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國小語文二年級《赤壁之戰》教學實錄

語文2.2W

師:當曹操率領80萬虎狼之師虎視眈眈,欲一口吞吳之時,東吳沒有驚慌,調兵遣將,而是鋒相對。

國小語文二年級《赤壁之戰》教學實錄

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把赤壁之戰進行到底。請大家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

生:(齊讀第4自然段)

師:到底黃蓋向周瑜說了什麼?他是怎樣用計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共同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那麼周瑜聽了黃蓋的話後,非常滿意。他會怎麼說,怎麼做?

生“哈哈,薑還是老的辣。這下咱們贏定了。”周瑜邊說邊拍拍黃蓋的肩膀。

生:周瑜會拍拍黃蓋的胸脯,稱讚他:“妙,妙計!”

(師板書:妙)

生:周瑜會向黃蓋翹起大拇指。

生:周瑜會舉起酒杯,對黃蓋說:“老將軍,有你這等妙機,曹操必敗無疑。來,爲我的勝利,先乾一杯。”(笑聲)

師:好!周瑜會這麼做(邊說邊用右手猛地往桌子上一拍)

生:拍桌叫好。(笑聲)

生:拍桌叫絕。

師:這叫“拍案叫絕”(指板書)黃蓋用計確實妙,連一代梟雄曹操都無法識破。但是(話鋒一轉)至少有50多人能破黃蓋的妙計!

生:(驚疑地)啊——誰呀?

師:就是咱們班的全體同學。(學生大笑)是不是啊!

生:是!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5自然段至最後,看誰首先能識破黃蓋的妙計?

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或三人一組,或兩人合作,或五人一夥自由地朗讀課文,有的邊讀邊劃,有的讀讀議議,有的靜靜思索。老師不時地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

師:看來,大家都已有收穫了。(有部分學生舉手)不過別急,現在請同學們找剛纔不在一塊討論學習的同學交流一下,看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生:(再一次尋找夥伴合作、交流,繼而紛紛回到原位。)

師:好,誰第一個先來說說。(學生紛紛舉手)請你來。

生:我認爲黃蓋的信寫得妙!

師:請你讀出有關句子。

生:(讀)“黃蓋寫了一封信給曹操……非失敗不可。”

師:好,再請談談理由。

生:黃蓋故意吹捧曹操,說曹操厲害,合乎曹操的心意。

師:曹操當時的心意怎樣呢?(無人回答)請聯繫上文句子讀讀,就明白了。

生:(讀)“東漢末年,……奪取江南東吳的地方。”

師:曹操以爲自己兵強(馬壯),兵多(將廣),因此來勢(洶洶),志在(必得),穩操(勝券)。

(括號裏由學生接答)

生:(讀)“他只等兵士練好了……就下令渡江。”

師:他還求勝(心切),認爲東吳不堪(一擊),真是驕傲(自大),看來黃蓋懂得曹操的——

生:心。(師板書:識人心)

生:(讀)“他願意脫離東吳,帶着兵士和糧草投降曹操。”

師:有兩樣東西要特別強調一下,明白嗎?

生:明白。

師:一起讀。

生:(強調兵士和糧草讀這句話。)

師:請聯繫上下文有關句子讀讀,這兵士對曹操來說,重要嗎?

生:(有說重要的,有說不重要的。)

生:(讀)“曹操的兵士者是北方人,坐不慣船,可要渡過大江,非坐船不可。”黃蓋的士兵如果投降過去,可以教曹軍水上打仗的本領。

師:所以,這麼一說,曹操是求之(不得)。告訴大家,黃蓋是東吳一個負責糧草的將官。古語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曹操率軍南下,千里迢迢,人馬多多,現在黃蓋要帶着糧草來投降,真是(求之不得)。所以曹操——

生:(接讀)曹操接到黃蓋的信,歡喜得了不得。

師:其實,黃蓋說帶着兵士和糧草投降,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鵰之計,聯繫下文讀讀,大家就明白了。

