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集錦15篇)

音樂2.86W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這學期我任教低年級的音樂課程,在音樂課堂上,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可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爲我並沒有很好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在上課後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景,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終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景。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之後我查閱了相關書籍,明白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所以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爲此我對自我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經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視頻導入,故事導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導入都是相當感興趣,。所以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能夠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於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剛開始我對這情景並沒有摸着頭腦,還以爲是他們偷懶。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本事,是審美本事的基礎。所以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經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在音樂課中我發現,每當課上接觸到樂器或者舞蹈,學生們都十分感興趣,但卻是老跟不上節奏。

樂器和舞蹈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能夠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並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教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進取性。所以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終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學生學習的效果很夢想。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2

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兒”體裁的民歌。“花兒”是回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體裁之一,流行於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其特點是高亢、奔放。一聽旋律,學生的興趣就少了很多,最大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對這個體裁的歌曲不喜歡,其實這首歌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可以說是西北民歌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所以,在欣賞之前,我首先給他們介紹了這首歌曲,然後就讓他們進行聽賞,聽完以後並能回答一個問題,就是這首歌曲的特點是什麼,多說學生還是能體會到奔放這一點的。有些學生性格比較活潑開朗,活動就來就相對積極一些,有一些同學性格比較內向,活動起來就比較被動,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儘可能想出一些辦法來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儘量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我們的教學效果一定能夠達到最大化。在下一個班級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更加註重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和我一起置身於音樂當中,這樣課堂氣氛肯定會更活躍。

在這堂課中演唱是個亮點,總體來說這節課很好的完成了教學內容,使的學生很好的掌握了花兒和山歌的民歌形式。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3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爲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反思一: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中、高年級的教學。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爲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反思二: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因此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4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面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爲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我認爲及時對自己進行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第一.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因此先唱歌、後識譜和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在農村,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他們沒有那麼好的先天素質,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

對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爲主。條件允許的時候還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對於有素質的學生,也可以讓她來做帶頭作用,教大家一起來識譜,這樣就起到了帶頭作用.

第二.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所以我對自己的音樂課做了相關的調整,前5分鐘是師生的相互問候,用音樂唱出來。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第三.音樂教學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要拋棄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輕鬆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們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爲主體。爲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通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例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和歌譜,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機會。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5

這是一首非常優美、具有濃厚侗族風格的歌曲,歌曲教學最大的難點是多處切分音以及二聲部的演唱,而且切分音還以兩種形式出現,所以在教學時,設計了兩個課時,而且把這兩個難點分開教學,期望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播放了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少數民族侗族的風光和三大特色,瞭解的侗族的生活以及侗族的風土人情,以激起學生對歌曲的濃厚興趣。然後順勢讓學生來聽聽侗族的歌曲《迷人的火塘》,播放範唱,讓學生對歌曲的各個部分有個整體的印象。然後教師在伴奏音帶的伴奏下,分別範唱第一段歌詞的兩個聲部,讓學生對每一個聲部有一個初步的感受。然後再分別學唱兩個聲部。由於是復調聲部,如果兩個聲部對自己的聲部都能流暢地唱好,合成時,只要能相互傾聽,一般來說是能唱好的。

在歌曲處理的過程中,我採用了和學生一起分析歌曲,讓學生自己找出適合本課歌曲的演唱方法及演唱情緒。這樣學生在進行演唱時就會增強演唱的興趣。也可以在學生出現錯誤時使學生印象深刻,便於加強學生的音樂感。同時以學生爲主體是讓學生更好的走進音樂課、走進音樂的一個有效手段。找出四個學生領唱,然後根據分好的高低聲部加上老師的伴奏共同表演唱這首歌曲。

也許是這首歌真的激起了學生的唱歌慾望,也許是我首次嘗試領唱的演唱方式吸引了學生,總之這節課上同學們非常的投入。雖然有學生的投入,老師的指導,不過合唱始終是難點,它是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和時間的花費的,一節課40分鐘,真正花費在二聲部合唱的時間還是有限的,所以學生還是很容易串調,特別是低聲部,把握不住自己的旋律。如果僅靠課堂上的四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這對我們音樂老師的教學也是很大的難題。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節綜合音樂課,由南師大附小尹潤萍老師執教。聽完我們與會的老師們都發出了由衷的感慨:“上的真好!”而我不禁又思考起來了,她的哪些地方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學生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這節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興奮感與成功感的結晶,是在教師不斷引趣、啓發、練習、創造、反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說、聽、唱、玩、想等多項活動,把學生從簡單的趣味性階段,引向求知的樂趣上,最後的學習效果不言而喻。該課教學中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遊戲與音樂的緊密結合。

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的位置,遊戲、動作、情節都是爲了加深學生對於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例如:教師把整節課的時間設計成了有意思的五塊:聽《運動員進行曲》走進運動場。在音樂的氛圍中創設運動場這一特定的情境,使學生對不同的運動項目的特點和音樂的表達產生初步的聯想;聽賞《乒乓變奏曲》讓孩子們覺得在觀看一場乒乓球大賽。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孩子們從音樂中找到了打乒乓時球發出的節奏型,並在跟着音樂律動時感受到音樂在不斷地變化,在老師的又一次指引下,孩子們發現音樂的變化來自節奏型的變化而不是速度,從而揭示了又一個音樂知識“變奏曲”的含義。

