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心理學1.74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心理學》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1

閱讀了《教育心理學》,覺得很有收穫,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很有幫助。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書中沒有找到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明確定義,而是通過介紹教學過程,通過與鄰近學科的比較向我們展示教育心理學的性質作用和意義。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爲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這本書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繫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爲主的一門邊緣科學”。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爲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爲目的的。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2

我仔細閱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收穫很多。

作爲一位教師,必然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的概念,比如習得無助、從衆、自我實現、自我中心等。也許畢業多年後你仍然能背出這些概念,然而當你真正面對課堂情境時,你能夠運用這些概念來判斷及應對學生的情況嗎?恐怕任何一位教師,沒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是很難把這些理論的知識和教學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作者唐全騰在教書一段時間後,重新回去讀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了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的原理,並從教師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認識和處理方法,對於教師或相關的研究人員來說,這是非常有用的一本書。

書中從“學習”、“關係”和“決定”三個方面,用具體真實的事例講解了原本很深奧難懂的心理學理論。作者舉例後還講述了故事的背後,真的分析得透徹,深刻。在心理學的定義裏,當個體表現某種行爲時,其理由並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爲團體裏的其他成員都這麼做,這樣的現象就叫做“從衆”。儘管,這是一個高中的例子,但是作爲一個國小教師,我覺得這一現象在國小更需要老師去引導。因爲國小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弱,需要我們將他們引導到好的一面。這和我們平常所說的班風有着很大的聯繫了。

再比如,書中所說的“單純曝光效應”在我們佈置回家作業的時候似乎又有着很大的指導作用。這讓我想起復習階段,曾有個學生在訂正的試卷上寫了三個字“我恨你”。這個學生平常寫作業很慢很慢,總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邊一直鼓勵他,他才能將作業完成,而到了七年級下學期他就乾脆作業不寫了。看到他試卷上的三個字,我找他談心了,他最終告訴我:他恨他的爸爸,因爲他總是催我作業快點寫,所以我就在作業上寫了這三個字。這樣的回答,讓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師也這樣催他寫作業,也許他恨的就是老師,也許時間久了,他恨的就是這門學科,時間再久一點,或許他恨的就是到學校讀書……這就變成了教育中所說的“厭學”了。看了“單純曝光效應”,我開始反思,對於這樣的特殊學生,動作很慢,能不能讓他每天只要完成別人的一半呢,讓他每天對這門學科知識有些接觸,持續的接觸一定會讓他對這門知識有興趣的。有時我們老師對所有學生都希望他們成才,也許這樣的好心,並不是學生所認爲的好,也許我們認爲既然有會考,就要讓我們的學生會考試,都能考出好成績,或許這樣的想法對有些學生就不太適合。

書中許多觀點,都讓我開始對我們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確實,不管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後還都要靠“人”來實現。所以教育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要解決教育問題,就要解決人的問題。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就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那麼老師的專業地位就僅僅是學科知識嗎?我想,教師的專業地位更加體現在教師對教育心理方面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不僅要加強學科知識的提升,更要加強教育心理知識的鑽研,讓我成爲一位真正的好教師。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3

一直以來,我都能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斷的研究並解決各種問題,但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僅憑着教學經驗而爲,從來沒思考過學生的心理層面。讀了《數學教育心理學》一書,使我從教學心理學的角度對數學學科的教學進行了重新的思量。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心理學的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國小生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使學生儘快掌握怎樣學,怎樣培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都是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數學語言的嚴謹性,體現着思維的周密型,語言的層次性連貫性體現着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又體現着思維的豐富性。衆所周知,能力與思維相輔相成,而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又密切相關,這就充分說明了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是關鍵,即通過聽、看、想等內在活動最終轉化爲說這一外部活動,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要想研究數學教學的“教”與“學”,探索學生的感知規律,構建我們想要的情感課堂,煥發出有生命活力的課堂,瞭解學生的心理是前提。

