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集錦15篇)

音樂1.44W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集錦15篇)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

在準備這一課時,試教了多次,也修改了多次教案,一開始,我都是由老師示範後,再由學生自己嘗試練習,但是這樣的課堂很明顯是不合格的。於是我重新分析了教材、瞭解教材內容,將教材中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哪些需要老師示範的、哪些由學生自己去嘗試學習的都標註出來,然後再來設計教學,寫出大概之後,再具體的修改了幾次,最終纔去試教,這次試教請了學校的各科老師來聽課,希望從他們的經驗中,從他們當中找到不足。果然,這些老師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最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老師都提出要我寫板書,因爲自己在平時習慣性不板書,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都沒有板書過。我吸取他們給我的意見,重新修改教案、試教,最終將教案改成現在這個。

在這次的課堂中,《網絡音樂廳》比試教的時候上的順利一些,學生們也差不多都學會了,接下來是我對自己這堂課的幾點反思:

1、在引入時,我先引導學生說說喜歡的歌,並播放一首他們都喜歡的歌(吉祥三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爲這個引入是比較成功的,本來我設計着是播放一首兒歌,認爲這樣比較適合學生,但是在試教時,感覺學生們沒有什麼激情,因此選擇了播放學生們都喜歡聽的歌來激趣。

2、這堂課主要是有兩個內容:網絡收音機和查找音樂,前者是學生們都沒有接觸過的,所以我在教網絡收音機時,是由我自己示範爲主,而在教學查找音樂這個部分是讓學生先嚐試,在讓生嘗試前,我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讓他們用“百度”搜索我規定的一首歌,而且我將找得最快的學生寫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們就會產生競爭意識,就會更積極的來探索、學習這個內容。但這裏有一個缺點就是有失廣泛性,搜索歌曲的方法並不只有“百度”搜索,學生當中一些能力強的學生還知道很多搜索的方法,這一點,我沒有處理的很好,需要改進。

3、最後一個重點“下載音樂”是比較失敗的,一開始我看到學生們都會下載,所以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來評課老師給我提出了建議,就是我沒有將它的重點性突出來,我回想了一下,的確,下載音樂也屬於這一課的教學重點,但是我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是一筆帶過的感覺,重點不夠突出。

4、在整堂課中,我很重視能力較弱的學生,因爲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就會學會,並不需要你特別的去關注,但是能力弱的學生就比較困難了。因爲是兩、三個人一臺電腦,於是在指導他們學習中,我不時的強調讓能力弱的學生多練習、多操作,而且還請能力強的學生在旁邊指導能力弱的學生,這樣能力強的學生在指導的過程中自己也鞏固了學習的內容,而能力弱的學生也學會了如何操作,這樣各個方面的學生都能很好的進行學生。

5、在教態方面我自己認爲是比較親切自然的,但是我忘了這一堂課是音樂廳,我在教學設計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可是我自己卻從來沒有表現出激情,讓聽課的人感覺我和學生格格不入,評課老師說的不錯:教師在課堂上要當表演者。只有自己投入了,學生纔會更投入到課堂中來。

在上了這堂課後,我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我在今後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並且要不斷深入的鑽研到教學中去,使自己不斷進步,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2

六年級第一課《青春放歌》第一首演唱歌曲《拉起手》,是一首頗具時代特點和青春朝氣的少年兒童歌曲。歌詞非常簡潔,歌曲爲兩段體結構,旋律以跳進和級進爲主。對於學生來說,旋律演唱起來還有一定難度的。

國小音樂課教學不能過多地講述樂理知識,因爲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接觸樂理知識的機會太少,並且程度參差不齊,從頭教起會影響正常的書本內容上的教學。於是我讓學生跟着音樂的範唱輕聲地跟唱,本課節奏上的重難點就在於附點音符,感受附點節奏的特點,並能夠跟隨律動用形體動作表現,起到一個提示作用。確實,一個小小的簡單動作就能幫助學生準確地唱好附點節奏。

對於弱起小節,學生往往都在跟進的時候不是快就是慢,所以我讓學生仔細聆聽伴奏,用無聲進入的方式掌握弱起小節的進入。並不斷示範,讓學生記憶深刻。其歌詞非常簡潔,鮮明的表達了和平、友誼、團結的主題,這個主題正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並符合今後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潮流。由於歌曲採用了二部合唱的形式,特別是兩個聲部間多使用三度、六度和聲關係,更顯得和諧、爽朗、充滿朝氣。

