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5篇

設計1.82W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5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2.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在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因此,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爲何會引起作者的眷戀?作者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秋景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課文誦讀

教師範讀(或聽朗讀錄音)、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課文分析

(一)明確思考題:

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二)分析課文

1.從五幅畫面入手,分析

(1)的特點。

(2)“反襯”手法的運用。

(3)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作者爲什麼要選取這五幅畫面來寫。

(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者的經歷來分析)

2.分析第2、13兩個自然段,將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相對比,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3.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有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秋色是這樣的美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作者爲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四、課外作業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成片段。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2

指導思想: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學目的:

1.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以及兩者的辯證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

2.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評講

教學構思:以作者情感爲線索結構全文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與“神”

教學難點:散文的景與情

教學媒體:計算機或幻燈機和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40分鐘)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語設計

師:歷代名家對秋都特別的鐘愛,描寫秋的佳作數不勝數,同學們能說一說嗎?

生:“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師:對。這是王維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那,還有別的嗎?

生:(沉默)

師:那我們看看名家對秋的評價是如何的?

(從計機中調出已準備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棗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棗杜甫《登高》

None

名篇: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暝》

None

師:這些佳作中既有頌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寫蕭瑟淒涼,又有刻畫絢麗多彩。那

麼,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今天,我們

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請翻開課本P250。

師:上課之前,老師已經把自讀題給出,讓同學們作了充分準備。下面,以自讀

題爲依據,欣賞分析課文。

(彈出自讀題,如下:)

完成課後練習2,並根據練習思考下列題目:

1.你認爲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概括。

2.在課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別用了哪些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徵以及感覺。

3.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爲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請同學們根據想象力分別把景色畫出來。然後,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種多樣,作者爲何只選取上述秋景描繪呢?試從主客觀分析。

5.課文的最後,作者再次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意圖是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6.縱觀全文,你認爲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爲什麼?

7.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第一部分

師:翻開課後練習2,請一位同學結合練習2來完成第一部分“總起”。

生:①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和嚮往;②處寫南國之秋不能讓人滿足。北國之

秋的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想飽嘗一嘗”;而南國之秋的特點是

“慢”、“潤”、“淡”,作者是“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作者運

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來表現對故都的秋的依戀。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正確。從這,同學們能回答練習1嗎?

生(齊答):“味”,即“清”、“靜”、“悲涼”。

師(點頭表示滿意)(彈出板書,如下)

①北國之秋感受:“清”、“靜”、“悲涼”

總起嚮往:“想飽嘗一嘗”

②南國之秋感受:“慢”、“潤”、“淡”

嚮往:“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師:寫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繪表達的?要是同學們寫秋,會如何描繪呢?現在,分

析課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請五位同學盡情發揮畫藝

(五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圖)

師:五幅故都的秋景圖是什麼?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槐樹的落蕊及其有關情況;秋蟬的殘聲;秋雨及雨

後話秋涼的場面;棗樹在秋天裏的奇景。

師:說對了。

五位同學都畫好了。請每位同學結合練習3來介紹秋景圖。

生甲: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圖,有破屋、碧空、鴿子、槐樹、牽牛花和秋草。這些景物都給人清涼疏朗的感覺,尤其是藍色的牽牛花更增添了蕭瑟的秋意,營造出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氛圍。

師(投以讚賞的目光)

生乙:這是槐樹的落蕊圖。作者藉助“槐蕊”寫出秋的“寂靜”。無聲無息的槐蕊夜裏悄然而落,“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給人靜寂的感覺;“掃地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突出了秋的清,給人清靜悠閒的感覺;作者“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生丙:這是秋蟬的殘聲圖,作者從廣闊的角度寫出悲切的蟬叫聲,每刻都引發人的思緒,叩擊人的心扉。蕭瑟的氣氛籠罩着故都,讓人頓生“悲涼”之感。

生丁:這是秋雨及後話秋涼的場面圖,作者精心細描了一幅秋雨圖,“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來一陣冷風”。而且着重表現秋雨過後,都市閒人的着裝舉止、言談神情,聽到悠長悠長、平平仄仄京調,一縷鄉愁,一縷寂寞的悲涼,油然而生。

生戊:這是棗樹在秋天裏的奇景圖。雖然只是平常的棗子,作者卻給以了另一種含意,把棗子的生長過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終的過程,贊棗子的同時也是贊秋。

師:這五位同學都畫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繪的景象都表達出來。作者分別從色、

形、聲、味、實來體現一個共同的主題“清”、“靜”、“悲涼”,而這又是散文的

特點的體現。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師:那麼,同學們能回答練習7嗎?

生(參差不齊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圖,“神”是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

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兩者的結合點是

“清”、“靜”、“悲涼”。

師:同學們把知識掌握得很好。那麼,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與景的呢?哪個同

學能結合練習4說一下?