生:(快速看下文,又快速地紛紛舉手)

生:(讀課文第6自然段)“不錯,趁着東南風來的……裝着火硝、硫磺。”

師:黃蓋明說帶着兵士,糧草,投降曹操,而實際上卻暗藏火種,暗藏殺機。而這樣做又是那麼的名正——

生:言順。

師:妙極了!請大家讀這一自然段,讀出對黃蓋的佩服。

生:(帶着欽佩的語氣齊讀)“不錯,趁着東南風來的正是黃蓋的船……”學生(紛紛舉手)

師:好!有同學把手舉得高高,定有什麼重大發現。(指一學生)你來說說。

生:(讀)“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隊帆船……船頭的大旗上分明寫着‘黃’字。”(讀

畢,說)黃蓋故意把旗張開,是讓曹操知道他真的來投降了。

師:哦,這叫大張——

生:(齊接)旗鼓。

師:目的是讓曹操放鬆——

生:警惕。

生:戒備。

師:妙!誰還發現了什麼?

生:(讀)這一天,東南風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讀得較平淡)

師:你覺得這一處妙,好,你能不能把風讀得再大些,把浪讀得再高些。剛纔似乎給人感覺——風平

生:(齊接)浪靜。

生:(再一次,有所強調地讀)“這一天,東南風很急,江面上波滔……”(由於急,誤讀波滔了)(笑聲)(隨即她糾正了)

師:風已讀得很大了,這波浪似乎還不高。(有學生紛紛示意要讀,不過老師滿懷期待地說)我們再給她一次機會,相信她一定能讀好!

生:(第三次,非常認真地,抑揚頓挫地讀)“這一天,……波浪滔天。”

師:好,我們就以她爲師,齊讀這句話,讀。

生:(齊聲,抑揚頓挫地讀)“這一天,……波浪滔天。”

師:風這麼急,浪這麼高。如果是曹軍,他們會怎樣?

生:他們肯定會很難受。

生:因爲曹操的兵士者是北方人,不習慣水戰,即使船已用鐵索連起來,可風急浪高,

師:(接)這船就像——

生:搖搖籃一樣。

師:唉,真的難受死了,誰來讀出曹軍的難受?

生:(皺着眉頭讀)“這一天,……波浪滔天。”

師:是呀!如此風,如此浪,要是我是曹軍,媽呀——(笑聲)一起讀出曹軍的難受,讀。

生:(難受的語氣,齊讀)“這一天,……波浪滔天。”

師:如果你是黃蓋,看到風大,浪高。你心裏怎樣想?

生:(齊答)高興

師:那請大家練練,看能不能讀出黃蓋的高興。

生:(自由練讀後,紛紛舉手)

師:請你來讀。

生:“這一天,……波浪滔天。”(有點壓抑)

師:看來,黃蓋憂心忡忡啊!(笑聲)請你來讀。

生:“這一天,……波浪滔天。”(還沒讀出高興勁)

師:看來,大家很難和黃蓋的`心溝通。(笑聲)還是由我親自出馬。(笑聲。師滿臉笑容地,得意洋洋地讀)“這一天,……波浪滔天。”高不高興?

生:高興。

師:那就學着我讀。

生:(齊讀)“這一天,……波浪滔天。”

師:黃蓋爲什麼如此高興呢?

生:因爲曹軍不習慣水戰,而東吳的士兵習慣水戰,所以風越急,浪越高,越對東吳有利。

師:所以黃蓋很高興,那麼黃蓋是偶然發現東南風很急的,還是早在預料之中呢?

生:預料之中的。

師:你說。

生:黃蓋是故意選定這麼一個東南風很急的日來來“投降”曹操的。

師:(插話)你的意思是黃蓋故意選定了這麼一個黃道

生:吉日(師板書;天時)

師:那麼東南風很急,到底幫了黃蓋什麼忙呢?找出文中有關句子讀出來。

生:(讀)黃蓋的船把帆張足,快得像離弦的箭。

師:好,一起讀出風急船快。

生:(齊讀)黃蓋的船把帆張足,快得像離弦的箭。

師:船快,有什麼妙用?

