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精品】讀後感的作文集合十篇

讀後感1.3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讀後感的作文集合十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這本書大概寫了一個女孩子,在嚴酷的現實中渡過生活,經歷許多的事情之後的事情。我覺得夏繁(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可憐的女孩子,一開始她的生活還是很普通的生活,但是當她的腿不知道爲什麼萎縮後,她的媽媽居然拋棄了他們!她的爸爸只好在上班抽空來照顧她,後面有一位送牛奶阿姨幫助了夏繁,夏繁希望她做自己的媽媽,但是卻有一個男孩不想(牛奶阿姨的兒子,比夏繁大。)但是後面還是勉勉強強答應了。

可是就在這關鍵時刻,夏繁的媽媽出現了,說什麼都要回到夏繁爸爸身邊,夏繁和爸爸只好勉勉強強接受她。雖然自己受了不少罪,但是夏繁總算離開了輪椅,可以用拄杖走路,所以又回到了學校。而在學校,夏繁的朋友——彭的一聲又遭了殃,彭的一聲她居然爲了幫自己男朋友戒毒偷朋友們的錢,而且砰地一聲還要做人流。不過這些事情一定會過去的。

我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夏繁是一個很叛逆的女孩子,但是讀到中間部分才感覺她是一個活的那麼辛苦的女孩,夏繁的一隻腿居然萎縮了,造成了她不能上學,只能坐在輪椅中。而且她的媽媽居然拋棄了夏繁和爸爸,這讓我感到夏繁的媽媽居然是這樣的人,爲了孩子自己辛苦一點都不可以,夏繁的媽媽真是一點都不負責任,她生了的孩子不是她身上的肉?就這樣狠心的拋棄,這真是虛榮的人才會這樣。而夏繁可憐的朋友彭的一聲,居然交到了這麼讓人覺得不好的男朋友,居然讓彭的一聲懷孕,還讓彭的一聲去流產,而且自己還吸毒,真是讓人覺得恐怖,真是可憐啊。雖然夏繁很可憐但是她還是用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來抵抗病魔,而且還能原諒曾經拋棄自己的媽媽,如果是我的話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的,夏繁這種精神可以值得我們學習。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啦……啦……我是一朵‘狼’花,一朵‘狼’花。人們都叫我親愛的大傻,大傻。我一天到晚樂哈哈呀,自由自在地玩耍,快快樂樂地長大。"聽!這就是《獅王的超級蛋糕》裏的主人公親愛的小狼大傻自編的兒歌,好聽嗎?在19天的親子閱讀時光裏,是這隻可愛的小狼大傻一直陪伴着我,溫暖着我,感動着我。

小狼大傻是森林裏的開心果。一條舊領巾也能讓她開心半天,他走到哪裏都是樂呵呵的,遇到困難、傷心的事兒從不記在心裏,一會兒就開心快樂起來。他的快樂感染着身邊的小夥伴們。

小狼大傻是森林裏的愛心大使。爲了狐狸媽媽"受傷"的腿,他到處去借錢。將自己中獎的鉅款,毫不猶豫地全部捐給了受災的海洋王國。他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清涼心情",讓生病的白如雪妹妹開心起來。放棄愛心大使的獎盃換來了小狐狸皮巴的新生命。想盡辦法找蝴蝶飛虹幫忙讓銀杏爺爺開心起來。

小狼大傻是森林裏的勇敢大俠。他假扮法官去救小兔灰點子。默默扮成荷葉幫蝴蝶飛虹和小狐狸皮巴。鼓起勇氣爲大家爭取珍貴的龍蛋蛋糕。爲了救朋友們不顧生命危險與大水"拔河".

