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5篇

設計1.08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5篇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半圓形和梯形的認識。

2.複習20以內的計數與單雙數。

3.能合作設計規則,自主遊戲。

活動準備:

在黑板上畫出帶數字的`各種圖形,將小貓,小兔,公園畫在圖形的兩側。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遊戲圖。

教師:1.圖上有誰?它們要去幹什麼?

2.圖上有哪些圖形?圖形上面有些什麼?

(二)交代遊戲玩法。

教師:小兔和小貓要去公園,小兔喜歡走單數的梯形,小貓喜歡走雙數的帶弧形的圖形,而且要按從少到多的順序走到公園,看誰能找出它們的行走路線,很快畫出來。

(三)幼兒尋找行走路線。

(四)請部分幼兒畫出遊戲路線,其他幼兒進行驗證。

(五)改編遊戲,自主活動。

1.教師:你喜歡這個遊戲嗎?你覺得什麼地方可以改一改?

2.幼兒兩兩結伴設計數字遊戲,然後一起玩一玩。

3.幼兒分組講解自己設計的遊戲,師生討論的數學內容與玩法,提出改進意見。

4.幼兒改進遊戲玩法與規則,繼續分組遊戲。

5.全班選出最受歡迎的數學遊戲,一起玩一玩。

課後反思:

本活動把圖形與計數,單雙數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幼兒按單雙數的多少順序進行排序,從而找到行走的路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規則,自主遊戲。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2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田”字中四個方位名稱: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2、樂意參與數學活動,主動完成操作材料。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想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 動物圖片 幼兒操作卡 鉛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田”字格讓幼兒觀察它的特點。

2、爲了方便我們給這四個格子取了不同的名字。

3、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名稱“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讓幼兒辨認。

二、動物找家

1、教師出示小兔它家住在“右上格”,請個別幼兒示範找小兔的'家。

2、依次找到其他三個動物的家。

3、教師出示一排連續的田字格讓幼兒找一找有規律的圖像寶寶的家。

4、個別幼兒分別自由嘗試,教師指導幼兒。

5、教師小結。

三、圖形找家

1、教師簡單講解,幼兒傾聽:根據前面已有的圖形按規律接着畫。

2、幼兒四散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幼兒共同講評。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一星期有7天,一個月有30、31天。

2.通過探索活動,瞭解一年有12個月,會看月曆,能夠正確說出月曆上的日期和星期。

活動準備

1.20xx年臺歷

2.人手檯曆一冊、一支筆。

音樂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檯曆

1.談話引出活動(星期)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是星期幾?

(幼兒自由回答)

你們知道一星期有哪幾天?

2.出示課件:檯曆

引導幼兒觀察,瞭解檯曆內容。

(1)這是什麼?上面有什麼?

(2)告訴幼兒這是今年的檯曆,每一張表示一個月。

這是幾月份呢?這個月有幾天?

教師邊指日期邊帶領幼兒念日期1-30。

(3)認識星期。認讀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兒找一找1日在哪?

並引導幼兒向上看1日是星期幾。

(5)請幼兒說出今天的日期,再說說是星期幾?

3.初步瞭解星期與人們的關係,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個星期這幾天是怎樣排列的?

(2)星期與人們有什麼關係?

4.讓幼兒觀察檯曆,通過觀察進一步鞏固對星期的'認識。

(1)觀察自己帶來的檯曆,數一數一個星期有幾天,這個月有幾天?

(2)教師任意說出日期。讓幼兒找一找是星期幾?

(3)教師說出具體的位置,讓幼兒圈出日期,再告訴大家。

第一個星期三是幾號?第三個星期五是幾號?

(4)一年有幾個月?

請幼兒翻翻數數再告訴大家。

二、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月曆,

請你給第一個星期日塗上紅色

給第三個星期二塗上黃色

再給第四個星期四畫上一顆五角星。

2.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麼?