生:作者通過“清”、“靜”、“悲涼”這共同點來處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內心世界,跟他的處境有關。這樣,就決定了作者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

什麼樣的情。

師:很好。同學們可結合“預習提示”來體會。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於日僞的屠刀之下;抗戰後,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爲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說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敘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着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鑑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後,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茶碗,擡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雲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着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着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裏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擡頭便見的碧天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嘆裏。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於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鬱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爲“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悽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於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於1934年8月,三年後北平失守。作者於不經意間爲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悽惻的輓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彷彿就是爲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佔,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餘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雲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於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並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深沉而雋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緣情敘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創造。

2、難點:悲涼的意境與頌秋的情感的和諧統一。

三、教學課型

導讀課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談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六、教學突破口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七、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預習課文。預習要求:熟讀課文,利用《學生學習用書》獲得初步理解;回憶古詩中有關“秋”的詩句,爲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作準備。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思路:由眼前朝氣蓬勃、滿懷希望的春天聯想到意蘊豐厚、令人感懷的秋天,並指出,“秋思”是中國文人創作常常涉及的題材,是中國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讀課文

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繪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景畫?請爲每幅風景畫命一個恰當的題目,並說說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爲什麼?

(三)學生聽朗讀錄音、思考

(四)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1、引導要點:

(1)描寫了哪些秋景?

(2)怎樣描寫秋景的?

(3)描寫出了秋景的什麼特點?

2、教師對問題結果的預設:

1)秋晨小院圖。從色彩(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聲音(馴鴿的飛聲)、形態(破、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寫出了清、靜、悲涼。

2)秋槐落蕊圖。從視覺(鋪得滿地、一條條的絲紋)、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觸覺(極細微極柔軟)寫出了清、靜、悲涼。

3)秋蟬殘鳴圖。從狀態(衰弱)、範圍(無論什麼地方、家家戶戶)寫出了清、靜、悲涼,也寫出了內心的喜愛。

4)秋雨話涼圖。從聽覺(息列索落、緩慢悠長)寫出了清、靜、悲涼。

5)秋日佳果圖。從形態(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色彩(淡綠微黃)寫出了內心的讚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4、聯繫五幅風景畫、抓住關鍵句(文眼),把握意境內涵:清、靜、悲涼。

5、歸納本文營造意境的方法:緣情敘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討

1、設問: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秋的“悲歌”,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秋的“頌歌”,你怎麼認爲?爲什麼?

2、學生思考、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歸納:

引導:

(1)從作品入手(標題目、關鍵語句、所寫景物)。

(2)從作者經歷、思想入手。

(3)從社會背景入手。

歸納:本文應是作者“悲涼的頌歌”。歸納時可聯繫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關語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體驗

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我國古典詩歌中描寫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詩句,深化學生的體驗。

(七)佈置課外作業

學習本文緣情敘景、以景述情的寫法,以“家鄉的春”爲題,寫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5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說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裏的秋景不同,因爲心裏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通過學生比較閱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局部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②從聲音、色彩描寫看,你認爲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3、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賞景

⑴秋雨話涼圖(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④想象整個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爲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爲什麼?

②冷色調給人什麼樣的感覺?(聯繫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裏的景物,也可聯想故都的秋天裏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徵,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句。看誰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裏啊,在哪裏?

它在破陋的小屋裏

它在濃濃的香茶裏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說明北國的秋範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爲什麼這麼“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後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瞭解《故都的秋》的藝術特色。

3.誦讀,積累語言材料。

二、過程與方法

1.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3.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繫,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於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

重點、難點

《故都的秋》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個性氣質和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麼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鑑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活動

誦讀、鑑賞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後問:這段秋景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豐收,色彩絢麗,喜悅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根據文意的需要來夾帶介紹)

郁達夫(1896—1945)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是“創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後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遊記。

三、範讀、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學生看書默讀,感知課文。

四、誦讀、感悟

(選擇重點章節學生和老師比較閱讀,爲什麼老師和學生讀的有差別?因爲對課文的感情把握深淺有區別。)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再讓學生誦讀、感悟。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

五、理清結構,把握思路。

讓學生髮言,討論。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總起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嚮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故記敘

③秋蟬殘聲前都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後的

⑤棗樹奇景呼秋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於秋應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3.總寫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六、佈置作業

誦讀課文,深切感悟。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7

語文課程理念下的多媒體課堂學習設計

《故 都 的 秋》

教學設計

戶縣第五中學 王美智

目 錄

前言……………………………………………………………………… 4

一、 教材分析 …………………………………………… 4

二、 學習對象分析 ………………………………………………… 5

1. 知識基礎分析………………………………………………… 5

2.能力基礎分析……………………………………………… 5

3.情感基礎分析.……………………………………………… 5

4. 學習方法分析 …………………………………………… 6

三、 學習目標 …………………………………………………………6

1. 知識目標 ……………………………………………………… 6

2. 能力目標 ……………………………………………………… 6

3. 情感價值觀目標 ……………………………………………… 7

四、 學習重、難點 …………………………………………………… 6

五、 學習研究目標 …………………………………………………… 7

六、 學習思路設計 …………………………………………………8

(一)課程目標的確立上………………………………………… 8

(二)學習內容的調整上………………………………………… 8

(三)教法和學法的設計………………………………………… 8 教法方面 ……………………………………………… 8

學法方面 ……………………………………………… 8

學習流程 ……………………………………………… 8

七、 學習軟件設計 …………………………………………………… 8

八、 學習準備 ………………………………………………………… 9

九、 課時安排 ………………………………………………………… 9

十、 學習程序設計 …………………………………………………… 9

(一)學習流程圖………………………………………………… 10

(二)詳細學習程序 ………………………………………………12 十一、板書設計………………………………………………… 19 十二、學習評價量規 ……………………………………………… 20