在本書中,我重點研讀了“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這部分內容。書中將其列爲數學基本素質的第五個要素,指出“數學語言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社會生活、生產和科研的各個領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成爲人的綜合素質的標誌之一。……使用數學語言可以使人在表達思想時做到清晰、準確、簡潔,在處理問題時能夠將問題中各種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表述得條理清楚、結構分明。”對發展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方法,則簡略地提到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身實踐、主動建構……數學交流……組織學生討論” 等等。要了解學生數學表達存在的困難具體有哪些情況,才能找到促進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嚴謹性的路徑。分析起來,情況有三:

第一種:數學知識本來就沒學懂,大腦裏是空洞的或混亂的狀態。在這種情形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往往是一言不發或“胡說八道”,因爲他無話可說,一說就錯。

第二種:對於一些極爲抽象的數學語言無法轉化爲普通語言。數學語言可以分爲抽象性數學語言和直觀性數學語言,其中抽象性數學語言既高度抽象又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比如概念的定義嚴密,揭示本質屬性,有時學生就無法將其轉化爲他們所熟悉的、親近的、容易理解的事物,這樣一來他們對於概念的理解就不會深刻,此時的數學語言就會顯得更加抽象,在學生眼中就不再“通俗化”,反映到口中也就更難於表達。

第三種,將“聽、看、想”的內容和結果轉化爲“說”的困難,這一點在大多數同學身上都存在,也是最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就要求老師要儘量的多寬容學生,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指導,少一些指責。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多一些自信,大膽的,靈活的,創造性的去說。

反思我自己的數學課堂,學生說的確實太少了。作爲數學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多指導學生,教師本身課堂內外說話都應客觀、準確、精煉、全面甚至生動,進而用自己的樣板作用感染薰陶學生,也有利於在課堂上和日常接觸中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教與學的效果。

過去的數學教育是把學生都培養成爲數學家的“英才教育”。今天,我們理應是“大衆數學”“生活中數學”的倡導者,也完全應該讓不同的孩子學習不同的數學。讓孩子們都喜歡數學,學會學習數學應用數學是我看完這本書後最堅定的心聲。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4

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感想深刻。我認識到了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輸導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是爲了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法,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或許你認爲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裏分量是多麼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能給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一兩個月,僅僅一兩個月,奇蹟就會這樣出現了,經過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那位受鼓勵和表揚的.同學將帶着這個信念,去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他會真正成功的。我也會永遠帶着這個信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去關愛我的學生,最後我要說的是: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那麼,奇蹟就會發生,壞學生、後進生都會變成好學生!

教師爲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

第一,是因爲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

第二,是因爲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但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4、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通過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我將會心理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等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品德。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5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所謂"教育心理學十二講"便是針對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十二個問題所進行的探討,如關於"教師要學習教育心理學" "人的心理的實質" "中國小生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與教育" "學習過程的理論" "學習動機" "學習掌握知識過程的心理分析" "技能的形成與培養" "學生品德形成過程的心理分析" "學生品德不良的矯正" "中國小生的心理衛生" "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及"教師心理"等.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

可以說,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鑑於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本書之所以要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我想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繫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

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爲主的一門邊緣科學".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爲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爲目的的.

其次,關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爲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歸納書中的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第一,是因爲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爲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但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這就是說,教師瞭解了雪上加霜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4.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6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教育心理學主要關心以下兩個方面:理解教與學的過程和發展促進這一過程的方法。主要說明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其應用。它的研究也對教育學的理論發展起重要作用。這本書從對新手與專家的教學方法的比較帶我們進入了對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探討。

讓我們從宏觀上了解到教學過程的四種變量(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師特點、教學環境),三種過程(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 在微觀上,教學過程又包括確定教學目標 考慮學習過程的特點(學習/動機原理、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原理、教師特點、課堂環境),執行教學過程,評價和反思過程。美國《心理學年鑑》綜合各方面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爲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和對象應包括八個項目:教育評評價和測量;兒童發展的特點;特殊兒童及其教育;有關學習心理學的教育方法;特殊學科的學習;學習輔導和心理健康;教師人事和促成學習的教師行爲;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觀察的實施是在班級集體的活動中或在個別交談中進行的,可以對外部的活動和表現進行觀察,也可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反應進行觀察或對學生的書面材料進行分析。

