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三年級數學《面積認識》評課稿(3篇)

其他2.98W

三年級數學《面積認識》評課稿1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學習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人教版教材將認識面積和麪積單位放在一課時進行課堂教學比較充實。而新課標教材認識面積獨立成節。教師必須吃透教材編寫意圖,利用廣泛的課程資源來教學,在學習本課知識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熟識的事例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從而爲後續的面積單位的學習和麪積計算的學習做好準備。羅老師的課讓我回味無窮:

三年級數學《面積認識》評課稿(3篇)

一、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本節課上,羅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體會,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結合學生自己找的身邊的具體實例,通過摸一摸書桌面的動作,找一找身邊還有什麼有面積等活動,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其次通過找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感受面積並認識到平面圖形也有面積,又出示開口圖形,學生學生在對比中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以完整的認識面積的含義。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練習設計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爲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着依賴性。羅老師根據中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各種梯度的習題,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面積之後,既鞏固了面積的概念,又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在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時,追問學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來,在擺鋪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第三個練習讓學生估測圖形的面積應該是有多少個小方格,其實是在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理解面積是二維的,通過課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塊填充整個圖形,進一步豐富了面積的概念。

三、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上,無論是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還是讓學生用不同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羅老師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拼擺等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加深學生對建立統一測量單位重要性的體驗。

三年級數學《面積認識》評課稿2

今天在網上觀看了著名特級教師俞xx在xx年上的一節三年級概念課《面積的認識》,底氣造就了大氣,正是俞老師自身的底氣—————對教材的獨特見解,深入的挖掘;對學生的瞭解;對知識建構的把握,造就了這一堂大氣的概念課。老師們都知道,概念課好上,但是要把一節概念課上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俞老師卻給我們展示了一節充滿大智慧的數學概念課。下面就把我聽課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1、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紮實的課。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說“在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是什麼呢?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鍊了他的能力;再進一步是他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愈來愈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俞老師從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和學生談自己理解的“面”;接着是對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引導,過渡到數學學科中所謂的“面”,揭示面積的概念,再接着,組織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安排測量身邊物體面積的實踐體驗活動,鞏固知識,積澱新經驗,內化知識。學生從學到什麼是物體的面,到發現面是有大小的,再到主動測量,主動建立測量標準,無不體現這是一節紮實的課。

2、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充實的課。

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俞老師面向全體學生,該動手時全體都動手,該思考時,學生都被俞老師引入深深地思考中,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幹,從這一意義上講,這是一節充實的課。

3、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平實的課。

聽俞老師的課,沒有一點作秀的痕跡,就像他在上一節平時的課。從課的開頭就可見得,一般的公開課,上給聽課者聽的成分居多,總是用一些高科技的多媒體手段吸引聽課的老師,總是讓孩子們去配合自己的表演。可是俞老師的課時紮紮實實上給孩子們的課,沒有用過多的多媒體手段,只是用自己的幽默風趣的.語言,簡潔明瞭的帶領孩子們去遨遊數學的世界,全無他人,這是一節真正的平實的課。

4、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真實的課。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從這一意義上講,有遺憾的課纔是一節真實的課,有缺點纔能有進步,才能給聽課者留下反思的空間,才能與聽課者一同進步。俞老師的這節課在開頭用了大量的時間在生活中找物體的面,學生面的概念建立的很好,可是正是這一部分用的時間太長了,導致後面學習面積的概念,面積單位用時短,學生的操作稍嫌少了些,如果學生的操作在多一些,學生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將更加深刻。

紮實、充實、平實、真實的課堂是我們教師對課堂的追求,

俞老師正是給我們展現了一堂這樣的課。

三年級數學《面積認識》評課稿3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特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本節課中,劉敏老師從學生身邊常見的平面圖形入手,接着創設了問題情境,驅動了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劉老師的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面積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一、概念的掌握比較紮實

在課的開始,劉老師通過讓學生摸數學書、桌子、黑板表面、鉛筆盒蓋的面,直觀感受物體表面的大小,再讓學生比較黑板面和數學書面的大小,通過比較引出面積的含義。接着再讓學生通過練習說一說什麼是數學書、課桌面、鉛筆盒蓋的大小,鞏固學生對面積概念的理解。隨後又讓學生自己選擇周圍物體並比較他們面積的大小。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自主說一說周圍物體表面的面積,和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讓學生充分感知並且初步理解面積的概念。

二、體驗策略的多樣性,感知用正方形進行測量的優點

劉老師先讓學生猜一猜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激發矛盾。再引導學生藉助老師提供的學具,同桌合作交流,自主選擇工具進行測量比較。讓學生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初步感知用正方形進行測量比較的優點。這一環節是整節課教學的難點,這裏放手讓學生充分自由發揮,學生可以將兩個圖形重疊後,再進行觀察;可以用方格子擺一擺數一數;還可以用長方形紙條擺一擺數一數……最後通過“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些”的問題的爭論,讓學生初步感知用正方形擺或畫正方形格子的方法比較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