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好古敏求》課堂實錄

語文1.85W

  教學目標:

《好古敏求》課堂實錄

1、誦讀文本,整理有關文言知識。

2、瞭解孔孟對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

  重難點:

1、理解並翻譯本板塊中的著名章節

2、理解好古與信古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01、1·15子貢曰:“貧而無諂(音chǎn,巴結、奉承),富而無驕,何如(怎麼樣)?”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衛風·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其(表揣測)斯(此,這)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

【譯文】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02、2·23子張問:“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於夏禮,所損益(3)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註釋】

(1)世:古時稱30年爲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釋爲朝代。

(2)因:因襲:沿用、繼承。

(3)損益:減少和增加,即優化、變動之義。

【譯文】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評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一個重要概念:損益。它的含義是增減、興革。即對前代典章制度、禮儀規範等有繼承、沒襲,也有改革、變通。這表明,孔子本人並不是頑固保守派,並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時代,他也不反對所有的改革。當然,他的損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變周禮的基本性質爲前提的。

03、7·1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2)比於我老彭(3)。”

【註釋】

(1)述而不作:述,傳述。作,創造。

(2)竊: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誰,學術界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殷商時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賢大夫”;有的說是老子和彭祖兩個人,有的說是殷商時代的彭祖。

【評析】在這一章裏,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那麼對古代的東西只能陳陳相因,就不再會有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後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於中國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侷限作用。

04、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爲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愛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麼說,是爲了鼓勵他的學生髮憤努力,成爲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05、7·17子曰:“加(1)我數年,五十以學易(2),可以無大過矣。”

【註釋】(1)加:這裏通“假”字,給予的意思。(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書。

【譯文】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譯文】再給我數年時光,五十歲學好易經,也許可以沒有大錯誤了。(李譯)

【評析】孔子自己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他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繫在一起。他主張認真研究《易》,是爲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天命”。《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他非常喜歡讀《周易》,曾把穿竹簡的皮條翻斷了很多次。這表明孔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刻苦鑽研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06、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譯文:孟子說:“先王的恩德不存在,《詩經》中的《雅》也就沒有繼續增多,沒有新的《雅》詩,《春秋》才創作出來。晉國的《乘》,楚國的《??杌》,魯國的《春秋》,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記載歷史的。它們所記的事是齊桓公、晉文公等人稱霸的事,體裁則屬於歷史。孔子說:‘對歷史事件評論的標準就由我個人決定了。”

《論孟選讀》專題六:人與文化

板塊2、頌其詩,讀其書

07、鹹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爲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孟子·萬章上》)

【譯文】鹹丘蒙說:“舜沒有以堯爲臣,我已知道了。《詩經》上說:‘整個天下都是君王的領土,從內陸到海邊,所有人民都是君主的臣下。’舜已經做了天子,請問瞽瞍怎能不做他的臣呢?”孟子說:“這首詩不是這個意思。是說爲王事辛苦而不能供養自己的父母,是說:‘都是君王的臣,只有我有才能卻更辛苦。’”所以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詩人的本意。要通過自己讀作品的感受去推測詩人的本意,這樣才能真正讀懂詩。如果拘於詞句,那《雲漢》這首詩說;“周朝剩餘的百姓,沒有一個留存。”相信這句話,那就會認爲周朝真是一個人也沒有了。

【讀解】孟子是在和學生鹹丘蒙討論有關大舜的事蹟時順便說到讀詩的方法問題的。但他的'這段話,尤其是關於“以意逆志”的命題,卻爲了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現代文學批評專家、學者們的重視。

所謂“詩言志”,語言只是載體、媒介。因此,讀詩貴在與詩人交流思想感情。劉勰《文心雕龍·知音》)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情動而辭發”是“詩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爲勰發揮的,正是孟子的讀詩法。至於現代批評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強調鑑賞者的再創造,那就和孟子“以意運志”的讀詩法相去較遠了。

另一種解讀者則“膠柱鼓瑟”,演奏瑟樂器時,膠住架弦調音的柱,就無法調節音的高低,變換音調。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例句:你曹叔喜歡古詩古詞,有點藝術家的作派,但未免膠柱鼓瑟,給女兒取名字過於生僻拗口了。(劉心武《曹叔》)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紅樓夢》120回)

08、孟子謂萬章曰:“一鄉之善(優秀的)士斯(連詞,就、則)友(與……交朋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認爲)友天下之善士爲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同“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講求,討論)其世也。是尚友(追溯歷史和古人交朋友)也。”

(《孟子·萬章下》)