在歌曲中有兩段的旋律較爲相似,學生唱到這裏的時候總是很不自覺地就唱成一樣,或是自己發現了問題還不敢開口唱,我讓學生先不慌着學唱、跟唱,而是先用心聽,分辨不同的地方,然後再試着跟伴奏一點一點地學唱。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啓發引導學生分析歌詞、旋律及音符等,不僅培養了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社會心理素質,加強了學生對音樂美的體驗。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3

課程改革至今,我們的音樂教學發生了諸多改變,最重要的是音樂課變得充滿了生機,學生也變得活潑開朗。他們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查找與音樂相關的背景資料,動手製作打擊樂器,編寫音樂小劇本,學習五線譜及簡譜。教師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活了音樂課堂,使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變得更有趣味、更加生動、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願意並更加喜歡上音樂課了。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們在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改進我們的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以下結合自己課堂的教學,談談教學實際中的一些體會和反思。

一、課前認真備課。

教師準備好本節課所需教具,特別像我們音樂學科,所需要的學生和老師的樂器準備很多。教學目標內容以審美教育爲核心,體現課改精神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合理整合教學資源並能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繫,重點突出,難易適度。圍繞目標創設靈活的、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平等、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善於引導學生關注音樂,注重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探究與合作、表現,指導具有針對性、啓發性。學生認真參與音樂的學習、評價活動,積極思維,樂於表現和創造,敢於表達和質疑。

二、關注情境活動創設的有效性

1、情境創設的必然性。音樂教育是音樂審美教育爲核心的,而審美教育的實質現在通常被理解爲情感體驗的教育,所以音樂是情感性的。我覺得,音樂的學習必須要讓學生帶着情緒帶着衝動去探求,這樣的課堂才更具審美有效性。在很多音樂課中,由於缺少情境的創設,使一系列音樂活動簡單堆積,顯然學生學習積極與參與熱情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審美的有效性也隨之降低。如,下面請大家一起唱,而後,男聲唱,再女聲唱,再分角色唱。顯然在這樣的歌唱中,我們也要考慮,通過怎樣的情節串聯,通過怎樣的方法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參與,並能主動發現或感受音樂表現中的得與失。

2、到底怎麼樣的情境活動創設是有效的?要理解情境創設的根本目的,於教育於無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真正喚起學生音樂參與的,最終實現學生個性發展的。其中,有些情境活動是爲了讓學生體驗意境的,通過人文方式來感受的,故事情節;也有些是在學科範疇內的情境活動,如做一名小小演奏家如何?如熟悉音樂的過程,讓學生伴奏——則你要讓學生學會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和諧之美又如,情境創設的

(1)指向性要明確,如爲了讓學生熟悉新歌,更多的要突出旋律,不要出現和諧伴奏;

(2)要符合生活規律;

(3)要滲透音樂學習的方法或音樂表現的方法引導——如提問的或活動,要活動過程始終圍繞音樂的特點來展開。

3、關注情境創設的生活化。不要牽強,換言之,情境的創設要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如,採茶舞曲的欣賞中,讓學生模擬;音樂來源於生活,而又有其非語義性與非自然的特點,所以其本身給了學生很多聯想的空間。如錢建良的在大鹿一課中,在森林裏,你聽誰來了?從而引出了一個:××××××,××,而後讓學生在凳子上其意義在哪裏呢?音樂在前,動作在後通過模仿,聆聽再演奏,學生的參與很自然,不然,光拿出一個節奏訓練,學生感受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

三、關注藝術活動參與的有效性

藝術教育的三大基本原則是愉悅性、參與性與融合性。這裏提,參與性是因爲當前的音樂課堂的種種現象,我覺得值得提這一點。愉悅性、參與性與融合性中,愉悅性及融合性總體上落實得比較好。現在的課堂學生是開心的,融合方面也不錯,音樂多形式的融合,音樂與姊妹藝術與人文的融合。但在活動參與的有效性上,我覺得,在日常的教學法中教師的把握有失偏頗。這裏,關係着一個參與的目標的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課堂學生參與很熱鬧的現象;其參與的有效性,對學生審美體驗的有效性不得而知。

