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15篇

音樂5.06K

國小音樂教學1

忙碌又充實的教育教學工作接近尾聲了,我細細的回顧一下自己在這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狀況,爲了更好地完成今後的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下面我就從幾個方應對我這學期的工作做以總結

國小音樂教學15篇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用心要求向上,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參加政治學習,認真做好筆記,響應學校各項號召以及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遵守各項學校的規章制度。

二、教學方面

堅持以審美教育爲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必須基礎上創造音樂。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教學工作中,本學年期,我認真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狀況備課。在課堂中我開設了“小舞臺”“教你一招”等小欄目,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給予了他們充分的表現欲。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用心性的調動,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必須基礎上創造音樂。使音樂真正成爲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

我們的音樂課堂不是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我們的教學目標是想透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一切完美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用心樂觀態度和對完美未來的嚮往與追求。透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爲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三、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我校地一面旗幟,對於這方面受益的學生能夠說一生受益。根據需要本學期,我們用心的參加了教育局開展的藝術月活動,如“百名歌手大賽”,“器樂比賽”,多名學生獲獎,我校被評爲優秀組織學校。我和孩子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我很滿足。

四、個人學習

我克服各種困難,用心學習各種音樂教育理論,利用間隙時間練習聲樂技巧,爲教學工作做好充實準備。五、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音樂素質的訓練,摸索出一套適合我自己的特長和教學方法。

2、在教學中踏實教課,利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各種潛力和思想的進步,爭取多講公開課和參加活動,以錘鍊自己。

總之,我相信勤能補拙,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家人的信任和關心、幫忙下,我會更上一層樓,不斷的進步。

國小音樂教學2

學習音樂,首先要學會聆聽。聆聽是通向音樂的橋樑,開啓音樂之門的鑰匙,步入音樂天地的階梯。因此,聆聽教育是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啓蒙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我們的音樂教育,既不是培養作曲家,也不是爲了培養演奏家,而主要是培養合格的聽衆。”由此可見,注重聆聽,感受音樂,在整個音樂教學中顯得尤爲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學生樂於聆聽,養成聆聽音樂的好習慣,來享受音樂呢?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聆聽伴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始終,我把聆聽這一教學方法分爲四個步驟:創設聆聽、分層聆聽、相互聆聽和主動聆聽,讓聆聽爲學生有效地掌握學習內容來服務,讓學生持久地養成一種好的聆聽習慣,從而有效地實現我們的音樂教學目標。

一、創設聆聽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注重聆聽,感受音樂,是音樂審美的一個前提。享受音樂就必須有一種美的氛圍,因此想讓學生通過聽覺來初步感受美,培養審美感知,教師在創設音樂情境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有的放矢地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走進音樂,感受和欣賞音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國小生都有着好奇的天性,對一切新鮮的有趣的美妙的事物他們都有着探索的熱情。所以聆聽教學中的創設聆聽——“導入”十分重要,它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有效地導入也是指導學生理解、感受音樂的前提。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不同音樂有着不同的藝術形象,故要採取不同的導入方法,以激起學生聆聽音樂的期待心理。

例如:我在欣賞楊小望素華老師執教的湘教版四年級《春曉》一課中,在開課時望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精心製作了精彩的課件,她用完美的畫面形式展現給學生春天萬物復甦,充滿生機的美麗景象,然後用自己動聽的聲音解說在春天裏人和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共處的美好情感,學生聆聽着優美的音樂,欣賞着春天大自然的景色,感受着老師美好生動而又富於情感的表情和語言,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這樣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學生很快地融入音樂情景中。這種創設的聆聽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學生情感和音樂作品有了“共鳴”。他們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音樂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內涵。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節奏與時間的快慢、力度的強弱密切相連。舒緩的節奏使人心境平和,密集有力的節奏使人情緒跌蕩。我在教長江版一年級下冊《藝術》教材第三單元的《好個長鼻子》一課時,首先我播放歌曲《小象》,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愉快地走進教室,給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然後讓學生在不知道課題的情況下聽管絃樂《大象》和《小象》,讓學生通過節奏的不同對比分析音樂:你們聽了音樂後感受到了哪裏?想到了什麼?學生紛紛舉手發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通過聆聽,能很快的說出樂曲的不同,並對樂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國小音樂教學3

一、主題與背景

課改以來,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尤其是公開課上,大量引用了美術、影視、戲劇等姊妹藝術與非藝術學科內容輔助音樂教學,使音樂課堂變得更生動也更豐富了。然而其中也不可否認地存在濫用、泛用、爲形式而用等運用不當的問題,這從根本上忽略了音樂一、主題與背景課改以來,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尤其是公開課上,大量引用了美術、影視、戲劇等姊妹藝術與非藝術學科內容輔助音樂教學,使音樂課堂變得更生動也更豐富了。然而其中也不可否認地存在濫用、泛用、爲形式而用等運用不當的問題,這從根本上忽略了音樂教學的“音樂本質”。因此,該如何合理、適當地運用姊妹藝術等學科綜合的內容,便成了教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問題。