接下來的環節是本課的重頭戲:學唱新歌《拍皮球》。教師則巧妙地將它設計成讓學生來參與運動,拍皮球。只見老師拿出了一個皮球,當場邊拍邊唱,讓學生立刻就掌握了歌曲的節奏;緊接着讓孩子們跟着音樂的節奏做拍球的動作又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聽賞活動,部分孩子還真的邊聽邊拍了球,這又一次大大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四個環節是讓學生去參加比賽了。教師將《拍皮球》的歌詞換成了《拔河》的歌詞,並讓學生看了視頻。孩子們馬上感到了音樂的力度有所變化了,於是在演唱時立刻就表現了出來。這裏教師有別具匠心地設計了一個啦啦隊有節奏的呼喊聲,並做了兩聲部的練習,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自然,孩子們正全身心地投入在音樂遊戲中。

最後一個環節被設計成了“載譽歸來”。視頻歌曲《五星紅旗》,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爲國爭光的運動健將,體會當國旗升起時激動的心情。孩子們當時莊嚴肅穆、激情暗涌的場景現在還浮現在我的腦海了。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比教師單純的說教要有力得多!

二、用音樂來解決音樂的問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節課一系列的聽賞學唱活動中,教師始終沒有離開音樂去泛泛而談,而是讓學生將心中的疑問都放到音樂中去尋找,極好地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欣賞習慣與能力。也正因爲有了一個良好的聽賞感知,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即興創造力都在這節課中有了很好的展示和發展。

例如:在讓學生找出《乒乓變奏曲》中音樂是怎樣變化的,教師分別作了節奏和速度的對比。起先學生都認爲是速度在變化,這時教師讓學生找到兩段音樂的主題節奏先拍一拍,孩子們突然發現速度根本沒有變化,那是什麼讓音樂旋律聽上去好象快了呢?學生的好奇心上來了。這時教師讓他們再感受了一下節奏型,孩子們這才發現原來同一個主題只要將節奏型作改變,即使不改變速度也會讓人覺得情緒有所變化了。這時教師才揭示了這是“變奏曲”的特點和含義。將複雜枯燥的音樂知識融入有趣的音樂遊戲中,用音樂的形式來解決音樂的難題,是尹老師教學的又一大特色!

三、舒展自如的教學風格深入人心。

這是一個全國性的觀摩研討會,無論是誰多少都會有些緊張的。我相信尹老師肯定也有這種感覺。但是在整個一節課上我們卻誰也沒感到她緊張、拘束,相反她舒展自如的教學風格,與孩子們玩到一起的自然和諧讓我們心生敬意。我想,只有一個真正熱愛音樂、尊重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的教師纔會在課堂上忘記緊張、拋開拘泥,跟着音樂、跟着學生,似乎她已不是一位老師了,而是孩子們的夥伴、指揮、隊長,這樣的教師才能產生最具魅力的教學。

四、缺憾,是難能可貴的財富。

當然,沒有一節課會是十全十美的,這節課也有幾個地方值得商榷。而尹老師的遺憾,會是我經後教學中難能可貴的財富。

1課中教師的評價還是不夠及時。音樂教學屬於美育的範疇,是實施德育的主要途徑,“藝術不容說教,審美不容灌輸”,這節課中應該說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7

教學反思是一種用來提高教師自己的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學習方式。在小 學音樂教學中,廣大音樂教師爲了提高教學水平,常常寫諸如“教學後記”或“課後隨筆”等教學反思,但教師們一般只是記載音樂課堂的真實情況及對課堂中出現 的一些情況作簡單的思考,顯而易見,這樣的反思是淺層次的,卻忽略了“教什麼?”“怎麼教?”“效果、目標達到了沒有?”“爲什麼?”“如何改進?”等一 系列深層次的真反思,而且寫了之後就往往束之高閣了,使課後的反思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起到教學——反思——調整——改進教學的積極作用。筆者在音樂課堂教 學實踐中,利用平行班教學的有利條件,以現代教育的有關理論爲指導,對課堂教學內容、目標、過程和方法在教學之後重新進行審視、評價,進而調整和改進教 學,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下就是我對音樂教學進行真反思的一些主要策略: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國小音樂的課堂教學內容不僅應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 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 教學中去,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這也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爲本的重要體現。因此, 我們的音樂教學反思首先要着眼於教學內容的是否生活化,是否爲學生所喜聞樂見。

案例一:第七冊《越劇欣賞》一課。我原先是這樣設計的。上課一開始教師通過設問, 讓學生談談或即興模仿平時生活中瞭解的越劇知識。接着用大半節課的時間介紹了越劇的有關知識和家鄉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後欣賞越 劇唱腔《西湖好》並學唱其中句段,學畢讓學生談談對越劇的感受。出乎意料,學生的反應讓人啼笑皆非:“我媽媽說,越劇是給老人們聽的。”“我覺得越劇太嗲 了!”教室裏霎時鬨堂大笑。

反思:本例過多的非音樂化的教學內容削弱了學生對越劇欣賞的聽覺體驗。教學內容的安排應着重挖掘越劇的藝術魅力,重點圍繞着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進行,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內容的興趣,加快對音樂的內化,體會越劇藝術的魅力。

反思後我相應地調整了教學設計:從現場演唱徐派片段引入介紹徐玉蘭和家鄉浙江的越劇,從學生欣賞與模仿中強化學生感受越劇的旋律美與韻律美,最後欣賞《梁祝》的主題音樂,形成了深刻的審美體驗,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調整後,學生對越劇的認同度及情感有了較大的變化,從誤解到理解,從盲目到欣賞,這就是真反思的功效。

案例二:一位老師這樣執教人音版第二冊《海》: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讓我們開着 小火車出發吧!聽!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播放《海》音樂前奏)看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去看海(出示圖片:美麗的海島、沙灘、魚兒、貝殼、等)。音樂家 叔叔編了一首很美的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接下去學生學唱歌曲……

