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音樂2.47W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

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內容精彩,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段時間,我校低年級小朋友經常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對裏面的內容比較瞭解,尤其對喜羊羊這個角色更是喜愛有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設計了遊戲活動《喜羊羊與灰太狼》,通過創設一個個有趣的遊戲情境,結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節奏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目標的設定是活動的關鍵,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

1.在有趣的遊戲情境中,聽懂不同的音樂節奏信號並表現相應的動作。

2.在遊戲活動中掌握一定的音樂節奏,感受節奏活動帶來的樂趣。

3.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快樂地做遊戲,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國小音樂學科素質教育指導綱要》藝術領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同時也符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

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反思:《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整個音樂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活動環節。

在第一個環節“和喜羊羊做遊戲——你好,喜羊羊!”中,當老師帶着學生做遊戲時,孩子們非常高興,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但是,孩子沒有感受音樂的節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結合選取的音樂旋律,帶着孩子們先聽音樂,跟着節奏動一動、拍一拍,感受四二拍節奏的特點,這樣才能初步學會用肢體遊戲活動來體現。

在第二個環節“聽聽走走做遊戲——羊村,我來了!”中,在和朋友打招呼這一環節中,當畫面上出現小朋友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喜羊羊、美羊羊等動畫形象時,小朋友非常感興趣,從而能用有節奏的兒歌大聲念“XX XX,早上好”,達到了目標要求。不過,實施過程中雖然有音樂伴奏,可是孩子只是跟着老師能一步一步在走,並沒有感知節奏帶來的樂趣。另外,爲了增強趣味性,我設計了有點難度的'“爬山”情節,引導孩子思考怎樣才能到山那邊,設計的本意是通過孩子有節奏地爬山和聽滑音下山,幫助孩子體驗玩節奏的快樂。但是操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有目的地示範和引導,過程中應幫助孩子按照節奏配合手腳的協調動作往上爬。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有聽、看、練的學習過程,纔會有感悟、收穫。

第三個環節是“邊唱邊跳一起來——我爲羊羊們來表演!”。教師提要求有目的地欣賞表演,再根據節奏模仿表演,學生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學得很認真,而且大部分能夠通過獨立觀察欣賞,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到表演中來。

要上好一節音樂課是不容易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充分尊重學生。例如,選取適合的歌曲很重要。這節課可以選取四二拍節奏清晰、節拍明確的兒童歌曲,便於學生使用肢體動作表示節奏。第二,在這一節音樂活動課中,我還可以鼓勵學生想出用身體的不同部分去打拍子,並及時聽琴聲練習,這樣的設計也許會更好。第三,今後每節課的設計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每位學生可習得技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此外,語言方面要更嚴謹,在課前要仔細推敲要說的每一句話,研究每一個問題,優化教學中的提問,努力提高自己的音樂教學水平。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2

今天下午六年級的音樂課是學唱歌曲《歌唱祖國》,爲了讓孩子們能充滿更深的感情去歌唱祖國、讚美祖國,我先簡單介紹了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以便讓學生對歌曲有個更深的瞭解,然後進行了配樂詩朗誦———我的祖國這個環節,音樂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深情婉轉,讓人遐想、讓人感動,更讓人充滿希望,詩中描繪了祖國的美麗富饒、地大物博,每個字都讓人感動,更讓人自豪。

六年級的孩子都能分清善惡美醜,這樣的文字配上這樣的音樂讓他們朗誦起來應該是充滿激情的,然而,在1班,只有王文蔚、王佳禾、張庭筠幾個同學讀得很好,其他同學或多或少的讀的不如他們好,在2班就不同了,風氣就不對,讓王文軒等幾個人,沒有人願意站起來,問爲什麼,她們說,“其他同學都看我們笑話”,聽了這話,我先讓嘲笑別人最嚴重的兩個同學站出來,開始,他們知道羞愧,不願站出來,後來還是出來了,然後我沒有很生氣,只是說“同學們,我們是不是一個班集體?大家是不是在一起了六年?同學們在一起是應該相親相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關心幫助那些較弱同學的學習、生活,我叫起來的幾個同學也確實是比較優秀的,其他同學應該學習人家的優點和長處,既然知道羞愧,不願讓別人笑話,就不要笑話別人;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總重別人,這幾個同學他們之前肯定參加過很多的演講與比賽,他們在陌生人面前都很自信,很從容,爲什麼不願在咱們同學面前表現呢?是咱們同學不夠善良嗎?不是的吧,是不是自己不如別人,才笑話別人,來掩飾自己的不足與膽小……老師相信在做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都有自己的優點,更希望自己向別人一樣優秀,獲得別人的讚許,是吧?”之後的演講很震撼,非常成功,同學們還給他們兩次掌聲

