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對稱》評課稿15篇

其他1.65W

《對稱》評課稿1

1、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對稱》評課稿15篇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數學教學決不能脫離生活實際,進行枯燥乏味死記硬背的教學。因此,這節課老師從孩子們喜愛的話題入手——講故事.挖掘故事中的對稱物體,感知對稱物體的對稱的美。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軸對稱圖形,並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動,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這一知識的形成層層深入,逐步從生活走向數學;後面的鞏固練習(如判斷交通標誌),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判斷各種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又把數學融入了生活。真正實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2、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這節課,金老師把學習的權利放給了學生,從一開始的感知,到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學生運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各種軸對稱圖形。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空間下,和諧發展,真正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3、爲學生樂學創設了一種情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學習數學的過程應當成爲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本節課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學生動手“做”出軸對稱圖形,又給學生展示各種建築及舞蹈的圖片,不僅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又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4、爲學生樂學創設了一種情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學習數學的過程應當成爲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本節課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再到後面的美麗的軸對稱物體的欣賞,都爲學生樂學、好學創設了豐富的情境。而讓學生動手“做”出軸對稱圖形,又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5、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比較到位,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探討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對稱圖形》一課,就教材特點來說,很容易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但本節課把畫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也當作重點來上是不是太難,以致時間很匆忙,結束草草了事。

《對稱》評課稿2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第一學段安排在二上,第二學段安排在五下。

二上是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五下是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在上述活動中,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張老師在課前安排自己剪了一隻漂亮的蝴蝶,接着讓學生自己把一張紙對摺,剪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此刻的`學生拿着剪刀,無從下刀。學生可能在想,我也要像老師一樣,剪一個漂漂亮亮的小動物,可是不知道怎麼剪才行?老師設計這個環節時的預想與學生的現實情況嚴重衝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沒有激發出來,反而有一種“這麼難”的感覺。我認爲可以安排對稱圖形的欣賞,然後組織學生按對摺後備有一半圖形的材料剪一剪,最後展開圖形,感受圖形的變換比較合適。

同時,爲了便於學生表達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可以給圖形配上方格,方便學生具體描述。

《對稱》評課稿3

學校進行公開課,爲我們提供了交流與學習的平臺,賈老師是一位有經驗的知深教師,聽了賈老師的課後,我認爲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

1.尊重了孩子的認知過程,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

2.課件做的精美,針對本節課的特徵,比較直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師引導點撥到位,講解知識比較細膩。比如;引導學生觀察找關鍵點,再找對稱點,然後在描點連線,其次再觀察不管軸對稱在圖形的內部,還是在圖形的外部,畫對稱軸的方法都是同樣的。

4.板書很精美,是本節課的重點,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值得商榷的有:

1.對孩子的評價語要準確,不能說差不多。

2.練習中,學生出現問題處理的不夠細。

《對稱》評課稿4

一、總評

盧老師這節課在設計上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昇華,是值得我學習的一節課。

二、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 、密切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初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盧老師由學生熟悉的`叮噹貓、卡通轉筆刀等實物入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憑藉自己的已有知識去感知對稱。接着又讓學生舉例,把數學融入了生活。

2 、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習數學的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盧老師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再到學生運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各種軸對稱圖形,都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動獲取知識,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3 、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盧老師主要由兩方面入手:

( 1 )學生在做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做,讓學生動在其中,樂在其中。

( 2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時,結合軸對稱圖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願,如:"我做的是松樹,希望同學們能像松樹一樣茁壯成長。""我折的是飛機,希望他變成真飛機,爸爸媽媽上班就方便了。"盧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三、值得商榷的問題。