二、案例描述

在一節學唱歌曲《過新年》的公開課上,其中的一個教學目標是學唱歌曲並能歌表演。就這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綜合彙報表演”,爲了上出新意我特意安排學生分不同的小組進行剪窗花、畫新年、做賀卡、詩朗誦、編兒歌等活動。由於形式多樣豐富,學生興致勃勃、激情高漲。

忽然,我看到有一個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眼睛裏充滿了疑惑。我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問道:“小朋友,你有什麼事嗎?”小男孩眨了眨大眼睛,皺着眉認真地對我說:“老師,我們是在上音樂課嗎?”“是啊!”我好笑地看着他。“爲什麼音樂課會人那麼多人畫畫、剪紙,還有做賀卡的,我覺得這像一節美術課呀!”我半蹲着的身子,因爲他天真、樸實的話頓時僵在那裏!

對啊!這是節“音樂課”,怎麼讓我上成美術課了。回過神來,我迅速走到講臺邊,對已經準備了好一段時間的學生說:“小朋友們,你們都完成了嗎?如果沒有完成的,請下課再去完成好嗎?”“老師!還沒畫完呢!讓我們再畫一會兒吧!”“老師!等會,兒歌還沒編完!”學生都堅持不懈地想要使自己的作品完美無缺。不忍打斷他們,我就焦急地等了一會兒。

過了幾分鐘,他們總算基本完成了。在成果展示的時候,學生個個滿懷欣喜。在音樂聲中,他們有的表演着,有的捧出自己的的作品得意地展示着。“小朋友,老師和同學們都已經欣賞了你的優秀作品,現在請把你的作品等放進去。最後,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歌曲吧!”說着,我就彈起了鋼琴,可很多學生還沉靜在欣賞作品成功的喜悅中,難以回過神來。七零八落地開始表演唱以後,我發現學生裝唱的時候,感情還不夠到位,沒有真正的融入歌曲;表演的時候,很多人的動作不夠協調,也不敢放開地大膽地跳起來。

三、問題討論

以上綜合彙報表演這一課堂環節,雖然教師運用了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各種實踐形式剪窗花、畫新年、做賀卡、詩朗誦、編兒歌等,多樣的形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這樣的綜合教學,並沒有完成本課“學會歌曲《新年好》並能歌表演”這一基本教學目標,導致了教師執教的有失偏頗。從本質上說,該教學環節的內容安排與音樂沒有密切聯繫,脫離了“以音樂爲本”的基本原則,脫離了“音樂”這一課堂的“主線”。

新課程提倡各類學科的綜合以後,音樂教學尤其是欣賞教學中出現了音樂與戲劇、音樂與影視、音樂與美術、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各科綜合的運用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也是課改帶來的新成果。《新課標》同時也指出“在實施中,應以音樂爲教學主線。”若綜合教學佔用過多的時間,引用過多的形式而脫離音樂主線,阻礙教學目標的達成,就會偏離《新課標》,成爲我們教學的敗筆。因此在實施綜合教學時,我們必須注意各科運用的“時機”、“程度”和綜合教學的“運用目的”。

《新課標》指出:以音樂審美爲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們所設計的音樂課的任何一個教學環節,都應該爲音樂“審美教育”這一核心內容“服務”。加教師在具體安排以上歌曲的綜合彙報課時,可以安排成舞蹈編排小組、樂器伴奏小組、合唱演繹小組等與音樂有密切聯繫的教學環節,另外再加入個別非藝術類的教學環節,沒必要用則不用。我認爲教師要注意不管綜合教學能引起多大的教學效果,在需要的時候才適時地用;與音樂聯繫不太緊密的環節不能安排太多的時間;教學設計更應該圍繞教學的目標、圍繞音樂的目的進行展開,不能爲了使課堂看起來光彩奪目而喧賓奪主。

國小音樂教學4

摘要:音樂作爲聽覺的藝術,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對音樂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與創新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改變了我陳舊的音樂教學方法,更新了我原陳舊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真切、音樂興趣更濃厚,審美與創造能力得到培養。下面就是我在音樂新課標下教改方面的一些嘗試。

一、激情導入,調動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過去上每堂課,總是習慣性地複習上節課的教學內容導入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按部就班導入,讓學生感到千篇一律,索然無味。不能調起學生的興趣。現在根據每課內容的特點。設計出新穎的課堂導入。例如:在教唱《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利用課件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通過故事當中小蝌蚪找媽媽的感人故事情節,誘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興趣。

二、欣賞音樂,體驗歌曲情感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相較於以前的教學活動,我在保留了整體欣賞、感知音樂的基礎上增加了二次欣賞、品味歌曲,對比欣賞、體驗歌曲兩個聽的環節,讓學生在聆聽音樂之美的過程中同時去體驗情感之美,充分發揮音樂聽這一重點。