。我很高興,不是因爲他們又會唱了幾首歌曲,而是他們其實很懂事,很善良,知道尊重別人,更希望獲得別人的讚許,這樣的班級就是優秀的。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3

國小高年級段和國中的學生正處於變聲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唱歌這一學習環節時,同學們總是有點勉強。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獲得他人的欣賞與讚美,更何況是孩子。所以,我想作爲老師,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引導,並激發其歌唱自信心。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應儘可能的減少學生的學習挫折體驗,巧妙合理的運用的教學語言及體態,讓學生在歌唱學習過程中,適度的滿足其心理,以激發其積極的歌唱慾望。

爲了提高學生表現歌曲的能力,進行唱歌的技巧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唱歌技巧的訓練應貫穿於整個唱歌教學過程之中。發聲練習要同唱歌有機結合,要有目的地進行。唱歌時必須注意音準和節奏的正確。爲了發展學生的聽覺,培養獨立掌握正確的音準和節奏的能力,在訓練和教唱時,要適當使用樂器。齊唱要求聲音整齊,統一;合唱要求各聲部和諧,均衡要十分重視保護學生(特別是變聲期的學生)的嗓子。歌唱時必須防止音量過大、時間過長等不良現象。這樣的教學呈現給我們的是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演唱歌曲的方法和規律,爲其今後學習演唱和更好地欣賞聲樂作品打下基礎,而不僅僅是唱幾首簡單的歌。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4

學校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反思: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爲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學時我用的音樂就是本節課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剛纔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從而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

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5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且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通過生活實踐創造了極其豐富的、具有我國特色的民族音樂,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是我國古老文化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樂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由於民族音樂文化長期根值於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爲人民所喜愛,所以,重視民族民間音樂,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樂欣賞習慣的連續性,運用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實施美育,就可以極大提高這種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學生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強化愛國主義情懷。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和反映近現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作爲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通過這段表述,可以理解音樂新課程中對民族音樂的弘揚將具體地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爲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民間音樂,使學生了解認識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和責任;第二,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而民歌是由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並在人們一代一代的口頭相傳中不斷得到完善與發展的一門藝術,是中國民族音樂的典型代表。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也曾說:“民歌是民族的產物,它的創造永遠都不會達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階段中,它總同時寄託在很多形式裏。”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的民歌,因爲它們短小精悍,易於傳唱、記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地方特色。所以,我選擇了《茉莉花》這首中國民歌的傑出代表,嘗試在音樂課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於全國的人們喜聽愛唱的民間小調是我國民歌中最豔麗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暢、細膩優美而深入人心,不僅成爲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國門,深受外國人喜愛,因而成爲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代表之一。從學情上看,學生對《茉莉花》已相當熟悉,爲了使《茉莉花》散發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課我不單單停留在這一首歌的教學上,而是以“茉莉花”爲主題,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東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劇《圖蘭朵》中的《茉莉花》等內容。通過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加深學生對《茉莉花》及民歌特點的認識,從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20xx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一個手提紅燈籠的小女孩在全世界億萬觀衆面前,唱響了〈茉莉花〉,那清新優美的曲調,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也必定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重現這激動人心的一剎那,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的情境導入必定會吸引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編導爲什麼會選擇這樣一首民歌,問題的設置引起了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的心理。接下來歌曲的學唱、感受也變得順理成章了。這樣的旋律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學唱上多花時間,而是挖掘歌曲的豐富內涵,通過歌曲處理,更好地表現歌曲,感受歌曲。歌曲的旋律有什麼特點,用了什麼音,什麼調式,節奏是緊密的還是寬鬆的,引導學生一邊聽辨一邊思考,找出民歌的相通點,一般都是五聲調式。歌曲演唱時,學生的音色很美,只是最後一個音顯得有點低,不利於聲音的發揮,所以我做了小小的改動,把它提高八度,速度放慢,這樣的處理更易於表達愛花、惜花,不忍將它摘下的情感。在反覆吟唱中歸納江蘇民歌的特點————優美柔和、細膩委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歌根值於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體現了不同的地域色彩。江蘇人細膩委婉地表達對茉莉花的喜愛,東北人卻是豪爽熱情的,他們毫不遮掩對茉莉花的喜愛,體現在他們的歌曲裏,顯得風趣幽默。河北人的剛直爽朗,也帶給茉莉花不同的感覺。引導學生聽辨這三首極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強烈的聽覺反差,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我國的民歌和那裏的人民是離不開的。通過聽辨、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經過比較學生髮現三首《茉莉花》,節奏有的寬鬆,有的緊密,情緒有的`清新優美、有的豪爽熱情、有的剛直爽朗,特別是東北版的,襯詞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幾分風趣和幽默。而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是五聲ZHI調式,同樣表達了對茉莉花的喜愛。這樣的設計,引導學生將聽賞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們的內涵和聯繫。