1 、對練習反饋處理不夠到位。

2 、在講五邊形是軸對稱圖形時,要指出是正五邊形。

《對稱》評課稿5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軸對稱圖形》是五下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對稱"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早在二年級時他們就已初步感知並能正確作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今天這節課的教學是使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認識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並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着眼點還是在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學生的後續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作爲數學教師,如何在課堂向學生傳遞數學的美,如何在課堂中向學生滲透和傳遞數學文化的豐富內涵,讓他們自然地感受到數學文化的無窮魅力?我認爲,劉老師在他的課堂教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詮釋。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瀰漫在數學課堂中,引領着學生不斷用心去觸摸數學本質,去探尋數學的內在規律以及文化本性。縱觀這節課,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劉老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並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着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歷了"做數學"的全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具體感受:

1 、在生活中提煉。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尤其是幾何圖形的知識,在生活中的實例和應用都非常多。在上課伊始,劉老師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欣賞剪紙、臉譜、車標、交通標誌等,爲學生提供欣賞美的機會,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然後老師適時的問了一句:"這些圖案有什麼共同點?"引導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思考問題。在這些生活的例子中,一下子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孩子們根據原有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話描述對稱圖形的特徵,爲進一步學習做了知識上的孕伏。

2 、在活動中感受。

有了形象的感知,關鍵是從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特點,劉老師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和與他人合作探究中發現規律建構新知。當孩子們判斷出"小樹"不是軸對稱圖形時,劉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而是巧妙地設問:你能動手修改一下,讓它變成對稱圖形嗎?然後用自己的方法驗證一下。讓學生在自我觀察、自我猜想、自我嘗試,自我驗證中得出結論。學生在這段教學中表現的異常興奮,十來分鐘的時間又是折,又是畫,又是討論,又是展示,又是講評。在這個"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動手、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教學中劉老師更是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這裏尤其要發現有創意驗證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劉老師始終以學生動手實踐爲主導,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成"軸對稱圖形"的要點、爲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上述的實踐活動是整堂課的重點所在,既多方發展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又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從感性昇華到了理性。活動後的展示,不僅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學會了相互接納、欣賞與幫助,在互動交流中學會了批判與反思,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 、在練習中內化。

練習中,劉老師組織學生有層次地開展了一系列練習,通過選一選、放一放、畫一畫,使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中能正確判斷給出的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有效的讓學生鞏固了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加深了印象。通過逐層的練習,學生不但認識了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而且能畫出不同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建議:

1、不怕"浪費"時間讓學生"玩",因爲只有在"做數學"的過程中,他們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通過直觀的操作和感知,加深學生的體驗和理解。通過對操作結果的仔細觀察,促使學生掌握其特徵。拾級而上促思維。大腦是越用越靈活,因此不能長期停留在動手操作階段,還要經常讓學生展開想像。如看到折法,想像展開後會是怎樣,再通過操作加以驗證。對於較簡單的圖形,還可以讓學生在觀察實物後,嘗試着對手摺、畫、剪出來。

2、教師語言表述要準確。在這部分知識中隱含有四個概念:對稱、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和對稱軸。在課堂上劉老師和學生都多次出現了口誤,比如"飛機是對稱圖形"、"這個三角形也是軸對稱的"等。這裏有必要提醒一下,"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針對一個圖形而言,反映一個圖形的特徵,後者是對兩個圖形而言,反映兩個圖形之間的位置關係。我們可以說某座建築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對稱的,不能說某座建築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軸對稱圖形;可以說某一個圖形(如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不要說這個圖形(如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的;可以說圓的任意一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這個圓的對稱軸,不能說圓的任意一條直徑都是這個圓的對稱軸。

由此想到,國小生學習軸對稱圖形這部分知識,是隻要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初步判別及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但是對於教師而言決不能只是瞭解,而是要能用準確語言辨別其隱含的四個概念:對稱、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和對稱軸。俗話說得好"教給孩子一碗水,我們必須有一桶水"才行呀。

總之,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美麗。今天劉老師的課堂雖然也有一些缺憾,但並不影響這堂課整體的美,因爲教學永遠是一種缺憾的藝術。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追隨完善、不斷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漸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