【譯文】孟子對萬章說:“一個鄉的優秀人物就和一個鄉的優秀人物交朋友,一個國家的優秀人物就和一個國家的優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優秀人物就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認爲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還不夠,便又上溯古代的優秀人物。吟詠他們的詩,讀他們的書,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可以嗎?所以要研究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就是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

【讀解】孟了的本意是論述交朋友的範圍問題。鄉里人和鄉里人交朋友,國中人和國中人交朋友,更廣泛的範圍,則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還嫌不足,那就有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了。當然,也只有神交而已。這種神交,就是誦他們的詩,讀他們的書。而爲了要正確理解他們的詩和他們的書,就應當要了解寫詩著書的人,要了解寫詩著書的人,又離不開研究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就是所謂“知人論世”的問題了。《新華成語詞典》解:只有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才能理解作者。後用此成語指了解人物,評論世事。例句:他深感世界上的事物之間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結構,只盯住一個“網結”是不足以知人論世的。(劉心武《鐘鼓樓》第5章)

實際上,孟子這段話對後世真正發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邀志”一樣,成爲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實上,直到今天,無論現代主義以來的新興文學批評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遠,多新奇,但在我們的中國小課堂上,大學講臺上,以及占主導地位的文學批評實踐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還是“知人論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謂“時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紹”、“中心思想”、“主題”等等,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無一不是“知人論世”或“以意逆志”的產物。由此足以見出孟子對於中國文學批評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之一,正是由本章的文字所發生的。學者嚴迪昌從心態與生態兩方面讀詩歌,便用知人論世之法。

09、孟子曰:“盡(完全)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書寫的竹簡)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任憑)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木槌)也?”

【譯文】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那還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武成》這一篇書,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頁罷了。仁人在天下沒有敵手,以周武王這樣極爲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紂這樣極不仁道的人,怎麼會使鮮血流成河甚至可以漂起大木棒呢?”

【讀解】“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是精闢透脫的讀書法,要求讀者善於獨立思考問題。古往今來,人們關於書已不知有過多少禮讚。的確,書是我們人類擁有專利的恩物,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他們崇拜的神聖對象。但是,如果我們完全信書,唯書本是從,輕則使個人成爲書呆子,重則形成所謂“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和“唯書”的作風,誤人子弟,貽害無窮。今天,我們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似乎也已經是淺顯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在孟子的時代,這恐怕還是空谷足音吧。其實還用不着推得那麼遠,只需要想想那些“唯書”、“唯上”的時代,孟子這話也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引用的。終於有人說了:“不唯書,不唯上。”於是我們也都可以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談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時,所舉的例子是《尚書》中《武成》篇的內容,而我們知道,《尚書》作爲儒家經典之一,在孔。孟的時代也是有着極其權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這種對於權威著作,對經典保持獨立思考,勇於懷疑的精神,尤其難能可貴,體現出聖賢人物的治學風範。即便是對於兩千多年後的我們來說,也是值得學習的。

《新華成語詞典》解:完全相信《尚書》,還不如沒有《尚書》。後用來規勸、告誡人們不要盲目相信或拘泥於書本。讀書,是求真的,培養思辨的品質,不能越學越糊塗。

顧頡剛《懷疑與學問》:

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纔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纔是自己的學問。否則是盲從,是迷信。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

另一篇《懷疑與學問》的短文如是說“疑”:爲什麼(1234)+怎麼辦(5)

讀書貴有疑。宋人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明人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

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書本,這是讀書一忌。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因此,要打破對書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讀書時大膽見疑。書本上的東西,不一定都是無可非議的。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讀《禹貢》一書時,對書中“岷山導江”的說法提出了疑問。後來,他通過實地考察,終於作出了金沙江是長江上源的新結論,比史書上的傳統說法進了一步。

疑能增進興趣。讀書如能以疑見讀,其味無窮。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一生對讀書始終興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總是帶着疑問讀書。

疑,常常是獲得真知的先導,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著名科學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句話頗爲深刻。一般說來,大膽見疑與科學釋疑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問題是在懷疑中提出的,又必然會在深入研究中解決,而問題的解決,便是獲得真知灼見的開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之所以能在數學領域裏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優異成果,正是由於他對書本上現成的公式、定理和結論,能夠大膽見疑、科學釋疑。他攀登數學高峯的第一步也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讀書貴有疑,可貴之處,就是解放思想,獨立思考,敢於大膽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讀書有疑,並非是不從客觀實際出發,違背科學原理的胡猜亂疑。要疑得正確,疑得有長進,還要善於疑。否則,當疑時不疑,不當疑時又亂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識和長進,還會把思想引上邪路,這決不是我們應取的治學態度。