《故都的秋》學習設計

前言: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廣泛的應用, 極大地改變着人們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有助於實現教育過程的整體優化,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象、和動態畫面爲一體,以其鮮明的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其多變的手段,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多層次,多維度地展現,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應本着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以學生活動爲主線,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基於上述原因,本人在《故都的秋》(兩個課時)教學設計中努力實現爲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制定出信息化教學設計,因此,設想將相關內容有效整合,能夠爲學生構建一個完整和高效能的知識網絡。

一、 教材分析

課文的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位於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二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是一篇抒情散文。本單元的文章都是中國現代散文,都是寫景狀物的散文,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這些散文不僅展現了景之美、情之濃,而且還蘊涵着豐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發讀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多方面的思考。它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一是寫景精美、情味濃厚;二是意蘊深;三是語言美。本文與同在本單元的的《荷塘月色》一樣都是寫景抒情的名篇,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表現北平特有的“秋味”,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濃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懷、志趣、性格洋溢在字裏行間。從五套高中必修教材來看,本單元是第一次介紹寫景散文的單元,本文的學習對於提高學生散文鑑賞能力,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閱讀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用兩課時完成。

二、學習對象分析

1. 知識基礎分析。本課是學生步入高中後學習的第二篇散文,學生在國中已經學習過《背影》、《春》等散文名篇,初步瞭解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在學習這課之前學習了《荷塘月色》,對散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學生也學習過好多有關“秋”的詩文,瞭解到文人墨客對秋的感情各有不相同。

2. 能力基礎分析。 由於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的限制,他們對於散文審美意境的體悟能力比較弱,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的意境,培養學生把握文字和審美的能力。再者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發展不夠均衡,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仍有一定困難。

3. 情感基礎分析。生活在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生活和諧幸福的當今,孩子們是很難體會當時在20世紀30年,中國社會連年戰亂、民生凋敝,人民衣食無安、居無定所,讀書人生活顛沛流離,他們理解很

難詩人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的悲涼感受。

4.學習方法分析。學生想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識,更深刻的體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品味景物描寫景物呈現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 感知作家獨特的視角,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2、過程與方法:

(1)深情朗讀法。在反覆品讀的基礎上,領悟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一篇優美的散文不能缺少深情的朗讀。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將會選取文中具體寫景的幾段,讓朗讀基本功紮實的學生來朗讀。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帶着感情讀課文,將自己的感情調適到最飽滿。最充沛的狀態;其他學生注意借鑑示範的學生的朗讀技巧,在課後再鞏固朗讀的能力。

(2)引練法。鑑於學生在散文分析鑑賞上能力的欠缺,教師可以選取文中的部分內容作示範性分析,引導學生明白散文分析應該採用怎樣的方法,從哪些方面着手。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引。

(3)、合作探究法。以文本爲載體,進行以“秋”爲話題的賞析式、仿寫式的拓展。把學生劃分爲若干小組,以組內討論的形式加強對文本的研讀,體會文章的文字優美、意味雋永、濃情厚意,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積極討論交流,學會寬容溝通,學會協作分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探究作者的感情基調、感情線索、感情發展變化。

(2)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3.突破難點的關鍵。

如何更好的理解“景”和“情”的和諧統一,理解特定歷史時期文中所蘊含的作者感情障是本課學習的礙點。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8

 教學步驟:

1.導入2瞭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體會(5講解全篇)6遷移訓練

教案草稿

教學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以情選景;在景物的細緻描寫中滲透作者的主觀感情。

教學難點: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根據大家學過的一篇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畫面一

打出《天淨沙秋思》(一起背誦)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常常象這位同學所說的那樣,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維模式一

這是大家國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瞭解感知

1.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好。現在先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打出學習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繁華的過眼煙雲。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彷彿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悽風苦雨間彷徨嘆息思索。一箇舊都的秋景,爲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到課文,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蟬嘶叫閒話秋涼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思考: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的展開描寫。

2)爲什麼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分組找,討論)

明確:色:碧空藍朵黃中帶白青布淡綠微黃

提問:A:秋色的特點是什麼?(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爲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裏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裏會產

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

悽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明確:聲:帚聲衰弱的蟬聲風雨聲人聲

A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爲什麼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爲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的揮動着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淒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着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體味

1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靜的秋聲秋色裏會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着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構成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着他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用我們在學習《風景談》中的方法,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客觀的景是什麼樣的呢?畫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景物透着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日光能細數嗎?(神態動作)清閒

靜對着藍朵幹嘛?(神態)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裏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裏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以景顯情”)

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爲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

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麼,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爲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爲何不寫頤和園的遊人如織。(板書:“以情馭景”)

大家還可以分析其他的畫面

五講解全篇(非教學重點)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學習目標已經達到。最後,問大家兩個問題

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爲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閒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

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着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間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2)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爲什麼呢?

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溼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羣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一篇讀罷頭飛雪”,我們彷彿一下蒼老了許多。不過這只是學習。好,現在來回憶我們的學習過程。

四:回顧認知過程

怎樣達到的認知過程?

