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

報告2.38W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微企業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

20xx年我局在工商、稅務、財政、發改等部門的協作配合下,就我縣小微企業發展調研工作進行了專門安排部署,局領導及相關人員分赴縣級涉企部門和全縣有關鎮及工業園區進行了認真調查、走訪和座談。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我縣小微企業發展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及經濟運行特點

據統計,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改委、財政部制定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國發〔20xx〕36號)的標準,我縣企業絕大多數都屬小微企業。止20xx底統計全縣共有小微企業8858個,其中企業640戶、個體工商經營戶8218戶。主要分佈在各鎮周邊和產業集聚區內。小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45512人,佔全縣就業人員的54.65%。從發展行業看,以批發零售業爲主,批發和零售業企業3444戶,佔38.9%;運輸倉儲企業爲2144家,佔24.2%。服務業企業1658家。佔18.7%;加工製造企業916家,佔10.34%;建築房地產企業198家;農林牧漁規模種殖、養殖企業80家。從地域分佈來看,以鄉鎮爲主,全縣小微企業中分佈在各鎮(街道)的有8803家。

小微企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是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所佔比重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穩步增長,富民效應初步顯現。20xx年底,全縣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達8858個,較去年增加444個,從業人員45512人,較去年增加4300人。全縣小微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2.12億元,同比增長33.12%,佔全縣gdp的36.18%;實現總產值(現價)40.8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0.6億元,工業增加值7.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25.85 %;實現稅金6968萬元,同比增長21.97%;支付勞動者報酬5.0393億元。

通過對全縣小微企業走訪調查發現,我縣的小微企業大多正常運行,但是也有少部分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主要原因就是資金短缺和成本的上升,使企業不能正常生產。

(二)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全縣小微企業投資平穩增長,十一五末,全縣小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1億元,其中完成工業項目投資5.05億元,農業項目投資2.13億元,房地產項目投資1.91億元,旅遊等服務業項目投資0.82億元。20xx年,小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4億元,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量25.68億元的39.1%,較20xx年增長1.31%,其中完成工業項目投資4.88億元,農業項目投資1.51億元,房地產項目投資3.05億元,旅遊等服務業項目投資0.6億元。

由於多年政策累積效應和經濟景氣週期共同作用,我縣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尤其是近幾年我縣民間投資更是出現了少有的高增長態勢,民間投資對增加投資活力、增加就業、提高企業投資效益的作用更加突出,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不斷的平穩增長,成爲拉動紫陽國民經濟較快增長的主動力。這表明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我縣小微企業即將進入新的高速發展期,必將對紫陽的小微企業進一步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三)地方財政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我縣財政部門緊緊抓住國家、省、市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20xx年以來,從國家、省、市爭取扶持資金3289.52萬元扶持了小微企業37家,扶持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304個,扶持資金452.6萬元。每年地方財政預算安排扶持小微企業資金300萬元,重點扶持了以富硒茶、魔芋加工、水產養殖、和蠶桑發展爲支柱的小微企業及服務體系建設。三年來地方財政扶持小微企業資金470萬元,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資金130萬元。有力的推動了我縣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我縣小微企業發展的特點趨勢

我縣民營經濟發展以小微企業爲主體,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由小生產走向大生產,從小產業走向大產業,從小市場走向大市場,逐漸呈現出規模龐大、特色鮮明、集聚力強、品牌優良等特點。一是總體規模不斷擴張。我縣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發展環境的日益優化,進一步激發了私營業者的創業熱情,小微企業明顯增多,資本投入逐步加大。二是產業集羣集聚力增強。目前我縣已形成茶葉加工、富硒食飲品加工和板石開採三大產業集羣。紫陽富硒茶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紫陽瓦板岩全部出口歐美等國家。20xx年我縣聘請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了紫陽硒谷生態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劃設計,並啓動了園區建設。20xx年中國紫陽硒谷生態工業園區列入了全省首批重點扶持建設的縣域工業園區。近年來,園區正在加快建設,且有六家大企業已經入駐,園區正在成爲我縣工業發展的聚集區。20xx年xx縣榮獲陝西省縣域工業化發展單項獎。三是特色支柱產業優勢突出,新型工業化格局初現。全縣小微工業企業分佈廣、特色鮮明,初步形成了富硒食(飲)品、新型材料、清潔能源三大支柱工業,圍繞這三大支柱產業,延伸鏈條,推進戰略重組,做大做強,已成爲民營企業發展中的主角。

從以上特點可以看出發展小微企業對促進我縣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一是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當前,農村真正的剩餘勞動力不是中青年人,而是以40-55歲的農村婦女和50-60歲的男勞動力居多。小微企業多是村鎮經濟,且大部分爲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吸收大量農村閒散勞動力。二是激發了全民創業熱情。我縣的小微企業已是星羅棋佈,種養加銷,市場繁榮,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新政,將大大激發全民的創業熱情。三是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調查瞭解到,小微企業的職工年均收入12000元左右,有些達15000-20000元。四是爲全縣企業的梯次發展奠定了基礎。小微企業是鄉鎮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鄉鎮財政稅收有着重要的貢獻,作爲培植大中型企業的根基,小微企業的迅速膨脹爲全縣企業的梯次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加快小微企業發展主要措施和經驗

1、認真落實國家扶持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全力發展民營經濟。我縣始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縣黨代會、人代會提出的:全力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建設富裕紫陽的目標。成立xx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分析、研究、解決非公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不斷加強和改進對非公經濟工作的領導,切實做到責任、政策、措施和督查四個落實,圓滿完成了非公經濟考覈各項指標。

2、大力實施小微企業成長工程,深入推進全民創業。以全民創業爲抓手,激發小微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挖掘小微企業潛力,形成支柱企業帶動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助推支柱企業的良好發展格局。一是大力開展回鄉創業工程,針對我縣在外經商和務工人員多的實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在外人員回鄉創業。通過此項措施建成農民工回鄉創業示範戶200戶,僅近兩年中我縣回鄉創業的農民工達611人,成功創辦各類企業達600餘家,新增就業崗位5268個。20xx年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202萬元,扶持1151人成功創業,其中大學生創業44人、農民工回鄉創業685人。二是大力開展素質培訓。以實施萬人就業工程爲突破口,在21個鎮分別舉辦以畜牧、蠶桑、茶葉、魔芋產業等實用技術爲主的農民工免費技能培訓班,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385人。全方位提升創業者和企業家的整體素質,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創業成功率。目前已爲近千名創業者提供專業培訓。

3、抓招商引資,爲工業經濟發展添活力。重點引進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對財政貢獻率大、清潔生產項目。我縣依託水能、礦產、富硒等優勢資源,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和培育大工業企業,陝西有色、陝煤集團、河南前衛、陝西恆佳、湖北鼎興等大型企業順利入駐,電解錳、礦泉水、鋯剛玉、瓦板岩和五氧化二釩等項目成功落地,形成了富硒食品、特色礦產、清潔能源、紫陽繭絲四大工業發展格局。圍繞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了小微企業的經濟實力。

4、抓優化環境,爲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一是爲企業用工開展定單培訓。根據企業需要,先後組織培訓工人1000餘人次,組織100餘人到外地實地學習,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熟練工更難的問題。二是提高政務效率。我縣建立了政務大廳,全面落實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嚴格實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三是進一步建立完善產業集聚區援建服務中心,爲企業提供多形式、全方位服務,同時指導企業強化管理,着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5、着力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瓶頸問題,促進企業發展壯大。開展銀企合作,促使銀行和企業成功對接,增加貸款投放量。我縣正在組建小額信貸公司,小微企業將作爲重點扶持對象,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在爭取上級資金上,積極爲非公有制企業申報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五年來,xx縣中小企業促進局共爲中小企業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23個,落實無償扶持資金1050萬元。爲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堅實保障。十一五以來,我縣牢牢把握陝南循環(突破)發展和一縣一產業政策機遇,落實專人積極爭取專項扶持資金,截止20xx年,全縣共有22個項目獲得陝南循環發展專項扶持資金3950萬元,帶動企業投資13.11億元。累計建成漢江之星豪華遊輪一艘;精品示範茶園5萬畝,標準化茶葉加工廠15個,粗製加工廠34個,清潔化茶葉生產線14條;培育魔芋種植基地3萬畝,魔芋加工龍頭企業1家;年產25萬噸富硒礦泉水生產企業、年產200萬㎡板石生產企業、年產2萬噸鋯剛玉企業各1家;耀全牧業、洪田富硒食品等4個小微企業獲得市級切塊陝南突破發展扶持資金130萬元,帶動企業投資6596萬元,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發展壯大。

6、注重品牌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截止20xx年底,全縣共註冊商標93件,中國馳名商標一件,陝西省著名商標5件,xx市知名商標4件。紫陽富硒茶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紫陽和平牌富硒茶獲陝西省著名商標。xx縣盤龍富硒綠茶公司申報陝西省中小企業研發中心獲批。xx縣閩秦茶葉有限公司開發的富硒紅茶獲得陝西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

7、減輕企業負擔,切實把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落在實處。國家已下發的《關於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的通知》及《關於繼續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小微企業免徵印花稅,減免所得稅等方面都做了明確規定,其中對符合國家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且自20xx年1月至12月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萬元的小微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延長至20xx年底,並將應納稅所得額提高到6萬元以下,擴大了受惠企業面積。對年度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的小微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自20xx年11月1日起營業稅起徵點爲按月的爲20000元,按次納稅的爲500元等。自20xx年元月起免收小型微型企業發票工本費和稅務登記證工本費,這些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在我縣都得到了落實。94%的個體工商戶享受到減免政策,預計地稅每年免徵稅款310萬元。國稅每年減免增值稅和發票工本費370萬元。

四、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及原因

在全縣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效益顯著提高的同時,小微企業在發展中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企業持續增效難度加大。隨着宏觀調控效應的逐步顯現,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加大,企業成本、費用上漲,利潤空間縮小。調查顯示,20xx年企業主要原材料支出平均同比增長21%,運輸費用支出同比上浮25%,生產用煤、油等費用支出較去年平均增長23%,而人工成本同比上升19%。受油價攀升等多重因素影響,73%的企業運輸費用支出較上年同期上升超過10%,其中以批發、零售業和運輸業爲代表的企業運輸成本攀升22%以上。

二是融資難、資金依舊緊張。由於我縣地方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地方財政窘迫,財政資金供需緊張,財政投資嚴重不足,不能給小微企業更大的支持。由於資金短缺在20xx年,多數受調研小微企業借貸無門,受調研小微企業有31%的從未發生過借貸,更有接近22%的受調研小微企業依靠臨時賒賬應對資金不足。小微企業規模較小,信用度低,可抵押物少,我縣的大多小微企業是租賃的廠房,不具有銀行貸款要求的房產地產等抵押物,獲得銀行信貸的支持很難。在調查的20多家小微企業中,20xx年全年產品適銷對路,但缺乏流動資金的多達50%以上,90%以上的小微企業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民間借貸籌措資金,初創業階段的小微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是最大的困難。

調查結果表明,在實現融資的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的主要借款渠道仍是親戚朋友,親朋好友是小微企業最爲重要的融資渠道。

三是企業經營管理方式落後。紫陽小微企業大部分是由家族式的作坊發展而來的,企業雖然做大了,但是管理模式仍然走不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在企業創辦初期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各種現代管理理念的推陳出新,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尤其是這些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優惠政策而不能享受,因此這也就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四是工業產業結構不夠優化。新技術產業項目企業偏少,產業技術含量還不高。企業對科技研發投入較低,缺乏創新人才,在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展緩慢,產品依然存在量大質低的現象,抵抗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薄弱。

五是轉型升級遇到困難。在國家大力提倡企業轉型升級的大好政策下,但小微企業在資金和人才方面都遇到很大困難,還有就是發展方向不明確,要怎樣轉型,向什麼樣的方向轉型多沒有明確的方向。

六是用地成本較高。嚴格的用地審批制度和土地監管體系,致使小微企業採用以租代徵的方式建廠,用地成本相對提高,土地抵押貸款難,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另外產業發展分散,園區化程度不高,不利於企業規模擴張和產業升級。