請你將同類實物圈在一起,在寫上相應的數字。

 三、結束活動

播放音樂:星期

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找出自己生日的一天,畫上五角星。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學習自然測量,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還可以讓幼兒感知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測量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活動,也是操作性較強的一項活動。本次活動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發現並學會自然測量的正確方法。引導幼兒自己發現每個測量對象分別適合用什麼樣的測量工具,自主探究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之間的關係。活動中應注重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掌提自然測量的方法,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根據測量對象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在觀察、比較中發現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係。

3.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喜歡用測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完整的鉛筆、長條積本、曲別針、橡皮等測量工具,黑板 1 塊。

2.面露難色的大熊的圖片、“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長大了)

【活動建議】

1.結合圖片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出示面露難色的大熊的圖片,提出問題:大熊想製作一個和咱們班一樣長度的玩具,可不知道子有多長,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玩具有多長?

2.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概長度的工具和方法,幫助大熊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櫥長度的方法,鼓勵幼兒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

(2)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測量玩具長度的過程,提醒其他幼兒注意觀察。

(3)示範並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注意首尾相連, 量一次記錄一次。

(4)請幼兒運用新經驗再次測量玩具概長度並記錄結果。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工具測量,探索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係。

(1)引導幼兒閱讀《我長大了》第 28 頁,選擇兩種不同的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在表格中記錄用每種工具測量的次數和結果。

提問:剛剛測量的是同一張桌子,爲什麼兩次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2)請全體幼兒選擇兩種同樣的工具測量書本的長度。

請幼兒依次用曲別針和長條積本測量幼兒用書的長度,記錄測量結果。提問兩次測量結果一樣嗎?書本有幾個曲別針長?用曲別針測量了幾次?書本有幾個長條積木長?用長條積木測量了幾次?

(3)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並討論:同一個物品,爲什麼測量的次數和結果不一樣呢?

小結:測量工具長,測量的次數就少;測量工具短,測量的次數就多。

3.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自己感興趣的物品。

(1)請幼兒交流自己想測量的物品或距離。較

(2)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工具測量物品的高度、遠近等,探索用什麼工測量合適。例如:桌、椅的高、矮,家裏電視離沙發的距離。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5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引導幼兒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3、幫助幼兒將數字運用於生活中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佈置任務,請幼兒在周圍生活中找一找“哪裏有數字?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2、教具:0—9的數卡二套,有數字信息的物品若干,數字信息若干條

3、學具:幼兒人手三套0—9的數卡

活動過程:

一、遊戲“請出數字娃娃”

數字娃娃來做客,聽來得是幾?

1、我比3多1,是幾?

2(拍六下手)聽我拍了幾下手?

3、7可以分爲4和幾?

4、我排在6的後面8的前面,猜猜我是誰?

5、3和5合起來是幾?

6、1個娃娃,1朵花,1個蘋果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7、我像鴨子,我是幾?

8、我比8多1比10少1,猜猜我是幾?

9、2加3等於幾?

10、1減1等於幾?

教師按0—9的數序排列數字,請幼兒集體讀

二、聯想生活中的數字

1、我們周圍生活中有許多數字,想想你們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數字?並說說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2、幼兒自由回答,師隨時引導歸納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三、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1、說說我們幼兒園有幾個班?我們班共有幾個小朋友?(數字可表示個數的.多少)

2、認讀尺子上的數字。(數字可表示長度的長短)

3、看溫度計的刻度(數字可表示高低)

4、看電子稱上的讀數說出物重(可表示重量的多少)

5、認讀人民幣,郵票的面值,物價牌上的價格?(可表示金額的多少)

6、找出表示當天日期的日曆,說說今天是幾年幾月幾日(可表示時間的順序)

7、認讀郵編,書頁碼,車牌號,信用卡 號碼(可表示號碼的順序)

8、我們是大幾班的小朋友?第3組的小朋友起立(數字可表示排列的次序)

四、討論“假如沒有數字,生活會變得怎麼樣?

