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鍋蓋面

其他2.98W

鍋蓋面,又稱“夥面”,是中國江蘇省鎮江市的一種麪食,爲鎮江“三怪”之一。其製法是用竹槓跳壓制成麪條,並與鍋蓋一起下鍋煮。特點是麪條的硬度適中,柔韌爽口。澆頭有多種選擇,包括當地特產水晶餚肉。鍋蓋面原本不在鎮江,它是經過一番波折纔在鎮江定形成名。

鍋蓋面

種類

鎮江的面有“紅湯麪”和“白湯麪”之分,紅湯麪就是放醬油的,白湯麪是放骨頭或其它湯汁的,還有一種幹拌麪,沒湯,也是醬油拌的。一般店裏都是賣紅湯麪,紅湯麪裏又有各種品種,光放醬油再放些蒜花香菜末的,就是光面,光面現在基本沒什麼人吃的,起碼裏面要加些菠菜、豆芽、大蒜、香乾什麼的;還有豬肝麪、腰花面、長魚面、香腸面、雪菜肉絲麪、青菜香乾面……還有就是光面加一隻荷包蛋或煮雞蛋的。所有這些面都是在漂浮着小鍋蓋的大鍋裏下出來的,所以統稱鍋蓋面。

來源傳說

鍋蓋面的來歷,民間有很多種說法。

傳說一

相傳從前山東有戶人家,只有夫妻兩人。夫妻倆感情很好,但丈夫老犯病,胃口不開。妻子傾心照顧,但下的面丈夫不是嫌硬,就是叫爛,始終吃得很少。吃得太少,病情加重,妻子非常着急,想辦法要讓丈夫胃口大開。

有天,她用粗竹篾排成行,用繩連起來,再用粗竹槓壓在上面“跳”面。面壓平了,疊起來再“跳”,直到把面“跳”得像紙一樣薄,再切得很細。然後,妻子將面下到鍋裏,就出去拎冷水,回來遲了,麪湯溢了出來,她連忙掀起鍋蓋,將湯罐裏的水往鍋裏澆,一不小心,把湯罐蓋子碰進鍋裏。面燒好後,丈夫一嘗,既爽口又適味,三口兩口就把面吃完了,並對妻子說:“今天你這面怎麼下得這麼好吃,我還要吃。”妻子說:“今天湯罐蓋子滾到鍋裏了,面鍋裏煮鍋蓋”。丈夫說:“你再給我來碗麪鍋裏煮鍋蓋。”妻子見丈夫胃口大開,再用湯罐蓋子放在鍋裏蓋在面上煮給丈夫吃。以後,妻子天天煮鍋蓋面給丈夫吃,過了一個月,丈夫的病就根除了。

丈夫身體好後,便到江南去訪友。一去三年,全無音信。妻子非常思念丈夫,就趕去江南尋找。在鎮江,她只好靠自己的煮麪手藝到一家麪店裏做夥計,慢慢地找自己的丈夫。妻子還想道:我的鍋蓋面很有特色,丈夫肯定不會忘記,有朝一日他來到這裏吃到鍋蓋面,就會找到我的。因此,她天天都把鍋蓋面做得非常地道,引來了大批食客,使這家本來生意清淡的小店一下子興隆起來。

原來丈夫到江南訪友未着,也流落到了鎮江,困在一座破廟裏。一天,他聽人說街上有家麪店經營的面很有特色。他想起自己在家裏,天天都能吃到妻子做的鍋蓋面,而現在卻如此落魄,就非常想念妻子。他也趕到那家麪店吃麪,面剛一入口,就感覺到妻子那高超的手藝。再吃一點,他更加堅信這面是妻子煮的。他直入廚房一看,煮麪的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子。兩人相遇後,自然很高興。他們想到既然鎮江人這麼愛吃“鍋蓋面”,還不如自己兩夫妻開個麪店,不回山東老家了。這樣,“鎮江夥麪店”就開張了,“夥面”成爲鎮江有名的食品一代代傳了下來。

傳說二

那時,鎮江人喜歡吃夥面,街頭巷尾都有不少夥麪店。夥麪店的.麪條不是像現在用手擀出的,是人坐在長長的擀麪杖上,在和好面的擀麪桌上“跳”(壓)成薄片、再用刀切細而成,這樣“跳”出來的麪條柔韌性特好。

有一年,第一次下江南的乾隆到了鎮江金山寺換了一身便服,帶了一名隨從太監,一路尋到鎮江名氣最大的張嫂子夥麪店坐下。動作麻利、做事迅捷,和氣客套、體態端莊的張嫂子又是上茶又是遞熱毛巾。乾隆的隨從傳下話:“要吃鎮江夥面!”不知是因爲乾隆來得早,還是張嫂子起得遲,待吩咐傳下後,裏邊面還沒跳好。張嫂子直催還在跳面的丈夫:“快,動作快些啊!”丈夫愣了愣:“我不是跟平常一樣嗎?”那邊,張嫂子就趕快舀水下鍋,往竈膛裏點火。但這天好像什麼都變得慢了。越是急,水越難開;越是急,面越難跳好。

