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農村調查報告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調查報告集錦15篇

農村調查報告1

一、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我縣轄8鎮3鄉,123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48萬畝,總人口3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8萬人,種植業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烤煙、萬壽菊爲主,養殖業以生豬生產爲主,養魚水面3.83萬畝。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問題和中心任務,也是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幾年來,縣委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實加強三農工作,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爲目標,用心採取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等措施,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農民收入實現快速、穩步增長。據統計,20xx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爲3651元,同比增長14%;20xx年爲4218元,同比增長16%;20xx年到達4881元,同比增長15.7%,個性是20xx年我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糧食總產量實現4.2億公斤,增長5.8%,創新高,農業總產值實現24.22億元,增長9.6%,畜牧業產值實現8億元,增長7%,轉移農村富裕勞動力3.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5358元,增長9.8%。

二、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在農民收入連年增長的形勢下,我縣的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農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差、農民增收難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成爲制約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結構調整問題。

一是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還不夠突出,品種結構和生產佈局還沒有大的變化,農業的質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縣雖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但在調整過程中過於強調糧經結構,種養結構比例的改變,重視面積和數量的擴張,應對提高農業質量,培育品牌,忽視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對萬壽菊、烤煙等具有市場競爭潛力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扶持開發不夠,形不成規模經濟。對農業結構調整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還沒有從根本上跳出就農業調農業的小圈子,農村一、二、三產業結構仍不合理。

二是農民分散種植,難以構成規模。農戶農業生產屬於以一家一戶的分散模式爲主。由於生產分散,不能構成必須的規模,銷售也以自產自銷爲主,形不成規模效益,從而限制了農戶收入。

三是農民既是決策者,又是生產者和管理者,還是銷售者。在廣大農村,由於信息閉塞,農民即要掌握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又要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信息,往往無法兼顧。四是農民隨大流現象突出。農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獲取信息潛力弱,不能及時得到準確信息。在產業發展之初,嫌種子或生產資料價格太貴投資大,怕技術水平跟不上,又不能確定市場銷路好壞。他們往往是在看到左鄰右舍或親戚因發展某種產業致富,而跟隨進行產業調整,一擁而上,往往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狀況。

(三)投入問題。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生產成本較高,抵消了一免三補政策使農民增加的收入,據20xx年備春耕期測算,農資在去年的高價位基礎上部分品種如國產二銨雖然價格回落,但同近5年的平均價格相比,化肥價格普遍上漲20xx%以上,個性是鉀肥價格噸價5600元,比20xx年上漲1700元,因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畝增加成本2530元,全縣農業增加投入3100萬元,佔農業總投入的7%。而且糧食價格偏低,按照此刻的`投入水平測算,如果玉米價格在1.1元/公斤,大豆價格在3.2元/公斤,水稻價格在1.5元/公斤時,農民種地效益幾乎爲零。

(四)鄉村債務問題。由於鄉鎮企業和村辦企業大部分停產倒閉或改制,有的給鎮村兩級經濟留下沉重的負擔,負債相當嚴重。目前,我縣123個村負債8223.9萬元,村均負債66.9萬元,按農業人口計算人均負債432.8元。每年的收入不夠還銀行利息,嚴重影響鄉鎮和村組織正常工作的開展。許多村組織在發展和壯大羣衆經濟上缺乏思路,步伐緩慢,不敢擔風險,導致羣衆經濟無項目,空殼村現象還在必須範圍在。另外,有許多村,看上去每年有幾萬元的收入,實際上羣衆公用資金往往是負數。在這種狀況下,領導班子威信自然降低,羣衆的凝聚力愈加弱化,無錢辦事問題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的發展。

(五)農業產業化問題。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整體運行狀況較好,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發揮了必須的作用。目前,全縣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組織已發展到19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全縣加工型龍頭企業資產總額已到達54820萬元,實際加工潛力到達187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1200萬元,創利潤3980萬元,上繳稅金1776萬元。全縣直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戶到達3.7萬戶。像萬壽菊產業在省級龍頭企業山東諸城蓮春色素提純有限公司雞東分公司的帶動下,經過9年的發展,基地面積也由試種時的1500畝穩步增長到3萬畝,萬壽菊生產基地累計種植萬壽菊16.5萬畝,產鮮花16.5萬噸,有3000多農戶種植萬壽菊,總收入1.15億元,戶均收入3.8萬元,企業繳納稅金470萬元,萬壽菊這個產業已成爲雞東縣的富民產業,成爲拉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農業產業化支柱產業。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不高。龍頭企業有所發展,但發展步伐仍較緩慢,企業規模小,農產品加工不足,產品檔次低,目前,全縣省級龍頭企業僅有2戶,基地總面積4萬畝,佔農作物播種面積的4%,同其他地區相比,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帶動潛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必須的差距。大多數龍頭企業對農產品仍停留在粗淺加工的層面上,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術含量和科技附加值都比較低,產品缺乏競爭力,企業效益不明顯。

二是經營主體和農民的利益聯接不緊密。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中介組織建設滯後,產業化經營體系還未完全構成,難以適應產業化發展形勢的需要,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很微弱,還沒有真正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且利益聯結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市場波動時難以構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在交易中農戶牌弱勢地位,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而作爲農民一方,也必須履行訂單合約,會出現產品注射高價處的違約行爲。

三是扶持發展措施不力,專項資金少。國家、省項目扶持資金有所增加,但長期以來公共財政和民營資本對農業投入欠帳太多,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和投入方向分散,企業規模現狀整體落後,資金扶持力度明顯不足,農業公共服務條件仍然較差,產業化科技裝備水平落後,許多好的發展設想難以實施,缺乏有效的產前、產中、產後跟蹤服務,表此刻產前對市場的預測潛力弱,產中的技術服務不配套,產後的銷售服務跟不上。

農村調查報告2

一、調查方案

(一) 調查的意義及目的

隨着新農村建設的不斷開展,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本次調查主要是想發現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對之進行思考。

(二) 調查內容

我國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

(三) 調查範圍:

l、被調查地域:江蘇省東臺市臺南鎮董賢村十三組

2、被調查對象:江蘇省東臺市臺南鎮董賢村十三組部分村民。

(四) 時間安排:

1、準備階段:20xx年1月17日--1月18日,問卷設計、收集資料等。

2、調查階段:20xx年1月19日--1月20日,問卷發放與填寫、訪談等。

3、總結成文階段:20xx年1月20日--1月21日,資料彙總統計、數據處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與總結。

(五)調查途徑

我們選擇了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

(六) 問卷填寫及回收情況

在調查中問卷均由被調查者本人獨立完成。在本次調查中,除部分調查問卷由於誤差形成無效問卷外,有效問卷112份。此外,重點訪談和實地觀察也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新農村建設問題的調查數據

1.被調查者的學歷

2.在對“您認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需要突出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什麼?”的問題中村民的回答情況是:

A.鄉風民俗的改善 10%

B.財富的增加 55%

C.未來的規劃 25%

D.其他 15%

3.村民對新農村建設了解情況:

A.不瞭解5%

B.瞭解一點 10%

C.基本瞭解 60%

D.瞭解很多 25%

4.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現在農村的基礎設施總體建設還不完善。村裏基本沒有娛樂設施,農民精神生活還比較匱乏;醫療保險制度也相當不完善,據調查35%的農民沒有參加醫療保險。 5. 對“您認爲新農村建設哪些還有待加強?”的問題調查情況是:

A.村公路的建設50%

B.自來水20%

C.衛生設施20%

D.其他10%

6. 對“您認爲當前扶貧開發最應優先做的是什麼?”的問題調查情況是:

A.加大資金和技術支持 20%

B.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培養30%

C.加強建設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以及醫療改革40%

D.其他 10%

7.村民承受孩子費用的能力調查結果:

A.可以承受5%

B.勉強可以80%

C.承受不了15%

三、新農村建設的成就

1、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

在全國範圍建設新農村的總動員下,通過環境整治,目前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基本上改變

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改善了衛生保潔制度,村莊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2、羣衆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

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羣衆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現在垃圾不隨處亂扔,家禽的糞便也不隨處亂倒,都有了統一的安排和處理。現在到哪都是乾乾淨淨的水泥地,讓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暢。

3、物質生活得到新突破

而如今在中國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農民也意識到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物質水平,開始不斷尋求致富的道路。現在我們村裏不僅發展了養殖業,還有很多小型的工廠,同時給一大批的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

4、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新發展物質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隨着提高了。現在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有時候大家在村部跳舞。愉悅了每個村民的身心,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四、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農村的各項基礎尤爲薄弱

農村居民普遍存在學歷不高的現象,對先進的思想和政策難於理解和接受。由於小農意識濃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對於政府的舉措響應不大。甚至一些由於法律知識貧乏、法制意識淡薄,做出損害集體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爲。

農村基礎設施落後各個方面都需要建設,道路、住房、衛生醫療等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標準化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縣鄉村財力薄弱,鎮、村二級只能夠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維持運轉,根本沒有財力投資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農村薄弱的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難題和挑戰,也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農村面貌的,要不斷的加強投資和建設。 2農民的積極性不高

