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民生的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生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民生的調查報告

民生的調查報告1

調研內容:山區社會民生考察

調研地點:XX鎮中心國小

採訪人物:吳校長

 調研目的:瞭解當地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辦學環境、發展現狀、發展困難;

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學校食堂情況,學生基本營養狀況。

調研結果:

學校基本信息:XX鎮中心國小始建於1925年,是XX縣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是一所縣級示範國小。現有10個教學班,1、2、3、4年級各一個班,5、6年級各3個班。學生共有529人,學生主要來自附近的前畈村。其中住宿生278人,學校一共有12個寢室,這個學校因爲有5、6年級所以住校人數較多,而且學校規定家距離學校3公里之外必須住校。學校是天堂寨鎮國小裏規模最大、發展較爲完善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國小。

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校園佔地面積約7600㎡,生均佔地面積約14㎡,校舍面積約3690㎡,學校操場總面積20xx㎡,學校圖書館現共有各類圖書2萬冊,學生用計算機臺數12臺。20xx該校實施了“班班通“工程,10個教學班級目前均已經開通了“班班通”,學校老師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每個教學班級均配備電風扇。

教師隊伍建設基本情況:學校在編教職工22人,主要爲扶貧定向老師、當地的特崗教師。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9人,省優秀教師1名,國小高級教師16人。

學校食堂情況,學生基本營養狀況:學校通過自己經營食堂,招聘當地村民後勤保障,確保學校食堂的進貨和衛生安全。學校每週都會制定合理搭配的菜譜,在實際走訪中我們也看到學校確實爲學生制定詳細和科學的菜譜,並且進行公示。一葷兩素一湯,米飯免費供應。在走訪學校學生中我們得知,如果學生對學校飲食不滿意可以直接和學校校長反映。國家目前實施了學生營養餐工程,每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每個學生每天早餐補貼三元,當地結合自身實際,將該補貼用在午餐上,每個學生每頓午餐補貼三元,一週(5天)可以獲得15元用餐補助,另外學生自己每天交2元用餐補貼。通過個人和財政的共同出資,確保在校學生吃的好、吃的安心。同時我們也通過實地走訪和觀察到,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地兒童飲食也越來越豐富合理和有營養,很少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

學校發展現狀、發展困難:作爲一所中心國小,學校的硬件水平在當地國小中已經處於前列。而且有縣財政撥款,校園建設發展很快。但是學校目前依然面臨着經費不足、教師短缺等諸多問題。因爲是縣級財政撥款,財力有限,而且目前是按學生人數撥款,經費本身就存在不足,財政撥款還得主要用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上,所以對於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條件的改善投入是不足的;教師工資、福利少。因爲村子小、財力不夠,教師編制少,學校教師配備不齊,平均1個老師教23個學生。老師月工資2500元,除此之外福利很少,幾乎沒有;當地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學生上學、放學出行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在走訪中得知有的孩子上學甚至得走3個小時左右,翻越幾個山頭;此外,對於的學生補助也有待提高,目前只有營養午餐和免學費兩項工程,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還得依靠社會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的救助。

其它方面:在走訪中我們還了解到當地每三個孩子裏面就有一個是留守兒童,學校免費提供電話供親子交流,同時開展少年宮活動,樂器、書法、美術等豐富的課外活動,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因爲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當地的輟學現象已經很少見,家長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國中進鎮上學,高中進縣城讀書現象很常見。作爲一所鎮中心國小,該校生源質量不錯,大學聯考有一個清華學生國小就讀於該校。

就像是和諧美麗的天堂寨,我們希望天堂寨鎮中心國小伴隨着當地經濟的發展,能夠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雖然條件艱苦,但是當地辛勤的教育者們依然堅守在這片土地,爲山區的教育發展默默奉獻着。向這些無私的老師們表示敬意,也向關心這裏教育發展的每一位社會愛心人士表示敬意。願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天堂寨鎮教育結出累累碩果。

民生的調查報告2

一、基本情況

1、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2、醫療方面。醫療衛生基本滿足羣衆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衛生院16處,規範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羣衆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累計報銷21xxx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羣衆的.意識不斷增強。

3、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xxx處,共計3017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問題

1、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2、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3、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左右,目前均價爲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民生的調查報告3

1 引言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20xx年1月29日,國務院頒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着力支持農村商品流通市場的規範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農村商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村商品流通渠道單一的狀態發生了轉變,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類型的流通組織成爲市場主體,農村商品經營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形成了由各種經濟組織構成的多種類型、多級層次、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商品流通網絡。而農村小型便利點在農村商品流通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組成農村商品流通的細胞,小型農村小型便利店的健康發展,直接關係到農村商品流通體系的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推行。但農村小型便利店卻依然存在着商品不規範、從業者素質普遍不高、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由此可見處理好農村小型便利店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爲重要又極其緊迫。

爲了瞭解農村便利店究竟是如何影響農民們的生活,目前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着的問題,本次調查將以北碚區水土鎮的農民爲對象,對其進行問卷式訪問。我們將從農村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深入探究農村便利店在農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農村便利店發展的因素,並總結出本次調查的結論,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拙見。

2 文獻綜述

農村零售業方面的研究,閆娜(20xx)通過對河南省周口市農村零售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用口市農村零售業存在着規模小、分佈不均、管理落後的態勢,以及農村基礎設施較薄弱、農村居民的市場需求較爲分散、農村地區的零售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需要從加強當地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制度,逐步實現連鎖經營,通過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 進程,幫助企業根據本地基本情況準確定位等幾個方面加快農村零售業的發展[1]。殷宏鵬(20xx)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現狀,得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如嚴把商品質量關、採取多種價格策略、鼓勵大型超市開拓農村市場、突出特色化經營[2]。張典(20xx)通過對20xx--20xx農村零售消費總額的比較分析以及政府對農村的政策支持,提出農村零售市場可開拓性以及對農村零售市場的建議:改善農村投資環境、完善農村流通渠道、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提高從業者的素質水平等[3]。李亞春(20xx)通過對農村零售業的限制因素的論證分析,得出我國現行農村零售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現代農村主體、完善物流系統[4]。

農村連鎖便利店方面的研究,葉偉媛(20xx)通過去商務部“千村萬鄉”工程成果的調查研究,提出了現行農村連鎖便利店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如選擇合適的形勢、建立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創新經營觀念、注重人員素質培養等[5]。扈劍暉(20xx)通過對國外經驗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適合我國現行發展情況的農村便利連鎖店的經營模式,包括售貨品種構成、管理模式、採購模式、物流模式、經營結算模式進行初步探討,構建適合於農村市場條件下的現代商品流通網絡[6]。吳俊(20xx)通過對浙江農村100個村94家連鎖網點經營管理調查,概括總結總結了當前農村連鎖經營的八個特點:連鎖店開店速度過快,發展空間大、異村連鎖競爭將持續,同村競爭正興起、營業面積呈錐形,由大到小向腹地分佈等[7]。楊雪晶(20xx)在對網絡界定的基礎上,分析浙江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發展現狀和有利因素,並提出加強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建設,加速連鎖經營模式與農村消費品消費相結合的建議:如金融網絡的介入、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構建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的基礎及物質實體[8]。

農村超市方面的研究,宋健(20xx),通過對農村傳統市場、農村消費者對農家超市的態度的調查,指出農村超市存在的問題:如由於傳統民間組織的缺失,導致經營習慣被左右、超市產業競爭無秩序、內部治理不夠完善,管理理念不科學等[9]。戴旻(20xx)通過對農村超市及農貿市場的對比研究,指出農村超市取代農貿市場勢在必行,但農村超市存在着物流網絡不健全、市場競爭無序、零售業客體化零散化、經營能力弱小、信息不健全等。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培育零售品牌、營造良好購物氛圍、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農村超市發展模式[10]。

農村便利店方面的研究,李蕙君(20xx),通過對農村便民店的走訪調查,總結出提高農村便利店經營效益的方法:如增加有效出樣、保持商品整潔有序、增加農村便民店的知名度、賒賬法、代理商品尋求差價[11]。

目前對於農村零售行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盲點和問題:

(1)政策建議對象過大

現行對於農村零售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行業發展和完善整體方面的研究,很少注重其中的構成要素上的研究,而且所提意見主要針對於政府方面,而對於其中的主體經營者缺建議很少。

(2)研究切入點過於單一

現行的研究切入點一般是經營者和政府,針對經營者和政府提出存在問題以及改進方向,對於同樣是市場主體的消費者角度的思考較少。

3 調查設計

3.1調查安排

本次調查以五人小組爲單位,進行實地調查。

(1)調查準備

在調查方式上,本次調查採取隨即抽樣的方式,即在調查範圍內隨機詢問符合要求的調查對象。在調查方法上,本次調查採取問卷式訪問。爲了提高調查效率,將由調查人員訪問後代填問卷。在調查對象上,本次調查的要求是18-70週歲具有完全獨立民事行爲能力並在本地居住滿一年的被調查者。這樣的要求既滿足了實地調查隊數據的真實性,也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在樣本容量上,考慮到時間和經費的限制,本次調查僅選擇了30個樣本。在調查地點上,經過小組討論和對多個調查地點的比較,本次調查最終選擇了北碚區水土鎮的農村。

