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音樂1.8W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音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

1949年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前身“中國少年兒童隊”誕生。1953年6月27日,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爲“中國少年先鋒隊”。1978年10月27日,由周鬱輝作詞,寄明作曲,故事片《英雄小八路》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被定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原爲1961年公映的電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曲。這首歌旋律高亢,充滿革命激情,於1980年被評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歌詞簡練、易懂、形象,曲調要活潑、明快,有兒童特點。音樂教學中,我們經常唱的歌曲,就是《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首歌了。每當我們唱起這首歌時,總有一種別樣的豪情,即使在現在,時不時的還要哼上幾句。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少唱這支歌子了。有人認爲她已經過時了,有人認爲共產主義是非常非常遙遠的事情,唱這支歌子,有些脫離現實。可是,我認爲,共產主義雖然非常遙遠,但那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的追求。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民族,是個頹廢沒有前途的民族,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人,也不可能是有所作爲的人。唱這支歌子,之所以能激起我們的豪情,就是因爲她代表了向前,向上的青春活力!尤其是歌詞的結尾:向着勝利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更是豪邁無比。

一年級學生儘管他們年齡小,人小志氣高,但教唱中我感到要求一年級學生一下完整學唱好,記住不同的兩大段歌詞,難度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爲一年級學生只學唱第一段歌詞簡單易學好記,二年級再學唱第二段歌詞更爲妥當爲妙。這種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目前在我校音樂教師中基本達成共識,還記得這旋律嗎?這旋律伴隨我們走過了整個的少年時代。我們也曾在這旋律中充滿了朝氣,唱響這旋律,就會讓我們的希望之火,在心中熊熊蔓延。我們都是從那一階段走過來的,今天,我們的孩子一樣走着先鋒隊的前進路上。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重溫這段難忘的旋律吧。讓我們共同用自己真摯的感情、優美的聲音,表達了對祖國的無限熱愛,深情的演唱了《少年先鋒隊隊歌》這膾炙人口的歌曲,唱響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主旋律,展示了朝陽國小全體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吧!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2

教育,需要我們愛學生,因爲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賞識,需要老師走進他們的心靈,理解他、關心他、愛護他。有這樣一件事例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學生只要受到老師的重視,受到老師的關心,他就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一年級孩子跳舞是本學期纔開始的,由於時間和能力的關係,和二、三年級的學生比較起來肯定是要稍微差一些。還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老師的批評而提前退出訓練場。而其中有一位學生長得特別可愛,原本也是個要放棄的孩子,因爲她覺得訓練實在太苦,於是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她動作,一次又一次地鼓勵她,讓她當小老師,把動作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還讓她跳主角。可以看出,孩子的興趣正一點一點地攀升,現在每次訓練她都很積極地參加,因爲我想她可以從舞蹈訓練場上得到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的讚揚。那麼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應該把這種關注放進去,關注每一位孩子,即使這節課他沒什麼突出的地方,我們也應該發揚他們的閃光點。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3

“生態課堂”提出:課堂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十分重要的場所,作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堂構成因素的複雜性,重視課堂建設。教師應堅持的原則是:多方面、多角度地協調課堂的多種因素,保證信息流動在課堂中的暢通無阻,保證信息能通達到每一個學生,並促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把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固定爲本身的心理品質。

剛開始學習“生態課堂”教學理念,實踐“生態課堂”教學過程,我膚淺地認爲:作爲教師的我就是“陽光、水、空氣”,而學生就是“植物、動物”,教學方式就是“土壤、細菌”等等。然而,通過此次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研課、聽課、學習、探討,才進一步意識到“生態課堂”絕非如此簡單。下面我就以錢亞萍老師的《荷塘歡歌》爲例談談我的體會。

一、走近學生,啓迪學生的音樂聽覺

都說音樂首先是“聽覺”的藝術,但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學生感受、體會音樂,往往是在教師的講授下再去體驗,而不是通過對音樂的直接體驗——傾聽中產生。這種學習方式能使課堂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及時完成教學流程,卻違背了音樂學習的規律。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自覺傾聽、感受音樂又巧妙結合教學環節,進行符合音樂學習規律的教學呢?