七是企業職工素質參差不齊,企業人才嚴重缺乏。小微企業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從從業人員的文化程度看,被調查的企業中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48%,高中佔43%,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9%。從從業人員的來源看,我縣從事小微企業的人員多數來自城鎮下崗職工和農民。

八是政策宣傳有待進一步加強。有近30%的企業主不知道國務院支持發展非公經濟發展的36條及稅費優惠,有近50%不知道其內容,這說明一方面我們的管理部門沒有將應該減免的稅費等政策向經營者講清;另一方面是收費項目雜,不少企業主都說政府的政策是好的,可在實際執行中有走樣的問題。

五、推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發展小微企業事關經濟社會大局,是帶動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有效途徑。把發展小微企業放到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將小微企業發展任務目標列入全縣經濟發展的規劃中。成立小微企業發展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責任,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根據國家、省、市出臺的相關政策及意見,結合我縣實際,制定關於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意見,儘快實現本地與上級政策的有效對接。建立健全調度、協調、督查、考覈機制,爲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議上級制定推進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規劃,從財稅扶持、企業貸款、防範金融風險、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引導小微企業從事國家急需發展的新型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在全縣範圍內實現小微企業的合理佈局。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對原材料進行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小微企業多爲勞動密集型、微利型企業,建議稅費政策方面予以傾斜,適當減免稅費。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全縣上下深化對發展小微企業的認識,以全民創業爲抓手,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有關部門及政府的網站、新聞媒體要加大對扶持小微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成功創業典型的宣傳力度,發揮好政策引導、典型示範的社會效應。適時組織小微企業家、廠長、老闆及有創業慾望的幹部羣衆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更新觀念,激發創業熱情。堅持政府推動、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打造讓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企業創大業的平臺,再掀新一輪全民創業熱潮。

四是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針對中小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弱的實際,建議省、市政府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出臺有關政策,鼓勵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同時,建議成立創新扶持基金,鼓勵企業自建或聯合建立產品研發中心、試製中心、檢測中心等科技機構,對有願望、有需要的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和智力支撐。

五是加強規劃引導,培植和壯大優勢產業,推進產業聚集。各鎮可整合閒散場地,建立小微企業孵化園。同時發揮傳統優勢,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擴大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羣發展。例如,在xx縣漢城鎮、雙安鎮蒿坪鎮一線在抓好小微企業發展的同時,發揮產業優勢,搞好規模種植和養殖,重點抓好紫陽富硒基地建設。任何沿線礦產資源加工已初具規模,力求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發揮好大企業、大項目的龍頭帶動作用,圍繞龍頭企業的配套帶動,延伸上下鏈條,使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配套發展,互利共贏。突出扶持重點,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鼓勵引導優勢行業企業加快技術設備更新,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品牌創建,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重點支持發展潛力大、發展前景廣、管理較好的企業,並從全縣小微企業中篩選出100-200家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實行有關職能部門、鄉鎮幹部掛包企業負責制,嚴格考覈獎懲,切實助推小微企業成長壯大。

六是加快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建議大力發展各類社會服務組織,完善有利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中介服務體系。加快信息交流網絡、經濟技術諮詢服務、人才培訓機構及人才市場、法律諮詢維權等服務平臺的建設,建立有效的行業自律機制和監督機制,加強對服務機構的管理、監督和指導。建議進一步強化政府服務意識,全力營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環境。積極幫助企業通過市場獲得資源和要素,努力解決小微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議進一步理順企業管理體制,探索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

七是進一步落實小微企業的各種優惠政策。組建各種行業商會、協會,發揮平臺作用,促進企業間的交流和互助。工商、稅務、環保、安監、人力資源、財政等各職能部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責,積極主動地爲小微企業搞好服務。對於國家、省等上級部門制定的多項支持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應及時梳理、公佈和執行,經濟主管部門要編輯成冊,印發到各小微企業,切實讓小微企業用足用好,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見到成效。

八是進一步破解制約因素。在融資方面,建議省市加大安排專項資金力度,扶持縣級小額信貸公司和擔保中心等中介擔保組織建設;制定和完善地方財政扶持小微企業政策,通過以獎代補、無償扶持、財政貼息等形式出臺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積極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部門降低貸款門檻,對於科技創新企業放寬貸款政策,確保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議上級制定出臺針對土地整理和置換的專門文件,提供中小企業破除土地制約瓶頸的政策支持;對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中小企業實行土地優惠政策,提高項目建設用地獎勵指標;在人力資源信息流通方面,建議優化培訓創業體系,開展創業輔導、技術技能和經營管理培訓,每年幫助企業開展免費創業培訓;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臺,拓寬信息渠道,實現國家、省、市、縣、企業五級信息聯網。實現資源共享,確保各種信息暢通,增強企業應對實力。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2

爲進一步推動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促進積極財政政策落地生根,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提升企業和羣衆對減稅降費的獲得感,根據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7—8月區人大財經委牽頭組織,在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領下,財經委全體成員先後到自貢市譚八爺商貿有限公司、自貢建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實地調研,召開了由16個企業、6個區級有關部門參加的專題座談會,會議聽取了區政府及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稅務局等部門的工作彙報,對我區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減稅降費落實情況開展了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減稅降費基本情況

(一)全區企業稅費減免情況

1.20xx年減稅降費情況。20xx年度減免稅費(含社保)合計11200萬元。其中減免稅收及附加佔當年稅收徵收規模的10.44%。一是20xx年新出臺的減稅政策減免4926萬元(其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1443萬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270萬元;深化增值稅改革2758萬元; 小微企業所得稅400萬元;其他新出臺減稅政策55萬元)。二是20xx年減稅政策在20xx年的翹尾減稅2367萬元;三是稅務部門徵收非稅收入政策減免1萬元;另外人社部門徵收企業社保費累計減費3906萬元。

2.20xx年減稅降費情況。20xx年以來,疫情發生後,爲了支持復工復產,國務院和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疫情期間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預計減少當年稅收及附加收入7530萬元,一方面專門針對疫情期間的稅收優惠政策減少收入1700萬元;另一方面,20xx年3月1日起執行的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稅率調整爲1%一項,預計減少增值稅5300萬元。非稅方面:3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免繳殘疾人基金和20xx年至20xx年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全額返還的兩項政策,每年將爲企業減負530萬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費率由原來的19%降至16%政策,20xx年1-6月已經降費974萬元。

(二)政府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政策情況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舉措,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切實增強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減稅降費措施落地的政治責任感,主動作爲,確保了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全面落地落實。

1.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保障。區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刻認識到實施好減稅降費,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把減稅降費作爲第一政治任務抓緊落實。爲有效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成立了區長爲組長,常務副區長、分管經濟、社保的副區長爲副組長,區委目標績效辦、區政府辦、發改、財政、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減稅降費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凝聚強大合力,推進減稅降費政策順利實施。

2.積極穩妥推進,確保政策落實。20xx年全面開啓減稅降費工作以來,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降低增值稅稅率政策、重點羣體創業就業和深化增值稅改革等一系列稅費減免優惠政策。20xx年,快速落實疫情期間支持復工復產的關於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嚴格執行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確保納稅人和繳費人應享盡享。

3.突出抓好培訓,提高宣傳質效。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結合稅收宣傳月制定了詳細的減稅降費宣傳工作方案,分組對我區進行拉網式入戶宣傳。組織各類納稅人培訓會議16次、分級分類培訓2次,累計培訓3100餘人次,累計發放宣傳單40000餘份,張貼宣傳海報1500餘份,啓用相關戶外宣傳屏6塊,走訪納稅人700餘戶。組織辦稅服務廳全員及業務骨幹進行業務培訓和分批輪訓,着重對“減稅降費”相關政策進行培訓,要求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吃透政策精神,梳理普惠性減稅政策,便於納稅人、繳費人在稅務窗口就瞭解政策口徑和適用標準,提高宣傳質效。

4.強化橫向聯動,落實包聯工作。各相關部門加強協調聯動,細化了工作目標任務,確保問題有人管,事情有人辦。認真落實聯繫會議制度,實現減稅降費工作動態實時更新、實時掌握,第一時間落實。制定包聯工作方案,開展了納稅人包聯工作,共走訪125戶納稅人,64戶納稅人開展座談,發放問卷調查29戶,收集並協調解決問題9個,紮實抓好減稅降費包聯工作,確保全區減稅降費工作順利推進。

5.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各職能部門積極開闢減稅降費綠色通道,設置減稅降費專窗,啓用領導值班制度、專業導稅團隊制度輔導納稅人辦理相關業務,加強首問責任、預約辦稅、延時服務、導稅服務和“最多跑一次”等各項服務制度,深化網絡自助辦稅,確保集中申報期不堵不卡,平穩順利。在筱溪街辦公區設立“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可自行領取定額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充分利用稅企QQ羣,及時將最新的減稅降費政策打包上傳QQ羣,方便納稅人瞭解最新政策,公佈查詢相關政策的途徑,並安排專人對QQ羣內納稅人提出的問題進行在線解答,並在羣內大力宣傳“銀稅互動”信貸產品“雲稅貸”,助力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從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納稅人滿意度。

二、我區減稅降費存在問題

(一)政策宣傳解讀沒有做到“無盲點”。隨着稅收現代化管理進程的不斷推進,信息管稅、風險管理的深度運用,對工作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由於財稅幹部自身能力素質差異、人員配備有限,在高效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方面,壓力較大。加之財稅幹部人員有限和宣傳手段的侷限,以及企業財務人員素養的參差不齊,瞭解和執行新的減稅降費政策還需一個過程,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無盲點”。

(二)統籌協調機制還不夠健全。減稅降費工作涉及面廣、情況複雜,更多的工作需要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但目前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業務系統的銜接和資源的共享,沒有契合貢井實際出臺相應的協調機制、宣傳培訓機制、檢查督辦機制、共享機制等,沒有真正形成強有力的合力來應對企業減稅降費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和矛盾。

(三)普惠紅包獲得難,企業獲得感不強。我區中小企業較多,儘管增值稅率下調,但實際享受到的實惠不及預期那麼明顯。加之近年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原料、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即使享受有減稅降費,但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也衝抵了政策紅利,因而企業獲得感不強。

(四)相關配套政策不夠完善,退稅費流程複雜。在調研中,部分企業反應減稅降費政策多,且較爲複雜,如增值稅抵扣規則,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審覈進項發票和銷項發票,特別對於一些中小企業來說,由於缺乏專業人才,難以掌握和處理增值稅複雜的抵扣規則;醫保費緩繳審批手續程序繁雜,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政策兌現緩慢,且審批程序複雜。

三、做好我區減稅降費工作的建議意見

(一)進一步做好宣傳指導,增強企業獲得感。要進一步加強減稅降費政策宣傳,將宣傳面覆蓋到企業負責人以及辦公室、財務、人事等管理部門,在相應的辦事機關、行政審批中心、村(社區)委會設置減稅降費專欄,通過網絡、微信、短信等方式發送減稅降費信息資訊,以提高企業對政策的全面知曉度。分區域、分行業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培訓,詳細講解各種優惠政策以及如何充分享受優惠,確保企業切實吃透、用好政策,獲得更爲實在的減負紅利,增強獲得感。

(二)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重點發力解困難。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減稅降費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加強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要形成利好疊加,減稅降費政策與產業發展政策同步推進,與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等政策統籌推進,切切實實解決企業困難。

(三)進一步深入調研分析,提振企業發展信心。要進一步深入企業開展調研,收集、整理企業經營活動和稅費政策訴求,切實掌握各行業、各企業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前後的變化和結果,及時解答企業反映政策解讀難點和問題。摸清行業或企業稅率調減後應納稅額不減反增原因,研究分析並採取切實可行方案指導企業選擇更有利的增值稅計稅方法,降低成本費用,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採取政策扶持、優惠等方式,積極引導企業將減稅降費紅利資金充分應用在生產、投資、創新、技改、研發、員工薪酬福利等方面,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

(四)要過好“緊日子”,用好用活財政資金。減稅降費是用“政府過緊日子”換來了“企業過好日子”。政府要精準把握當前宏觀經濟稅收形勢,超前預判、綜合施策,既要抓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確保該減的減下來,實現“放水養魚”;又要抓好財稅收入,推進綜合治稅,將該收的堅決收上來,爲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財力保障。要堅持厲行節約的原則,在“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支出結構,集中有限財力,加大對全區重點建設和民生改善的資金投入,爲實現“六穩”“六保”目標任務提供財力支撐。要嚴格控制新增支出口子,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局面,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3