另一位教師則這樣進行教學: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開着 小火車出發吧!聽!我們快到什麼地方了?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播放《海》音樂的前奏)你能把這些聲音模仿出來嗎?(生用動作和聲音模擬海邊的各種聲音:海 風:呼—呼—、海浪:譁———、海鷗:喲喲 喲喲、海浪撫摸着沙灘:沙—沙—。汽笛:嗚———)師:“可有時候這些聲音常常是同時發出來的,你們能讓我聽聽嗎?”於是學生紛紛開動腦筋,分組、分角 色,在教師的引導和指揮下用動作和聲音演繹了一段動人的立體音響:

海風:呼 — 呼 — 沙灘:沙 — 沙 —

海浪:譁— — — 汽笛:嗚 — — —

海鷗:喲 喲 喲 喲 海浪:嘩啦啦啦 嘩啦啦啦

反思:在新的音樂課程中,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善於在 濃郁的藝術氛圍和良好的人文情境中處理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深入細緻地分析和挖掘教材的知識暗線,用形象生動、遊戲的方法將繁難的知識技能內化在活動 中。教法二的的教師善於仔細分析、研究教材內容,挖掘整合教材的內涵。先創造和提供開放式、趣味性的大海音樂情景,引導學生探索、創造和表現出海邊的各種 聲音,再由淺入深,巧妙地將各種聲音進行組合,在遊戲中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多聲部的音樂,爲今後學習和感受多聲部的歌曲打下了基礎,發展學生音樂創造思 維和音樂表現能力,提高了人文素養。實在是教學內容上的一大亮點。

這樣一反思,會使教者豁然開朗,以後就會少走一些彎路,這又是真反思的一大好處。

二、堅持以學生爲主體,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爲 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爲主體,遵循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把握教材的特點,合理設置音樂的三維目標。顯然,加強對教學目標的反思有利於提高教 學的有效性,使教學目標真正起到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爲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

案例三:我在新授《共產兒童團歌》這首歷史歌曲時,由於學生感性理解不夠,因而無 法準確把握情感,演唱不夠生動。爲此我在第二次教學時稍作了調整:給學生簡介了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用電腦展示了當時人們生活的苦難畫面,還給學生觀看了 《紅孩子》的錄像片斷,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少先隊員的前身就是兒童團員。共產兒童團曾在革命歷史時期發揮過重大的作用。這樣一來,同學們就理解了樂曲的內 涵,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自己已是威武的兒童團員,在戰爭年代,學知識學本領,救國民於危難之中。當然,演唱起來也就鏗鏘有力真實感人了。

音樂是情感藝術,課堂情感目標的達成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本例在原先教學效果不理 想的情況下,及時地進行反思並根據國小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歡做英雄的心理特點,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適時的創設最佳教學情境,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最優化 的心理情意狀態,激發、感染、淘冶、誘導學生的情感,最終成功地達到了審美情感教育的目標。

案例四:第十二冊欣賞《春節序曲》。我在教學時,首先從春節聯歡晚會導入,創設熱 烈的音樂學習氛圍,再簡介樂曲,然後欣賞樂曲。其中重點欣賞第一部分,反覆聽、哼主旋律,激發學生想象人們過春節時熱鬧的音樂情景。然後再聽音樂分組進行 扭秧歌和敲鑼打鼓的律動。整堂課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動得很累,本以爲最高潮的地方學生卻亂敲一氣,課堂氣氛反而從輕鬆到停滯,直至懶散。

反思:本例看似生動活潑、氣氛活躍,實則缺乏對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情感昇華。目 標的制定比較籠統,宏大,強調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以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音樂教學本身就是藝術,只有增加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注重選擇直觀的教學方法,發揮 學生多種感官的通覺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樂審美情感這條主線,提高音樂審美目標達成的實效。

通過反思,圍繞着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的特點,我重新設立教學目標:“聆聽《春 節序曲》,充分體驗西洋樂器豐富的表現力,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幫助學生再現過春節時的紅火場面和歡騰的氣氛,仔細聆聽 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並請同學們做小小的攝影師,抓取一個個與音樂相吻合的鏡頭。並說說爲什麼會配上這些畫面。再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 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音樂旋律、節奏、速度、音色等特點。我發現學生們驚喜愉悅、臉上寫滿了興奮和滿足。連平時不善於表達和表演的同學,在那一課也高高舉 起了他們的小手。而課堂氣氛不但活躍而且有序,相同的教學內容卻出現了與前一節課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

從以上兩則案例可見,注重“目標的設置與達成”的真反思可以助你走向教學效果最優化。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反思。

音樂課堂教學的組織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的投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案例五:第五冊《我是小音樂家》的歌曲難點教學中我這樣設計:一、聽一聽“今天老 師帶來了幾個樂器,豎起小耳朵聽一聽,他們是誰?”“他的聲音是怎樣的?”二、演一演“我們也來做小小演奏家,演一演。”三、唱一唱“你能把吉它的聲音模 擬一下嗎?” 0×× ︱ ×× ××× ︱×× ××× ︱ ×× ××× ︱×× × ‖ (0勃隆 ︱ 砰砰 砰勃隆 ︱ 砰砰 砰勃隆 ︱ 砰砰 砰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認識大提琴和圓號,學習探究它們的演奏方法並進行聲音的模擬。四、誇一誇“你們真了不起,老師禁不住想要誇誇你們。”師唱:“你們都 是小小音樂家,真是了不起!”( 0 55 ︱ 1 1 2 2 ︱ 3 3 5 4 ︱ 3 3 2 2 ︱ 1﹒ 0 ‖ )小朋友你能誇誇自己嗎?不用老師提示,學生信心十足地,用自豪的的聲音唱起了“我是小小音樂家,真是了不起!”。