首先,農民沒有充分認識到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以至於他們也無法知道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他們需要突出解決的一些問題。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一部分村民對於新農村的瞭解不多。

一方面,農民受到的切實利益十分有限,醫療衛生設施不完善,看病難問題仍然存在。農民增收不是很明顯,各種下鄉活動沒有到位,業餘文化活動不豐富等等。一些短期的職業培訓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能,使他們從事某項職業。而且一些建設需要向農民籌集資金,這對於很大一部分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農民是一種不小的負擔。

另一方面,新的建設也帶來了一些環境問題。由於在農業生產中不正當使用化肥、農藥等,造成農村環境不同程度受污染。一些地區,胡亂引進開發,佔田、佔地的現象時有出現。開發商爲了利益,不僅低價從農民手裏購買土地,而且開山毀田。既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又使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

這一切都制約着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農村的建設關鍵在於農民本身,因此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容忽視。 3.政府部門工作的不足

政府部門是爲人民服務的機構,也對人民的進行管理和約束。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在於領導者的決策是否正確。要看能不能真正做到“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做到一切爲人民服務。

新農村建設當中部分縣、鄉、村領導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熱情不高,存在畏難情緒,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宣傳工作不到位,工作沒有思路,資金不落實,問題不解決,幾乎完全停留在農民自發建設的階段。領導機構上下不統一、不對應,職能不明確,工作無法協調。

建設只注重表面,有的爲了應付上面的檢查,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光做一些表面工作。建設急於求成,將資金分散,準備工作不足、顧此失彼,“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很嚴重。而竣工不久的村水泥道路路面就出現了破損、坑窪、翻沙等現象,卻沒有維護的人員。

還有一些官員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只把自己附近建設好,疏於對其他地方的建設。

五、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農村調查報告3

前言

隨着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已經從九十年代時城市蔓延到了現時農村,垃圾亂倒,塑料袋滿地飛,曾經的清清小河日趨發黑,可以說現在地球上真正純淨的地方所剩無多。現在的鄉村已經失去了當年的純淨,而被污染取代。就此問題,我對家鄉的環保狀況做了簡單的調查,現對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地居民對環境污染的瞭解和環保的重視程度

當地大部分人對環境污染是有深入瞭解的,知道這樣做或那樣做是對環境有害的,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比如說植被問題吧,當地居民知道植被在環境保護中起那麼大的作用後,不僅少去砍伐樹木,而且還主動去栽種樹木以保護環境,近年來,在的道路兩旁能夠看到更多的綠色,這得益於當地居民栽種的速豐桉。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時刻注意對環境的保護,比如說對塑料袋的處理,他們都不會隨地亂扔,而是集中起來,到了一定程度再集中處理。由此可見,當地大部分人還是具有環保意識,熱愛環保,主動去保護環境的。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視而不見,不僅不去保護環境,反而去傷害環境,比如說,近年來當地農民引起了養豬熱,這是一個很好的經濟發展機遇,可以帶領農民發家致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給國家,給農民帶來更多的財富。但是隨着養豬事業的發展擴大,豬糞卻成了環境的殺手,雖然基本上每個養豬戶都建有沼氣池,可以處理豬糞,但是畢竟空間有限,沼氣池容不下又不能放在豬圈,只能放在外面的空地,如此一來,不僅污染了空氣,引起空氣質量下降,而且下雨的時候豬糞隨雨水流進小河,引起水污染,影響人民的生活。還有沼氣池裏面的糞水滿了,有些養豬戶直接排進小溪裏,不僅將溪水弄得又髒又醜,而且將無色的水變成了黑色,讓人望而卻步,居民洗衣服洗菜只能在家裏用自來水洗了,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調查當中我發現,自從在家裏洗衣服洗菜以後,家裏的一個月的生活用水比以前用多了一倍。還有,死亡的豬仔處理也是個問題所在,特別是在豬仔生病高發期,死亡的.豬仔增多,處理起來麻煩,很多養豬戶都是直接把死亡的豬仔扔進小河裏,以爲它們可以隨溪水流走,不會污染環境,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即使能流走還是會污染環境,況且很多還是不能流走的,堵塞在河道里,腐爛,發臭,進而引起環境污染,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還有就是對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現在村裏有了固定的垃圾處理區域,居民都主動把垃圾倒在那裏,在這一點做得很好,但是,垃圾是倒在了那裏,處理卻沒有及時,風一吹,垃圾到處飛,最後還是相當於亂扔垃圾。

二,部分人對環境保護冷漠的主要原因

記得一句話,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現在可以說是,世上沒有永遠的環保,只有永恆的利益。我認爲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的問題,合理處理豬糞要錢,正確處理死豬仔也要錢,在農村,掙那麼一點錢已經不容易了,誰還會願意出錢處理那些東西,還有就是環保意識還不夠深入,環保意識是有了那麼一點點,但是隻是意識到小區域的環保而忽視了大區域,死豬仔的處理就是一個例子。懶惰思想也是個原因,拿死豬仔處理來說吧,其實可以多花費那麼一點點力氣挖個坑將死豬仔埋了,這樣不僅可以給土地增肥,還減少了污染,可是爲什麼就不捨得出哪一點力氣呢,這就是懶惰,還有垃圾處理也是一樣,倒過去了就順便給處理了不就結了嗎,何必要等。在調查採訪當中,他們表示對於死豬仔和垃圾等的處理我何必多出那麼一點力氣去處理呢,我又沒得好處!

三,農村環保問題應該引起更大的重視

在調查中,少量人對環境的破壞與惡化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爲居住環境很重要,環境的惡化會引起一系列問題,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主動保護環境,發展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以犧牲環境求發展,一切以環境污染爲代價的發展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在環境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注意環保。大部分人認爲只要自己居住的周圍還是看起來乾淨就行了,要求不高。這說明當地居民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的,農民環保意識急需提高。農村環保問題應該引起更大的重視!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我家鄉的人民對環境保護還是沒有引起足夠多的重視,環保問題突出,這主要是是由於環保意識欠缺和價值觀偏向所導致。我希望當地政府部門能夠以實際行動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同時對存在的污染採取行動進行處理,將原來清水還原回來,給當地人民一個好的生活生產環境。如果情況允許,可以對亂扔禽畜屍體的人進行通報批評甚至處罰。當地村民應當從生活中小事做起,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不要爲己之利益而損害環境,更不要因爲懶而損害環境,這些都是不值得的,最終的後果都是自己承擔的,爲自己着想,爲後代着想,從現在開始,投身環保中去吧!

五,附錄

此次調查因爲以口頭採訪爲主,沒有足夠多的詳細的數據說明情況,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

農村調查報告4

按照我局週五調研日工作總體安排及主要課題分解要求,我們採取走下去、請上來等方式,對全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工作進展

大慶市現轄五區四縣、58個鄉鎮、482個行政村。全市人口281萬,其中農村人口138萬人,佔全市人口總數的49%。由於縣域經濟條件限制和歷史欠賬,我市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較差、環境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爲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市多年來堅持以生態建設示範區創建爲載體,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區域生態,見到明顯成效,讓胡路區、杜蒙縣成爲省級生態縣(區),49個鄉鎮被命名爲省級以上生態鄉鎮,383個鄉鎮村被命名爲市級以上生態村。

(一)建立機制,強化基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重心爲縣區,爲此,我們重點實行了“四個強化”。一是強化四級管理。在全市58個鄉鎮設置了環保助理,380多個行政村配置了環保監督員,實現了市、縣(區)、鄉鎮和行政村的四級管理機制,把環境監管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二是強化能力培訓。專門編制了有關農村環保工作的講義,組織縣區、鄉鎮和行政村環保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增強基層環保隊伍的知識儲備。三是強化載體帶動。通過生態縣區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的具體實踐,基層環保隊伍的能力水平逐步提高。四是強化目標考覈。全面實施生態縣(區)建設目標責任制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覈,高標準、嚴要求,農村環境監管有效加強。

(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爲了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我們重點在規劃設計上狠下功夫。首先,是納入總體規劃。把生態示範創建和農村環境保護納入《大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作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我市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生態市建設規劃中都明確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任務。第二,是制定實施方案。制定實施《加快生態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生態市建設實施方案》,以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聯合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落實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責任、年度實施進度和推進措施。第三,是科學謀劃項目。按照全省統一安排,建立我市“十二五”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庫,入庫項目61個,並對入庫項目進行了初步設計。

(三)各負其責,合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十二五”以來,環保、林業、畜牧、水務、建設等行業主管部門多措並舉、合力攻堅,取得較好效果。自然生態有效保護。累計造林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1.5%;禁牧草原1034萬畝,累計治理“三化”草原(場)60萬畝,草原“三化”比率降到29%;大同西大海溼地、林甸東興草甸草原晉升爲市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16個。人居環境有效改善。累計完成泥草房(危)房改造5.7萬戶,14萬農村人口受益;綠化村屯746個,村屯綠化達標率76%;實施畜禽三進三退工程,新建、改擴建養殖場(小區)538個,16.2萬畜禽退出散養、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大力開展秸稈禁燒環境監管,提倡秸稈綜合利用、變廢爲寶;推廣測土配方500萬畝,有效控制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強度;建設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基地600萬畝,獲得“三品”標識490個。功能設施有效增強。我市四個縣在全省率先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場和生活垃圾處理場,實現了“兩廠(場)市域全覆蓋;強化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監管,建設33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407處,22.08萬農民喝上放心水;將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向農村延伸,實現了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統一處理。