五、按指令擺數字

1、請找出表示自己年齡的數字

2、擺出自家電話號碼,門牌號

六、活動延伸:用撲克牌表示大小,次序。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6

活動名稱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5以內減法

活動目標

1.通過按圖意找減法算式題配對的活動,使幼兒理解減法的意義及減法算式題所表示的意思,並學習5以內減法算式題的較迅速的口算能力。

2.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語言表達及積極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喝飲料卡、車到站卡、開窗卡及5以內減法算式題卡若干。

2.貼有數字1~4的郵箱各一個,有一道5以內加法算式題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寫有減法算式題塗色用的動物圖及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看圖找算式題配對並講述算式題所表達的意思

(1)教師出示喝飲料卡和車到站卡,請幼兒在桌上尋找可以與圖片做朋友的算式題卡。

1)讀一讀找到的卡片上的算式題。

2)講講算式題所表達的圖片的意思。

小結:我們看懂了圖片的意思,找到了可以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題,知道要從原有的飲料裏去掉喝掉的幾杯,從原來乘車的人裏去掉下車的人。要算算還剩下多少時,都可以用減法算式題表示並算出結果。

3)想一想,在我們周圍關於吃的、用的、玩的、發生的事中是否也能用3-1=2或5-2=3來表示。

(2)出示開窗卡,請幼兒仔細看看、想想,在這一張圖片中能找出哪些不同的減法算式題來表示圖片的意思?

小結:有的`圖片只能表示一種意思,也就只能找一道算式題來和它做朋友;有的圖片能表示幾種意思,那就可以找幾道不同的算式題和它做朋友。以後看圖片要更仔細,儘量把能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題全部找出來。

2.玩送信的遊戲

(1)出示遊戲材料――4個郵箱和許多信,讓幼兒觀察、思考、討論遊戲玩法規則。

(2)請幼兒以小組爲單位分別打開4個信箱,按遊戲規則檢查“信”都送對了嗎?

3.算算塗塗

出示5以內減法算式題卡,算算減法算式題,按答數塗色。答數是1的塗自己喜歡的顏色,答數不是1的不能塗色。

步驟三:自由編題。

教師不提供任何編題的條件,讓幼兒完全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編題。這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編題形式,同時,自編應用題能喚起幼兒頭腦中有關加減情景的表象,起到幼兒掌握加減運算由具體過渡到抽象的中介和橋樑作用,從而促進幼兒抽象能力的提高。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知道統計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統計。

3、體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和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不同方式進行統計,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難點:分組統計兩週糖果銷量,並彙總到柱狀統計圖中。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PPT課件、人手一支鉛筆、統計表、磁力貼、黑板等。

經驗準備:會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在一日生活中有初步的統計經驗,能點數物體得出物體總數,如統計出勤人數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對運用統計做事情的興趣。

(一)出示小兔開店的圖片,引導幼兒用統計的方法幫助小兔開店。

1、提問:

(1)你覺得小兔會選擇開什麼店呢?爲什麼?

(2)你有什麼方法幫助小兔找出更受歡迎的店?

2、小結:原來我們可以通過數數的方式,把顧客喜歡什麼進行統計,就能夠幫助小兔選擇開什麼店了!

二、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統計方式,幫助小兔解決問題。

(一)引導幼兒用符號和數字記錄的統計方式,幫助小兔選擇開哪種店。

1、出示小兔的調查表,引導幼兒用符號和數字記錄的方式進行統計。

(1)提問:請你用符號和數字記錄的方式幫助小兔統計出哪種店更受歡迎?

2、小結:小朋友們用符號和數字記錄的方式進行統計,很快的把這麼多數據都梳理清楚了,幫助小兔找到了要開店的種類。

(二)引導幼兒用表格統計的方式,幫助小兔找出最受歡迎的食品店。

1、出示食品調查表,引導幼兒用表格統計的方式進行統計。

提問:請你用表格統計的方式幫助小兔找出最受歡迎的食品是什麼?