《對稱》評課稿6

一、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本課張老師設計了撕紙的遊戲倒入新課,這種形式贏造了寬鬆愉悅、開放式的環境,學生紛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這種欣賞美的教學情景中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張老師安排了折一折,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對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對稱軸的特點,通過操作發現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兩條、有的甚至是三條、四條或者無數條。張老師在新授教學時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採用對摺的方法來折一折,數一數,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爲注重學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餘地。

三、小組合作、發揮特效

在本課中,張老師有很多活動都是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由於中年級學生作圖能力不是很強,對於正確美觀地製作出一個軸對稱圖形還有一定的難度,但由於學生學習發展的進程不同,針對一部分學生已會製作的實際情況,張老師組織學生展開分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怎樣拼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後評一評小組成員中製作的軸對稱圖形,在動手操作時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裏交流。在引出軸對稱圖形時,也是通過小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這樣儘可能地將每個人的收穫變成學生集體的共同精神財富,

《對稱》評課稿7

大家好,我是第四學區xx國小的陳xx,剛纔黃xx老師,武xx主任分別從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理念和動手操作活動方面進行了評課,接下來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本節課中預設和生成的亮點。本節課的生成在細節,處處見教師智慧和底蘊。

亮點一:教師能在預設生成中因勢利導。

當孩子們在在彙報生活中什麼是對稱的時候,一個孩子說

出眼睛是對稱的,接下來其他還就說出耳朵、手、腳等,這些答案是在我們預設範圍之內的,可是由於第一個孩子的回答,其他孩子的思考空間也定格在身體器官上了,而李教師結合自己的身體引導學生觀察我們身體左右都是對稱的,而後教師以手爲導,讓學生想想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這樣的因勢利導,自然而然的引導孩子們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對稱圖形。在教學中,當孩子的回答出現了從衆心理時,教師能及時因勢利導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拓寬孩子們的思維。

亮點二:教師智慧應對非預設中生成,使課堂精彩紛呈。

在本節課中教師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生成,在每一次生成中都能巧妙應對,讓孩子們能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特別是在判斷魚和國旗時,針對孩子們不同的聲音,教師抓住時機耐心帶領孩子們操作,不僅讓孩子們觀察到了自己的錯誤,也使孩子們很清楚的判斷出對稱圖形不僅要完全重合還要注意圖案也要對稱。

動手玩數學是本課的特色,在孩子們動手撕對稱圖形的時候,我們預設的應該是孩子們常見的小樹、星星、衣服、心形簡單的對稱圖形,可是本課中,孩子們卻撕出了各樣看不出的圖形,遇到這樣的尷尬問題,李老師活用課堂尷尬生成帶領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發揮想象能力使每一個圖形都有自己圖案。通過這樣的藝術處理,不僅沒有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反而讓所有學生能大膽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反覆的操作和疑問中更加清楚的理解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活生生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於學生預料中的答案往往是滿意的,對學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驚喜的,如果對意想不到的生成進行藝術性地處理,那麼就會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們看不到李教師在尷尬場面中的手忙腳亂,感受到的是“不諧之音”的智慧生成。

通過本節數學課讓我們看到:只有生成的課堂纔是精彩的課堂,只有生成的課堂纔是有生命力的課堂。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害怕課堂中的生成,無論是平時上課還是公開課,只要我們在預設中給學生營造生成的氛圍,給學生留足生成的時間,尊重學生生成的精彩,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會精彩不斷、亮點不斷。

針對本課我也有一點小小的建議:

1、當孩子們撕出的圖形不是對稱圖形時,應該讓孩子們找到問題所在,然後進行修改,這樣不僅發現了錯誤,而且鞏固了對稱圖形的認識,爲下面的教學也做好了鋪墊。

2、在最後孩子們通過探究瞭解到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對稱軸後,孩子們沒有探究出圓的對稱軸的個數,因爲也是到了下課的時間了,所以李老師沒有繼續研究下去。我個人認爲當孩子們探究的慾望正濃時,應該讓孩子們保持探究的慾望探究出結果,這樣會不會更好。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生成問題的粗淺看法,感謝李老師帶給我們這樣一節充滿歡樂的數學課堂,謝謝大家!