(四)突出重點,連片治理。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關鍵是整治,重點在村屯。一方面,爭取項目推動整治。國家和省從20PC年開始,針對各類突出的環境問題,啓動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截至目前,我市列入中央和省計劃項目16個,總投資2374.93萬元,其中,中央投入797萬元,地方配套700萬元,村民自籌877.93萬元,整治村莊16個,受益人口5.8653萬人。另一方面,藉助減排促進整治。兩年來,全市列入全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的農村畜禽減排項目共160個,去年完成項目76個,減排化學需氧量4415.62噸、氨氮174.94噸;今年,由於洪水影響,我市計劃項目84個,到年底可完成項目77個,將進一步爲全市污染減排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問題

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對照先進地區經驗,結合調研情況,我們深深地感到,儘管我市農村環保工作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但對照黨的十八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對照國家和省關於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目標任務,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進一步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一是基層環境管理水平低。在農村基層環保隊伍建設上,我國很多地區走在了前面,積累了許多值得借鑑的經驗。山西省陽城縣把環境監管的觸角向農村延伸,全縣18個鄉鎮467個行政村全部配備了持證上崗環保監督員,在山西省率先實現了環境監管縣、鄉、村三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在鄉鎮層面,實現了“五有一專一保障一開展”。“五有”,就是有場地、有牌子、有辦公設施、有制度、有工作職責;“一專”,就是鄉鎮配備了1至2名專職環保監督員;“一保障”,就是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得到了保障;“一開展”就是有效開展工作。在行政村層面,實現了“六有一保障一發揮”。“六有”,就是有場地、有牌子、有人員、有辦公設施、有制度、有工作職責;“一保障”,就是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有保障;“一發揮”,就是能夠發揮作用。我市雖然在鄉鎮、行政村環保隊伍的建設和能力提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短期內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於沒有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保障,且環保工作人員多爲兼職、非專職,素質偏低、流動性大,水平提升難度很大,難以適應日益繁重的工作需要。

二是農村環保激勵機制弱。爲了加快生態建設示範區創建,持續改善農村環境,我國一些地區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相繼出臺了“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政策,激發和調動廣大農村改善環境的積極性。河南省三門峽市農村環境保護生態示範創建以獎代補考覈辦法中規定,對於國家級生態縣、區創建,完成規劃編制並通過專家評審的獎勵縣、區政府3萬元,通過環保部驗收命名的獎勵縣市、區政府10萬元;對於生態鄉鎮創建,完成環境規劃編制並通過專家評審的獎勵鄉鎮政府1萬元,獲得省級生態鄉鎮命名的獎勵鄉鎮政府3萬元,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命名的獎勵鄉鎮政府5萬元;對於生態村創建,獲得省級生態村命名的獎勵行政村1萬元,獲得國家級生態村命名獎勵行政村5萬元。同時,爲鼓勵對生態示範創建工作的探索和創新,對生態示範創建中在環境改善、污染治理、生態建設等方面具有推廣、示範、借鑑意義的生態工程予以褒獎,獎勵最高金額爲10萬元。由於我市沒有建立農村環境保護“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政策,鄉鎮和行政村的創建熱情不高,創建質量得不到到保證,不能充分的調動農民羣衆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

三是治污項目建設推進難。20PC年以來,環境保護部、財政部相繼制定了“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加強“十二五”資金管理的指導性意見,對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實行“以獎促治”,對達到生態建設示範區標準的實行“以獎代補”。同時,明確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參照國家政策,安排本級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由於歷史欠賬和縣域經濟緊張,我市雖然在四縣分別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但鄉鎮和行政村的生活污染治理還沒有全面展開,生活污水管網尚未鋪設到位、生活垃圾存貯和收運體系尚不健全,規模化養殖場糞便污染還沒有得到根本治理,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建設還存在差距。按照省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聯合行動的`要求,到20PC年,全市具備條件的小城鎮要完成污水處理及垃圾處置設施建設,60%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要配套完善固體廢物和污水貯存處理設施,困難很多,壓力巨大,迫切需要穩定的資金投入,市級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的建立迫在眉睫。

四是生態示範創建差距大。省政府將我市、杜蒙縣、肇源縣列爲全省生態創建試點,對我市生態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給予厚望,對照生態市考覈標準,特別是國標中規定的“三個80%”,我市達標難度很大,目前我市9個縣區,還沒有一個國家級生態縣區,58個鄉鎮僅有4個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命名,482個行政村中國家級生態村還是空白,此外,在具體指標上,我市的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單位GDP能耗、森林覆蓋率等指標還遠遠達不到國標要求,要想在“十三五”期末實現國家級生態市創建目標,尚需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創建步伐。

三、對策措施

“十二五”已經走過三分之二時間,即將進入衝刺之年、收關之年,形式嚴峻、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我們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戰略思想爲指導,持續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着力解決農村突出的環境問題,爲進一步鞏固環保模範城市成果、加快生態市建設進程做出積極貢獻。具體工作上力爭實現四個新突破:

1、超前規劃研究,力爭在頂層設計上實現新突破。在系統總結評估“十二五”農村環保工作的基礎上,做好“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一是現實基礎專題研究,系統全面掌握我市農村環保基本情況;二是制約瓶頸專題研究,調查分析制約我市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關鍵影響因子,確定需要整治的重點環節;三是治污技術專題研究,調查論證適合我市農村實際的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態修復的先進技術;四是引導政策專題研究,探討工業反哺農業、社會資金吸納等有利於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制度、政策;五是目標任務專題研究,確定我市“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六是管理機制專題研究,研究制定強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保障措施。

2 、深化監督管理,力爭在項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項目建設是改善農村環境的有效途徑,重點是把握好四個環節。一是做好項目。對於已經入庫並有希望獲得支持的項目,抓緊可研和方案設計,落實項目前期。二是爭好項目。對於沒有入庫,但卻具有典型示範意義的項目,組織縣區積極向上爭取,爭取列入計劃,獲得支持。三是建好項目。對於已經列入計劃獲得支持的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保證進度、保證質量、保證達標。四是管好項目。對於建成投產項目,要加強治污設施環境監管,確保穩定運行,達標運行;對於在建項目,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實施督察督辦,規範建設、規範管理,確保項目建成運行後達到設計目標。

3、搞好協調推進,力爭在綜合治理上實現新突破。主要是協調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農村環保聯合行動,確保實現既定目標。努力修復自然生態。通過植樹造林,綜合整治土地沙化、鹽漬化,治理水土流失;通過草原修復,促進草原改良、草原植被恢復;通過保護溼地,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維護生物多樣性。全面控制面源污染。推進整治畜禽養殖污染減排項目,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強化“三區”管理、推進“三區”治理;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行測土配方,控制農藥和化肥施用。三是改善居住環境。繼續強化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村垃圾治理,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推進村屯綠化、道路綠化,深入開展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

4、創新管理模式,力爭在隊伍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積極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農村環境管理機制模式,加快基層環保隊伍建設。一是納入目標管理。將農村基層環保機構建設列入年度生態縣(區)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考覈,做到有場地、有牌子、有人員、有辦公設施、有制度、有工作職責、有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有保障,在鄉鎮政府設置環保辦公室並配備1至2名環保管理員;在行政村設置一名環保監督員。二是強化素質教育。實行環保管理員和環保監督員持證上崗制度,20PC年上半年完成58個鄉鎮環保管理員的崗位培訓,下半年完成482個行政村環保監督員的崗位培訓,合格的分別核發環保管理員和環保監督員上崗證。三是實施工作考覈。環保管理員和環保監督員由縣(區)環保部門和鄉鎮政府雙重管理、雙重考覈,由市環保部門制定工作考覈辦法,縣(區)環保部門具體實施考覈,並將考覈結果通報縣區政府和鄉鎮政府。

農村調查報告5

“悠悠故鄉情,拳拳赤子心”。大學畢業後,我回農村工作已過一年,通過這段時間在基層的爬摸滾打,我的學生氣慢慢蛻變爲成熟,人生閱歷與社會知識也日趨豐富,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也已形成自己的見解與思考:

一、村集體經濟主導產業單一,農業產業化薄弱

[現狀]當前,在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村集體還沒有能力引導發展開創自主的產業是導致農業產業化薄弱的根結所在:一是村級集體經濟主導產業單一;二是部分村級債務負擔沉重;三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人才、資金和信息匱乏;四是村級集體經濟增長方式和管理方式落後;五是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所以,農村要想在真正意義上富起來,必須創新發展思路,積極探索以合作經營爲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形成自己的多元化主導產業。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建議]:

1、因地制宜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有資源優勢的,要通過集體力量或租賃開發、承包經營的形式,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變資源優勢爲經濟優勢;有區位優勢的,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有產業優勢的,主要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服務上做文章;對各方面優勢都不明顯的村,要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搞好生產、流通等環節的服務,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實現集體增收,促進農民致富。