(2)調查過程

以小組爲整體,兩個至三個調查人員爲一隊,分爲記錄者和訪問者對調查對象開展調查。

(3)調查整理

本次調查藉助excel數據統計軟件,將調查數據錄入計算機,採用傳統統計方法,針對選定的變量進行重點分析,進而揭示其中的聯繫。

3.2變量測量

本研究中將以下幾個要素作爲農村便利店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的變量:

到便利店的購物頻率、到便利店的距離遠近、商品的價格、商品的種類及更新速度、商品質量以及商店服務態度及衛生環境

4 調查分析

4.1 基本情況

在調查數據的整理中,筆者發現在基本情況方面,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是17:13,大體上男女比例平衡;被調查者的年齡23%在16-50歲,74%在50歲以上, 大多以中老年爲主;文化程度上,57%的人受過國小教育或者沒有受過教育,40%的人受過國中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月消費上,83%家庭的月消費在3000元及其以下,在這其中53%的家庭的最高月消費只有1500元。綜合以上數據,筆者認爲農村消費者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家庭消費水平較低的中老年人。

4.2 具體分析

在此基本情況下,調查人員對其進行相關問題的訪問,經過數據統計,現將變量做以下分析:

4.2.1便利店的作用更多是應急之用

雖然便利店具有經濟方便的特點,但是它仍然不能與超市,規模更大的商店相比。根據調查得知,被調查者們購買生活所需的主要渠道還是集鎮中的超市商店,他們去便利店購物的頻率不高。因爲在他們看來,超市的商品種類更多,質量更有保障,並且去集鎮購物並不費時費力。相比之下,農村便利店僅是以家庭爲單位的經營,不能滿足被調查者們所有的生活所需。而且,在數據統計中,筆者發現被調查者在便利店購物的平均消費支出僅佔總消費支出的15%。由此可見,對被調查者來說農村便利店不是他們主要購物場所。只是在急需時,它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4.2.2距離的遠近是影響便利店經營的重要因素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被調查者們選擇農村便利店大多是應急之用。那麼,在多個便利店中,被調查者們是怎樣選擇的呢?根據調查問卷b8問題答案的統計發現,在衆多影響因素中,“距離”這一因素所佔的比例最大。而根據b2問題的答案可知,87%的被調查者的家距離便利店都不遠。所以,便利店顧客的來源應該是其自身周邊的被調查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爲距離近,才發揮便利店方便的作用,滿足被調查者們的要求。根據這一結論,筆者認爲具有較好的地理位置,特別是處於村落中央或者村公路邊的便利店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便利店商品的價格並不比集鎮超市裏商品的價格低,甚至某些商品價格還略高於超市的商品。而這樣的價格對被調查者來說2/3的人認爲是合理的,1/3的認爲是不合理。

一般而言,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較低會更有利於競爭。那麼,爲什麼實地調查的結果卻並非如此,並且大多數人認爲它是合理的呢?仔細分析之後,筆者認爲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在一個村中農村便利店有多個,也就意味着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競爭的關係。但對被調查者來說便利店也不是他們主要的購物途徑。因此,某個便利店若貿然提高價格勢必會造成客源流失。根據b12問題的答案統計,近一半的人在提高經營環境的前期下不能夠接受提高商品價格,即使43%的人能夠接受提價,其前提的提價的幅度也很小。第二,從整體上來看,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與集鎮商品的價格相差不大。所以,大多數人還是可以接受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而其中30%的人認爲它的價格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其中存在運費的因素而導致它的價格略高於超市的價格。

由於便利店的經營規模較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再加上運輸因素使得它不能夠用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自然不是有效的競爭手段。

4.2.4商品種類不齊全、更新速度慢制約便利店的發展

大多數情況下,商店的商品種類越多就越能吸引消費者,但是根據本次調查的.統計結果看,2/3的人認爲便利店商品的種類不齊全(在實地觀察過程中,筆者發現絕大部分的便利店商品主要包括煙、酒、零食和鹽等部分日常用品,其他種類的商品則很少甚至完全沒有。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利店產品種類的更新依然不樂觀,大多數人認爲它們的更新速度比較慢。

筆者認爲有以下三個原因導致了這樣不符合市場規律的狀況。首先,信息不完全。既然農村便利店集中在農村內部,由於自然地理條件,信息傳播途徑不暢。 缺乏媒介傳播和信息收集渠道,經營者就不能及時得到相關的市場信息。其次,消費需求不足。由之前的分析知道便利店的作用大多是應急之用,其他需求很少。在b5問題“能否順利購買到您所需商品”的答案中64%的人選擇“能夠購買到”,剩下36%的人選擇“不能買到”。粗略得看這樣的結論與之前的分析有矛盾,但是再深層次地剖析就可以發現它們是一致的。選擇“不能買到”的原因是因爲商品種類不齊全,不能滿足這類消費者要求;而選擇“能夠買到”的原因是這些消費者本來的需求就很少,他們對便利店商品的預期很低,因此在便利店有限的供給下能夠滿足這類消費的需求。最後,經營者經營積極性不高。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大多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或者沒有工作的婦女。在這樣的家庭中,他們主要的收入不是來自便利店的經營所得,而是家庭其他成員的收入。因此,便利店的盈利狀況得不到重視。基於這三個原因,便利店商品供給不能有效滿足農村消費者的要求,限制其發展。

4.2.5提高商品質量是改善便利店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

在訪問過程中,筆者得知這些便利店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來自集鎮的批發。也就是說他們的貨源相同,不存在商品差異的問題。再加上多家便利店相互之間的競爭,七成的被調查者認爲這些便利店商品的質量“比較好”,三成的人認爲是“不好”的。

正是因爲大多便利店經營者沒有較強的經營能力,商品的質量問題也就沒有得到他們的重視,而導致了三成顧客的潛在流失。相反地,如果便利店經營者能夠提高商品的質量,那麼這部分流失的顧客可以變成潛在的顧客,對便利店來說就可以擴大客源,經營狀況也可以得到改善。

4.2.6 服務態度好,但衛生環境有待改進

農村便利店是服務業在農村的縮影。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經營者是怎樣的目的,但其最終目標都是將商品銷售出去,因此服務態度的好壞對便利店的經營也是非常重要的。從本次的調查的結果看,87%的被調查者認爲便利店的服務態度是“比較好的”,只有13%的人不滿意他們的服務態度。

除了銷售這一目的外,更多的是還有熟人的關係。因爲便利店的銷售對象是整個村子裏的村民,限制了它們的銷售範圍。同一個村裏的人,相互之間的關係比較熟悉,所以除個別情況外,經營者的服務態度一般都比較好。

“服務態度好”到達了軟環境的要求,但是從調查數據看,衛生條件這一硬環境沒有達到服務業的標準。雖然57%的被調查者能夠接受這樣的衛生環境,但仍有43%的人對目前的衛生環境不滿意。

便利店的經營不僅要求保障商品的質量,也需要符合衛生標準的環境。或許是本身在農村的關係,有些便利店店主並不注意店裏的衛生狀況。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失去那些對環境有要求的消費者,這很不利於便利店的發展。

5 調查結論

通過以上基本情況和具體分析,本次調查結論如下

(1)農村便利店並非村民主要購物渠道,其主要購物場所仍是在更大的場鎮或市區裏面,居民在便利店的消費佔總消費比重較小,在15%左右。

(2)農村便利店的地理條件總體上比較合理,萬壽橋村共有4個商店,有兩個相對分散,另外兩個集中在一個地方;三元村有3個商店,都是分佈都比較分散,但是以上兩個村的商店都鄰近村民住宅,都是沿公路分佈,對居民購買物品來說較爲方便;離便利店距離的遠近是村民購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價格因素。

(3)經過上訪被調查地點的農村便利店發現其商品種類較少;村民對便利店的預期較低,大多數認爲因爲是在農村所以便利店基本只能滿足村民的一些急需之用的物品比如鹽、煙、酒等。因此對便利店能夠提供更多的商品沒有期望,進而導致便利店因村民的這種心態對購入其他商品沒有積極性。

(4)農村便利店的服務態度方面,經過走訪和對村民的調查發現大多都認爲其較爲熱情、對顧客態度較好。

(5)被調查地區的大多農村便利店的主要經營方向不是零售商品等,而主要爲農村娛樂提供的服務場所,如麻將館的開設往往會有便利店的產生,主要是爲打牌的人提供酒水、泡麪等。

(6)便利店不能夠提供糧油供應,當地的農用地大多用於苗木的種植,重量耕地面積所佔比重較低,村民的糧油主要靠去集市購買獲得。

(7)店主對於世面上產品的更新並無太大關注,瞭解信息不及時,經營積極性不高。

6 小結和建議

總體來說,農村便利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部分便利,它是農村消費市場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農村經濟、生活生產都有一定的影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須待完善。

6.1農村便利店存在的缺陷

6.1.1農村消費市場的不規範

目前,許多地方的農村便利店的貨源、運輸、銷售、售後服務都處於各自爲站的狀態,缺乏統一的規劃,農村消費市場運行極爲不規範。加之各地區、各部門對農村消費市場建設和規範的學習和間就不夠,缺乏專門的組織機構規範其運行操作,對農村消費市場的開發利用程度低,農村消費市場發育不健全。

