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踏雪尋梅國中教學設計

設計2.85W

《踏雪尋梅》是中國畫的入門課,教學設計安排很重要。下面是踏雪尋梅國中教學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踏雪尋梅國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湘教版七年級中第一節中國畫單元課,作爲學習中國畫的入門課,通過對大量優秀中國畫作品的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同時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託的人格精神,感受中國畫託物言志的特點。

【學生分析】

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本階段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教學重難點】

如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筆墨的表現方法,並通過筆墨來抒發情懷,展現有個性的筆墨關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梅花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人格精神,進一步瞭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係,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的藝術境界。

2.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韻味。

3.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嘗試傳統繪畫的表現技法。

4.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節繪畫表現課,教師除了傳授必要的國畫技法外,還需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發表自己對“梅花”這一繪畫題材的觀點,然後把學生的興趣轉移到表現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繪畫作品的欣賞與學習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關注中國傳統繪畫,增強人文素養。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梅花,瞭解結構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誰被譽爲“花中君子”,在凌寒中怒放,傲然挺立。

生:梅花。

2.師:誰能回憶起關於梅花的詩句,說一說自己對梅花品格的理解。

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生: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生: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生:梅花給人一種堅強的精神。

生:梅花品格高尚。

師:梅花集高潔、秀雅、堅毅於一身,其色、香、韻、姿俱佳,特別是在冰中孕蕾、雪中開花的品格,更爲無數仁人志士所喜愛,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對梅花的讚美之言。

3.分發知識表,學生分組討論並填寫。

教師總結:

①一至二月開花,分佈在長江流域一帶。顏色多樣,有紫紅、粉紅、彩斑、淡黃、淡墨、純白等。

②有俯、仰、側、臥等多種形態,樹幹有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常見的梅花有五瓣的和重瓣的,是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和和平的'象徵。

③梅枝有粗有細,有曲有直,分主枝、旁枝和細枝,主枝大多曲折,一般在主枝彎曲處發旁枝,主枝、旁枝和細枝常交叉成“女”字。

活動二:初步嘗試,感知筆墨情趣

師:我們對梅花有了一定的瞭解,能不能用中國畫的水墨來表現梅花呢?

1.認識文房四寶。

2.師:“畫一畫,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學用毛筆能畫出一條最美的線? (學生畫線條,並將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展示,師生共同開展評價。)

生:我認爲這條線最美,因爲它很直。

生:這條線漂亮,因爲它有變化。

生:這張畫畫得好,這條線不但直,而且還有力度,像是在書法裏的線條。

教師總結:中國畫的筆墨具有粗細、濃淡、輕重、乾溼、曲直等不同變化;其筆法有中鋒、側鋒、順鋒、逆鋒;墨法有焦、濃、重、淡、輕等,有變化的線條才顯得生動而富有表現力。

這些線條雖然沒有具體的形象,但卻是最直接、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方式。從感受和體驗線條入手,可以引導學生生動地、創造性地組織和運用線條,來表現和塑造鮮活的形象。自然界中所具有的線感,如盤旋的公路、飄動的衣紋、流動的水紋等都給我們啓迪。古今中外許多藝術家爲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從中體驗線條的魅力,嘗試利用靈活變化的筆法,結合墨色,可以使畫出的線條表達人的情感。

活動三:欣賞畫家作品,理解畫梅步驟

多媒體展示:風格不同的作品,將作品中精彩筆墨的局部放大展示。(見圖4-7)

生:梅花的主幹用了枯筆的側鋒,這樣就顯示出了樹幹的蒼勁古樸。

生:小枝條中鋒用筆,顯得剛勁有力。

生:花瓣墨色飽滿,濃淡變化自然。

教師總結:欣賞理解不同形態、不同質感、不同組合規律的線條所產生的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讓學生從運筆、運墨等方面分析,並能更好地體驗筆墨的韻味,感受中國畫以物寄情、託物言志的特點,瞭解中國畫以線爲主的筆墨中蘊含的人格精神,爲畫梅做好前期鋪墊。

