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5篇

設計1.59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猴王出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5篇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

【預設目標】

憑藉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爲“猴王”的一段經歷,學習美猴王敢於挑戰的精神。

【預設過程】

一、錄像導入,激發興趣

1、看《猴王出世》動畫片。

2、簡介《西遊記》(學生):

“導入”猶如一堂課的“鳳頭”,在課堂教學前通過觀看錄像,並且自由談論“畫”中之物,讓學生對石猴產生了強烈興趣,繼而帶着好奇進入課文,併爲學習課文,理解文意作鋪墊,讓學生初識內容。

二、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1、自由讀文,解決問題:

⑴ 石猴是怎樣出世的?

⑵ 石猴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引導讀悟:

⑴ 讀一讀描寫石猴出世的語句。

⑵ 要求用自己的語言簡述石猴成猴王的經過,並提出要點。

⑶ 研究2~4自然段,注重石猴變猴王的原因是什麼?石猴入洞一刻的表現證明什麼?石猴發現的天地如何?

(在這裏理清了文章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有層次地讀悟。給學生自由研讀,探究問題的空間,在無拘無束的思維狀態中,徜徉於課文語境,生出情趣,釋放靈性。)

3、重點詞句,琢磨體會:

⑴ 反覆朗讀,從石猴的`生活習性中體會石猴的快樂。

⑵ 回放錄像中石猴進水簾洞鏡頭,讓學生學習表演,注意“瞑、蹲、縱、跳、睜、擡、觀”這些動詞,把石猴不信邪,敢於跳泉的形象生動地演示出來。其中穿插的分角色表演“石猴”引衆猴進洞內享受這天造地設的家當及引衆猴所說的話,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表演中再次體會到石猴的聰明、機靈。

(看動畫片、表演節目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因此教師投其所好,讓學生們多種感官調動起來,並積極投入角色。在排練過程中更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探索性,讓學生愉快學習,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三、課外延伸,拓寬思維

1、自由議《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所作所爲。

2、自由評《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性格特點:

(學完課文,學生已深切地體會到了祖國的燦爛文化,並由衷地喜歡上了中國古典名著。教師要珍惜課外這個“練兵場”,主張學生課後主動閱讀,從而拓寬視野,增長見識,並不斷地獲取學習語文知識的本領。)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2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鼓勵學生課前收集資料,互相交流。並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願望。

二、教材分析

《猴王出世》這篇略讀課文是古代白話中,節選自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第一回。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這石猴與羣猴玩耍時,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羣猴拜爲猴王,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爲的特點。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質,並從中受到教育。

3、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瞭解課文的背景資料,準備重點語句的課件。

學生準備:有條件的學生閱讀《西遊記》。

(四)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①引導談話:《西遊記》大家都看過吧。在這部小說中,你最喜歡誰?

②進一步引導:孫悟空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引入: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一過程。(板書課題)(圍繞孫悟空展開談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①讓學生自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勾畫不明白的地方。

(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

②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主要是字詞方面的),組織學生討論解決。重點指導:“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個序齒排班”

(本文文字稍顯晦澀,在疏通文章上教師需給學生提供更多幫助。)

3、細讀課文,瞭解孫悟空成爲美猴王的經過。

①提問:石猴是從哪裏來的'?起初他過着怎樣的生活?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瞭解石猴的來歷。)

②指導分析石猴成爲美猴王的過程,探討從中體現了他怎樣的特點。

(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感悟人物品質。)

重點指導下列語句:

(1)“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爲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2)石猴笑道:“真是個我們安身之處。裏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

(4)指導讀重點語句。

(5)指名複述石猴成爲美猴王的經過。

(由關鍵語句感受石猴成爲美猴王的經過,抓住描寫人物動作、語言、行爲的語句體會人物特點。)

4、品味語言。

①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自己喜受的句子,反覆朗讀。

②組織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引導其感受白話文獨特的語言美。

(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鑑賞能力,激發學生對古典名著的興趣。)

5、作業設計

①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瞑目: 遂有靈通之意:

報男挈女: 抓耳撓腮:

②石猴有着怎樣的性格特點?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6、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

無私無畏 勇敢頑強 身手不凡 當仁不讓 敢作敢爲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根據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第一回改編。主要講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羣猴玩耍時,發現了一股瀑布,相約能進入瀑布而不傷身體者爲王。石猴第一個勇敢地跳進瀑布,結果發現了水簾洞,因此被羣猴拜爲猴王。這個勇敢的石猴就是後來的孫悟空。作者巧妙地將猴的特徵與人的性格融爲一體,塑造出一個機敏、聰慧、勇敢而又善良的猴王形象。這個形象以其獨特的魅力,令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爲之傾倒。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朗讀課文,感受古代白話文的特點。

3、瞭解石猴出世併成爲美猴王的經過。結合有關語句,瞭解石猴的性格特點。

4、體會作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嗎?知道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誰嗎?(簡介作者及《西遊記》主要內容。)

2、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是誰?(孫悟空)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猴王出世》,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瞭解故事。

1、自由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3、開火車式讀文,檢查閱讀情況。

4、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圍繞這件事情,作者講述了哪幾個部分?[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講石猴出世及生活情況。第二部分(3---5自然段)講石猴和羣猴一起尋找山澗源頭,來到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進瀑布,發現了水簾洞。石猴被稱爲王。]

三、精讀課文,解讀人物。

1、再次讀文。思考:石猴是憑藉什麼成爲猴王的?你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2、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了解石猴出世併成爲美猴王的經過。