小狼大傻還是森林裏的環保衛士。在他積極努力堅持下救活了森林裏的許多樹。

感謝盧老師的推薦,感謝媽媽的陪伴,感謝毛蘆蘆阿姨讓我認識了一隻可愛善良、憨厚友愛、勇敢誠實,聰明機靈的小狼大傻。親子閱讀中,我學會找好詞好句,我學會了圈點勾畫,我學會了提問題做總結,閱讀能力,朗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都有了一些提高,我也要像小狼大傻一樣做一個快樂、善良、大方的孩子。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在這部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雪的苦旅中的絕望,不是那愛與希望中的幸福,也不是那在野性與愛間的掙扎,而是馴養狗巴克在初到北方時的堅韌與瘋狂的學習能力。

隨大流的社會中,特立獨行或許意味着耀眼奪目,然而更多的是孤立。山不靠我,故我只得靠山。在面對新的環境時,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適應環境、融入生活。而巴克無疑是一個優秀的生命,它的優秀體現在它極其強大的生存本能——低調的觀察身邊的一切,記住一切需要記住的學習一切可以學習的,並盡一切所能做的更好。這種學習本能足以使它在任何環境中生活得如魚得水。

在我們的生命中,不論是升學或是走進社會,都要以一顆不屈的心,通過模仿與思考了解身邊的環境,適應環境。

“巴克很貪吃。它每天能分到一磅半乾鮭魚,可是這些吃下肚兒,就像沒吃一樣。它總是吃不飽,肚子長期忍受着飢餓的煎熬。巴克的腳沒有那些愛斯基摩狗的腳那樣解釋堅硬,一整天都疼痛難忍,只能一瘸一拐的走路,一到紮營時,它就躺下來,像一條死狗一樣.”

任何一個人,在讀到這些文段時,都一定可以體會到巴克在初爲雪橇犬時那些肉體上難以忍受的痛苦,這些痛苦無時無刻不在折磨着它未定的彷徨的心。初入新環境,及時盡力調整心態,及時積極地努力着,可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給自身帶來的影響卻接踵而來,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會讓你做什麼都慢上半拍。可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環境會將你改造,迫於生存,某些不論你看好或看壞的東西都會改變,痛苦會在無形中漸漸消失,如果能忍受先前的痛苦,則必然蛻變。忍得一時,海闊天空。

只有不盲目的人才不會空虛。就如同雪橇狗們,它們被一種難以名狀的自豪感緊緊抓住,那是挽繩與雪道帶來的自豪,那種自豪足以讓它們堅持苦幹到最後一息,足以引誘它們高高興興的死去,而一旦把它們趕出挽具,它們是會心碎的——在它們的心中,拉撬是它們存在的終極意義,這種意義帶來的力量足以支撐起它們心中那永不磨滅的火焰。

而人類,就更不應空虛度日,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生命的存在,就是爲了發現他,併爲之而活。如此,每一天便都能體會到生存的自豪與快樂。

不得不說,巴克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它威猛、強壯、有魄力而又攻於心計。它不像那些有心無力的軍師般文弱而難以服人,也不像那些有勇無謀的魁梧勇士——它們只能成爲將軍,而難以成爲王者。巴克雖只是小小狗羣中的王,但無人可以否認它的領導魅力。

巴克與原頭領斯皮茨的鬥爭其實有些像中國古代皇子逼宮的過程,他們通常忍辱負重許久,暗地裏積蓄力量——拉攏朝臣、挑撥離間、策反,使帝王有苦說不出,然後等待時機,一舉爆發,以絕對的力量打敗對手,既可繼位,又可在朝臣間立威。

所以綜合各項來看,巴克的成功奪權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奪江山易坐江山難,一個好的領導者不光要有出色的個體戰力,還必須擁有身先士卒的領導精神,要對整個團隊負責。而在這一點上巴克無疑做的不錯,它嚴肅地加強了狗隊中紀律的管理,讓其他狗又敬又畏,拉橇時付出最多的努力,平時生活中也比前任的領導者做得更好,就如書中所描述的“它一下就承擔起了領頭狗的責任,凡是需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或迅速思考或立即行動的時候,巴克都顯示出了甚至比斯皮茨還要高超的能力……”

作爲一個新的'領頭狗,在作出了這些努力之後,屬於巴克的小團隊就已經初步完善了。

作爲一部小說的主角,巴克註定不可能擁有一個一帆風順的人生。於是,作者安排了三個不知輕重的熱血青年給巴克帶去苦難——在過度的疲憊之下,幾個老夥伴大多永遠留在了雪地裏;而僅有的生存者們也引起愚昧殘暴的主人無情地鞭打而遍體鱗傷,筋疲力盡的巴克也形狀慘烈。

“它那美麗的皮毛不再挺秀光滑,而是聳拉下來,顯得軟弱無力,被拖得又髒又溼,有的地方還和哈爾用棍棒打出的凝血粘結在一起。肌肉耗盡了,只剩下多節的筋絡;腳爪上沒肉了,透過鬆垮、多皺、無肉的皮可以清晰的看見每根肋條和骨頭的輪廓。”

一段話,字字滴血,連旁觀者都不忍目睹,可巴克放棄了嗎?沒有,巴克用一種讓人心碎的意志力走完了最艱苦的一程,那是一種大多數自命萬物之靈的人類所不具備的偉大精神!