《對稱》評課稿8

本節課在學習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另一個對稱-中心對稱,教師對中心對稱與軸對稱概念比較相似入手進行有效的教學,現就本節課的課堂教學評價如下: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思維發展水平,把理解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說出中心對稱的性質的作爲知識目標,通過對學生中心對稱課堂教學,使學生會畫已知圖形關於一點成中心對稱的圖形和判斷圖形是否並關於中心對稱及軸對稱,從而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學能力等方面得到的相應的發展。

2、正確把中心對稱概念、性質及會畫已知圖形關於一點成中心對稱的圖形作爲本堂課的重點,把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及判斷圖形是否並關於中心對稱及軸對稱作爲教學難點。針對這些重點和難點,教師利用軸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兩個不同而又相互聯繫概念出發重新組織教材,將學過的知識自然融入新情景,以舊引新,以新促舊的教學。

3、本節課從複習軸對稱-引出中心對稱-課堂小結-鞏固練習四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之間的聯繫和區別關鍵性問題的解決上;注重建立中心對稱與已有的軸對稱的實質性聯繫,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對於中心對稱和軸對稱區別的問題有計劃地復現和糾正,使知識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精心設計練習,有計劃地設置練習中的思維障礙,使練習具有合適的梯度,提高訓練的效率。

4、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避免常規教學在圖形教學效果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及效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已有發展的基礎上,在雙基和數學能力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評中心對稱公開課

聽了王老師上的`這一節課後,總體感覺是教師主導過多,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現對這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值得學習之處:

1、從教學目標上看,明確體現符合新課程標準、大綱、教材的認知要求,明確體現符合學生實際的能力要求,體現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文化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2、從教學程序上看,在教材處理方面,內容正確,課容量恰當,深度、廣度適宜,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對疑難點處理得當,脈絡清、層次明,講授準確,體現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及前後銜接,合理地使用先進教學手段;在突出主體作用方面,面向全體,定位準確,體現分層要求,能因材施教,善於啓發、設問得當。

3、從教師素質看,具有較好的數學素養,講解準確,具有一定的組織

課堂教學能力,講普通話,富有感染力,書寫工正整齊,課堂信息量大,教態自然、親切。

4、從教學效果看,基本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和諧,基本達到應有的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等要求。

綜觀整堂課授課過程,覺得以下幾方面值得商榷:

1、在教案設計上這節課有一定特色,學洋思,但在具體教學授課過程中把握不足,缺乏新課程理念,給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間、時間不足。雖然注重訓練,而且設計也較爲合理,形式多樣,反饋及時,評價科學,但對學生激勵不足,學法指導不夠重視,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髮表見解、提出問題方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教師過於心急,沒有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很多次把學生的正確的意見扼殺,這樣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稱》評課稿9

今天第五節課我們二年級組的數學教師聽了組長李xx老師上的《對稱》一課,感受很深。她是通過“折一折,看一看,欣一欣,剪一剪”等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對稱、感悟對稱、理解對稱、並且在欣賞的活動中體驗對稱美,既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又反映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本節課中印象深刻的幾個片斷:

1、讓學生折一折。李老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給展示的圖形分類,再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在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操作的方法,將軸對稱圖形與實際生活相融合。

2、讓學生賞一賞。在學生了解了對稱及對稱圖形後,李老師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各種對稱圖。如,飛機、汽車、建築物等,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對稱不僅爲了美觀,而且是爲了平衡作用,凸現了對稱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