其實我覺得教育心理學應該是每個老師都要學習的課程。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影響着周圍的人,也同樣受周圍人影響。利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能讓你周圍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會在與周圍的人交流過程中吸取他們好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利用《教育心理學》帶給我們的知識,我們能夠更加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學生,大大提高各位老師的效率,減輕各位老師的工作壓力。《教育心理學》,一本好書,與大家分享。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7

《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阿德勒的教學理論著作,這本書可以說是“全世界教師和父母的必讀書。”

在本書中,提到了國小生一個重要的表現,那就是情感表現。國小生年齡比較小,情感變化比較明顯,喜怒哀樂往往表現在臉部,同時又具有不穩定性,情感容易轉換。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意志力比較薄弱,一遇到困難就容易退縮。我們平時總說老天爺的臉就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這充分說明小孩子的情感容易轉換。剛剛和別人吵了一架,正哭的厲害,一會不知道爲什麼又笑了。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容易接受別人的影響。但是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又比較差,因此,既容易接受積極的影響,又容易接受消極的影響。現在,是個信息化的時代,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學生接受不良影響的機會也比較多。雖然在學校學生接受了正規的教育,但是從社會中他們可以看到和老師講的不一樣的行爲,比如:老師說不能亂扔垃圾,可是還是有人扔垃圾;老師教育我們在車上要學會把座位讓給老人,可還是有許多人會視而不見。這時,他們心理自然會想:爲什麼和老師教育的不一樣呢?這是因爲他們還不會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和人性。但是,在他們眼裏,老師還是有很高的威信的,根據這些特點,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就要和兒童建立親密的關係,多鼓勵,少批評;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切忌要求過高過急,簡單粗暴。

總而言之,《兒童教育心理學》從兒童心理、成長環境的各方面,爲我們揭示了各種因素如何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我們如何來培養健全人格的兒童,是全世界教師和父母的必讀書目。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8

雖然上學時也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但理論知識領悟得還不深刻。暑假裏重讀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師範院校專業基礎可教材《教育心理學》感覺受益匪淺。

讓我收穫最大的是第四章教學心理中教學目標的設計一節,它讓我對我們每節課都要出示的教學目標有了新的認識。第一,教學目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一旦教學目標確立了,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第二教學目標是我們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第三,教學目標具有指引學生學習的作用。教學伊始,教師將教學目標明確地告訴學生,有助於指引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達到的學習目標上。其中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學有助於我們從多角度、多水平、多層次去考慮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問題。它提醒每一位教師,使學生獲取知識或者能簡單回憶我們所教內容遠不是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努力幫助學生達到更高水平的認知目標。

其次,從感性上讓我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係,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我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於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國小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於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後,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還有,我在讀完以後有了這樣的認識:我認爲教師讀《教育心理學》第一,是因爲我們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爲我們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書中許多觀點,都讓我開始對我們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確實,不管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後還都要靠“人”來實現。所以教育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要解決教育問題,就要解決人的問題。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就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那麼老師的專業地位就僅僅是學科知識嗎?我想,教師的專業地位更加體現在教師對教育心理方面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不僅要加強學科知識的提升,更要加強教育心理知識的鑽研,讓我成爲一位真正的好教師。恐怕任何一位教師,沒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是很難把這些理論的知識和教學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書中最後一章教師心理中教師的職業心理健康對我幫助也很大。 教師是一種特殊職業,工作對象是未成年的學生。教師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師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煩躁、易怒、處理問題不理智,或者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就會損傷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作風,養成不良的心態。長期以來,由於師範教育中心理學科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繼續教育中也很少重視心理學的訓練,學校對教師的業務考評大多侷限於所教授的學科專業知識。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致使我們許多教師缺少心理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既不能準確判斷出學生心理方面的異常,也不能正確地運用心理學知識去科學地分析學生心理,解決心理問題。僅此還不夠,應當在所有教師中加強心理學進修,使教師隊伍的心理學修養和應用心理科學的能力有普遍提高。創造一代身心健康的學生,就是創造未來。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9