6.1.2經營者缺乏市場經營理念

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受過教育的程度低,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只佔調查者中的3%。文化水平低導致經營者缺乏必要的市場經營理念,不懂得如何刺激消費者的需求去帶動自己提供商品的供給,進而使自己的便利店取得更好的收益。大多數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對商品信息掌握得不多,缺乏信息敏感度,在商品的提供上不注重時效性,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65%的調查者認爲便利店的產品更新不太快或者是慢。所以農村便利店未能滿足村民的需求,未能在農村消費市場上發揮應有的作用,未能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6.13農村便利店商品供需不平衡

第一,農民對農村便利店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在調查中發現農村消費者對農村便利店的期望比較低,在便利店購買的商品大多隻是應急之用的鹽、醋、醬油之類的,對便利店沒有跟多的需求。而只是便利店有什麼商品就購買什麼商品,所需商品在便利店購買難就去集市或者是大型超市購買,所以未能形成需求對供給的拉動作用。第二,便利店商品供應不足。由於農村消費者購買需求少和經營者在經營上缺乏市場經營理念,便利店的商品種類少、更新慢、整體供應不足。形成消費者購買什麼就提供什麼,而未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用供給去刺激消費者的購買,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使自己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農村消費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給不足這對矛盾的存在形成供需未能相互拉動共同促進的趨勢,而是陷入相互阻礙惡性循環之中。

6.2改善農村便利店現狀的措施

6.2.1規範農村消費市場,加強相關部門的市場監管

農村消費市場的運行操作不規範主要的原因有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和參與者積極性的缺乏等使得本能夠爲村民提供更好服務的農村便利店發展緩慢,未能發揮應有的市場作用。

未解決農村便利店目前發展緩慢和不規範的問題:工商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便利店的監管,從其經營環境、經營商品類別、質量安全等上加予審覈,如有問題應該及時處理。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便利店的扶持,諸如對種植耕地面積少的、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予以增加糧油供應店等類似的便利店,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村民應該改變傳統對農村便利店的觀點,應主動向經營者提出自己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持無所謂態度,畢竟便利店各方面的改善從根本上說是有利於村民自身的生活生產的。

6.2.2加強對經營者的培訓,提升經營者素質

村委會或合作社應該給與便利店經營者進行與經營相關的培訓,政府等相關機構應加強宣傳讓經營者明白要經營便利店就得經營得好,使其所利用的資源達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經營者素質和能力,彌補其市場經營理念,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爲農民服務,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要求。

6.2.3增加商品供給,推動有效需求,促進供需平衡

在農村便利店增加商品的供給,改善便利店經營環境,以拉動村民的有效需求;進而又以需求推動供給,使供需擺脫相互阻礙的惡性循環,使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循環局面。就如水土鎮主要發展苗木業,農民幾乎都不種植糧食、油料等生活所需品,而農村便利店又不提供糧棉油等產品,使得村民購買極其不便。因此便利店以村民這種對糧棉油的需求來供給商品滿足消費者需要,並且經營者還有提供農村所缺少或者幾乎沒有少見的商品以此來推動或刺激消費者需求,促進供需平衡更好的爲農民服務,推動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

民生的調查報告4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

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學生共28.x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醫療方面。

醫療衛生基本滿足羣衆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衛生院16處,規範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羣衆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80.,累計報銷21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羣衆的意識不斷增強。

三住房方面。

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處,共計3017套、41.9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1500、44、1020xx、570。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

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

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9.左右,目前均價爲每平方米150。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民生的調查報告5

爲了解XX縣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國家統計局銅鼓調查隊於近期開展了“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專題調研,在全縣隨機抽取10戶低收入家庭(城鎮4戶,農村6戶)進行入戶調查,通過進村(居)委會了解、整體觀察、與居民面對面座談交流等方式,剖析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生活狀況,瞭解他們當前的實際困難、獲得政府救助以及有何訴求等情況,旨在如實反映低收入居民的實際情況,呼籲政府及社會更加關注低收入羣體,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持救助水平,提出促進低收入羣體增收的對策建議。

一、低收入家庭基本情況

人口和勞動力情況。被調查的10戶樣本戶主平均年齡52.5歲,最大的75歲,最小38歲;總人口39人,戶均3.9人,60歲以上人口9人,在校學生12人;勞動年齡內人口16人,其中因病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3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人,臨時或無固定就業人口12人,戶均僅1.2人。

2.居住情況。10 戶樣本戶戶均住房面積97.2平方米,人均24.9平方米,其中城鎮戶均61.5平方米,農村戶均121平方米,;從房屋看,自有住房8戶(其中1戶爲兄弟贈送),租賃、安置公房各1戶;從建築年代看,上世紀70年代以前建築的.老房屋4戶,80—90年代建築的5戶,近年建築的1戶;從結構看,土坯房 3戶,磚瓦結構4戶,磚混結構3戶。

3.經營土地情況。4戶城鎮居民無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積;6戶農村居民承包耕地25畝,戶均4.17畝,實際經營耕地的只有3戶共13畝,其他因無勞動力轉包他人耕作;6戶經營山地81畝,戶均13.5畝。

二、家庭貧困原因分析

總的來說,低收入家庭困難因素主要是因病或傷殘以及年老而喪失勞動能力、下崗失業或無穩定就業,導致無收入,此外就是因病因突發事故致貧。從 10戶樣本戶情況分析,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3人,其中2人是戶主;因意外事故受傷,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人,其中5人爲戶主;家庭人口中患有重大疾病的3人,年老且無子女贍養的老年戶1戶2人。

城鎮低收入居民中,由企業改制下崗職工6人,下崗職工年齡都在50歲左右,再就業比較困難,基本都是從事臨時性的務工,有的因工傷或意外事故導致身體傷殘,不能從事重的體力勞動,無固定就業,報酬水平都偏低,支出壓力大,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顯得十分困難。

農村低收入家庭中,主要致貧因素有,一是家庭主要勞動力因突發事件導致病殘而喪失勞動能力,失去了家庭經營或務工的主力而致貧,二是家庭人口患重大疾病,長期負擔高昂的費用而致貧,三是年邁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子女贍養的老人,此外也存在有發生災害性事故致貧的情況。

三、家庭經營和收支情況

家庭經營情況。城鎮低收入家庭沒有承包耕地、山地,也未從事任何的二三產業經營,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則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務工,一種是受僱於個體戶,獲取每月800—1000元不等的報酬,另一種是自由擇業,在自發勞務市場從事勞務性服務,如三輪車、建築小工、臨時僱工等,獲得不固定的勞務報酬,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農村低收入家庭中,沒有經營非農產業,或多或少有些農業經營,低收入家庭由於缺少勞動力,即使有承包耕地也無法耕種,也僅有一部分是自家經營,但主要還是靠僱工,投入高,收益就小,其他農戶則進行轉包,收取每畝100斤稻穀的租金;山地面積資源不足,經營效益低;農村家庭都自行生產一些蔬菜,或飼養少量的家禽,以滿足生活需要,以此來減輕生活壓力。

民生的調查報告6

一、我縣民生問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關注並解決民生問題就是要落實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每個城鄉居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有醫就、平安生活。調研中各界反映,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我縣民生問題,積極落實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城鄉人居環境的建設投入。目前,城鄉居民收入穩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2元;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20xx元,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90%以上的村居民點實現水、電、路、電話、閉路電視“五通”,無房戶和危房戶不到居民總戶數的5%;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99%;97.81%的村設有衛生所,90.11%的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保險;2399名非農人口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城市困難居民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全面啓動了農村低保,城鄉弱勢羣體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了4.5%以內;社會治安狀況逐漸好轉,關乎民生的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 展。但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隨着社會保障的需求增長,我縣關乎民生的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民衆的心理預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響民生的矛盾問題正在日漸顯現。

(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一是農村飲水設施老化,部分農村居民飲水問題亟待解決。我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大都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於受當時自然和經濟條件所限,設施建設規模較小,設備承載能力低下,絕大部管道工程使用鋼管或再生塑料,造成羣衆飲水隱患,同時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水源也不同程度地枯竭或水質下降。目前,全縣尚有農村飲用水質不達標、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水源保障率不達標等不安全飲水人口5.2萬人,在一定程度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二是房價看漲,中低收入家庭無力改善住房條件。縣城多戶居民中,約有五十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內,近113戶城鄉常住居民沒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39戶居民還住在危房裏。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條件,不少農戶也想進城購買住房,但面對日益看漲的房價都深表無奈,只能等待觀望。

三是投入窘困,農村公益事業發展難以滿足農民需要。長期以來,受城鄉二元體制影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無力對公益事業進行投入,造成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反差大,城鄉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諸如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設施的現狀。目前農村公共設施總量少、質量低、農民集資建設負擔重等問題比較突出。

四是管理滯後,農村公共設施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據反映,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建成的公共設施由於權責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機械破壞、被盜無人管理以及後續維護缺乏投入等問題,難以長期發揮作用,給原本不足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增加了負擔。

(二)就業方面。

目前,全縣城鎮僅登記的失業人員近1300名,隱性失業、半失業人員變數較大。

一是就業困難人員仍然是城鎮就業的難點。從再就業情況分析,已辦理城鎮登記失業的零就業家庭人員、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連續失業1年以上人員、女的40週歲和男的50週歲以上人員、殘疾人和完全失去土地未就業的六類失業人員就業比較困難。由於他們大多技能和文化水平偏低,年齡老化,工作基礎差,市場競爭能力較弱,導致就業比較困難。