3、讓學生剪一剪。在折、分、賞之後,李老師再讓學生去創造對稱圖形。讓學生分小組動手剪一剪,在剪中體驗對稱圖形的.特點,然後讓學生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使學生對對稱圖形有一個更直觀的瞭解,同時,也給學生一個創造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4、李老師還讓學生做軸對稱圖形,不僅使本節課重點得到昇華,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親切、精煉,教學流程清晰明瞭,層次清楚,很值得我學習。

《對稱》評課稿10

一.總評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通過“感知——操作——體會”來獲取知識,遵循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的理念,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上做文章,使值的我學習的一節課。

二.值的我學習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數學教學決不能脫離生活實際,進行枯燥乏味死記硬背的教學。因此,這節課王老師從孩子們喜愛的話題入手,“春天到了,天氣暖和起來了,美麗的昆蟲也都飛起來了,看,一隻美麗的蝴蝶飛在了我們的屏幕上”,讓學生在教師敘述的意境中,初步感知蝴蝶的對稱美,接着讓學生再次感受人們利用自然界的美創造出對稱的物體——天安門、飛機、獎盃。再次感知物體的對稱性。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軸對稱圖形,並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動,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這一知識的形成層層深入,逐步從生活走向數學;後面的鞏固練習,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判斷各種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又把數學融入了生活。真正實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2、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這節課,王老師把學習的權利放給了學生,從一開始的感知,到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學生運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各種軸對稱圖形。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空間下,和諧發展,真正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3、爲學生樂學創設了一種情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學習數學的過程應當成爲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本節課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再到後面的美麗的軸對稱物體的欣賞,都爲學生樂學、好學創設了豐富的情境。而讓學生動手“做”出軸對稱圖形,又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4.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比較到位,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探討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軸對稱圖形》一課,就教材特點來說,很容易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但本節課有點欠缺,原因是教師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兩邊完全一樣、兩邊完全重合)強調的不夠。

2.探究新知的教學環節有點零亂,應做適當的調整。

《對稱》評課稿11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明確不同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條數可能不一樣。教學重點是探索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教學難點是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所有對稱軸。

顧老師首先讓學生用長方形紙對摺並發現長方形的對稱軸,進而通過對不同折法的觀察發現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在此基礎上學習畫長方形的對稱軸。接着讓學生嘗試探索正方形的對稱軸,並通過對不同折法和畫法的研究發現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然後再探索出正n邊形有n條對稱軸,最後通過不同梯度的練習,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認識。

縱觀這節課,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顧老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上老師能給學生提供各種圖形,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在折一折的活動中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和掌握了新知,通過各種操作活動給學生建立了感性的經驗,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教學難點。

整個教學過程中,顧老師始終以學生動手實踐爲主導,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爲畫出一個圖形的對稱軸奠定了基礎。並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着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歷了探索的全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教學建議:

一、在情境創設方面,在趣、情、思上下功夫。

學習數學的過程是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教者要善於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二、密切聯繫生活實際,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國小生的學習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對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親切有興趣,我們就從他們的.生活中提取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今天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正是來自於生活中,從而使進入學習的一開始就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三、師生關係民主、和諧。

教學過程中,教者要能對學生多鼓勵,多安慰,沒有任何師道尊嚴。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活躍思維,讓他們在自主開展的研究性學習中大膽參與,大膽發言,大膽實踐,大膽創新。

四、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教學中問題提出後,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教師儘量不要打斷學生的活動或干擾、提示學生。

總之,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美麗。顧老師的課堂雖然有一些缺憾,但並不影響這堂課整體的美,因爲教學永遠是一種缺憾的藝術。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追隨完善、不斷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漸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

《對稱》評課稿12

王老師《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座標》一課,在教學中精心創設了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愉快地學習。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的呈現與實際和諧相結合