生:船快,萬一曹操發覺了,他也逃不了。

師:有一個詞語叫作迅雷不及——

生:掩耳。

師:妙!

生:(讀)“讓這20條火船趁着東南風一起衝進了曹操的船隊……岸上的兵營也着了火。”

師:哪些詞語充分地說明了東南風的作用。

生:衝進,一下子。

生:還有“躥”字。

師:好,現在大家再讀出幾句話,把這幾個詞強調一下,讀出風急火勢猛,讀。

生:(齊讀這幾句話)

師:妙!這些都說明了黃蓋妙在巧借(指板書)

生:天時,(師板書:借)

師:繼續彙報,找出課文中體現黃蓋用計之妙的“蛛絲螞跡”

生:(讀)“火光照得滿天通紅,濃煙封住了江面……,不計其數。”

師:行。你這是從戰鬥的結果來說明黃蓋用計之妙。大家自由讀讀這段話,你認爲該怎樣讀,就怎麼讀。

生:(自由練讀)

師:誰來讀讀這段話?

生:(滿懷悲傷地讀這段話)

師:不錯,讀出曹操的悲痛欲絕,悲痛萬分。看來你和曹操是一夥的。(笑聲)

生:(滿臉喜色,得意洋洋地讀這段話。)

師:你是站在東吳這一立場讀的,你讀出了黃蓋的喜悅、自豪和得意,真了不起!

(全體男生讀出曹操的“悲”,全體女生讀出黃蓋的“喜”。)

師:本來東吳百姓安居樂業,跟曹操井水不犯河水,可曹操偏要率領大軍南下入侵別人的美好家園,而終究遭到慘敗。這叫多行不義

生:必自斃。

師:曹操完全是綹由——

生:自取。

師:來吧,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對侵略者的諷刺、批評和憤慨吧!

生:(放聲朗讀這段文字,節奏強烈,感情激昂)

師:(深情地講述)同學們,畢竟曹軍、東吳兵士都是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本應情同手足。

今日卻自相殘殺。人類啊!請遠離戰爭吧,和平是我們共同的期盼!讓我們讀出對那些在滾滾長江東逝水中屈死的冤魂的深深同情吧!

生:(語調深沉,飽含深情地齊聲朗讀這段話。)

師:從用計的結果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兩軍相逢智者勝”這一說法。不知大家還能不能發現、識破黃蓋的“妙”計?

生:“黃蓋的船離曹操的船隊只有1公里地了……大家解開纜繩,上了小船。”

師:你說說妙在哪裏?

生:妙在……妙在……(欲說又不能)

師:黃蓋爲什麼要命士兵一齊點燃20船的火,而不點一艘,放一艘(老師邊說邊做動作,學生大笑,既而紛紛舉手)

生:一齊點着,火勢猛,能使曹軍的船大面積起火。否則,一艘點燃,曹軍便發現了。容易使部分曹軍趁火沒燒過不時逃跑或作出抵抗。

師:妙,點火方式妙!

生:離曹操的船隊只有一公里了,才點火。這樣的時機把握得好。

師:妙!

生:如果距離太遠了點火,曹軍一發現,便於及時撤退。如果距離太近了點,一來容易被曹軍識破,二來火勢燒得不旺,三來自己也會被火燒。

師:你講得頭頭是道,真有水平。這些都是黃蓋作了巧妙的

生:佈置、安排。

師:對,巧妙的安排。(板書:巧安排。邊板邊問)

生:還有這小船,安排得很妙!

