錄音:"深夜裏,大海睡覺了。她抱着明月,她揹着星星。"

(2)小朋友閉着眼睛邊聽邊想象:大海上出現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3)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暢談各自的感受(只要言之有理,都應肯定)。

(4)在學生"談透"之後,大屏幕出示"實錄"中的鏡頭。

2、調整教學策略的理念:

學生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邊聽配音朗讀錄音邊想象海上夜景,這是給學生以廣闊的創造空間。在文本與經驗之間建構有機聯繫之後,學生馳騁在想象的王國,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通過"想象圖"盡情地表達出來。相信會有學生體驗到作者的審美情趣,感受到"抱"與"背"的溫馨以及海上夜景的靜謐與甜美。在交流時,學生絕不會只簡單地用"海里有月亮和星星的影子"來表達他們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他們會互相啓發,互相感染。教師也只能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將自己的體驗通過鏡頭的出示與學生對話、交流。因此,鏡頭不是對學生"民主化"的想象和感受的"集中"與"歸結"。到這裏,所謂的教學難點也許會不攻自破。整個教學環節,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呵護學生的個性,都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

反思三:

電教媒體的使用很有講究。其價值體現不僅僅在於課件本身製作得如何精美,更在於如何出示和何時出示課件;在於課件的出示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什麼影響。如果它的出示有利於學生與文本、作者進行對話,有利於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對作者情感的體驗,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創新思維的激發……那麼電教媒體的使用,其效用和價值將顯示出來。電教應朝這個方向努力!

標籤:反面教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