一個人的情節是不完整的,每個主角都會有屬於它的另一半。巴克生命中的那個他在巴克最危急的時刻出現了,他拯救了巴克的生命,用一顆愛狗的心征服了巴克。約翰·桑頓,是巴克生命中最溫暖的一蓬火焰,並在時間的滋養下越燒越旺。

沒有生命的心是全然冷硬的,我一直堅信,每個生命的心海中都存在着一方柔軟的淨土,不容玷污,不容褻瀆。那裏住着那麼一個或幾個生命,或許是親人,或許是朋友,或許是戀人,總之,他們會讓人傾盡全力想要保護,那感情是高於一切的愛,高於財富,高於榮譽,甚至,高於生命。沒有這種愛的生命是殘缺的,而擁有了的,哪怕心中人已成爲過去,但只要有過那麼哪怕一個人,即使在在冰冷的環境中,心中依舊迴盪着溫暖的火光。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在我的印象中,人與人是平等的。

“人”怎麼可以貼上標籤,在市場上明目張膽的出售呢?就算是作者在書中對奴隸制度揶揄“你們是受過教育的,他們胸無點墨;你們高貴,他們卑賤;你們文雅,他們粗俗;你們才華橫溢,他們愚昧笨拙”,可是我們作爲“人”在同一世界生活着。如果弱肉強食是人類生存的嚴格準則,那人的每個“缺點”都可以作爲“非人”的標籤,那麼人類的最終結局又將是怎樣可怕呢?遺憾的是,那時代的美國僅僅將“膚色”作爲一種標籤。黑人的生活不堪入目。

湯姆叔叔是一位善良的黑奴,是一個有主見的黑奴,他雖然是個奴隸主,可是在他心中,奴隸仍是一個“人”,他們仍然享有一定的法律保護。屬於湯姆的曙光彷彿已經到來。文中的伊娃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小天使,也是黑奴們的光明使者,伊娃有着那麼純潔,那麼高尚的靈魂,不是天使是什麼?

伊娃的那一段獨白是故事中最感人的一段,她向蒼天發出的最哀婉、深沉的呼喚:“我想讓你們記住,還有一個美麗的世界,耶穌居住的世界,那個世界屬於我,也將屬於你,你們每個人都能變成天使,永遠變成天使,耶穌肯定會保佑你的。”這句話是從小伊娃的嘴裏數出來。小伊娃總是把所有的苦難包攬在一個人的身上,從而給別人光明。但是最終幼小的伊娃終究卻在疾病的折磨下死去了。

小說着力刻畫了接受奴隸主灌輸的基督教精神、逆來順受的黑奴湯姆,以及不甘心讓奴隸主決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喬治·哈里斯和伊莉莎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控訴了黑奴制度的罪惡。作爲在美國第一部被廣泛傳閱的政治小說,它不僅對美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還廣泛地影響了抗議文學的發展。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最近,我讀了一本王老師爲我們“搶”來的最勵志校園小說《專心讓我更出色》,讓我懂得了在我們學習過程中,專注力是多麼的重要!它是打開我們心靈門戶的鑰匙,門開得越大,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注意力一旦渙散了或無法集中時,心靈的門戶也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一個人只要全心全意專注於目標,持之以恆,就能見到效果。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小志是個分心大王,他上課不認真聽講,在課堂上做其他事被老師發現而受罰;做作業也心不在焉,結果屢屢受到老師的批評。某天,小志最要好的朋友秀莉突然不理他了,反而跟班上功課最好的小勳成了好朋友。秀莉的媽媽唯一的希望就是秀莉能取得好成績,但是秀莉偏偏就是不太會念書;並且小志總是害秀莉跟着倒黴,正因爲如此,秀莉媽媽纔不希望秀莉和小志來往。就這樣,最要好的朋友秀莉離他而去了。

