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看圖學文教學體會

語文1.95W

如何使用好看圖學文這種教材,使學生在看圖和學文的過程中,既學得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又發展了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這是一個值得研究討論的問題。

看圖學文教學體會

我認爲:看圖學文的第一步應該是看圖,學生通過觀察圖畫,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步是學文,通過學文,從文中抽象出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圖,用以指導觀察實踐,增強對圖的理解,提高觀察能力。下面以《燕子》這課爲例,試談具體教法。

  第一步:各觀所見,自我感受。

觀察是在大腦神經參與下視覺、聽覺、嗅覺等各種感覺器官對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動。由於感覺器官素質的差異、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不同,雖是觀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觀察方法和想象活動不盡相同。學生觀察圖畫,應該允許他們這樣觀察,這樣想象,也應該允許學生那樣觀察,那樣想象,這樣做有利於發展他們的能力。如果教師一步一步地牽着學生走,把課文的全部內容,硬是要他們看出來,照書上的話一句一句地講出來,這樣做顯然是不妥當的。這不但束縛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同時對學文也十分不利。課文裏的話,學生已經都講出來,看圖後再去學文,前後重複,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那麼怎樣做才能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呢?我認爲這一步可本着“各觀所見,自我感受”的方法安排教學活動。就拿《燕子》這課來說,開始不妨要學生看看圖上都畫的什麼,這些東西(燕子、青草、野花、柳樹、稻田、湖水等)都處於什麼季節,這個季節這些景物都有什麼變化,等等,要他們各觀所見,培養他們的能力。

當學生觀察到春季大自然的變化時,可以再追問一下:你們看到春天裏萬物都在變化,有什麼想法或感觸?這時可要求學生圍繞本課的題目《燕子》,看看燕子的'外形特點和飛行時的形態特點,把燕子的“來”“飛”和大自然的變化聯繫起來,抓住題目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既指給學生思路,又不拘於書上文字的框框,要學生各觀所見,各談自我感受,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步:圖文對照,理解課文。

這一步的圖文對照,可分爲文對照圖和圖對照文兩個方面。

文對照圖:(一)不懂的詞語,如《燕子》這課中的“光彩奪目”等,可指導學生看圖,觀察圖中形象進行理解。(二)學生能夠理解,但對文字的意境體會不深,如本課中“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這兩個句子中的“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和“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仔細地看圖,通過看圖,體會文字的意境,加深理解。

圖對照文:(一)文中有些描述,圖中本來就有,而學生看圖時容易馬虎過去,或觀察得不細。如《燕子》這課中的“微風”“陽光”“天空”等,教師可進一步指導他們認真地看圖,培養他們細心觀察圖的能力和寫真情實感的文風。(二)對課文中作者的想象成分,而學生看圖時根本不曾想到的,如本課中的“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唧唧地叫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這兩個句子中“濛濛的細雨”和“唧唧地叫着”,都是作者想象的成分,從圖中觀察不到。讀這些句子,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再次看圖,使他們從圖的意境中體會到圖外的圖畫和圖中真實生活的情與景,從而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抓住圖外聯想理解課文能力。

圖文對照理解課文這一步,是學生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的看圖學文活動,這一步教師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思、議、看,對學生在讀、思、議、看中有些把握不了的詞、句、段、篇中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以恰當的講解和必要的雙基訓練,切不可不聞不問,放棄主導作用。

  第三步:文中學法,指導實踐。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文的時候,當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以後,還要指導他們通過分析概括,從文中抽象出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用這個方法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如教學《燕子》這篇課文,應該指導學生從“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因而“活潑機靈”,抽象出這是作者抓住燕子的色彩、動作和它的外形特點觀察燕子的。從“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和“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抽象出這是作者抓住燕子的活動特點觀察燕子的,同時從燕子從南方“趕來”等一系列活動與“微風”“陽光”“稻田”“柳樹”“湖面”等相聯繫的描寫,可以抽象出作者是用動靜結合的方法觀察事物的,因而才具體寫出燕子“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作者抓住燕子的色彩、動作和它的外形特點觀察燕子,抓住燕子的活動特點觀察燕子,抓住燕子的動態和大自然的靜態、動靜相聯繫相結合地觀察事物,這就是從課文中抽象出來的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生抽象出這些方法後,看圖學文教學就應該轉入再次觀察本課的圖畫,運用學到本課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從而加深他們對圖畫的理解能力,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此外,爲了使學生運用本課學到的方法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課堂上或課後還可以佈置一些觀察性的作文,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能力。如果圖文脫節,理論與實踐脫節,那麼“看圖學文”就徒有其名而無實,教師必然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標籤:學文 體會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