民族的纔是世界的,一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響了全世界。歌劇《圖蘭朵》或許離學生的生活很遠,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離我們又那麼近。選取其中的幾秒鐘,引導學生聽辨用了那個版本的《茉莉花》,讓他們有目的的聽賞,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後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帶給學生視聽享受的同時,也呼喚他們情感的共鳴。最後的宣泄————完整演唱《茉莉花》時,學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這是一次音樂與民族相結合的嘗試,學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肯定會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無形中提升了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6

——《蘋果豐收》

這首歌曲表現了朝鮮人民在蘋果豐收時的喜悅心情,因此,速度較快,尤其是第一樂段,一字一音。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暢,才能表達這種喜悅的情感。在範唱時使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情緒效果後,必需放慢速度讓學生來學習旋律與歌詞。

在學習中運用競賽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小組自學提高了學生對歌曲旋律掌握的能力,這對於學生的基礎也是很重要的。讓學生帶領學習也培養了他們的領導和組織能力。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來看,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能力去進行初步的自學歌曲了,當然這也是要在老師的指引下完成的,而並不是學生完全自學。這應該就是我們所說的,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吧。本節課我也是從這點出發來考慮的課程安排,因爲這首歌曲是一首朝鮮民歌,所以首先是進行反覆聽歌曲,讓學生自己來感受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唱法上的區別,在這裏學生們都很快的就能抓住歌曲情感上的主題思想。通過課件瞭解朝鮮得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以感受本歌曲的異國風格。在學生們抓住歌曲的特點之後便很快學會了演唱歌曲。在這部分的學習中我的教學設計上有些不足,沒能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讓學生演唱時達到和諧的效果,在此還有待經驗的吸取和教學的磨練,並且要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爲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7

現在的學生實在太難教,他們條件好,個性強,脾氣大,想訓幾句怕他鬧,想動兩下怕他告,不知道怎樣把握分寸。

五(2)班有位男生數學學得很好,其它功課也不錯,還正在學習古箏,人很傲氣。那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尊重老師,不遵守課堂紀律,不能跟老師很好地配合,總說是媽媽的意見。我很生氣,要求他媽媽到學校來見老師。

有一天,學生家長讓孩子的語文老師轉交給我一封信,信中同時附上一張報紙,並指定閱讀文章《淺談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教學中的作用》。他的孩子已經先把文章看了,家長還希望能和老師面談。

看了信和文章,我的觸動很大。我找了這位學生談話, 他表示理解老師的辛苦, 從此以後改正不良的行爲,後來他真的表現好多了,我也在課堂上表揚了他。我認爲和家長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家長是我們的教育同盟,我非感謝這位家長。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先做學生的朋友,後做學生的父母,再做學生的老師。我想:要想讓學生喜歡上你的音樂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自己。那麼音樂教師既要活潑大方,又要有慈母般的體貼與關愛,還要有慈父般的隱忍和大度。如果與孩子們建立了朋友式的師生關係,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音樂課。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8

音樂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應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使學生切實體會到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因此,在執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歌曲中的難點和重點編成音樂遊戲,指導學生於聹聽、模仿中學習,於創編中發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設計“聽——模仿——辨析——唱”的過程,由淺入深地解決教學中的附點四分節奏的重難點。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的民歌,歌曲反映了牧場工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火熱的勞動熱情。歌曲爲二段體結構,旋律優美歡快,尤其是附點節奏的運用,更賦予歌曲活潑跳躍之感。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就是感受附點節奏的特點並能正確掌握運用。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設置瞭如下環節:

(1)、播放火車圖片,讓學生傾聽並模仿火車在行進過程中發出的“咔嚓”聲。這樣,學生在看、聽、模仿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了附點節奏歡快、富有動感的特點,同時,在用“捻指”表示休止的練習中,使學生鞏固加深了對休止符時值的掌握。

(2)、做音樂小遊戲:聽聽辨辨(課件)。通過簡單介紹附點八分節奏以及通過旋律分析、對比它與八分節奏的不同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附點八分節奏的特點。選擇歌曲中有代表性的難點旋律進行分析、教唱,爲後面學習歌曲的旋律作了很好的鋪墊。