反思:一節出色的音樂課總離不開構思精巧、充滿新意的教學設計。而歌曲教學中的難 點突破又是老師們非常頭痛的事情,怎樣既做好歌曲教學的鋪墊,巧妙地解決難點,將繁難的知識技能內化,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生動呢?本例教學方法從“趣” 入手,着眼於激活學生的心理需求,由淺入深,巧妙安排四個環節的教學。從“聽一聽”集中注意到“演一演”主動參與,再“唱一唱”自我表現,最後“誇一誇” 激勵評價。學生在興趣盎然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認真傾聽、入情演唱,。既解決節奏和襯詞兩個難點,鍛鍊了思維,又培養了能力,掌握了學習方法,取得了教 學上的有效突破。可謂是一舉三得,妙不可言。

案例六:一年級歌曲教學《草原就是我的家》。在學會歌曲以後,我這樣引導學生進行 歌曲的處理、表現和創造:“美麗的大草原就是蒙古人民的家,所以這首歌我們要怎麼樣唱呢?你能有感情地來唱一唱嗎”?(生用自豪、歡快的心情唱進來了) “這麼美的歌曲蒙古人民時時唱,處處唱,他們中散步的時候唱,在騎馬的時候唱,有時還邊唱邊跳。你們想試試嗎?”“散步的時候應該怎麼唱呢?”(生改變速 度,用較慢的速度、優美的歌聲表現蒙古人民熱愛草原的情感。)“在騎馬的時候呢?”(生用快速。活潑的歌聲讚美草原,並用手指在桌上敲擊節奏模擬馬蹄聲爲 音樂伴奏,十分逼真。)你能創編幾個動作邊唱邊跳嗎?(生高度興奮,邊歌邊表演,興趣十足。)

反思:本例中教師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音樂教材的特點設計教學,創設了良好的能 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氛圍,並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和發展的權利,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因素,喚起學生學習的活躍情緒與學習興趣。進行音樂的再創造,使音樂教學 充滿了生機活力。自然、簡短的幾句話,看似簡單實則用意頗深,真正實現了音樂的享受、體驗與發展。

這樣在上述兩個案例中不難看出,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及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去反思音樂課堂,我們的教學定會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立足過程,促進發展,進行教學評價的反思。

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許多新穎的評價方式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在教學中起到了畫龍 點睛的作用,但仍有許多評價方式僅僅付諸於形式,“爲評價而評價”“馬馬虎虎走過場”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我們常常困惑於如何使評價更富有積極的激勵意 義。教學評價的反思可以使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學效果有一個新的認識,從而提升評價的質量。

案例七:音樂唱歌課《小雨沙沙》片斷

1、師:大家把春雨的聲音串編成一場音樂會,比比哪一組編得好,演得出色。

2、組一:一個人講故事,其他孩子根據情節表演各種場景及聲音

生評:我覺得他們小組的表演挺好的,就是講故事的同學講得不夠順。

師評:你不僅很注意看表演,還能提出建議。我也想對×××說,我很佩服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想出這個故事情節,相信以後多講多練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生:(受到鼓舞,表情認真,端坐上課)

3、組二:微風輕輕吹——樹葉沙沙響——下起小雨——青蛙“呱”跳回水塘——四個同學演唱《小雨沙沙》,其他律動表演——表演完畢

師評:他們小組哪些地方你最欣賞?

生評:我最欣賞他們能分開表演不同的角色。

生評:我發現他們把歌曲加進表演了,我們組就沒想到。不過如果唱歌的同學也能表演就好了。

自評:我也覺得我們組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把模仿的聲音與剛剛學會的新歌《小雨沙沙》連在一起表演。

4、師:你能給自己的表演起一個名字嗎?各組積極討論,想節目名字

生:小雨音樂會、小雨演唱會、小雨沙沙等

反思:在《小雨沙沙》這課中,教師淡出“教”的角色,通過“想、說、演、評”等音 樂實踐活動,激活了學生的探求欲、創作欲及表現欲,培養了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教師通過協調、引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表現。並充分調動學生資源展 開討論,因勢利導滲透“用欣賞眼光評價”的評價方式。這種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多元評價方式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良好評價氛圍。使評價更好地服務 於教學。

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各方面表現,不能一概而論。

對自己的教學評價進行反思,構建好“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體系,可以更好地凸現評價的功能,使之有效地引領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國小音樂教學的真反思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對 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多角度、多形式的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爲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什麼?例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 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 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提倡音樂教學的真反思可以使教師更好地 掌握教與學的規律,將音樂課堂教學得失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剖析,從而追求更高層次的教學主體合理性。教育專家麗蓮·凱茲指出:“教師專業化的起點,在於 願意去思考問題,並嘗試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新世紀呼喚“思考問題與改進教學”的反思型音樂教師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8