(1)、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

(2)、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石猴勇於擔當責任,勇敢地擔當起了探險的責任。)

(3)、“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眼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鐵板橋。”(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瞑、蹲、縱、跳等一系列的動作寫出了石猴敏捷的身手,表現了他過人的本領。)

(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着,就拜他威望。我如今進進出出,尋了這一個洞天與諸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石猴的`聰慧、機敏。他不僅有過人的勇氣與本領,還很有心計,天生就是做首領的材料。至此,一個天設地造的神猴就走完了從石猴到猴王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孫悟空真是一個勇敢、機靈、才智過人。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其他的西遊記故事嗎?誰來講一講?(引導學生講講自己知道的西遊記中的故事,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五、課外閱讀擴展。

1、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2、摘抄喜歡的語句,積累到“採蜜集”本上。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4

一、揭示課題

1.揭題,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

2.談談你對人物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感知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交流自學情況。

三、瞭解石猴的由來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瞭解石猴是從哪兒來的。

2.交流。

(1)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理解“蓋自”(自從)、“即久”(已久)、遂(於是)

◇提示:這一句交代頑石生成的環境。

(2)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朗讀並感受作者運用了排比句,語言簡練,初步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提示: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勇敢。寫出了石猴出世後自由自在的生活,爲後文石猴敢於進洞埋下了伏筆。

四、瞭解石猴成爲猴王的原因

1.自由讀讀2~4自然段,畫出並理解石猴成爲猴王的相關句子。

2.交流。

(1)“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爲王。”

(2)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

3.用自己的話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

五、課外閱讀擴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石猴出世的經過,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體會古典名著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感受孫悟空最初的形象,體會石猴的特點,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西遊記》主題曲,導出《西遊記》,學生說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2、說說給你最喜歡誰?爲什麼

3、創設情境:很多同學都喜歡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孫悟空神通廣大主要表現在斬妖除魔上,他說在這節課上要教我們一些學習的法寶,讓我們班同學在學習上變得神通廣大,你們想學嗎?

4、這節課我們就來讀讀我國古典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的第一回《猴王出世》。揭示課題《猴王出世》,板書。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猴王是怎麼出世的?又是怎麼成爲猴王的?

二、初讀(朗讀課文)課文,把握整體

1、初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情況。

3、理清脈絡。

4、小結法寶一:初讀(朗讀課文)課文,把握整體。評價。

三、再讀(快速瀏覽)課文,掌握方法

1、再讀課文,思考:猴王是怎樣出世的?

2、反饋交流。

3、在猴王出世一部分中,出世後的.他都做了些什麼呢?

(出示)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從內容上體會石猴的自由自在、逍遙快樂、親和友善、頑皮可愛,從寫作方法上體會名著語言特點、語言美。

4、小結法寶二:再讀(快速瀏覽)課文,掌握方法。評價。

四、三讀(跳讀課文)課文,學以致用

1、學生自選重點句分析品悟。

2、反饋交流。

例: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機智、靈巧、敏捷、勇敢?)

3、小結法寶三:三讀(跳讀課文)課文,學以致用。評價。

五、用自己的話概括:石猴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

六、課外拓展

學習本課方法,從內容、寫作方法兩方面去品詞析句,感悟人物品質、體會古典名著的語言美。

(一)妙筆生花:

把下面兩個片段多讀幾遍,注意描寫動作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然後寫一個同學們勞動或活動的片段。

(1)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

(2)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兒,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竈爭牀,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二)課外閱讀擴展。

閱讀《西遊記》故事書,準備召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設計:

21、猴王出世

出世

探洞

稱王

自由

快活

友善

敏捷

勇敢

爽朗

聰明

【設計思路】

一、導入部分,我採用情境導入,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播放《西遊記》主題曲,由歌曲《西遊記》出示書本,又由書本走進人物,創設情境:由孫悟空斬妖除魔神通廣大聯想到教會我們班同學在學習上變得神通廣大。順勢揭題《猴王出世》,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猴王是怎麼出世的?又是怎麼成爲猴王的?

二、初讀(朗讀課文)課文,把握整體。重點讓學生通過朗讀讀通讀順句子,掃除字詞障礙,並把握住文章的脈絡。爲後面的深入學習鋪墊。

三、再讀(快速瀏覽)課文,掌握方法。這一環節主要學習猴王出世一部分,除了解決猴王是怎樣出世這一問題?重點品析出世後的他都做了些什麼呢?從內容上體會石猴的自由自在、逍遙快樂、親和友善、頑皮可愛,從寫作方法上體會名著語言特點、語言美。這一段落的設計實際是我在向學生“授之以漁”。爲學生後面的自主品析重點句鋪墊。

四、三讀(跳讀課文)課文,學以致用。這一環節我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選、自畫、自悟品悟重點句,將學習主動權迴歸學生。

在以上三個環節的教學中,我不僅引導學生從內容上、寫作方法上品析重點句,從而感受中國古典名著的語言魅力、豐富內涵,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而且讓學生從中把握學習本文的三大法寶:法寶一,初讀(朗讀課文)課文,把握整體。法寶二,再讀(快速瀏覽)課文,掌握方法。法寶三,三讀(跳讀課文)課文,學以致用。

五、學生練習說話:石猴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最後要求學生用閱讀本篇課文方法,即從內容、寫作方法兩方面去品詞析句,感悟人物品質、體會古典名著的語言美來完成課後拓展:

(一)練筆,妙筆生花:

(二)課外閱讀《西遊記》故事書。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難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石猴出世到成爲猴王的經過,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難點:

1、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爲猴王的經歷,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2、國小生文言積累有限,並且本文重點在於對石猴形象的感受,因此只要能理解課文大概意思就行,不要求逐字逐句掌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1、播放西遊記短片,吸引學生注意力,討論西遊記。

2、明確課題《猴王出世》吳承恩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概內容;

1、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並回答問題。

出示課件:、閱讀提示:

提起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想知道他最初的什麼樣兒的`嗎?讀了這篇課文就能找到答案,認真閱讀課文,並回答一下問題:

1、石猴是從哪兒來的?