2、設計“音符梯”,解決寬音程的音準問題。

我出示飛機圖片,啓發學生憑藉飛機上的“音符梯”,唱準1——1和2——1。這種看音符梯,“上下樓梯”聽辨琴聲並跟唱音高的遊戲形式,使學生在自然、隨意的情境中較爲輕鬆地唱準了寬音程,利於隨後的歌曲旋律教唱。

3、啓發學生在思考和歌唱中創編動作,再現勞動場景,豐富情感體驗。

本着音樂教育應“注重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我安排了兩個環節來讓學生體會牧場工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火熱的勞動熱情。

(1)、從歌詞上體驗情感。

(2)、讓他們從當地的勞動場景出發,猜想曲作者創作四分休止符的意圖,並由此創編舞蹈動作來達到情感體驗的目的。

當然,我在教學和思考中也感到有很多的不足,主要是:

1、在解決附點四分節奏時,所出示的課件不夠好,都是定格了的圖片,沒有有效地與聲音相結合。如果設計成走路的男孩(配上八分節奏的聲音)和奔跑的馬(配上附點八分節奏的聲音),這樣既有不同節奏型的對比,又生動形象便於更好地接受、模仿。

2、學習新歌的環節比較平淡。

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主要”的角色,從介紹農莊到引入歌曲再到教唱,一直都是牽着學生走,沒有注重他們的主體性。我想,如果我能採用“激情起疑”的方法,可能效果會好一點。教學中我可引導學生在初聽歌曲後,啓發、

鼓勵他們對歌曲學習中想了解或有疑問的地方提出問題。這樣,不但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對有關歌曲等方面的疑問和強烈的學習慾望,激起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我也能很自然地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讓學生對歌曲的情感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對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知識等方面有一個大致的把握,方便後面的學習。

總之,我還要更加努力,不斷探索不斷進步,讓孩子們體會到音樂的美!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9

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更應體現它的藝術性、體驗性。在音樂課活動的設計中,更應體現學生們參與的頻率、效果。在此次的教學設計中,我在設計教學的時候瞭解學生的興趣,研究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一年級學生剛由幼兒園跨入學校 ,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必須抓住其特點,讓孩子在唱唱玩玩中,毫無負擔地學習音樂,才能加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性。

在這節音樂課中,開始我用了情景式的教學,通過謎語,引出了本課的教學。

然後我有意識的通過學習歌曲的主要節奏完成了聲勢活動,培養了孩子的聽覺、模仿和節奏感,從而建立起了良好的課堂氛圍。練習節奏用了荷葉上的跳跳呱呱等活動,使學生在玩中掌握了這個節奏。在學習歌曲過程中,先讓學生按照有節奏的讀歌詞,戴上耳機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說出歌曲的調式,節拍,速度等。接着學生學唱歌曲,讓他們通過聽唱,模仿,跟唱歌曲,換方式唱歌曲等等的形式學會了這首歌曲。同時,鼓勵學生模仿小青蛙的動作,創設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情境,讓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歌曲學會以後我讓學生換了樂器來表演歌曲,學生更感興趣了。最後在拓展知識中,創編歌詞、唱出歌曲,讓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在這個活動中快樂地結束了這節課。這節音樂課讓學生體會的不僅是音樂,還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活動,體會到了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在這篇教學設計中,我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與落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決心進一步豐富充實自我,密切聯繫教學實際,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使自己真正成爲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0

國小音樂課教學是國小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爲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國小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爲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步步高》這首歌曲,他的節奏非常複雜,中間出現了許多大切分節奏型,和每小節中的空拍處,如果不先將節奏帶入歌詞去讀會,不然根本沒法將歌曲學會。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比如《步步高》這首歌曲是廣東音樂,情緒熱烈歡快,表現的是歌曲過年時的歡快氣氛,在演唱時就要將歌曲的意境及廣東音樂的特點用歌聲表現出來。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示範演唱唱二遍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爲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蒲公英》這首歌曲,我以4小組爲一個單位,有人表現蒲公英,有人表現風,有人表現小寶寶,通過情境表演的形式加深他們對歌曲的理解