三、唱演歌曲,培養創新意識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由的演唱歌曲,爲歌曲配舞蹈,故事等一些環節,調動情緒,發揮國小生活潑愛動的性格特點,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唱國小一年級第二冊《我們來開音樂會》這首歌時,其中唱“你唱呀池塘的小青蛙呀,我唱呀叮咚的小溪水,他唱呀田野的小禾苗。”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還能唱唱春天的什麼。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創作,並在創作出歌詞的基礎上改一改旋律,讓他們自己去表現創新後歌曲的效果,聽着自己的歌曲,學生們激動了,創新的意識也就高漲起來了。

四、表演歌曲,給學生美的教育

體驗了歌曲情感,創新了歌曲內容,可以說是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已經有一了個總體細緻的認識,接下的表演歌曲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這種認識通過配舞蹈,拓展情節等形式表現出來,與同學一起去分享歌曲的內容美,情感美。

總之,新的教學理論指導我們,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爲主要目標,用符合學生情趣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習課標,鑽研教材,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趣,提高音樂鑑賞和音樂審美能力。

國小音樂教學5

國小生的身心發育還不完全,有些觀念需要教師的灌輸和引導。不同的音樂表達不同的情感,學生可以通過音樂來傳遞自己的情感,用音樂改變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終處於興奮、快樂的環境中,對於學生的成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給學生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誠懇的交友態度。對於學生日後的發展起着積極作用。因此,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實施德育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樂感受生活的美好

優美的音樂能夠給學生帶來幸福的感覺,能夠愉悅學生的心情,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再變得枯燥。在音樂教學中,積極向上的音樂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生活處處有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播放讚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過音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很多音樂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教師可以在播放音樂的時候,先讓學生了解音樂的來源和意義。例如國歌,通過國歌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瞭解祖國的歷史,對祖國和民族英雄產生敬愛之情。學生在這樣的薰陶下,會樹立自己的目標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音樂學習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

作爲一名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滲透持之以恆的思想,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努力去收穫音樂的進步,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與此同時,應該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音樂可以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不斷配合和共同探究激發自己的音樂靈感,對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都能夠在音樂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滲透和培養,可謂事半功倍。

音樂無處不在,好的音樂可以說是心靈的雞湯,滋養着我們的身心,爲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要通過對音樂的理解,給學生聽適合的音樂,以達到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育人爲本。

國小音樂教學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本地區主要戲種的歷史發展、主要特點和代表性劇目,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學生對中國戲劇藝術的關注,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

1.導入

(1)播放三段唱段,請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劇種?

京劇《紅燈記》選段、黃梅戲《女駙馬》選段、越劇《紅樓夢》選段。

(2)哪一個戲種是流行於我們地區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越劇的知識?

2.新授部分

(1)介紹越劇發展歷史及行當: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邊欣賞邊完成課後問題。

(3)欣賞《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4)總結越劇的音樂風格特點:清悠婉麗。

3.演員介紹:尹桂芳

4.拓展性作業模擬演唱,積極體驗、大膽表現。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報花名》。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評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的劇目。欣賞《報花名》進一步感受評劇演唱特點,通過欣賞、模唱感受評劇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劇種類、相關知識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並交流評劇的有關內容: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3.欣賞《報花名》:簡單瞭解《花爲媒》的劇情, 感受音樂風格,介紹演唱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花木蘭》。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河北梆子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欣賞《花木蘭》,進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樂特點。對比欣賞豫劇《花木蘭》,學習瞭解豫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種以及相關知識等有關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

3.瞭解豫劇的有關知識: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4.欣賞《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簡單瞭解《花木蘭》的劇情, 感受音樂風格。

5.欣賞河北梆子《花木蘭》並瞭解河北梆子這種藝術形式。

6.背誦古詩《木蘭辭》

7.拓展性欣賞:民族管絃樂交響詩《花木蘭》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唱歌《看大戲》。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看大戲》,設計歌曲的唸白節奏,正確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豫劇《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劇的唱腔風格。

2.學習歌曲《看大戲》

(1)初聽:體會樂曲的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過門、變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確演唱。

(3)學生自主設計唸白的節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賞教師提供的音響材料

4.總結本單元的學習情況。

國小音樂教學7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同學的學習熱情不高,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於是我通過對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及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講究音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容易從完成教學任務的角度去思考和實施教學內容,但這樣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換位思考。所以在課堂教學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爲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讓內容貼近實際,使學生能從身邊的實際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審美需求,考慮學生的學力水平,充分地把現有教材中的內容重組或調整,利用生活中學生能認知或接觸到的實際例子,把教材中枯燥的內容融入生活情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雞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爲什麼你會認爲這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爲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反思教學目標

