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集錦15篇)

音樂2.89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用動作表現火苗舞蹈的姿態。

2. 體驗學習舞蹈的樂趣。

3.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重點難點

用動作表現看到的火苗,模仿火苗燃燒時的各種形態

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瞭解有關火苗的信息,欣賞音樂《藍色狂想曲》

2,教學課件,音樂CD,錄音機,電視機等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去郊遊》跟老師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欣賞音樂《藍色狂想曲》幼兒自由表演。

3、學習舞蹈:快樂的火苗

(1)欣賞課件,談話交流,請幼兒用動作表現看到的火苗。

師:你聽到的音樂是怎樣的?它和火苗的變化有什麼變化?

(2)結合課件,幼兒自由結伴模仿火苗燃燒時的各種形態。

(3)整合幼兒模仿的動作,組織幼兒分段練習。

(4)幼兒完整表演舞蹈。

4、教師、幼兒分別表演大火苗、小火苗進行互動練習。

5、複習舞蹈《快樂的火把節》。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從整個活動流程下來,總體感覺不是很理想。在活動前讓孩子們對火和火苗的動態表現理解的不夠全面,平時對幼兒在創編舞蹈方面的引導不夠,故在本次活動中讓幼兒自由跟音樂表演時,大多孩子沒能用動作來很好的表現看到的火苗的形態。

2、在活動中提問的技巧不夠,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和思考的時間太短。今後在這些方面該加強。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

3、在創編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 4個,小雨點4種各2個,︵2個。

2、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老師,您好》。

二、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1、(出示圖片︵)教師邊指圖邊範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讓我們聽一聽彩虹是怎麼唱歌的。

(教師範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彩虹是怎麼唱歌的呀?(幼兒隨樂演唱)。

2、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並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後半部分。

師:(出示圖片小雨點)這是小雨點,它會跳舞,還有幾個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教師範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演唱歌曲後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

三、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並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我這裏還有許多小圖片,你們發現了什麼?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範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那小問號究竟唱了什麼?請仔細聽!

(教師範唱歌曲前四句)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前四句歌詞,同時在繪畫活動中傾聽教師完整範唱。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師:小雨點可能會在哪裏跳舞呢?請你用勾線筆在紙上畫出你的想法。

2、幼兒交流繪畫作品,教師選擇適合的四幅答案貼在“?”處。

五、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貼圖片的地方你們唱,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後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四幅繪畫作品,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3

《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採取敘事性手法,記敘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旋律多采用同音進行和三度、四度跳躍音程,並逐句下行,節奏由密漸疏。歌詞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給人們以啓示:愛不僅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付出和奉獻,教育孩子懂得愛並學會愛。

在教學中我首先從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媽媽病了,你會怎樣做?”有的學生以自己平時的真實行動回答:“我幫媽媽倒水”、“我幫媽媽掃地”、“我喂媽媽吃藥”,也有的孩子以間接經驗或想象來回答:“我給媽媽做飯”、“我給媽媽洗衣服”……從他們的語言中,我明白媽媽是他們最愛的人。

其次我創設一個充滿愛的教學情境,老師來扮演媽媽的主角,學生都來當老師可愛的孩子,從而使學生體會愛,明白愛,這才能更好地體會歌曲中的感情,”當媽媽老了,不能飛了小烏鴉就應爲媽媽做什麼”因爲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近啦,當看到老師扮演的烏鴉媽媽病了,不能飛了,學生就能自然流露出對媽媽的感情,感受到在演唱這些句子是應用溫和的聲音和較慢的速度表現歌曲,這在體會歌曲感情上很有幫忙.當學生體會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愛後,也能把愛延伸到自己的媽媽的身上,”小烏鴉能報答媽媽,那我們的小朋友有能做什麼呢”孩子們都明白了,自己的媽媽那麼辛苦,我要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並能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這就是我的教學目標!

拓展部分再次以小烏鴉懂事、有愛心爲主題,播放課件《好媽媽》讓學生深刻的領悟到在現實生活中就應怎樣表現,使整堂課得以昇華。

這堂課是結束了,但孩子們在這堂課上流露出來的純真和善良卻久久不能隱去。作爲這堂課的組織者,引導者,我興奮着、回味着、也沉思着……的確,愛讓孩子們多了些靈魂的觸動,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音樂課纔是我們每一位孩子所期盼的。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4

大班音樂:月亮婆婆喜歡我

活動背景:

我第一次參加市一課多上活動,就非常榮幸地獲得了一等獎。隨之市教研室組織的市區互動的教研觀摩活動,我也就有幸參加了。其中一位市學科帶頭人上的一節音樂歌唱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那優美動聽的歌喉、豐富又恰到好處的肢體動作和簡潔、巧妙的組織語言已深刻的印在我的記憶裏,也常常在我的腦海裏閃現。從這次活動中,我體會到好課是因人而精彩的。現將當時聽課過程的記錄評析如下:

活動實錄:

(一)感受音樂旋律:

1、教師親切的自我介紹 :小朋友們好!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某老師, 你們歡迎我嗎?(幼:歡迎!)怎麼歡迎?(幼兒自然開心的拍起了掌聲)好!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的寶寶,睡在我用臂彎做的搖籃裏,我哼唱《搖籃曲》,你們就跟着我的搖籃,搖呀搖呀睡着了,好嗎?