2、小結:統計表格能夠把很多種物品都清晰地分類統計,通過表格統計的方式我們很快幫助小兔統計出了要開什麼食品店。

(三)引導幼兒用柱狀圖統計方式,幫小兔統計出銷量最好的糖果。

1、出示兩週銷量圖,引導幼兒統計出銷量最好的糖果。

(1)提問:請你們幫助小兔統計出兩週銷量最好的糖果。

(2)引導幼兒小組合作,分別將兩週的銷量進行統計。

(3)小組將統計結果彙總到黑板上的柱狀圖表中。

2、小結:柱狀圖統計方式可以把許多的數據彙總到一起,通過用柱狀圖的方式進行統計,我們把兩週的銷量進行了彙總,可以很清晰的找到,哪種糖果銷量最好,幫助小兔解決了進貨的難題。

三、幫助幼兒梳理不同的統計方式。

(一)出示三種統計圖,讓幼兒知道統計有多種方式。

師:我們今天運用了三種統計的方式幫助小兔解決了問題,通過符號和數字記錄的.統計方式和表格統計的方式幫助小兔開了店;還運用柱狀圖統計方式幫助小兔統計出了兩週內銷量最好的糖果。每一種統計方式都非常好,並且非常有用,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也能夠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延伸活動

(一)引導幼兒尋找身邊更多統計方式。

引導幼兒發現和尋找身邊其他的統計方式。

活動總結

這次集體教學活動以情景式展開,活動內容由淺入深逐層遞進。通過這次統計活動,幼兒能用符號和數字記錄的統計方式、表格統計的方式、柱狀圖統計方式進行簡單的統計。在統計的過程中,能夠發現這三種統計方式非常有用,各有各的優點,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也能夠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通過這次統計活動,也能夠讓幼兒更瞭解統計的方式,並且能夠幫助幼兒知識遷移,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每日出勤人數統計、天氣情況統計、區域活動時各類比賽統計輸贏和記錄等。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曆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曆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曆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師講述故事《年***一家》,提問:年媽媽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瞭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裏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曆並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

(1)出示年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裏的紅色數字x是什麼意思?或者表示什麼?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找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後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並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裏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9

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我班孩子的具體情況,我班新增了角色區“淮小菜場”。孩子們很感興趣,每次區域活動時間,都爭着要到“淮小菜場”遊戲。一天,在遊戲中,紫涵寶貝撅着小嘴找我理論:“老師,致遠耍賴,他明明說青菜1元一棵,我給他5元,他卻不找我錢。”致遠也委屈地說:“你就付給我一張錢,我怎麼找錢給你。”看着他倆都理直氣壯的樣子,我明白了:由於我們這個菜場是新開的,孩子們之前沒有接觸過人民幣的換算,很多孩子對於人民幣的換算並不瞭解,致遠的理解就是“一張錢就能買一棵菜”他對於標價牌和人民幣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其實幼兒在生活中,一塊麪包、一個玩具、一瓶飲料等,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也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定位於:“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更爲了讓幼兒正確認識人民幣的面值,並瞭解使用人民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激發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目標預設】

1. 認識面值爲10以內以元爲計量單位的人民幣,並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 初步瞭解並嘗試人民幣面值換算的方法,並知道有不同的面值麪價。

3. 教育幼兒合理消費,保護人民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面值10元以內(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幣。

難點:瞭解人民幣的面值換算方法。

【設計理念】

在《綱要》和《指南》精神的引領下,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數學學習。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能用圖畫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和“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並學習用簡單的圖畫記錄答案。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已具備了一些粗淺的生活經驗和技能,對於數學活動越來越有興趣。本次活動我先以謎語導入激趣,接着通過課件與人民幣實物,幫助幼兒認識人民幣,然後驗證幼兒掌握情況,再利用遊戲進一步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係。最後讓幼兒進入“菜場”遊戲,並學習記錄,讓幼兒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玩中學,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遊戲化、綜合化;總結與延伸部分,讓幼兒明白要理性消費,有節約用錢的意識,並保護好人民幣,不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

【教學過程】

活動準備:

1.菜場場景:桌子(當貨架)、各類商品(分爲:水果類、蔬菜類、穀物類、海鮮類、蛋類等) 、標價牌若干。

2.玩具人民幣(10元、5元、2元、1元)若干張。

3.音樂

4.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長長方方一張紙,上有國家和數字。拿它可以進超市,買了東西報數字。多退少補很簡單,小朋友快試一試。謎底:人民幣

二、認識人民幣

1.教師出示玩具人民幣,從中取出10元、5元、2元、1元面值的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面值。

2.等到幼兒熟悉後,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種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不見了。

三、初步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係

1.10元可以換成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教師小結:10元可以換2張5元,5張2元,10張1元。

2.9元可以換幾張5元和幾張2元(1元)?