二是就業幫扶政策的落實不夠到位。這幾年,國家和省、市各級圍繞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幫扶政策,由於政策具體內容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利益,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牽頭單位勞動保障部門的協調與組織能力相對有限,使一些優惠政策在落實上打了折扣。據調查,目前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復轉軍人安臵就業、刑滿釋放人員失業的就業,以及企業吸納失業人員定額減免稅等優惠政策,相關部門落實不夠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三是無業人員就業觀念陳舊。目前在我縣無業人員中,不同程度存在就業靠政府、吃飯依戀鐵飯碗、不願幹個體、小錢不願掙、大錢掙不來、寧可失業也不願從事苦、髒、累、險工種的陳舊觀念和惰性心理。還有一部分失業人員寧可“吃低保”也不願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有事沒人乾和有人沒事幹的現象並存,就業引導、指導和組織工作亟待改進和加強。

(三)教育方面。

目前我縣已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仍備受人們關注。

一是高中教育質量不高。隨着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羣衆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考大學成爲子女就業的集中選擇,由於擴招,造成師資短缺,師資力量薄弱,相當一部分具備條件的羣衆對當地高中教育質量缺乏信心,學生擇校情況比較普遍。

二是教師隊伍建設滯後。我縣教師隊伍存在編制緊、優勢人力資源補充慢、部分教師素質偏低、教學經驗欠缺、責任心不夠強,年齡偏大教師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我縣教育教學提質增效。

三是職業教育檔次偏低。技能型師資緊缺,專業設臵不盡合理,專業培訓能力相對較弱,難以培養出緊跟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四是素質教育推行緩慢。受教育導向的影響,教育考覈機制偏重“升學率”,淡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普九”教育目標貫徹不夠到位。

(四)社會保障方面。

目前我縣羣衆關注程度較高的社會保障總體上可以分爲生活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勞動保障四大類。

一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縣低保金城市發放標準爲230元/月,農村發放標準爲50元/月,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23875戶50328人。其中:城鎮3694戶4857人,約佔全縣城市人口的18.6 %;農村20181戶45525人,約佔全縣農村人口的11.2%。

二是社會養老保險,城鎮擴面慢,農村待試點。目前我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共 1678名,佔全縣城市居民總數的6.21%。其中:企業職工690名,自由職業者988名,暫無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進展緩慢。調研中瞭解到,養老保障已經受到了城鄉各類就業人員的普遍關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職業者,他們是城市務工隊伍的主力軍,因爲不少民營企業不給工人繳納養老金,使其養老成爲一個社會問題,這也導致了城鎮社會養老保險擴面進展比較緩慢。由於務工人員的養老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造成務工不安心、企業用人不穩定。

農民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農民一直走的是“養兒防老”的路子,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農村家庭養老問題正逐步發生變化,一孩戶、雙女戶逐步進入老齡階段,父母和兒女分居越來越普遍,農村老人的生活質量不高,養老問題日漸突出已經影響了社會的和諧,他們的養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三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運行和監管缺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xx年在我縣全面運行,至目前已經覆蓋全縣90.11%的農村人口,成爲被農民認可的較爲理想的醫療保障措施。調查反映,該項制度在惠農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報銷起付線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點治療的門診少,不便於羣衆就近就醫;三是對定點醫療門診的監管不到位。羣衆反映,現行制度存在定點門診受益較大,參保羣衆得實惠較小的問題,即入了合作醫療的羣衆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高,不入的羣衆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低。

四是用工單位貫徹勞動保障法規不到位。一是勞動用工合同制、最低工資制的推行進展緩慢。由於勞動合同制和最低工資制約束了用工方的部分行爲,所以雖經各級的督促落實,但仍然見效甚微。20xx年我縣合同用工率僅爲 95%,20xx年以來我省最低工資標準是520元,用工單位以算伙食費、住宿費、獎金、勞保品、效益差、做工時間短、工作量輕等爲由打折扣執行,致使務工人員收入很低,甚至出現務工不如“吃低保”的現象。二是拖欠務工人員工資的情況仍然嚴重。

很多企業採用月工資“隔月發”、“季度發”,甚至是剋扣工資,套牢務工人員,保證企業工源。這些違法現象的長期存在,將工人臵於一種艱難的處境中。僅20xx年有關部門受理處理拖欠工資投訴案件38 起,涉及務工人員268 名,追討欠薪98萬元。三是勞動保護法規得不到有效落實。多數民營企業和個體戶普遍沒有給僱用人員繳納“三金”,僱工沒有完整的休息日,加班沒有加班費,防暑、防塵、防潮、防毒、防輻射等《勞動法》規定的基本勞動保護設施短缺。例如個別企業廠房內粉塵超標,工人工作期間缺乏防護,多次受到有關方面的除塵建議,但仍未做有效整改。

(五)醫療衛生方面。

雖然我縣的醫療衛生事業有了重大發展,但是隨着人民羣衆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貴、病痛解除難仍在影響民生。較爲突出的是:

一是藥品進入渠道不夠規範。調研中,羣衆反映醫院和各種藥店均存在藥品進入渠道不夠公開透明,價格混亂,質量良莠混雜、藥效不佳的問題,影響了安全、有效、廉價藥品的正常供應和使用。

二是公共醫療衛生事業運行市場化傾向,弱化了衛生服務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於投入不足,公立醫療機構的運行經費和發展資金基本上依靠服務收費,“以藥養醫”創收運行,導致醫療機構偏重追求經濟效益,一些醫療機構推行“承包制”,醫務人員收入與服務收入掛鉤、“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致使其公益性質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負擔。“以藥養醫”是造成羣衆看病貴、病痛解除難的重要原因。

(六)社會安全方面。

一是農資漲價過快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農民羣衆反映,農業稅減免所帶來的實惠被持續上漲的水費、農藥化肥、種子地膜等農資價格所抵消,農民種地的.成本較免稅前增大,相當一部分農民種地靠貸款,導致生活困難。20xx、20xx兩年農資價格比較:20xx年種子上漲了20%,化肥上漲了18%,地膜上漲了6%,每畝生產成本較上年增加30元左右。

二是物價過高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由於受溪洛渡水電站建設的拉動,我縣糧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資料需求旺盛,不能自給,從縣外調進各種費用增大,導致生活資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與周邊縣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資料價格高出2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儘可能壓縮肉、菜、蛋的消費,部分生活困難的羣衆撿菜販扔棄的蔬菜吃。物價過高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是盜竊案件突出,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由於我縣流動人口和移民增加,相關部門對居民區的管理職責不清,存在扯皮現象,導致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縣城盜竊案件突出。據社區反映,縣城居民區有安全死角,部分樓房經常處於無門房、無物業、無管理制度的“三無”狀態,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盜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等案件頻發,嚴重侵害了居民的財產安全,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二、幾點思考

解決民生問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着眼長遠,立足當前,多措並舉,全面覆蓋,把教育作爲民生之基、就業作爲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爲民生之源、社會保障作爲民生之安全網,實現基本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教育、綜治等各方面的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政府的綜合實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關保障制度,逐步實現基本的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全面和諧穩定。對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社會關注、羣衆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要千方百計採取措施研究解決。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健全民生工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深入研究改善民生政策,繼續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組織實施的監督檢查,增強部門協調配合和上下聯動,繼續進行民生工程考覈評比,健全領導機制、工作機制、監督機制和資金保障機制。

二是完善制度狠抓落實,以項目爲載體着力改善民生。建設類工程項目嚴格按規範操作,依法管理。生活補助類工程繼續積極向上爭取“擴面提標”,堅決實行陽光操作,完善並落實動態管理制度。醫療衛生類工程要立足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加快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創新機制,整合資源,明晰產權,改善服務。農村基礎設施類工程要強化規劃,統籌推進。項目爭取加大力度同時有效整合疊加,充分發揮項目實施效益。

三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好亟待改善的民生問題。縣委政研室和責任單位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羣衆,不斷髮現民生改善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研究和解決好。四是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強化資金保障。預算超收收入向民生工程傾斜,同時壓縮一般性公用經費,優化支出結構。千方百計籌措配套資金,確保配套資金落實,按時序足額撥付資金,保障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加強督查考覈,加強對民生工程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嚴防民生工程資金被擠佔、挪用、滯留。

民生的調查報告7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爲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爲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爲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稅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爲人爲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 成員均爲農民 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 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 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戶) 20元 500元 520元

平均月支出(戶) 34.4元 430元 430元

淨餘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佔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爲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說,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爲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民生的調查報告8

引 言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與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們的生活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此的看法和滿意度也是不同的。同時,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對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生活滿意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然後進行數據整合,數據分析,並結合相關學術理論,着實瞭解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新的生活方式的反應與滿意度是如何的,這樣有利於爲國家進一步的發展和爲人民服務提供更加有利的和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調查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經濟最爲發達的美國都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爲其帶來的巨大壓力,這說明,我國正在向着實現社會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最終目標大步前進。但是在最近幾年國民幸福指數調查中發現,國民的幸福感指數和經濟發展速度沒有成正比,正在急劇的下降。這一調查結果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深思。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決定了我國的發展程度。現如今,隨着改革開放,我國居民生活日益舒適,然而,我國城鎮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卻有所下降,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調查分析。

(二)調查目的

當前我國經濟上的發展使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爲了瞭解人們對此的反應如何,是否滿意或適應當前的生活方式變化,故在假期做了這份問卷調查並進行分析,以便爲國家進一步發展和爲人民服務提供更加有利和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三)調查對象

西安市、大同市、固原市、內江市、商洛市、懷化市、葫蘆島市等

地進行隨機問卷調查

(四)調查方案的設計

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幾個市進行發放調查問卷和回收,共發放了600份,回收了500份,以此爲基礎進行分析。

(五)調查問卷

居民生活滿意度問卷調查

歡迎參加本次答題

您的性別?