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節對這樣的情況作了巧妙處理。錢老師在出示兒歌后,插入現代音樂家班得瑞的輕音樂《大自然的吟唱》,錢老師要求“聽音樂,用想象作畫筆,畫出傍晚時分池塘的美麗景色”。在無語、寧靜、自然的短短一分鐘音樂中,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發揮想象描繪大自然美景,環節緊湊,處理巧妙。一方面充分體現了音樂具有模糊性和多解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又充分發揮音樂自身的魅力,引領學生進入寧靜、和諧的氣氛中。這樣的課堂環節生動地詮釋了“生態課堂保證信息能通達到每一個學生,並促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把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固定爲本身的心理品質”。

二、走近學生,啓發學生的節奏創造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經常激發他們體驗學習快樂的願望。”音樂課堂更是培養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舞臺,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創造因素,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卻是爲了“創造”而創造,常常忽視孩子們的興趣,或者只在乎孩子們表面上的興趣。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的課堂教學中,就較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

同樣是爲熟悉歌曲節奏玩節奏遊戲這一環節,錢亞萍老師設計用圓舞板模仿“蛤蟆唱歌”。圓舞板的音色與蛤蟆的呱呱聲比較接近,老師領,學生學,一唱一和,整個教室就是一片歡快的“荷塘”,一片快樂的歌唱“蛤蟆”。在這樣一片歡快的鳴唱中,錢亞萍老師再請學生們自主選擇同學商討,共同進行節奏創編,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效果達到一致,效果凸顯,充分體現了教師和學生的智慧,更體現了“生態課堂的自然美與和諧美”。

三、走近學生,巧誘學生快樂的歌唱

音樂課堂中的歌曲教學是音樂課的“重頭戲”。音樂課堂中的歌曲演唱,不僅需要歌詞背唱,音調準確,音色優美,還要求通過演唱的速度、力度、表情投入等表現歌曲。如果在演唱時還具有個性化的表現,那是對歌曲本身的豐富,再創造,是歌曲演唱的完美演繹。而這樣的表現,只有學生具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才能在歌唱教學中表現、表達出來。在我們的教學公開課中,有聲音優美,表情投入的演唱,卻很難尋覓個性化的表現,強烈的創造熱情。那麼,怎樣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呢?

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的課堂教學中對這樣的情況作了巧妙的處理。錢亞萍老師在教授歌曲《數蛤蟆》中,巧妙地應用了《數蛤蟆》中的“數”,用接口唱的形式,老師唱:“一隻蛤蟆幾張嘴,幾隻眼睛幾條腿?”學生接唱:“一隻蛤蟆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依此類推,分別用接口唱的形式演唱了“兩隻蛤蟆……三隻蛤蟆……”,學生強烈的創造熱情,個性化、情趣化在這樣的接口唱中被充分激發。體現了“生態課堂是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場所”。

通過學習錢亞萍老師的《荷塘歡歌》這堂課,我領悟到:真正的生態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迸發;是教師和學生智慧的互動、交匯乃至昇華;它是自然和諧而產生的超乎異常的默契、協作。這樣的課堂教學充滿着靈動和智慧,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教者、學者,他們是相互作用,無法單獨剝離的一個整體。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4

在開展了近兩個學期的合唱校本課之後,總結自己的教學體會,我覺得合唱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覺和樂感,特別是在有些原來音準條件沒那麼好的學生身上尤爲明顯。

如今的國小音樂教材中有許多合唱歌曲,題材廣泛,風格各異,其中有不少流傳久遠的優秀的兒童合唱歌曲,深受學生的喜愛。要有效開展二聲部合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合唱興趣

在課堂上,可以從欣賞優秀合唱作品入手,在音樂課上給學生播放優秀、經典的`合唱作品,培養學生對多聲部合唱的興趣,從而產生合唱的慾望。讓學生在欣賞中盡情感受多聲部效果,建立和聲概念,瞭解合唱歌曲比齊唱歌曲增添一些和聲要素,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力,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合唱的作用和情韻。

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音準概念

要唱好合唱,讓學生把音唱準是基本的條件。培養學生的合唱意識,加強音準的訓練,加強識譜唱譜的能力。從低年級段就開始幫助學生建立音準概念,讓學生從小就感受這種合作的學習,感受二聲部單音的演唱效果,也可以在低年段就多多進行部分歌譜的演唱,爲以後的歌譜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