近兩年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爲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爲真實反映政策落實成效,深入瞭解企業訴求, 根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司和省局服務業處的有關要求,我們在全市選取28家服務業中小微企業開展紓困政策效應與問題調研有關工作。調研結果顯示,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落實落地有力、惠企作用顯著。

一、調研樣本基本情況

此次共選取28家服務業樣本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家,規模以下企業3家。從規模看,中型企業3家,小型企業16家,微型企業9家。從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7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0家。

二、紓困政策落實情況

(一)政策宣傳渠道多樣、效果較好

一是政策宣傳形式多樣。調研結果顯示,有關部門通過多樣化、廣覆蓋的方式向中小微企業宣傳紓困惠企政策。其中,通過辦理涉稅事項得知有關政策的企業佔比最高,達67.9%;通過稅務部門的培訓,通過微信、QQ羣、朋友圈瞭解政策的企業佔比分列第2、3位,比重分別爲57.1%和53.6%;網站、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在政策宣傳過程中也發揮着一定作用,39.3%的企業反映通過該渠道瞭解相關政策;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新聞媒介的宣傳效果相對較弱,僅21.4%的企業通過該渠道知悉有關政策。

二是政策宣傳效果較好。20xx年2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發改財金〔20xx〕271號),助力服務業企業渡過難關。調研顯示,服務業企業對文件中的政策瞭解掌握程度較好,知悉率爲89.3%。其中,25.0%的企業表示十分了解政策,28.6%的企業表示比較瞭解,僅10.7%的企業反映不瞭解政策。經進一步調研,反映不瞭解政策的企業實際已經享受紓困助企政策。

(二)政策助企形式多樣、作用顯著

一是助企政策形式多樣,覆蓋面廣。據瞭解,28家企業均享受到了有關部門的紓困助企政策。其中,“減稅降費”政策覆蓋面最廣,89.3%的企業從“減稅降費”政策中受益;57.1%的企業享受到了財政補貼,部分企業也從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貸款優惠、融資扶持和技能培訓等助企政策中獲益。上饒市順暢科技有限公司反映,企業享受到了專門針對物流企業出臺的返稅政策,稅務部門將稅收返還給運管所,由運管所代爲返還給企業。

二是助企政策效果明顯,好評率高。從調研結果看,中小微企業普遍認爲“減稅降費”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幫助較大,對政策效果的認可度較高。82.1%的企業認爲目前享受到的“減稅降費”政策對企業發展作用很大,17.9%的企業認爲作用一般,沒有企業覺得政策無作用;60.7%的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作用表示很滿意,28.6%的企業表示滿意,沒有企業不滿意。

三、企業期盼紓困政策加大惠企力度

調研結果顯示,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在“減稅降費”政策申報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難題,企業期盼政策進一步完善。

(一)政策申報存在困難

42.9%的企業認爲“減稅降費”政策規定太過分散,非專業人員難以掌握,如江西鑫邦葛仙山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反映,雖然稅務部門舉辦過培訓,但專業性內容較多,效果不是很好,每次申報都要請教稅務部門的專業人員才能完成,申報過程比較費勁。

35.7%的企業認爲政策的宣傳與解讀力度不夠,如婺源兩比特娛樂有限公司覺得電子稅務局系統中關於現代服務業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政策說明不夠明確具體,對公司申報“減稅降費”政策造成一定影響;江西乾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認爲應該讓企業多瞭解政策,都參與進來,現階段很多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是不太瞭解的,有些符合條件的企業並沒有真正享受到政策優惠。

17.9%的.企業認爲“減稅降費”政策審批流程複雜、申報材料繁瑣,如江西閃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反映在網上操作完減稅降費各種步驟後,還要再實地跑相關的業務部門,比較麻煩;江西鑫邦葛仙山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認爲需要的申報材料很多,準備起來較麻煩,申報完成後還要多次去相關部門辦理流程,而且審批完成後還要等好幾個月才能真正享受到政策。

(二)政策覆蓋面和持續性有待提升

在此次問卷調研中,有企業認爲“減稅降費”政策在覆蓋範圍、持久性、政策落地時效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如某傳媒公司覺得稅務機關更加關注大型企業的稅負減免,對小微企業的政策宣傳力度不足,疏於學習和培訓,導致企業錯過稅收減免優惠,而且本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是階段性的,政策實施的持久性不高;某旅行社反映其作爲一般納稅人,在旅遊行業受疫情影響後並沒有享受到“減稅降費”相關政策;鄱陽縣奧斯卡影城有限公司反映本電影院受省內疫情影響自20xx年3月20日起停業,但20xx年針對電影行業的免稅政策並沒有持續到20xx年,企業生存和經營困難;江西貪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反映公司享受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落地時間較晚,並不確定20xx年加計抵減政策是否延續,因此公司要做兩手準備。

(三)中小微企業期盼更大力度的紓困助企政策

調研顯示,在“貴企業認爲如何提高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這一題中,82.1%的企業認爲應進一步提高減稅降費政策力度,71.4%的企業希望擴大減稅降費政策適用範圍,39.3%的企業認爲有關部門應強化政策宣傳解讀,35.7%的企業希望減稅降費政策規定更加簡明易行,10.7%的企業建議進一步優化辦稅(繳費)流程。

一是延長優惠政策執行期。如江西省春秋網絡文化有限公司建議將疫情期間社會保險“減、免、緩”政策執行期儘可能延長,降低企業現金流壓力;鄱陽縣奧斯卡影城有限公司希望影院免稅政策可以延長到20xx年。

二是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如某企業提出小微企業是否可以享受房租減免、企業人員五險一金(企業負擔部分)少交或者緩交等政策優惠;江西鑫邦葛仙山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期盼稅務部門適當增加稅費延期申報,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某旅行社希望作爲一般納稅人也能夠享受減稅降費的政策,這兩年因爲疫情,旅行社經營受到了很大影響。

三是持續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有企業希望稅務部門根據不同行業類別分行業出臺符合該行業類別的“減稅降費”政策宣傳,如婺源兩比特娛樂有限公司建議稅務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現代服務業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力度;部分中小微企業希望稅務部門可以建立納稅人服務羣,讓大家都能在一起溝通,方便企業參與進來,避免因不知道或不瞭解而錯過減稅降費申報期。

四是不斷簡化申報流程。如“減稅降費”申報全面實施網上電子操作,不需要線下跑,方便企業申報;適當簡化申報網頁和操作流程,縮短審批時間,讓政策優惠更快落到實處。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4

一、小微工業企業的發展情況

目前我區有xxx餘家小微工業企業,其中有87家從業人員在xx人以下,經營收入xxx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企業主要以造紙、包裝、紡織、建材、機械加工、檔發、食品等產業爲主,從業人數和企業數量比去年有小幅度增長。xxxx年前兩季度生產運營情況良好,xx月份以後,由於原材料起伏大、市場疲軟、沿海地區的信貸危機引起的關閉潮影響,部分小企業開始陸續出現停產或半停產情況,影響面積約xx%。針對上述情況,我局從小企業中選取x戶不同行業的微小企業進行走訪調研,雖然小微企業生存困難重重,但也能從中看到部分行業發展壯大的希望。

二、我區小微企業的發展特點

(一)小微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較爲落後

小微企業由於受規模和資金方面的限制,設備陳舊、工藝和技術水平較爲落後,從而造成生產效率和產能比較低。此外,由於技術落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由於廢污排放不達標造成的停產都給企業生存發展帶來巨大困難。

(二)小微企業經營者、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不少小微企業經營者未接受過較高程度國民教育,無論在專業技能水平、質量管理水平、銷售服務水平和企業發展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較多問題,有待改善。

(三)小微企業管理水平較爲落後

小微企業通常是以家庭爲基礎組成的企業,治理結構不科學、不健全,在產銷決策中往往存在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廠長一人說了算的現象。此外,爲了節省工資開支,企業財務人員多是聘用兼職人員,企業內部沒有嚴格的財務管理體系,現代企業制度的法治觀念並未在企業中樹立起來。這也導致企業缺乏長遠發展戰略目標,且風險加大。

(四)小微企業產品質量普遍不高

由於小企業技術裝備較爲落後,管理水平較低,較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造成產品質量不高。小企業初加工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企業發展緩慢,小企業產品質量和水平都難以令人滿意,企業很難有長足的`大戰。

(五)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大,資金少

小微企業由於信用評價體系缺失,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加上其自身實力較弱,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生產經營穩定性差等原因,往往造成小企業融資難,阻礙了一部分小企業的發展。但也由於企業大多使用的是自有資金(自有資金高達90%),在當前形勢下,也在抗風險抵禦危機方面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六)食品、包裝、電子類領頭小企業逆勢飛揚我區傳統行業造紙、紡織和機械加工行業都發展到一定

規模,市場成熟,利潤有限,小企業越來越難從中分一杯羹,只有在新產業中小企業才能找到發展壯大之路。這些找對路子的企業現階段是產銷兩旺,完全沒有受到小企業危機的影響,這些企業目前考慮的是如何開拓市場,如何創出行業知名的品牌。

三、現階段小微企業生存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市場行情直線下降,產品銷售困難

沿海地區大量小企業關閉,導致內地原材料加工企業產品滯銷。我區有部分小加工企業是以沿海地區小機電、小電器生產企業爲主要客戶的,近幾個月沿海地區小企業出現危機後,內地企業也受此影響,產品銷售困難。

(二)人民幣升值,給出口企業帶來壓力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幅度超過1.8%,很多企業不敢接長單、大單。企業對出口外部環境吃不準,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人民幣匯率等難以把握,影響了企業產品出口信心,我區有出口商品的企業不敢接單,沒有直接出口的企業受下游出口企業的影響,訂單也出現銳減。

(三)原材料波動幅度大,企業生產不能正常進行近兩個月內,一方面是石粉、米石等建材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棉花出現大幅下跌、絕緣材料主要原料也出現大幅下滑,這些都讓生產規模小、利潤點低的小企業吃不消。通常這些小微企業都是以訂單來決定生產,企業不存貨也不儲存大量原料,原材料的大幅上漲、下跌都會直接影響生產成本,而產成品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具有一定滯後性。這樣一來,以訂單決定生產的小企業就受到巨大影響,生產越多虧損越多。基本沒有抗風險能力微型企業多數選擇停產,等待市場變化,而有一點抗風險能力的小企業,爲了留住技術工人或者解決原材料儲存等問題,即使生產會造成虧損,也會保持一部分生產線繼續運轉。

(四)技術工人緊缺,人員流動大

小微企業大多數以部分合同工和僱傭臨時工相結合的用工方式,訂單多的時候就招工人開工生產,訂單少或者沒有的時候就停工讓工人回家,再加上小微企業工作環境差,福利低且沒有保障等因素這種常年招工的現象十分普遍。有部分企業想要留住技術工人也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但效果都不明顯,究其原因這是由小微企業的生產方式所造成的。

四、對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和建議

(一)對高新技術產業給予支持

對於一些創業階段的企業,融資難是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政府應對這部分企業出臺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使這部分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從而發展壯大。這就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對企業深入調研,從上下兩個層面共同着手,使國家的資金支持用到最需要支持的地方。

(二)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

應擴大企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引導我區小微企業按照《企業法》、《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按照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把質量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落到實處,在強化企業綜合管理方面不斷有所創新、有所成效。

(三)對小微企業進行分類

梳理全區小微企業分佈、行業所屬等情況,篩選出一批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節能、無污染的優勢小企業,重點培養,爲我區工業發展補充後勁。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5

近期,潛山市政協組織開展了“進一步減稅降費和助企紓困”聯動調研、聯動監督。

一、潛山市減稅降費和助企紓困工作進展和成效

20xx年,國家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特殊困難行業提供稅費支持,給企業送來“真金白銀”,成效顯著,真正實現了爲企業減負,給企業紓困。