評析:這種導入方式自然、親切,直入主題,加上老師輕聲細雨而有柔美的聲調,給人甜甜的美感。人的注意力和興趣自然被激發調動起來了。

2、三次感受音樂旋律:

第一次:教師邊跟琴聲哼唱邊晃動手臂故作陶醉狀,帶領幼兒的身體隨音樂左右晃動;

第二次:“媽媽搖着搖着 ,寶寶就睡着了,現在媽媽摸誰的頭,誰就輕輕趴下睡着了;”

第三次:“媽媽真累呀,心疼媽媽的寶寶們快哼唱這首曲子,讓媽媽沒也睡覺吧!”

評析:學歌前,教師用了哼唱的方式,讓幼兒三次整體感知歌曲旋律,爲後面的歌唱教學做了有效的鋪墊。這是教師對教材分析後,在設計上的巧妙;另一巧妙之處在於三次哼唱前,教師生動的過渡語言,讓每個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教師設計的“陷阱”裏了。

(二)、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清唱歌詞。師提問:我們睡覺的時候,誰會透過窗戶來看我們呢?(允許幼兒想像表達);那我們假裝睡着,看看誰來了;

評析:在這種甜美的意境中,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幼兒的興趣和思維再次被激活,七嘴八舌地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猜想和回答:“小偷”“大灰狼”“太陽”“星星”。教師卻依然投入地傾聽,不予回答,任憑幼兒的好奇心懸在那,爲他們認真傾聽歌曲的範唱又埋下了伏筆。

2、教師清唱後,師幼互動問答,教師依次出示相關字卡,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問:誰來了?(月亮婆婆)(出示)

問:爲什麼來呀? (喜歡我)

問:做了什麼動作?(灑下月光把我摸)、(表現灑的動作,提示幼兒摸摸鼻子、耳朵等);

問:玩了什麼遊戲,(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問:玩了幾次?(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字卡

評析:五次層層遞進的提問,把歌詞的句子和關鍵詞進行了有效的提煉,而且“灑”“摸”兩個字還配上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加深印象,讓我再次佩服設計的巧妙。而且,排列的方式也爲後面的伴唱部分留有空白。

3、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學唱歌曲:

(1)看圖完整唱第一遍:(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示喜歡月亮婆婆吧;)

(2)邊做動作邊演唱:(再來一次,做上動作吧;)

(3)用很美輕輕的聲音唱:(晚上用什麼聲音唱?)

(4)用響亮好聽的聲音唱(白天唱這首歌用什麼樣的聲音?那我們試試)

評析:集體教唱部分共四次練習,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學唱歌曲的枯燥,還保護了幼兒的聲帶不致疲勞。這樣的過渡語言設計體現了教師的智慧。

(三)學習並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聽錄音,感知伴唱的音樂部分。

師:天空中的星星被我們吵醒了,朝着我們眨眼睛呢!我們來聽聽,他們在歌曲的什麼地方眨眼睛了(放音樂,教師在相應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勢,幫助幼兒感知)

評析:伴唱中的“啦啦”是每個執教老師認爲很難處理的部分,但這位老師用星星眨眼睛的辦法處理,首尾呼應,與整個教學設計融會貫通,真的是獨具匠心。

2、請幼兒找星星,貼在相應的地方:

評析:由於幼兒第一次聽,有兩處錯誤的地方,教師不急於糾正,而是又唱一次,讓幼兒對應感知後,再糾正,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尊重。

3、集體練習一次:我來做月亮婆婆,你們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啦!