2、它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注: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跟同學、老師討論。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讀讀《西遊記》。

2、出示生字和注音;

遂、獐、獼、猴、頑、禽、耶、挈、瞑、竅、碣、鐫、撓、腮

3、請同學起來回答問題,討論並引導。

(出示課件和視頻回答問題;)

1、石猴是從哪兒來的?

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爲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稱。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2、它是怎麼成爲猴王的?

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爲王。

“列爲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爲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

衆猴聽說,即拱扶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遂稱美猴王。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石猴出世之後過着什麼樣的生活?

出示: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2、語段賞析

A: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吃喝玩樂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交友、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住宿

(排比;對仗工整;節奏性強,活靈活現。)

B:、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

(語言的重複,表現了石猴活潑的性格,並且將一個新生命對世界的好奇,覓得石洞居住的滿足,所見所聞毫不藏私,對同伴據實以告,樂於分享的誠實。)

C:“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竈、石碗、石盆、石牀、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攜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裏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

(簡單幾句就概括了石洞內的大概情景,帶領大家入洞居住,說明石猴聰明伶俐,後又舉論語爲例說服衆猴稱他爲王,說明石猴能辯是非,有一定的才識和領導能力。)

3、分析石猴的性格:

活潑機靈、熱愛交友、膽大自信、樂於分享、講究誠信

(此處可滲透德育內容:學習石猴優秀的品質,爲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

4、我們可以學習的寫作技巧

A、重心明確,詳略得當;

B、語言描寫生動形象,符合身份;

C、動作描寫細緻準確,形象立體;

D、神態描寫恰當;

E、對比手法,突出石猴形象;

F、豐富的想象力與現實相結合,吸引讀者的同時,也不至於荒誕。

四:課外拓展

1、四大名著

《西遊記》

——吳承恩《紅樓夢》

——曹雪芹 《水滸傳》

——施耐庵《三國演義》——羅貫中

2、拓展思考

A、你從孫悟空的身上學習到了什麼?

B、你最喜歡孫悟空什麼特點?

五:法制教育滲透;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野生動物屬於國家所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單位捕獵和破壞。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丹頂鶴、金絲猴、蟒蛇、雪豹、虎、梅花鹿等等。

六:作業佈置;

1、收集五個有關本單元四篇課文的成語或俗語;

2、試着將本課當作故事講給你的親人或朋友聽。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並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脈絡,瞭解石猴出世及其生活特點。

3、初步感受古代白話文的特點,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4.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學生背誦詩歌導入。(3分鐘)

師:朗朗書聲,琅琅乾坤。中國文學的歷史河流中,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於是,就有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說來聽聽,你知道是哪幾部嗎?

生:《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

師:非常正確。其中最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是哪一部?

生:《西遊記》

師:說到《西遊記》,你腦子裏一下子會閃現出哪些人物?

生: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

師:師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誰?

生:孫悟空。他呀會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還有一雙火眼金睛呢。

師: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出生的嗎?

生: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啊?

生:從電視劇裏看到的。

師:同學們知識真是豐富,還記得電視劇《西遊記》開頭石猴從大海中迸裂而出的情景嗎?我告訴大家那可是在我們北戴河拍攝的啊。

師:你知道孫悟空有哪些名字嗎?生說“美猴王”、“齊天大聖”等。

師:看來同學們對孫悟空的瞭解還真不少。孫悟空的這些有趣的名字你們都是怎麼知道的啊?

生:看電視劇。

師:先前我們對《西遊記》乃至孫悟空的瞭解大多是通過影視劇,其實讀作品可以讓讀者深入到作品語言中去,把自己頭腦中形象與文字的融合起來,可以達到對名著的更深理解。爲了更多、更好了解經典名著《西遊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猴王出世》。

二、學文。

師:看老師寫課題,注意“猴”字的寫法。請大家齊讀。

師:《猴王出世》根據《西遊記》第一回改編,這個改編不是改寫,而是縮寫,是原著第一回的縮寫版。是用“古代白話文”寫的,語言言簡意賅,讀起來卻耐人尋味。(揭題1分鐘)

(一)、自由讀文,初步感知全文。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讀文之前請大家明確閱讀提示:

(大屏幕出示閱讀提示):

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找出最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畫出不懂的語句,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

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師:請一位同學爲大家朗讀一下。

指定一生讀閱讀提示。

師:好。下面同學們就帶着這些小任務,朗讀課文吧。

生自由讀文。(4分鐘)

2、檢查讀文。(6分鐘)

師:同學們都陸續讀完了,老師發現大家讀得都很認真,相信一定也是收穫多多。考考你們怎麼樣?看一下這些詞句能讀得準確嗎?