整個社會從21世紀初就在提倡“以人爲本”,那麼在教學當中也是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爲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爲學生的需求、愛好、能力、基礎和興趣都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應結合實際,教師應切實做到以人爲本的科學教育觀,在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遵循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和能力,根據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實際情況,認真把握好課程標準,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爲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龜兔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1、欣賞,目的是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能簡單的感受到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進而想象對應的音樂形象。2、編故事,通過創作編寫故事,給學生強烈的畫面感,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3、二次表演,通過前面的欣賞和創作的故事後,學生的腦海中都有了大概的畫面感,也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通過反思,圍繞着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具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學生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教學策略進行反思。

三、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心理,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性來實施教學

從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國小生的學習依賴心理強,這就要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時刻圍繞學生的主體性來實施教學。儘可能的讓他們主動去理解節奏、感受旋律的不同和美感,主動的掌握知識要點。多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學生,能多一些換位思考,真正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教學,拒絕填鴨式教學,拒絕完成任務式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多反思多學習多創新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反思性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那麼在國小音樂教學方面若要做好反思性教學,則須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圍繞這個主體,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出發,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反思不是閉門造車,反思也不是單純的面壁思過,反思是爲了更好的指導教學,需要更好的總結,向優秀的同仁學習,在教學中多創新,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比如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這次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對應的理論依據又是什麼?”“是不是在教學的設計與過程中哪個環節有特色,讓學生感興趣?”“下次如何做得更好?”等等,從中提煉方法和技巧,總結出規律和經驗,進一步指導教學。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爲什麼這次會失敗?”“是不是在教學設計不合理,還是教學方法不恰當?”“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有沒有問題?”“是不是有哪位同仁在這一課教得很好,值得學習?”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向教學優秀的同仁學習,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國小音樂教學8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運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多層次、多領域地感受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而濃郁的審美動力和審美慾望,培養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審美教育目標。

經過反思,我認爲這節課有以下閃光點:

1。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一起討論,聽取、採納同學的建議,共同參與表演活動,當學生出現緊張情緒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師生間建立了親密和諧的關係,給學生增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審美情感。

2。能夠鼓勵學生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用各種形式表演歌曲,展現他們的音樂特長。

3。本課的問題設計比較簡明直接、通俗易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也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解決。

4。語言簡潔、幽默,教態自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的分析雖然很透徹,但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只考慮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程度上與我校學生的差異,但沒有顧及學生學習、行爲習慣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到前面表演敲鑼打鼓時由於緊張沒有發揮出他原有的水平,這是我沒有預設到的,教學反思《圓圓和彎彎教學反思》。

2。在表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還不夠,部分學生不敢放開胸懷,表達自己,表達音樂。

3。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更豐富、更準確一些,如對切分節奏、連線等音樂知識的`手勢提示,還有待商榷。

總體上說,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圓圓和彎彎》表現的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能夠用歌聲、自編動作,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通過歌篇上字的大小、顏色等變化的暗示,唱準了歌中的切分節奏、一字多音、波音記號、跳音記號等,學生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爲歌曲伴奏;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好。

從這節課中我深深領悟到:要在音樂教育中體現以審美爲核心,必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爲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國小音樂教學9

【摘要】國小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而音樂教育也佔有一定的地位,對國小生進行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國小生的音樂細胞,陶冶情操。創新教育與音樂教育的結合,更加鞏固了國小的音樂教育。讓創新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創新教育和音樂教育結合出現的問題進行較爲深入的研究,並且對其中一些重要問題提出些許看法。

【關鍵詞】國小;音樂教育;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就是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形式,通過此種教學模式,能夠從中使學生們自身得到提升,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個性發展[1]。創新教育拋棄了原來的那種老舊式的教育模式,重新樹立師生之間的關係,強調以學生爲本,接下來文章對國小音樂教育中的創新教育模式展開具體探究。

一、國小階段開展創新音樂教育要以學生爲主體

在創新教育沒有融入到音樂教育之前,音樂課程上,基本上都是以音樂老師爲主體的,是音樂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音樂老師通過自己在課程前備課的教案進行教課,學生只是接受了表面的一些東西,老師和學生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交流,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2]。而在創新教育融入到音樂教學之後,重新整合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老師也能夠拋棄死板的教案,和學生與足夠的交流,體現出了各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全部融入到課堂中去,讓學生能夠進行參與式的學習而不是老舊的傳達式學習,創新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之前在音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二、國小階段開展創新音樂教育要針對國小生的特點

創新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標就是發現和培養創新型人才。在國小的教育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國小生的特點,國小生的年紀普遍都比較小,尤其剛上一二年級的小孩子,平時都比較“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容易受周邊環境和同伴的影響,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音樂老師應該重點根據這些特點並且利用這些特點,把這些特點運用到創新教育中去,去大力的培養這些國小生的音樂興趣,創新教育的產生,就是爲了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的發展,而孩子是這個社會未來的希望,投身到這些國小生身上是重中之重的,從中培養國小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去開發國小生的智力等等[3]。也能促進國小生其他的課程。