不甘心被看不起的小志決心徹底改變自己。他加入了戲劇社,進行祕密特訓,終於讓所有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如果小志不改變自己,那麼他永遠都會是個愛犯錯的人,但是,小志改變了,當他決心要改變自己的時候,心田裏就種下了專心的樹苗,樹起了專注的目標。

是的,生活在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上,周邊環境、身心狀況等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成爲妨礙我們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如果,你沒有先天過人的專注力,那就必須經過訓練來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爲什麼小志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開小差?因爲小志過於散漫,無法專心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後來小志爲什麼就能擷取專心的果實?因爲小志已讓內心平靜下來,專心的樹苗已經深深地植入小志的心田,並且長大、開花、結果。當思緒平靜之後,腦海裏開始浮現、收集資料走過的每一條路,絕對的專注讓小志一點兒也不害怕,那些目不轉睛看着自己的同學們和老師似乎全都消失了。

是啊,《專心讓我更出色》裏的主人公小志由先前過於散漫,做什麼事都不專心,導致他失去朋友、經常受罰、成績也一塌糊塗;通過專注力訓練,漸漸地改變了:五分鐘、十分鐘……他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專心的時間一點點變長。小志成功了!爲什麼我不行?我也要向小志學習,提高專注力。當然,並不是我現在下定決心要專心就能馬上集中精神,想學會專心,不只要從自己喜歡的事物入手,更要向小志一樣,找出促使自己改變的動力。在學習專心的過程中,不要輕易地放棄,一定要持之以恆地訓練自己!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所有的人也會對我刮目相看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對於學生來說,老師在生活中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們的知識與學問,無一不是傳授的。老師像太陽一樣溫暖着我們的心靈,照亮着前面的道路,爲我們的人生創造輝煌。

書中的小林宗做校長就是這樣的一位好老師。六歲的小豆豆因爲淘氣,一年級就退學了。她來到了巴學院,遇到了小林校長,在校長先生的教導與鼓勵下,小豆豆逐漸成長起來,終於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大作家。黑柳砌子。

小豆豆是幸運的,因爲她遇到了好老師。我所在班裏,也涌現了許多位溫暖心靈的“園丁”。班主任徐**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徐老師挺嚴格的,但不過分,嚴厲的懲罰下往往隱藏了一個關愛孩子們的心。作文本上,都會出現徐老師大的分數和點評,評價一針見血,一下子就點明瞭用詞、用句的錯誤所在,可見老師的用心良苦。因此,我每一次寫作文都會比上一次進步。

有一次,徐老師在課堂評講我的作文:《爸爸進廚房》。他打開攝影機給大家朗讀了一遍,然後讓同學們一起大聲讀好幾次,纔開始點評作文。徐老師告訴我們,這篇作文最好的地方就在於細節準確到位,還用了一名言來評講:細節出真功。聽了徐老師的評講,心裏甜滋滋的,也發現了不少寫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同時也感覺到,自己下一次一定寫的更好。

花兒在園丁的甘露下發芽,我們在老師的教導下成長。面對這些溫暖心靈的“園丁”我們發自內心的感激說:“謝謝您,老師!”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蜜蜂認爲自己做得很多,可得到的蜂蜜卻很少,它覺得大家對它不公平,忘記了它的功勞。但別的蜜蜂認爲,大家都是公平的。那隻蜜蜂決定一走了之,看看別的蜜蜂還能做什麼。

我覺得可笑,這隻蜜蜂似乎太狂妄,太注重自己的功勞,覺得自己走了,別的蜜蜂救活不成。故事沒有留下結局,或許,他走了之後,蜜蜂們還能正常的生活,並且過得更好,他們可以減少一隻蜜蜂的伙食,自己得到更多的蜂蜜,也不用在天天聽那隻蜜蜂的抱怨。