4、分角色練習幾次(教師和孩子商量怎麼才能做到聲音的均衡確定角色練習的方式)

評析:這樣教師和孩子商量怎麼分角色,不僅體現了教學過程教師對孩子的尊重,更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結束活動。

師:夜深了,小朋友在什麼?對,小朋友睡着了,做了個甜美的夢。誰睡得香,誰睡得甜,月亮婆婆就來親親他的小臉蛋。(循環放音樂,教師隨音樂輕輕撫摩每位幼兒,讓喧鬧活躍的課堂逐漸安靜,呈現了一幅教師輕撫每位幼兒的怡人感人畫面。)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5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爲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遊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大班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並有了強烈的學習慾望。

二、創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三、通過欣賞,提高鑑賞能力。孩子用動作表現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

這時我鼓勵幼兒隨着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揮想象,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總之,對於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爲主,一首歌曲老師反覆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遊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遊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爲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通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活動中,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又是怎麼排列?接着,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十二生肖真有趣。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6

音樂是幼兒園藝術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爲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的機會,肯定和接納了幼兒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帶給幼兒的是一份美的享受和薰陶。因此結合幼兒園開展的“主題背景下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專題研討,我們當幼大班教研組在本週進行了跟蹤式的音樂教學研討活動——《藝術——蹺蹺板》。

本活動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確定了以“學唱歌曲,體驗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爲重點,難點在於“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合作表演”。經過第一位老師的執教後,大家發現,由於三拍子曲子幼兒接觸較少,因此對強弱變化的規律掌握的不是很好。經過大家又一次的集體研討後,決定再請一位教師進行執教。通過第二次活動,大家發現,教師在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曲子旋律的過程明顯比前一位教師要好,但也找到了另外的問題,後一位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合作表演的效果沒有前一位教師好,其原因就是教師在講解示範時不夠清楚和明朗,從而導致幼兒對合作遊戲的規則不明白,因此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這種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研討活動,使教師們看到了自己在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也使教師們對音樂教學活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領悟,這對今後的音樂教學活動起到了引領的作用。相信教師們在不斷的教學和反思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1、在會念兒歌的基礎上,學唱歌曲,並用手指活動進行歌表演。

2、設計手指表演動作,表達歌曲的內容與情感。

3、體驗與同伴集體表演的愉悅情緒。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在日常活動中,已學會念兒歌。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小手歌》。

1、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表演《小手歌》。

2、教師:我們的兩隻小手還可以做什麼?引導幼兒仿編《小手歌》。

二、學唱新歌《手指歌》。

1、曲節奏,複習兒歌。

2、歌曲音樂伴奏下,默唸歌詞。

3、歌詞與音樂進行匹配,輕聲學唱。

4、全體幼兒分成兩部分,輪流練唱。

三、設計手指表演動作。

統一歌曲前三段的表演動作後,帶幼兒進行練習,其餘八段歌詞的創編方法同上。

四、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如果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整個教學會處於混亂中,於是我以猜謎的形式導入,吸引幼兒的眼球。接下來,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聽音樂邊學習兒歌,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動手動腦,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兒歌。

最後環節,仿編部分,我讓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探索手還可以變出什麼,創編兒歌。滿足孩子的表現慾望。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8

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增加了“引導幼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型”的教學過程。我覺得音樂教學中,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表達情感,同時對節奏的掌握也尤爲重要。

一、身體動作能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幼兒身體動作前提是孩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節奏的快慢、節拍的輕重,也理解了歌詞的內容,根據歌曲的節奏和歌詞的內容來表現動作。本次教學中我出示節奏圖,請幼兒隨歌曲節奏進行拍打,在節奏練習中,剛開始孩子並不能一下子就能拍打出來,我通過啓發、引導,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用動作表現。

二、身體動作能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

身體動作也是藝術的創作一部分,幼兒有意識的用身體動作表達他們聽到的、感受到的音樂,結合自己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採取身體動作動作來表現,創造出有想象力的動作。在本次教學中,我們用拍手、跺腳等來表現音樂中的歡快部分,用手臂的擺動來表示音樂的優美部分。這首歌曲是ABA的結構,我讓孩子邊唱歌曲邊做不同的身體動作,通過歌曲旋律的變化產生動作,這也是幼兒創造力的表現。

三、身體動作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

節奏在打擊樂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音樂活動的重要元素,是體現音樂美感的重要來源。所有的節奏都是通過身體動作來感知,人們的節奏感也依賴於動作。音樂教育通過語言、動作和音樂融合爲一體,在這次教學中,歡快部分我設置的是XX XX的節奏,而在優美部分,我又設置了X———的節奏,讓幼兒邊打節奏邊唱歌曲。幼兒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自選樂曲進行歌曲演奏,幼兒通過身體動作反覆練習節拍,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的美妙意境,知道獲得快樂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2、在模擬器樂演奏的表演遊戲中體會快樂的情緒。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已知道鬱悶與快樂的不同點。

2、物質準備:

(1)表現快樂情緒的音樂、播放器。

(2)各種動物的頭飾。

活動指導:

1、談話引入。

引導語:①你生活中感到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②"鬱悶"的意思是什麼?。,假如你鬱悶了,你怎麼辦?

2、欣賞散文《快樂的音樂會》(教師配樂朗讀)。

3、結合散文內容討論。

討論:

①森林裏的風景有什麼特點?漂亮嗎?森林裏的小動物爲什麼會開音樂會呢?