教師小結:9元可以換1張5元和2張2元,1張5元和4張1元,4張2元和1張1元,9張1元。

3.以此類推,其它面值的人民幣換算方法同上。

四、遊戲:找朋友

1.幼兒扮演1元人民幣,在音樂聲中走圓圈,音樂停止,幼兒看教師出示的人民幣面值數目,自由結伴,湊成與教師所出示的人民幣相同的面值數目,幾個好朋友報成一團。(如:教師出示5元,則5人抱成一團。)

2.幼兒自由選擇扮演1元、2元、5元的人民幣,在音樂聲中走圓圈,音樂停止,幼兒看教師出示的人民幣面值數目,兩兩自由結伴找朋友,兩人的人民幣面值之和,湊成與教師手中人民幣相同的面值數目,抱成一團。

五、菜場購物遊戲(幼兒操作)

1.老師當老闆

(1)幼兒拿多張人民幣買一樣東西(並嘗試記錄)。

(2)幼兒拿一張人民幣買多樣東西(並嘗試記錄)。

2.孩子當老闆

幼兒分組遊戲,每組一名幼兒當老闆,兩名幼兒買菜,還有一名幼兒做會計進行記錄。

買菜時要算清楚自己應該給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遊戲中,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六、總結幼兒遊戲情況,教育幼兒合理消費,並保護人民幣。

請各組成員根據自己購買的菜進行介紹,共多少錢?用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是否是自己需要的?用以告訴幼兒理性消費,節約用錢,並不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等。

七、延伸: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一起去購物,繼續認識其它面值的人民幣,進一步瞭解人民幣的用處,讓幼兒明白要合理消費。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0

目標:

1、能大膽地、創造性地用幾種圖形拼拼、貼貼、說說。

2、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準備:

1、白紙每人一張,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彩色圖形紙若干,漿糊,抹布。

2、教師用幾何圖形拼貼的範例圖一張。

過程:

1、激發幼兒自己用圖形拼貼畫的興趣。

·出示範例圖,引導幼兒說說拼貼圖案的幾何圖形的`名稱。

2、練習用圖形拼擺物體造型。

·幼兒自己選擇所需的圖形嘗試拼物。

·教師幫助幼兒合理安排畫面。

·粘貼造型時提醒幼兒正確使用漿糊、抹布等。

3、展覽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幼兒相互講述畫面的內容,體驗圖形的組合變化的樂趣。

·鼓勵幼兒說出“我用X形和X形拼了XXX形”。

建議:

結合此次活動可在智力區與美工區繼續提供各種形狀的彩色紙與積木,讓幼兒進行拼貼造型,進一步感受圖形組合的千變萬化。

評價:

1、能大膽地選擇幾何圖形拼貼造型,有一定創造性。

2、能正確地說出所選圖形的名稱與造型物的名稱。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1

【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是多麼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平時,與家長交流,聽到家長報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國小,國小與幼兒園的作息差別很大,國小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孩子們瞭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設計教學活動《我會看時鐘》,以此爲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幼兒對時間的關注。

在幼兒學會看時鐘的活動之後,繼續讓幼兒瞭解現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如手機、電腦、電視、收音機等,引導幼兒收集有關從古至今計時工具的發展,即豐富了幼兒有關計時工具的知識,又培養了幼兒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勵收集信息的幼兒交流收集的信息,學會與人分享;其它幼兒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同時增強收集信息的興趣。從瞭解計時工具的發展,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