三、國小階段開展創新音樂教育要以良好的課堂氛圍爲保障

國小生的年紀都比較小,而有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至關重要,國小生都容易被周邊的環境、聲音、同學影響,所以一個好的教學氣氛特別重要,在以前老舊的教學中,課堂的氛圍很死氣沉沉,學生也沒辦法跟老師有什麼交流,更不會去發現問題,國小生的創新思維就會被束縛,展示不出來,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在創新教育過程中,爲國小生們建立一個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而作爲整個課堂的引導者,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多給學生們鼓勵和激勵,去解放孩子們的天性,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爲目的,其次給孩子們一個愉快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展露無遺,發揮創新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國小生音樂書第三冊中《只要媽媽露笑臉》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向國小生們講述了媽媽從小到大爲孩子做的事,在家中又怎麼爲自己操勞,很辛苦的故事,然後把孩子們帶到歌曲中去,這樣才能更加讓孩子們懂得這首歌的含義。從而對每首歌背後的故事產生十分濃厚的興趣。這樣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做一個引導作用,從而開展接下來要教的歌曲,讓學生能夠學得更好。

四、國小階段開展創新音樂教育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

創新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創新,還要注重國小音樂教師在教育方法上創新,這個也同樣重要。好的教育方法能夠去吸引學生們對音樂課的興趣,從而融入到課堂中去,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不同於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改去原來那種教唱的方式,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去了解學生的特點,然後根據這些特點去進行改變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還能更好地教好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國小生對音樂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提升音樂素養。最重要的一點是國小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在把教育方法變成多種多樣的前提下,更加要重視創新和突破。從而讓國小生真正的感受到音樂的奇妙。

五、國小階段開展創新音樂教育要保證創新思維的始終貫穿

之所以稱之爲創新教育,顧名思義是要能培養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擁有這些能力很重要,在對國小生的教育中應該拋棄原來的教育中禁錮學生思想的做法,不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是不對的,現在有了創新教育,老師的思維方式也要進一步變化,要通過開展創新教育,讓創新思維能夠貫穿到整個教育中去,培養出有創造力,創新思維的人才。而在國小生的教育中,音樂正好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把音樂教育和創新教育融合在一起,更加的合適,在音樂的教育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愉悅的心情,能夠進入到音樂的角色中,去理解音樂的內容,激發音樂的興趣,對音樂教育也是重要的。而國小音樂教師是音樂教育的主導,是音樂的引導者,所以在教授音樂的過程中,教師的本身素養和個人經驗,技巧都應該達到一定的水平,甚至要時時刻刻的爲自己充電,在音樂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整合後,對教師的要去也隨之提升司機的素養,這樣才能達到開展創新教育的要求。

結束語

在整個教育中,國小生的教育是讓所有人所矚目的,只有國小的教育教的好了,以後的教育才能有意義,在教育中引入創新教育,甚至在音樂教育上引入創新教育,是明智的。本文對創新教育引入到音樂教育中進行了討論,值得人們深思。

參考文獻

[1]明月輝.淺談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學週刊,20xx,05:221.

[2]李雪蓮.淺談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科技資訊,20xx,27:170-171.

[3]吳潔.談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音樂時空,20xx,21:183.

國小音樂教學10

摘要:中國小音樂課本所選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當代優秀兒童歌曲的創作量不大,適合學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現有音樂課本的理論等內容過於專業化,使學生不易接受。我們的教育應從單純的唱走向多元化,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帶給我們新的啓發。21世紀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爲現代音樂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務實求真爲基礎,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前言:21世紀已經不再允許我們使用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了,爲了適應世界的變化,爲了適應當代學生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音樂教學是否也應該發生某些變化呢?當代中國小音樂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們針對弊病作如何改進?音樂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樂。課堂是傳授音樂的最佳的地方,我們戰鬥在第一線上的老師們讓孩子們乘着歌聲的翅膀飛翔、飛翔……

關鍵詞:當代中國小音樂教育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讓處在音樂乾涸期的流行樂壇爲之一震,成爲此次春晚的一個亮點。《老鼠愛大米》以其詼諧、風趣的歌詞和簡單明朗的旋律走進了萬戶千家。而我們的音樂課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現在的學生所喜歡的呢?這也並不是說我們的課本過時了,也不是說讓我們的課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流行歌曲因其大衆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樂專業的聽衆所接受。因此,選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國小音樂課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對於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應予以保留,雖然這些歌曲離我們的生活漸漸變得遙遠。但是,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是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之一,我們有必要並且很有必要將傳成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下面再來談談關於音樂創作的問題。衆所周知,兒童歌曲的創作後的利潤是非常的低,而創作一首流行音樂,再經過包裝,它的利潤將成倍增長。因此,當今樂壇總趨勢是創作兒童歌曲的作家越來越少,而創作流行音樂的作家卻是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爲了孩子們”的專家作何感想,連讓孩子們唱的音樂都沒有,還談什麼素質教育?現在的中國小音樂教材中所選歌曲竟然還是那些70-90年代的兒童歌曲,而近年的雖爲數不多卻也不乏優秀的兒童歌曲卻沒有或幾乎沒有選入現在的教材,更別提音樂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 示。一方面是優秀歌曲的數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我們的教材更新時間根本無法保證,造成了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外部設施的缺乏,使我國的廣大地區的音樂教育形同虛設。這是我國的各級官員們特別是打着“孩子至高”應旗號的人們應該認真檢討反思的。我們中國小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今我國的中國小音樂教材總體數量較多,而幾乎每本教材都會談到音樂基本理論、視唱、練耳等音樂專業課程,不是中國小音樂課就不該介紹這些內容,是在是因爲其難度以靠近音樂專業本科教學難度。這一點似乎是受大浪潮(應試教育)的影響。