(一)留抵退稅政策實施情況。我市設置了辦稅專窗,實行預約辦稅,加快退稅效率。4月以來,我市已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456戶次,金額1.11億元,其中,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製造業企業259戶,退稅金額803萬元;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小型、微型企業409戶,退稅金額9701萬元,小微企業中,最大一筆留抵退稅爲某房地產企業,退稅金額3451萬元,退稅紅利及時助力了企業緩解疫情衝擊下的生存之難、發展之困。

(二)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情況。對符合條件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在依法辦理納稅申報後,製造業中型企業可以延緩繳納規定的各項稅費金額的50%,製造業小微企業可以延緩繳納規定的全部稅費,延緩期限爲6個月。截至6月6日,我市已累計辦理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部分稅費超1.23萬戶次,金額9581萬元,其中,製造業中型企業1561戶次、4339萬元,製造業小微企業1.07萬戶次、5242萬元,緩解了企業經營資金的壓力。

(三)其他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情況。20xx年以來,全市累計超1.4萬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享受階段性免徵增值稅(15萬元以下)2776萬元;截至5月底,全市6476戶小微企業享受“六稅兩費”減免1492萬元,其中退稅(費)706戶、281萬元;1000戶中小微企業享受水利基金減徵退費20萬元。全市參保企業減收社保費2451.78萬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降費1613萬元、工傷保險降費351.17萬元、失業保險降費487.61萬元。爲4家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參保企業緩繳社保費共計49.19萬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緩繳39.6萬元、失業保險緩繳5.98萬元、工傷保險緩繳3.61萬元。

(四)爲小微企業減免房租情況。對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用房或產權爲行政事業單位房產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免收20xx年2月-4月房屋租金,共涉及328戶、減免419.8萬元。入駐由市國有平臺公司建設或管理的標準化廠房的生產加工型企業,實際納稅在150元(含)-300元/平方米/年度的,給予廠房租金50%補助;實際繳納稅收300元/平方米/年度及以上的,給予廠房租金100%補助(補助標準:潛山經開區、源潭鎮每月每平方米租金不超過10元,梅城鎮每月每平方米租金不超過8元,其他地區每月每平方米租金不超過6元)。對非承租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商業房產,倡導房主對其租金減免,對主動減免房租的業主在個稅和房屋租賃稅上進行相對的減免。

(五)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情況。各銀行業針對小微企業推出了各類貸款優惠政策,中行稅源貸、E抵貸,農行抵押e貸等產品,均爲小微企業融資創造了便利條件。同時,我市鼓勵政策性擔保機構降低擔保費,讓利小微企業,20xx年,潛源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費率從1.2%降至0.87%,累計爲小微企業減免擔保費近40萬元,皖源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費率從2%降至上限不超過1.2%,下限0.5%,累計爲小微企業減免擔保費近540萬元。

二、潛山市減稅降費和助企紓困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退稅減稅政策落實與組織收入工作的矛盾。年初,市政府設定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億元,與去年實際完成情況相比,增加1.2億元,增幅18%。根據測算,今年新出臺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新增減稅降費2.5億元,減少市級收入約0.9億元。完成預算收入目標相當於比去年增加2億多元,退稅減稅政策的落實與組織收入工作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大。

(二)退稅減稅政策落實與稅收風險防控的矛盾。自4月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以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安慶市稅務局要求,各級稅務機關要始終堅持退稅進度和風險防控“兩手抓、兩手硬”,限於時間緊、任務重等多重因素,實際上退稅審覈人員對於部分涉稅風險點難以直接通過案頭分析得出結論,兼顧退稅進度和風險防控存在較大難度。

(三)退稅減稅政策成效與當前經濟形勢的矛盾。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尤其是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我市通過廣泛宣傳、精準輔導,稅費支持政策實現了快享直達,相關市場主體應享盡享、應退盡退。在政策實施過程中,部分企業存在較大金額期末留抵稅額但實際處於破產清算等狀態無法辦理退稅,一方面影響政策落實的階段性成效,另一方面能否通過退稅“紅包”幫助園區關停企業實現重組,也成爲當前工作一個新的課題。從現實情況看,減稅對於虧損嚴重的企業而言,其效果並不是十分明顯。

(四)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門檻高。目前減稅降費政策更多的是注重科技創新、智能化、數字化企業,支持的門檻比較高,縣域絕大多數小微企業享受不到相關獎補,地方財政壓力也比較大。同時,小微企業與政府部門溝通渠道不暢,信息不對稱,對各項惠企政策瞭解不深不夠。小微企業普遍缺乏懂政策的專業人員,可能導致企業存在優惠政策漏報情況。同時,我市是旅遊城市,現代服務業佔比較高,從業人數較多,投入比較大,在享受減稅降費政策的門檻上有一定的`侷限性。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推行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守護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的一項關鍵之舉。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減負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將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企業創新動力,有助於我國經濟穩步復甦、持續向好。

(一)加大對中小微實體經濟融資投放力度。通過採取創新金融產品,擔保擴量、提質、降本等方式,加強對企業的資金保障。落實減費降稅政策,深化與省擔保集團對接,擴充“4321”政銀擔體系建設,保證對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平均擔保費率保持在1%以下,加快進度完成20xx年6億元新型政銀擔業務新增放款目標。做實做細資金預算,保障各項政策資金及時兌現。人民銀行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落實上級系列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大政策,加大信貸投放。鼓勵銀行持續增加普惠小微貸款,減輕小微企業階段性還本付息的壓力。積極搭建銀行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協作平臺,強化對中小微企業走訪幫扶,定期舉辦專項銀企對接活動,構建長期穩定的銀企關係,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真正爲企業解憂紓困。

(二)適當調減目標緩解組織收入壓力。今年在留抵退稅“中央50%省35%縣15%”預算級次基礎上,財政部安排專項資金1.2萬億元,包括新出臺留抵退稅政策專項資金6200億元、其他退稅減稅降費專項資金3000億元等,進一步支持地方落實留抵退稅政策,保障縣級財政平穩運行。一方面,留抵退稅新政將稅款以“真金白銀”的形式實實在在退還給了企業,直接增加了企業即期收入、緩解了資金壓力,有助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輕裝上陣;另一方面,從預算級次看,留抵退稅地方佔比15%,增值稅入庫地方佔比50%,長期來看對地方財政收入有反向促進作用。

(三)堅決打擊騙稅行爲防範稅收風險。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實施“精準選案、靶向打擊”,持續加力、重拳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行爲,讓留抵退稅資金真正退到符合條件、合法經營的納稅人手中,營造公平法治的稅收營商環境。對非主觀故意違規取得留抵退稅的企業,約談提醒,促其整改;對惡意造假騙取留抵退稅的企業,依法從嚴查辦,按規定將其納稅信用直接降爲D級,採取限制發票領用、提高檢查頻次等措施,同時依法對其近3年各項稅收繳納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並延伸檢查其上下游企業。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深入推進實體經濟健康穩步發展。加快殭屍企業處置。加大力度盤活園區殭屍企業,開展閒置低效土地清理處置,實現“以巢引鳳”,從而增加項目投資的時效性,縮短投資建設準備期,實現新辦企業快速投產出效,從而加快實體經濟發展步伐。調整房地產業發展思路。推行“房票”制,出臺人才購房補貼、規範安置房交易、優化預售資金使用等綜合房地產政策,提升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助推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發展。注重支持本地特色工業產業發展,積極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一是整合資源,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壯大優勢中小企業,提升企業的品牌質量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龍頭牽引,百花齊放”局面;二是根據地方特色,以舉辦產品展銷會等形式,進一步擴大宣傳力度,推廣地方品牌,把“我去賣”變爲“我來買”,形成產品集約市場;三是在每年對納稅企業獎勵方面,適當提高納稅額度標準,重點以恢復工業實體經濟爲立足點,促進企業發展提質增效;四是在企業融資方面,加大對銀行機構支持小微企業貸款投放考評力度,充分發揮融資擔保公司的橋樑作用,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

(五)強化資金統籌和爲企精準服務。用足用好上級轉移支付中各類企業獎補資金,緩解市級財政壓力。加大省和安慶市轉移支付資金爭取力度,壓減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領域上,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財政助企紓困資金早安排、早下達、早落地、早見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打好政策“組合拳”,不折不扣落實惠企政策,助力企業降本減負。結合“一改兩爲”要求,紮實開展爲企服務活動,堅持把企業當家人,把企業事當自家事,做實領導幹部聯繫包保企業制度,實時收集企業訴求並牽頭協調解決。以“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和“辦就辦好”的力度,傾心服務企業項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市場活力,推動市場主體提質擴量增效,助力高效發展。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6

6月份,我局組織人員對我縣中小微型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我縣中小微型企業基本情況。截至XX年底,我縣有中小微型企業15877家,其中個體工商戶147002戶,私營企業1175家,佔全縣企業總數的99.2%;中小微企業從業人員480082人,佔我縣從業總人數59073人的81.4%;XX年中小微企業納稅45171萬元,其中國稅14706萬元,地稅30465萬元,佔總稅收58339萬元的77.4%。

2、今年以來中小微型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今年1-3月份,47家規模以上中小微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555.7萬元,實現利潤3686.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45%,主要原因是XX年新入規企業增加了6家,規模以下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845.3萬元,實現利潤141.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6%、-77%。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影響家禽養殖業全面虧損。中央“八項規定”的全面貫徹落實,涉及公款消費的行業營業收入下降。

3、未來一般時間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形勢預測。有利因素:隨着國家出臺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省市配套實施方案的貫徹,國家精減審批項目,放寬民營經濟准入門檻等政策的執行,中小企業涉及的行業增加,投資規模擴大,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中小微企業將會健康平穩發展。特別是贛南蘇區振興規劃的實施,農村土坯房改造增加了與建築有關的市場容量,電力、交通等項目的實施,爲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硬環境。不利因素:受國際經濟復甦緩慢,人民幣升值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出口勞動密集型企業利潤下降。禽流感影響尚未消除,家畜養殖業及其相關行業將繼續受影響。國家重視環保的政策,及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的政策,將對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帶來影響。

二、存在的`問題

1、宏觀環境。受國際經濟增長乏力及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影響,出口型企業訂單量減少,價格下降。受國內經濟放緩,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升值等影響,出口企業利潤下降,人口紅利下降,用工成本不斷提高,給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生存壓力。

2、政策環境。一是優惠政策執行不力。中小微企業享受的扶持少,表現在縣級專項資金有預算不發放,新入規企業不按文件規定獎勵,科技創新幫扶少,創造品牌獎勵不執行等。二是服務體系不健全。沒有建立中小企業服務超市,中小微企業需要的培訓、諮詢、擔保、信息、政策等服務少。三是辦證難。行政許可項目多,行政收費種類多標準高,審批時間長效率低。

3、企業自身有關問題。一是融資難,企業財務不規範,有效抵押物少,信譽度底,較難獲得銀行支持。二是創新能力低,創新人才少,創新研發投入少,創新能力差,核心競爭力差,企業生存壽命短。三是招工難。企業用人、留人機制不健全,懂管理、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少,技術工等專業人員缺乏,企業用工培訓以崗位培訓爲主,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差,企業較難招收適合的員工。

三、本地優惠政策

1、本地認真貫徹上級制定的各項涉企優惠政策,在增資、減稅、免費的政策方面執行較好,極大地扶持了中小微型企業的發展。

2、縣級出臺了工業園區企業優惠政策,在用地、用電、用水方面給予優惠,在稅收、行政收費、招工等方面給予扶持,幫助中小微企業發展。

四、政策建議

1、政府應從信息、培訓、諮詢、財稅、創新等多方面給予企業支持,支持方式包括制定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採用減收多扶的辦法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2、國家要進一步完善針對中小微型企業的保險品種,提高企業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要增加對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開拓、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幫扶政策。

3、財稅支持方面。一是要降低稅賦率;二是要縮短退稅時間;三是要簡化申報程序;四是擴大扶持面。

4、地方各部門要加強溝通與協調,形成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合力。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7

湘潭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

20xx年7月24日,銀監會印發《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 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對流動資金週轉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經其主動申請,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提前按新發放貸款的要求開展貸款調查和評審。符合下列條件的小微企業,經銀行業金融機構審覈合格後可以辦理續貸。”爲調查瞭解轄內小微企業續貸業務情況,開展本次調研,請各分局按照以下提綱提供材料。

