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古代詩歌五首教案模板

語文8.72K

【教學目標】

古代詩歌五首教案模板

1、理解作品內容、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現技巧。

2、揣摩、品味詩詞的語言,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形象。

【教學重點】

詩詞的內容、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語言的品味。

【教學課時】

一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1分鐘)

同學們,古典詩詞是文學藝術中的一塊奇葩,那裏有“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也有“禪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的博大胸懷。每一首詩都給我們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讓我們走進古詩詞,複習15課《古代詩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獨特的美,提高同學們感悟賞析古代詩歌的能力。

這幾篇詩歌,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揚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怎樣去複習呢?

二、以《觀滄海》《次北固山下》爲例指導賞讀古詩詞

第一關、讀背詩歌、把握感情:(5分鐘)

古詩詞是用來吟唱的,因此,我們在把握詩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讀出抑揚頓挫的語氣語調來,讀出情感,讀出意味來,並熟讀成誦。

1、讀得好,背得熟:

全班自由大聲的朗讀、背誦:

⑴ 指定2名學生背《觀滄海》《次北固山下》。

⑵ 組織評價。(感情基調、從節奏、輕重、語調等體現)

如強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⑶ 齊背兩首,檢查(出示投影)

①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③ 潮平兩岸闊,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

總結:學習語文,我們要背誦大量精美的古詩詞,不斷積累。這兩首,猶如浩瀚的文化長廊中的一兩塊秦磚漢瓦,裝飾了同學們的夢,使我們“腹有詩書氣自華”。

第二關:詩譯內容、感知意境:(8分鐘)

(詩言志。就是說,詩人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們在吟詠之時,還要對整首詩歌進行對譯,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去再現詩歌的內容和情景,從而體會詩人抒發的情感。)

1、譯讀《次北固山下》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景象。

明確:江上碧波盪漾,我正乘船向前。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無邊。和風吹拂,一葉白帆好像懸掛在高遠江天。

2、練習:譯讀“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3、組織補充評價(一是否細看詞義,正確解釋;二是有適當想像聯想,譯出韻味和意境)

4、老師總結:

⑴ 細看註釋,加強積累。

⑵ 結合語境,聯想想像。

第三關、把握細節,解讀情感:(18分鐘)

理解了詩詞內容,這只是賞讀詩歌的前提,面對同一景物,不同詩人筆下卻是情態各異。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生機與愉悅,李清照卻是“人比黃花瘦”的黯然銷魂。爲什麼會如此不同呢?

1、生談談當初學習這兩首詩歌的時候,是怎樣領悟詩人所要抒發的感情的.(從哪裏體會?怎樣體會的?)

2、師總結,指導:是詩人在詩中注入的'感情不同。

(不錯)老師也概括了一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⑴ 知作者、明風格:(3)

詩歌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抒情作品,如果瞭解這些詩人寫作的主要風格,我們在賞析時就能居高臨下地品味了。

① 比如:

李白:雄奇誇張 憤世嫉俗

蘇軾:一貶再貶,曠達豪放

岑參:抒寫邊塞將士雄風

② 同學說說自己讀過的曹操詩歌的風格。

明確:

曹操剛健雄渾,有建安風格。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龜雖壽》)

練習:(降低難度,說說自己所熟悉的詩人的風格也行)

辛棄疾:悲壯豪放。

杜甫:憂國憂民,心繫天下。 (沉鬱頓挫)

李清照:細膩情懷,婉約悽切。

陶淵明:嚮往田園歸隱之樂。 (恬淡清新)

提示:這裏有一點要強調,對作者的風格有初步的瞭解,將給我們帶來一定方便,也應注意,所謂風格是指詩人寫作的主調,並非沒有例外,比如豪放詩人辛棄疾同樣也寫出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詩清新句。因此,在詩歌賞析中要視情況靈活運用。

⑵ 看提示,抓“詩眼”:(5)

① 提示:文眼從何而來?就是從詩中的標題、背景提示、註解、詩歌的首句和末句甚至中間找。這常常會給我們理解詩詞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標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能否從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嗎?

(“左遷”一詞,已暗示了詩人無罪被貶的怨憤之情。)

② 生說說《觀滄海》中的提示語。

(詠志)

③ 練一練:

《春夜喜雨》──杜甫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記之──辛棄疾

⑶ 品語句,悟感情:(10分鐘)

前面兩點還只是把握情感的引子,體會詩中情感更重要的是“品詩句,悟感情”。詩貴含蓄,詩人之情常常是“藏於山,隱於水”,清朝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字面,悟出情感是我們跨過情感關的重點。

那麼怎麼來品詩句悟情感呢?

① 通過對詞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點,聯想組成的畫面,領悟詩詞的情感。這正鑑賞詩詞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請同學們看,下面兩句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當堂練習)品味下列詩句,分析詩人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這是一個及其開闊的,氣勢磅礴的畫面,詩人的博大胸懷就蘊含其中了。

② 練習:(2選1)

Ⅰ 例: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我們來分析詩中景物的特點,早飛的鶯,新來的燕,初開的花,剛長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這些景物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早春出遊圖。作者把這些景物描寫的這樣優美,其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呢???自然是喜愛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最後的兩居詩恰恰印證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達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實際上就是從對景物的描寫中分析出來的。

Ⅱ 練習.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二句之景:“荒涼古道,西風已起。馬已疲憊。夕陽下前途一片暮色蒼茫”。這些景色所組之畫面,蕭瑟,淒涼。這正是天涯遊子孤獨心境。又是一天將盡又是一年將完。斷腸人卻在天涯之遠,故鄉親人遙不可見,抒發了天涯遊子的孤獨漂泊之悲,思家之苦。

③ 還要關注詩人寫景狀物的形式與技巧,尤其是廣爲流傳的經典名句。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常見的描寫鑑賞角度主要有以下五種:

指導:

Ⅰ 側面襯托。

Ⅱ 各種修辭手法。

Ⅲ 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Ⅳ 正面描寫──虛實結合。

Ⅴ 正面描寫──色彩的渲染。

練習:

請同學們就下面的詩句任選一句加以賞析:

(指出下面幾個詩句蘊含的手法,說說其你的體會)

Ⅰ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聲寫靜,以動襯靜)

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

Ⅲ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奇特的比喻。)

Ⅴ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蒙的煙雨籠罩着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以上的細節品味也往往適用於名句的解讀!

我們除了抓住細節感悟情感之外,當然還要領悟一些名句所蘊含的哲理感悟了。這兩首中有給你以哲理感悟的句子嗎?找出來,說一說。

總結:

三、課堂拓展訓練(8分鐘)

朗讀《西江月》

1、詩譯上片(略)

2、分析上片的表現手法(動靜相映,側面烘托)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最後,對同學們強調兩點:

第一、 提高古詩詞鑑賞能力不是聽幾首分析就能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大家平時的鑽研和積累。

第二、 任何老師和資料所講的技巧、規律都不能死板運用。比如辛棄疾的詞大部分是反映抗金愛國、反對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現農村閒適生活的。所以,一定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同學們,今天,老師希望能通過這節古詩歌複習課,使大家善於高屋建瓴,將知識融會貫通,樹立詩歌賞讀的整體意識。靈活運用方法技巧,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我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作業佈置

按照“讀──譯──背──品”的過程複習第一冊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