男 女

您的年齡

18歲以下18-24歲 25-29歲30-39歲

40-50歲 50歲以上

您所在的城市是

西安 商洛懷化 葫蘆島市 內江市

大同市 固原市 其他

您的受教育程度是

國中及以下 高中大專 本科

碩士及以上

您的職業是?

農民 個體戶 在校學生 企業員工

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 五固定職業或待業

您的個人月收入是

20xx元及以下 20xx-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1-12000元 12001-20000元20000元以上

您對現在的職業和收入滿意嗎?

民生的調查報告9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經濟以平均9%以上的速度連續20多年飛速地發展。到20xx年底,按銀行匯率折算,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800美元,這是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小康的重要標誌。隨着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收入水平確實大大提高了,生活條件也在不斷改善。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爲56.7%(1981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爲61.8%(1980年),都接近或超過了以恩格爾係數來評判的貧困標準。而20年後的20xx年,中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已經下降到39.2%,開始邁人富裕水平的門檻;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則下降到49.1%,也已經進入小康水平。

農村改革20多年來,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先後採取了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民收入結構等辦法來推動農民增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85年的397.60元增加到1990年的686.31元,1995年進一步增加到1577.74元,1996年又在國務院採取大幅度提高訂購糧價格的情況下出現9%的增長,達到1926.07元。但是自1997年開始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減緩。1997~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四年下降,爲4.6%、4.3%、3.8%、2.1%,分別比上年減少4.4、0.3、0.5、1.7個百分點。20xx年農村居民家庭平均純收入達到10642元。隨着農民收入狀況的不斷變化,農民整體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改變,伴隨着經濟條件的改善,農村公共商品的供給和農村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生活事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民生的調查報告10

**縣自20xx年啓動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已累計完成坡耕地退耕還林12萬畝,其中經濟林3.45萬畝,生態林8.55萬畝。涉及全縣12個鄉鎮155個村,5.3萬戶。如何引導農民在改善生態的同時,加快培育和開發穩定增收致富的產業,妥善解決農民的生存發展大計,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已成爲擺在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面前一個緊迫而重大的問題。日前,縣委辦、縣林業局組成調研組,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退耕還林鄉鎮、村和農戶,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通過調查,我們認爲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一方面對改善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確產生了顯著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制約、影響了農民的長遠生計和農村經濟發展。調查發現,一旦國家停止錢糧補助,退耕還林地區農民的生產生活將面臨嚴峻挑戰。突出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耕地大量減少,農民基本生活難以保障。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4年來,全縣有12萬畝農田停止耕種,對糧食生產產生了很大沖擊,全縣糧食產量下降輻度較大。儘管目前在國家補助期內,農民的生活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但是一旦停止糧食補助,農民的基本生活將十分困難,尤其是退耕面積較大的村和極少數“全退戶”。如**鄉**村一組,已實施退耕還林1154畝,佔耕地總面積的80%,目前人平佔有耕地不足0.6畝。**鄉*村農民鄭之漢,一家3口人,實施退耕還林後僅剩1畝耕地,人平只有0.3畝田,一旦停止補助,基本口糧將難以保證。類似情況儘管所佔比例不大,但卻是非常嚴重的隱患。

二是種植的樹種效益偏低,農村經濟發展的潛力不大。

此類問題突出表現在中高山地區。據調查,低山地區退耕種植柑桔、茶葉的,補助期滿後絕大多數能產生較穩定的經濟效益,農民生計基本不用操心。但是中高山地區種植的板栗、銀杏、杜仲以及其它生態林樹種,由於林業生產的週期長、見效慢,加之市場疲軟,很難發揮出應有的經濟效益。如**鄉四年共實施退耕還林6700多畝,種植銀杏面積達5514.5畝,目前基本沒有任何經濟收益。據當地幹部和羣衆預計,至少還要15年方能開始收益。據統計,全縣退耕還林除2.3萬畝柑桔、0.5萬畝茶葉外,其它大多數是此類情況。

三是部分工程質量不高,限制了收益預期的空間。

在工程實施時,沒有堅持圍繞全縣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集中精力發展主導產業,樹種選擇過多過濫,不利於形成農村經濟支柱;沒有按照科學引種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引種試驗,直接用於大面積栽植,導致適應性差,苗木生長緩慢。如磨坪鄉引進的佛手系列銀杏品種,**鄉引種的石榴,到底能否產生經濟效益,至今還很難說;沒有實行綜合開發,林地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由於工程實施的'質量不高,難以滿足農民對退耕還林的效益需求,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加強退耕還林管理的積極性。

四是後期管理不善,影響了樹苗的正常生長。

除柑桔、茶葉和部分板栗等經濟林外,相當部分農民認爲“還生態林是爲國家栽樹”,退耕還林後沒有進行撫育管理,任由樹苗自生自滅,少數農戶還把退耕地當作放牧牲畜的場所。加之近幾年的工程建設任務較重,各地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建設上,沒有及時搞好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農戶普遍缺少實用技術。由於後期管理不到位,直接限制了工程經濟效益的正常發揮,導致農民難以從退耕還林中得到回報,對全縣廣大以土地爲生存支柱的農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五是林副產品銷售困難,退耕農民的現實收益減少。

退耕地上生產的林副產品由於缺乏健全的銷售網絡和穩定的市場,導致難以變成商品,直接制約了農民的現實收入。我縣**鄉生產的銀杏茶,應當說是一個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退耕農戶現實收入的好產品,但是苦於銷售市場未能打開,至今仍處於小打小鬧階段,沒有形成規模。20xx年僅產幹茶500公斤,收入1萬元,該鄉的銀杏葉綜合利用率不足10%。

六是政策補助期限偏短,不能滿足工程要求。

國務院[20xx]24號文規定“退耕還經濟林的補助5年,還生態林的補助8年,以後根據情況,需要多少年就補多少年”。我縣地處三峽大壩庫首,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實施退耕還林保護三峽工程生態安全的政治需要,勢在必行。但根據目前工程現狀和苗木生長情況,在現行補助政策下,5-8年內絕大多數將無任何收益。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從客觀上分析:一是退耕還林是一項創造性工作,缺乏成熟的經驗,國家政策存在逐步完善的過程。加之我縣是全國退耕還林試點,20xx年實施時按以前的分類方法將大量板栗、銀杏、杜仲、茶葉等納入經濟林上報,與現行的退耕還林政策相比,減少了3年的政策補助;二是由於鎮村機構改革和換屆,人員變動頻繁,領導精力分散或對退耕還林工作不熟悉,影響了工程的組織實施。從主觀上分析:一是思想認識不統一,對退耕還林的意義認識不夠,對做好退耕還林工作、解決退耕農民長遠生計的難度認識不足,工作措施不力;二是缺乏統籌考慮,抓住當前補助錢糧的大好時機,致力於培植新的穩定的經濟增長點的意識不夠。沒有用市場的觀念、長遠的觀念去分析形勢、解決問題;三是缺乏積極引導和服務。在政策宣傳、技術指導、培育市場等方面研究不夠;四是沒有形成活力,未能很好地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農業項目的捆綁投資不夠。

切實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實行林下開發,培育後續產業。

加強對全縣已實施的12萬畝退耕還林的開發利用,是解決退耕農民生計問題的關鍵。借鑑外地成功經驗,結合我縣實際,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林下資源開發:一是實行林果、林特間作。除堅決禁止種植糧食作物外,凡是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都可種植。提倡在退耕還林地內加大造林密度,種植其它經濟樹種,實行多模式配置、立體經營,使農民有一個好的收益預期並最終實現效益最大化;二是推廣林下種草。建議在退耕地內種植黑麥草、百喜草等適宜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草養牧,推動養殖業的發展,解決農民生計問題。在推廣林下種草的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兩點:第一,草種不能過多過濫,全縣以2—4個草種爲宜;第二,要注重培植養殖大戶。

二、加大跟蹤投資,搞好綜合開發。

退耕還林只是一項基礎工程,是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切入點,只有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土地整理、扶貧開發、能源建設等所有面向農村的投資項目統籌結合起來、綜合開發,才能確保退耕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今後的農業項目安排上,要重點向已實施退耕還林的地區傾斜。要加強基本農田建設,提高糧食單產;加強農村能源建設,解決生活用能;加大生態移民力度,通過搬遷開發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同時,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訂單農業等適銷對路的農業產業,增加現實收入,解決退耕農民的後顧之憂。

三、強化技術指導,進行品種改良。

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必須以鞏固現有造林成果爲基礎。通過近十年的努力,全縣板栗種植面積已達到6萬畝,銀杏種植面積也在2萬畝以上。對現有的板栗樹、銀杏樹進行高枝嫁接、改良品種,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縣委、縣政府應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任,落實相應的機構、人員和經費。縣財政安排專項改造資金,扶持板栗品改工作。要建立優質種源基地,與有關科技人員簽訂承包合同,實行技術承包,品改驗收後兌現工資報酬。同時,充分發揮農村土專家、田秀才的作用,在有退耕還林的村確定一名技術員,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四、培養營銷大戶,扶植龍頭企業。