學生們被填塞滿了諸如音符、休止符、音階、音程、和絃、調、調式、曲式以及數十種音樂記號,並視唱帶有一個、二個、甚至三個升降號的曲調,聽辨音程、和絃、調式,聽寫旋律,分析曲式等等。這種狀況,使得我們的基礎音樂教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由於無法逾越“雙基”高牆而面對音樂產生自卑與冷漠心態的失敗者。我們進行中國小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卻也很好回答的問題。爲了孩子,爲了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但是,通過這種填鴨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們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卻又最傷悲的事了。那種先練打節奏,接着唱音符,然後讀歌詞,最後填歌詞的老套教學法以不能再適應如今的音樂教學,老師一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教學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機械、呆板的訓練方式使如今的漸漸適應快餐文化的孩子們感到厭倦。因此,音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國的音樂教育是從學堂樂歌發展起來的,而當時的學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傳心授,這是由當時的教學環境所決定的,而如今,處於21世紀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樂教師還用這種老式的教學法那纔是貽笑大方。首先,我們的瞭解音樂是一種怎樣的藝術?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把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的藝術。既然它是聽覺藝術,聽也就是欣賞纔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們的課程教學方向應該逐漸轉向以欣賞爲主的教學模式,我們開設音樂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廣大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風同志在其《音樂教育改革芻議》中提到的那樣“當務之急首先要改變幼兒園、國小、中學、師範學校的音樂教育的結構。改革‘以歌唱爲中心,識譜爲輔’,而代以欣賞、器樂、歌唱三者並重的音樂教育結構。尊重音樂教育藝術是以感受爲特徵的規律,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多聽民族的樂曲,……從小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感情和愛好。特別要注意‘聽比唱更重要的規律’。”

認識到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後,我們的老師們應如何改良我們的音樂教學法呢?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1895-1982)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種用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爲聽衆,而是作爲演奏者參與其間;它是先於智力的,它不用什麼大型的形式,不用結構;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迴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爲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於兒童的。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幾點:

1、綜合性;

2、即興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迴歸人本;

4、從本土文化出發;

5、適於開端;

6、爲所有人。

其中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

在現代化的今天,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件,以及音像製品,載有各種教學資料的音像帶、視聽盤和各種電腦多媒體光盤、課件等軟件,已成爲教學媒體的主流,成爲極具特色的現代音樂教學設施與手段。在現代音樂教學活動中,這些手段與設施對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育與社會的融會貫通,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其特點爲:普及性強,信息量大,形象直觀,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體的普及帶給老師們的應該是教學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紀,老師們的知識和教學法的更新或許纔是培養下一代的至關重要的內在的條件。

改良當代中國小音樂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希望我國全體國民都真真切切的關心我們的下一代,務實或許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的途徑和方法。

國小音樂教學11

我擔任國小音樂教學工作已經很久了,回想起我的教學經歷,有許多地方值得反思和總結。

起初來的時候我在想我到底應該怎樣來教我的學生,怎樣達到新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充分利用並實踐新的課程改革怎樣才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發揮到教學實踐當中去呢?果然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一開始的教學就沒有我想的那樣簡單,我一直把自己在師範的所學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可是我卻忽略了一個重點:農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如:接受能力、實踐能力、國小生自信力等等方面。在這一點上我沒有特別注意教學設計,因此呢最初的教學目標基本都沒有怎麼達到的。在上了兩週之後我就發覺自己的設計怎麼老是和學生不搭調呢?教學任務也無法完成,目標也是困難。所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改進,選擇和摸索更適合農村孩子的教學模式。主要又以下幾個方面:

一、糾正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態度

在一開始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就發覺很不對勁,大家都是覺得音樂課是所謂的“豆芽課”,上不上好都是無所謂的,覺得上音樂課只是唱一首歌那麼簡單,更別說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更過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樂課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作業拿出來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麼課,聽的同學呢還動動小嘴,不聽的同學完全就沒有在這堂課上。我這一想就擔心了,這個該怎麼辦呢?國小音樂教學目標明確規定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學生連學習這個的想法都沒有我要怎樣才能讓他們學習呢?最後我想我應該以興趣來帶動大家學習。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師應該在不同的教學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增加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興趣,渴望老師來上課,這裏呢不僅要求教師的業務水平高、口語表達幽默、帶動性強等外在的素質,還要教師的內心必須是以愛動其心,以禮服其人,以智動其行。愛心和責任是老師必備的東西,所以當老師上課而學生不聽你的時候記住千萬別發火,要愛他關心他,輕輕的一個提示即可了,這時他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這裏了。再製作一些適合音樂教學的幻燈片教學,抓住學生好奇心理。其中還有教師上課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多進行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開心了自然就學了。