2、強化村級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要積極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在完善清產覈資、資產評估、產權登記的同時,推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積累機制,防止分光吃光,積蓄集體經濟發展的後勁。

3、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要認真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民按照“自願、自主、自治”的原則,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規範和完善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

4、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一是要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發揮村級黨支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核心領導作用。二是要切實加強對村幹部的培訓。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5、加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一是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村轉移支付的力度。二是要做好土地文章,以地生財。三是要建立農村擔保體系和農村信貸信用體系,探索發展農村金融機構,解決農村金融缺位問題。四是要對那些受客觀條件制約大、短期內難以發展集體經濟的,要採取縣鄉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村,選派幹部定點幫扶、貧富“結對子”、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加大幫扶力度。

二、一些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淡薄,村容有待改善

[現狀]“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污水靠蒸發,垃圾隨風颳;窩棚隨處搭,攤位隨便拉。”已成部分農村發展現狀。村道兩側亂搭建、亂堆放、亂傾倒的情況比較嚴重;部分基礎設施不到位,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被隨意傾倒,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一些小規模的養雞場、養豬場等,沒能及時按要求做好污染治理,造成周邊臭氣沖天,污水橫流;在種植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使用管理不當造成產品農藥殘留污染、土壤污染,無證犬橫衝直撞,影響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建議]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要求,不斷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升公民保護農村環境意識。購買發放《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掛圖》、《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和《新農村環境保護讀本》,普及農村環保知識,提高農民羣衆環保意識,調動廣大農民羣衆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人們意識到,發展農村經濟也要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要加大對土壤污染、農藥使用管理不當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以及應當採取哪些防治措施解決等實用農技的.宣傳教育。推廣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生物農藥。同時還要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及時清理路面垃圾,河道清理保潔日常化、制度化。

三、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依然處於一個薄弱環節

[現狀]黨的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有的村裏文化活動場名存實亡,沒有專人組織活動。有的村根本就沒有羣衆文化活動場所。有的村幹部“視文化如糞土、視金錢如爹孃”。

[建議]一方面要加強新農村文化設施載體建設。首先,必須加強農村文化硬件建設。鄉村文化建設,諸如圖書室、閱覽室、娛樂室、科普室、體育健身室、醫療室以及文藝宣傳隊等,至少確保每個村組不存在公共文化設施載體空白的現象。其次,必須加強文化軟件開發。要把民間文化、原生態文化,迅速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搶救、整理、保護、開發這些文化軟件,特別是散落在廣大鄉村的民間原生態文化遺產。在此基礎上,下大力氣培育一批高素質的民間文化新秀和鄉村文藝骨幹,傳承優秀文化遺產,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後繼有人,發揚光大。

另一方面要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科學管理。首先,必須堅持黨管文化原則。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把握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弘揚農村文化生活主旋律、推動鄉村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重大社會、歷史責任,對農村文化工作做到“有人管,管好人”,努力提高鄉村文化軟實力。其次,必須堅持統籌規劃,創新鄉村文化管理模式。要把鄉村文化建設納入農村經濟社會與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規劃,改革完善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機制,特別要建立農村公共文化基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制度。再次,必須堅持不懈地打擊非法文化活動,遏制消極文化發展勢頭。農村文化管理組織要正視鄉村消極文化現象的存在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關注消極文化繼續在鄉村蔓延將帶來的極大危害,認真探討、積極採取強化教育、正面引導、竭力挽救、堅決打擊等綜合措施,堅決遏制、逐步消除鄉村消極文化現象,用社會主義文化佔領廣大農村陣地。

四、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矛盾

[現狀]當今正值經濟的轉型期和矛盾的凸顯期,貧富分化嚴重、物價高漲等社會問題已在一定意義上或多或少的制約着全社會各項事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在農村,一些靠挖掘資源發展經濟的村子,沒有將有限的經濟所得最大限度的運用到自身集體經濟的發展上去,而是將有限的經濟所得分發到村民手裏,這就很容易造成“大富不濟、小富則安”的惰性思想,更爲嚴重的是,在被一些圖謀不軌、別有用心的人發揮到民主選舉村幹部上,於是出現將集體經濟所得全部分紅做自己當村幹部的選票,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矛盾的隱患。出現了“麻將村、撲克村”,嚴重影響整個村子的發展,錯失發展機遇。

[建議]:

1、要集中力量重點整治,在打擊上做到“嚴”“準”“狠”,注重效果。在整治當中做到一手抓打擊,一手抓法制教育。對屢教不改之徒要實行行政、法律制裁與經濟重罰的措施。

2、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抓好警民聯防、聯治網絡,建立賭博防治責任制。各部門要切實“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與此同時,還要建立一支素質較高的宣傳教育工作隊伍,利用鄉村廣播進行宣傳,縣、鄉司法部門每年不少於兩次深入鄉村對農民進行有關賭禁的法律宣傳,着力抓好農村的文化陣地建設,如閱覽室、活動室、文藝體育活動場所等,把有賭習的人轉化過來。

3、要下大力氣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題,做到人人有事做,戶戶無閒人。一是增加農村經濟,開拓生產領域,擴大生產規模,這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的根本途徑。二是利用剩餘勞動力這一有利條件抓好“山上、山下、水裏、田裏”開發,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同時抓好庭院經濟的開發,把剩餘勞動力和零散的剩餘勞動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使農民農忙有農務,農閒有事做。三是充分發揮鄉、村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實行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要實現三業並舉,即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並舉。四輪驅動,即鄉辦、村辦、戶辦、聯辦一齊上,最大限度地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離土不離鄉、不離村,就地向鄉、村企業轉移,既可減少剩餘勞動力對城市的衝擊,改變剩餘勞動力終日無所事事的狀況,又可使農民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繁榮農村集體經濟。

農村調查報告6

在彷徨中走向城市-----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調查人:李**

課題背景: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小康展開之際,圍繞城鄉和諧一體發展關注農村環境,爲縮小農村發展短板提供可行性視角。

調查範圍:**農村

調查時間:xx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問卷調查。

生存環境

現狀:

生存環境總體優良,但成惡化趨勢,隨着工業郊區化和農村盲目招商引資,大量高污染企業紮根郊區和農村。以**,**爲例,主要交通線路煙囪林立,綠化極不到位。

植樹補貼的刺激不夠,森林覆蓋率小有上升但質量下降。

垃圾處理方式不完善,基本靠掩埋焚化,垃圾圍村已經小具規模。

能源來源成低水平多元化,秸稈燃燒沒能有效減少。

水資源逐漸短缺(部分支援城市),喝水難,澆水難,絕大多數河湖乾涸,污染嚴重(以**爲甚)。子牙河專項治理不持續,不繫統,資金利用率低。

短板:

技術短板,技術人員下鄉不到位,無監管,無實效,存在吃吃喝喝現象。

資金短板,財政對農村支持力度不夠,某農業大縣只給了50臺農機購置補貼……現有資金利用不到位。

政策短板,政策不落實,口惠而實不至。

交通短板,公路損毀嚴重,維修滯後。

人才短板,金鳳凰不往回飛。

前景及對策:

政策回頭看。增強資金可持續性,建立城鄉一體發展機制,落實環境審批。

工業帶頭走。完善區位規劃,引入農產品加工,秸稈建材,農村沼氣,集中供暖等惠民項目。

人才排頭走。建立農業大學,農科院等機構與農村合作機制,下鄉常態化,完善獎懲制度,鼓勵技術員把成績寫在土地上,把榮譽掛在莊稼上。

發展環境

現狀;

發展環境總體水平較低,可持續性差。政策指導性差,農村在彷徨中成長。

發展效益低,增收難,增收慢,城鄉差距拉大。

城市經濟輻射不夠,發展空間狹小,現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急需改革進化。

農村特色不完善,傳統民居和農村文化保護力度不夠,農村面臨過度模式化。

短板:

宣傳短板,有特產沒知名度。

市場短板,華北總體消費水平低,農家樂不成規模。

文化短板,農民文化素質總體較低(道德素質優良),農村文化站,圖書館未普及。

工業短板,發展模式水平低,粗放落後,土地利用率低,規劃不合理。

前景及對策:

城市總體合理規劃,功能分區完善。

加大宣傳力度,廣告優惠(cctv7)。

電影下鄉,興建農村圖書館等文化措施。

建立文化保護專項制度及資金,維護農村特色。

聯繫農業發展銀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綠色工業。

小結

農業是基礎,農村是基本,土地是根本。綜合統籌農村發展,走可持續道路是農村的.必經之路。

農村調查報告7

本次對調查過程中農民朋友反映最爲強烈的問題作了必須的探討和分析,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1、農田斷水頻繁,尤其是在乾旱季節,更爲嚴重。

2、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不是很完善,農民的出行很不方便。另外,由於公路等的不完善給當地的經濟也帶來了必須的影響。