1、關注活動參與的音樂性。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一種聲音的藝術,音樂參與是多方式的,聽、唱、動都是參與的方式參與應是有靜有動的,音樂課中流淌的是音樂吳斌老師曾多次提出:音樂課少一些說與解釋,多一些現象。描述——描述什麼音樂的現象,即音樂元素的變化。這裏,我還要提一點,活動中的音樂性。我們要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與感受音樂音樂課,關注音樂聆聽,聽是一切音樂活動的根本。

2、關注參與的廣泛性。要實現最大程度的參與,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

3、關注參與中創造性。

四、關注落實的有效性

淡化技能,不是弱化,而應理解爲我們如何優化教學技能教學的過程。我們在音樂活動中,三維目標的落實就最終目標。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因此,在音樂學習中,自低年級到高年級,我們不僅要使學生在音樂活動中享受愉悅,獲得音樂藝術帶來的審美體驗,同樣地要在過程中積累對音樂表現方法的理解與音樂表現、與音樂創造的具體方法。

1、關注音樂本體的落實。所謂本體,包括音樂元素的認知與音樂技能的訓練與培養。事實上,技能性是音樂美存在之基礎。可以說,音樂的技能性是音樂學科特點本身所內涵着的,是最基礎的。顯然,我們認知音樂,感悟體驗音樂在各個年級中應有一定的導向性策略與技能目標建構,逐步地要讓學生學會聆聽,學會表現與創造——最終“授之以漁”;而不應是,不應是單純的一聽而過的,或只是聯想與想像的課,其間還要讓學生了解其音樂的特點、音樂元素或音樂技能本體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因此,音樂教學的應更多地要基於音樂學科特點或音樂技能層面去強化審美情感教育。換個話說,我們在提出“音樂審美教學爲核心”的同時,當前的音樂教學實踐也應該提出:“以音樂本體爲基礎”、“以音樂聆聽爲基礎”、“以音樂元素爲基礎”等原則。當然,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將這些“音樂性”特點滲透在學生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去感知去感悟。事實上,倡導音樂技能學習於無痕只能是我們的願景目標,我們要做的只有——儘可能。關於音樂元素,有哪些呢?那麼我們教師應該明白其排序。在新課標中排列的順序爲: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

2、關注學科學習規律與基本方法。參與要講求音樂美的展現,如學會有音樂的耳朵。如在爲旋律伴奏的活動參與中,如何處理好音響的關係。如二拍子節奏,你能爲旋律創作一個伴奏音型嗎?學生自主試試。其間應強調: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創作,伴奏應從旋律而起;另一方面,在個體展現時,應讓學生也在旋律聲中展現給同學聽(不要孤立,或一味地按節奏打,或按教師心裏的要求打,這樣,學生作品也就會在音樂中起到效果,產生多元化的效果,如娃哈哈,三角鐵,碰鈴,雙響筒,尤其是雙響筒,××××××,×。

總之,要上一堂音樂性強的集審美於一體的有效的音樂課,我們要關注很多方面,我們要學習很多方面,以上我只是結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談了一點體會,在實踐中我將不斷總結經驗,爭取更好地提高

課堂效率,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就像陳老師說的:有效體現在學生的參與,教師的自我評價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4

我們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i、fa、sol、la、si七個音符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展示,彩條譜是把五線譜的五條線變成五種顏色。我們通過實驗發現學生十分喜歡彩色譜,通過有趣的遊戲,輕而易舉的認識了各個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決了識譜難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使識譜教學成爲一年級學生的樂趣。我們將使用彩色譜的實驗,並將逐漸推廣。

②中高年級先唱歌后識譜的教學嘗試,對於中高級的識譜,是難度較大的曲譜,我們摒棄了以往先識譜、後唱歌的學習,大擔地實驗,對於識譜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們是這樣嘗試的:部分歌曲採用先識譜、後唱歌,而對於較難的歌則採用先唱歌、後識譜的教學。通過實驗,我們歸納出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過讓學生分析歌譜、識譜、填詞唱歌等過程,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歌曲的演唱更加準確,達到能淋漓盡致地表現音樂內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後識譜是先讓學生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視同兒戲中解決歌譜中的難點,在學生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識譜、後唱歌,還是先唱歌、後識譜,其教學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爲了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來完善他們的演唱水平,只是爲達到目的而採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通過先唱歌、後識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識譜難度,提高學生學和教師教的效率,既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又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訓。