掌握分析這類文章的思維程序:

一:瞭解文章寫的景物對象,感知景物對象的整體。

二:分析文章怎樣寫的這些景物對象?景物的特點是什麼?

三:透過字面,揣摩體會,情景相連,挖掘作者寓於景物對象中的深情。

五:遷移訓練

情景相生。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有時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們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1.選詞填空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寄司空曙)

綠紅黃殘

明確:黃。既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並且符合對偶。

2.理解《沁園春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把握景物的特點,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板書設計

以情馭景

畫面清晨小院槐樹落蕊秋蟬嘶叫閒話秋涼秋果

秋色碧空白中帶黃青布淡綠微黃清

秋藍朵悲

味秋聲鴿聲帚聲蟬聲衰弱風雨聲人聲靜

以景顯情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9

一、教學設計(一)基本情況1.所屬學科及領域——語文——網絡環境下學生主體學習模式2.適用年級——高中二年級3.設計者——姓名:灤縣六中4.教學實施者——馮穎

(二)學習者情況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學習者是年齡處在16至18歲的高中學生。高中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進一步發展,知識經驗日益豐富。智力和個性都獲得了較好發展,相應產生了獨立自主的需求。

我設計這堂網絡自主學習課的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課題和方向,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選擇難度,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評價機制等自主性和能動性。

2.學習者在學習本課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在網絡學習之前,學習者首先應對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對內容,思路,思想、觀點和感情,以及詞句含義,語言效果,文學形象,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等等,並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程度從各個角度對文本提出不同的見解、評價和疑問。其次,學習者應具備快速閱讀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鐘600—800字的瀏覽速度。

再次,本課採用的是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具有嚴謹的紀律素養和網絡文明素養,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學習中要使用文明和規範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探討和互相學習,還要能對網絡信息進行評價、選擇、篩選和組織。

學習者應具有以下計算機操作技能:

1.打字每分鐘不少於40個字。

2.具有基本的文字處理能力。

3.熟悉le 、http://www.baidu.com等功能較強的搜索引擎,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的輸入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

4.能夠下載和上傳網絡資源。

(三)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1.基礎目標(標準階段):

①背景—主旨學習(主要通過考察文本創作的特定背景觀照文本主旨)

②語言表達學習(主要是讓學習者從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線索思路,鑑賞其表現手法以及通過閱讀文本,理解句段的含義、歸納總結語言特點)

發展目標(創新階段):(置疑——合作——解決)

2.綜合置疑(對文本尚存的絲毫疑問或者與本文有關的任何資料,都可提出和公佈,供學習者共同討論和交流)

3.作品評價(允許學習者對作品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討論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題及發現理解文本主題的一般性規律)

4.素養目標:

①訓練學習者利用公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培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思考、質疑問難的能力。

③發展學習者通過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習內容分析

重點——理解背景對作品主題的影響,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

難點——掌握本文的寫作技巧,並能加以遷移應用。

學習內容的類型——對文本作者、背景、主題、內容、思路、語言、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探討、質疑和評價。

(五)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法

教學理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基礎,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教學模式、方法——採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習過程中主要採用閱讀,質疑與評價,蒐集並處理信息,交流探討,遷移寫作等學習方法。

如何組織教學——教師首先提供網絡學習專區,其次說明網絡自主學習的要求、步驟和每一個階段的時間及評價標準,最後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醒和指導以及階段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入。

(六)教學或活動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

(七)相關資源

教學地點——多媒體教室

硬件——56臺學生上網電腦、教師機

軟件——不需要特別的應用軟件

設備——

1.PPT課件

2.上網蒐集資料、相關的音樂FLASH和輯錄相關視頻資料

主要訪問網站—— [論壇—春華秋實版塊]。教材、圖書、影象材料——高中語文第三冊《故都的秋》,朗誦《故都的秋》(mp3)

人力資源——具備基本信息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語文教師

(八)評價

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是否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想。設計方案試圖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以學生爲中心,注意在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使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本設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分強調,忽略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忽視了情感因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了鍛鍊,在以往課堂內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得到了改善,學生敢於提問題,並主動地去解決問題,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顯現,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並提高了團結協作、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從課內延伸到浩瀚的網絡信息資源庫,學習者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對作品的各個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節課最大的效果就是教會了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建構。

二、教學實施

教學實錄

三、教學反思和總結

(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

如,備課階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的呈現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二)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和學校結果評價

學生在信息搜索過程中確實發現了許多有利於教師和學生學習和提高的語文專業網站,如,

三槐居等。

(三)致謝和參考資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散文“形”、“神”合一的藝術特色。

2. 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及主要內容:

一. 導入 課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那麼,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我說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裏,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二. 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讀這篇課文。

三. 探討課文內容

1.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點?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

2. 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

明確:主要是刻劃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3.品味詞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們不妨來找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裏?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4.統觀整篇課文,作者除了運用細膩的描寫來展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外,開篇和結尾還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確: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5.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認爲本文是頌秋的,但也有人認爲是悲秋的。你認爲呢?說說你的理由。

教者認爲: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飽嘗一嘗”;在文章的結尾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6.作者爲什麼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滿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現在我們再來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裏?----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讀成誦

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文字背出來。

故 都 的 秋 讀懂客觀現實

鬱 達 夫 體會思想感情

秋 院

(主觀、客觀)----清、靜 秋 槐

秋 蟬

(主 觀)----悲 涼 秋 雨

秋 果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我們來看幾例:(出示詠秋名句)那麼,現代作家郁達夫眼中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番風味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欣賞他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請大家打開書。

(出示課題)

二、簡介作者郁達夫

(出示作者介紹)

三、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大家聽課文錄音,之後請大家來談談你對這篇文章的整體感受。

(聽課文朗讀)

2、請學生談感受。

四、學生活動

將你最喜歡的文段朗讀出來並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

五、出示題目,集中解決。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爲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6、本文題爲“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爲什麼?

