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地球表面的板塊》評課稿

語文2W

  一,評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

《地球表面的板塊》評課稿

包 老師以三種不同學說的代表性人物的超時空對話爲主線組織教學,這樣的教學教學過程讓我聯想到:

1 、是三位科學家的科學史,即從科學家發現問題,到建立、修正自己的理論的過程;

2,是師生間共同對話,共同學習,完成課堂教學的過程;

3,也是學生經歷,體驗科學家的科學探究過程;

4,又是科學假說的建立,及不斷修正的過程;

對話中,科學家的思維不斷碰撞,在碰撞中發現問題,並逐步深入研究的問題,直至推動科學的發展,我認爲這樣的設計有以下好處:

1,增強的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點;

2,讓學生經歷學科家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二,評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課堂實踐

接下來回到這次活動的主題“開發課程資源,激活課堂教學”這題主題上來,我認爲 包 老師對這一主題的理解跟實踐,有以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1,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自己動手,對實驗器材進行開發

①在做板塊張裂的模擬實驗中,以班級 40 人計算, 2 人一組, 包 老師利用 A4 紙及 瓜子 做模擬裝置,變教材中的演示實驗爲分組實驗,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②在做板塊碰撞的模擬實驗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教材的照片中做碰撞的是兩本舊教材,而 包 老師的照片中的是新教材,而且照片應該來自他之前的課堂教學。

2,多媒體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爲幫助學生理解大陸漂移的'全過程, 包 老師採用了 Flash 模擬動畫,這樣的處理很直觀、生動,學生也容易理解。當然還有在講海底擴張學說時引用的圖片等,都能說明 包 老師對多媒體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視。

3,結合社會事件及學生生活開發課程資源

課堂練習中“日本地震,福島核泄露”素材的開發和利用,還有“砸金蛋”遊戲,也是借鑑了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素材。

三,談建議

當然一堂再成功的課,也會有不足的地方,我認爲有以下地方值得推敲。

這堂課所涉及到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科學假說,假說在科學發現中非常重要,而且假說是不斷修正和發展的,且需實踐的檢驗或者說是證據的支持,支持的證據越多,假說也越準確。科學家重在尋找證據,但對於學生、課堂教學而言,讓學生尋找證據是不可行的,我認爲應該變“證據的尋找”爲“證據的分析”,而證據的尋找應該老師幫忙完成。課堂中 包 老師提供了地質學及生物學兩方面的三種證據,我注意到三種證據都是支持假說的證據,學生不需分析就可以做出判斷。我認爲除提供支持證據爲,老師還可以提供“不相關”的證據,比如“南美洲和非洲兩岸都有繁華的城市”,及“不支持”的證據,比如“大陸漂移學說,動力來自哪裏不能解釋”,讓學生自己去分析,這樣對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很有好處,課堂高度也就不一樣了。

從假說的提出,假說的修正,再通過不斷髮現新證據,否定舊假說,建立新假說,這樣科學就不斷的發展,不斷接近事物的本質,讓學生意識到科學在經歷漫長的發展及無數科學家的努力後,還將不斷往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