加強林特產品加工、銷售市場的培育,是解決退耕農民生存和發展大計的根本保障,也是全縣農業產業化建設的重點和瓶頸。只有把市場打開了,農民生產的東西才能轉化成商品,纔會增加貨幣收入,我縣的農業產業化建設纔會步入積極、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要整合全縣的板栗資源,建立統一的銷售網絡,對板栗銷售大戶予以重獎。要積極扶板栗、銀杏龍頭加工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形式,搞產業化經營,帶動工程區的農民脫貧致富。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設板栗冷貯倉庫,解決板栗難以貯藏的問題。

五、發展非農產業,轉移農村勞力。

我縣人多田少,人地矛盾本來就十分突出,退耕還林的實施使可耕種土地進一步減少。因此,解決退耕還林工程區農民的生存發展問題必須走外延式發展道路。通過加快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打工經濟、旅遊經濟、工業經濟等,促使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減輕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實現農村“減員增效”。要加大對農民進城務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力度,使他們掌握一至二門農業技術以外的謀生技能,同時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引導和支持,營造寬鬆的就業環境,解除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六、積極反映問題,爭取政策扶持。

目前,國家正在對退耕還林停止補助後農民的生計問題進行調研,我縣應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向上反映,爭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一是爭取適當延長國家錢糧補助年限;二是爭取適當加大經濟林的比例;三是爭取國家加大對退耕還林工程區農業建設項目投資,擴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以解決農民基本生活,維護農村穩定。

民生的調查報告11

摘要:

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在實踐客觀認識社會的有效途徑,也是發揮大學生人才智力優勢、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民生問題直接反映着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體現着人民羣衆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利益。深入瞭解民生熱點,有利於增強在校大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水平。

正文: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種種不平衡因素、不協調現象。例如,就業壓力沉重;城鄉、區域、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民的社會保障尤爲脆弱;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醫療衛生體制落後,上學難、上學貴和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依然存在;文化事業發展滯後;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等等。如果我們只顧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不僅會加重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經濟發展最終也將難以爲繼。我們追求的發展,應該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發展,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發展。

一、就經濟適用房、拆遷、廉租房等住房相關制度展開調研,瞭解普通人民羣衆對住房的實際需求,分析“高房價”現象背後的實際原因,倡導正確、積極的房產投資觀念。

成業主藉機漲價、城中村改造導致青黃不接、媒體放大炒作這三大原因是造成高房價的主要原因。“媒體放大炒作,確實會給業主增加漲價預期,而且也會讓租客增加心理價位。”王世界說,而且如果有炒客和中介通過媒體來放大房租上漲的聲音,確實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肖小平認爲,城中村改造確實釋放了一部分租賃需求,白石洲就很明顯,很多大沖村的租客就到白石洲去租房,導致有點供不應求,業主隨之漲價。

堅定不移地把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落到實處,確保見到實效。今年以來,我們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控正處在關鍵時期,調控決心不能動搖、政策方向不能改變、力度不能放鬆。各級政府要不折不扣將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落到實處。一要堅定不移地抑制不合理需求,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同時要有針對性地抑制二、三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價合理迴歸。二要適當增加房地產用地供應,促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住房有效供給,重點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設。三要強化責任和督促檢查,對調控政策落實不到位、房價上漲過快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滯後的城市,要加強督查,限期改正。四要利用目前房地產市場相持的這段時間,抓緊研究和制定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

我國政府已經對房地產市場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控,同時我們應該倡導正確、積極的房產投資觀念,從而從實際上解決“高房價”的現象。

二、就“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展開調研,考察中國衛生醫療體制改革後的運營情況,瞭解涉及衛生服務體系再造、健康干預模式轉變和政府公共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與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私人自費的比重嚴重偏高,而完全依賴自費方式獲得醫療服務的人口比重同樣偏高。自費所佔比例越高,獲得醫療服務對收入分配格局的依賴程度越高,收入較低和風險較高人羣獲得醫療服務就會越困難。這正是城市低收入人羣與廣大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看不起病的深層次原因。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以農村爲重點、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努力建立協調統一的醫藥衛生管理體制、高效規範的醫藥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科學合理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可持續發展的醫藥衛生科技創新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建立健全醫藥衛生法律制度。

近期要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入手,重點抓好五項改革:一是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較大幅度提高參保率,妥善解決流動人口醫保問題,健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二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控制藥物價格;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農村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城市小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推進結構調整和合理佈局。

三、就我們教育問題展開調研,分析我國教育資源分佈不均、教育費用高等不和諧現象的成因。

在現在社會中,教育是參與市場競爭的入場券,是提高人未來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基本途徑,教育公平屬於機會公平,屬於最基本的公平範疇。社會學有個概念叫“代際轉換”,是說下一代可以通過爭取良好的教育改變本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遺憾的是,目前我國的“代際轉換”並不是十分的順暢。

由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均等的.問題在我國仍大量出現。討論高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目的在於樹立一個理想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在向此目標的接近過程中實現一種現實的折中和平衡。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標準。要進一步把政府管理的資源向就業、社保、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領域傾斜。着力促進重點羣體就業,強化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加強對農民工、退役士兵的培訓和就業服務。進一步健全養老等社會保險制度,紮實推進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確保年底均實現60%的覆蓋目標。加快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落實拓寬財政性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的各項政策,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好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創新社會管理和服務,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社會治安等管理體系,妥善解決羣衆合法合理訴求,堅決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行爲,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服務基層的同時,宣傳了社會新文化、新氣象,真正的踐行了“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的宗旨。同時磨鍊大學生品格和意志,達到長知識、長才乾的目的,也增強了大學生自我鍛鍊的意識。

民生的調查報告12

勤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制定了調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員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範圍內,通過會議、訪談、座談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調研活動,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後勤服務工作中有關民生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後勤服務中心現狀

後勤服務中心下設辦公室、膳食科、學生宿舍管理科、水電科、綠化科、房管環衛科、醫院等,主要從事學生飲食服務、學生宿舍管理與服務;水電管理與服務、校園綠化管理與服務、校園公房管理、環衛管理與服務、車輛服務、郵政服務、醫療保健服務等。中心現有在編職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後勤服務保障工作中有關民生的主要問題

1、學校生活用水存在質量問題,影響師生身體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xx”規劃的總指向、總目標,民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開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時便提出,“xx”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來制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是我國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爲民”、“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現實體現。

我校教學生活用水均屬自備井供應。目前我校自備井四口,其中:東區一口、西區兩口、同大學生公寓一口。XX年3月,經孝感市衛生防疫站檢測化驗,我校自備井水質中鐵錳離子超標,雜質較多,時有渾濁現象。鐵錳過多,易造成對人體肝、腎及大腦的損傷,雜質較多在人體內易形成各種結石,影響着師生身體健康。

2、學生食堂使用煤及柴爲燃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爲積極構建節約型校園,降低能耗、節約開支,後勤服務中心於XX年對學校食堂鍋爐燃料進行了“煤改柴”,用廢木料和穀殼代替煤,每年節約開支約10萬元,炒菜竈臺繼續延用煤作燃料。但在使用過程中,無論煤或柴的排放均對周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而學生食堂與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相鄰,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的煤渣和柴灰,導致部分教職工家庭、學生宿舍長年不能開窗,部分教職工特別是老幹部多次向後勤服務中心反映情況,希望得以解決。

3、部分基礎設施(設備)存在薄弱環節,影響後勤服務保障。

近年來後勤基礎設施(設備)得到了較大改善,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有不少薄弱環節:

(1)同大學生公寓二期、三期智能供電系統需要完善配套,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無法控制,存在安全隱患;

(2)東西區宿舍沒有安裝電扇,學生自行購置電扇,使用多用插座現象比較普遍;

(3)食堂部分設施(設備)需要維修、購置,如:東區鍋爐已過使用年限,存在着安全隱患,急需更換;教工餐廳操作間低矮狹窄;東苑餐廳一樓操作間漏雨,二樓操作間改造;同大食堂需購置空調、電扇等;

(4)醫院設備老化,需購置更換部分設備;

(5)校外垃圾站存在轉運不及時現象,應建立校內臨時垃圾存放點;

(6)綠化設施、設備不足,導致員工勞動強度大而效率低等。

4、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影響學生學習生活。

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1)學生使用的飲水機存在質量問題,易引起飲水機自燃,已發生兩起起火事件,因管理員發現及時,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

(2)學生宿舍內偷盜現象時有發生;

(3)同大學生園區新公寓已經開工,施工車輛與用工人員均從同大學生園區內行走;

(4)東區部分學生宿舍電線路老化。

5、職工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影響後勤管理服務水平。

後勤員工素質決定後勤管理和服務質量,後勤服務中心從其人員構成來看,高學歷、高職稱的的管理人才較少,技術人員缺乏,現有技術人員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質較低、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在年齡結構層次上,人員老化現象比較明顯,缺乏後備力量;一線員工流動性大,穩定性差,工作積極性不高,主人翁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解決後勤服務保障存在問題的措施及建議