7、縱觀全文,你認爲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爲什麼?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9、劃分文章的結構。

逐一解決: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了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明確:“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明確:秋景圖——秋院靜觀:槐樹落蕊:秋蟬殘鳴:閒話秋雨:秋日勝果:

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蟬、秋雨、秋棗突出的是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找出本段的中心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爲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明確:(1)作者是從秋味這個角度來寫故都的秋的,而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2)作者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裏的傳統神韻,卻存在於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本文的`基調——清、靜、悲涼就不一致、不和諧了。

(3)那麼,郁達夫爲什麼獨衷情於清、靜、悲涼呢?這當然與他的生活背景、個人情趣有關,我們來看一下郁達夫。

(教師屏幕展示有關資料)

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失去父親,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成憂鬱、沉寂的性格;成年後,又到日本去留學,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風有一種傷感的、灰冷的調子。再加上本文寫於1934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北平將遭到日寇踐踏,在這個時候,郁達夫正是懷着最後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遊故地的。就象一件心愛之物,傳家瑰寶,即將面臨着暴力地搶劫而自己又無力抵禦一樣,那種悲涼、那種無奈,自然要在文章中顯現出來,由於心情使然,此時在作者看來,這種清、靜、悲涼就是一種美,儘管是朦朧的,甚至基調有些灰暗,但正是這種清、靜、悲涼讓他難割難捨,這正是故都情結,家國之思,也正是他幾十年人生所體味出來的生命之味。所以說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6、本文題爲“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爲什麼?

明確:北國秋——清、靜、悲涼

南國秋——慢、潤、淡

多次提南國之秋是爲了烘托對比北國秋的特點,點出北國之秋味的醇厚、濃郁。

(師補充:作者在這裏不經意的用了對比和襯托,這樣一來,使表達的主題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大家在自己的寫作中也要借鑑這種方法。)

7、縱觀全文,你認爲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爲什麼?

明確:頌秋。(師補充:結合文章結尾的一段話。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爲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雖然全文的基調是憂傷、悲涼的,但是作者通過對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象的信手勾勒,傳達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涼的頌歌。如此寫秋,看似平淡,實則秋味更足,意境更深。(師補充:學習了本文,同學們要把這種技巧活用到做文章中。)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師補充:從寫作上來看,作者表達的是自己對故都的依戀——故都情結,作者把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他的家國之思。這也就是我們在寫作上經常說的:以情馭景,用景顯情,情景交融。那麼在情景交融中誰是主要的?(生:情。)師:是的。也就是說,情和景的結合要以情爲主,要選擇適合情的景。秋天那麼多的景物他沒有選,單單按照清、靜、悲涼來選擇紫色的牽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蟬、秋棗。這些寫作的技巧我們要慢慢的去領悟、實踐、掌握。

9、劃分文章的結構

一(1-2):總寫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二(3-1 1):分寫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部分描寫古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讚美北國之秋。

三(1 2-1 3):總括全文,強調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眷戀。

六、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記敘、描寫:(形)

清1、秋院靜觀

靜2、槐樹落蕊眷戀

悲3、秋蟬殘鳴嚮往

涼4、閒話秋涼之情

5、秋日勝果(神)

議論:足見有……感觸來的

七、結語設計

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讓我們大聲朗讀課文,再來感受這“一曲悲涼的頌歌”吧!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2

1、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爲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6、本文題爲“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爲什麼?

7、縱觀全文,你認爲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爲什麼?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9、劃分文章的.結構。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故都的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爲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6、本文題爲“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爲什麼?

7、縱觀全文,你認爲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爲什麼?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9、劃分文章的結構。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2、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教學重點:

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教學方法:

1、美讀法。反覆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製作powerpoint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於“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徐志摩先生輕吟慢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而秋天則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壯麗。杜甫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涼秋景。柳永在秋中辭別、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他筆下的秋是悽苦的。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融入了郁達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書題目)

我們主要通過1、美美地聽;2、美美地讀;3、美美地品;4、美美地練四個環節來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聽:

聽讀配樂朗誦,思考:全文可以分爲幾部分?描寫了哪幾幅秋景圖?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

明確: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橋頭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燈片)

三、美美地讀、美美地品:

1、全班齊讀思秋、戀秋兩部分。

2、學生找出最喜歡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

A、找出關鍵詞語。B、比較不同句式。C、體會深層含義。D、誦讀精彩片段。

四、歸納總結,佈置預習:

今天我們通過美美地聽,美美地讀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並總結了品味語言的四種方法。品味語言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呢?請大家回去繼續品味本文的語言並歸納其方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細膩的語言並總結了四種品味語言的方法,還有沒有其它品味語言的方法呢?(學生回答)對了,品味語言還要體會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飽含着郁達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現在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美美地練。

二、美美地練:

1、思考討論: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概括。

(2)爲什麼北國之秋給作者以悲涼之感?(提示:結合作者生平與寫作背景。)

(3)你認爲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明確:(1)清,靜,悲涼。

(2)在作者的心中,“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之情和對故都的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全文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從課文中的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讚頌之情。

2、單選題:

(1)作者在談到牽牛花時說:“我以爲以藍色或白色爲佳。”對此理由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因爲藍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體現秋的“清”。

B、表現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顏色,與花名貼切。

D、能使人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寫對故都的秋的.懷念時,重點寫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時的所見所感,而對於“陶然亭”等名勝只是一筆帶過。這樣寫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嘗試那種寧靜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蘆花”等景物不能體現故都的秋的特點,沒有秋味。

C、作者沒有去過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兒的景色如何。

D、選擇這樣的地方寫更能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思想。

3、根據課後練習題二的要求,用十分鐘的時間仿寫一個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學生仿寫,寫好後展示並做評點)

三、歸納總結,佈置預習:

1、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鑑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並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2、用我們今天學習的鑑賞品味散文的方法預習餘秋雨的《道士塔》。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4

重點:理清文章思路

難點:體會作者文字中蘊含的濃郁感情

一、活動方式:圖說圖解

二、活動引入

郁達夫,是浙江富陽人,在文中,他這樣說“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作爲一個南方人,如此之酷愛北國的秋天,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讓我們一起走近《故都的秋》,品秋,賞秋,探秋。是怎樣的一個“秋”,如此攝魂震魄,讓郁達夫願以命換之!

三、活動過程

活動分解一:請同學們從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和倒數第二自然段中,提煉出郁達夫先生筆下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到底差別在哪裏,用圖把作者的這個思路畫出來。

從同學們各自描繪出的圖中,我們清晰了郁達夫先生爲什麼獨愛故都的秋,它“來的悲涼”,風中飄搖的灰白的蘆花,岸邊的敗柳風中瑟瑟發抖;它“來得靜”,草叢中的蟲唱,遠山裏的鐘鳴,襯托出周遭的悄無聲息;它“來得清”,一彎夜月,垂垂蒼穹,滿目清涼!

而南國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淡,多雨又少風。這秋,較北國而言,就好像“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實在是綿柔了些!

所以作者原意用一部分壽命去換,表明自己對故都秋的熱戀!

活動分解二:本文的重點是釐清思路,思路思路,就是思維走的那一條路。

這條路遵照思維常見規律構文,即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採用總分總模式行文。

在四—八自然段,作者描繪了具體的故都秋景,我們逐一來看散文之形與神的'關係。

活動分解三:一朵花來代表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神”——“清、靜、悲涼”,“形”——秋院之晨、秋槐、秋蟬、秋雨、秋果、秋感。

秋院:破屋、濃茶、高天、馴鴿,靜謐而蒼涼(清悽、清冷);破壁腰、漏下來的日光、牽牛花的藍朵、稀疏的秋草,破敗而孤寂(清寂);選擇意象多點多位,但集中體現一個故都秋“來得清”。

秋槐,秋蟬:充分體現“來得靜”。落蕊滿地,腳踏上去無聲無息;掃把的痕跡,靜閒落寞。秋蟬聲聲鳴,處處啼。靜寂中平添傷感與落寞。

秋雨:“來得悲涼”。灰沉沉的天,陣風陣雨,一場秋雨一場涼,一聲嘆息彷彿帶着空曠的迴音。

秋果:八九分熟的果子千萬不要熟透,這青果的青澀正正好好配這颯颯秋風,悽悽秋雨,聲聲秋蟬,聲聲嘆息。

輔助以自然界之外的人文,縱觀中外古今,秋之爲文多“頹廢”,秋之於人,無國別,無階級。都會生出深沉、幽遠、嚴厲、蕭條的情愫。

四、活動深入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郁達夫的眼中之秋,清、靜、悲涼,說明這些精緻全部着上了郁達夫先生的心理色彩。回想一下,剛剛學過的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時,是以怎樣的一種豪邁與闊達問蒼天大地?同一片天地,同樣的季節,爲什麼郁達夫先生心中充滿了悲涼?

郁達夫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3歲喪父,家中生活艱難;十年異國求學(日本),飽受歧視,激發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先後參與發起“創造社”“左聯”等進步團體。抗戰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1952年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他的人生經歷使得作品既有積極意義,也有頹廢情緒,苦悶情緒流露較多。

五、活動發散

請同學們在釐清思路與理解作者的情感基礎上,選取或繪製一幅圖畫,表現對故都的秋中郁達夫形象的理解。圖畫的題目就叫“印象郁達夫”或“印象故都秋”。

六、活動鞏固

課後第二題,鞏固散文之“神”——文眼。寫南國之秋,是爲了反襯故都的秋色彩濃,回味甘,看得飽,嘗得透。寫中外文人、詩人,甚至囚犯,是爲了說明“凡是有感覺的動物,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目的是爲了在對比、襯托中凸顯故都之秋的特點,突出文章的主旨。