3、農產品的價格較低,農產品給農民帶來的收入甚微。雖然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有所上揚,但是農業生產資料也在不停的上漲,與農業》投資相比,農產品的價格較爲低迷,長此以往將對農民不利。關於問題的分析根據當地政府的基本狀況而言,由於在該地區設立的工廠和企業較少,所以稅收來源就不多了,另外又加之中央實施的稅費改革,對農業稅的免除,政府的財政收入就存在必須的問題。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的問題在全國的範圍內都普遍存在,這主要是由於農產品的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衆多,這勢必會導致農產品的供大於求的情形出現,從而出現“穀賤傷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爲地方政府如果採用宏觀調控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話,可能性不大,效果可能也不會很明顯,畢竟地方政府的管轄範圍有限,調控潛力也有限。對於貼合實際狀況的經濟發展之路,有下列幾個:花大力氣招商引資對那些擁有豐富的資源的地區,農民本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資源來發家致富,但是由於資金不足,無力投資

而使得資源無法很好的開發,爲了很好的開發利用這些資源,招商引資當爲首選。

另外,招商引資的另一個較大的項目是對農產品的生加工等方面。該地區的農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產生多大的附加值,然而,該地的農產品質憂、產量佳,所以如果再對其進行生加工,則會有很大的潛力。政府應當制定必須的優惠政策,力爭建立幾個龍頭企業,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用心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用心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爲農民增收注入活力。

一、是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增值、爲農服務的作用。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並致力於組建農業龍頭企業集團,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潛力。

二、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然後我們要把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與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結合起來,用心引導,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要以鼓勵引導廣大農民開展產銷聯合,組建多種形式的技術協會、信息協會、流通協會爲重點,透過這些市場中介組織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實現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政府要適當引導農民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儘快調整農產品品質、品種結構,發展特色產業。要以市場爲導向,以效益爲中心,依靠科技進步,立足資源優勢,突出抓好品種、質量的結構調整,使農業由市場決定產量、需求決定品種質量的軌道上健康發展。同時也應當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爲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務必強化市場第一的觀念,下大氣力研究市場信息、市場動態、市場容量和供求關係,超前預測,科學分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生產,利用時間差、地區差,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擴大農產品集散量。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有特色,纔能有效參與市場競爭並立於不敗之地。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是新時期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一)抓高效特色種植業。

(二)抓綠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一個產業能不能持續持久活力,還得看產品的銷路是否暢通。農業產品銷售要有超多的農產品經紀人,政府要針對本地區的具體狀況,培養農產品經紀人,擴大流通渠道。隨着農產品的價格上升,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防止惡意哄擡農資物價,使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防患於未然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現階段,土地全部承包到戶,在土地不能大規模集約經營的狀況下,另闢途徑,透過農商合作社,關鍵要讓農民參與和經營,把一個個單一個體有組織的聯合起來,使某一特色產品構成規模、在規模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化經營,才能儘量降低市場風險,在產品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後蔬菜、、生豬、家禽、等都能夠透過合作形式構成拳頭產品,在市場上佔一席之地。只有到達產業化、規模化,才能進行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品牌農業產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另外,在某一產品到達必須規模、知名度後,政府要引導樹立名優品牌,進行註冊保護,以品牌開闢市場、拓展銷路。總結農村的繁榮,經濟發展刻不容緩。“三農”問題的核心在於“農民增收”,這一重大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政府也作了超多的工作已改善農民收入。我就本次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所調查的資料作了必須的總結和歸納,然後針對我地的實際狀況做出了發展經濟的幾看法:

1、花大力氣招商引資;

2、用心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3、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4、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

5、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

6、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期望能夠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盡一番力!

這次早已已結束,但它給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在生活着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經濟還不夠發達,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十分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農村調查報告8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三農”問題越來越受到世人關注,城鄉差異、農民工問題、農村體制改革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否則將影響改革的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是中央做出的又一個重大決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課題組於20xx年就新農村建設現狀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調查。共涉及17個省(市、區)、20個地級市、57個縣(市)、166個鄉鎮、2749個村莊。力圖以此調查摸清實際,爲關心新農村建設的各方提供一份研究和決策依據。

集體經濟告急,近1/3已資不抵債

總體上看,村集體經濟實力相差懸殊,多數村莊的集體經濟收入微薄。有將近一半的村莊集體收入還不到5萬元,而低於10萬元的佔到近60%。另外,收入高於50萬元的村佔22.6%,高於100萬元的村佔到16%。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平均值爲190.8萬元,剔除少量超過1億元收入的特殊樣本後,平均水平爲9.2萬元。

分地區來看,東、中、西部集體經濟實力差距明顯。西部、中部各有91.4%、75.9%的村莊收入在10萬元以下,而東部有近60%村莊集體收入在10萬元以上,其中有33%的村莊超過了100萬元,而在西部和中部只有3.9%和1.2%的村莊能達到這一水平。

剩餘勞動力所剩無幾

此次調查涉及XX年212.73萬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情況,從就業結構看,每個村平均擁有勞動力1081人,務農的佔52.1%,在本地從事非農業的佔21.06%,外出打工的佔26.51%。也就是說,近一半的農村勞動力已轉入非農產業。表7可見,中西部地區勞動力流出的比例都比較高。東部地區的農村是勞動力的重要流入地。平均每個村吸收外來勞動力491人,外來勞動力與本村勞動力的比例接近1:3。

農民外出打工出現新跡象

長期以來,農民外出打工主要表現爲兩種形態:一是“候鳥式”流動,即農民外出務工以年爲週期在城鄉和地區之間往來;二是“兼業式”流動,即農村勞動力利用農閒時間季節性地外出打工。此次調查表明,農民外出打工出現了兩個新的跡象:一是完全脫離農業生產、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已經佔到較大比例。調查表明,以常年外出計算的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率平均爲18.1%,其中東部23。55%,中部13.69%,西部13.6%。這表明轉入非農產業的全部農村勞動力中,已經有接近40%的屬於常年在外從事非農業;二是舉家外出、完全脫離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環境的農村勞動力已經佔到一定比例。從調查結果看,舉家外出的勞動力佔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平均爲5.29%,東部4.71%,中部4.99%,西部6.61%(2)。與勞動力轉移率的地區性差異截然相反的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舉家外出率最低,而西部舉家外出率最高,常年外出的`勞動力中已經有1/3實現了舉家外出。這次調查表明,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正在由“亦工亦農”向“全職非農”轉變,就業兼業性減弱;由“候鳥式”流動向遷徙式流動轉變,轉移穩定性增強;由城鄉間雙向流動向融入城市轉變,在城鎮定居的農民工逐漸增多。

3/4的村莊已無青壯年勞動力可向外轉移

各村擁有的30歲以下青壯年勞動力爲299人,東部323人,中部260人,西部298人。從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就業構成看,常年外出打工或在本地從事非農業的勞動力全部村莊平均爲154人,東部182人,中部120人,西部144人,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或就地從事二三產業的比例平均爲54.12%,比所有勞動力的轉移率47.9%略高。

在該項調查中,74.3%的村認爲本村能夠外出打工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已經出去了,只有1/4的村認爲本村還有青壯年勞動力可轉移。這次村級調查的對象是村幹部,可以看出,大部分村莊的於部認爲能夠轉出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已經轉出,他們大都對於青壯年勞動力供給的情況表示擔憂。我們對青壯年農村勞動力轉移率的進一步考察發現,近1/3的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率都在80%以上。而青壯年勞動力轉移率在80%以上的地區,大部分(57.1%)是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3)。

農村調查報告9

一、基本狀況

位於xx鄉政府西北部,距離鄉政府1公里,緊鄰309國道。全村共有135戶,531人,2個自然莊,922畝耕地。黨支部現有20名黨員,其中女黨員2人,共有支部委員3人。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xx,男,現年57歲,國中文化程度。

透過調查,在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方面,xx村黨支部配齊配強了黨支部班子,明確分工,能及時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工作,在帶民生產、助民增收方面能夠發揮用心作用,有較強的戰鬥力,在組織羣衆參與公益事業、落實國家相關惠民政策等方面表現出較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班子成員有較強的履職潛力,能勝任本職工作,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用心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xx村黨支部主要是透過以下幾個方面抓黨支部建設的:

(一)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約束人,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堅持,已訂的制度要落實,缺少的制度要補建。村黨支部成員個性是主要領導要帶頭執行制度,做出表率。透過完善制度並嚴格執行,構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支部一班人的事業心、進取心及職責感,以便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把黨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堅定、富民有方、團結戰鬥、務實創新的堅強戰鬥堡壘。

(二)加大發展黨員工作的力度。要及時吸收政治素質好、帶富潛力強的優秀青年入黨,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斷增加新鮮血液,逐步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化、黨的力量薄弱的問題。

(三)選好農村黨組織書記,配齊班子。透過召開黨員大會,充分發揮黨內民主,讓有潛力的中青年出來挑大樑。對有問題的支部成員,要本着保證穩定,“多換思想少換人”的原則,採取措施幫忙教育他們,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四)發展壯大村級羣衆經濟,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有錢辦事”,就是村級羣衆經濟要有實力,沒有羣衆經濟實力,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就通通談不上。發展羣衆經濟,不僅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只有羣衆經濟發展起來,農村才能解決有錢辦事、集中資金辦大事的問題,從而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因此,要把發展村級羣衆經濟作爲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緊、抓好。