分別出示:

第一組:

仙胎 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第二組:

石崖 石竅 石竈

第三組:

食草木(食是什麼意思?吃) 飲澗泉(飲是什麼意思?喝)

採山花 覓樹果(覓是什麼意思?尋找)

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 獐鹿爲友 獼猿爲親

師:看來古代白話文很容易讀懂嘛,大家掌握的多好啊。

第四組:

夜宿石崖之下 朝遊峯洞之中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指名讀。

師:這三句話有不理解的嗎?

師生釋疑。

師:把這些詞語大家不僅讀得準確,而且知道了意思,待會兒把這些詞語放到文中,相信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3、複述、概括。

師:下面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講得是一件什麼事?

生:概括這篇課文講的是石猴出世以及石猴怎樣成爲猴王的。

師:再次瀏覽課文,哪段是寫石猴是怎樣出世的? 哪段是寫石猴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學生交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敘述順序。

(二)、學習石猴出世部分(15分鐘)

1.師:石猴究竟是怎樣出世,請大家到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學生自由讀文。

交流指讀(3生)。

2.師:大家再讀思考:石猴如此出世讓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生交流感受。(與衆不同、神奇等)

師:老師也覺得很神奇,這是究竟是一塊什麼樣的石頭啊,居然內育仙胎,見風化猴?大家不妨來個猜想。

生思考並交流想法。

3.師:其實啊,原著中對這塊石頭描繪得特別具體,豐富,大家跟着老師一起來讀讀怎麼樣,看看這是塊怎樣的石頭吧。

生讀原著文字。

讀後交流,你從原著中知道了關於這塊仙石的哪些信息?

生交流比較閱讀感受。

師:大家說原著好,還是課文好?

生:原著好。

師:爲什麼?說出你的想法。

生交流感受。

師:大家真的很懂得評價和鑑賞,有機會的話就把原著找來讀一讀,你會發現更多的精彩之處的。

4.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電視劇中猴王出世這場戲是怎樣的情景?

生說出情節。

師:大家再讀一讀課文或原著,比較一下石猴出世與你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一樣嗎? 學生活動:再讀第一自然段, 交流文中描寫的畫面與電視畫面的不同之處。

5.假如現在請你來當導演排練石猴出世這場戲,你將怎樣處理?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描繪的畫面感覺比電視上看到的還要有意思,可見依賴文本展開想象,更能給我們提供自由創作的空間。但是有時候畫面也不好實現文本的表達,所以想解讀經典,只看電視劇是不夠的,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多多來閱讀。現在就讓我們再讀文字,感悟古代白話文的精妙所在。

自由讀

指名讀

(三)、學習石猴生活的部分(7分鐘)

師:石猴來到世上,怎樣生活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象他生活的情景。

指名讀(2生)

師:通過閱讀,你眼前出現了一隻怎樣的猴子?結合你自己的想象說一說。

生交流(活潑可愛、友善、頑皮可愛、有親和力)

師:你覺得石猴的小日子過得怎麼樣啊?

生交流

師:高聲朗讀此段,試着讀出石猴的快樂、自由。

指名讀(2生)。

師:品味語言,再讀此句,試着讀出節奏和韻味來。

指讀(一生)

師小結:就是這樣的語言,讓我們讀到了一隻頑皮可愛的石猴,逍遙自在的石猴。語言和內容高度融合,就叫經典。石猴就這樣生活了許多年。文中一句話表達——大家齊讀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結束語:石猴的出世就與衆不同,是一塊內預仙胎的仙石迸裂而生,石猴神異的出生方式爲後文描寫猴子的神通廣大埋下了伏筆,石猴是怎樣成爲猴王?,且聽下次分解!

第二課時

一、 回顧舊知導入:

師: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石猴出世以及稱王的過程,對這隻猴子有了初步的印象。這隻石猴成爲猴王憑藉的是什麼呢?讓我們更多的去了解它。

二.品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精讀課文,思考(幻燈片出示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石猴能成爲王,憑藉的是什麼?

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二)學生自主交流,教師引導

1.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勇敢。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2)眼前的孫悟空讓你感受到了什麼?(勇敢無畏,毛遂自薦,聰明伶俐,身手不凡??)

(3)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相關語句。

2.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過人的本領。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鐵板橋;

(2)讀句子,注意“瞑、蹲、縱、

跳、睜、擡、觀”這些動詞;

(3)邊讀邊想象石猴進洞的情景;

設計意圖:抓住文本相關語句品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3. 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他的無私。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竅??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2)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無私;

(3)通過石猴的語言,你感受到了什麼?

(4)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最後一句話,讀出美猴王的個性特點。.

4.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他的聰慧、機敏。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何不拜我爲王?”

(2)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聰慧、機敏;

(3)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教師先用問題引領學生讀書,把學生的注意力指向文字,用書中的文字回答問題;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明瞭大意的基礎上再度關注語言,關注文字中的此部分,不至於浮躁;書中的文字也融入學生的語言;讀出自己的感受,將學生想象到的、體會到的,通過朗讀抒發出來。

二、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1.過渡語:通過學習,我們對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誰來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對猴王的印象:

師:這是一隻怎樣的猴子?並說出你的理由。

這是一隻神奇的猴子,由石卵開裂而生,生即能跑能跳;

這是一隻爭強好勝的猴子,羣猴不語唯他敢於應答;

這是一直勇敢的猴子,進出水簾洞無人能及;

這是一隻識文斷字的猴子,竟認得楷書大字;

這是一隻生而知之的猴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隨口道出??