(2)增加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爲,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對音樂感興趣的話不需要教師花太多的時間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學心理現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現象,比如給孩子們一些樂器的學習,音樂認識的簡介等學習。

二、課堂紀律性的管理

作爲一個教師應該應該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的調控。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十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爲我並沒有很好了解6-8歲兒童的心理特徵,在上課前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況,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後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老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了我的教學質量。後來我查閱了相關書籍,知道6-8歲兒童的心理特徵,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因此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爲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視頻導入,故事導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導入都是相當感興趣。因此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三、改變教學設計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音樂知識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學思維在走,沒有爲孩子考慮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學參考書上的教學任務,教學建議來固定我的思維,結果恰恰是時間不夠。由於農村的孩子很少接觸專業的音樂教育導致他們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學習一首歌曲都要一節課的時間,而教參上的設計內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樂欣賞。一節課時間不能好好把握,學生學唱歌曲時間太短了還加上有遊戲活動等。因此我把學習歌曲和欣賞分開教學,遊戲適當穿插,並且在上新課之前都是進行了複習的,這樣的改動讓我在學習歌曲上還是取得了進步的。我還在上課時儘量運用電子琴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對孩子的音準進行更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用了音樂當中的模唱教學法和跟唱法來學習歌曲,在學習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詞用節奏來教學生的,這樣對歌曲的節奏能夠很好把握。

四、把樂器和舞蹈、遊戲帶進課堂,展示學生的自信

纔開始上課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很膽怯,讓他們自己起來自我介紹都是扭扭捏捏的,還很害怕,很沒有自信。爲了調動學生的自信,我把樂器、舞蹈、音樂表演等活動運用到教學當中得到了不錯的收益。

樂器、舞蹈、遊戲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樂器、舞蹈、音樂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訓學生的節奏感的。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動起來。

在音樂遊戲方面我經常叫他們進行音樂接龍,音樂情景再現。如國小的低年級大多都是有情節的,在這種情況我就把快要學會的歌曲讓學生上臺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遊戲大多都是設計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其實在課堂上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將來越做越好,要想學到東西,我覺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學習實踐方面知識,這樣自己在實踐方面纔會越做越好。

國小音樂教學12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小紅帽》,並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學習歌曲《小紅帽》歌譜的唱名。

3.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用急吸緩呼的方式,一句一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小紅帽》。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紅帽》是一首巴西兒童歌曲。四二拍,C大調,是由六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六個樂句中,除第五樂句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後半句加以變化外,每個樂句均以do、re、mi、fa的級進式旋律開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樂句則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階式的級進與分解和絃的跳進穿插運用,使音樂形象既統一又有一定變化、既流暢又活潑,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優秀少兒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設問:哪位同學知道《小紅帽》的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

2.欣賞《小紅帽》動畫,教師向學生講解《小紅帽》童話故事。

教學要求:教師隨多媒體播放進程講解故事,學生認真聆聽,瞭解故事內容。

二、學習歌曲

1.初次聆聽《小紅帽》歌曲(或教師範唱)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觀察老師範唱時的表情,聽完以後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師再次有情感地範唱歌曲(或播放範唱音響)

教學要求:教師範唱前要講清楚具體要求,範唱時要聲情並茂。

3.歌詞學習

(1)運用節奏朗讀法,學生齊讀歌曲的歌詞。(歌詞節奏朗讀)

例:

國小音樂教學13

一、設計說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爲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唱起來朗朗上口。歌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二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隱含着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前一課的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心得節奏型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並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

教學中學生通過聽、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參與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羣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三、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歌快樂的情緒,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

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

②能對歌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①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②使用打擊樂爲歌伴奏。

四、教學方法:

老師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爲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老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1、聆聽法,創設教學情境。

說明:放國歌,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從而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說明:分別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讓學生體驗兩首歌的情緒。

國小音樂《賣報歌》說課稿

3、講故事,引出《賣報歌》的創作背景。

說明:用講故事的方法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求知慾,這樣做極其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說明:由於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歌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跟唱後發現節奏問題,首先用“da”來慢讀節奏,在把歌詞帶進去進行節奏唸白,最終突破第一個教學難點。唱完第一段後引導學生說出通過第一段的學習知道了些什麼,然後引出第二段,這段就是後十六的節奏型再次應用,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段的節奏問題有同學們自行突破。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用探索的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說明:這是一個增趣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觸摸、試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通過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悅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 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老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說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老師應爲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本節課安排了歌表演創作的環節,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啓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創造、大膽唱、大膽演,鼓勵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個環節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五)教學評價