③小組合作嘗試創作的樂趣

從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起,我們就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展開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從小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一、二年級的唱遊課:通過歌舞表演來表現出歌曲,讓學生邊唱邊發揮想象力,使學生的音樂思維通過歌曲儘量的展現。同時,我們引導嚳一採取小組合作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爲歌曲創編動作,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開發了智力,並使學生體驗了合作的樂趣。

中、高年級則通過節奏練習、節奏創作、自編旋律來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多數班級以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生樂於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數小組以音樂能力強的配以稍差一點的同學,這樣搭配進行,使學生樂於參與。尤其是音樂興趣差一點的同學,他們大多數樂於參與,且提高很快。

(二)、優勢互補,在合作中國共產黨同進步

在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各教開組之間的合作,直接關係到一所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只有優化教研組團體,才能優化團體中的每個個體——教師。

我們音樂組與美術組構建了特色小組。

(三)、與時俱進,彈奏音樂教育的新篇章

我們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鼓勵與支持。

1、每次評選優課,每堂課教務主任都耐心指導,反覆聽評,提出好的見解,讓我們精益求精。

2、在課件的製作方面,校領導給我們提供最優越的條件,籌備購置硬件,製作軟件。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5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爲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爲豪。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裏,這種情況不在少

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爲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國小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國小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爲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爲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裏,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

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並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爲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髮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他們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願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師的疾話對的”、“我是老師,學生應該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和所說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裏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說:“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儘管老師自己都覺得多餘,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材”定位過高過死

教材是教學之本,依教材上課“沒商量”。我們國家的教材建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

了全國一綱一本的格局而出現了一綱多本、多綱多本,這對於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環境、不同教育水平和與社會發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間,形成新的教學格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畢竟人們的國家太大了,地域廣闊、人口衆多、經濟發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幾套教材來作“教學之本”,實在是勉爲其難。。就從我們浙江省新編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來說,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開始編,九一年開始在部分地區實驗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廣使用。編寫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較發達的農村地區”使用,這從九十年代初全國經濟發展的勢態看浙江省的經濟發展地位,無疑是準確的。可問題是,僅從一個面積不大、人文背景相對單純、經濟結構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經濟水平的差異也是顯面易見的。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定還來教育文化的差異。可我們使用統一教材,就是對這種事實上存在的差異視而不見,這與教育學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從編寫到使用的週期很長,對教材重新作出修訂則所需的時間更長。在現今知識爆炸、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道德面、人生觀、美學觀無不時時處處都在變化着,而唯有我們的教材不變,要學生唱的歌曲不變。這怎麼可能讓學生對我們的音樂感興趣,對我們所唱的歌感興趣?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6

20xx年6月11日,呼和浩特市中國小音樂教師業務培訓暨名師工作室啓動儀式在賽罕區大學路國小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呼和浩特市教學研究室主辦,目的是希望通過專家細緻而深刻地講解,給更多的一線教師帶來啓發與思考,指明課堂教學方向,幫助更多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事業上成長。來自呼和浩特市各旗縣區音樂教研員及全市300多位中國小音樂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啓動儀式特邀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理事長吳斌教授做了題爲“20xx版《音樂課程標準》解讀”的專題講座,吳斌教授傾情講授,對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教育給予大力支持,就此次專題講座重點內容,筆者將分享並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分享之一:把握課程標準,應抓住音樂內核,妥善處理音樂內容與教學形式的關係

就內蒙古地區衆多教師參與的在深圳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小音樂觀摩課”活動,吳斌教授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評課過程中,一線教師與專家給定分數差異非常大?”面對這樣一個具體而又指向明確的問題,在場的教師還是比較茫然。吳斌教授卻通過幾個信手掂來的案例對音樂課堂尤其是新課標下的音樂教學評價標準給予了很明確的解析。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提供給學生的一定要是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包括音樂的音效、作品、音響、素材的質量、演唱者、演奏者、指揮、演奏樂團、舞團等等,挖掘音樂中最具表現力的要素。

感悟之一:在比較中學習,借鑑發達地區經驗,發現本地區優勢,推動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音樂基礎教育發展。