活動四:欣賞畫家關山月梅花作品,並分析其畫梅的步驟。

①教師示範梅枝和花朵的不同畫法。運用書法用筆和濃淡、乾溼的水墨技法,大膽畫出枝幹。在演示的過程中,講解梅乾、梅枝、花朵的結構與畫法,尤其是梅枝穿插組合、花朵的造型要反覆示範。(見圖8-10)

②師:除了瞭解梅乾、梅枝、花朵的特徵外,還需要對繪畫過程仔細觀察,只有認真觀察才能準確的表現某個事物。讓我們帶着問題觀看梅花的繪製全過程。(播放畫梅花的視頻)

通過欣賞教師的繪畫過程,讓學生近距離地觀摩畫梅的方法,感受到畫梅的樂趣。 多媒體展示不同畫家的梅花作品及梅花局部的細節展示,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畫梅的步驟與技法,再次體會筆墨的特點。大大方方寫枝幹,疏疏密密點梅花。

活動五:嘗試畫梅,師生合作完成課堂練習

1.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照範畫,學習運用水墨表現的技法,嘗試畫一幅梅花。

2.練習的過程中播放畫梅花視頻,學生可以邊看邊畫。

3.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學生落款蓋章。

教師在巡迴指導的時候,要對學生畫面的構圖與出枝給予指導。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融爲一體,落款和蓋章是一幅中國畫作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對初步感知中國畫藝術魅力且缺乏書法功底的國中生來說,落好款的難度太大,教師的幫助既體現了師生的共同合作,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六:作業展示,小結拓展

1.作業展示:學生自我評價並相互評價,教師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

評價一:在畫梅花時,我覺得最難的是用墨,我畫的這幅梅花,在畫梅的主幹時,沒有把握好墨的乾溼,效果就差了很多。

評價二:這幅作品,首先構圖很好,其次梅花的花朵和枝幹總體畫得還不錯,就是花朵缺少了疏密關係。

評價三:這幅作品,雖然沒有用其他顏色來畫花朵,但是總體感覺很好,還配了首詩。

2.拓展:

教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熟悉了中國畫繪畫工具、材料,體會了筆墨的韻味,學習了傳統的畫梅技法, 在課後,同學們不妨去嘗試用另一種表現梅花的方法??指印畫梅。

表現方法:①利用粗細不同的樹枝塗上墨,印到宣紙上,這個作爲梅花的枝條,也可以印畫結合。②用手指粘上已調好的墨色來按印花朵。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以傳統中國畫的技法爲主,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因爲大部分學生對中國畫接觸很少,所以對如何欣賞和表現中國畫缺少理性認識。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作熱情,適當降低技法難度,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節進行了反思:

1.在欣賞討論的環節中,通過對梅花習性、品格等特點的認知和了解,讓學生感受梅花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進一步瞭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係,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並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梅花技法的教學中,通過筆墨技法訓練和教師畫梅步驟示範,大部分學生入門很快,能初步掌握中國畫最基本的運墨、行筆技法,雖然學生的造型不太準確,但能表現出水墨畫的筆墨情趣。

3.如何將學生對國畫的興致導向內化,將表面的熱情轉化爲主動深度學習中國畫的動力,使之成爲積極主動的愛好者,在這一點上做得還不夠。

點評

《梅竹精神》是湘教版第七冊的中國畫單元課。陳老師選擇梅花爲教學內容,通過學生賞梅和畫梅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傳統中國畫的興趣,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中國畫的筆墨情趣,爲以後的中國畫學習奠定基礎。

陳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詩文、音樂來渲染氣氛並導入課題;請學生朗誦詠梅佳句,詮釋梅花的象徵意義;欣賞名家作品,感受中國畫的魅力,領會中國畫託物言志的特點,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併爲課堂教學營造了和諧的氣氛。

在技法教學中,陳老師通過分步訓練,運用示範和演示有效地化解技法難點,學生能較好地掌握畫梅花的筆墨技巧和作畫步驟,作業效果良好。

課後拓展很有特色,使學生對中國畫表現方法有了不同的認識,“指印梅花”不但使國畫技法不熟練的學生擁有了創作的自信和樂趣,而且引起了學生對中國畫學習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