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詩歌五首語文教案

語文2.62W

教學目的:

詩歌五首語文教案

1.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對詩歌語言推敲品味,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

3. 瞭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況。

4.理解每首詩歌和散曲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字詞。

5.理解作品中千古傳誦句子的哲理。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對詩歌語言推敲品味,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

3. 瞭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況。

4.理解每首詩歌和散曲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字詞。

教學難點:

1.理解作品中千古傳誦句子的哲理。

2.領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教學方法:

1反覆吟詠誦讀,要求當堂背誦這五首詩歌。

2.採用點撥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講一兩個可以提摯全詩的詞,着重講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多媒體 錄音機

課時: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指導朗讀五首詩詞

1.學生運用工具書,結合註釋輕聲朗讀五首詩詞。

2.以《次北固山下》爲例,簡介古詩朗讀停頓的兩種劃分方法。

(1)技音節劃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口——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按意義單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口——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小結:同一首詩,可以有不同的讀法,我們現在讀古詩一般採用按意義單位停頓的讀法。

3.教師範讀五首詩詞,或放錄音。學生在書上畫出停頓,注意讀準字音。

4. 指名朗讀五首詩詞,教師注意給學生正音,並在正確停頓方面作具體指導。

5.學生自由朗讀五首詩詞,要求字音、停頓正確。

(二)研讀《飲酒》

1.導人語:說起我國的詩歌,總有一種自豪感。的`確,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從《詩經》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不少流派, “田園詩派”就是其中之-。舊時代的一些詩人,對現實不滿,退避山野,隱居鄉村,通過對自然景物及田園風光的歌詠,抒發情懷。這類詩稱爲田園詩,這類詩人稱爲田園詩人。陶淵明就是晉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園詩人。他的詩自然樸素而韻味雋永。下面我們就來品一品他的《飲酒》詩。

2.解題:《飲酒》詩都是陶淵明在酒後寫的,共20首。課文所選的是其中的第5首。這首詩大約寫於作者歸田後12年(417年),詩人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之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3.咀嚼詩句:

學生結合註釋瞭解詩意,學生質疑,師生合作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如:

(1)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爲什麼“而無車馬喧”呢?

明確:“車馬喧”是指世俗往來的紛擾,並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車馬喧鬧的聲音。所以,當詩人“心遠”時,也就是說詩人精神超脫凡俗時,自然也就不熱衷於世俗的往來,因而即使身居鬧市,也就像居住在偏遠安靜的地方。開頭的四句詩,表達了詩人鄙棄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態度。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領會到“真意”,卻忘了該怎樣表達,詩中的“真意”是指什麼?

明確:這裏的“真意”是指詩人遠離世俗,過着從容閒適的歸隱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