課後第三題,鞏固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通過調色、配色,多種感官的並用,突出北國之秋“清”“靜”及“悲涼”。

課後第四題,鞏固表達作用。句子採用不同的修辭,對錶達作者心境大有講究,同時給讀者藝術享受。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15

一、教學設計

(二)學習者情況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學習者是年齡處在15至17歲的高中學生。他們的形式邏輯思維發展穩定,辯證邏輯思維發展在這個階段則發展迅速。這兩種思維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因此,高中生已經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較高的認知水平及較成熟的形式邏輯及辯證邏輯思維。而思維的發展又直接導致了他們自我意識的高速發展,他們對待一切問題以“自我”爲核心,又以解決"自我"問題爲目的。

高中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知識經驗的日益豐富,使其對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評價變得全面、客觀、辯證,並且日趨深刻。

和自我意識的高度發展相聯繫,高中生價值觀也逐步確立起來,價值觀是個體對自然、社會、人生問題的帶有根本性的總觀點,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識水平、生活環境等方面決定的,同時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動機、立場態度等個性因素所制約。高中生在確立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的過程中,表現出許多特點。如:高中生對理論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喜歡把各種具體事實綜合成若干系統的總原則,熱衷於哲學探討;高中生的價值觀中,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興趣點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質及歸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階段也正是學生在各方面進行探索、嘗試並面臨走向獨立生活道路的時候,高中生的智力和個性都獲得了高度發展,相應產生了獨立自主的需求。這些要求主要體現在行爲、情感及道德評價等方面,在行爲上,他們要求獨立決定涉及個人的各種問題,希望有一定的行爲自由;在情感上,他們希望能獨立體驗和選擇個人喜好;在道德評價上,他們希望能以自己的評價標準爲依據,獨立評價自己、他人的行爲及社會事件。

我設計這堂網絡自主學習課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揮根據自己的個性興趣選擇學習課題和方向,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選擇難度,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評價機制等自主性和能動性。

2.學習者在學習本課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應具備的信息技術素質和具體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等:

在網絡學習之前,學習者首先應對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對內容,思路,思想、觀點和感情,以及詞句含義,語言效果,文學形象,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等等,並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程度從各個角度對文本提出不同的見解、評價和疑問。其次,學習者應具備快速閱讀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鐘600——800字的瀏覽速度。因爲在45分鐘內,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習者可能會因探討不同的問題而需要數遍瀏覽文本,而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和快速閱讀文本的能力正是這些問題得以解決的根本保障。

再次,由於本課次採用的是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網絡的使用頻率和學生使用網絡的自由度都較高,因此就需要學生具有嚴謹的紀律素養和網絡文明素養,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僅在課堂上能夠在教師的安排下有序而合理的使用網絡進行學習,而且在使用網絡進行學習的進程中,要使用文明和規範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探討和互相學習,還要能對網絡信息進行評價、選擇、篩選和組織。

本課次針對的是全體學生,如果對計算機技術要求過高,不僅對學習沒有幫助,反而會成爲學習的障礙,所以本模式並沒有採用複雜的多媒體技術,只要求學習者具有以下計算機操作技能:1.打字每分鐘不少於40個字。2.具有基本的文字處理能力。3.熟悉le、等功能較強的搜索引擎,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的.輸入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4.能夠下載和上傳網絡資源。

(三)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因爲語文學習具有本學科的特殊性——人文性,因此並非任意時候都適合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本課的設計主要安排在學習者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和評價的階段,課堂學習目標分爲三大項,設計如下:

——基礎目標(標準階段):

①背景—主旨學習(主要通過考察文本創作的特定背景觀照文本主旨)②語言表達學習(主要是讓學習者從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線索思路,鑑賞其表現手法以及通過閱讀文本,理解句段的含義、歸納總結語言特點)

——發展目標(創新階段):(置疑—合作—解決)

②綜合置疑(對文本尚存的絲毫疑問或者與本文有關的任何資料,都可提出和公佈,供學習者共同討論和交流)

③作品評價(允許學習者對作品提出自己見解和觀點,討論,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題及發現理解文本主題的一般性規律)

——素養目標:

④訓練學習者利用公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

⑤培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思考、質疑問難的能力。

⑥發展學習者通過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習內容分析

重點——理解背景對作品主題的影響,體會作者在文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難點——掌握本文的寫作技巧,並能加以遷移應用

學習內容的類型——對文本作者、背景、主題、內容、思路,語言,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探討、質疑和評價。

使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有利於學習者根據自己不同興趣理解和評價課文,並尋找相應資源;有利於分層教學,不同的學習區域爲不同程度的學習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討的空間;拓寬學習者交流的範圍,加速學習者思維結果的傳輸速度,強化他們的思維密度和強度;有利於教師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快速而有效的個別或小組指導。

(五)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法

教學理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基礎,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組織者、指導者。

採用的教學模式、方法——採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習過程中主要採用閱讀,質疑與評價,蒐集並處理信息,交流探討,遷移寫作等學習方法。

如何組織教學——教師首先提供網絡學習專區,其次說明網絡自主學習的要求、步驟和每一個階段的時間及評價標準,最後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醒和指導以及階段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入。

(六)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信息技術在本次教學或學習的哪些方面具有潛在的優勢,具有哪些優勢