在呼和浩特市舉行的國小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中,各個區都選出了較高水平的展示課,綜觀這些展示課,筆者發現,教師普遍存在音樂文化知識與能力相對欠缺,教育理論素養相對不足,沒有很好地掌握教學規律,教學技能亟待提高,在教學中過於注重個人演唱、演奏等技能的提高,過於強調音樂背景知識等問題,結果導致課堂中對音樂本身的體現時間不足,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浮於表面,不夠深刻。由於教師對當今國內外的音樂教學現狀、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沒有深入瞭解和學習,課堂教學的音樂表現力不足,不能充分體現音樂教學的特點和魅力。個別教師雖然對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鈴木教學法、美國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等有些許瞭解,但不能更好地應用在實際教學中,當然,這樣的狀況不僅僅存在於內蒙古地區,也是其他地區的普遍現狀,這與我國基礎教育音樂課程設置、音樂教育教學理念及我國的評價制度有直接關係。結合我國音樂教育現狀,借鑑國外音樂教學的先進經驗,構建我國音樂基礎教育的完整體系,是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肩上的使命。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弘揚、傳承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也要更好的借鑑發達地區的教學經驗,推動本地區音樂基礎教育的發展。

 分享之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內容是音樂課堂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證

在講座中,吳斌教授很明確地提出了內容豐富是評優課的標準。音樂內容豐富、表現力強也是世界音樂教育的大趨勢。通過例證和比較,他分析了香港教師、美國教師與中國教師在40分鐘內完成的教學內容。

感悟之二:抓住音樂本質,豐富教學內容,讓音樂教育成爲培養學生美學修養的重要途徑

內蒙古是少數民族地區,教學內容可以融入很多蒙古族音樂。學生從一次又一次的音樂聽辨、感受、經歷中學到了什麼、成長了什麼,這纔是教學的關鍵。對於內蒙古地區的學生來說,隨處都可以聽到各種蒙古族長調、短調、爬山調、漫瀚調等等,甚至生活中可以參加各種蒙古族婚禮,聽到幾十人的馬頭琴齊奏及蒙古族各種慶典儀式,在弘揚、傳承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同時,音樂與人生,分享與交流必將是成長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些重要的部分都將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痕跡併產生思想,引發思維方式的變化,這也是內蒙古音樂教育的地區優勢。但這種優勢的發揮,需要中國小音樂教師由內而外的個人素質的整體提升,需要每一位教師更勇敢、更努力地前進,既要突出我們民族的優勢,又要與發達地區接軌。當教師能充分駕馭具有時代特點、地域特點、表現力十足的課堂時,也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質課,也將會走向全國優質課觀摩活動的舞臺,更重要的是能帶動一批教師的成長,而最大受益者就是孩子們和社會。吳斌教授對少數民族地區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希望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教師快速成長,從而帶動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教育事業的成長速度。

分享之三:完善學生音樂素養監測機制,規範音樂課堂教學行爲

吳斌教授指出,聽與模仿是學習音樂最重要的方式,只有音樂才能百聽不厭,越熟悉越有感情,音樂最不怕的是重複,音樂重複90次會終身不忘,而我國中國小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最怕的則是重複。感受到高質量的音樂將會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之源,教師高質量的範唱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因之一,也是教學的關鍵。唱歌課記住旋律和音響是重點,聽音樂也是學文化,所以,音樂一定是以整體的方式學習。唱歌教學的關鍵就是範唱、模仿,整體、重複。音樂一定是聽力理解,同時教師應在每節課上都給個體提供認知、體驗、表演的機會,這也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要重點體現的。

感悟之三:重視音樂元素,讓學生在律動中提高音樂素養、豐富內心世界

以整體方式學習音樂時,不可忽略的便是所有的音樂元素。音樂元素就是指組成音樂的每個部分。如果教師對這些元素不夠熟悉,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課堂教學中只感受了其中一兩個,忽視了其他,這樣的教學必定是失敗的。沒有哪一位音樂教師,不運用大部分的音樂元素,就會成爲一位優質課的教師。

在所有的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爲首先要讓學生感覺到音樂的動感,無論是唱歌教學還是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開始時,一定是要找到律動,讓學生傾聽並感受律動,使自身成爲音樂的一部分,在音樂的反覆中,尋找音樂中更多的內涵。即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能會設計學生一起演奏樂器部分,那也一定要培養學生演奏之前就要有動感,這個動感包括學生形成內心聽覺的穩定性。如果使用奧爾夫教學法解決這個問題,所謂的穩定性,就是節奏基石,通過一個固定音型,將音樂不斷髮展。律動在常態課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以至於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上了好多年的音樂課,大多數學生沒形成穩定的內心聽覺,往往在演唱、演奏過程中,越來越快,速度不一,更沒有合作精神,也聽辨不出音樂的規律。