2、對於五、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因爲這年級的同學已基本具備識譜能力,如《什麼結籽高又高》這課,如果機械的句句教唱會使同學覺得課堂枯燥無味,毫無生機可言,無法調動學習積極性。因此,我採用了師生合作法採用一唱衆合的形式去表現歌曲,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1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下面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課,談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賞,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堂課的教學中,爲了避免音樂課教學中單一傳受知識、枯燥無味的教唱等,老師用“聽音樂式步步深入導引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的思維隨着“真善美”這根主線進行和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又充分採用激勵性學習方法,使教學環環相扣,緊湊而不散亂,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較爲科學合理,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通過觀察發現、感受到生活的美,並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樂趣。

(二)、開展器樂、歌詞創編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2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國小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國小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爲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二、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爲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我教的是三年級學生的音樂。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三、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四、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多功能電子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2、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3、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3

每次走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我也在想:怎麼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們在學習文化課之外能夠用音樂來薰陶他們的心靈樂園?怎麼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着物慾橫飛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昇華?

音樂課是學生們最喜歡上的課程之一,他們熱衷於音樂課本上的歌曲演唱,但是他們又對教材中的歌曲所包含的背景故事卻毫不知情,爲了讓學生不僅會唱歌,還要清楚唱的是什麼?怎樣唱?爲什麼要這樣唱?怎樣唱的更好?這就需要在針對於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的條理性和層次感,循序漸進,深層次的進行探討和反思。

一、音樂課堂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音樂課不單純是唱歌課,也是通過學習歌曲演唱來了解音樂知識和拓展藝術視野的途徑。以前課堂上所謂的“唱歌”,就是老師教會學生唱會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狀態,以及對歌曲的感情處理等,比如有的歌曲離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戰時期創作的歌曲,比如:《松花江上》、《游擊隊之歌》等,現在的孩子們包括我都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顯然對歌曲的感情就很難掌握了,那麼學起歌來的興趣自然就沒有那麼高漲了,所以就要求在教授這類題材的歌曲時,應該對歌曲的時代背景做詳細的介紹,立體的讓學生真正瞭解歌曲的時代背景,教師以正確的歌唱方法來引導學生來演唱,這樣本來單調的音樂課堂就會豐富起來。所以,音樂課堂的教學重點是什麼?我本人總結起來就是:興趣的培養,對歌曲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的培養。當然,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對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自信心,那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一事無成。而自信心對一個歌唱者來說更爲重要,那要怎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師

生雙方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的。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找出學生歌唱的不足之處進行糾正的時候要切忌挖苦嘲諷,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及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保持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二、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是什麼?

在音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的導入尤爲重要。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就是看一個教師對本堂課的掌控力和準備工作是否完備。導入是引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良好的導入會使學生從上課之初就被深深吸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氛圍之中,音樂課堂既是生動活潑的,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有着特殊教育意義的,所以,課堂的導入,精、準、到位,意義重大,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當之無愧的重點。

總之,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只要我們摒棄長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爲中心的教學方式,堅持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學生爲本的教育觀念,音樂課堂的教學審美功能一定會得到發揮。教師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與藝術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共同發展。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4

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在音樂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一、感受音樂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

2、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3、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在教授《雪花歌》之前,我向學生提問,喜歡哪個季節,學生都說出了心目中喜歡的季節並說明了原因。對於冬天而言,他們覺得白雪皚皚,多麼美麗的一幅畫面。孩子們天性就是好動,因此,我會牢牢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徵,讓幼兒在玩中得到樂趣。同時,學到更多的本領。

在此活動中,爲了讓學生喜歡冬天,通過創編舞蹈動作,讓學生體驗舞蹈帶給大家美的享受,孩子們學的也是有模有樣,他們很喜歡做下雪時的動作,雙手往下滑落時手指翹翹的,很有節奏感。同時,我也請了一部分學生上臺表演。學生積極性都很高,對於音樂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大膽地去表演,有些學生會在表演的同時,跟着老師不由自主的一起歌唱。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喜愛之情。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5

音樂教學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從教十幾年我有着這樣的深刻體會: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視唱。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學會“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爲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剛纔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二、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爲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首先就是投學生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所以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上音樂課時,我就從學生喜愛的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曲或影視着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感受參與鑑賞。學生主動的參與進來從而引導學生有興趣的去學習瞭解音樂的不同領域。如自己很喜歡這首歌曲就,把你對這首歌的喜歡之情,容入歌曲中讓聆聽者知道你喜歡這首歌曲。以這種教學手段引領學生知道音樂不單單只是開口就唱,還要表達人內心的情感。

音樂教學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唱。讓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就要讓音樂課堂豐富、多元。充分利用藝術之間的這種相融通關係,充分發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整合成綜合性的音樂教學方式,如用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用表演及情節表現音樂情緒,情感,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明暗、相同與不同等等。所以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與審情趣,先讓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