3/8拍的教學,從複習3/4拍引出3/8拍,並明確3/8拍的含義及強弱規律,並做練習1學生很快就接受,再結合歌曲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3/8拍,進一步鞏固。在教唱歌曲《小蛙你唱吧》中,首先指導學生懂得歌譜上各種音符在3/8中代表的拍數。我通過範唱、範奏等方法和藉助課本上歌譜每行的首音 所標記的唱名,讓學生熟悉旋律,隨琴跟唱。最後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時,要充分注意各段歌詞的詞意,對不同的情景和情緒採用音色、力度的對比來準確表達。比如我是這樣處理的第一段是描繪小蛙怕受傷害而驚恐不安的情緒,力度要弱,音色要柔和,即使連續上行模進,旋律大幅度上升也要控制音量。第二、三段歌詞表現了孩子對蛙的熱情安慰、鼓勵和讚揚,我分別用親切、柔和或熱情、明亮的聲音來表現。效果非常好,學生演唱時非常熱情投入,而且大部分學生流露出非常自然、熱情的表情。欣賞《那不勒斯舞曲》前,我先讓學生聽《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的銅管樂器部分讓學生先了解圓號、大號、長號、小號等樂器的音色、演奏姿勢和它們的特徵,這樣學生對小號有一定的瞭解,再來聽《那不勒斯舞曲》,並且在聽之前,讓學生了解並唱一唱音樂主題旋律,之後再欣賞效果非常好。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9

《小狗圓舞曲》教學反思

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其中蘊涵着道德哲理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因而在欣賞教學中,通過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張開想象的翅膀,在廣泛的時間,空間裏遨遊,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從中找出最佳的答案。

1、如在欣賞課《小狗圓舞曲》中,初聽時,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再聽時,讓學生按節奏的變化區爲樂曲分段,並辨別哪兩個部分基本相似。

2、分段聽時,分析比較兩個主題在旋律進行及節奏上的特點,聯想這兩個主題各描寫了小狗怎樣的形態,並隨着音樂模仿小狗的不同神態,動作;接着分小組討論,可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樂曲。

3、於是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創編故事,有的創編小品,有的用繪畫等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現樂隊員後出示一條旋律,學生仔細觀察後找出提示中的旋律進行及變奏規律,進行創編樂曲。

4、然後分別視唱改編前後的樂曲,再次體驗旋律,節奏等因索與樂曲情緒的關係。這樣經過在不同層次上的反覆聆聽及親身體驗,合作參與後,使學生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得出音樂的旋律進行及節奏變化與音樂所表現的情緒之間的內在聯繫。

5、最後通過再次合作,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欣賞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實踐能力均有提高;思維及反應能力較前敏捷;自修心增強;研討氣氛形成。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0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資料、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續教學供給重要的條件。因爲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資料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善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本事。所以每學期對自我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當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我的教學本事呢?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可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爲我並沒有很好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在上課後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景,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終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景。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之後我查閱了相關書籍,明白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所以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爲此我對自我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經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視頻導入,故事導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導入都是相當感興趣。所以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能夠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於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剛開始我對這情景並沒有摸着頭腦,還以爲是他們偷懶。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本事,是審美本事的基礎。所以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景下,針對有必須識譜本事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可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經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本事

在講音樂課時,我覺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講,根本沒有留意到學生究竟明白了沒有。之後經過反思,我認爲,音樂教學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資料,必須捨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資料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簡便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教育。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爲主體。爲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經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經過自我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這是一個很好鍛鍊學生自主本事的練習。它要求學生經過本身的歌詞,再經過自我的思考,去再出別的有意思的歌詞套到歌曲裏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我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異常興奮。所以在音樂課上,教師應當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讓學生互動,而最終到達自我的教學目的。

四、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在音樂課中我發現,每逢課上接觸到樂器或者舞蹈,學生們都十分感興趣,但卻是老跟不上節奏。

樂器和舞蹈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能夠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並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教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終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經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頭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並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動起來。

所以”他山之石,能夠攻玉。“自我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都是旁觀者清,所以應當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學模式、管理班團體的本事等等。並反思自我如果這課是自我上,又將會是如何,有什麼相同與不一樣。這是幫忙自我在教學道路成長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在這學期裏,我收穫了很多。音樂課上並不是簡單的彈、唱、跳。它是藝術和本事培養的過程,只要你經常反思,必竟會讓你的學生和你融在一齊,這樣既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能使課堂中一些”熱鬧“現象的不在發生,所以,我認爲作爲一名國小教師,職責重大,要善於經常總結經驗與不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1

【主題內涵】

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一個空間,學生在課堂這個生活空間中不僅僅是以認知、記憶存在的智能有機體,而且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生命有機體。新型的課堂教學應強調的是平等、民主、和諧與人性化。作爲教師,要以尊重的教育爲理念,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爲學生的自我覺醒,自我實現營造一個值得生活於其間的世界。

【案例描述】

上課鈴聲過後,我走進教室,像往常一樣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正常的教學。可是沒過幾分鐘,我發現靠窗邊的兩個男同學正趴在窗口上全神貫注地往外看着,嘴裏還不時地說着什麼,“王佳禹,你們在幹什麼?”“老師,外面有兩隻好漂亮的風箏”王佳禹天真地笑着說。這句話的聲音雖不大,但卻使得教室裏所有學生的目光轉向了外面——的確,兩隻風箏正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着。“哇,風箏!”學生興奮地叫了起來。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最喜歡放風箏了,我經常和爸爸一起去放風箏。”“老師,我也是……”一時間,教室裏熱鬧起來了,學生們眉飛色舞地議論着。這可怎麼辦呢?風箏一直吸引着他們的注意力,如果這時候硬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來,他們的心思肯定還在外面,並且還會不時地往窗外望。哎,這些小傢伙真是給我出了道難題。

就在他們高興不已,而我還在犯難之時,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對了,現在正是春天,是放風箏的大好季節。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正好有一課是關於春天的,課題爲《春天來了》,學唱的歌曲是《郊遊》。我何不趁着這個機會,將計就計,滿足這些小傢伙的願望呢。於是,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師:小朋友,風箏漂亮嗎?