教師在引入時注重了學生的實際,由淺入深。設計了知識鏈接。說出點P(-3,2)關於x軸、y軸對稱的點的座標等問題,搭建引橋,減緩新知坡度,並引導出新知。

二、抽象與在直觀和諧結合。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運用了自己製作的課件直觀的呈現了點的對稱性。讓學生在探究中,對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座標特點一目瞭然。在驗證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座標特點時,學生也容易進行。

三、教與學和諧結合。

在體驗中理解知識,在教學中寓教於樂,在探究中關注知識的來龍去脈,在練習中複習穿插新知,讓學生更好地探究了新知,整節課淺顯易懂,濃縮創新,踏雪無痕,潤物無聲。

四、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這節課在整個教學過程師生完全是一種朋友式、夥伴式的合作關係,課堂氣氛是和諧的、寬鬆的。教師溫馨的話語、寬鬆的教學環境、自由的學習狀態對學生的心靈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勵。正是這樣的課堂,才保證了學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狀態下暢所欲言,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五、通過題組專題訓練,集中解決本節難點,增加新知訓練密度,培養創新思維。

六、兩人對學的學習策略,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還有,必要的'常規訓練,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節課中許多看似是教師“不經意”的細小環節,實際上都是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果。

一點收穫:教學要改,這點上大家都達成了共識;改革要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爲教學只有一次機會,沒有彩排,全是直播;形式要活,模式的選擇有很多因素,學科、內容、對象、老師、情境等不同,可選的教學方式都可不同,要綜合各種因素,選取最恰當的教學方式,因爲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幾點建議:學生小結要與目標呼應;注重數形結合;課堂檢測結果要適時應用。

《對稱》評課稿13

週五我校進行了九年級年級的第一次“一課兩講”的教學教研活動,分別由王老師和李老師授課,兩位老師的講課各有側重、各有特色,都很成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但給我們更多的是思考——思考如何能把學習的主動性交回給學生,如何上一節高效的數學課。

以下是我對這兩節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不當之處請見諒。

首先,從教材來看,《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是在學習旋轉的基礎上引申出的一個全新概念,因此本節的課程應該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旋轉概念的基礎上的。教學中重點在於中心對稱的定義和性質以及作法。難點就在於性質的理解。

其次《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是繼《軸對稱》之後圖形的又一變換。在會考中二者常常結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在教學中既要突出中心對稱的定義與作法外還應結合軸對稱讓學生理解二者的區別與聯繫。

在教學過程中,兩位老師都突出了重難點,抓住了課程的根本,又有着不同的側重點。

李老師:

李老師給我的總體感覺是:教師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學生探究了方法,掌握了知識,受到了美的薰陶,嘗試了美的創造。

1、引入自然,能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軸對稱》的知識和生活的實際引入《中心對稱》;

(1)採取從學生最熟悉的實際問題情境入手的方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進一步感悟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對相關具體問題情境的探索作爲開始,它們是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新知識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活用教材是本課的一個突出特點

《中心對稱圖形》是繼圖形的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變換後,對旋轉變換的特例──中心對稱所做的進一步探究。它是綜合運用各種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的重要基礎,與現實生活有着直接的,緊密的聯繫。但教材上內容比較少,看得出李老師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做了一番細心的揣摩,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設計的內容合理、充實而且實用。既讓學生認識了中心對稱圖形,又通過與中心對稱的對比把中心對稱的性質遷移到中心對稱圖形,還讓學生在欣賞中心對稱圖形美的同時,激起創造美的慾望。

3、動手操作,感受對稱。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給展示的圖形分類,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在操作中研究讓學生實踐操作,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操作的方法,將軸對稱圖形與實際生活相融合。

4、評價自然,恰到好處。教師評價學生不矯揉造作,樸實自然。

王老師

1、語言飽含深情,善於鼓勵溝通,教態親切優美。

常言道:“不會讚美的教師不是好教師”。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處處流露出對學生的肯定、賞識和鼓勵。這些即時的激勵性的評價拉近了師生心理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展示自我、各抒己見的信心和勇氣。學生在收穫探究成果的同時,也體驗到探究過程的快樂。