1、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加大學校有關民生工程基礎設施(設備)資金投入。

(1)爲保障學校師生飲用水安全,建議對學校飲用水進行淨化處理。鑑於淨化水涉及二次轉水,每噸處理成本大約在0。70元左右,故建議有選擇性的實施此項目,即僅對涉及教職工生活(入口飲用)的水進行淨化供應,一是東區家屬區及學生食堂爲一專線,在東區盆景園處建6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二是西區二井須全部採用淨化供應,在西區建12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預計資金投入80萬元。學生宿舍和教學樓仍用原水供應,同大園區大部分爲學生宿舍沖洗用水,故不採用淨化處理水供應。

(2)爲加強校園環保建設,建議試點實施食堂“煤、柴改氣”工程。將東區食堂鍋爐、竈臺改造爲以天然氣爲燃料,由於食堂鍋爐需要更新,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約需投入80萬元。

(3)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保障後勤服務需要。建議根據後勤工作實際,由資產與後勤管理處、審計處、後勤服務中心成立調研專班,對於基礎設施(設備),進行統籌安排,合理配置。

2、加強宿舍安全工作管理,強化聯動管理機制。

學生宿舍進一步加強“四個三”的安全管理機制,要樹立以學生爲本的工作理念,加強安全工作防範,一是加強學生自身安全保護知識的宣傳,做好用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二是加強安全工作管理,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三是更新改造安全設施,如:電線路改造、防護網安裝、飲水機更換、增設貴重物品寄存室等;四是加強安全巡邏隊伍建設;五是在安全管理上強化各部門聯動管理機制。

民生的調查報告13

這是調查現場時的情景:詢問當地居民家庭收入情況,家庭人口情況,農業、副業、住房、生活現狀。山區居民積極配合調查,奔走相告。

在他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特別是由於當地的煤礦大量採煤,導致該山區山腹中空,地勢下線,地下水位下降。當地居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副業用水十分困難。最大的問題是房屋大量裂縫,危房比比皆是。字隨處可見。隨帶傳有一些當地的一些

山區面孔山區面孔 山區面孔 山區面孔

他的明天會是怎麼樣?

山區居民的生存狀況十分惡劣。交通不便,居民可用資源稀缺,勞作艱難,收成可鑑。圖爲大人和小孩扛運木材的情景。

山區居民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及報告人: 調查時間: 調查方式: 樣本容量:

摘要 山區居民目前的生存狀況十分艱難。人均年入低,住房條件差,兒童教育和老人贍養十分困難,居民普遍文化程度極其偏低,經濟來源單一,以及由於煤礦採煤而導致的大量房屋水源問題。同時,副業不興,交通不便,農業收成下降。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案,便是通過建立居民新區將山區的各種社會公共資源和山區自然資源整合集中起來,集中投入到交通和招商引資方面來。同時,放棄山區的短項農業,充分利用山區的強項自然資源,才用工業的經營模式,大興以山區強項自然資源爲主要經營內容的`勞動力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小中型企業和個體戶。採取一系列惠及當地居民的福利政策,利用強大便捷的交通和商品流通氛圍,促進新區居民的創業和就業,定能從根本上解決山區居民的生存和致富問題。

(一)山區居民的生存狀況的整體描述

以上表格

通過調查統計,如以上表格,可以得出以下信息。在這三十戶樣本中,人口總數爲170人,其中老人數量爲39人,占人口總數的23%;兒童數量爲50,占人口總數的29.4%。

2、山區的老人及其兒童生活狀況

在調查的所有樣本中,兒童數量爲50人,入學率爲100%,從以往來看,除了極個別兒童在念完國中以後能繼續深造,大多數的學歷都停滯在國中或國小,外出打工或務農。在占人口總數29.4%的50個兒童中,留守兒童又佔兒童總數的32%。

在總數170人的居民中,老人數量爲39,佔總數的23%。三十戶樣本中,五戶家庭沒有老人。其餘25戶家庭中,都有一名或多名老人。這些老人的贍養狀況如下圖:

3、山區居民年收入狀況 (1)、家庭年收入

山區居民的年收入計算,包括莊稼、農作物換算成錢幣,以及副業收入和外出打工的剩餘。

民生的調查報告14

一、前言

近些年來環境一直是比較敏感的字眼:20xx年年初,中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霧霾之中。從東北、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空氣污染;2月28日,北京大部分地區出現揚沙浮塵,空氣顏色由灰白轉爲土黃,進而北京全境出現沙塵污染。隨着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羣衆對環境質量、健康水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逐漸從“求溫飽”轉向“盼環保”、從“謀生計”變爲“要生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據此,我們小組針對“公民的環境生態意識”做了調查。本調查採用不記名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共設計15道選擇題,內容涉及環保知識、公民個人日常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環保意識等方面。調查對象包括在校學生、企事業單位員工、外來務工人員以及自由職業者等,共有50人蔘與此次調查。調查時間爲20xx年4月25日至5月2日。

二、主體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調查的參與對象爲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公民,共50人。

2.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用問卷的形式,共設計了15道選擇題,涉及到公民對

生態低碳環保知識的瞭解程度,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對此的關注實踐行爲等方面。能夠真實全面的反映當前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生態環保知識方面

通過《關於公民環境生態意識的調查問卷》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公民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負責的,對環境的基本價值換是正確的。對生態環保知識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還是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對第4題世界環保日是幾月幾號的調查中74%的人不清楚具體的日期,只有10%回答正確是6月5日。說明大家只是平時有意無意地聽到一些與環境有關的知識サ卻沒有引起重視。而在第7題對於不可回收垃圾的調查中有46%選出了正確答案—塑料,另外54%的人對此不能判斷。對於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環保常識都無法判斷的情況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第9題中關於低碳的概念,4%的'人選擇了降低以二氧化碳爲代表的使用量,20%選擇了單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70%的人選擇了降低所有有害含碳物質的使用量、排放量,6%的人選擇了降低所有含碳物質的使用量、排放量。這些問題的正確率均未超過70%,由此可見環保知識的普及宣傳迫在眉睫!

此外對第5題環保知識主要來源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電視廣播電影占了很大比例,報刊雜誌佔到14%,家庭教育佔到16%,網絡宣傳佔到26%。所以我們可以在電視廣播電影方面多做文章,加大環保生態的宣傳力度。對第6題環境保護的目的的回答,各個選項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大部分人選擇了與動植物和諧相處這個選項。而第8題垃圾分類不盡如人意的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62%的人還是承認了居民長期生活習慣難以改變這一事實,因此,改變這個習慣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其他認爲環衛基礎

設施配備不到位的佔到18%,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不夠的佔到12%,沒考慮過的人佔到10%。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態環保知識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對於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生態環保行爲方面

對於公民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大家還是有注意到環保的問題的,但是當環保與切身利益衝突時,公衆的分歧意見較大。第10題對是否願意花錢買比普通產品更貴的環保產品的回答中,只有24%選擇了願意,還有26%選擇了有時候願意,接近一半的人選擇了不願意。這就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窘境,生態環保總是輸給利益較量。第11、12題是關於亂扔垃圾方面的,11題對於外出時是否看到別人亂扔垃圾的回答,絕大部分是肯定的,也有2%從未看到過,2%沒有留意過。不過這也切實說明了,亂扔垃圾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隨手的一件小事可以充分反映出我們環保意識的缺乏。第12題是看到別人亂扔垃圾自己的行動,只有18%會上前阻止並糾正其行爲,另外居然有16%認爲這很正常。這也可以看出公民在制止他人環境污染,破壞行爲時,表現出積極態度的人不多。公衆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傳統思想的影響,不敢站出來聲張正義,維護環境。

公民個人對環保還是比較積極的,在第13題的調查中,對於出行,大本分人還是選擇了比較環保的步行和其他等公共交通。在第14題你可以接受汽車根據排量額外徵稅的政策嗎這個問題中,大部分人也表示出了理解與認同,10%可以完全接受,48%部分接受。這些都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生態環保已經成爲當今公民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正在增強。最後一道題您有參加過環保實踐活動的回答也說明了這個問題,14%的人已經參加過,還有70%的人想去但是沒有機會。人們對於環保不僅有熱情,

還有一份責任。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希望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的人沒有機會去,這充分說明公衆參與制度沒有落實,僅僅流於形式。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所在,首先,公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生態環保意識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態環保意識越強,在數據結果中知識層面越高,他們對問卷的回答效果越好,這也給我們今後的生態環保工作找到一個方向。其次,年齡與環保意識也有一定的關係,年齡越小,環保意識越強。不論在環保知識還是新房未實踐都現實出這樣的趨勢。而這歸因起來則是生活習慣問題,所以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再次,我國的法制法規建設不健全,沒有明確的有關行爲的處罰措施,政府對此的關注重視程度不夠,也是造成當今問題的一個重大方面。最後,大衆傳媒對生態環保知識的宣傳方面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沒有達到相應的力度。以上的分析結果反映了一定程度上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了增強,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問題,這條道路漫長而曲折。

(三)、建議(或對策)

從以上的調查報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公民對環保,生態,低碳生活的關切度還遠遠不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模式還有待加強。新形勢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面臨着新的任務,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繼續貫徹《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精神,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爲主、服務大衆的方針,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推進歷史性轉變和探索環保新道路,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環保政策方針,開展以弘揚生態文明爲主題的環境宣傳教育,引導公衆積極參與支持環境保護。爲此民衆,社會與國家應參與其中。