隨從又進來催了……張嫂子趕快催丈夫切面,自己又往竈裏添了把柴。很快,鍋裏的水開了,丈夫的面也切好了。這時,隨從又進來催,張嫂子正抓起一把面往鍋裏撂,邊回話邊趕快蓋鍋蓋,忙亂中,把湯罐的小蓋子撂進面鍋,在水面上飄飄蕩蕩的。還沒等張嫂子放好作料,鍋裏的水又滾開了,直往上翻,快要溢出鍋外,張嫂子一見,趕快用勺子舀了兩勺湯罐裏的溫水一澆,面鍋裏平靜下來。水再一開,張嫂子就用小竹籠子、長筷子將麪條撈進碗裏。正要端,那隨從已一手接過去。

忙碌了一陣的張嫂子倚在門外,想聽外面顧客的反應,直聽見那人端起碗吃着,連聲說:“味道不錯,味道不錯,不爛不硬,噴香爽口!”張嫂子正要轉身再去鍋邊下面,哪知身着便服的乾隆竟踱步進來,乾隆見到情景一聲驚叫:“呀,你怎麼將鍋蓋放在面鍋裏煮起來了?!”這一叫,張嫂子才發現自己手忙腳亂,一下子竟將湯罐上的小鍋蓋錯當成了大鍋蓋,連鍋蓋撂到面鍋裏還不知道。正在這時,丈夫也過來說:“外面的顧客個個都說今天的面,味道特別好,你是加了什麼好作料了?”張嫂子指那小鍋蓋說:“怕就是因爲面鍋裏面煮鍋蓋吧?”

從此,鎮江的鍋蓋面名聲大振,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鍋蓋麪店。

傳說三

以前有個家裏只有老爸帶着三個兒子過日子,家裏沒有女人啊,日子過得窮湊合,刷鍋從來都不洗鍋蓋的,也沒什麼東西吃。一次家裏來客人,就剩點麪條了,也沒有油鹽醬醋什麼的佐料,就光把麪條放在大鍋裏煮,麪條下鍋了,習慣地拿起平時自己做飯的小鍋蓋子放進鍋裏了,也沒留神,就出去找鄰居借佐料,回來麪條已經煮好,居然滿屋飄香——原來這家鍋蓋從來不洗,上面的佐料都很齊全啊,從此鍋蓋面就出來了。

製作方法

鍋蓋面,用的麪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一個木板上,木板邊的牆上有根竹槓,先要人揉麪,然後坐槓上不斷跳着壓木板上的麪糰,反覆多次,把面壓緊壓實,再把麪糰壓薄,這樣面積自然增大很多,再疊成多頁,然後用鍘刀,把疊起來的面鍘成細條,可以根據顧客要求有粗有細,不過一般是韭葉般寬。這種麪條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在嘴裏耐嚼有勁,味道獨具。鍋蓋面的底料也十分講究,祕製醬油汁加上十餘種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材料:麪條100 g,醬油25 g,綿白糖1 g,雞精5 g,蝦米1 g,青頭※10 g,熟豬油15 g。

步驟:

1.將鍋放在中火上,加入清水250 g,蝦米下鍋煮沸,3分鐘後,放入綿白糖、雞精、熟豬油、青頭,溶解完後倒入醬油,燒沸離火,裝入碗內待用。

2.鍋裏放清水燒沸,放入麪條,蓋上小鍋蓋。面鍋滾沸後,加適量清水,使麪條熟透,大沸時揭去鍋蓋,清除浮沫,撈出麪條放入待用碗內。

其他:

青頭製法:青頭是用各種蔬菜製成的滷汁,可分爲生、熟兩種。生的有蒜泥、漂兒菜;熟的有青菜、青椒,將這些蔬菜擇洗後,用沸水燙熟,切成絲或段即可。

煮食特色

“面鍋裏面煮鍋蓋,先燙澆頭再燙筷”,是鎮江的鍋蓋面特色的高度概括。

跳:

將揉好的麪糰放在面板上,光滑滑的粗毛竹橫在麪糰上,竹竿的直徑有6、7釐米粗,竹竿的一端套在固定在案板上的鐵圈裏,跳面的漢子坐在毛竹上,單腿着地跳躍擠壓約千餘次才能將麪糰壓成薄薄的麪皮,再用大刀切成寬細均勻的麪條。

漂:

大鍋裏漂着小鍋蓋,四周透氣但開水不外溢,木鍋蓋壓住翻滾的面頭,控制對流的速度和路線,不論怎麼煮,麪條在鍋中的位置可以保持基本不變,麪條貼在鍋蓋下,水在其周邊沸騰,水與鍋蓋之間沒有空隙,煮熟的麪條就很筋道。而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也爲麪湯增加了另一重鮮味。

熬:

醬油熬製是鍋蓋面製作的一大精髓。鎮江的醬油是有名的,至順鎮江志記載有“醬鄰境多仰給於此”。而鎮江鍋蓋面選用鎮江特供黃豆醬油,加入十餘種佐料,如地龍,桂皮,香草,八角,鎮江南山深處野生菌菇,長江江蝦子,雞骨等,先猛火燒沸,後調至溫火熬數個小時,加入適量食鹽、白胡椒粉,冷卻涼透,2天后方可食用。

澆:

“面鍋裏面煮鍋蓋,先燙澆頭再燙筷”。 鍋蓋面澆頭原料都爲鎮江地產,有長魚、腰花、餚肉、碎肉、佔肉、牛肉、雞蛋、豬肝,乾絲、素菜等,各色各樣的澆頭,燙在麪湯裏,卻香在碗裏。

標籤: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