在音樂教學中還要重視休止符的價值。課堂上,學生可能不會問遇到這樣的休止符該怎麼做,但一定要使他們清晰,順其自然地感受音樂,即使休止,那也是音樂的組成部分,是表達思想的無窮力量。

音樂的表現力離不開音樂元素,音樂元素不存在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之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各種音樂元素,發展學生敏銳的聽辨能力。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也是音樂文化的載體。

聆聽大師講解,感受成長喜悅!提高自身素養、遵循教育規律,迴歸音樂本質,提高民族地區音樂基礎教育水平,我們任重而道遠。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7

課程選擇在朋友所在的藝術國小,我對藝術國小的學生並不瞭解。但是即興編創這樣的課程必須要有良好的樂理知識做基礎,尤其這節課我的設計要改變整首歌曲的曲風,把四二拍的幽默、詼諧改編爲三拍子的舞動、韻律。抱着試一試的心態12號去藝術國小跟學生見了一面。沒想到學生的反響還不錯,非常喜歡這首歌。雖然接觸的時間較短,但學生已經掌握了《數瓜》這首歌曲的演唱,而且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唱會了譜子,基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對這節課充滿了信心。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

1、課堂上的師生氣氛調動非常重要如果想讓學生喜歡上這節課,老師必須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樣的課堂,這樣才能以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以自己的激情去帶動學生。這樣一節激情四射的課堂學生不投入都難。

2、課堂上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這節課上課前我有各種擔心,擔心學生會不會聽懂,能不能理解,會不會創編,創編的結果好不好等等,諸多問題。但是當學生開始創編的時候,學生創編的很多東西都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因爲老師會有“固式思維”,懂得東西太多,所以思維會受到限制。但是學生不一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想法也很多。其中四四班有位同學創作的東西我都震驚了,太棒了!他們的節奏改變很多樣,而且歌曲很有動感,這些都是源自於學生的靈感,正是體現了“即興創作”的含義。

3、課堂上學生的“生成”固然精彩,但老師的“生成”更是錦上添花,課堂上的合唱部分,在試課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個部分,因爲時間問題,這部分講不到。本來在課前我也沒有準備講這個部分,可是看到同學們的熱情,我居然把這個部分講出來了。一些精彩的“生成”到現在也難以忘記。如“我剛從安陽的瓜地裏出來,拎着兩個西瓜,穿越到了維也納金色大廳”。這樣的精彩片段在課下備課,是不可能有這種效果的。課堂上的生成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舉。有生成的課堂纔是精彩的課堂。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我需要努力改進:

1、 課堂上語速過快,畢竟有點緊張,上課顯得很慌張。

2、 課堂評價語言過於簡單,不夠具體,都用“你真棒”來評價學生,太過籠統。

3、 課堂上的銜接語言不夠簡練,太羅嗦,學生把握不了重點。

通過這節課,我成長了很多,也學習到了很多。以後的每節課我都會踏踏實實備課,認認真真上課,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上好每節課。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8

這個學期接到任務要全面實行自主高效課堂,課改的實施讓我這位年輕老師不知所措,因剛開始工作兩年多,教學模式是師講生聽的老舊模式,所以課改對我來說要求很多,對現教的二年級學生自主能力表達能力不強的情況來說難度也大。

開學第一個星期,每晚都在備課,研究。自主課堂是讓孩子預習,用導學案在課堂小組討論、展示、評價。所以我開學第一天就下發了導學案,也指導孩子晚上怎麼去用導學案預習。第二天檢查預習情況不是很好,班裏49位孩子,有十多位孩子是沒有按要求的,而其餘三十多位孩子雖然做了課文的筆記,但詢問他們怎麼預習,自己的預習步驟也是不清楚,或不是按要求,而是隨便預習。所以我第二天又上了一堂預習課。下午進行自主課堂,四人爲一組的討論,但導學案的步驟他們難以一步一步做,小組組員之間也有些不會討論或各做各的。秩序有點亂,整堂課一組一組去教他們討論,完全沒有展示評價的步奏。所以又留到了第三天。第三天的兩堂課也是上的不好的。晚上佈置的預習第四天檢查時也還是有些孩子爲按要求完成。