過渡:我們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在我們有滋有味的品讀中,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這就是名著語言的魅力。

3.思考:作者是怎樣塑造出這樣的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語言、動作、神態描寫 還有反襯等描寫方法,把石猴寫得非常生動。

師小結:正是因爲作者妙筆生花,才塑造出孫悟空這樣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得當運用這樣的方法,是自己的作文語言更加生動,更

有感染力。

三、拓展延伸,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可以任選一項)課件出示

(一)故事話西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二)比比誰收集得多:收集與“西遊記”有關的典故、俗語、歇後語!

(三)發揮特

長,以你擅長的方式向你周圍的人推薦《西遊記》。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原著,讓學生明白看電視不能代替讀書的道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板書設計:21、猴王出世

花果山:仙石 石猴

水簾洞:天造地設

猴王出世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讀讀記記“靈通、迸裂、避暑、造化、頑劣、喜不自勝”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石猴出世到成爲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爲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細心等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感受經典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引入,瞭解作者,提示課題

1、播放《西遊記》相關歌曲。

2、歌曲唱的是誰?你還知道其他和孫悟空有關的故事嗎?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更多孫悟空的故事。

二、認讀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1、認讀8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2、認讀詞語,理解詞語意思。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閱讀提示中的兩個問題: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2、學生帶着問題快速瀏覽課文,並在關鍵處做出記號。

3、檢查初讀效果。

四、細讀語言,深入感石猴性格特點,感受經典魅力

(一)細讀描寫“石猴出示、石猴入洞探險”的語句,感受石猴神奇、勇敢、細心的特點。

1、出示閱讀提示(一):默讀課文第一段,細讀描寫石猴出示的語句,感悟石猴的神奇。

2、出示:

①又道:“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爲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②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石猴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

3、小組交流討論,學生齊讀句子,聯繫上下文感悟石猴勇敢、細心、的'特點。

4、指導學生朗讀。

五、播放視頻《猴王出世》中的一個片段,感受內容與語言結合的經典美

1、播放視頻。

2、說說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樣的猴王?

六、課外拓展,總結提升

1、你還知道《西遊記》裏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2、課外閱讀《西遊記》其他故事。

3、總結提升。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地處農村,學生擁有的課外資料較少,對《西遊記》原著,看過的人寥寥無幾。但電視劇學生卻看過好多遍,對裏面的人物非常熟悉,這就拉進了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無形中就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迸裂”“避暑”“頑劣”“抓耳撓腮”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知道石猴出世的經過,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感受孫悟空最初的形象,體會石猴的特點,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弄懂詞語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示課題

1、創設情境:你們看過《西遊記》嗎?說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那個人物是誰?

2、你知道孫悟空打哪來?又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

3、揭示課題《猴王出世》

二、合作交流,回報展示。

1.分小組彙報難懂的字詞和句子。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石猴是怎麼出世的?他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4.朗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並在旁邊寫下批註。

5.小組合作交流,代表彙報。

6.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美猴王的個性特點。

三、再讀(快速瀏覽)課文,整體瞭解

1、再讀課文,思考:猴王是怎樣出世的?

2、反饋交流

四、三讀(跳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對猴王的印象。

2、反饋交流

例: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勇敢無畏,身手不凡?)

3、小結

五、四讀(美讀)課文,感受閱讀樂趣

1、請同學自己選擇其中最喜歡的句子與同桌交流。

2、學生自由讀,師巡迴指導。

3賞讀,指名讀。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體會古典名著的語言美。

六、課堂作業:

1、把下面兩個片段多讀幾遍,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然後寫一個同學們勞動或活動的片段。

(1)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

(2)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兒,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竈爭牀,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閱讀《西遊記》故事,準備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

七、課外拓展,總結昇華。

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書。

八、自我問答:

課文內容,學生容易理解,課文朗讀卻比較難。因此,本節課我用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讀課文,並對難度的句子進行指導,學生基本上都能把課文讀通讀懂。但很多同學在感情朗讀上卻差了很多,看來,要真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我還得做出許多努力。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0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後果。

三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質,受到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導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頑強勇敢、無私無畏的品質。

二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遊記》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2、啓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文章的前因後果。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並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七、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四自由讀課文,你喜歡那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這些段落。《猴王出世》最新教案設計

六課外閱讀擴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1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㈡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後果。

㈢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質,受到教育。

㈣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二、學法引導

㈠教師教法

導讀法

㈡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㈡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㈢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遊記》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㈠教師活動設計

1、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2、啓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文章的前因後果。

㈡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並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七、教學步驟

㈠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㈡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㈢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㈣自由讀課文,你喜歡那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㈤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四面更無樹木遮陽,左右倒有芝蘭相襯……通靈之意

(這幾句交待頑石生成的環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遊峯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㈥課外閱讀擴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一塊仙石——迸裂產石猴——成王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2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猴王出世》是第五組“中國經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讀課文。

在閱讀理解方面,第三學段的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在閱讀方法方面,繼續加強精讀和略讀能力的培養,同時提出了瀏覽能力的習得。

根據選編的課文特點和國小生的認知實際,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可指導學生感受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以及語言文字的規律,從而達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

《猴王出世》是本組最後一篇課文,節選自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第一回。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這石猴與羣猴玩耍時,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羣猴拜爲猴王。

作爲略讀課文的近代白話文小說,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抓住文前的“閱讀提示”,自主瞭解課文主要內容。不理解的詞句,可以結合註釋,或略作講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釋。