一、續貸業務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10月末你行貸款餘額XX億元,20xx年1-10月累放貸款XX億元。

截止20xx年10月末你行小微企業貸款XX戶、餘額XX億元,同比增加XX戶、XX億元。截止20xx年10月末你行小微企業續貸XX戶,餘額XX億元,同比增加XX戶、XX億元,其中:還舊借新或轉據XX戶,金額XX億元;展期XX戶,金額XX億元;續貸2次或2次以上XX戶,金額XX億元。

20xx年1-10月你行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XX戶、金額XX億元,同比增加XX戶、XX億元。20xx年1-10月你行累計發放小微企業續貸XX戶,金額XX億元,同比增加XX戶、XX億元,其中:還舊借新或轉據XX戶,金額XX億元;展期XX戶,金額XX億元;續貸2次或2次以上XX戶,金額XX億元。

請根據本行基本情況歸納小微企業續貸業務的特點、趨勢。

二、開展續貸業務採取的.措施

例如:1、制訂和完善相應政策制度及業務操作流程;

2、推進業務系統升級;

3、創新信貸產品等措施。

三、開展續貸業務存在的障礙及風險

例如:1、信貸資料收集渠道少,貸前審覈難;

2、融資性擔保業務發展滯緩;

3、小微企業經營管理不規範;

4、小微企業違約成本低,易發生信用風險。

請儘可能結合實際事例與數據描述,細化問題和制約因素。

四、建議

請根據本行開展續貸業務存在的障礙及風險,圍繞規範開展續貸業務和防範風險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有關要求:

1.請認真填報附表,並填寫表格填報人和聯繫電話;稿件要求字數20xx字以上,儘量提供事例、數據;提綱中未提及的內容,可在相應部分自行補充。

2.請各機構於12月1日以前將附表和稿件,報湘潭銀監分局合作現場科郵箱,聯繫人:賀茜,聯繫電話: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8

近期,針對我市當前中小微工業企業發展困難問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抽調有關科室人員組成調研組,切實深入我市區六個縣區工業園區、中小微工業企業開展調研。

一、主要困難問題

(一)融資難、融資貴、“去實業化”現象明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受融資門檻和成本高以及企業自身資信度偏低等影響,各級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十分有限。獲得商業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其融資成本也比大企業平均要高出50%。中小企業貸款一般情況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有的甚至高出100%。多數中小企業抵押物不足,需要擔保公司擔保,擔保貸款的年利率達到了12-15%。還有很多小微企業不能正常獲得銀行支持,只能通過比銀行利率高出3-5倍的民間借貸獲得發展資金,有的民間信貸月利率高達5%—10%。同時,實體經濟的“去實業化”現象愈加明顯,一些製造企業也把投資重點轉移到房地產業、銀行理財與信託投資上來,甚至通過“實業釣魚”辦法,以實業爲擔保獲得貸款用於其他領域的套利中。

(二)企業人才引進難、用人成本高。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是企業發展的“引擎”。而當前我市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專業技術人才欠缺、產業工人難招問題。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富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因流失而嚴重不足;班組長、業務骨幹在很多崗位中出現“單兵”作戰、獨挑“大梁”的現象;管理層面和最具執行力的車間班組普遍出現人才的短缺現狀、嚴重斷層。同時,企業普遍反映用人成本高,爲員工購買的各項險種支出比例較大,甚至佔到員工工資總額的三分之一。

(三)市場疲軟、訂單減少、貨款回收難,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受國際國內市場低迷和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市中小企業訂單銳減,貨款回收難。按很多製造企業慣例,一般到5月,公司接到訂單應該達到上年的五到六成,而今年普遍減至往年的三成或三成不到。以區集團爲例,今年到5月份,接獲訂單僅6000萬元,只相當於去年同期的20%。同時,很多中小企業貨款回收難度較大,已經出現貨款回收打五到八折或以貨抵款的現象。中小企業項目投資信心不足,不敢投、不想投現象較爲普遍。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xx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僅有138個,比去年減少37個,總投資365.9億元,比去年減少173.8億元,且當年計劃投資僅112.7億元,距全年工業和技改投資目標差距較大。

(四)工業用地指標緊張。工業用地指標緊張,土地審批程序、週期較長,延緩項目投資進程。企業入駐園區一兩年沒有辦下來土地證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發展中的融資。

(五)園區投入不足,建設緩慢。各區縣工業園區普遍呈現投融資平臺公司註冊資本金小、融資能力弱、融資渠道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園區規劃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同時,園區水、電、氣配套能力不足及污水處理設施滯後,制約入園企業發展,尤其是縣、兩縣工業園區供電問題突出。縣工業園區使用地方電網,供電保障能力低,電價高達1.1元/度,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高。縣“落地電”政策一年一定,政策調整週期短,且只有新增企業享受,縣原有工業企業爲移民搬遷做出了貢獻卻無法受益“落地電”政策,中小微企業對此項政策意見較大。

二、對策建議

(一)建立企業問題清單制度。按照市委提出的“樹立問題導向,把解決問題作爲衡量支持、幫助企業發展成效的標準”要求,建立“企業問題清單制度”,定期對企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進行梳理,形成適時更新的“問題清單”,分門別類敦促相關部門和縣(區)限時解決。

(二)制定企業人才培育規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引領。現在國家和省上高度重視企業人才培育,省上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每年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門制定了“萬名中小微企業培訓計劃”。周邊各市州甚至包括市內相關區縣都重視企業家隊伍培育,每年都從有限的財力中,不惜安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對企業家進行系統培訓。如瀘州,xx年用於工業企業人才培育投入已達300多萬元,而我市不足30萬元。建議充分發揮我市正在開建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高水平高標準制定《xx-市中小企業人才培育計劃(中長期)》,每年市財政安排300萬元左右工業企業人才培育專項資金,對我市中小企業人才進行系統提升培訓。

(三)組建市工業投融資平臺。市中小企業普遍融資困難,企業財務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發展受到極大制約。建議效仿周邊省市,發起組建市工業投資集團公司,吸納民間資金參股聯營,打造全市統一強大的工業投融資平臺,切實解決市中小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急需資金。

(四)適時調整涉企政策。在當前企業運行困難的背景下,建議研究並適時調整政策。如稅費負擔問題,尤其是費的問題,能免則免,能緩則緩,儘量按最低限收取。當前企業普遍反映用工成本高昂,各項保險費用較高,建議落實《勞動合同法》前提下,將《勞動合同法》的各項具體要求由低到高分步實施,根據企業行業和規模等方面特點,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給予初創企業、小微企業和極度困難企業適當的`過渡期或緩衝期。借鑑國際經驗,對初創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吸納就業達到一定數量,社會保險費用按一定的人數比例由政府承擔,或由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同時,針對企業反應近年土地使用稅過快增長的問題,認真研究土地使用稅的徵收辦法,對於單位土地面積產出不同、不同生產類型的企業,予以區別對待,有上限和下限浮動的,原則上一律按下限徵收。對目前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交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緩交、減交或免交。小企業用於研究技術開發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科研試製的費用,計入生產成本,准予稅前列支。

(五)幫助企業引進和留住人才。要制定政策,幫助企業引得進、用得起、留得住人才。政府引進的高端人才,應該鼓勵去企業鍛鍊,在企業多做貢獻。借鑑“村官”運作模式,可在經濟管理部門抽調人員到企業當“企官”。切實幫助企業引進人才,有計劃組織企業到高校招聘高學歷、高素質適用人才。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9

爲及時瞭解我市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和辦法,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根據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六縣(市、區),對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實地調研和走訪,先後召開市縣兩級部門座談會7次,中小微企業家座談會6次,走訪中小微企業近30家,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89份。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截至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業1.16萬家,從業人員34.03萬人。其中中型企業1206家,小型企業3527家,微型企業6852家。從企業構成看,三次產業構成爲2.09:69.14:28.77。按登記類型分,內資企業(包括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爲11573家;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1家;外商投資企業3家。按行業分,農業企業1190家;工業企業3639家;建築業680家;交通運輸倉儲業1136家;批發零售業2318家;住宿及餐飲業1723家;社會服務業647家;其他251家。1-10月新登記3284家。

截至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業總產值完成1039.14億元,同比增長12.67%,環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完成934.55億元,同比增長12.46%,環比下降1.38個百分點;上交稅金56.15億元,同比增長12.58%;提供社會勞動報酬66.31億元,同比增長13.89%。從市中小企業局重點監測的141家企業看,出現虧損的企業達到65家,虧損面46.1%。按行業分:工業企業106家,虧損55家,虧損面51.89%。虧損企業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機部件、輕工紡織、化工等行業企業;建築類企業9家,虧損3家,虧損面33.33%;服務業企業12家,虧損4家,虧損面30%;農業企業14家,虧損3家,虧損面21.43%。按規模大小分:中型企業54家,虧損26家,虧損面48.15%;小型企業78家,虧損38家,虧損面48.72%;微型企業9家,虧損1家,虧損面11.11%。停產半停產企業主要分佈在煤炭輔助、冶鑄、裝備製造、化工、建材等行業。

  二、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特別是以來,我市連續出臺4項扶持政策,在創業就業、稅收融資、行政審批等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但在政策執行方面,有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強,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曉度偏低。從收回的289份調查問卷看,中小微企業對我市出臺的扶持政策比較瞭解的僅65家,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22.49%,一般瞭解的127家,佔總數的43.94%;不太瞭解的達到93家,佔總數的32.18%。政策知曉率偏低,有認識不到位、宣傳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也有政府與企業交流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數企業反映,國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體實施的部門有十多個,條條框框太多、審批過程冗長。爲了享受優惠,企業不得不“跑”遍相關部門,成本太高。有的企業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願享受。比如,《關於進一步加強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規定小微企業吸納勞動者就業能享受一定的財政補貼,但據市人社局反映,由於多數中小微企業因用工不規範、“五險一金”繳納不全等問題,僅有20戶企業申報,佔全市中小微企業總數的0.13%。三是政策條款細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進一步的操作細則和配套措施,以致難以貫徹落實。

  三、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我市中小微企業主要面臨“三難”(融資難、用地難、創新難)、“三低”( 企業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術)發展困境。

(一)“融資難”問題突出。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中小微企業普遍反映資金困難程度遠遠大於往年。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89家企業中,有59家企業資金狀況非常緊缺,比較緊缺的有151家,兩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72.66%。僅城區中小微企業資金缺口就達5億元以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是銀行融資“門檻高”。有159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的55.02%)反映,向國有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有109家企業(佔37.72%)反映融資難以獲得第三方擔保;有90家企業(佔31.14%)反映向銀行貸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會融資“成本高”。有118家企業(佔40.83%)反應社會融資渠道不寬;有97家企業(佔33.56%)反映向社會融資成本高。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年息20%左右,有的民間借貸年息甚至高達40%以上。三是銀行“惜貸”、“抽貸”問題嚴重。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反映,多數中小微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治理結構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範,貸款風險遠高於國有企業。超過七成的中小微企業反應,銀行現在不僅“惜貸”,“抽貸”問題還很嚴重。比如,沁水縣豐田食品有限公司以來連本帶息還款1800多萬元,造成企業資金空前緊張。這一情況,澤州的澤地翠、晉大奶業,高平的國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貨款回籠週期長。多數中小微企業反應當前經濟不景氣,訂單不斷減少,庫存量增加,應收賬款數額呈現上升趨勢,資金週轉速度減慢,不少企業面臨着資金鍊斷裂的危險。比如,澤州縣世紀球墨鑄管公司外欠資金高達億元。五是“互助貸”隱患較大。爲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高平市推出“互助貸”信貸產品,由十多家企業互聯互保,撬動銀行資金。但有企業反映,這種信貸產品隱患較大,去年因一家企業出現還貸問題,導致互聯互保的十多家企業必須還清該企業貸款後,方能申請本企業貸款業務,造成額外的資金壓力。

(二)“用地難”制約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一是規劃不及時。一方面各級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上,對中小微企業用地關注不夠、考慮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投資規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審批時間長。企業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項、規劃、環評、土地預審等手續,方能進入用地報批程序。用地報件需縣、市逐級受理、審覈上報,最終報省以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批覆。企業用地報批手續繁、關卡多、時間長,不僅牽扯企業主要精力,甚至貽誤企業轉型最佳時機。比如,陽城縣旭東有限公司申報的倉儲項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續才批下來。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業用地成本。比如,城區利普利拓公司需徵用20畝土地,而城區範圍內200萬∕畝左右的土地價格讓企業望而卻步。