生:漂亮。

師:你們喜歡放風箏嗎?

生(高興地、大聲地):喜歡。

師:你們知道什麼季節放風箏最合適嗎?

生:春天。

師:在你們眼中春天是怎樣的?

生1:春天小草都發芽了。

生2:春天小河裏的冰都融化了。

生3:春天到了,冬眠的動物都醒來了。

生4:春天,大自然一片綠色。

師: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校園裏的春天。

(學生一邊歡呼,一邊跑出教室,幾分鐘後帶着滿足感跑進教室)

師:春天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還可以進行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放風箏。小朋友討論一下,還可以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

(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已被我的問題所吸引,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着春天裏有趣的活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師: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生1:老師,春天天氣暖和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我最喜歡到公園裏的小河上划船。

生2:老師,春天我最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野外郊遊,因爲這個時候,到處盛開着鮮花,還可以看到許多小鳥。

師: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去郊遊呢?

生:想。

師:那麼我們首先來學唱《郊遊》這首歌曲,然後老師和你們一起去郊遊,好嗎?

生:(全班高興地歡呼)好!

……

【案例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因種種原因而不能按照原定的教學方案實施教學,這是經常發生的現象。這時教師必須作出臨場應變處理,採取針對性的,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乃至把教學內容作局部性的調整。尤其是本節課所面對的是一羣

好奇、好動的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哪怕有那麼一丁點令他們感到稀奇的事,便會控制不住情緒,笑笑鬧鬧,跑跑跳跳,使課堂難以安靜,這時教師更要運用教學機智,採用即興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勢利導,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引導到有序的學習活動中來,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本節課上,學生髮現了兩隻“風箏”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興奮不已,注意力已經遊離了音樂課的教學目標,如果這時停下課來批評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強拉回來,自始至終按教師計劃的教學思路進行,不僅教學效果不佳,而且會影響師生之間的融洽關係。爲了不讓這羣小傢伙失望,我毅然放下了已備好的教案,沒有按課前設計的教學步驟進行,而是大膽地嘗試跟着學生的思維走。由“風箏”引入了“春天”這一話題,課堂很快安靜下來,這種隨機的誘導方式,既順應了孩子的心理,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而且孩子的情感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感受到了以人爲本,給課堂帶來的巨大活力。

課堂中,學生髮現了風箏後,心思已很難留在教室裏,爲了滿足他們的願望,我又設計了請學生欣賞“校園的春天”這一環節,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感悟春天,請他們傾聽小鳥的歌唱,感受蔥綠映襯的樹幹,高曠湛藍的天空,明媚燦爛的陽光,嗡嗡飛舞的蜜蜂以及綻開花朵的芬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2

對一年級的核子來說,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

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學門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爲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本課的設計將走、坐、站、唱等各種音樂課的常規與 "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均溶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各項音樂課常規、在遊戲中聆聽、在遊戲中自出想象、在遊戲中積極表現、在遊戲中大膽創造。遊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學生合作活動 (如;小組合作聽辯高音與低音,學小鬧鐘和小松樹進行比賽、分角色扮演玩具兵練習走等),在這些合作的遊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本領,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爲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鍊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心。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中,"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達到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也達到了。真是"一舉三得"。這"得"全受益於採取了"遊戲、合作"的學習方式,方式的改變也讓老師教得輕鬆愉快,學生學得快樂有效,並使音樂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散發着濃濃的人文氣息。有一天,忽然聽到有一位老師說了一句:音樂老師,是音樂文化的傳播者。我的心絃被撥動了。我馬上記下了這句話。又有一天,我偶然從朋友處借到了一本書《我的愛我的自由》(美國現代舞開創者伊莎多拉 .鄧肯自傳)。細細閱讀後,我被深深感動了。在她的一顆心裏,不僅裝着對藝術的熱愛和信仰,對自身舞蹈藝術的執著追求,對傳播舞蹈精神的不懈努力,更裝着對生命、死亡、永恆的無限思考,裝着對人類的博大寬廣的愛。在讀完書後,我對?音樂是一種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鄧肯曾說了一段話:?世界上最是我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教育兒童。

如果一切事情從孩子做起,那麼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是呀,孩子就象一張白紙,你給什麼就留下什麼。而音樂,美妙的音樂,蘊涵着真、善、美的音樂,有着無盡文化內涵的音樂,從小給予孩子心靈的滋養,這不是很偉大的工作嗎?這一刻,我豁然開朗:我愛音樂,我愛孩子。我要做一名音樂文化的傳播者,把愛和音樂給予孩子,只要我不斷努力加強自身的音樂修養和人文修養,總有一天,孩子們一定會愛上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3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因此“聽”應作爲中國小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如果說音樂欣賞課是培養學生聽的審美能力,那麼聽唱培養的則是學生的記憶力與再現能力。

在學習歌曲《蝸牛與黃鸝鳥》一課時,我根據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以外部活動和遊戲爲興趣的特點,在上課前,我把學生分成蝸牛隊和黃鸝鳥隊來展開聽音視唱的音樂遊戲競賽,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聽音排序

聽音遊戲開始了,每隊在隊長的帶領下各選派出兩名同學參加比賽。每人頭上戴一個音符頭飾,隨意站成一隊。教師先給一個標準音,然後按照樂句中音符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彈奏出來,戴頭飾的同學則按照師彈奏的順序從新排成一隊。教師分別彈奏出的音符是“5、3、1、6”,戴頭飾的同學們屏住呼吸、側耳傾聽,恐怕自己給隊裏抹黑。很快根據自己的判斷從新站成一隊。教師再彈奏出第二組音符“5、3、2、1”,請另外一組的同學進行比賽。