《做不抱怨的教師》系列叢書之《教育心理學小故事》全書分爲8章,每章有個主題,分別是“夢在遠方”“戰勝自己”“智者無敵”“關愛生命”“成敗之間”“學會感恩”“名人榜樣”和“古人智慧”;每章前面有一段提示或概括性的話語,之後講述10多個數量不等的小故事(全書共有123個古今中外故事),每個小故事後面附有編者的“感悟箴言”。大多數故事筆者還是第一次接觸,其中有一些故事讓人振聾發聵,記憶尤深。平心而論,與其說這是教育類故事,還不如說是生活故事,它教大家做人、處事,教大家如何生存立足、勵精圖治最終取得成功。無論是從商、爲政,還是求學,各行各業的人士閱讀它、品味它,都可以從中悟出一些門道,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夢在遠方”告訴人們:每個人都心存夢想(理想),或清晰,或朦朧,或顯現,或隱潛。沒有夢想,人的生活就缺少了航標,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葉扁舟。現實中,有的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的卻不能。是的,夢想的實現需要機遇,需要土壤,需要許多外部的條件,但根本的還是要從自身上找原因,是努力得不夠,還是沒有毅力堅持下來,抑或是方法策略出了問題?相關的故事《把夢交給自己》,講的是特納30年前窮困潦倒,但他不想坐享其成,毅然拒絕同情者(富豪伯傑)送給他的夢想——躺在寬敞的牀上舒服地睡上一覺,硬是靠自己的努力奮鬥闖出一片天地,成爲名聲顯赫的莊園主大亨。可敬、可嘆之餘,讓人很容易想起那些一心想傍大款、丟下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的現代浮躁病。那樣踏實嗎?安穩嗎?

“戰勝自己”告訴人們:人生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命運不濟時,不能怨天,不能怨人,只能怨己,怨自己放鬆了自己,怨自己失去了戰勝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相關的故事《做一條沒有鰭的魚》,講的是菲利普因一次意外失去了雙臂和雙腿,成了沒有四肢的人,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在教練的指導和幫助下,克服了常人都難以想象的困難,以13小時30分鐘的時間遊過了34公里寬的英吉利海峽。當前多數人四肢健全,但在操場上跑個一兩圈就會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遊個小江小河都要帶上救生圈來保駕護航,比起菲利普,實在汗顏。

“智者無敵”告訴人們:遇到問題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要動腦筋、想出辦法加以解決,而不能簡單應付了事。相關的故事《把梳子賣給和尚》,看起來是笑話,其實是揶揄人的惡作劇。王五不落俗套,另闢蹊徑,鼓勵寺廟住持在梳子上刻上讚美的話作爲贈品送給施主。這樣王五既推銷了產品,施主也高興,還使寺廟贏得了更多的香客,可謂一箭多雕,實現了多贏。這不正是現代市場營銷所倡導的積極理念嗎?古人不“古”啊!

“關愛生命”告訴人們:要學會尊重、理解、寬容、信任、慈愛、友善、讚美、賞識。關愛每一個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既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技巧,更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唯有此,社會纔會和諧,世界纔會充滿陽光,生命纔有價值。相關的故事《不停課的理由》,講的是紐約公立國小即使在暴風雨雪的惡劣天氣、公司都停止上班的情況下,教師寧願吃苦也堅持全校不停課,目的是讓赤貧家庭的孩子能夠和百萬富翁家庭的孩子一起,免費享用因家裏貧窮供應不起的暖氣和營養午飯,校方在極力幫助窮人的同時,又悄無聲息、不着痕跡地充分照顧了窮人的尊嚴。高,實在是高!人與人,包括窮人與富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們在獻出愛心、救助別人的時候,要將心比心,不要有高人一等的優勢心態;否則,受善者會覺得人格受損,心裏產生陰影,人前擡不起頭,有的甚至會拒絕配合,這恐怕不是行善者願意看到的。

“成敗之間”告訴人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挫折。遇到困境,該怎麼辦?是積極進取,還是悲觀失望?這將決定着人們事業、生活的成功與失敗。相關的故事《假肢上的生命之光》,廖智是四川德陽一所舞蹈學校的舞蹈老師,從小熱愛舞蹈,可“5·12”汶川大地震時她失去了雙腿。截肢後的廖智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不抱怨,不放棄,不拋棄,憑着假肢用頑強的意志完成舞蹈的排練,用優美的舞姿詮釋了她對生活的自信,感染、震撼了災區的每一個同胞。