民生的調查報告15

摘要: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很多,因此農民的生活狀況可以反映了我國發展的現狀和水平,也是維護我國穩定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在暑假的時間調查了淮陽縣農村的發展狀況和農民的生活狀況,從多方面多途徑瞭解目前農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包括與農民談話等方式。主要是瞭解農民的收入以及來源、子女的教育狀況、醫療方面的信息、出行的交通工具以及住房等與農民朋友們民生密切相關的各個方面,然後統計了調查結果,並對結果進行了分析,發現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少數問題還較嚴重,應及時處理,對存在問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並希望決策者注意這些問題。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明天的生活會更好。

關鍵詞:農民;生活狀況;收入;醫療

一、衆所周知,近年來國家一直都非常重視“三農”問題,特別是剛剛完成的國家“十一五”規劃,其中惠民政策更是不少。那麼經過國家這麼多年的努力,究竟現在農民的生活狀況怎樣,爲此我們做了一個調查,調查對象主要爲我鄉農村地區,調查結果顯示,經過國家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廣大羣衆的勤奮勞作,農民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從住房、醫療、收入等各方面看,農民生活均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這表明這些年國家施行的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免收農業稅和種糧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有了顯著成效。以下爲調查的具體結果。

二、調查顯示農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從以前的土房和草房,現在大部分都都住上了寬敞的平房,部分住上了樓房,有63.4%的被調查者居住的爲平房,33.3%的被調查者居住的爲樓房,只有3.3%的被調查者居住的爲土房,這表明農民經濟實力也有了提高,不然不會有錢來蓋房子的,也說明農民由溫飽水平走了出來,有有多餘的錢來修蓋房屋。在出行方面,我們主要調查了在短途中所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中有償7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電車,20.1%的選擇摩托車,6.6%的選擇自行車,3.3%的說是轎車。這個結果表明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有了較大改善,其中電車作爲最近幾年來新興的一個交通工具在農村得到了普及,爲廣大農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另外其它電器像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也較爲普遍,在國家家電下鄉補貼的影響下,農民購買的積極性很高,這也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少部分農民開上了轎車,可見農民中已有一部分先富起來了。在關於農民生活狀況的調查中,農民的收入狀況是一個重要指標,調查結果表明,人均年收入水平1000元以下的佔據10%,收入在1000元—20xx元的爲此30%,人均年收入在20xx—3000元的40%,3000元以上的佔20%,通過比較可知,這個數據有了較大提高,去年的人均年收入在20xx元—3000元的只有23%,由此可以看出,農民的人均年收入提高不少,這也是國家各種政策傾斜的結果,也是廣大農民辛勤勞動的結果,這是農民生活狀況改善最直接的表現。

之後,在問及收入來源時,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來自種地收入,而外出務工的收入佔總收入的50%,其它收入來源10%。從此可以看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得到了較好的利用,輸出到外面了,但也應該看到,這也是農民對種地的積極性不高的表現。在關於家庭裏是否有外出務工人員時,80%的被調查者稱有,只有20%的稱沒有,這個比例是相當大的,而且大部分都爲青壯年勞動力,都認爲種地太累且收入低不划算而選擇外出務工。在對有外出務工家庭中外出務工地的調查結果有66.7%的去了廣州,北京,深圳等外地大城市,有23.3%的在縣城裏或附近工地,其它地方的10%。這表明務工人員都是選擇較發達地區想多掙錢。但這些地方均離家較遠,一般一年回家一次,甚至數年回家一次,這就導致了留守兒童的出現。在關於留守兒童這一問題中,有60%的家庭稱有留守兒童,有40%的說沒有。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的羣體,應當引起我們的極大關注。這些兒童的父母都是長期在外打工,不能經常在家的孩子,他們大部分是有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照顧,很多從小就缺少父母關愛,對他們的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也容易成爲社會不穩定的因素,調查表明這一比例不佔少數,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在關於現在就醫的滿意度上調查結果是這樣的:有6.7%的感覺就醫難,70%的認爲容易,23.3%的感覺一般。近年來廣大羣衆普遍反映就醫難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國家的注意,經過幾年的醫療改革,

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對於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一點也得到了廣大羣衆的認可,但還是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改革來進一步完善各種醫保制度,從而來進一步提高廣大羣衆的就醫質量.調查表明有96.7%的人蔘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只有3.3%的還沒參加,這表明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已基本全部覆蓋,可有效解決農民看病難貴的問題減輕了農民負擔,爲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掃清了一大障礙,這也非常受廣大人民羣衆的歡迎。從以上可以看出,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那人們的精神生活怎樣呢?調查顯示,在關於閒暇時候會幹什麼時,40%的選擇看電視,3.3%的人選擇看書,10%的選擇用手機或電腦上網,40%的選擇與鄰居聊天,6.7%的說會參加一些民間活動,從上不難看出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們的業餘生活也豐富了一些。如上網等以前只在城市纔有的'活動現在在農村也出現了,這進一步豐富了農民的農閒生活,這對改善農民的生活也是很有意義的。大家都知道教育問題現在也是一個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也是關係到國家是否能發展好的問題,調查表明,在有關家庭子女上學狀況的問題上,100%的被調查者說子女正在或已國小畢業,而正在上國中或已國中畢業的有90%,正在上高中或已高中畢業的有70%,正在上大學或已大學畢業的有20%。從中不難看出國家在對九年義務教育上的投入,制定的政策效果相當明顯,這對於農村各方面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包括減免義務教育的學費等措施,也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給予了農村孩子更多接受教育和學習知識的機會,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在高等教育上,農村接受高等教育率還很低,國家應當將高等教育資源更多地往農村分配,以達到教育公平的目的。

當然農民的生活狀況到底怎樣,居民對此的感覺是最重要的。調查表明有76.7%的居民對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滿意,16.7%的的居民感到滿意,有6.6%的人對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滿意。從中可以看出居民對目前的生活狀況的滿意度爲93.4%,不難看出居民對國家各項政策還是滿意的,肯定了這些年來農村的發展,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居民本身的切實感受最能反映出農村的發展。

三、通過此次調查,我發現通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廣大農民羣衆的生活水平更是有了實質性的提高,從吃、行、住等各方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都可以看出。

1、相比而言,現在的住房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大部分都住進了平房,部分住進了樓房,人均住房面積也有了較大的提高,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應當注意到一些問題。如現在我國人口出生率還很高尤其是在農村,對宅基地的要求還很大,現在農村很多土地變成了宅基地,對糧食生產產生了部分影響,這也顯現了農村土地管理的在一定程度的混亂性,而且還存在土地使用違法現象,這些這些都會影響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國家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農民真正意義上了解部分法規和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

2、從出行的工具上看,現在幾乎每家都有電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但由於電車不需牌照和駕駛證等出現了不好管理的情況,而且是什麼人都可以騎,近年來電車的交通事故頻發,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安全,而且,交通事故一旦發生,很多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給一個家庭或者數個家庭帶來嚴重的災難。這需要騎車自己先要遵守交通,量"力"而行,要在熟練駕駛的基礎上才能騎車上路,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程度上對電車進行管理,如單獨爲電車建立一個管理系統,設置一種與機動車輛牌照不同的電車牌照系統,要對電車駕駛員進行一定的考覈,當然,是與機動車駕駛員的考覈不同,以與機動進行區分管理,並加強對路上的電車的監管。我想,我們對機動車的成功管理經驗可以應用到對電車的管理上來。

3、不難看出,農民的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這對提高生活水平的各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與國家的惠農政策是分不開的但是由此而來一些問題也是應當引起國家注意的。在農民收入中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佔了很大一部分,當然這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輸出的結果,給農民們帶來了一定的收入,但是有相當農民認爲種地利潤太低,而且很累,特別是很多青年,更是認爲外出打工輕鬆,這樣一來就印發了一系列問題,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大城市社會穩定問題,人員大量涌入超過了城市的承載能力等,對於這樣的一系列問題,需要政府和廣大人民羣衆共同努力來解決:①國家要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要讓農民的純收入增加②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不能只種植傳統的小麥、大豆、玉米等,要鼓勵農民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以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③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以吸收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如給予鄉鎮企業一定的補貼,減免一定的稅費等一些優惠政策,這樣企業更容易發展,可以吸納更多勞動力。這樣留守兒童也會減少,讓他們與父母在一起,使他們能更好的成長,同時能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爲農民創收,現在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還很少,只佔不到20%。

4、在就醫方面,國家確實加大了醫療改革力度,針對廣大人民羣衆反映的就醫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解決,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是一個例子,但也要注意到仍有一些不足,如報銷過程有些複雜,等待時間太長,某些疾病不能報銷或報銷太少,對新農合的一些規定還不瞭解等,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徹底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如加強有關新農和的規定的宣傳解釋,對一些新的政策進行試點等。另外,在調查中發現農村中存在一小部分非法的小診所,他們大都沒有行醫資格證等一些最基本的從醫證件,很多都是把自己家當診所,條件相當不好,靠所謂的經驗來看病,而且進藥的來源也不是什麼正規廠家的,嚴重威脅到了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應當查處這些非法診所,當然,也應加大宣傳,讓農民朋友們認識到這些診所的危險,不要上這類診所看病。

5、農村子女教育問題也是一個重大問題。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教育方面的投入,尤其在農村,基本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這也使更多的農村貧困孩子得到了學習的機會,切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應當看到在稍高階段的教育上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沒有接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很少,國家應進一步鞏固加強目前在普及教育上的成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教育資源特別是高等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

標籤:調查報告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