在讀懂課文“寫什麼”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麼寫”的。在課文內容學習中發現語言的規律,學習表達的方法。讓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品出經典的魅力。真正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文前“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2.用精讀、略讀、跳讀、瀏覽等多種學習方法,品位語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

3.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學生學習準備:這是一篇近代白話文,語言風格與現代白話文有較大差異,一些字詞的用法與意思也和現在不一樣。五上年級的學生學習五下年級的課文,也爲學習帶來一些障礙。所以,課前,學生要根據“閱讀提示”熟讀課文,並能在課文中做做預習記錄。

2.教師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瞭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揭示課題。

2.瞭解學生學習起點。

3.根據文前“閱讀提示”,交流學習課文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1)學生回答。(2)留在你腦海裏的是一個怎樣的`猴王?

4.小結過渡。

二、細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細讀描寫“石猴出世”的語句

1.提問:你覺得哪句話寫石猴寫得特別生動?

出示: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1)讀,你彷彿看到了石猴在幹什麼?

(2)讀這段話,讀出猴的快樂和自由

2.提問:你發現這句話有哪些特點?

3細細品讀這句話中的語言規律。

4.合作朗讀,讀出句子的節奏和韻律。

5.你讀到了一隻怎樣的石猴?寫在句子旁邊,做閱讀批註。

6.小結。

(二)細讀描寫“石猴成王”的語句

1.學生自主研讀第二個問題,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石猴成爲猴王的”,體會語言的節奏和韻律,並做上批註。

2.同桌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對比品讀。

4.你讀到了一位怎樣的猴王?寫在句子的邊上。

5.小結。

三、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1.請選擇你認爲最經典的句段再讀一讀,或背一背。

2.總結:

讀經典,不僅要讀懂“寫什麼”,更要思考作者是“怎麼寫”的。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8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古代白話文的特點,體會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用精讀、略讀、默讀、瀏覽等多種學習方法,結合有關語句,瞭解石猴的性格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石猴“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性格特點。

2.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石猴從出世的經歷,感受其形象;品讀語言,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課文是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查找字典、資料,自學課文,理解難懂的字詞並做出註釋,標註出實在不理解的字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精彩引入,揭示課題

1、播放《西遊記》的片頭曲。學生邊聽邊跟着唱。

2、師:這首歌是那部動畫片的片頭曲?(生答:《西遊記》)你們最喜歡《西遊記》裏的誰?你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

3、過渡:我們都喜歡孫悟空,那麼孫悟空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現在,讓我們掀開這一部曠世名著的第一頁,學習第一回中的一個小故事——猴王出世(板書課題,指導“猴”字書寫)。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看大屏幕,(出示問題)誰能讀一下?(指名讀)

①石猴是從哪兒來的?

②他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2.下面就請大家帶着這兩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在關鍵處畫上標記。(生讀課文)

3.都讀完了嗎?(讀完了)好,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石猴是從哪兒來的?誰能用文中的話來告訴大家?(生回答,讀第一自然段)

4.是的,簡單地說,這個石猴就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那麼,他是怎樣成爲猴王的呢?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生說)

5.石猴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又能安然無恙地出來,成就了他當王。那麼,讀到這兒,這石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說)

6.師小結、過渡:一蹦,蹦出一個石猴;一跳,跳出一位猴王。這猴王的形象已經活靈活現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裏。那麼,吳承恩先生是用怎樣的語言把他寫出來的呢?下面,我們就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

三、細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感受經典魅力。

(一)細讀描寫“石猴出世及其在山中生活”的語句,感受石猴逍遙自在、無憂無慮、頑皮可愛的特點。

師:一蹦蹦出一隻石猴,一跳跳出一個猴王。吳承恩是怎樣寫的呢?經典的魅力究竟體現在哪裏呢?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走進文本,領略其中的奧妙。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第一、二自然段。

(生自由讀)

1.提問:你覺得哪句話寫石猴寫得特別生動?

預設

生:採山花,覓樹果……

師:有同感的舉手,一起來讀讀。

出示:那猴在山中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1)讀這些句子,在你的眼前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

生:看到石猴活蹦亂跳

生:在採果子

生:左走走,右走走……

(2)從這樣的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答)感受到石猴的快樂和自由,玩皮可愛。(板書:玩皮可愛)

2.師:讀着這段文字,石猴的快樂自由同學們都體會到了,那麼,吳承恩是怎樣把石猴的`自由和快樂躍然紙上的呢?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段文字上,看看作者在這段話中運用的語言有什麼祕密……。(生自由讀)

3.交流,師生共同品讀這句話中的語言規律。

預設

師:你們發現作者寫法上的什麼特點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師:哪些句子用了排比的修辭?你能讀給大家聽嗎?

(生讀)

師:看看,寫石猴的遣詞造句上有很多祕密。

(出示: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

師:這樣的句子就是排比句,你發現了排比句的什麼特點?

生:每一句字數相同

師:從每一個小短句所寫的內容來看呢?(都在寫它的食物)簡單說這四句就是在寫一個“食”字,內容是有關聯的。再看看句子的結構是不是相同的?(都是一個動詞後邊跟着動作的對象。)

師:再看這一組排比句,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特點?

(出示句子:“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師:自己讀一讀這兩組排比句,讀的時候用心體會:應用排比修辭的句子讀起來有什麼特點?