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預設: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那就是能完整準確的演唱歌,並且會用動作表現和歌情感來進行歌表演。

國小音樂教學14

一、學生基本狀況分析:

1、學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2、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必須的興趣。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每班有70多人。由於班級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又由於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較多,所以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會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用心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3、提高音樂審美潛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羣衆主義精神。

三、教材特點:

1、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資料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啓發學生去學習。

2、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3、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這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潛力。

2、要用心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3、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發揮自己的特長,用心探索、努力鑽研。

五、教學進度安排:

六、各方面要求:

(一)、發聲基本要求:

1、培養練聲的興趣。

2、歌唱姿勢要正確。

3、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唱歌。

4、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唱歌。

5、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u韻母。

(二)、讀譜知識:

1、明白音有高低。

2、明白音有長短。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狀,明白各唱幾拍。

3、明白音有強弱。

4、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換氣記號。

(三)、視唱:

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節奏。

(四)、練耳:

1、聽辨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統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

2、聽辨音的長短,比較全音符與二分音符、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長短。

3、聽辨並說明音的強弱差別,比較ff與pp、f與p的強弱差別。

(五)、欣賞:

1、初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欣賞音樂的習慣。

2、發展音樂聽覺潛力、記憶潛力和想象力。

3、使他們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潛力。

(六)、唱遊:

1、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兒童對音樂多種要素的感知力。

2、透過歌唱、律動、表演、舞蹈等活動來感受音樂的美。

國小音樂教學15

國小音樂教學是一項充滿教育和啓發意義的活動,不僅是純粹的音樂教學,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因爲思維創新能力對於人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小生思維意識薄弱、理解能力較差,合理的教學對於學生思維意識的培養十分關鍵。因此如何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學生提高思維創新能力是教學工作者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國小音樂課堂思維創新的狀況

(一)教育方向缺失

就目前來說,國小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教育方向出現誤差,出現了兩種極端:一方面是教師單純教授理論知識,一味傳遞給學生過多的樂譜知識,強調機械化的學習和記憶;相反的一方面,教學內容讓位給社會熱點,比如對於流行音樂的講授,忽略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培養,偏離了既定的教學方向。單純盲目的追求流行歌曲,不利於激發學生潛質,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趣味,也不符合教學目的要求[1]。

(二)思想認識方面的不重視

一直以來,在教育領域總是存在着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許多學校追求升學率的高低,忽略了音樂教育的培養;音樂資源嚴重不足,課程教學質量的推進緩慢;教師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教學方法陳舊落後,缺少創新意識;同時,教學資源的缺乏,硬件設施的不足,使得課堂教學中沒有樂器進行演奏,課堂氣氛難以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是難以調動。

(三)缺乏音樂素養培養的環境

現在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和家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不足,導致學生缺少識譜能力和樂理知識,許多潛力無法被挖掘出來,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興趣難以激發,致使音樂素養難以提高[2]。對於音樂課程的學習也變了味道,成爲沒有音樂知識積累的簡單堆砌,單純的記憶和重複,並不能真正用心的去學習音樂,更無法對於藝術素養提高起到任何的幫助。這樣長期下去,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也會讓學生對於音樂的學習充滿厭倦,更不必說對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舉措

(一)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

其實音樂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相比其它科目而言,培養音樂興趣要容易得多。音樂具有一定的治癒功能,專注於音樂的旋律之中,能夠幫助人們忘卻所面對的煩惱。所以,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展現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美感,引導學生進入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激發思維創新的活力。

(二)注重音樂實踐學習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最好的樂器條件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音樂魅力。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應該想辦法創造一些學習條件,利用多媒體等設施積極營造音樂環境,多介紹一些樂器知識和音樂人背後的故事。對於音樂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使得同樣教學內容對於不同學生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對於一些節奏感比較差的學生,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多一些指導,幫助學生儘快的掌握學習技巧,而不是責怪和批評,否則學生對於音樂的學習會產生麻木甚至是厭惡,而這種情緒的傳播對於整個班級的學習也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可以嘗試在班級或學校開展一些音樂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不強調結果的輸贏,重在感受音樂的樂趣。讓參與比賽的同學獲得自我的肯定,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相互學習的能力[3]。

(三)創建良好的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在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情境氛圍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是學習的主戰場,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有效途徑,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音樂教師應該加強教學情境內容設置的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鼓樂教學中,爲了能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鼓樂的魅力,瞭解鼓樂的節奏特點,不同地域鼓樂的不同,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現不同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思考鼓樂所代表的音樂的不同,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風格不同的音樂風采。這樣的情境教學課堂可以讓學生髮自內心意識到音樂的魅力,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愉悅身心。

三、結束語

國小音樂教學對於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加強音樂教學同學生的興趣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理解,在愉快的音樂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推動教育的發展。

標籤:教學 國小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