《論孟選讀》專題六:人與文化

板塊3、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10、1·6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並列)信,泛(5)愛衆,而親仁(6),行有餘力(7),則(就)以學文(8)。”

【註釋】(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爲人弟和爲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裏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於自己的人。(4)謹:寡言少語稱之爲謹。(5)泛:廣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餘力:指有閒暇時間。(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評析】本章談孝悌的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衆、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爲,如果還有閒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爲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1、2·2子曰:“詩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無邪(3)。”

【註釋】(1)詩三百:詩,指《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隻是舉其整數。(2)蔽:概括的意思。(3)思無邪:此爲《詩經·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想解,意思是內心無邪念。無邪,一解爲“純正”,一解爲“直”,後者較妥。

【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評析】孔子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很多,《詩經》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後,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無邪”來概括它。《論語》中解釋《詩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

12、3·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1)也,甯戚(2)。”

【註釋】(1)易:同“益”,太過,過分。這裏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2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譯文】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評析】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在這裏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13、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2)。”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2)繪事後素:繪,畫。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啓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啓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就倫理學說,這裏的禮指對行爲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後於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爲是後於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爲,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14、3·20子曰:“《關睢》(1),樂而不淫(過分,放蕩),哀而不傷(損傷)。”

【註釋】(1)《關睢》:《詩經》的第一篇,寫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時輾轉反側,寤寐思之的憂思,以及結婚時鐘鼓樂之琴瑟友之的歡樂。

【譯文】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

【評析】孔子對《關睢》一詩的這個評價,體現了他的“思無邪”的藝術觀。《關睢》是寫男女愛情、祝賀婚禮的詩,與“思無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卻從中認識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思想,認爲無論哀與樂都不可過分,有其可貴的價值。

15、3·25子謂韶(相傳是古代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盡美(指樂曲的音調、舞蹈的形式而言)矣,又盡善(指樂舞的思想內容而言的)也;”謂武(相傳是歌頌周武王的一種樂舞):“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

【評析】孔子在這裏談到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內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標準的,不單是娛樂問題。

16、6·18子曰:“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勝文(文采,經過修飾的)則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彩),文勝質則史(史:言詞華麗,這裏有虛僞、浮誇的意思)。文質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然後君子。”(03全國卷18題默寫1)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僞、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纔是個君子。”

【評析】這段話言簡意賅,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正確關係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質思想。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質樸與文采是同樣重要的。孔子的文質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思想和行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7、6·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一種釋爲約束;一種釋爲簡要)之以禮,亦可以弗畔(同“叛”)矣夫(語氣詞,表示較強烈的感嘆)。”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評析】本章清楚地說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麼怎麼做呢?他認爲應當廣泛學習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說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18、7·14子在齊聞《韶》(舜時古樂曲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主謂之間)至於斯也。”

【譯文】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評析】《韶》樂是當時流行於貴族當中的古樂。孔子對音樂很有研究,音樂鑑賞能力也很強,他聽了《韶》樂以後,在很長時間內品嚐不出肉的滋味,這當然是一種形容的說法,但他欣賞古樂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也說明了他在音樂方面的高深造詣。這也正是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思想的體現。

19、8·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譯文】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

【評析】本章裏孔子提出了他從事教育的三方面內容:詩、禮、樂,而且指出了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學生不僅要講個人的修養,而且要有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朱光潛先生說:“要培養純正的文學趣味,必須從讀詩開始。”

20、12·8棘子成(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爲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爲?”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猶犬羊之?。”

【註釋】(1)棘子成:。(2)駟不及舌:(3)?:。

【譯文】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幹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評析】這裏是講表裏一致的問題。棘子成認爲作爲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適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21、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評析】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爲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爲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爲。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於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22、16·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這裏指不同於對其他學生所講的內容)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不親近,不偏愛)其子也。”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裏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23、17·9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興:激發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可以觀(觀察瞭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可以羣(合羣),可以怨(諷諫上級,怨而不怒)。邇(音ěr,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譯文】孔子說:“學生們爲什麼不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羣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24、17·10子謂伯魚曰:“女爲(學習)《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2)也與?”

【註釋】(1)《周南》、《召南》:《詩經·國風》中的第一、二兩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這是當地的民歌。(2)正牆面而立:面向牆壁站立着。意思是說不能前行一步。

【譯文】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對牆壁站着一樣呀!”

25、17·11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譯文】孔子說:“禮呀禮呀,就是供玉獻帛嗎?樂呀樂呀,就是敲鐘打鼓嗎?”(李譯)

【譯文2】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評析】本章指出“禮樂”不在外表,非外在儀文、容色、聲音,而在整套制度,特別是內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