②小動物們用什麼辦法演奏?他們選的"樂器"?有什麼特點?(瞭解擬聲詞的運用特點。)

③如果是你,如何從你周邊生活中選擇或製作自己最喜歡"樂器"?

④嘻嘻豬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你向它學習什麼?

4、根據作品中的內容,玩模擬器樂演奏的表演遊戲。

5、嘗試運用擬聲詞,說說自己演奏所發出的聲音特點;學習用"XXXXX像XX"的比喻句,表達對聲音特徵的理解。(也可以學習作品原文的比喻句子。)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律動所選用的樂曲就是《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樂曲有着明顯的進行曲風格,很適宜在行進中模仿律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引出音樂都是有節奏的、要跟着音樂的節奏走路。教師在引導個別幼兒示範,要求其他幼兒邊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集體做動作。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現音樂的節奏感。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0

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一直以來我也比較喜歡帶領孩子唱唱跳跳。《綱要》中也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森林狂想曲》正是這樣一個生動、有趣、富有想象空間並蘊含豐富的情感教育的活動。上完這個音樂活動,我總體感覺比較滿意。幼兒都能在我的引導下較認真地欣賞音樂,也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活動氣氛也挺活躍,彷彿他們一個個就是那森林裏可愛的小動物。通過活動我有許多感受,回想課堂,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我記下。

一、活動前的充分準備:

1、音樂的選擇。音樂活動中音樂肯定是首要的,原本教參中設計的音樂有四段,我仔細聽了這四段音樂,覺得四段音樂區分不太明顯,對孩子來說欣賞起來有難度,於是我從網上找了一下,把音樂設定爲三段。三段音樂描繪了三種不同的情緒,第一段音樂描述的是天亮了,森林裏的小動物們慢慢睜開了眼睛,洗臉、找吃的……開始一天快樂而忙碌的生活場景;第二段音樂描述的是森林之王--獅子來了,小動物們紛紛逃跑,躲藏的畫面;第三段則描述了獅王走後小動物們又彙集到一起,跳起了快樂的圓舞曲,情緒轉爲活潑歡快。音樂內容的淺顯生動和音樂不同情緒的表達,使這個活動成爲孩子們學習表演的好教材。

2、道具的準備。這個活動之所以能比較成功,還有一個原因是道具的準備。在活動前,我發了一個通知,請爸爸媽媽協助孩子每人制作了一個動物頭飾,並讓孩子模仿該動物的動作。所以在活動中,他們的角色意識非常明確,都能按自己的角色表演,孩子們的積極性也特別高,氣氛特別活躍。

二、活動中的循循善誘

剛播放第一段樂曲時,我發現孩子們的眼睛都亮亮的,那是快樂的光芒,是孩子們在告訴我:他們喜歡這首曲子。在傾聽的時候,許多孩子都躍躍欲試,臉上的表情顯得很豐富。於是,我在想:何不推波助瀾一下,讓我的孩子們盡情表演這首曲子呢?於是第一段音樂欣賞一遍後我就讓孩子們表演了,不過我很快發現孩子們的表演有許多類同,所以我放慢了活動的進度。我請孩子們靜下來,帶着問題仔細地又欣賞了一遍音樂,請孩子們想象森林中的動物會做些什麼?可以用些什麼動作來表演。通過提問,孩子們的思路開闊了許多,再一次表演時動作就豐富了,有吃草的、游泳的、爬樹的、散步的等等。有了第一段的模式,欣賞表演第二段、第三段時孩子們更有把握。這個音樂活動發揮想象的空間較大,因此我力求以各種途徑使幼兒參與其中,主動地聽、說、想、看、做,儘量遷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積極思維,充分想象,感受音樂旋律,積累和豐富新經驗。

活動在快樂中結束了,但是我覺得,我們幼兒的每一節課,都飽含了我們老師的心血,都有我們企盼孩子得到快樂、得到成長的美好願望。成功的課很重要,但是覺得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快樂,我開心。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1

設計意圖:

爲了讓孩子更多的感受春天帶來的美好,從觀察春天、感受春天到歌唱春天,體驗合作演奏、表演的樂趣,體驗不同的表現節奏的方式及創編歌詞的樂趣。

活動目標:

一、引導泳兒瞭解三拍子歌曲強弱弱的節奏特點並用多種方式表徵。

二、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歌聲演唱。

三、嘗試在前四句歌詞的結尾處添加襯詞,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體驗多種方式表現三拍子歌曲的節奏特點。

活動難點:

嘗試在前四句歌詞的結尾處添加襯詞。

活動準備:

1、教師帶領幼兒事先學習歌曲,到戶外觀察春天,尋找春天。

2、歌曲光盤、柳樹姑娘頭飾、三角鐵、沙錘、響板。

活動過程:

一、教師在《小鳥落落》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模仿小鳥飛到活動室。

二、教師談話激發幼兒思考春天的各種變化,進而複習歌曲。

1、春天來了,你發現了什麼?(天氣變暖了,小草發芽了,人們穿上毛衣。花開了,有桃花、梨花、杏花、迎春花,蝴蝶、蜜蜂、螞蟻、青蛙都出來了。柳樹也發芽了,長出了一片片的葉子)2、柳樹發芽了,我們學過一首唱柳樹的歌,是《柳樹姑娘》。一起來唱一遍。

三、幼兒觀察圖譜發現三拍子的節奏特點並用不同的方式變現節奏。

1、1棵大樹2棵小樹,這就是三拍子歌曲的節奏,第一拍是大樹,第二拍和第三拍是小樹,也就是第一拍的聲音重,強,第二拍、第三拍的聲音要弱一些,就是強弱弱。

2、用動作表現節奏。(拍手、跺腳、拍肩)。教師清唱幼兒用動作配伴奏,然後放音樂《柳樹姑娘》幼兒用動作配伴奏。

4、用樂器打節奏(1)教師示範樂器的使用方法(2)教師清唱分組演奏樂器(3)播放音樂《柳樹姑娘》幼兒分組演奏樂器。

四、引導幼兒表現柳樹姑娘的美和高興地心情我們在唱歌的時候怎樣表現出柳樹姑娘的美呢?(微笑的唱歌,加上優美的動作)。怎樣表現柳樹姑娘洗頭髮高興地心情呢?(高興地去唱,跳起來)四、嘗試創編襯詞,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在這首歌曲中有很多特別的地方,我們可以加入自然界的聲音幫襯一下,讓這首歌曲更好聽。微風吹來,樹葉發出什麼聲音?沙沙沙。我們把沙沙沙加在歌曲的前四句的後面。分組唱,二聲部合唱。同樣引導幼兒創編流水嘩啦啦、滴答答的聲音加入歌詞。

五、自由表演,充分體現藝術活動的愉悅功能老師準備了頭飾,每個孩子一個頭飾,隨音樂自由表演。

到戶外看柳葉又長大了沒有,帶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熟悉、理解圖譜並正確掌握音樂節奏;

2、正確使用樂器演奏音樂;

3、能互相配合一起完成音樂的合奏

活動準備

1、圖譜、

2、錄音機、樂器每組人手一個

3、場地佈置如圖

活動過程

1、圖譜導入,引起興趣

師:(展示圖譜)小朋友,現在是冬天,我們一起回想一下夏天這西湖旁邊有什麼吧?

老師展示音樂的節奏:一閃一閃荷花開,跳跳呱呱呱

請小朋友自己想象做“一閃一閃”“荷花開”“跳跳”“呱呱呱”的動作,再由老師自己選擇小朋友的一個動作做打擊樂的空手動作。

2、嘗試聽音樂做空手動作

第一遍聽音樂,老師動作、語言指導

第二遍聽音樂,請小朋友上來聽音樂做指揮,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帶動作(提示小朋友不記得動作就看圖譜)

3、嘗試用樂器演奏

1)老師拿出四種樂器:串鈴、響板、小玲、鈴鼓。找尋用樂器來模仿動作和聲音。

師:我們一起想想這些樂器那個象小青蛙的呱呱的叫聲,哪個可以做一閃一閃的動作?

2)各組小朋友做自己樂器的空手練習。

師:我們輕輕地一起看看凳子下面有什麼?我們一起做空手練習。

(教導幼兒明白“拿起”“放下”的動作)

3)拿樂器跟着音樂做動作

師:小玲怎麼跳,鈴鼓要怎麼跳。(老師用語言和動作指導)

4)添加新元素,保持對音樂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待會老師要加一個合奏的動作,小朋友們仔細看看我是什麼時候加進去的。

教師與小朋友一起練習合奏,接着重新聽音樂用樂器演奏。

5)再次添加新元素,調換樂器

各組複習各自的樂器的節奏,老師指導,小朋友一起跟着音樂做一遍。

4、交代音樂的名字,嘗試更快的音樂節奏

師:小朋友,知道這音樂是什麼嗎?叫花好月圓!老師這裏有更快的音樂,小朋友們想挑戰一下嗎?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聽到客人老師們給你們的掌聲了嗎啊?我們一起鞠躬謝謝客人老師吧。

活動反思:

《花好月圓》這個教材選自許卓婭的韻律活動,樂曲節奏比較明顯,易於幼兒掌握。在教材上,通過用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這幾個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然後學習打擊樂。孩子們聽了兩遍音樂後,就能根據老師所出示的圖譜用小手正確地打出節奏。接着,我讓孩子分角色打節奏,爲後面的打擊樂做準備。孩子們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顯得注意力特別集中,都仔細聽音樂,認真看圖譜,準確完成自己的角色表演。在最後的用打擊樂進行表演時,孩子們特別激動,拿着手中的樂器,富有表情地表演。整個活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應在於啓發幼兒感受美、表達美的情趣,豐富他們在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此次活動中的相關節奏都以小動物的形象表示,用遊戲化、情景化的方法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在聽一聽、動一動、演一演的過程中共同表現音樂,使幼兒深刻感受民樂的魅力。在活動中,發現他們對響板、手鈴、沙鍾等樂器非常感興趣。總願意和它們一起做遊戲,並對不同節奏作出各種各樣的反應,能夠積極動腦創作相應的身體語言來表現出來,同時也感受到同伴相互交往合作的快樂。

在活動中,有幾點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是,在掌握了看指揮演奏後再請個別幼兒指揮的時候發現孩子們對於指揮的技巧不是特別的熟悉,而在大班音樂活動中對孩子的指揮技巧又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指揮的過程中,我缺少表演力,並沒有完全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後的音樂活動中應該注意培養幼兒指揮的能力,我認爲在以後的此類活動中,可以將這這一任務交給孩子,讓孩子嘗試着來指揮。促進孩子們藝術的多元化發展。二是,我太注重我的教而忽略孩子的學了,對孩子的學很不放手,例如:怕孩子不會,沒有讓孩子把掌握的打擊樂來面向後面聽課的老師進行表演,把孩子以演奏家來進行表演,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滿足孩子表演的慾望。三是,活動時,有的孩子對活動不感興趣,我沒有及時提出,太注重活動的過程,而忽略每個孩子的參與,如果當時我站起來,根據孩子的情況,走到孩子的身邊,讓孩子跟着的一起隨音樂表演,後針對孩子的情況適當表揚下孩子,我想效果會更好些。還有一點就是,我太注重音樂的輔助材料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這幾個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樂曲,認爲孩子喜歡就讓孩子記憶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了,而忽略孩子對音樂的欣賞,去感受音樂的美了。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3

音樂欣賞活動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由於幼兒不能像成人那樣抽象地理解音樂作品,因此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他們需要依賴一定的音樂操作活動、遊戲活動來感知和欣賞音樂。目前,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活動在內容選擇、途徑手段、組織形式等方面,表現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體化等特徵。然而,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媒體的參與中,也容易出現一些偏頗,本文就其中的一些方面加以反思,以在思考中更準確地認識和實施幼兒音樂欣賞活動。

一、對活動目標的反思——切勿重認知輕審美

教師在設計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時,會事先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分析,往往更多地將作品介紹印在頭腦中,自然而然地將原作者本身的感受強加給自己和孩子,更多地將作品中認知方面的音樂元素放到目標中,始終關注的是孩子們在活動中是否理解了音樂本身,是否能對音樂進行描述和動作展現。而孩子們在音樂中是否獲得情緒的渲瀉、是否體驗到美與感動、是否在音樂中沉迷留連,這些都是教師相對忽略的部分。當然,我們要把從音樂中感悟到體驗到的情緒、想像、沉迷、留連、感動用語言表達出來,然而能夠用語言表述可能不是音樂欣賞的最根本要求,音樂欣賞中似乎更應該關注兒童的融入、迷戀和感動,而這些可能是一些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緘默知識”。老師們往往認爲只有孩子用語言去說出他對音樂的理解,才能證明這個欣賞活動的成功,殊不知即便是成人在對音樂、散文、美的感悟中,也會時時感受到語言的蒼白,對兒童則是更大的挑戰,畢竟兒童的經驗是有限的,不能用語言去流暢表達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更多地引導幼兒運用身體語言來反饋。

二、對媒體運用的反思——切勿本末倒置

目前,多媒體和大量教學輔助手段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被廣泛應用,如錄音、錄像設備的採用,flash製作的和音樂相匹配的動畫軟件,配套的圖片、圖書等。如果合理地運用這些輔助手段,對於引起幼兒積極的音樂審美注意和幫助幼兒理解、體驗音樂的情緒有着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如果過多地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孩子們的注意力往往只專注於畫面所帶來的視覺享受,音樂似乎成了背景,視覺和運動覺的參與淹沒了音樂本身作爲聽覺藝術的本質,孩子們的耳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倒成了可有可無的。幼兒看似積極主動、十分熱鬧,但他們的興奮、激動、手舞足蹈不是來自於音樂本身的體驗和感悟,而是由音樂欣賞活動中所採用的一些輔助手段引起的。因此,在選擇輔助手段的同時切忌本末倒置、過度過泛,我們應該培養的是孩子對音樂作品本身的興趣,要讓兒童成爲音樂欣賞中的兒童,讓音樂和兒童融合在一起。