二、評委評判

擔任本次比賽的評委是全班同學。教師只起一個輔助作用。當一個同學聽辨後,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準確的用手勢判斷對錯。遇到有爭議的時候,教師及時補充,給予標準答案。凡是判斷正確的隊能夠獲得一個小獎盃,於是歡呼聲一片。教室裏立刻成了歡樂的海洋。

看的出來,同學們對這種形式的學習非常感興趣。

三、聽音模唱

歌曲的主要構成單位是樂句。樂句的主要音符順序聽出來後,教師再分別請代表視唱完整樂句

(1)55535︱165︱;

(2)55532︱132︱;比賽難度加大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卻更高了。在緊張、激烈的競爭中,一首歌曲的主要樂句非常輕鬆地學會了,再學唱歌曲就輕車熟路了。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4

新學期開始了,第一次上音樂課,孩子們表現得很興奮,今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級的幾個班,他們剛從四年級升上來,並未上過我的課,但他們都認識我,並有學生不時在隊伍裏偷偷地說:張老師,他就是張老師!

我知道孩子們是什麼心理,於是我立刻面無表情地說:“現在開始站隊!倒計時!”學生彷彿意識到了,立刻站好隊,有秩序地走向音樂樓,音樂樓門口整好隊,我讓學生腳尖輕輕踮起,靠右上樓梯,有秩序不講話,到了教室門口,再次整隊,然後讓學生有秩序地進教室,直到這時,我都沒有一個笑臉,學生用敬畏的目光看着我,其實我是一個很愛笑的人,但是第一天第一次音樂課,如果學生太隨便,常規抓不好,以後就後患無窮,所以我寧願忍受一段時間,看看效果不錯,於是我開始認真嚴肅地講起了音樂課的一些常規。

我要求學生準備上課時隊伍要快、靜、齊,行走過程上下樓梯不允許追逐打鬧和講話喧譁,到音樂樓門口特別注意安全,先站隊後上樓,因爲班級太多,上課之前的坐姿要求爲坐半個凳子,擡頭挺胸,坐半個凳子有精神,面帶微笑,我們的公約是不把不好的情緒帶進課堂,包括老師,快樂地上課,上發言先舉手,想好了再舉手,別人在發言時,注意傾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聽音樂時聚精會神,唱歌時身體坐直,雙手捧書,上課語言要規範,不要有口頭禪,提倡用我贊同,我不贊同,我有補充,我覺得,我認爲等等。

還有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悲傷的、熱情的、高興的、深情的等等,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發言和每次音樂活動,只要上臺的就加分,因爲能參與就是一種自信和勇氣,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學會客觀地恰當地評價別人,評價音樂,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勤于思考,我還給各小組起了名稱,四個小組分別爲:月亮、太陽、星星、銀河,以後由各小組表組命名並確定小組名稱,鼓勵相互競賽競爭,既比上課表現,如參與音樂活動,又比遵守常規和紀律,更比各組的高雅風格,輸了不氣餒,勝了不驕傲,不嘲笑別人,規定每節課需帶的學習用品,做到自己的物品專人專用,自己保管,在講常規的過程,我每講一條都闡述一下爲何這樣做,另外還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正反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到這時,我想一節真正好的預備課,除了應讓學生明確這門課的具體要求,更應該讓學生對這門課對教這門課的老師產生興趣和喜愛之情,才能真正留住學生的心,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我通過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慾望,培養如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等,還露了一兩手拿手好戲,如唱歌、吹口琴等,讓學生喜歡自己,看到下課了,學生還依依不捨不肯離去,我會心地笑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是我們共同努力了,孩子們,真的想對你們說:想說“愛”你卻不是很容易的事,讓我們用行動鑄就我們美好的夢吧!

上好每節課,享受每節課!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5

《音樂課程標準》的頒佈,實驗教材的出版,對音樂教學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的實驗教材突破了傳統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審美爲核心,深刻體現了“以人爲本”的音樂教育觀。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爲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讚賞。理想的課堂教學狀態是課堂裏教師和學生在與音樂的共同對話交流中情感得到宣泄、個性得到張揚、人性得到迴歸,在對音樂的欣賞感受中享受陽光般美好燦爛的生活,愛音樂、愛生活、愛自然、愛民族、愛人類,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共同成長。

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1、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聽一段音樂。(師在電子琴高音區演奏《兩隻老虎》)告訴老師,你聽到過這首歌曲嗎?

師:下面老師再彈一遍,聽聽這一遍音樂和老師剛纔彈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你想知道是什麼變化了嗎?老師會在這節音樂課裏告訴你爲什麼?(設計懸念,讓學生有所求,有所思,爲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師生問好

起立,教師彈奏上行音階,您好!您好!張老師您好!坐下,教師彈奏下行音階

3、導入師:老師想提一個問題,爲什麼剛纔你聽到這樣的音樂你就起立了呢?(教師彈奏上行音階)

生:因爲這段音樂是有變化的。

生:這些音樂好象越來越響了。

評析:在新課未開始前,學生對音的高低概念毫無,只是從表面的輕、響來給所聽到的音樂下一個定義,這是第一個矛盾衝突出現。教師在教學中先不急着給它下定義。

新授,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兩段音樂,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麼