教師要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向學生講解一些歌唱的要求,讓學生通過實踐和比較,自發地建立起較科學的歌唱狀態,在肯定的基礎上糾正學生的一些不良歌唱習慣,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歌唱,不大喊大叫,逐步培養良好的歌唱感覺。

四、培養學生的聽力

合唱講究的是一個整體的合作,只有相互地傾聽,求得準確和諧,才能保證合唱的成功。通過讓學生聽錄音、聽教師範唱、聽琴彈奏等等方法,在不斷地聆聽中培養學生的聽力。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5

音樂的課堂需要音樂,在理解、掌握了音樂的基礎上,再去挖掘音樂之外的附加值,如人文性、情感性、德育性等。本節課的主題是合唱與欣賞,下面我就這次課作一反思。

1、合唱意識的培養

本堂課以欣賞爲主,在體會第二部分的抒情片段時加入了合唱教學。由於是在嘗試期,因此還存在在很多不足之處。對於合唱教學的方面也不是特別懂,試教時也在摸索更好的辦法,學生感覺也有點生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未能很好的體現出合唱的效果,學生合唱意識也較淡薄,這是以後在教學中該改正的。

2、演唱習慣的培養

演唱習慣的培養並非是一日就能達到的,它需要長期的訓練,培養。在平時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過分的注重於歌曲的學唱,而忽略了演唱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本堂課毛病也同樣出現了,我想,這就是在以後音樂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教學設計

本堂課以欣賞爲主,合唱爲輔,合唱的加入也是爲了更好地讓學生體驗歌曲的情感,感受音樂。整堂課下來,感覺還比較順,但是自我感覺課的設計針對五年級的學生,似乎教材挖掘地還不夠深,可讓學生的欣賞程度再加深,這是以後欣賞課該注意的,不應該走形式路線,而應該實在、紮實,真正讓學生學到點東西。

以上幾點,是節課體會較深的東西,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活動以及反思感悟到音樂教學的要領,繼續自己對教學的熱情和努力。

新課程不僅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爲學生探討新知識過程中的合作者、促進者、教師要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在近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心得,現總結下: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可嘗試取消舉手點名發言的做法,學生隨時可以站起來。一年級音樂教材中有一課是學唱《跳繩》這首歌,我有一個環節是安排讓個別學生上臺來跳繩的,但是學生一聽可以上來跳繩都非常激動,結果有半個班的學生都跑上來了,頓時沒了該有的課堂秩序,這種情況在以往是不被允許的,正想叫他們全部回到座位上坐好,卻忽然接觸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溢着光彩的大眼睛,我的心頓時軟了下來,就讓大家邊唱歌曲邊來跳繩,結果竟然還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反對“自由化”的前提下多給學生一些行爲和言論的“自由”吧!

2.多一些創造,少一些模仿。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創造性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想創造、敢創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敢於懷疑書本、教師、他人的觀點,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能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新問題。我聽過一節公開課,內容是欣賞《鴨子拌嘴》,我們知道《鴨子拌嘴》是一曲由民族打擊樂器演奏的樂曲,沒有固定的音高。這個老師在給學生聽完後問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這首樂曲好聽嗎?”結果有幾個膽子大的同學卻回答“不—好—聽!”我覺得這首樂曲如果沒有經過正確的引導,學生是不太容易能體會到其中的妙處的,那他們說不好聽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這位老師顯然沒有想到會是這種回答,一下子連詞都接不上了,接着惱羞成怒地用生硬的語氣說了句:“這麼好聽的樂曲,怎麼會不好聽,你們有沒有認真在聽?”那些回答不好聽的同學頓時沒了精神。在後面的教學中,雖然老師的講解生動有趣,但是課堂氣氛卻一直調動不起來。很顯然這位老師的回答是欠考慮的,學生也有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如果當時老師沒有急着否定學生而是用啓發性的語言對樂曲進行生動的說明,我想學生們一定會口服心服的說《鴨子拌嘴》是一首好聽、有趣的樂曲的。還有,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把自己爲歌曲編配的動作教給學生,而忽略了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而現在我採取了讓學生自己或是以小組爲單位自行來爲歌曲編排動作,最後來比比看誰的動作編的好看、編的新穎。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還活躍了課堂氣氛,真是一舉兩得。