可是,這樣,在我們看來可笑的錯誤,卻常常會在我們的身上發生。這種錯誤來自心靈深處,一種狂妄自大,一種斤斤計較,更是一種虛榮。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一個下午,我路過一家酒店,聽見裏面傳來了一陣吵鬧聲,三五成羣的人圍在一起,與一個小夥子爭吵起來。我懷着好奇心走上前,想看看他們爭吵什麼,只聽那青年大叫:“你這個奸商,我一天到晚做了那麼多事,你卻只給我和他們一樣多的工資,這是什麼道理?”一個穿着西服,戴着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你的活和別人是一樣多的,就叫你端個盤子,就要加工資?我給你在這裏工作,已經是你的榮幸了。”一邊一個穿着白色廚師服的小夥計探過頭來說:“是呀,不就是整理桌子,洗洗盤子,誰也沒有比你少幹呀!”大家七嘴八舌,亂作一團,有的還大打出手,幸虧有好心人勸架,才平息了這場“戰爭”。

理一理頭緒,事情的起因就是因爲那個青年覺得自己做得比別人多,希望老闆多給工資,而老闆覺得大家都是公平的,沒有必要加薪,所以引起了糾紛,顯然,青年的做法不合情理,沒有任何人可以證明他做得比別人多,而且對於別人也不公平。連大人都犯這樣的錯誤,何況小孩呢?

我想,每個人都有虛榮心,關鍵就是看你能否控制它,不讓它膨脹,一旦膨脹,它就會想潮水一般,淹沒你善良的心靈。虛榮是一個致命的東西,一隻蜜蜂,因爲虛榮離開了往日要好的同伴,那位青年,因爲虛榮,可能會失去原有的工作,那麼,生活中的你,是怎樣看待這樣的事呢?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最近,我讀了《智慧背囊》之《不能帶走的陽光》,爲文中小邁克愛的歌聲所感動。文章主要講了凱倫的第二個孩子一出生就病得厲害,甚至兒科醫生告訴他父母孩子生存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是,在哥哥小邁克一夜又一夜,一天又一天的歌聲中,小女孩竟然慢慢康復了。這真是一個“愛的奇蹟”。

正因爲有愛,生命中才會灑滿陽光,纔會有奇蹟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呢!前幾天,爸爸就跟我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1999年的國慶長假,一隊夫婦帶着他們兩歲的兒子到有“天溝地縫”之稱的馬嶺風景區遊玩。當時正值馬嶺一年中最好的時節,風景區遊人如織。來到山腳下,夫婦倆抱着兒子坐進上山纜車。由於遊人太多,每次只能乘坐10人的纜車竟擠進了35人。門關上後,纜車開始緩緩上升,像笨重的老牛一樣終於上到了山頂。可就在人們將要開門下車時,突然,纜車開始回滑,有人開始驚慌起來。隨着纜車下滑速度的加快,所有人都驚恐地大聲呼救。可纜車正在七八十米的高空,所有的呼救都顯得徒勞。那一對夫婦起初也隨着躁動的遊客叫喊着求救,當他們意識到求助已於事無補時反倒鎮靜下來。眼看所有的人都要葬身高空,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丈夫高聲喊道:“舉起孩子!”妻子還沒來得及迴應,纜車已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那一次事故父母都未能倖免於難,在血肉模糊的纜車內只有他們的孩子安然無恙。

屠格涅夫曾說:“正是由於愛,人生纔有意義,才能不斷進取。”在思維的盲區,人類創造了奇蹟,在愛的純真世界裏邁克挽留了未諳世事的生命。愛不僅是血脈相連的機緣,更是傳承彼此心靈的默契。“愛心老人”姜達敖就爲我們譜寫了一部愛的篇章。在陶都宜興,“愛心老人”姜達敖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這位衣着樸素、腳下總是穿着一雙舊布鞋的普通農村老人,從1991年來,17年如一日,把自己幾乎全部的工資獎金和個人積蓄外加子女的孝敬都用於資助全國各地的困難羣衆,資助總額約160萬元,受助人數達1300多人。他長期資助的特困生就有89名,特困家庭27戶,北京、甘肅、陝西、吉林、江蘇等8個省市都留下了他雪中送炭的腳印……

在人生的旅途上,就是這些無法帶走的陽光滋潤了芳華,任憑風雨的吹打,我們依然可以笑看風雲,讓愛在起起落落的洪流中奔流不息。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最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我爲什麼活着,活着的目的是什麼;我該怎麼樣的活着?