2、板書設計簡單明瞭。王老師關於對稱圖形,對稱軸等知識的板書羅列層次清晰,富有創造性。

3、本課體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題,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到了中心對稱圖形的勻稱美,學生積累了感性經驗。

4、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中心對稱圖形的特徵,由此歸納概念,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5、能有意識的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

6、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成員之間合作學習,互相討論,能很好的把學習的主動性交回給學生:成績好的學生的講演能起到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成績一般的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有很大的提高,學習的效果很好。

7、講得少、做得多:教師講得很少,學生講得很多;教師做得很少,學生做得很多;這樣很有利於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對稱》評課稿14

“軸對稱圖形”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9頁的教學內容,認識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識別軸對稱圖形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暢老師第一次執教後,教研組的老師們進行了研討,總體感覺到主導痕跡較重,學生更多的是完成教師的任務。課堂平鋪直敘,學生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其實,針對這部分內容,如果讓學生先獨立自學教材:如何將一張正方形紙剪成一件衣服?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去自學,才能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次執教後,教研組的教師感覺比第一次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了剪一件衣服的方法,並過渡到了剪一件“軸對稱圖形”作品的`方法。但是,在拓展延伸這個環節中,教師還是沒能捨得“放開”,讓“學生大膽去交流、討論”沒有做到實處;此外,學生動手操作過程當中,多數學生沒有將思考與操作相結合,個別學生還出現了拖延時間現象,所以要求教師要把握時間、嚴格要求學生。

經過暢老師反覆執教並修改,課堂結構變化明顯,教學理念有所創新,學生能力有所提升,學習方式有所變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爲學生學習提供了豐富而典型的學習資源。暢老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教師還在課前蒐集了本課所需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課上,通過操作與觀察,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的方式進行了學習,這樣將極大地豐富了學習資源,同時又使學生感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2、爲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知經驗,在教學中,暢老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等活動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3、喚醒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關注學生對“完全重合”的理解,直觀形象的確定對摺後完全重合纔是軸對稱圖形。

同時,也有一些細節處理不太得當:教師在讓學生通過“對摺”正方形紙來判斷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時,教師沒有給足學生時間,沒有讓學生真正將“操作與思考”相結合就公示了答案,有點操之過急了。

通過這次評教評學活動,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學生自主學習就是自我認知、提升發展的過程,教師是引領方向的角色,我們交給學生更多的是學習的方法,並不是知識本身。

《對稱》評課稿15

今天有幸聽了黃鴻雁老師的一節達標課,可謂是獲益匪淺。黃老師講的是三年級下冊的《軸對稱圖形》,這節課無論是課件、教學設計,還是老師上課的個人魅力,堪稱優秀。

首先令我豔羨的是黃老師的心理素質之好。達標課在我個人看來也是很重要的一節課,上至領導,下至老師,還有專門的評委團,可想而知,黃老師還是有壓力的。可是事與願違,今天的多媒體教室卻臨時出了故障,當上課鈴響的`時候黃老師又帶着學生從5樓轉移到了3樓的多媒體教室,而在上課的途中,多媒體還是屢屢出故障,可是這麼多的意想不到,黃老師卻一點也不急躁,而是沉住氣,很快的帶領着學生進入了學習狀態,我覺得黃老師這點做得非常好。我想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有情緒的。

其次這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的非常科學,富有新意。黃老師從猜圖遊戲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通過動手剪、觀察一系列的活動從而引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並認識了對稱軸;在鞏固練習中,第一個處理書上的練習,判斷一些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的話並指出對稱軸,第二個是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軸對稱圖形的例子。尤其是鞏固練習的第三個練習闖關遊戲,可以說是這節課的一個亮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從在ACTMNSXZ這幾個字母中找到軸對稱圖形

標籤: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