3.多一些開放,少一些封閉。教學要求遵循教學大綱,但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聯繫社會、生活科技選取素材,學科知識滲透,實現教學內容開放。動畫片《西遊記》學生非常愛看,而當中的兩首主題歌學生更是耳熟能詳,針對國小生的個性特點我就把這兩首歌曲搬進了課堂,“猴哥,猴歌,你真了不得”“白龍馬,蹄朝西,馱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異常高漲。

4.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成立自學討論學習小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建立學習責任依存關係,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討論;自學討論活動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使討論經常化;自學討論活動有充足的時間,使討論得到深入;教師和學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看法,形成民主化討論氛圍。這裏要強調的是,討論必須是有效果、有意義且目的性強的。必須要以解決問題爲最終目標,像一些簡單的問題就不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拿來討論了。

以上點滴是本人在這學期低年級音樂教育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想,我將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6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裏,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爲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爲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爲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國小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國小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爲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爲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裏,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並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爲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髮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他們只想課堂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願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師的疾話對的”、“我是老師,學生應該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和所說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裏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說:“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儘管老師自己都覺得多餘,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材”定位過高過死

教材是教學之本,依教材上課“沒商量”。我們國家的教材建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全國一綱一本的格局而出現了一綱多本、多綱多本,這對於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環境、不同教育水平和與社會發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間,形成新的教學格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畢竟人們的國家太大了,地域廣闊、人口衆多、經濟發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幾套教材來作“教學之本”,實在是勉爲其難。。就從我們浙江省新編的“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7

一、學生基本狀況分析:

1、學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2、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必須的興趣。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每班有70多人。由於班級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又由於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較多,所以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會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用心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3、提高音樂審美潛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羣衆主義精神。

三、教材特點:

1、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資料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啓發學生去學習。

2、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3、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這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潛力。

2、要用心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3、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發揮自己的特長,用心探索、努力鑽研。

五、教學進度安排:

六、各方面要求:

(一)、發聲基本要求:

1、培養練聲的興趣。

2、歌唱姿勢要正確。

3、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唱歌。

4、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唱歌。

5、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u韻母。

(二)、讀譜知識:

1、明白音有高低。

2、明白音有長短。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狀,明白各唱幾拍。

3、明白音有強弱。

4、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換氣記號。

(三)、視唱:

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節奏。

(四)、練耳:

1、聽辨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統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

2、聽辨音的長短,比較全音符與二分音符、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長短。

3、聽辨並說明音的強弱差別,比較ff與pp、f與p的強弱差別。

(五)、欣賞:

1、初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欣賞音樂的習慣。

2、發展音樂聽覺潛力、記憶潛力和想象力。

3、使他們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潛力。

(六)、唱遊:

1、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兒童對音樂多種要素的感知力。

2、透過歌唱、律動、表演、舞蹈等活動來感受音樂的美。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8

新課程不僅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爲學生探討新知識過程中的合作者、促進者、教師要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在近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心得,現總結下: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可嘗試取消舉手點名發言的做法,學生隨時可以站起來。一年級音樂教材中有一課是學唱《跳繩》這首歌,我有一個環節是安排讓個別學生上臺來跳繩的,但是學生一聽可以上來跳繩都非常激動,結果有半個班的學生都跑上來了,頓時沒了該有的課堂秩序,這種情況在以往是不被允許的,正想叫他們全部回到座位上坐好,卻忽然接觸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溢着光彩的大眼睛,我的心頓時軟了下來,就讓大家邊唱歌曲邊來跳繩,結果竟然還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反對“自由化”的前提下多給學生一些行爲和言論的“自由”吧!