三、對幼兒表現方式的反思——切勿喧賓奪主

音樂欣賞是聽覺的藝術,但是單一的傾聽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們讓幼兒不僅用口唱或用耳聽,而且採取了綜合動作、舞蹈、語言、遊戲、表演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但很多活動設計過於“豐富”,以至在一個音樂欣賞活動中,孩子們一會兒在聽故事,一會兒在角色表演,一會兒又跟着圖譜打節奏,甚至又去用筆作畫等。殊不知,用動作、舞蹈或語言來表達,是孩子們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方式,而不是教師刻意設計的幾個環節,而且音樂欣賞重在對音樂作品認真地感受、欣賞,並不一定要完整地學習、歌唱、記憶和表演,所以我們在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中切忌堆砌不同的表現手段,喧賓奪主。

四、對欣賞主體的反思——切勿角色顛倒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欣賞活動的主角,教師更多的是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但有時,教師在幼兒面前往往不自覺地充當着全知全能的角色,主要表現爲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發問過多、控制過多。事實上,成人與兒童的體驗有時會有很大的差別,成人不要把孩子們天真大膽的想像引導到千人一面上來。同時,幼兒之間也存在着個體差異,在欣賞、理解音樂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教師要善於傾聽,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以求師幼互動,產生共鳴。對於沒有進入欣賞狀態的幼兒也要多引導、提問,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並及時地對其進步表示肯定和鼓勵。對於表達不夠準確、對樂曲感受在理論上存有偏差的幼兒也要及時地給予指正和引導,使他們的欣賞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動結束時,教師還應該善於總結、評價,給幼兒在活動後的思考留有充分的空間,鼓勵幼兒用多種思維感受作品,多聽、多欣賞,不斷拓寬自己的欣賞空間,從而提升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如,幼兒在欣賞《化蝶》的時候,並不能一開始就能想像到音樂作品表現的是兩隻蝴蝶的形象,更不能體驗到其中相親相愛的高深內涵,而幼兒說出感覺“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像小寶貝在媽媽懷裏睡覺”等,看似與作品本身表達的內容無關,但這些感覺同樣表達了他們對這段舒緩悠揚的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我們同樣應該鼓掌叫好。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4

一、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通過律動遊戲感應樂曲ABABA的曲式。

2、大膽創編洗澡動作,並按音樂四拍節奏變換動作表現。

3、體驗洗澡遊戲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樂曲《洗澡歌》、《呼嚕呼嚕清潔歌》,小花貓洗澡圖片5張。

2、道具:鈴鼓、砂蛋,水袖(用籃子裝着、人手一份)。

三、活動重點:感應樂曲ABABA的曲式結構,根據不同樂段大膽創編洗澡動作。

四、活動難點:按四拍節奏變換部位做洗澡動作。

五、活動過程:

1、入場律動。《洗澡歌》做律動入場。

2、故事引入,出示小花貓圖片。

故事講述:這是一隻既貪玩又懶惰的小貓,整天在草地上踢足球、打滾、捉蝴蝶。回到家還懶得洗澡,看看它現在的樣子,小動物都不喜歡,它走在大街上大夥都捂着鼻子離得遠遠的。它去找大白鵝踢球,大白鵝見了說:“你身上臭烘烘的,我不要和你玩”。它又去找小白兔捉蝴蝶,小兔子說:“你身上髒兮兮的,我不要和你玩”。這下子小貓着急了,趕緊跑回家洗澡。洗澡後的小貓鎮漂亮,走在大街大家都讚美它。

3、用肢體感應曲式。

(1)完整欣賞樂曲。(做拍手、洗澡等動作引導幼兒感應)師:聽了這首《呼嚕呼嚕清潔歌》你有什麼感覺?(2)創編洗澡動作。

師:小貓剛纔是怎樣洗澡的?(觀察圖片中的小花貓洗澡的動作,引導幼兒模仿並創編洗澡動作)(3)隨着音樂做洗澡律動。

A段:帶領幼兒用肢體各部位做各種各樣的洗澡動作。(一個四拍換一個部位動作)

B段:肢體不同部位抖動,做沖水動作。

4、樂器感應曲式。

師:洗澡的時候我們需要什麼工具,先洗哪裏,再洗哪裏?(引導幼兒說出洗澡的工具和順序,並且自主選擇樂器,想象代替工具進行律動遊戲。)

(1)鈴鼓(臉盆)

A段舀水:拍子的感應,鈴鼓當臉盤舀水,可有前、旁、後各個方位。

B段抖動:顫音感應,身體抖動做沖水動作。

(2)砂蛋(香皂)

A段香皂輕搓:四拍的感應,砂蛋當香皂,輕敲身體洗澡。 B段抖動:顫音感應,砂蛋當痱子水撒痱子水的動作。(3)水袖(毛巾)