幼兒對時間的認識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平時要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透。如把早起牀、早餐、入園、做操、活動等時間較固定的環節,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畫出鐘錶的時間,並用圖畫表示相應的活動內容)表示各生活環節的時間和活動內容,並配以簡單的文字(或指導幼兒簡單畫出相應的活動內容),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引領幼兒感知單位時間的長短,如,1分鐘有多長,在1分鐘內我們可以做什麼?在家裏,起牀用多長時間等,潛意識讓幼兒知道動作的快慢與節約時間的關係,初步學會打理時間,把握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在一日活動各環節的開始及結束,引導幼兒看時鐘,瞭解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家長工作:建議家長在家及時提醒督促幼兒遵守作息時間,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和遊戲,培養幼兒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2、學會看整點。

【活動準備】

1、實物時鐘3個。

2、每人一個自制小時鐘,胸卡數字1—12。

【活動進程】

一、猜時鐘謎語,激發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仔細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

2、提問: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鐘錶?那裏爲什麼要有鐘錶?

[設計意圖:將好聽的謎語,作爲活動的開始,激發了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問題:“你在哪裏見過時鐘?”直接指向幼兒的相關經驗,引導幼兒知道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二、認識時鐘,學認整點。

1、感知鐘面。

引導幼兒回憶:你知道鐘面上有什麼嗎?(請幼兒交流。)

時鐘上到底有什麼呢?小數字是怎樣排隊的?指針是怎樣跑的?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每組一個時鐘,請幼兒與同伴觀察交流,老師每組認真傾聽,瞭解幼兒的觀察能力。)

師引導幼兒重點了解:

(1)有1-12個數字,知道數字的排列規律,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如12與6在一條直線上等;引導幼兒扮演時鐘12個數字,模仿小時鐘站好,體驗時鐘數字的排列規律。

(2)有兩根指針,黑色長針是分針、黑色短針是分針。瞭解時針與分針的關係,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知道指針是順時運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安排了回憶鐘面、觀察鐘面、討論鐘面及我做小數字等活動,幫助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錶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孩子們在參加小組討論、探索過程中,互相借鑑、互相補充,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學認整點。

依次出現表示1點、2點、3點的鐘面問:“這是幾點?爲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知道表示整點時,分針指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點整。以遊戲方式引導幼兒操作練習,如,教師撥出時間,幼兒快速說出時間;教師說出時間,幼兒快速撥出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提供可操作的時鐘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認識整點提供活動的條件,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改編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老師與幼兒商討遊戲玩法,鼓勵幼兒自主遊戲。

規則:老狼說時間,幼兒扮小時鐘正確表示。

[設計意圖:孩子自主遊戲時,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數字,幾個人扮演指針;遊戲的組織——數字怎樣站,指針怎樣站;遊戲的玩法——時針與分針怎樣運轉才能正確表示時間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需要討論、嘗試、商量、協調才能將問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組織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對時鐘的認識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與同伴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並體驗到獨立解決問題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因爲代表煙臺市特級教師向全市教師展示的教學活動,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級試講。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情緒非常好,積極參與活動,尤其是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讓孩子們14人一組,自己想辦法站成時鐘的樣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有效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與管理能力,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2

活動目標

1.萌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2.瞭解一次性用品的含義,初步理解節約資源的意義。

3.能夠聯繫經驗說出生活中減少浪費、節約資源的行爲。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一次性用品”組圖;“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少”圖片;“越來越多”、“越來越少”組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組圖讓幼兒瞭解並討論生活中一次性用品

1.出示組圖“一次性用品”,引導幼兒瞭解一次性用品的含義。

2.鼓勵幼兒討論生活中常見的`一次性用品。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理解節約資源的意義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

2.出示圖片“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少”,師幼共同小結。

三、出示組圖幼兒尋找越來越多及越來越少的事物

——還有哪些事物變得越來越多?