2.多一些創造,少一些模仿。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創造性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想創造、敢創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敢於懷疑書本、教師、他人的觀點,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能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新問題。我聽過一節公開課,內容是欣賞《鴨子拌嘴》,我們知道《鴨子拌嘴》是一曲由民族打擊樂器演奏的樂曲,沒有固定的音高。這個老師在給學生聽完後問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這首樂曲好聽嗎?”結果有幾個膽子大的同學卻回答“不—好—聽!”我覺得這首樂曲如果沒有經過正確的引導,學生是不太容易能體會到其中的妙處的,那他們說不好聽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這位老師顯然沒有想到會是這種回答,一下子連詞都接不上了,接着惱羞成怒地用生硬的語氣說了句:“這麼好聽的樂曲,怎麼會不好聽,你們有沒有認真在聽?”那些回答不好聽的同學頓時沒了精神。在後面的教學中,雖然老師的講解生動有趣,但是課堂氣氛卻一直調動不起來。很顯然這位老師的回答是欠考慮的,學生也有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如果當時老師沒有急着否定學生而是用啓發性的語言對樂曲進行生動的說明,我想學生們一定會口服心服的說《鴨子拌嘴》是一首好聽、有趣的樂曲的。還有,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把自己爲歌曲編配的動作教給學生,而忽略了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而現在我採取了讓學生自己或是以小組爲單位自行來爲歌曲編排動作,最後來比比看誰的動作編的好看、編的新穎。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還活躍了課堂氣氛,真是一舉兩得。

3.多一些開放,少一些封閉。教學要求遵循教學大綱,但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聯繫社會、生活科技選取素材,學科知識滲透,針對國小生的個性特點我就把這兩首歌曲搬進了課堂,“猴哥,猴歌,你真了不得……”“白龍馬,蹄朝西,馱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異常高漲。

4.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成立自學討論學習小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建立學習責任依存關係,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討論;自學討論活動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使討論經常化;自學討論活動有充足的時間,使討論得到深入;教師和學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看法,形成民主化討論氛圍。這裏要強調的是,討論必須是有效果、有意義且目的性強的。必須要以解決問題爲最終目標,像一些簡單的問題就不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拿來討論了。

5.考試形式多樣化。可嘗試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進行考試,如:編排舞蹈、演奏打擊樂器、爲歌曲編配歌詞等等。只要是有創新的、目的明確的都可以得高分。實現教學內容開放。動畫片《西遊記》學生非常愛看,而當中的兩首主題歌學生更是耳熟能詳,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9

《蝴蝶花》是二年級第一學期的一首歌唱曲目,2/4拍,宮調式。旋律的音調接近語言的韻律,適合兒童演唱,富有童趣與生活化的歌詞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描繪了兒童的天真與無邪。

本課把複習演唱《小小牽牛花》作爲歌曲導入和發聲練習,讓學生知道以形狀命名的花兒有很多,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導出課題,課題導入生動自然。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最佳手段,在歌曲《蝴蝶花》的教學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分析歌曲,根據歌曲內容與特點,自己設計製作了課件。先出示蝴蝶花的圖片,讓孩子觀察蝴蝶花逼真的形狀,激發學生的興趣,爲學習歌曲奠定基礎。通過聆聽歌曲旋律,讓學生感受情緒特點,想象歌曲表現的情境,熟悉歌詞,然後出示歌曲讓孩子學習。

本課以聆聽作爲課堂教學的主線,通過聆聽讓學生感受歌曲的節拍和情緒,使學生能夠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再進行演唱。

歌曲中出現了休止符和同頭換尾的樂句,是歌曲中的難點。通過課件演示,糾正難點,孩子們一目瞭然,並且在唱的過程中加以注意,知道了休止符的作用,並準確唱出歌曲。5.3|2.3|6131|20|5.3|2.3|6126|50|

在教學中,我把這句單提出來,讓孩子觀察、試唱,孩子們很快發現了不同,並在老師的幫助下準確唱出。

不同速度會引起情緒的變化,在學會後欣賞歌曲動畫,這一遍要比學生學的速度要快一些,因此,情緒就顯得輕快、活潑,這樣讓孩子進行對比,感受速度變化引起的情緒變化,同時還能鞏固這首歌曲。

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不太熟悉蝴蝶花,在本課中,我覺得還應該讓孩子們拓寬視野,欣賞美麗的大自然,於是,在結尾部分,我設計了圖片放映,並結合歌曲,讓孩子們一邊聽《蝴蝶花》這首歌一邊欣賞各種各樣的蝴蝶花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0

【主題內涵】

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一個空間,學生在課堂這個生活空間中不僅僅是以認知、記憶存在的智能有機體,而且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生命有機體。新型的課堂教學應強調的是平等、民主、和諧與人性化。作爲教師,要以尊重的教育爲理念,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爲學生的自我覺醒,自我實現營造一個值得生活於其間的世界。