(五)加強培訓教育,提高黨員個性是支部成員政治思想素質和發展經濟的潛力。要以提高素質,增強黨性爲目標,透過報紙、廣播電視、現代遠程教育系統等,加強黨員培訓教育。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來豐富他們的頭腦,用先進的經驗啓發他們的思路,用黨章約束他們的言行,增強他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帶領羣衆致富奔小康的本領,不斷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訓教育要結合實際,注重實效,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

透過抓以上幾方面的基層組織建設,廣大黨員明顯感到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增強了,能夠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黨委與羣衆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以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範、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黨員們也大都能夠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三、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

透過深入村組開展調研發現,雖然我村黨組織建設在縣委、縣政府及鎮黨委的有力領導下,取得了必須成績,但是在基層黨組織結構設置、黨員作用發揮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影響我村黨組織正常發展的因素。主要體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班子文化層次參差不齊。年輕、有一技之長的黨員多數外出,導致在家黨員均爲老黨員,思想觀念陳舊,經濟基礎薄弱,缺乏解決實際問題和辦實事的潛力,缺乏自我帶頭致富、帶領羣衆共同致富的創業激情與本領,制約了村級組織正常化發展。

(二)經濟基礎薄弱。一是村級黨組織班子缺乏必要的經濟基礎,即使主觀有幹事的願望,往往處於有心想事,無力辦事的尷尬境地,基礎設施與公益事業等方面多年難有大的起色。二是支村兩委辦公經費過少。由於近年來村工作業務繁重,各種檢查、會議較多,已不能滿足村級日常開支,有時甚至連基本的組織生活會都難以維持,黨的基本活動不能正常開展,黨員教育管理措施不力,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充分。

(三)支村兩委報酬低。由於當前農村工作任務繁重,低保、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危房改造等諸多惠農政策均需實施,給村幹部日常工作帶來極大壓力,90%的村幹部都成了脫產幹部。而且村幹部大多是家裏的主要勞力,每月工資已不能支持養家餬口,難以更好的'激發村幹部工作激情,甚至造成個別村幹部軍心不穩,缺乏工作用心性和主動性,個性是村兩委委員、村民小組長的作用難以發揮。

四、意見推薦

影響基層組織正常發展,有客觀與主觀的原因,同時又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名黨員一顆星,集中力量抓支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村幹部隊伍、農村黨員隊伍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保障農村社會穩定、是基層組織建設年的關鍵。爲此,我們要把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與“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以“分類定級、轉化提升”爲抓手,突出抓好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對照“五個一”(一個好的帶頭人、一個好的發展思路、一個好的工作制度、一個好的活動陣地、一個好的保障機制)的要求,紮實開展“五好支部”建立活動。

(一)開展班子建設,發揮黨員致富幫帶潛力。

一是對農村“兩委”班子實行規範化管理,把“必須三有”作爲規範村務運行的根本制度,將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大學生村官、村“兩委”換屆未當選但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員,納入後備幹部人才庫,爲新基層組織建設帶給堅強的領導基礎。二是執行好“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發展黨員等基本制度,抓好村務公開、村規民約和村務管理等各項制度的落實,保證村級組織管理工作的規範化運作,確保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羣衆的智慧和力量,保證全村各項工作得到羣衆的支持與擁護。

(二)開展陣地建設,發揮農村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黨的活動陣地是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從加強黨的執政潛力、促進社會和諧協調和以人爲本、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高度出發,徹底改變過去黨支部忽視陣地建設的思想認識誤區,解決村級組織陣地功能不強的問題。一是實施村級辦公場所規範化建設,從根本上消除黨員幹部怕老百姓認爲陣地建設是浪費、奢侈,把村級組織辦公場所打造成幹部辦公中心、黨員活動中心、村民議事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和羣衆文化娛樂中心,確立黨的陣地爲黨的建設服務。二是成立村級信訪室,定期安排村“兩委”班子成員帶班坐崗,讓羣衆有苦有處訴、有理有處說、有難有人幫,使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爲新農村建設服務,爲人民羣衆生產生活服務。

(三)開展“四個培養”,發揮黨員隊伍“先鋒模範”作用。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解決人的問題至關重要。爲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一是要大力實施“四個培養”工程,即加強思想引導,把致富能手培養爲黨員;加強技能培訓,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加強示範帶動,把村幹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堅持優化結構,把致富黨員培養成村幹部。透過抓好“四個培養”工作,進一步優化黨員幹部結構,提高農村幹部素質,增強農村幹部爲民辦事的潛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二是要深入細緻地做好黨員的思想工作,透過與黨員應對面的交心談心、上黨課、專題培訓、座談討論等多種形式,對黨員進行先進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識培訓,把廣大黨員的思想統一齊來,力量凝聚起來,解決人心散亂的問題。三是多在黨員的黨性觀念、服務意識和帶領羣衆致富的潛力上下功夫,把那些年輕有爲、退伍及高校畢業回鄉優秀青年、致富經商能手、外出務工返鄉優秀青年等吸收到黨員隊伍中來,強化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把農村致富能人青年選配到村級後備幹部隊伍中,透過交任務、壓擔子,促其在實踐中增長才幹,解決黨員“雙帶”潛力不強、村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四是用心做好新形勢下黨員發展工作,堅持黨員標準,注重改善結構,依託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三會一課”等措施,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切實提高全村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農村調查報告10

調查對象:

宗址村三隊村民

調 查 人:

潘xx

調查目的:

瞭解有多少人瞭解“低碳”的含義,又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

調查方式:

口頭訪問

訪問的內容:

1、你知道“低碳”是什麼意思?

2、你在生活中如何解決衣、食、住、行中的節能低耗的問題。

3、家裏新增添了什麼家用電器,會正確節能使用嗎

4、近距離外出和遠距離外出時,分別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

調查分析:

1、本次調查中,一共訪問了五十多位村民,其中分老年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2、在對老年人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老人都不知道“低碳”是什麼意思,但他們從小吃過苦,生活大多很節儉,因此其實一直在過着低碳生活。比如:

在天黑之後他們纔會開燈;米和菜都先拿到池塘洗一遍,回家再用自來水清洗一遍,用過的水也不浪費,用來澆花洗菜、喂性畜等;常把細小的肥皂收集起來,裝到絲襪裏,捏成大肥皂再用;上街時,除步行外,一般騎自行車或電動車;買菜時會自己帶籃子,不用塑料袋。

3、成年人愛看報紙,所以對於低碳還是比較明白。可他們身強力壯,掙錢相對容易。爲圖方便快捷,出門就騎摩托車或開車,喜吃夜宵,常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夏天圖舒服,就把空調溫度打得很低,整天呆在空調房裏,玩電腦時電視也同時開着;手機常換新的,各種鋰電池、鎳電池也隨手丟棄。

4、未成年人中,除了幾個在校的高年級學生知道低碳,就是少排二氧化碳外,其它年齡小同學都不知道。所以他們用電、用水則更加浪費。刷牙時,水龍頭開着刷牙;小孩子喜歡吃棒冰,常常在冰箱裏面折騰半天,也沒找到自己想要的;他們不喜歡喝白開水,只喝冰的'飲料;他們最好一天24小時呆在空調房裏。

調查建議書:

1、打空調時,溫度最低控制在26℃

2、儘量少開冰箱門。

3、帶上小手絹、小毛巾,儘量不使用紙巾、一次性筷子、餐盒、杯子、鞋套等,爲地球添一份綠。

4、上街購物、買菜,自己備帶布袋、菜籃子,不要使用塑料袋。

5、把家裏的白熾燈換成節能燈。

6、外出時,最好使用自行車或電動車,以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

7、大力推廣並使用太陽能,使用太陽給我們帶來的免費資源。

調查總結:

我們應當學習老年人的某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每一個人能在生活中自覺地做到低碳生活,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綠,生活更美好。

農村調查報告11

調查地點:山西省代縣XXX鄉XXX村

調查目的:調查和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讓社會各界關注、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調查內容:包括五方面的內容。

1、村民的文化娛樂;2、村裏的黨政建設;3、村民的收入和消費;4、新農村建設情況。

調查範圍:該村15歲以上村民。

調查途徑:隨機調查,以實地走訪調查爲主;

調查時間:

問卷填寫及回收情

一、村基本情況:

村位於雁門關旅遊路,距縣城約7公里,比較偏僻沒有公交車通行。全村國土面積,共五個村民小組,190戶,總人口684人,實住人口480人,黨員16人,可用耕地面積畝,其中玉米麪積面畝,20xx年玉米產量達到3100噸。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萬元,人平純收入實現元。村級公路硬化累計達到公里,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該村地域寬闊,有平原、山坡,可開發的潛力很大,林地面積地多畝,養豬、養羊、養牛的條件得天獨厚。20xx年生豬出欄頭。

二、新農村建設情況

所謂“新農村”包括幾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

(一)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

1、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基本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

2、羣衆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工程,羣衆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3、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衆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4、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羣衆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二)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1、鄉、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羣衆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農民勞動力素質較低,運用科學技術的方法耕種較低,且對新技術缺乏認識,阻礙了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時農民的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對進一步開展農業產業積極性不高。

4、農產品的加工還處於原始的階段,對農產品的精加工較少,因而對農產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對外競爭力是嚴重的阻礙。

