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考試

七年級語文的第三次月考試卷分析

考試2.48W

一、試卷板塊

七年級語文的第三次月考試卷分析

七年級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共三大類,即積累運用、閱讀、作文。涉及到新課標中四個方面的內容,即識字寫字、綜合實踐活動、閱讀和寫作。具有以新課程標準爲導向,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特點。試卷共有試題19題,總分值100分,其中積累和運用(包括字正腔圓、文苑集萃、慧眼識“瑕”、看雲識天氣、以詩爲“話”、濃濃親情)共23分、現代文兩篇共30分、課內文言文7分、作文40分。經抽樣,各班試卷得分率(%)及成績優差率(%)如下:

各班試卷得分率

題型 積累和運用

(23分) 閱讀理解(37分) 作文(40分)

現代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作文 點評

題號 1——6 7——14 15——17 18 19

得分率 55% 44% 33% 62% 66%

各班平均成績及優良差的統計

班級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加強班 普通班

平均成績 57.26 57.52 47.38 44.55 45.26 42.36 48.79 49.91 57.39 46.4

優(60以上) 42% 41% 13% 3% 10% 4% 13% 21% 41.5% 10.6%

良(59--49) 41% 44% 40% 38% 35% 21% 45% 37% 42.5% 36%

差(48以下) 17% 15% 47% 59% 55% 75% 42% 42% 16% 53.4%

二、各題典型答題錯誤分析

從教學情況的調查卷面來看,我們發現失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知識不紮實,錯別字太多。 第1題是課文字詞的書寫,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會讀不會寫,集中表現在“謐”寫成“祕”,“苣”寫成“巨”,“骸”寫成“孩”等幾個字。第2題與第3題是考學生平時的積累,多數學生錯在把人物的名字寫錯。在簡答及作文中都出現了常用的錯別字。

2、閱讀理解不準確,答題不到位。7~17題爲閱讀分析,普遍出現的問題在於某些學生不能從整體上領悟文章的要旨,捕捉重要信息,因而出現了理解上的不準確,造成答題的不到位。其中第9、14、17題得分較低。如第9題,許多審題不清,該題是讓學生分析打比方這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但大多數學生卻答成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對於作用,學生不能結合原句來談,也沒有點出說明文語言的特點。如第14題,許多同學審題不清,該題是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談談對文章最後一段的理解,也就說要從自身上,聯繫實際來談,但多數同學只是就文章的內容進行簡單的闡述,有同學雖理解了題意,沒有結合文章的最後一段來談,導致失分。

3、表述不嚴謹,詞不達意, 某些學生儘管也能領會到一點含義,但表述能力差,往往詞不達意。第5題是想象題,要求用自己的語言,將“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這個場景描寫出來。可有的同學不能發揮想象,只是將原詩句進行了簡單的擴充,沒有意境,再加上語言的蒼白,從中也暴露出還有很多同學在平時的學習中只是一味的抄寫,從來都沒有認真的做過思考,所以不知所云。而普遍失分的原因還在於表述不嚴謹,詞不達意,說了一大堆,卻連寫什麼內容還不知道。還有的同學,甚至空白,不會寫。第11題是概括題,要求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記敘的內容。失分同學主要在於表達語言含混不清,只是把原文各個語段的話語抄進去,文字之間缺少內在聯繫,組不成完整的一句話,也不夠簡潔。

4、寫作基本功不夠紮實。字跡潦草,錯別字多,整篇文章看起來很亂,給閱卷老師不好的印象。文章內容不能緊緊抓住主題來寫,其結構散亂,選材範圍狹窄,缺乏創新意識。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以“回家的感覺”爲話題,寫一篇作文。學生平時缺乏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所以寫出來的文章乾巴巴的,沒有真情實感。第19題來,要求修改自己作文中不足的一處,並說出修改的理由。許多學生不會修改病句,不懂句子的成分及短語的類型,也不明白如何來修改病句,比如說:句子成分雜糅,詞語搭配不當,句子語序不當等。所以要談修改的理由,那自然是無從談起。

三、對試題的評價

1、該份試題難度適中,題目切合學生實際。試題立足基礎,對漢字、文學知識的考查,無不體現對基礎知識的積累、識記、運用等基本能力。“運用”“體驗”性試題體現了研究、感悟體驗、創新學習的方向,並注重了對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查。現代文“閱讀題”體現了開放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特別是第10題和第14題,讓學生聯繫實際,調動自身的感悟體驗,真正體現了大語文的特點。古文“閱讀題”也比較淺顯,符合學生學習實際。試題在穩中求新的基礎上,增加了感悟類及實踐類題目的考查。但又不是架空設想,而是立足於教材“實踐活動”的教學要求,在這基礎上作一種初步的嘗試,但較多的失分,又提醒我們教師要注重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習慣、方法的培養,對於生活的感悟和體驗,以便更快的適應新的教學形勢。

2、兩篇現代文和一篇課內文言文,檢查了學生依據文體特點整體感知內容、組織概括語言、掌握寫法、深入理解句意等求知能力,以其樸實無華的語言,以其獨特育人的方法,激發文章與學生心靈的碰撞,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素養。那些結合社會生活、時代特點舉例、談感受的題目,更是引發學生對文質兼美作品思想的共鳴,對社會生活的深入理解,這篇話題作文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學生答題中的不足,又要求我們在平時應有效地進行相應的訓練,強化對學生語言的概括與表達能力的培養。

3、切合七年級學生的特點,處處體現與強化了各項能力的綜合考查,整張試卷,既有基本的識記、積累運用的能力體現,又有創新、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查,既有組織概括語言能力的要求,又有寫作綜合能力的體現。

四、對教學的建議

1、課堂教學中必須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隨着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考試也在不斷地變化。最大的變化是由以前的注重知識的考查轉爲注重能力的考查。能力不是靠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在自己的經驗體驗中習得的。因此,必須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改變爲主動的探索,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索中自己去建構知識,並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儘量少講、精講,尤其不能滿足於將一個一個的結論拋給學生和搞所謂的大運動量的題海訓練,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引導、幫助、支持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自主學習活動,要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驗、內化,並在這過程中去習得直接經驗

2、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實踐證明,光靠課本上提供的一點點知識,學生是學不好語文的。在考試中,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社會知識貧乏症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必須大膽地將學生引出課堂,把他們引向社會、引向電視、引向圖書館……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3.聯想和想象、改變閱讀教學的觀念,正確使用教材。 長期以來,閱讀教學追求的是用知識來解構課文,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中心意思、歸納寫特點作爲閱讀教學的最終歸宿。一篇課文,兩課時、三課時下來,學生得到的,只是一個乾巴巴的知識框架和幾條經過繁瑣分析後架空出來的結論。因此,必須樹立正確的閱讀教學觀,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

4、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表達能力偏低,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嚴重製約着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表 達能力,必須從根本抓起。即要十分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能力。

2、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實踐證明,光靠課本上提供的一點點知識,學生是學不好語文的。在考試中,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社會知識貧乏症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必須大膽地將學生引出課堂,把他們引向社會、引向電視、引向圖書館……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3.聯想和想象、改變閱讀教學的觀念,正確使用教材。 長期以來,閱讀教學追求的是用知識來解構課文,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中心意思、歸納寫特點作爲閱讀教學的最終歸宿。一篇課文,兩課時、三課時下來,學生得到的,只是一個乾巴巴的知識框架和幾條經過繁瑣分析後架空出來的結論。因此,必須樹立正確的閱讀教學觀,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

4、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表達能力偏低,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嚴重製約着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表 達能力,必須從根本抓起。即要十分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