【案例描述】

上課鈴聲過後,我走進教室,像往常一樣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正常的教學。可是沒過幾分鐘,我發現靠窗邊的兩個男同學正趴在窗口上全神貫注地往外看着,嘴裏還不時地說着什麼,“王佳禹,你們在幹什麼?”“老師,外面有兩隻好漂亮的風箏”王佳禹天真地笑着說。這句話的聲音雖不大,但卻使得教室裏所有學生的目光轉向了外面——的確,兩隻風箏正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着。“哇,風箏!”學生興奮地叫了起來。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最喜歡放風箏了,我經常和爸爸一起去放風箏。”“老師,我也是……”一時間,教室裏熱鬧起來了,學生們眉飛色舞地議論着。這可怎麼辦呢?風箏一直吸引着他們的注意力,如果這時候硬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來,他們的心思肯定還在外面,並且還會不時地往窗外望。哎,這些小傢伙真是給我出了道難題。

就在他們高興不已,而我還在犯難之時,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對了,現在正是春天,是放風箏的大好季節。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正好有一課是關於春天的,課題爲《春天來了》,學唱的歌曲是《郊遊》。我何不趁着這個機會,將計就計,滿足這些小傢伙的願望呢。於是,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師:小朋友,風箏漂亮嗎?

生:漂亮。

師:你們喜歡放風箏嗎?

生(高興地、大聲地):喜歡。

師:你們知道什麼季節放風箏最合適嗎?

生:春天。

師:在你們眼中春天是怎樣的?

生1:春天小草都發芽了。

生2:春天小河裏的冰都融化了。

生3:春天到了,冬眠的動物都醒來了。

生4:春天,大自然一片綠色。

師: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校園裏的春天。

(學生一邊歡呼,一邊跑出教室,幾分鐘後帶着滿足感跑進教室)

師:春天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還可以進行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放風箏。小朋友討論一下,還可以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

(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已被我的問題所吸引,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着春天裏有趣的活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師: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生1:老師,春天天氣暖和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我最喜歡到公園裏的小河上划船。

生2:老師,春天我最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野外郊遊,因爲這個時候,到處盛開着鮮花,還可以看到許多小鳥。

師: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去郊遊呢?

生:想。

師:那麼我們首先來學唱《郊遊》這首歌曲,然後老師和你們一起去郊遊,好嗎?

生:(全班高興地歡呼)好!

……

【案例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因種種原因而不能按照原定的教學方案實施教學,這是經常發生的現象。這時教師必須作出臨場應變處理,採取針對性的,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乃至把教學內容作局部性的調整。尤其是本節課所面對的是一羣

好奇、好動的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哪怕有那麼一丁點令他們感到稀奇的事,便會控制不住情緒,笑笑鬧鬧,跑跑跳跳,使課堂難以安靜,這時教師更要運用教學機智,採用即興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勢利導,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引導到有序的學習活動中來,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本節課上,學生髮現了兩隻“風箏”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興奮不已,注意力已經遊離了音樂課的教學目標,如果這時停下課來批評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強拉回來,自始至終按教師計劃的教學思路進行,不僅教學效果不佳,而且會影響師生之間的融洽關係。爲了不讓這羣小傢伙失望,我毅然放下了已備好的教案,沒有按課前設計的教學步驟進行,而是大膽地嘗試跟着學生的思維走。由“風箏”引入了“春天”這一話題,課堂很快安靜下來,這種隨機的誘導方式,既順應了孩子的心理,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而且孩子的情感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感受到了以人爲本,給課堂帶來的巨大活力。

課堂中,學生髮現了風箏後,心思已很難留在教室裏,爲了滿足他們的願望,我又設計了請學生欣賞“校園的春天”這一環節,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感悟春天,請他們傾聽小鳥的歌唱,感受蔥綠映襯的樹幹,高曠湛藍的天空,明媚燦爛的陽光,嗡嗡飛舞的蜜蜂以及綻開花朵的芬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1

新學期開始了,第一次上音樂課,孩子們表現得很興奮,今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級的幾個班,他們剛從四年級升上來,並未上過我的課,但他們都認識我,並有學生不時在隊伍裏偷偷地說:張老師,他就是張老師!我知道孩子們是什麼心理,於是我立刻面無表情地說:“現在開始站隊!倒計時!”學生彷彿意識到了,立刻站好隊,有秩序地走向音樂樓,音樂樓門口整好隊,我讓學生腳尖輕輕踮起,靠右上樓梯,有秩序不講話,到了教室門口,再次整隊,然後讓學生有秩序地進教室,直到這時,我都沒有一個笑臉,學生用敬畏的目光看着我,其實我是一個很愛笑的人,但是第一天第一次音樂課,如果學生太隨便,常規抓不好,以後就後患無窮,所以我寧願忍受一段時間,看看效果不錯,於是我開始認真嚴肅地講起了音樂課的.一些常規。