——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四、幼兒自主討論生活中減少浪費節約資源的行爲

1.鼓勵幼兒討論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方法。

2.鼓勵進一步討論生活中減少浪費、節約資源的行爲。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3

活動過程:

1、幼兒圍坐成半圓,教師與幼兒共同演唱歌曲《鞋子也會踏踏響》,並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穿的鞋子。

2、認識不同鞋子的標誌(分別是布鞋、皮鞋、旅遊鞋、棉鞋),分別放在相應的棋盤上。

3、遊戲“我的鞋子放在這裏”

請幼兒脫下自己的`鞋子,想想自己的鞋子屬於哪一種,應該放在哪個棋盤上。放完鞋後,在圖表上貼一個標誌表示自己穿的是這種鞋。

4、幼兒分別數棋盤裏的鞋子的數量,用手中的棋盤、棋子統計4種不同鞋子的數量,進行比較,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5、幼兒看棋盤上的記錄結果,發現哪一類的鞋最多,哪一類的鞋最少。

活動延伸:幼兒可進行鞋子的第二次分類,可按性能、形狀、用途、顏色幾個圍度來分,進行統計。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按物品特徵分類。

2、操作目標:能用棋子統計不同靴子的數量,並比較數目的多少。

3.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思維有序性。

活動準備:1、各種鞋的標誌

2、統計表、棋盤、棋子

活動重點:學習按物品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統計鞋子的數量,進行數量的比較。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4

活動目標:

1、運用分類、排序的經驗進行猜撲克牌的活動。

2、有初步的協作、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自制撲克牌一套、現成撲克牌五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撲克牌排列規律

1、出示撲克牌提問:“這是什麼?你們玩過嗎?今天老師就用撲克牌來和小朋友做一個有趣的.遊戲。這兒有一些放大的撲克牌,牌上的數字寶寶已被我悄悄地藏起來了。你們仔細看看,他們是怎麼排隊的?”

2、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橫着看,第一排是梅花,第二排是紅心,第三排是……豎着看,第一排是3個點子的牌,第二排是4個點子的牌……每種圖案的牌有幾張呢?有幾種圖案?最少的是幾個點子?最多的又是幾個點子?

二、猜撲克牌講解遊戲規則:老師任意抽調一張撲克牌,你根據規律猜出是什麼圖案的、幾個點子的撲克牌不見了。

1、老師拿,幼兒猜。

2、幼兒拿,另一幼兒猜。並讓幼兒講講:你是怎麼找出來的?

三、分組猜撲克牌

1、講解遊戲規則:四人爲一組一起合作,人人動手,將老師藏掉的撲克牌找出來。並一起記錄在老師的記錄單上。

2、請客人老師藏掉兩張撲克牌,幼兒找並進行比賽。要求大家一定要商量一下,怎樣纔會獲勝。

四、活動延伸: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與同伴或回家後與家長一起玩出更多的撲克牌的玩法。

大班數學教學設計 15

活動目標

1.喜歡玩找規律遊戲。

2.通過找規律遊戲培養觀察能力、推理能力。

3.能尋找和發現不同的排列規律。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排排坐”組圖;“排隊”組圖;“排隊蹲起”組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組圖引導幼兒尋找排列規律

1.出示圖片“排排坐-1”。

2.出示圖片“排排坐-2”。

二出示組圖玩遊戲尋找排列規律並按規律排列

1.將幼兒分成兩組。

2.出示圖片“排隊-1”,幼兒分組進行遊戲。

3.出示圖片“排隊-2”,幼兒再次遊戲。

三出示組圖在遊戲中尋找排列規律並按規律排列

1.出示圖片“排隊坐”,幼兒分組遊戲。

2.出示圖片“排隊坐”,幼兒再次遊戲。

教學反思

1、 本次活動我以規律的廣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點而設計的。通過有趣的遊戲形式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洋溢着歡樂的氣氛,寓教於樂。孩子們通過拍手拍腳的動作找出規律,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遞增、遞減的規律,通過用擺圖形找出顏色、形狀的規律。最後幼兒在穿珠子、粘貼圖片等操作過程中去掌握規律的普遍存在,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2、 在教法上我採用多層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活動開始讓幼兒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幼兒按顏色、形狀、大小、長短、高矮觀察其中的規律存在,逐漸過渡到永動作拍出的規律,用圖發現數的遞增、遞減規律,用圖形擺出規律等層層深入,爲幼兒認識規律加深了難度。

3、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慾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標籤:大班 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