作爲這個星期這樣子上課的教學模式,深刻感到高效課堂不是那麼容易接受。所以停下腳步深刻反思怎麼能讓二年級的孩子去好好上這堂課。

1、導學案開始要做的簡單,預習步驟、上課討論的問題要寫的簡單明瞭,不隨意上網下載,根據班裏孩子情況來制定。

2、不急於求成,一下子完全放手上高效課堂,對孩子接受能力是種挑戰,接下來要一步一步地教,這個月先教怎麼討論和組裏的角色分配,下個月再教怎麼展示、提出疑問和評價,先用PPT引導討論,後期步驟明瞭再下發導學案課堂上自主學。

3、老師的備課充分,自主課堂上孩子提的問題老師必須能夠解答,並能想到孩子能提什麼問題。

4、讓每個孩子理解高效課堂的操作。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9

低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國小階段很多與幼兒園的的教學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別,並且思想上也還未有着本質的提升,因此作爲一名教授低年段的音樂老師在管理上要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式才能把學生融入課堂,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

作爲一年新教師,在開學的最近幾天上課中我發現了我在管理方面存在了很多缺陷。

在第一節課中,我就領着學生來到音樂室,就同學們講話,只是嘴上說了說,後來發現學生還是在講話而自己上課學生也融入不進來,於是我又很嚴厲的說了說,這時學生似乎已經很聽話了,講話聲音也沒有了,我以爲上課嚴厲點就會好然而後面的事也發生了。由於我的嚴厲,一位小朋友不敢舉手說上廁所,下課排隊的時候我發下他尿褲子了。我問他:什麼時候尿的,他說:上課的時候,我又問:爲什麼不舉手說要上廁所呢,他沒說話。隨後我聯繫了班主任並說明了情況。回到自己座位上我就在想爲什麼會出現了這種情況是不是自己的管理方式出現了問題了呢。

於是我就這一問題結合了前輩老師的經驗大概做出了以下幾點。

1、低年段的小朋友不管生理還是心裏都處於一個比較自我的階段,還沒有完全融入學校這個大家庭,因此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問題上老師的管理要鬆弛有度,在面對學生講話時首先應當冷靜,先看看是不是自己教學上有什麼問題爲什麼吸引不了學生,積極的去改善教學方法,更加生動有趣的課堂更適合低年級。

2、學生還是講話可以通過獎勵政策,比如如果學生不講話了就可以得到一些手工製作的小花或者把名字寫在光榮榜上。這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的投入課堂也會更加認證聽課不再講話。

3、在學生不講話的時候,應當多積極的與學生交流,低年紀的學生是生動的活潑的,不能課堂死氣沉沉。可以邀請學生積極與自己一起唱歌,還可以通過一些男女生對唱,促進學生融入課堂的同時也能不講話更好的管理課堂。

總之課堂教學管理是一門比較深的學問,需要我一步一步慢慢研究,這樣才能更好的教授學生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0

《放牛歌》是一首短小的創作歌曲,歌曲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生動而有趣的描繪了小牧童吹着笛子,騎着牛兒興致勃勃的把家回的有趣情景。歌曲短小但有一個特點,就是作曲家採用了模仿笛聲的小過門作爲樂句的加花補充(間奏),使歌曲聽起來很豐滿,很有趣,而且減小了歌曲的難度。