我要求學生準備上課時隊伍要快、靜、齊,行走過程上下樓梯不允許追逐打鬧和講話喧譁,到音樂樓門口特別注意安全,先站隊後上樓,因爲班級太多,上課之前的坐姿要求爲坐半個凳子,擡頭挺胸,坐半個凳子有精神,面帶微笑,我們的公約是不把不好的情緒帶進課堂,包括老師,快樂地上課,上發言先舉手,想好了再舉手,別人在發言時,注意傾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聽音樂時聚精會神,唱歌時身體坐直,雙手捧書,上課語言要規範,不要有口頭禪,提倡用我贊同,我不贊同,我有補充,我覺得,我認爲等等。

還有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悲傷的、熱情的、高興的、深情的等等,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發言和每次音樂活動,只要上臺的就加分,因爲能參與就是一種自信和勇氣,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學會客觀地恰當地評價別人,評價音樂,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勤于思考,我還給各小組起了名稱,四個小組分別爲:月亮、太陽、星星、銀河,以後由各小組表組命名並確定小組名稱,鼓勵相互競賽競爭,既比上課表現,如參與音樂活動,又比遵守常規和紀律,更比各組的高雅風格,輸了不氣餒,勝了不驕傲,不嘲笑別人,規定每節課需帶的學習用品,做到自己的物品專人專用,自己保管,在講常規的過程,我每講一條都闡述一下爲何這樣做,另外還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正反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到這時,我想一節真正好的預備課,除了應讓學生明確這門課的具體要求,更應該讓學生對這門課對教這門課的老師產生興趣和喜愛之情,才能真正留住學生的心,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我通過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慾望,培養如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等,還露了一兩手拿手好戲,如唱歌、吹口琴等,讓學生喜歡自己,看到下課了,學生還依依不捨不肯離去,我會心地笑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是我們共同努力了,孩子們,真的想對你們說:想說“愛”你卻不是很容易的事,讓我們用行動鑄就我們美好的夢吧!

上好每節課,享受每節課!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2

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國小音樂實施反思性教學是教師自覺探索解決音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教師自我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對教學《買菜》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爲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買菜》時,我首先安排了《勞動最光榮》音樂律動,讓學生在音樂中初步感受勞動的快樂,並讓學生模仿小動物勞動時的動作,從而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勞動時的快樂;然後引導學生從小動物勞動聯繫到自己生活中勞動的情景並用動作表現,這樣的設計在課堂上學生積級性很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興趣。在教學的創編環節設計了菜場場景,讓學生走進生活,看到品種繁多,五顏六色的菜,學生十分激動,我接着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吃的或看到的菜將歌中的換一換;學生熱情很高完成了創編任務。

二堅持以學生爲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爲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繫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爲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買菜》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勞動的快樂。

2、通過創編歌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生間的合作精神。

3、通過律動表演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激發一種積極向上,愛勞動,愛生活的態度。通過反思,圍繞着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具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學生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教學策略進行反思。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國小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爲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3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資料、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續教學供給重要的條件。因爲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資料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善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本事。所以每學期對自我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當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我的教學本事呢?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可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爲我並沒有很好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在上課後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景,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終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景。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之後我查閱了相關書籍,明白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所以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爲此我對自我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經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視頻導入,故事導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導入都是相當感興趣。所以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能夠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於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剛開始我對這情景並沒有摸着頭腦,還以爲是他們偷懶。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本事,是審美本事的基礎。所以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景下,針對有必須識譜本事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可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經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本事

在講音樂課時,我覺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講,根本沒有留意到學生究竟明白了沒有。之後經過反思,我認爲,音樂教學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資料,必須捨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資料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簡便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教育。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爲主體。爲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經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經過自我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這是一個很好鍛鍊學生自主本事的練習。它要求學生經過本身的歌詞,再經過自我的思考,去再出別的有意思的歌詞套到歌曲裏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我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異常興奮。所以在音樂課上,教師應當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讓學生互動,而最終到達自我的教學目的。