(生讀)

師:大家有什麼發現?

生:讀起來很有節奏

生:讀起來順口

師:對,這就是排比句的特點,恰當地使用排比,讀起來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而且,讀着這樣的句子讓我們頭腦中的石猴似乎也跳起來了。你能用自己的朗讀把石猴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嗎?

(指導學生讀這兩組排比句)

師:往下讀,更有意思了,你又發現了什麼?

(出示: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生讀)

師:大家都讀過古詩,老師考考大家對“對子”的本領。夜對——

生:朝

師:宿對——

生:遊……

師:這讓你想起了我們學過的什麼?(對聯)對了,這句話運用了對偶句式,作者用這個句子在交待石猴生活中的什麼?(住)誰來讀讀這兩句?

(生讀)

師:前面作者分別交代了石猴生活中“食、住、交友”方面的情況,看看作者最後這兩句跟前面的內容有什麼關係?(總結)

師:先分着講石猴生活中一些具體的情況,再進行總體性的概括,這樣就能讓我們頭腦中既有具體的細節性的畫面,又有對石猴生活的整體印象。你看,吳承恩的寫法是不是很巧妙?我們的寫作中有時候寫人物,或者寫場面都可以借鑑這種寫法。

4.合作朗讀,讀出句子的節奏和韻律。

師:誰能連起來讀讀這一段話?

(生讀)

師:讀得特別好,我們一起讀,我讀前面

(生接讀)

5.在句子旁邊,做閱讀批註。

師:讀到這裏,你讀到一隻怎樣的石猴呢?在這裏寫下批註。

(生寫批註)

師:自己寫自己的,我來了解一下。

師:老師也寫了,(板書:勇敢無畏),就是這樣的語言,讓我們讀到一隻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的石猴,語言與內容高度融合,這就叫做經典。

(二)細讀描寫“石猴成王”的語句

1.(出示閱讀提示:課文怎樣寫石猴成爲猴王的?用我們剛纔學到的方法品讀3—5自然段,尤其要關注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語句。在你認爲寫得出色的語句旁做上批註。(學生自學)

2.同桌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對比品讀。

師:我看同學們都有收穫,誰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預設

生:“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用“跳”字,把石猴的動作寫得十分生動。

師:誰也劃了這一段?我們一起來讀讀。

師:我建議大家讀讀猴子的語言,誰再來讀?

生:“我進去,我進去!”

師:可以看出什麼?

生:很自信。

師:換一下,變成“我進去吧。”

生:感覺到強人所迫。

生:猶豫不決。

生:被逼進去的。

師:再讀課文中的句子。

(生讀)

師:難怪有一位大師說:一流的作品和二流的作品,往往只差幾個字。

師:還有哪裏?再讀讀。

生:“大造化,大造化”

師:什麼意思?

生:運氣。

師:不用受老天之氣了,怎麼讀它呢?

(生齊讀)

師:還有哪裏?

生:沒水,沒水

師:建議加上動作。

(生加動作讀)

(生加動作,齊讀)

4.結合“石猴成王”這一部分的品讀寫批註。

師:讀到這裏,你又讀到怎樣的石猴呢?把批註寫到邊上。

生:有勇氣,毛遂自薦。

生:大膽。

生:勇敢,爲大家着想。

師:老師也寫了,(板書:神異出衆)我們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不只是一隻猴子,更像一個人。走進《西遊記》,你會感覺到他是一個神,喜歡這樣的猴王不需要理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四、複述課文,感悟寫法

1.用自己的話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

2.比較課文的敘述和我們的敘述有什麼不同之處?感受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簡練、概括,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淺顯、易懂。

五、置留作業,鼓勵閱讀名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能夠把《猴王出世》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接觸到了四大名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你也可以讀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學們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寫批註,也可以在日記本上寫出讀後的感受。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古代白話文語文精煉,節奏感強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閱讀法、合作學習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石猴敢做敢爲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用具:

課件、課文情景範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4)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曲嗎?既然大家都喜歡聽歌,那麼下面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一邊聽一邊想,這首歌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好不好?(播放《西遊記》片尾曲)引發學生興趣,勾起學生回憶。(學生回答)

2.師:我們大家誰看過《西遊記》?看過《西遊記》的同學請舉手,1、2、3、……大家都看過呀!既然大家都看過《西遊記》,那麼請大家想一想,在《西遊記》這部電視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孫悟空)

3.這麼多人喜歡孫悟空哪。誰能談談你對孫悟空有哪些瞭解。(生自由發言)

4.師: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成爲美猴王的經過。(板書課題,猴王出世。齊讀兩遍)

5.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回答)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10)

1.師:下面請大家看電視屏幕,跟着電視畫面一起來感受課文。注意一些難讀的句子,聽聽電視上是怎麼讀的,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利用課件範讀課文,再現當時的情景。)

2.師:欣賞完了電視,下面請大家再自由的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

三、交流自學情況(6)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學生自由回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稍加總結,順便“釋題”。“猴王----出世”

2. 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石猴是怎樣出世的以及怎樣成爲美猴王的相關句子和段落。

3.讀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四、自由讀課文(6)

師:這篇課文是我國明代作家吳承恩的作品《西遊記》的第一回,《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到西天拜佛求經的故事。《西遊記》是用古代白話文寫的,裏面有很多優美的句子和段落,請找出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適時展示課件)(5)

1、說說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2、師:老師也很喜歡這篇課文,也找出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找的是哪些句子呀?(課件展示)