(三)“創新難”成爲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調查問卷統計,面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僅有47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6.26%)認爲企業已經轉型,適應經濟轉型要求;有142家企業(佔49.13%)認爲可以適應經濟轉型要求,但持續經營有困難;有93家企業(佔32.18%)認爲亟待轉型。儘管當前中小微企業經營遇到了極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業憑藉技術優勢、產品質量、創新驅動,一路飄紅。比如,澤州縣清慧製造有限公司,全年簽訂30多萬件銷售合同,1-9月份完成銷售收入達到35639萬元,同比增長27.3%,在我市冶鑄行業一枝獨秀。這樣的企業還有城區的龍韻科技、高平的國丹食品、陽城的恆亞工貿等。事實表明,企業要生存發展,關鍵要在經營思路上轉型、產品上升級、技術上創新。而我市中小微企業起步於家庭作坊,脫胎於個體私營經濟,基本上處於產業鏈的中下游、價值鏈低端,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抗禦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資金”,不敢創新。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僅影響企業即期利潤,而且面臨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有時甚至“成三敗七,九死一生”,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創新。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小微企業普通員工有20%~50%的年度流動率,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每年有20%的流動率。加之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不大,人才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三是“缺能力”,不會創新。調查問卷統計,企業經營者具有本科學歷的僅45人,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5.57%;專科學歷的119人,佔41.18%;專科以下的114人,佔39.45%。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26人,僅佔8.99%;30-40歲的86人,佔15.91%;40-50歲的119人,佔41.17%;50-60歲的41人,佔14.19%。企業經營者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知識與能力準備不足,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轉型動力。

(四)信息不對等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中小微企業發展困局年年談,“信息不對稱”是高頻詞彙。調查問卷統計,在企業獲取哪方面信息難度較大上,有133家企業選擇投融資信息,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46.02%;有107家企業選擇規劃及項目信息,佔37.02%;有94家企業選擇政策法規信息,佔32.53%;有92家企業選擇技術信息,佔31.83%;有77家企業選擇人才信息,佔26.64%。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務方面,有132家企業選擇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佔45.67%;有109家企業選擇提供產業指導與市場開拓諮詢服務,佔37.72%;有86家企業選擇組織企業參加商品交易會、博覽會,佔29.76%。一方面,政府與中小微企業之間溝通不暢,企業對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產業導向或開展的一些活動缺乏瞭解,導致想創業的找不到好項目,想轉型的盲目上項目。比如,澤州縣冶鑄行業,由於缺乏宏觀產業規劃指導,導致“一哄而上、一鬨而下”,特別是鑄管行業,有30家鑄管企業,發展到50多家,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多數鑄管企業瀕臨倒閉。另一方面,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企業發展不僅需要金融、財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中介機構在教育培訓、市場營銷、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務。

(五)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方面,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整體漲幅達15%以上;另一方面,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停產半停產面大幅增加。從調查問卷統計看,近三年來利潤增加在25%以上的僅2家,利潤增加10-25%的67家,利潤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潤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潤負增長5-10%的31家,利潤負增長25%以上的4家。

  四、幾點建議

(一)多管齊下,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一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引導、推動和示範作用,推進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建設,推進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統一信用代碼制度,率先在工商、稅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積極推廣信用產品的社會化應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交換共享的網絡平臺,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建立誠信嘉許、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另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引導中小微企業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依法建賬,確保會計資料完整、真實,提高企業授信額度和貸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金融機構要設立中小微企業專門服務機構,簡化申報手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審和授信制度,開發適合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規模和比重。要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貸款門檻,開展企業股權抵押貸款和動產抵押貸款,探索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倉單貸款等,爲中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三是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資金規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暢通投融資信息渠道。國有擔保機構要發揮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採取財政注資、縣級參股、爭取上級資金、廣泛吸納民間資本等方式擴大信用擔保機構資金注入規模,儘快培育註冊資本金超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包括設立風險補償金,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損失補償力度;加大貼息和貼擔保費力度,對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制定出不同的貼息貼費辦法。國土、城建、工商等部門要爲小微企業和擔保機構開展抵押物和出質的評估、登記、確權、轉讓等提供優質服務,降低收費標準。四是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中小微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私募股權融資等渠道解決資金問題,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二)改變政策執行方式,切實解決“政策知曉率和執行率低”的問題

。一是形式多樣宣傳政策。通過網站、媒體、政策解讀等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企業及時瞭解政策信息動態,解決企業對政策不瞭解而不能享受的問題。二是轉變政策執行方式。借鑑稅務部門“金稅三期”的先進經驗(企業不用“跑”,符合政策條件,系統直接減免),變“企業登門申報”爲“部門上門服務”,建立政策執行的責任、考評、獎懲、問責等機制,建立政策執行的程序性規定和違反制度的懲戒性規定,開展政策檢查督促專項行動,設立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案件,嚴肅查處不作爲、亂作爲的人和事,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三是暢通企業反饋渠道。開闢企業反映政策落實情況的通道,讓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瞭解企業的呼聲和需求,及時調整充實有關政策。四是營造良好政務環境。本着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大力精簡下放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努力營造“審批環節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

(三)加強產業規劃引導,以集羣集聚發展解決“用地難”的問題。一是制定產業戰略規劃。圍繞我市“xx”規劃確定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商貿物流業和文化旅遊四大產業佈局,充分利用轉型綜改試驗區、中原經濟區、中部崛起三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業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時,統籌考慮中小微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導集羣集聚發展。本着“政府引導、企業自願、社會參與”的原則,放寬財政資金支持範圍,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創業主體創建中小微企業園區或孵化基地,樹立“畝均產出率”和“畝均貢獻率”的用地導向,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產業、區域條件等實際,向“基地”、“園區”集羣集聚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爭取用地指標。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使重點項目及高新技術產業更多、更快的落地開花。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指導下,開發未利用地建設工業項目,並優先給予安排計劃指標。鼓勵中小微型企業通過盤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閒置場地等方式,解決投資項目用地需求。

(四)強化創新驅動,着力激活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業爲主體,以市場爲導向,以項目爲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一是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敢於創新。建議在財政上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風險投資“母基金”;在稅收上實行投資收益稅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政策。允許中小微企業建立科技開發準備金制度,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開發基金。二是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合作,適時召開政校企人才技術合作洽談會,尤其開展好與教育學院、技術學院等高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的聯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培植一批產學研示範企業,帶動校企合作,推進技術進步。三是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推進中小微企業開放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和省內外、國內外大企業建立戰略技術聯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重大的技術創新的聯合研發,降低和分散創新成本和風險。以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爲平臺,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爲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區、中部地區爲資源和市場,抓好技術引進、專利合作及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協作等工作。四是增強名牌品牌意識,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做精做優的同時,有意識地向產業鏈高端轉型。積極開展行業對接,大力發展“飛地經濟”,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借梯上樓”躋身國際國內分工合作的供應、生產、銷售及服務產業鏈,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實現產品的專特精新,形成獨特工藝方法,擺脫同質化,建立核心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

(五)加強中介組織建設,建立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中介組織是政府與中小微企業聯接的紐帶,要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方面滿足中小微企業需求的社會中介組織,逐步建立以資金融通、信用擔保、技術支持、管理諮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二是加快健全綜合服務平臺。要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整合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中小微企業服務信息網絡,爲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建立中小微企業培訓制度。建議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政府有關部門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制定培訓計劃,建立長效機制,按照適用人才聚集、重點人才培養、全員素質提高的目標,結合企業需求定期舉辦培訓班。要通過請專家講課、到國內外考察學習等方式,培養中小微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培塑敢闖敢冒、敢爲人先、敢於擔當的創業精神。引導中小微企業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立足現有人才,培養技術骨幹和專業人才。建議對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市、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免費保管;借鑑政府爲民辦學校教師購買“五險一金”的做法,建議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爲中小微企業中、高級人才購買“五險一金”,減輕企業負擔,爲引進和集聚人才創造條件。

(六)發揮新聞媒介作用,着力營造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報刊、廣播、新聞媒體等輿論手段,宣傳中小微企業的地位、作用、重要戰略意義,廣泛宣傳從中央到地方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振企業家搞實業、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指數。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經營業績好、管理能力強、社會貢獻大的中小微企業家予以重獎,推薦他們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激發企業家創業、興業的熱情,在全社會營造理解、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氛圍。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0

根據《 》活動要求,我部高度重視,召開了相關人員專題會議,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部署,領導及客戶經理分赴全市各鄉鎮(街道)及工業園區進行了認真調研。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本次活動小微企業走訪情況

通過走訪調研統計,目前已走訪小微企業 戶。小微企業運行的主要特點是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對小微企業走訪調研發現,我市的小微企業大多正常運行,但是還有很小部分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緊缺,造成成本上漲,利潤空間不高,乾脆停產。

二、我市小微企業發展現狀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由小生產走向大生產,從小產業走向大產業,從小市場走向大市場,逐漸呈現出規模龐大、特色鮮明、集聚力強、品牌優良等特點。一是羣體規模不斷擴張。我市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發展環境的.日益優化,進一步激發了私營業者的創業熱情,小微企業明顯增多,資本投入逐步加大。二是特色產業優勢突出。全市小微工業企業分佈廣、特色鮮明,我市初步形成了木材、化工、消防、電器等具有鮮明特色產業,圍繞這些產業,延伸鏈條,推進戰略重組,做大做強,已成爲民營企業發展中的主角。

二、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及原因

在全市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效益顯著提高的同時,小微企業在發展中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企業持續增效難度加大。隨着宏觀調控效應的逐步顯現,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加大,企業

成本、費用上漲,利潤空間縮小。二是資金緊張問題。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後兩者對小微企業來說都不現實,實際上,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越來越困難。我市的大多小微企業不具有銀行貸款要求的房產地產等抵押物。三是招工難的問題。今年全市工業企業用工需求量不斷增加,各類企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招工難的現象。四是工業產業結構不夠優化。新技術產業項目企業偏少,產業技術含量還不高。企業對科技研發投入較低,缺乏創新人才,在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展緩慢,產品依然存在“量大質低”的現象,抵抗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推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議制定上級推進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規劃,從財稅扶持、企業貸款、防範金融風險、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引導小微企業從事國家急需發展的新型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小微企業的合理佈局。建議健全完善禁止壟斷政策,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對原材料進行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小微企業多爲勞動密集型、微利型企業,建議稅收政策方面予以傾斜,適當減免稅收。

二是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針對中小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弱的實際,建議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出臺有關政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同時,建議成立創新扶持基金,鼓勵企業自建或聯合建立產品研發中心、試製中心、檢測中心等科技機構,對有願望、有需要的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和智力支撐。

三是進一步破解瓶頸制約。在融資方面,積極引導民間借貸陽光

化、規範化,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部門降低貸款門檻,對於科技創新企業放寬貸款政策,確保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議上級制定出臺針對土地整理和置換的專門文件,提供中小企業破除土地制約瓶頸的政策支持;對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中小企業實行土地優惠政策,提高項目建設用地獎勵指標。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業信息發佈與共享服務平臺,拓寬信息渠道。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1

近年來,爲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扶持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及減免涉企收費政策,取得較明顯的效果。爲了解南寧市服務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南寧市統計局服務業科針對我市10家服務業小微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工作。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隨機抽選了10家南寧市服務業小微企業,涉及行業有租賃業、商務服務業、道路運輸業、專業技術服務業、新聞和出版業以及電影放映業。從調查結果看,有90%的小微企業享受到了國家減稅降費的優惠政策,感受到了疫情暴發以來的政策溫暖,得到了“及時雨”,反映出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各項減費降稅政策在小微企業中得到較好的落實。

二、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效果顯著

1.提高政治站位,緊抓體制保障

調研發現,南寧市把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作爲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南寧市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市稅務局、財政局、人社局、醫療保障局、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爲成員單位,加強對減稅降費工作的領導和統籌推進,保障政策成效。

