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設計2.76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

一、複習準備

1.複習舊知,鋪墊引導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前兩天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還記得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嗎?

生: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在學生說的同時,教師配以投影展示,讓學生注意到圖形的轉化。)

談話:同學們對前面的知識掌握的真不錯。

二、新知探索

(一)呈現實際情境,感受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師:這裏有一個灌溉堤壩的橫截面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

師:梯形的面積到底該怎麼計算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研究。(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師:你認爲我們該從哪兒入手研究呢?

(學生思考片刻可能會回答:可以先轉化爲學過的圖形)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梯形,而且需要我們計算它的面積。那麼到底該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我有個建議,發揮小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二)提供材料,自主探究圖形的轉化過程

1、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

師:下面我們共同來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小組全作的要求如下:

a.利用你們小組的梯形學具,先獨立思考能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什麼圖形。

b.把你的方法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共同驗證。

C.選擇合適的方法交流彙報。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參與並給以適當的指導。讓部分小組上黑板展示)

3.全班彙報交流

師:同學們已經用不同的方法轉化成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哪一個小組先派代表給同學們講解,其他時小組的同學可以隨時提問。

生1:我們小組的方法是用兩個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學生邊動手演示,邊說轉化過程。)

生2:我們小組是把梯形沿兩腰中點剪開,變成兩個小梯形,再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生3:我們取了兩個相同的直角梯形,因此,拼成的圖形是長方形。

(三)探索、歸納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同學們介紹了各種方法,現以第一種轉化爲平行四邊形爲例(實物投影出示),這一個梯形和轉化後的平行四邊形有什麼聯繫?怎樣推導其面積公式?

生:梯形上、下底的和等於拼成後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生:梯形的面積是所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生: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教師板書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師:一個梯形的面積爲什麼要除以2?

生:因爲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有兩個梯形,求一個梯形就需要除以2。

師:請同學們再任選一種轉化方法進行推導,驗證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剛纔的是否一致。

師: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麼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應怎樣表示?

板書:S=(a+b)h2

(學生在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後,安排計算堤壩橫截面的面積)

三、聯繫實際,鞏固運用

1.試一試

引入:梯形的用途很廣泛,在很多物體中都經常看到梯形。下面我們來解決一些日常中的問題,計算下列梯形的面積

(1)出示籃球場的罰球區圖形,請計算出罰球區的面積。

(2)出示汽車側面玻璃,要製作這扇門的窗戶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的有機玻璃?

2.練一練第1、2、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思考題

我們經常見到圓木,鋼管等堆成下圖的`形狀,求圖中圓木的總根數,你有幾種解答方法?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上課,談談你的收穫。

案例分析: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形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的教學應該說較好地落實了這一理念。具體體現在:

1.學習策略的變化是本節課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如:在探索新知這一環節中,改變了過去由教師講解、代替學生操作的傳統教學方式。通過動手實踐小組內交流選擇可行的方法這樣三個步驟,完成了轉化和歸納的全過程。突出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新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使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的全過程,並從中體會到了探究所帶來的樂趣。

2.第二個突出的特點是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如練習題的設計就突出體現了這一點。通過計算學生比較熟悉的籃球場中的罰球區圖形的面積,某些汽車側面的玻璃面積等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眼光認識事物,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不足之處:學生手中的梯形學具應具有多樣性(大小不同;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形狀相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轉化的過程中去體會: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這一條件的重要性。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梯形的特徵,學會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並形成一定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過猜想、探索、驗證,從而獲得新知,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表現、創造的機會,使他們成爲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和實踐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剪刀各種梯形圖片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1.回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簡單說一說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出示教材59頁例題情境圖)這是一個堤壩的橫截面,它是什麼形狀的?想一想,我們如何求它的面積?(學生說想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複習舊知,啓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大膽提出猜測,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使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與方向。

⊙實踐交流,探索新知

1.轉化梯形。

師:我們已經會算哪些圖形的面積了?你能把梯形轉化成哪種學過的圖形?

學生拿出梯形,小組之間合作,嘗試把梯形進行轉化,師巡視指導。

2.彙報展示。

師:請你們把轉化的成果展示出來,再說說轉化的過程

方案一: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下圖:

師: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來的梯形有什麼關係?

預設生

1: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生2:梯形的高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生3:梯形的面積等於所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方案二:把一個梯形攔腰劃分爲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下圖:

師:在這種轉化方法中,得到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來的梯形有怎樣的聯繫?

學生髮言後師指出:梯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相等的,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是梯形高的一半。

3.推導公式。

師:通過剛纔的操作,我們把梯形轉化成了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還知道梯形與所拼平行四邊形的關係,你能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出梯形的面積嗎?

根據方案一引導學生說出:由於梯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而平行四邊形的底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與梯形的高相同,所以梯形的面積等於(上底+下底)×高÷2。

(1)請學生說說公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字母公式的寫法。

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表示梯形的上底,用b表示梯形的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則S=(ab)×h÷2。

(3)請學生填寫教材上的問題,用文字和符號兩種方式表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完成教材59頁問題一。

(1)提問:求堤壩橫截面的面積就是求什麼?需要知道哪些條件?用到什麼公式?

(2)請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是這一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後,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讓他們掌握主動探索、大膽猜測、積極驗證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相互合作、主動探索,真正處於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把新知識轉化爲舊知識。新知、舊知有機地融爲一體,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計算,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己來完成,使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60頁“練一練”4題。

找準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量出長度,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完成教材60頁“練一練”5題。

引導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利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上底的根數+下底的根數)×高的根數÷2,就能得到這堆圓木的根數。

設計意圖: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精神的體現。練習題的設計,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既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又有綜合性的題目,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課堂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在探索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多種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而且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多的收穫。

⊙佈置作業

教材60頁“練一練”2、3題。

板書設計

探索活動:梯形的面積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