六、小結(3)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猴王出世》這篇課文,哪位同學能說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自己總結,老師隨後小結。(結合板書)課文講了石猴從出世到成爲美猴王的經過,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爲的特點。

七、拓展延伸(5)

師:《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大家都看過,每年的暑假,各大電視臺都在播放,老師也很喜歡看。而且對裏面的一些故事情節記憶猶新,我想考考大家,你們看過《西遊記》後,記不記得裏面的故事?老師準備了幾個題目,看哪些同學能夠完成。

1. (課件展示)

2.師:看來,大家知道的《西遊記》故事可真多,這樣,請大家課外時間把自己知道的《西遊記》故事互相講述,也可以開一個《西遊記》故事大王的班會,看哪位同學講的《西遊記》故事多,哪位同學能當上《西遊記》故事大王。好不好?

3.最後,讓我們大家再一次的聆聽《西遊記》的主題歌,一邊聽一邊回憶你所知道的《西遊記》故事,爲今後的《西遊記》故事大王班會作準備。會唱這首歌的同學可以跟着一起唱。

4、師生互致禮,下課。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15

學情分析:本課位於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的第二課“山川秀美”的第二課時“季風的影響”,在第一課時中,已經介紹了我國五種地形及其主要分佈。這課主要通過了解五種氣候類型在我國的分佈和範圍,以及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的學習,讓學生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學生主要生活在東南沿海地區,對季風應當是深有體會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我國地形的多樣性對我國五種氣候類型的影響。

2.知道我國的季風氣候的分佈及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3.知道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瞭解我國各地不同的氣候類型及不同的自然景觀。

2.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及季風的分佈。

3.通過讀氣溫和降水柱狀圖,學會判斷氣候類型。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瞭解自己生活的家鄉的氣候及氣候對周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培養良好的讀圖和用圖習慣。

3.形成辯證的唯物主義觀,用一分爲二的觀點看待事物。

教學重點:

我國的五種基本氣候類型和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教學難點:

季風對四季降水變化的影響及其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導入】由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引發學生思考,這裏的“春風”是指什麼風?爲什麼春風不能“度玉門關”呢?學完這一課,請同學們等一下來回答。

【板書】季風的影響

【新課講解】

一、中國的五種氣候類型

師:展示寧波一年四季的風景圖,從寧波的天氣情況出發,討論寧波的氣候類型。 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亞熱帶季風氣候。

師:引導學生看【圖3-14】 “中國的氣候類型圖”,討論我國五大氣候類型及各氣候的主要特點。

生: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原高山氣候

二、季風氣候

師: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什麼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

生:季風氣候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國的'季風。

讓學生思考什麼是季風?

季風是一種盛行風向隨季節發生明顯變化的風。

引導學生看【圖3-15】“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及季風的活動”

①我國的夏季風和冬季風的風向有什麼不同?從什麼地方來?

夏季風主要是從太平洋和印度洋吹來的偏南風(東南風和西南風),冬季風主要是從西伯利亞和蒙古吹來的偏北風(西北風和東北風)。

②我國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各有什麼特點?

夏季風從海洋上吹過來,所以溼潤、溫暖;冬季風從陸地上吹過來,所以寒冷、乾燥。

③季風主要影響到我國的什麼地區?

東部廣大地區。

④我們把受到夏季風影響比較明顯的地區稱爲季風區;而西北內陸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或影響不到的地區稱爲非季風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以什麼爲界,界線是什麼?

以山脈爲界;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

⑤請同學們在中國地形圖上描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三、季風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師:學了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導入部分詩中提到的“春風”指的是“夏季風”。大家想一下,爲什麼春風又不能度“玉門關”呢?因爲這個玉門關是在賀蘭山以西,爲非季風區。那麼,我們來看利雅得和溫州的對比。

【季風的功】

師:引導學生看【圖3—16】“季風的功勞”和相關的文字。

第一步:請學生先找到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比較它們在位置上的相同點。(差不多在同一緯度)

第二步:從圖上讀出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個城市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和降水特點。

教師引導:介紹看氣溫降水量柱狀圖的方法──點紅線爲各月氣溫曲線,藍色柱狀爲各月降

水量,一般以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

得出:①利雅得——熱帶沙漠氣候;廣州——亞熱帶季風氣候

②廣州夏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時,此時又正值我國氣溫較高的時候,形成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而利雅得是沙漠氣候,人口稀少。

第三步: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什麼好處?

有利於農作物和森林的生長,適宜認了生存居住,所以廣州人口密集。

【閱讀】:“閱讀卡”,從文字上進一步感受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季風的過】

師:季風給我國帶來的都是有利的方面嗎?

生:不是。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3—17】和【圖3—18】,說說季風產生的不利影響是什麼?爲什麼會產生這些不利影響?

來得遲或退得早,易造成旱災(華北的乾旱)

來得早或退得晚,易形成洪水(1998年洪水)

師:受夏季風不穩定的影響,季風會引發澇災或旱,從而影響以我國人民的生活和生活。 師:看來季風對我們來說,有功也有過。

四、課堂小結

新三字經

——季風篇

我之國 氣候多

季風顯 曰冬夏

夏偏南 暖又溼

冬偏北 冷又幹

雨熱時 利作物

不穩定 旱澇災

功與過 大家論

五、課後思考題:爲什麼明朝大航海家鄭和,每逢下西洋必安排在冬季啓程,夏季返航?

標籤:猴王 出世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