以前看過餘華的《活着》,也 爲它寫過讀後感,可是在空間裏找了好久,都沒看到,也不知道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的,不過肯定沒有現在這麼深刻吧,因爲這個問題是它自己冒出來的,不再是作者強加給我的了······

索性在網上找了點,想從裏面找點東西,去開導我,卻發現上面的字是那麼蒼白無力,我是誰的副本。或許是每個人的經歷都有所不同,所以體會纔不會那麼容易產生共鳴吧。

外婆走了,我見證了她人生的最後20幾年,也瞭解了她在我還沒出生前的歲月。她曾經和我在一起地活着,現在不知道該用什麼狀態去形容她了。她來過這個世界,有自己的爹媽,有自己兒時玩過的夥伴,有過暗戀的對象,也有追過她的人,最後有一個丈夫,有三個兒女;她有過花一樣的年華,有過夢想,有過努力和打拼;她有過哭泣,失落,有過放棄,有過怨恨,也有過後悔······這一切我基本都有,沒有的以後我相信也會擁有,可難道人生只是爲了這些,爲了這些走的時候就要說永別的一切?如果人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走是註定的程序,那麼中間的一切,或多或少又有什麼區別?

這些日子,一直都有些恐懼,老是會不自主的想自己的以後。我給了自己很多選擇:做一個的農民,或是月光族中的一員,或是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好多職業,好多人生,看似天壤之別,可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最大的差別不就是它們依舊還是一樣,還是人生,還是活着嗎?在這麼多的選擇中,我找不到答案。沒有一個答案是錯的,但好像也都不是我心裏的想要的結果。無論哪種選擇,最後結果還不是一樣。沒有誰能阻止它的前行,無論你在這短短几十年內做過什麼,能改變的是什麼呢?

有人說過程纔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的一生,會有好多東西值得珍惜。愛情,親情,友情······一切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東西。可同樣是這些東西讓我們感到難過,感到生命的無奈。即使幸福與難過都一樣值得珍惜,到了生命最後的最後,你閤眼的那一霎那,腦海中閃過的是什麼?是愛還是恨,是滿足還是遺憾。

在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在進行着人生,都在活着,各種不同的過程,同樣的結果。我試着去想過自己的死亡,感覺活到六七十後再離開,也應該不算是件事嗎悲傷的事情,或許還會有人竊喜呢。可當我慢慢縮短年齡,到四十,三十,到現在,卻又不敢去面對。嘴上說不怕,可真的叫我離去卻總有那麼多不甘心,我不知道爲什麼而活着,卻不得不選擇活下去······

“人活着爲了什麼?人活着不爲什麼,只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這是我看了好幾篇讀後感,最有感觸的話,也是最不能理解的話。離開活着,所有的一切都不值得我們去努力,去珍惜;可是“活着”哪來那麼大的魅力,值得我們去花上一生的時間,去經歷世事的變遷,爲了“活着”,花那麼多的時間,耗費那麼多的經歷值得嗎?爲了活着而活着,究竟該如何地活?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倆個人,卻有相似的人生,相同的經歷,相同的過程。在遙遠的地方可能也正有人在敲着鍵盤思索活着的意義。我們重複着彼此的過程,不同的人,同樣的過程,誰是誰的副本?我與他存在的意義是否一樣,是否也是在爲“活着”而活着?

讀後感的作文 篇10

《松花江上》這首詩是1936見張寒暉被趕出東三省流浪時有所感觸寫下了這首詩,作者用悲愴的旋律述說了故鄉淪喪的遭遇。控訴了日本的野蠻暴行,這首歌使我們激憤,使我們嘆惋,使我們清醒,萬我們奮起。

雖然“九·一八”事件離我們已經快80年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國恥。想想我們的祖先在九·一八之後遭到了日寇的侵略,在親人被殺戮,家鄉被佔領的時候。曾經廣闊的中華大地上滿目創傷,戰火燎原使我們的同胞生活在水火熱的痛苦環境當中。

這首歌激勵了許多熱血青年,他們都紛紛奔赴延安,奔赴戰場,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回百姓的平安,這段血與火的記憶,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沒有了殘酷的戰爭,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努力學習。“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使國家更加強大,不再受到侵略。讓祖國永遠強盛屹立在世界之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