“學會感恩”告訴人們:人生在世,隨時隨地沐浴着上天的恩賜,或直接或間接、或多或少得到過別人的幫助與照顧,人們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和敬畏之情,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當然,大家也大都主動或被動地幫助過別人,幫助別人不必在意得到回報,因爲“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理解別人對自己感恩的方式和時間。相關的故事《落聘者的感謝信》,史蒂文斯是美國微軟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之前在公司的一次招聘中,由於太過自信,以致公司發展方向之類的問題因沒有深入思考而落聘,但他毫無怨言,及時總結並寫信感謝公司花費人力、物力給他提供了這樣一次面試的機會,公司領導很是感動,在有一個員工跳槽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他。可以說,懂得感恩的人,命運之神會垂顧他的。

“名人榜樣”講的是一些名人之所以成爲名人,在於他們在成爲名人之前就擁有的非凡品質。比如,葉利欽的勇於抗爭、沃爾頓的勇於改錯、賴斯的聰明果敢、哈默的自尊、林肯的正義、鮑威爾的“凡事皆悉力以赴”、克林頓的有所爲有所不爲、微生物學的開山鼻祖萬·列文虎克的精益求精……只要你擁有這些品質,下一個名人就是你。

“古人智慧”講述了祖先靠智慧保全自己、救助別人、度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比如,商人沉着冷靜,靠智慧將丟了的寶傘重新找回來;齊國晏嬰憑藉智謀用兩顆桃子巧妙殺死橫行霸道的三勇士,爲國除害;落榜書生在禪師的指點下,將兩袋落葉賣出十兩黃金高價,並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進京做了官;聰明的大臣將抽到的死籤燒掉,得以免死當衆被釋放……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民智勇雙全,綿延幾千年的智慧代代相傳。學着學着,大家就會變得聰明起來。

作爲教育工作者閱讀此書,於己、於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同樣大有裨益,何況裏面很多內容就選自一線教師的案例和博客文章。除卻親切感外,內容、目標和對象好像都有所特指,因此,把它歸爲“教師寶典”也不爲過。

讀此書時,筆者是先一口氣把最吸引人的故事讀完,掩卷而思,琢磨故事告訴了大傢什麼;再對照故事的題目,看看內容是否與題目吻合,想一想故事爲什麼起這個名字;最後參考編者的“感悟箴言”,想知道自己的“悟”與編者的“悟”是否“英雄”所見或南轅北轍,以此提高閱讀的鑑賞能力。

故事,人人都喜歡聽,如果把故事的形式引入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聽課興趣,滿足學生的探究慾望,聽課將成爲學生的生命享受;如果用故事的形式來做學生的轉化教育工作,故事的情節情境、人物的性格命運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將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一生。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10

暑假期間翻閱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於心理學,特別是教師和兒童的心理特徵得到一定的瞭解。學校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就是研究學生如何學習,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於應用心理學的範疇。本書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對象、範圍和意義,現代心理學的教育觀,教育目標和教師發展的心理學分析,認知和社會發展與教育,兒童心理髮展的一般原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的遷移、保持、遺忘,不同類型的學習,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學生的個別差異與教育,教學設計與課堂管理中的心理學原理,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定。在大致瀏覽這些內容後,我覺得受益頗多,暫且寫下其中幾點感受。

首先一點,我從感性上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係,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着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

第二,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於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國小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於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後,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第三,教育心理學提供的不只是一個研究結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法,指導你怎樣利用這些看起來書面化的大理論,把他們真正變爲指導你教學的利劍。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都有值得你特別去關注的地方,而每個學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讓你總結規律,更好的認識教學。教育心理學所提供的這些科學的研究法我認爲不管今後是否從事教育事業都是讓人從中受益良多的。原來一直不明白所謂量表是什麼東西,現在纔開始懂得原來心理學是這樣一門精密的科學,要求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從數據中瞭解人內心的世界。

第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爲主線,以學習心理爲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爲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如果,將來我能夠有幸從事教育事業,一定好好應用瞭解到的心理學知識,做一個合格的人類靈魂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