5、在調查中85%的村民對國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不瞭解的態度。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費

通過村書記以及對部分村民的詢問,本村60%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種植玉米及其它家產品。38%的村民農閒時節到附近的工廠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費是學生,35到55歲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來支付學生的各項費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夠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娛樂

村內沒的專門的娛樂場所,也沒有可供休閒的場所,村民基本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

通過這次調查以下是對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1、抓好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實施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工程,拓寬選人用人的渠道和範圍,實行大範圍、寬領域選拔村級幹部;改進管理辦法,推行幹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嚴格考覈管理,將工作績效與幹部待遇掛鉤,每半年考覈一次,年終兌現獎懲。

2、加強黨員幹部教育。一是建立幹部定期培訓制度。每年對村級黨員幹部分期分批培訓一次;二是鼓勵黨員幹部積極參加黨校、農函大的學習,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三是建立黨員幹部自學制度、理論學習考覈制度,把考覈結果作爲選拔任用村級幹部的重要依據,幫助農村黨員幹部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四是教育黨員幹部爭做致富能力強、幫富能力強的雙強型黨員幹部,提升黨員幹部自身文明素質,成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

3、加快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支持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創辦鄉鎮企業,爲農民提供就業機會。按照“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的要求,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工作,搞好信息網站建設,支持農民本地創業與外出務工相結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帶動農民轉移。

4、加強對農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項政策的投入,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大農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對農民進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們能夠掌握新技術,瞭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領,同時,也要加強農村法制的建設,供他們能夠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5、增加農村的娛樂設施,爲農民提供休閒場所。

6、多向農民提供小額貸款,扶持農民發展農副產業,併爲其提供技術指導,以解決農民創業的經濟憂慮和技術憂慮。

我們作爲大學生村幹部應該加大對新農村政策的瞭解和“三農”的認識,政府、給予我們大學生村官的支持,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發揮大學生村官的各種優勢,爲農村幹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做出貢獻。

農村調查報告12

調查目的:

通過對家鄉環境情況的調查,瞭解家鄉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希望通過我的調查和宣傳,提高家鄉農民的環保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把農村建設成子孫後代嚮往的美麗樂園。

調查地點:

我村和周邊村。

調查時間:

20xx年9月

調查背景:

我居住在農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隨處可見。可是近幾年,池塘的水由清澈變爲渾濁泛黃,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着骯髒的雜物,泛着農藥的惡臭,學校周遍的土地裏也是垃圾遍地。環境問題現在已經成爲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地頭號殺手。

調查過程:

(一)制定調查表

(二)走訪調查

(三)實地調查。

(四)統計分析

主要是對調查表和實地調查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究整理,從而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

一、家鄉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活垃圾因爲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使農村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

2、大量的生活污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自然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的農藥和化肥,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污染。

3、近幾年在農村興起的畜禽養殖業,由於沒有足夠的地方消納畜禽糞便,養殖地點又離人的住所近或者乾脆處於同一個院子中,到處臭氣熏天,蚊蠅亂飛。同時也給地表水帶來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羣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4、由於污水灌溉、堆置固體廢棄物、承受了大量工業污染的轉移,農村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已經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二、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

1、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對環境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

2、農民是被忽視了的環保羣體,各種環保宣傳在農村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人們的眼睛都專注在工業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對於人口相對比較稀疏,面積比較大的農村來講還沒有引起重視。然而誰會知道每天隨意丟的一個塑料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呢?

3、從調查結果看,更讓人擔心的是,有環保意識的人與擁有環保知識的人由於產生從衆心理,別人怎樣自己就怎樣,所以同樣沒有任何的行動。比如知道塑料袋危害的佔40%左右,但每個人卻仍然亂丟,如何讓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值得每一個環保人思索。現在農村環境確實不讓人樂觀,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背景:

現在農村水污染情況較爲嚴重,且水污染嚴重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由於農村大多數居民都是飲用自然水,這直接關係到村民的生命安全,並且農村以種植業爲主,水質安全也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而且雲陽大多數農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溝是長江的支流,污染會直接影響長江水質!目的:

1、通過調查瞭解現在農村水污染情況;

2、進一步瞭解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3、瞭解造成水污染的各種原因;

4、向廣大村民提建議,向他們宣傳水污染的危害,呼籲村民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爲我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努力!

調查內容:

1、實地調查

我們在雲陽縣黑馬村和雲陽泥溪鄉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大多數河流、池塘、水庫、水溝等都存在不同層度的污染。 在黑馬村我們主要調查了2個大型水庫、一家山羊養殖基地以及流向長江的一條溪流。在這中間的一個水庫裏,我們發現水質污染特別嚴重,水面漂浮着很多塑料袋以及各種瓜果皮,不時傳來一陣惡臭。據瞭解,這個水庫已經廢棄沒有再使用了,但是這個水庫嚴重影響到了環境。在山羊養殖基地,我們老遠就聞到一股羶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廢物,我們看到一股夾雜着黑色的水順着一條小水溝流向了一條小溪流,我們繼續順着一條小溪一路走,發現有些乾涸的地方有許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還發現了3個農藥瓶,還有無數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築有兩個居民飲用水池,還有一個大型水庫,這個水庫爲磐石水廠提供水源,這嚴重影響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鄉街道旁的小河裏,我們發現河面上了兩邊漂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各種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料袋就不少於23個,並且只是一段流域,並且河岸兩旁泥沙堆積嚴重,導致河牀擡高。

在一條公路旁的水池裏我們發現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還漂浮着一層油狀物質,經過詢問原來是通過這條路的一些駕駛員的車漏了油流進去的。

2、走訪調查

在泥溪鄉我們向周圍的村民詢問了相關問題及情況,其中有些村民向我們反映經常就有建設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車運到河邊然後直接傾倒在河裏,造成河牀泥沙堆積,河牀擡高,嚴重影響船舶通行,並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帶到了長江裏面,當晴天時候,河裏總會散發出一陣惡臭,當下雨河裏漲水的時候,泥沙上翻,攪合着垃圾,經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馬村我們詢問了一位村民,他告訴我們有一個以前用來 10多位村民集體中毒,所幸的是沒有人死亡,後來經上面部門調查才知道是因爲在上游的一個工廠裏鉻超標,後來該工廠被下令該造,現在已經撤了這個工廠。並且還向我們講述了有一個堰塘裏的魚大量死亡,造成的損失約有兩萬元的事。我們向他詢問了原因,他說是水裏長了一種叫水葫蘆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嚴重缺氧,我們查詢了一下水葫蘆,這是一種和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曾經瘋狂繁殖並造成水質被破壞,並且這裏經常有農村婦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裏含磷的話,造成的水華會更厲害。

污染源:

1、居民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以及設房屋產生的廢物;

2、工廠產生的未經處理廢水;

3、種植農作物所用農藥殘留的污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華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

造成原因:

1、農村大多數居民由於文化較低,品德素質較爲低下,環保意識不高,對於水污染造成的後果不瞭解,並且對於已造成的污染不採取措施;

2、沒有設立專門的垃圾處理點,都是隨便扔掉,對於有毒物質也未經處理;

3、村裏沒有專門的水質管理條例和水質污染處理方案;

4、相關部門沒有定期進行水質監測等。

解決方法:

1、向村委會反映相關情況,向村裏提建議,讓他們把村裏被污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污染特別嚴重的村裏無力治理的向縣裏水利部門反映情況。

3、向村民們宣傳水污染的危害,讓他們懂得要珍惜水資源,爲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做貢獻。

感想:

由於農村大多數村民都是老人,對於水質污染的隱形危害不大瞭解,往往是危害顯現出來了才意識到嚴重性,並且水質遭到污染嚴重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建設,希望人人都意識到環境惡化帶來的後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動投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回來!

農村調查報告13

爲全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根據鄉黨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學習調研段的調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針”,爲了解xx村的農村現狀,摸清該村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途徑、方式和工作思路,確保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我們村兩委班子,多次深入我村5個自然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狀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狀況

xx村地處銅川市東區與東坡礦相鄰,銅罕線穿村而過,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農戶369戶,人口1489人,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畝,其中蘋果780畝,蔬菜350畝,黨員42人,兩委會成員5人,組幹部5人,黨小組5個,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複雜,村道長,路面老化,低窪不平,基礎較差,屬村礦結合部。近年來,由於黨的政策好,落實到位,加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我村在基礎設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兩室、村衛生室,實施了移民搬遷,使我村向新農村建設邁進了一步。

二、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着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xx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禮貌、精神禮貌和政治禮貌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必須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狀況:xx村現有耕地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主要是以蘋果、蔬菜產業爲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xx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3100元。

產業結構狀況:xx一、二組以蘋果、糧食種植爲主;xx三、四組以蔬菜種植爲主;xx五組以林木、幹雜果,菸草和糧食種植爲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狀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xx村建設有一所衛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戶12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6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411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狀況。村“兩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4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全村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性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用心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此刻下幾方面:一是村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繕、巷道沒有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飄過窄、過陡,下雨天仍無法行走,從而影響了民村的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村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小組村還未實現道路硬化等;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投入資金不足、投入困難,均制約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增加了勞動成本,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受到制約和影響,使農業增效、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着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xx年,xx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3100元,在高樓河乃至全區村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蘋果種植具有必須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蔬菜土地面積太小,無法建溫室大棚,構成蔬菜產業化,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菸草、幹雜果種植纔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xx村委會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羣衆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路子不寬。