——首先,信息技術爲學習者理解課文提供了聲情並茂,圖文共顯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有利於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對文本產生興趣,甚至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習的原動力生成;第二,網絡上以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建構的信息庫浩如煙海,這爲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主動求證,發展創新思維,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提供方便,對促進學生關於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非常有利;第三,信息技術爲學習者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有利於教師對學習者進行分層及個別輔導,也有利於學生間進行充分的協作學習。

(七)教學或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準備:1.在極限論壇中設置學習專區(春華秋實版塊)。2.在這個學習版塊中事先準備一些和課文有關的音像資料庫,能夠使學生從多個感官進入課文情景。3.設立幾個專題的學習區,力圖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程度、興趣進入課文的學習歷程,也能夠使他們能迅速抓住學習的重點。在每一個學習專題中,詳細介紹了本專題學習的目標,步驟以及參考網站,以達到使學習者快速進入情景的目的。

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

活動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評價

對《故都的秋》一文進行深層次的討論交流,提高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協作學習能力。1.明確學習要求、提示學習步驟。

2.發佈自主學習網絡專區和個別語文學科信息網站。

3.控制學習進度,個別和小組指導,發佈測試參考答案。交流探討

對課文相關內容做深層次的探討。25分鐘

學生閱讀原文。

學生積極思考

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組織信息。

學生交流個人觀點並深入探討,驗證。

學生自我測試並評價

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互相評價。

檢測

從討論的專題出題,學習者自主選擇題庫,進行成果自測。10分鐘

遷移:從郁達夫筆下老北京的“秋”寫新世紀自己眼裏杭州的“秋”。10分鐘

學生學習過程的追蹤記錄、評價

(八)相關資源

主要教學地點——本校多媒體教室

硬件——56臺學生上網電腦,教師機

軟件——不需要特別的應用軟件

外部設備——投影儀

教材、圖書、影象材料——高中語文第三冊《故都的秋》,朗誦《故都的秋》(mp3)

人力資源——具備基本信息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語文教師

(九)評價

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是否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想

——設計方案試圖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以學生爲中心,注意在學習過程中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使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本設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分強調,忽略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忽視了情感因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當教師主導作用不明顯時,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就會過大,容易偏離教學目標,達不到該有的學習效果。

通過什麼方式評價本課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學生創作的作品或學生的表現以及你如何評價這些方面。要與教學大綱相對照。

——對和課文相關的每一個學習專題,都有許多同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也有很多同學發表了非常精闢而獨到的見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了鍛鍊,在以往課堂內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得到了完全改觀,學生敢於提問題,並主動的去解決問題,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顯現,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並提高了通過團結協作、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從課內延伸到浩瀚的網絡信息資源庫,學習者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對作品的各個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節課的效果就是教會了學生會主動的思考,主動的探索,主動的建構。

二、教學實施

教學實錄(見相關資料)

三、教學反思和總結

(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

備課階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的呈現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中某些過程或現象是否運用了計算機模擬,無。

教師是否要求學生通過操縱、控制計算機(例如,改變參數觀察結果變化等),進行探索,否。

爲學生準備作業和發放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收集學生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師是否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答疑,是。

評價學生練習或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無。

有沒有爲學生提供相關網站,有。

是否要求學生訪問有關網站,是。

概括本次教學中信息技術對教學效果的總體影響

本次課堂學習,信息技術運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學生能夠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疑問通過網絡搜索信息獲得幫助,得到驗證,二是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興趣和對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識和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學習區域,並且能使學習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傳輸速度,也就促使學習者思維密度和強度的加強。

(二)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和學校結果評價

1、學生學習過程中,在哪些階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術?效果如何?

學生蒐集資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學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處理網絡信息。

學生寫作業或製作有關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學生需要通過探討交流解決問題,最後要把自己的最終觀點寫成word文檔上傳至教師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有熟練的打字技能,還需要他們使用文字處理、上傳下載等信息技術。

學生是否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討論或向教師尋求幫助——整堂課是以討論方式爲基本模式的。而討論是在論壇中進行,因此過程中一直都需要學生使用信息技術。

2、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產生了哪些影響?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對學生等知識學習的影響;

對學生概念理解的影響;

對學生在本學科或領域內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

對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影響;

如果您認爲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其他方面還產生了影響,請列出並說明效果如何

請用很短的幾句話概括本次教學中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總體影響。

本課次的學習中,信息技術使學生通過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通過網絡,實現了同層次小組的自由組合,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在網絡小組的討論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習者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者在形成觀點的同時,能儘可能從網絡資源庫搜尋相應概念進行支持,強化了其邏輯思維能力。

(三)你認爲在此類教學中,哪些因素對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影響比較大

1、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

2、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態度;√

3、教學方法;√

4、教師在教學中敏銳、靈活的教學策略;√

5、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

6、學校的硬件設施;√

7、學校的政策導向;

8、請列出其他影響因素:教師在課前專題的設置——教師設置的專題既要能激發學生的探討的興趣,又不能使學生輕易的在網絡信息庫找到現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學生去尋找相關理論和事例驗證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觀點,而千萬不要讓學生把網絡學習變成網絡搜索。

(四)致謝和參考資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

標籤:故都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