2.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減輕,減免政策實施滿意度較高

根據國家20xx年的政策對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20xx年二季度起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由現行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穩崗擴就業政策中小微企業按不超過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60%返還;宣傳文化單位出版物實行“先徵後返”的增值稅優惠政策,電影院影票銷售收入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等,這些政策的實施直接爲小微企業帶來了實惠。在調查的10家小微企業中90%的企業享受到了減稅降費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嚴重的電影院無需繳納任何稅負。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更爲寬鬆,對國家實施的減免政策非常滿意。

3.涉企稅費面逐漸縮小

爲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各級政府多次出臺規範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加強涉企收費的治理。被調查的10家企業均沒有部門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情況,特別是文化娛樂類企業享受國家稅收減免政策的程度最大,稅費近乎全免。在優化營商環境、減稅降費政策出臺之前,被調查的10家企業全部有各種各樣的稅費以及不規範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目前只有70%的企業有稅費,涉稅企業面減少30%。

三、減稅降費存在的問題及企業訴求

1.小微企業稅感依然較重

在被調查的10家企業中,有50%的樣本企業認爲本企業成本負擔最大的費用爲增值稅。特別是從事交通運輸行業的小微企業,由於其行業的特殊性,經營時存在無車承運人1無法開具發票因此企業無法使用稅票進行抵扣。此外,一般企業的所得稅稅率達25%,還有水利基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多項費用,僅有30%的企業認爲目前企業稅負較輕。

2.人工成本上升是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在被調查的10家企業中,有40%的.樣本企業認爲五險一金支出不斷提高是小微企業經營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隨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用工成本明顯上升,企業經營成本持續快速攀升給企業經營帶來較大壓力。面對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一些企業資金積累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微企業甚至面臨利潤嚴重擠壓的危機。此外,“五險一金”佔企業員工工資總額的三成或四成左右,企業降費仍有空間。

3.地方配套政策落地時限過長

在本次調查中有企業反映,儘管在新聞中瞭解到國家最新出臺的各項政策方向,但本地的具體執行措施出臺會比較滯後,如國家20xx年4月29日發佈的《關於做好20xx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xx〕602號)中,有關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的自治區、南寧市配套政策仍未出臺,目前該政策還未惠及南寧市的小微企業。

4.政策宣傳還需加強

爲深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國家、自治區和市級層面出臺了大量文件和規定,各種文件的適用對象、具體政策和要求均有區別。調研中有個別企業反映,他們對自身應該享受的哪些稅費減免政策,以及享受這些政策需要企業報送哪些材料等了解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享受相關稅費減免政策的主動性。

5.享受優惠的小微企業認定標準較高

根據最新的政策規定,要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的優惠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低於標準:營業收入、資產總計、從業人員數。只有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於小微企業來說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標準過高,相當一部分企業難以享受優惠。

四、對策建議

1.“因企制宜”持續加強政策宣傳。建議稅務部門要根據不同行業類別,分行業出臺符合該企業類別的“減稅降費”政策宣傳冊。此外還要通過網上納稅人學堂、實體培訓、專題宣講等方式加大面對面政策輔導力度;圍繞稅收優惠新政享受條件、徵管配套制度、申報方式等,重點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開展減稅政策輔導;主動上門面向企業法人代表、財務人員,講解政策實體性內容與辦稅繳費流程等程序性內容,幫助納稅人和繳費人明晰政策口徑和適用標準,確保充分享受改革帶來的減稅紅利。

2.進一步細化落實政策措施。建議相關部門應定期召開座談會,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努力完善政策不足,出臺更切實貼合企業實際需求的“減稅降費”實施方案,進一步提高政策落實實效。建議出臺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地方性措施,尤其要關注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困難,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通過有償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完善財務制度。

3.進一步降低企業部分稅費標準。在社保費用方面,在享受過20年應對疫情影響社保減半徵收政策後,受訪企業均對該政策讚不絕口。大多數小微企業受到疫情衝擊嚴重,但爲了保障職工權益,用工成本仍在逐步上升,本年度沒有社保減免政策後,企業用工壓力很大。建議採取下調社保費率和社保繳費基數並用的手段,繼續延長臨時性減徵政策時限,真正減輕企業負擔,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2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在中國,小微企業是給力經濟發展的“輕騎兵”, 其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大約分別佔中國經濟總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在相繼襲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經濟寒流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令大多數企業主感到悲觀。小型微型企業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和稅費偏重等問題十分突出,生產要素市場需求不足,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給中小企業帶來新挑戰。長期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技術裝備水平低的中小企業,再依靠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廉價環境成本取得競爭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從某種程度上看,小微企業的困局就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困局,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能否改善與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相關。

一、銀行機構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推進措施及成效。

措施一:根據相關政策制定相應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我行在小微信貸方面的槓桿和引導作用,根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小微企業質押、

農村用地抵押貸款以及等創新金融業務予以利率上適當傾斜。

措施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我行專門設立中小微企業服務專營機構,實行專項規劃、專屬產品、專門制度、專享系統和專業化分工,進一步改善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方式,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和增量“兩個不低於”的目標,向總行多爭取小微企業專項貸款額度。

措施三:推進專業鎮金融服務中心試點建設。下半年我行將利用我行專業小企業平臺的優勢,搭建專業性與小微企業對接平臺,拓寬小微企業基礎性、綜合性金融服務範圍,助推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我行講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進行探索創新。

二、信貸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難點和制約因素。

(一)貸款門檻未實質性降低,政策受惠面有待提高。80%的受調查小微企業表示,銀行機構貸款門檻高而無法獲取貸款,小微企業獲得貸款難度比大型、中型企業高。銀行機構雖表示將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條件,但由於風險等多重考慮,實際上並未放寬。

(二)缺少有效抵押物仍是影響小微企業信貸資質的關鍵因素。我行調查了轄區所屬的小微企業,大多數小微企業設備陳舊,甚至靠租賃廠房或設備進行生產經營,難以提供符合銀行條件的抵押資產。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基本上都是

3B或3B以下,難以達到銀行機構發放貸款的要求。部分小微企業以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爲主,企業內部產權界定不明晰,財務信息不透明,銀行對企業的信用、產權的歸屬以及生產經營狀況掌握難度大。

(三)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仍偏高。據調查,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基本上浮30%以上,而同期大、中型企業一般上浮不超過30%,部分執行基準利率。另外,小微企業還需向擔保公司和部分中介公司支付擔保費、資產評估費等費用,一些擔保公司還要求企業留存貸款額的一定比例作爲保證金,減少了企業的可用資金,變相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四)貸款責任追究引發銀行“惜貸”、“懼貸”現象。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較大,導致銀行機構產生“惜貸”、“懼貸”的心理,造成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不足。此外,從管理成本角度考慮,大額貸款與小額貸款所需要的信貸資料、辦貸手續基本相同,如果發放的貸款額小面廣,信貸人員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多,因此在同等條件下,信貸人員更願意管理金額大、戶數少的貸款,而對拓展小微企業客戶積極性不高。

(五)信貸均衡投放節奏與小微企業季節性資金需求錯配。目前,銀行機構按月控制信貸規模的情況下,金融機構放款速度跟不上小微企業需求變化,影響企業及時用款。有部分小微型企業表示金融機構信貸均衡投放與其資金需求不同步,導致其不能獲取貸款。

(六)財政稅收政策執行效果不明顯。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有限,地方政府也沒有將小微企業作爲專門主體制定差異性稅收政策。

三、可操作性建議。

(一)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通過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客戶的走訪面,走訪掌握小微企業經營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對其中符合信貸條件的小微企業及時給予支持,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全部貸款平均水平,增量高於上年同期水平”的既定目標,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

(二)進一步增強小微企業服務意識,改革貸款審批流程和信息獲取渠道,積極籌備小企業貸款中心及其專營機構,合理配置貸款權限,充分調動信貸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責、權、利相統一。

(三)大力開拓小微企業信貸市場。根據小微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產品市場前景、財務狀況等指標,結合銀行信貸政策和信貸產品特點,分類排隊,建立扶持小微企業客戶信息名單庫,有針對性地開拓小微企業信貸市場。

(四)創新信貸產品。針對小微企業信貸需求“短、平、快、急”的特點,積極探索開發適應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產品,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五)引導小微企業創造信貸支持條件。一方面引導小微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定期向銀行提供全面準確的會計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互相信賴的銀企關係,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另一方面,引導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實行多向融資。小微企業在銀行信貸支持無法滿足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多瞭解融資信息,積極爭取外部融資支持,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自身的良好發展。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3

小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近年來,特別是XX年以來,面臨新冠疫情重大不利因素,XX市稅務系統積極貫徹總局、省局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認真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疫情防控、扶持小型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主動靠前服務,千方百計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讓扶持政策變成“真金白銀”,助小型企業爬坡過坎、度過難關、發展壯大。

一、XX市小型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現狀

一是小型企業穩步增加,集聚效應凸顯。截止XX年7月,XX市小型企業XX萬戶,個體工商戶XXXX萬戶,合計XX萬戶,佔全市所有企業的96.8%以上,是拉動經濟、帶動就業的“主力軍”。二是小型企業雖增長快、集聚強,但整體企業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如受新冠疫情影響,XX年上半年,全市稅務系統共組織各項稅費收入72.09億元,同比下降8.37%,減收XX億元。三是小型企業自身素養有着嚴重的缺失,企業上升通道有着天然壁壘,融資較難。

二、健全機制,目標導向導助力小型企業發展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擔當作爲

一是市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全市減稅降費專題會議,充分認識到實施減稅降費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部署,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實施減稅降費作爲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扛牢抓實。二是加強內部學習,精準梳理政策。樹立貫徹落實好國家出臺支持疫情防控的稅收政策,是稅務部門支持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意識。組織市局各部門以及縣、區局相關人員對國家疫情期間出臺有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不見面自學。三是督查落實,壓實責任。把嚴的紀律挺在前面,加強減免稅政策落實情況日常督導檢查,並將貫徹落實減稅降費工作情況列入績效考評,做到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以嚴肅的紀律確保減稅降費決策部署得到最嚴格的貫徹執行到

(二)主動服務,全面落實稅收優惠

一是立足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精準落實促發展。打好政策惠民和服務便民的“組合拳”,確保小微企業優惠政策落地落實,減稅紅利充分兌現、普惠萬家。XX年上半年全市XX戶小微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XX萬元。對符合減免稅條件的納稅人減免地方六稅XX萬元。二是立足抗疫減稅新政,精準聚焦助復產。建立工作臺賬,點對點推送優惠政策,專人負責跟蹤問效企業稅收優惠享受情況;狠抓開票和申報疑點核實輔導工作,確保應享盡享。上半年,全市共退還13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101萬元,363戶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1445萬元 ;5133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3%降爲1%減免增值稅4584萬元,對受疫情影響,繳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中小企業,減免“房土”兩稅346戶次,減免“房土”兩稅502.02萬元。三是立足個稅優惠,保就業保民生。截止XX年7月31日,全市代開貨運發票的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共計減免個人所得稅63萬元;個體工商戶暫緩繳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56萬元。

(三)發揮稅收職能,精心服務提站位

一是立足減稅需要,落實好增值稅優惠政策。深化增值稅改革是稅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的關鍵之策,XX年以來共組織納稅人培訓39期,培訓納稅人近2.3萬人次,發放宣傳冊3萬餘冊,採取線下輔導和上門輔導等多種方式,確保全市5207戶一般納稅人全部按時完成稅控開票軟件升級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及時下發31批次,8362條疑點數據,確保了納稅申報質量;堅持精準導向,對151戶增稅企業實施“一對一”輔導,確保整體稅負實現下降。二是立足疫情防控,落實好支持防護救治優惠政策。按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財稅〔XX〕9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公告》(財稅〔XX〕10號)等要求,爲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與XX市衛生健康局進行對接,瞭解全市定點醫療機構臨時性補助和獎金的發放情況,並向對方宣傳財稅〔XX〕10號文件內容;印發1萬餘份新冠肺炎疫情優惠政策指引,以更加簡潔、精煉語言向納稅人進行稅收政策宣傳;要求主管稅務機關向XX市轄區內11家定點醫療機構與2家定點檢測機構,採取非接觸式的點對點宣傳,確保納稅人及時享受政策紅利。截止XX年7月31日,全市共向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共發放315萬元,預計減免個稅10萬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個人所得稅捐贈扣除額87萬元。