A段:拍子的感應,用水袖當毛巾在身上大面積洗刷,每四拍換一個部位。

B段:顫音感應,抓住水袖兩端,搓洗背部。

5、洗澡律動

(1)梳理洗澡順序。

(2)全體幼兒站成圓圈隊形,完整伴隨音樂表演。(注意引導幼兒聽辨音樂,根據四拍節奏變換洗澡的動作,並注意按洗澡的順序表演)

6、合作表演洗澡

(1)請兩位幼兒示範表演雙人洗澡。

(2)自主選擇夥伴,嘗試練習雙人合作洗澡。

(3)隨音樂雙人合作表演洗澡的律動。(重點引導幼兒在A段做互相擦香皂,擦身等合作洗澡的動作,並隨音樂協調錶演)

7、小結評價

提問:勤洗澡,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

小結:洗澡有利於身體健康,小朋友們要做勤洗澡、講衛生的好孩子。

六、活動延伸

在其餘的活動時間播放其他的ABABA曲式的音樂,讓幼兒自己創編各種小遊戲,並及時的知道與評價。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強悍、有力的氣勢,大膽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能根據圖示大膽探究馬步、弓步、掌、拳等武術動作,會用動作表現音樂特點。

3、體驗方陣舞的整齊壯觀,感受成功與自信。

4、能跟着節奏打節拍。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男兒當自強》的音樂、動作圖譜、一套武術服裝、紅腰帶若干。

2、瞭解一些武術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着武術服裝,請幼兒猜猜老師這身打扮要做什麼?老師做幾個武術動作(扎馬步,出拳)引起幼兒興趣。

二、播放《男兒當自強》的視頻,請幼兒觀察裏面的武術動作。

現在我們知道中國武術有很多動作,打起來是很精神、有力的。這些功夫是怎麼練出來的呢?

對,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你們想學嗎?

三、分組分散學習

1、武術祕籍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武術祕籍(動作圖譜),我們一起學學吧!

幼兒自主探究動作。

(分別練動作,老師指導,放音樂《男兒當自強》)

教師指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做動作,要求動作儘量連貫有序。

2、武林大會

想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像我這樣?給每個幼兒一條紅腰帶。

(兒歌指導幼兒繫上腰帶:兩個好朋友碰碰頭,繞個圈,拉一下)

我們來把動作連起來打,看看哪一組能得武林盟主。

(1)分組表演

每一組起個名字。(如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

(2)集體表演

小結:練了中國武術覺得怎麼樣?武術的動作非常有力量,讓人感覺我們中國人很精神!

現在,不單中國人喜歡中國功夫,連外國人也不遠千里來到中國學習中國功夫,作爲一名中國人你有什麼感受?(驕傲、自豪……)

(2)師:今天我們學的是拳術,中國功夫還有很多,象刀術、劍術、棍術、槍術……。

四、觀看閱兵錄像,感受方陣舞

孩子們,你們看過國慶大典舉行的閱兵儀式嗎?從開國大典中我們能感受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那你們覺得咱們國傢什麼很棒?

好,用中國功夫的動作和大家道別。

報拳說:再見!

教學反思:

《男兒當自強》由兩個樂段組成,樂句之間變化強烈,但卻有很強的對稱,對應感,在給人強烈的動感之時又給人一種穩定感,第二樂段比較簡單,前半段節奏短促,後半段節奏放寬,表現了強大的氣勢。孩子們對裏面的動作很感興趣,接着我讓孩子嘗試用不同的動作模仿武打,調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一翻熱身運動之後,我投放音樂,通過視頻欣賞,讓學生熟悉《男兒當自強》這首歌。先讓學生聆聽錄音輕聲哼唱,再讓學生跟着錄音歌唱,並在XX處用“哈嗨”來表現,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其次,我讓學生復聽,通過朗讀歌詞,理解歌曲表現的主題,理解男兒當自強的意思,鼓勵男生要自強,自力,要出人頭地。

在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後,我用巴烏爲同學們伴奏,學生們倍感新奇,唱的特別認真且有激情,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體驗伴奏之美,通過巴烏,人聲伴奏及學生的演唱,三者合一,融爲一體,效果好。

學生在熟悉理解理解《男兒當自強》歌曲後,我讓學生自己嘗試用動作將歌曲表現出來。在設計武術過程中,考慮到武術的複雜性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發展實際水平,只選擇馬步出拳的格式進行了表演,降低了動作難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個過程學生用肢體表現音樂內涵,利用武打動作、學生平時積累的經驗和動作圖式,達到自我表現的快樂,達到了愉快教學的目的。

最後孩子們在音樂聲中快樂地學習武打動作,並將整首歌曲表現的很出色,提高了音樂課堂的實效性,達到了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