師:哦,這小船是黃蓋和兵士放火後。

生:逃跑用的。

師:你們意思是說,黃蓋一點火後,馬上逃跑,逃回江的南岸。(笑聲)想想看,黃蓋放火後,馬上要投入——

生:戰鬥。

師:對,這小船隻是暫時地轉移,脫離火境,隨之投入戰鬥。(指全班同學)這節課還沒有發言的同學請舉手,我想,好戲在後頭,你們肯定有精彩的表現。(沒有發言的學生大多舉了手)

生:(讀)“曹操坐了小船逃上江岸,……周瑜的兵追來了。”

師:(故作驚訝)咦,周瑜的兵哪裏來的?好像天兵天將從天而降。

生:(紛紛)“那是周瑜早有安排的。”“前面已有交待。”……

師:(指一生)你說。

生:(讀)周瑜帶着兵船跟在後面。

師:聽你讀,好像周瑜帶兵士去旅遊一樣。(笑聲)周瑜帶着兵船要不要被曹操發現呀?

生:不要。

師:那該怎麼讀這句話?

生:輕輕的,悄悄的。

生:鬼鬼崇崇的。(笑聲)

師:那不行。現在就讀出“輕輕、悄悄的語氣。”

生:(輕聲地帶着有不讓人發覺的語氣讀這句話。)

師:周瑜帶着兵船目的是趁火——

生:打劫。

師:強盜?(大笑)

生:殺人?

師:殺人犯?(更加大笑)那叫趁火——

生:殺敵。

師:行,或者叫趁火掩殺,趁火追擊,趁火出擊。正因爲這樣巧妙地安排,所以周瑜能在曹操落荒而逃時,及時地追殺。請聽老師讀讀這句話,聰明的同學肯定會有新的感悟。“曹操坐小船逃上江岸,忽聽得背後鼓聲震天,周瑜帶着兵追來了。”(老師故意突出“鼓聲震天。”)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生:(凝思片刻,有十幾位舉手)

生:我感覺到了鼓聲之妙。

師:哦,鼓聲妙在哪?

生:因爲,曹操和軍士本來就是提心吊膽地逃跑,現在一聽鼓聲震天,他們會更加慌張,害怕。

師:他們會以爲有千軍萬馬殺到,他們會嚇得魂飛——

生:魄散。面如土色,渾身發抖。

師:他們猶如一羣驚弓——

生:之鳥。

師:他們已經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了,誰來描述一下曹軍聽到鼓聲時的狼狽樣?

生:他們拼命地亂躥,有的踩到自己人的身上,有的撞翻了自己人的戰馬

生:他們你擠我,我擠你,爭先恐後地逃,一下子人仰馬翻。

生:他們還可能爲爭奪馬匹或搶道而自相殘殺。

師:這鼓聲,嚇破了曹軍的膽;這鼓聲驚飛曹軍的魂;這鼓聲亂了曹軍的陣。這鼓聲真是妙極了!同學們,你們說周瑜命兵士帶上鼓之外,還要帶上其它什麼很重要的東西?

生:兵器(笑聲)

師:打仗不帶兵器,難道帶樂器不成?(大笑)不過,有一樣兵器周瑜命令大量地帶,什麼呢?

生:弓箭。

師:對,周瑜帶上大量的弓箭手,在追擊時,先來個萬箭齊發,箭如飛蝗,把曹軍射成一個個小刺蝟。(大笑不止)

再追上去刀砍槍刺。妙嗎?

生:妙!

師:鼓,弓箭要帶,還要帶什麼?(故作自問狀)要及時追上,及時追上。

生:戰馬。快馬加鞭。

師:馬不停蹄地追,殺他個片甲不留,狼狽而逃,抱頭鼠躥,落花流水,器爹喊娘,屁滾尿流。(師一口氣說到這兒,學生一邊大笑,一邊鼓掌)真是高、妙,絕呀!(學生又是大笑)當然,(老師故作認真狀)我又有幾許深深的遺憾。(學生靜寂了)要是咱們班的同學在曹操或周瑜手下,肯定都能嶄露頭角,大顯身手。新世紀更需要智慧,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奮鬥,挑戰。推薦大家去讀《三國演義》。

生:(紛紛)讀過了。

師:一遍太少,兩遍還行,三遍不算多。越讀越聰明,越讀越狡猾。(大笑)好!(下課並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