三、減稅降費助力小型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減稅降費造成地方財政收支矛盾

隨着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財政收支矛盾越加突出。受新冠疫情和大規模減稅政策影響,XX年上半年,全市稅務系統共組織各項稅費收入72.09億元,同比下降8.37%,減收6.59億元,給市縣兩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帶來較大壓力。對於稅源結構單一、經濟規模不大的XX市而言,財政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

(二)部分減稅政策設計複雜不易操作

一是前置條件多,受衆不廣。如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不但設計了加計抵減的範圍、適用的時間段等條件,而且設計了“當期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的前置條件,實踐中能達到這個條件的納稅人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家企業,這就失去了政策設計的意義和目的。二是計算方式複雜,不易實際操作。如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設計了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等概念和公式,雖經過多次宣傳輔導培訓,仍有很多納稅人在申報享受稅收優惠時,存在計算不準確、申報不完整等情形發生。

(三)內外客觀因素影響納稅人獲得感

減稅降費覆蓋企業面廣,大部分企業受益,但是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獲得感、實惠感仍不高。一是中小企業專業人才缺乏,內在動力不足,將政策利好轉化爲企業競爭力的意識能力欠缺,優惠政策預期效應不能充分體現。二是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材料、水電油氣、人工土地房租等成本不斷上漲。三是各項費用的名義費率高給企業帶來較大心理壓力。四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營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未能有效解決等等,這些因素沖淡着企業的獲得感。

四、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是建立民營經濟稅負跟蹤機制。建議對實際稅負不降反升的民營經濟領域進行跟蹤監控和分析,對長期稅負高的行業和產業進行稅收政策調整。二是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支付機制。建議進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支付機制,縮小地區財政結構差異。地方財政有保障,減稅降費纔會落地生根,進而釋放更大減稅降費空間。三是統籌兼顧稅制設計。建議稅收優惠政策制定時,不但要考慮減稅降費政策出臺的目的和意義,而且要充分考慮和兼顧該項政策在實際操作時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如20xx年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XX年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等有效起始時間早於文件發行時間,這不但對稅務機關帶來了退稅操作困難,而且影響了納稅人的減稅降費獲得感。四是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建議小型企業充分利用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機遇,緊盯市場變化,積極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將因減稅降費節約的資金積極投入產品和技術創新,增加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五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將政府職能轉移到加強有效的監管和服務上來,找準問題癥結,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辦事難等痛點和堵點問題,爲企業、投資者、創業者真正提供一個便利、友好的環境。進一步加大政府各類經營性收費項目清理,減少、降低政府涉企收費項目或標準,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4

接到調研情況通知後,縣民企局高度重視,會同縣工商聯、工商局形成調研小組,對縣域小微企業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了調研,先後座談、走訪企業40多家,發放並收回調查問卷50多份。所調查企業涉及基本信息、用工、市場、融資、技術創新、政策環境等方面。總體來看,小微企業在吸納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優化經濟結構、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由於受經濟運行內外部複雜形勢的影響,當前小微企業的發展面臨着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小微企業主要分佈在農、林、牧、漁業計143戶,採礦業計56戶,製造業計165戶,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計43戶,批發和零售計206戶,建築業計22戶等共17個行業。其中,1-11月份,全縣中小微企業總量爲13796戶,其中,工業類中型企業爲7戶;小微型企業爲13789戶,佔企業總量的99.95%(含個體工商戶)。

1-11月份,中小微型企業總量取得了較高速的增長。全縣個體工商戶達12805戶,比上年同期增加1161戶,同比增長9.9%。註冊資本金9080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995萬元,同比增長102.7%。全縣私營企業達99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私營企業233家,同比增長30.7%。註冊資本金335476萬元,新增加92158萬元;同比增長37.8%。企業從業人數9913人,同比增長31.5%。

1-11月份,我縣中小微企業稅收合計35605萬元,其中,國稅收入:規模以上企業13300萬元,小微企業5050萬元;地稅收入:規模以上企業7284萬元,小微企業9971萬元。

某種意義上講,中小微企業就是民企的主體,是民營企業的代名詞。中小微企業已成爲我縣解決社會就業主力軍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我縣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縣小微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於自身的`草根經濟特徵,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特別是近年來,受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運行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影響,小微企業在發展中還存在着諸多問題和困難,而我縣小微企業特點是偏向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佔絕大部分,佔比約87.5%,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用地難、招工難的”三難”情況,加之近年我縣正着手退城進園事宜,對原工業園內企業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制約,主要表現如下:

(一)工業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的帶領。

我縣民營企業多數屬於“微型化”的類型,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且傳統產業多,高新技術產業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技術簡單、投資少、易於模仿、便於進入的行業如小型服裝鞋帽企業等。

(二)融資難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

調查走訪顯示資金短缺是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准入門檻高,雲順竹木有限公司,投資苗木基地,延長產業鏈,但基地投資建設週期較長,基地投資建設又不納入銀行貸款抵押範疇,而公司內部資產貸款抵押有限,導致資金流動壓力很緊張,二是貸款手續太繁瑣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要求“短、頻、快”,銀行貸款手續比較繁瑣。由於企業資金嚴重不足,加上融資渠道缺乏、貸款難、貸款成本高,嚴重地影響了小微企業的再生產,金士果業有限公司在銀行辦理短期流動貸款,每次還貸續貸時,銀行辦理週期一般2-3個月,嚴重影響企業流動資金管理。

(三)生產要素的提高使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難中,要素成本也是主要問題。一方面原材料價格逐年上漲,近年來人民幣一直處於外升內貶狀態,致很多原材料價格處於“水漲船高”狀態;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各地連續較大幅度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加之近年政府加大對城市建設投入對用工進行了很大的吸納。今年好多小微企業的用工工資基本2000元/月以上,縣中昌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員工每人基本達到4000元/月以上。同時,小微企業的場地租金普遍上漲,運輸成本明顯增加。這些因素的疊加,使小型微型企業利潤空間和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

(四)用地對小微企業制約明顯

受工業園調區擴區,退城進園影響,很多小微企業對土地要素需求反映非常強列,一是原工業園內企業發展受制約。縣裏開始着手工業園調區擴區,退城進園事宜,已經對所有園內企業進行了評估,評估後不能再原廠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以便更好搬遷。美好食品有限公司屬原工業園企業,企業現行產量遠不能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很多大訂單不得不推掉,再者原工業園內企業因爲涉及退成進進園,銀行對其資產抵押率都進行了下調由原來的70%下調到60%,影響了園區內企業擴大再生產。二是入園門檻高。現行的入臺商創業園標準是每畝投資強度要達到200萬元以上,而很多小微企業無法達到這個標準。鮮良米粉有限公司和金昌食品有限公司都要求入駐臺商創業基地,兩企業雖提供的就業崗位較多,但兩企業上繳稅費及投資強度均不夠入園標準。

三、促進我縣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領導和支持。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縣委、縣政府要把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入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節能環保的大企業大項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

(二)強化宣傳督導,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加大對《關於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和“小微信貸通”等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加大成長性企業的扶持力度。激勵原規模企業技改擴能,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扶助成長性企業,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發展,促使進入規模企業行列。強化督導,確保將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切實解決政策“棚架”問題,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三)部門聯動,多管齊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要通過多項財政支持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增貸救急,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財政擔保公司要實質性爲促進企業發展真正起到擔保作用,勞動就業局要加大提供再就業小額貼息貸款額度,同時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的作用,切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銀行貸款門檻過高、利率上浮、審批時間過長等制約小微企業貸款的主要問題。

(四)健全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快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民企局繼續以創業大學爲載體開展以創業促就業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各類培訓,縣就業局要積極爲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及就業培訓支持,來解決小微企業人才、管理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小微企業用地傾斜。在工業園擴區調區中縣裏對有發展後勁的中小微企業在臺商創業園用地指標上給予適當傾斜,解決小微企業用地無保障的現實問題,爲中小微企業提供發展平臺,加快中小微企業發展。

小微企業調研報告15

爲全面瞭解xx縣小微工業企業發展現狀,剖析發展障礙,xx縣統計局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小微工業企業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了解、查看相關資料等方式對小微工業企業生產設備利用率、產成品存貨、生產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調查,初步掌握了小微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並對小微工業企業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供參考。

一、小微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一)小微工業企業數量多,總量大,吸納就業能力強。

20xx年一季度,xx縣小微工業企業達到161戶,佔全部工業企業的95.8%。從業人員2.1萬人,佔全部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91%。據測算,一季度全縣小微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087萬元,同比增長10.7%(按可比價),佔全縣工業經濟總量的 31.96%。從調研情況看,除部分行業和企業效益滑坡,少數企業出現停產半停產外,絕大部分企業基本實現正常運轉。

(二)小微工業企業行業分佈廣,特色產業優勢突出。

xx縣小微工業企業分佈廣、特色鮮明,全縣小微工業企業已涉及磚瓦製造、小水電、砂石開採、清真食品加工、磚雕、酒的製造等20多個行業,形成了黃酒製造、磚雕、清真食品等具有鮮明地區特徵的特色產業,圍繞這些產業,延伸鏈條,推進戰略重組,做大做強,已成爲民營企業發展中的主角。

(三)小微工業企業依據經濟園區這一發展平臺,進一步推進發展進程。

近年來,xx縣不斷加快工業化進程,着力加大工業園區的建設力度,爲小微工業企業搭建了良好的發展平臺。目前,已有69家工業企業入駐甘肅臨夏經濟開發區,同時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減免稅政策,定期開展銀企交流活動,近期又出臺了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園區企業發展的一系列激勵措施,爲小微工業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政策動力。

二、小微工業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及原因

(一)企業持續增效難度加大。

xx縣小微工業企業主要是小水電、磚瓦製造、砂石開採等初級產品加工,隨着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以房地產爲主的固定資產投資的下降,使小微工業企業市場需求不足,產成品庫存增加,特別是小水電企業由於天氣乾旱,上游水量減少,不能正常發電,開工不足,導致生產設備利用率下降。

(二)週轉資金依然短缺。

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後兩者對小微工業企業來說都不現實,實際上,小微工業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越來越困難,主要是工業企業不具有銀行貸款要求的房產地產等抵押物,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

(三)工業產業結構不夠優化。

新技術企業偏少,產業技術含量不高,企業對科技研發投入較低,缺乏創新人才,在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展緩慢,產品依然存在量大質低的現象,抵抗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薄弱。

(四)市場形勢不容樂觀。

一是成本上升。近年來,各類原材料價格波動大,影響了小微工業企業的'正常生產。同時隨着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小微企業勞動合同管理逐步規範,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增加。二是銷售不暢。通過調查顯示60%以上的企業出現庫存增加、訂單不足和銷售下降的情況。三是利潤下滑。小微企業缺乏市場議價權,各類生產成本的上升進一步擠壓了本已微薄的利潤空間,不少企業通過壓縮生產規模來保本經營,一些企業甚至放棄已有訂單。

三、推進小微工業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議制定小微工業企業發展規劃,引導小微工業企業從事國家急需發展的新型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對原材料進行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建議在稅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從財稅扶持、企業貸款、防範金融風險、科技創新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針對中小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弱的實際,建議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出臺有關政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同時,建議成立創新扶持基金,鼓勵企業自建或聯合建立產品研發中心、試製中心、檢測中心等科技機構,對有願望、有需要的小微工業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和財力支撐。

(三)進一步破解瓶頸制約。

在融資方面,積極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部門降低貸款門檻,對於科技創新企業放寬貸款政策,確保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議制定針對土地整理和置換的專門文件,對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小微工業企業實行土地優惠政策,提高項目建設用地獎勵指標。同時拓寬信息渠道,增強信息服務。

(四)進一步推進轉型升級。

鼓勵小微企業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細分類別,在產品市場上做精做專,大力淘汰落後產能,提升傳統產業,騰出發展空間,提高市場競爭力。

(五)進一步培育特色產業。

重點培育成長性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小微企業,引導小微企業向技術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經濟效益好的行業轉型。同時發揮好大企業、大項目的龍頭帶動作用,圍繞龍頭企業的配套帶動,延伸產業鏈,促進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配套發展,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