四、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在音樂課中我發現,每逢課上接觸到樂器或者舞蹈,學生們都十分感興趣,但卻是老跟不上節奏。

樂器和舞蹈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能夠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並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教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終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經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頭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並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動起來。

所以”他山之石,能夠攻玉。“自我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都是旁觀者清,所以應當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學模式、管理班團體的本事等等。並反思自我如果這課是自我上,又將會是如何,有什麼相同與不一樣。這是幫忙自我在教學道路成長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在這學期裏,我收穫了很多。音樂課上並不是簡單的彈、唱、跳。它是藝術和本事培養的過程,只要你經常反思,必竟會讓你的學生和你融在一齊,這樣既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能使課堂中一些”熱鬧“現象的不在發生,所以,我認爲作爲一名國小教師,職責重大,要善於經常總結經驗與不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4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面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爲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我認爲每學期對自己進行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第一、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

因此先唱歌、後識譜和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在農村,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他們沒有那麼好的先天素質,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爲主。條件允許的時候還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對於有素質的學生,也可以讓她來做帶頭作用,教大家一起來識譜,這樣就起到了帶頭作用。

第二、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

所以我對自己的音樂課做了相關的調整,前5分鐘是師生的相互問候,用音樂唱出來。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第三、音樂教學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要拋棄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輕鬆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我們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爲主體。爲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通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例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和歌譜,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機會。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

第四、樂器和舞蹈在課堂上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更活躍。

而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輔導學生的樂感,先讓學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做樂器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動起來。因爲農村的條件有限,所以我們可以自制打擊樂器,比如用空的礦泉水瓶裝上傻子當沙錘,還可以用飯盔當打擊樂器,從生活中可以提出來很多樂器,非常普遍也很實用。

國小音樂教學反思15

課程選擇在朋友所在的藝術國小,我對藝術國小的學生並不瞭解。但是即興編創這樣的課程必須要有良好的樂理知識做基礎,尤其這節課我的設計要改變整首歌曲的曲風,把四二拍的幽默、詼諧改編爲三拍子的舞動、韻律。抱着試一試的心態12號去藝術國小跟學生見了一面。沒想到學生的反響還不錯,非常喜歡這首歌。雖然接觸的時間較短,但學生已經掌握了《數瓜》這首歌曲的演唱,而且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唱會了譜子,基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對這節課充滿了信心。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

1、課堂上的師生氣氛調動非常重要如果想讓學生喜歡上這節課,老師必須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樣的課堂,這樣才能以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以自己的激情去帶動學生。這樣一節激情四射的課堂學生不投入都難。

2、課堂上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這節課上課前我有各種擔心,擔心學生會不會聽懂,能不能理解,會不會創編,創編的結果好不好等等,諸多問題。但是當學生開始創編的時候,學生創編的很多東西都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因爲老師會有“固式思維”,懂得東西太多,所以思維會受到限制。但是學生不一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想法也很多。其中四四班有位同學創作的東西我都震驚了,太棒了!他們的節奏改變很多樣,而且歌曲很有動感,這些都是源自於學生的靈感,正是體現了“即興創作”的含義。

3、課堂上學生的“生成”固然精彩,但老師的“生成”更是錦上添花,課堂上的合唱部分,在試課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個部分,因爲時間問題,這部分講不到。本來在課前我也沒有準備講這個部分,可是看到同學們的熱情,我居然把這個部分講出來了。一些精彩的“生成”到現在也難以忘記。如“我剛從安陽的瓜地裏出來,拎着兩個西瓜,穿越到了維也納金色大廳”。這樣的精彩片段在課下備課,是不可能有這種效果的。課堂上的生成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舉。有生成的課堂纔是精彩的課堂。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我需要努力改進:

1、 課堂上語速過快,畢竟有點緊張,上課顯得很慌張。

2、 課堂評價語言過於簡單,不夠具體,都用“你真棒”來評價學生,太過籠統。

3、 課堂上的銜接語言不夠簡練,太羅嗦,學生把握不了重點。

通過這節課,我成長了很多,也學習到了很多。以後的每節課我都會踏踏實實備課,認認真真上課,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上好每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