5、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組已經進行了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成項目和原有羣衆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個性是在移民搬遷、鄉村道路等農村公共基礎設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措施不力、制度辦法不到位。

四、對策及推薦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羣衆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爲主體,充分調動羣衆用心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構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我,激發廣大羣衆建設自我完美家園的用心性是關鍵。要調動羣衆的用心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用心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要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貼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在項目規劃上,近兩年xx村委會在項目規劃上的重點一是加強鄉村公路修繕、養護,保障公路的暢通,爭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項目;二保障部分村組的生產、生活用水;三對於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衛生共廁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用心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用心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用心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外出打工人員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潛力,用心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着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資料,要搞好規劃,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村級事務決策管理機制和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村幹部、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羣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潛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爲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農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爲新農村建設帶給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人居環境爲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羣衆廣泛參與的用心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用心性。用3至5年,或更長時光,使我們xx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農村調查報告14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農經委、農經工作室會同研究室和政府有關部門圍繞全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召集市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交通局、勞動局、畜牧辦、統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先後到長清、平陰、商河等5個縣區聽取政府部門工作彙報,並經過實地察看、調查問卷、走訪交談等形式,深入6個鄉鎮、14個村、30餘戶農戶開展調查,廣泛瞭解情景,認真聽取意見;部分縣(市)區人大根據市的統一安排,實行上下聯動,在本區域內開展了調研活動,並提出調查報告。4月中旬,常委會領導和部分駐會委員也專門到章丘市和濟陽縣進行了調研察看,提出了加快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提議。現綜合調研情景,提出如下報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年以來,在市委的領導下,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爲破解“三農”問題的總抓手,認真貫徹中央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強化“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1、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齊抓共管,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各級都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爲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突出位置,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大力營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環境氛圍。市和縣(市)區相繼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研究制定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逐級明確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政府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從各自職能出發,深入農村開展調研,針對羣衆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職責制,狠抓措施落實,積極支持和保障新農村建設。章丘市把推進工作作爲“一號工程”,書記、市長親自抓,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發展的政策文件,按照“十化”階段性目標,實施“五大建設”,建立完善領導、指導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體系,並確定投資2億元,選擇10個示範村和100個建設村開展樣板試點,經過典型引路,實現整體推進。目前看,各縣(市)區都在集中力量進行摸底調查、制定政策、研究規劃、開展試點,各項建設正在有序展開,推進工作開局良好。

2、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今年,我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高效種養業,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導產業堅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資等工作力度,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龍頭企業對縣域經濟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繼續實施“6521”工程,採取多措並舉,促進了農民增收。歷城區依託科技提高,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優勢產業”,濟陽縣堅持以工促農,實施骨幹企業帶動,加快食品、紡織、機械、電子、化工產業聚集,商河縣立足實際,號召農民突出發展集約規模養殖業,今年一季度,這三個縣區農民現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4.5%、15.0%、15.3%。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31.5億元,增長17.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49億元,增長25.6%,其中縣區財政收入完成16.76億元,增長34.3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15元,增長14.1%。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新農村建設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明顯改善。近年來,爲了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我市各級政府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對“三農”方面的.財政投入,先後圍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異常是對“路水電醫學”和社會保障等項目,實施傾斜政策,盡力保障資金支持,積極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xx年市財政支農投入總額到達6.1億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車、廣播電視”率分別到達95.8%、62.6%、99.3%、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提高,農民參合率到達86%,鄉鎮敬老院完成階段建設任務,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取得顯著進展。今年市級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方面的投入5.6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5.11%,其中稅費改革轉移支付1.29億元,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資金3.56億元,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0.75億元,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供給了有力保障。

4、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提高精神禮貌程度,新農村建設的治理機制日趨完善。近年來,各級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農村精神禮貌和民主法制建設作爲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資料,不斷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培育典型,推廣經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積極組織“五好家庭”、“十星禮貌戶”等形式多樣的精神禮貌創立活動,倡導健康禮貌新風尚,激發農民羣衆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建設“平安鄉村”,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羣衆的法律觀念,努力創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農村調查報告15

一、基本情景

xx鎮地處xxx三縣交界處,幅員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xx餘畝,森林面積xx畝。共有xx個行政xx個村民小組,xx戶,xx人。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年到達xxx元,比xx年增加xx元。xx個省級扶貧村。

二、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全鎮農村經濟出現四大變化: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二三產業、養殖業、林果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農作物品種結構逐步優化。優質糧油、蔬菜、三元雜交豬、肉羊新品種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業高接換優等新技術全面推廣;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較快。xx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元,比xx年增加xx元;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從李橋鎮的鎮情出發“夯基礎,增後勁”圍繞“修路、治水、改網、建集鎮、興旅遊”的思路,完成了xx餘萬元的公路硬化和xx萬元的渠系配套設施和投資近xx萬元的光纖電視工程,農網改造xx個村,新增變壓器xx臺,改井打井xx多口,xx自然風景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這次調研的情景看,xx鎮新農村建設,總的形勢較好,部分農民比較富裕,房子比較漂亮,農村也比較穩定。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而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1、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牽引力不大。近年來,由於鎮村兩級加大對重點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及文教衛生等項目的投入和建設,使鎮村兩級債務沉重,全鎮負債總額xx萬元,僅村級債務就多達xx萬元,大部分村少則數萬元,多則上十萬、幾十萬。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發展經濟包袱沉重,使經濟發展難以構成牽引力、向心力。

2、傳統農業難以拓展,支撐力不強。xx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林業大鎮,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畜牧產品是其三大經濟支柱。可是,此刻由於受氣候、品種、市場等因素的制約,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除了進一步調優、調精、提高單產外,發展的潛力似乎不大。同時,傳統農業還受自然災害、市場供求等因素影響,處在一種靠天吃飯的極不穩定的狀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十分有限。

3、加工產業規模偏小,帶動力不足。近年來,各村都相繼建設了一批爲民服務的'小型加工房。但由於資金有限、投資規模小、市場風險大、經濟效益差,這些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還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4、農民增收門路狹窄,增長點不多。在深入基層調研中,我深深地感到:農民增收門路狹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鉅。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大部分農民把增收的期望寄託在外出打工上。雖然收入相對較高,但受羣衆觀念、農民素質、就業門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動性強,難以穩定就業,也不是長遠之計。

四、對策和提議

1、要堅持富民爲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儘管“十五”期間,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xx元,個別村初步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條件,但農民收入渠道不寬,增收基礎並不穩固,靠天吃飯、靠農業增收的現狀並未根本改觀,偶遇自然災害,稍遇市場波動,增幅就會大起大落,陷於徘徊。所以,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爲振興全鎮經濟的中心任務,擺在一切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採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着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羣衆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採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着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並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不斷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2、要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鞏固和發展增收基礎。着力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一是優化品種結構,加大示範帶動。結合本鎮實際,在穩定種植業的基礎上,鞏固發展好筍材兩用竹、黑山羊、生豬生產。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以巖區爲重點,認真做好中藥材xx畝、薑黃xx畝、香樟xx畝的栽植。以壩區村爲重點的蔬菜基地xx畝、青蒿種植xx畝,撐綠竹種植xx畝,着力推進種植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油、飼、林、果、蔬多元結構轉變。

3、要創新機制,加強和培植市場主體。一是扶持種養大戶,培植農業生產主體。積極發揮xx種豬場,xx養場的帶動優勢,經過對一些市場意識強、科技素質高的種養大戶,採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導、農戶投資的辦法,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使他們不僅僅是科學種養致富的典型,並且成爲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二是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植科教、流通、農資服務的主體。要引導農村大戶、運銷能人、龍頭企業、基層幹部和村級團體經濟組織創辦領辦農村專業服務組織和專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的自主發展本事。

4、要以點示範,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緊緊藉助中央、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以xx村、xx村兩個示範村建設爲主體,全力提升示範村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規劃。二是要高起點建設,進而推動全鎮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5、要轉移農民,拓寬增收領域。近幾年,xx鎮農村勞動力向外轉移的速度呈加快趨勢,務工經商收入成爲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從調查情景看,xx年全鎮縣內外轉移輸出已達一萬人,農民在縣內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左右,縣外務工異常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以上,文化層次較高又有必須技能的農民,年收入超過萬元。

所以,圍繞新農村建設,今後幾年要繼續重視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一是加強外出務工的組織引導。我鎮農村勞動力外出主要依靠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就業的盲目性較大。要注重加強同縣勞務市場和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爲農民工供給及時的勞務信息和維權保障服務,讓農民出得去、能就業。二是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爲農民務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爲農民增收開闢新途徑。三是大力提高農民工素質。經過“陽光培訓”和扶貧培訓工程提高外出務工農民競爭本事。經過發展特色農業消化一部分,發展非農產業吸納一部分,發展外出打工輸轉一部分,大力提高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率,爲新農村建設供給人力和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