生:我聽到了小鳥的叫聲。

生:我聽到了老牛的叫聲。

師:小鳥的叫聲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小鳥的叫聲很尖、很細的。

師:很尖、很細的聲音就帶給我們高音的感覺。

師:老牛的聲音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老牛的聲音很粗的。

師:這樣的聲音就帶給我們低音的感覺。

評析:在聆聽活動中給學生樹立起音的高低的概念,相信比直白的說教來得更有說服力,直接讓學生聽後說出音的高低,學生會把音的強弱和高低混淆起來。在新課的伊始,給學生下一個定義。)

師:下面我們再來聽幾段有趣的音樂,告訴老師,哪一段音樂高,哪一段音樂低?(在學習以後,給學生一個鞏固的機會。)

下面老師請小朋友聽兩段音樂,找一找,高音在哪一首音樂裏,低音又躲在哪裏?(課件出示《百鳥朝鳳》、《大象》)

師:我們聽到的聲音是有高有低的,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有高有低的,哪位聰明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們,生活中哪些事物也是有高低的?

生:交流

師:我們聽了那麼多高高低低有趣的聲音,哪位聰明的小朋友再來告訴老師,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周圍,有哪些聲音也是有高高低低的?

生:拍手的聲音和跺腳的聲音是有高低的。

師:老師也找到了很多有趣的聲音,而且是一些高高低低變化有趣的聲音,首先我們來聽聽大提琴演奏的聲音,告訴老師,你聽到的聲音是怎樣變化的?(出示大提琴、拉練等幾種有變化的聲音。)

二、自主探索

1、師:我們聽了那麼多高高低低的聲音,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找一找?老師在每個小組的桌子裏放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把它們拿出來,老師給你們時間,大家去找一找,一會告訴老師,你是怎樣找出音的高低的?

2、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

3、交流

師: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了盤子和碗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盤子發出的聲音要低,碗發出的聲音要高。

評析:學生經過自己嘗試,動手實踐,發現了問題,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明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動手實踐,這個環節是關鍵。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感知,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會表現出不同層次,教師在這時,就應成爲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協調者和合作者,這樣的分層教學,分層活動,符合學生的年齡實際和差異程度,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

4、師:你能讓這些物品發出好聽的節奏嗎?

評析:《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於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爲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音樂教學必須營造寬鬆愉悅的氛圍,教師要善於爲學生營造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這一點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爲重要,童心就像一張白紙,有待於我們去描繪,童心又像羽翼未豐的小鳥,有待我們去哺育。因爲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三、感悟音樂

1、師:小朋友發現了水杯裏放的水數量不一樣的時候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想不想聽聽老師用水杯演奏的曲子?(師範奏)好聽嗎?來給它取剛纔是老師演奏的一段音樂,不完整,下面我們來聽聽小朋友演唱的這首完整的歌曲。

2、欣賞《哆來咪》

3、師:你聽到了旋律的變化嗎?你能給這首曲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嗎?你能畫出旋律線嗎?

4、隨音樂哼唱

5、隨音樂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嗎?

評析:理想的課堂教學狀態很難用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衡量,只有從教學的過程或狀態中通過師生雙方的狀態及與教學文本的對話交流中得以瞭解和區分,是否達到了最佳的或理想的教學狀態,我們可以通過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進行評價。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雙方投入的過程,只有每個人的心靈都受到震撼,都受到撞擊,

我想音樂已經進入每個人的心靈。)

四、課堂延伸——小猴運桃

1、師:小朋友的表現真不錯,今天老師還帶來個你們的好朋友,(屏幕出示小猴)這可不是隻普通的猴子,這是一隻會唱歌的猴子,今天小猴要請小朋友幫個忙,你們願意嗎?小猴請小朋友把它喜歡的桃子摘下來,這些神奇的桃子都有着不一樣的音高,請小朋友仔細聽,可千萬別搞錯了當你們每摘對一個,電子琴就會告訴你,你的回答是否正確?

2、學生作業。

(評析:處理好課堂教學與課外延伸的關係,課堂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指導學生課外學習的方法,提供學生課外學習的渠道,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拓展性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等;處理好發展個體與面向全體的關係,音樂課鼓勵個性發展,提倡因材施教,但必須面向全體,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只不過發展的標準因人而異。)

課後反思與小結

本課旨在突破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變程式爲個性化,試圖體現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設計的創新、教學手段的創新,構建一種“以人爲本,合作探究”的學習新模式,在教學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1、處理好課本與教材的關係,課本(原始劇本)是基本的教學內容,是一個結構性的東西,是教學材料的部分,在具體的教學中只有靈活重組教學資源,才能更好地處理教與學的關係,音樂教學更爲重要,可以說課本資源有限,但材料和教學空間是無限的,本課利用了教材中的一個知識點,在教學中進行擴充,進行內容重組,爲學生在感知音的高低上拓寬了視野,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儘可能地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探究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2、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佈置自主學習的內容和要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識,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扮演着“自學者”“問題解決者”的角色,教師則承擔着“輔導者”的角色。學生有創造的想法或做法,教師給予肯定,對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給予糾正,講清錯誤的原因,使學生真正領悟知識與技能。

問題討論: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鑑於這一特徵,“新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可是在現實音樂教學中,也有學生對它興趣索然,這種現象形成,主要是來自於學生對自已學習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而表現出的信心不足。在合作探究學習這一形式的良好促動下,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追求我們心中理想的課堂教學狀態,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張揚,讓童心在音樂中飛翔,讓音樂和每個孩子都靠得更近些,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追求理想的課堂教學沒有統一的標準,如果理想始終在你心中,不斷追求,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