整個教學我運用了“參與體驗――情感昇華式”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的,課的一開始“激情引趣”,老師播放了一首捷克斯洛伐克的歌曲《牧童》,老師引領學生用串鈴運用簡單的幾種伴奏型爲之伴奏,並讓學生感受到節奏型的變化,目的是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輕快活潑,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注意伴奏的方式和節奏型的變化,爲歌曲伴奏做好鋪墊,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拉近師生距離。緊接着讓學生閉上眼睛,老師再次放音樂讓學生仔細聆聽,啓發學生“你都想到了什麼?”從而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經過教師的簡單小結使學生了解了牧童的生活和放牧時的心情,爲學唱歌曲《放牛歌》做情感鋪墊,接下來的“體驗理解”環節還是以激發學生興趣爲主,從猜小牧童的“寶貝”(笛子)模仿小牧童吹笛子的動作,到學吹笛子的有節奏的嘀嘀聲XXXXXX,到有節奏的模仿小黃牛的叫聲X-,我都是在讓學生從間奏入手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會聽音樂,能聽出哪是間奏;二是讓學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三是培養學生節奏感,知道笛聲和小黃牛的叫聲表示的節奏是什麼,對兩個聲部的節奏訓練進行一次滲透和嘗試。實際教學證明,這個環節設計得比較好,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熟悉並掌握了所要掌握的節奏,孩子們出色的表現讓我感受到了,二聲部的滲透對於一年級國小生來說真的是必要的而且是學生能接受的。歌詞教學這一環節,我以遊戲的方式,把歌詞做成顏色鮮豔形象的四幅小歌片,分到四個組,並把這四個組分別命名爲“笛兒組”“雲兒組”“牛兒組”和“太陽組”,放音樂讓學生當聽到自己組歌詞的時候就快速的舉起小手,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音樂,培養學生仔細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和鍛鍊學生的聽辨能力及反應能力。歌曲的拓展部分的“創造表現”,我注重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引導學生唱出歌曲強弱的變化和進行良好的情感表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並讓學生選擇合適的節奏型爲歌曲配間奏,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使課堂完整而充實,內容豐富而不浮燥。整個教學過程我注重了學生以聽覺爲主,從聽覺入手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學唱歌曲。整個歌曲教學是在學生的玩樂中,在我設計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完成的。我認爲整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課堂氣氛活躍,注重了學生興趣、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以審美爲核心,課堂中能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導演”,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課堂中學習,同時雙基落實也比較好,音樂知識的教學融入遊戲與情境中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節課往往想法都是好的,初衷都是爲了學生,教師都想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巧妙、最新穎、最有趣的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寓教於樂,既注重了雙基的落實,又考慮到形式的多樣化,趣味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總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總有些遺憾,象這節課,我感覺我有幾點做得不是很好,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一是在歌詞教學時有一幅歌片做得稍大了,學生小拿不住,這樣就多多少少的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生在記詞方面還不太快,記得不牢,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在引導的方式上欠缺,這是今後值得注意的地方。其次,在課堂調控上儘管

我運用了多種“組織教學”的方法,孩子們還是異常活躍,有時“壓”不下來,我在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方法來調控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而不亂”。三是在聲音上我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努力,使孩子們在興奮的狀態下也做到聲音甜美,恰到好處的表現歌曲的情感。

一節好課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完善,去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改正不足,只要善於發現問題,並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我想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一節亮麗而難忘的課堂會展現在同行們的面前,讓我們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的課堂,新課程的春天會鶯歌燕舞,百花齊放。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1

現在的學生實在太難教,他們條件好,個性強,脾氣大,想訓幾句怕他鬧,想動兩下怕他告,不知道怎樣把握分寸。

五(2)班有位男生數學學得很好,其它功課也不錯,還正在學習古箏,人很傲氣。那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尊重老師,不遵守課堂紀律,不能跟老師很好地配合,總說是媽媽的意見。我很生氣,要求他媽媽到學校來見老師。

有一天,學生家長讓孩子的語文老師轉交給我一封信,信中同時附上一張報紙,並指定閱讀文章《淺談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教學中的作用》。他的孩子已經先把文章看了,家長還希望能和老師面談。

看了信和文章,我的觸動很大。我找了這位學生談話, 他表示理解老師的辛苦, 從此以後改正不良的行爲,後來他真的表現好多了,我也在課堂上表揚了他。我認爲和家長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家長是我們的教育同盟,我非感謝這位家長。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先做學生的朋友,後做學生的父母,再做學生的老師。我想:要想讓學生喜歡上你的音樂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自己。那麼音樂教師既要活潑大方,又要有慈母般的體貼與關愛,還要有慈父般的隱忍和大度。如果與孩子們建立了朋友式的師生關係,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音樂課。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2

現在有些人認爲音樂是副課,在社會中沒有太大的價值,其實不然,音樂課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從很多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作爲一名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讓學生走出國小時的`“枷鎖”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該讓學生走出來,讓先前的那種由老師主動的教學形式逐漸走到“師生互動”的優良教學中,使學生有話說、敢說話,讓學生不再有那種以前的恐懼感和畏懼心理。學生大部分都是處在12-15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充滿朝氣的階段。如果讓學生們總是覺得有一種壓力在壓着他們,那麼學生們就會有一種反感心理。而作爲一名音樂老師,我認爲應該多鼓勵學生,經常用“你不是最差的、你能行、你有別人沒有的優點”等之類的話語,真誠的去讚揚和鼓勵他們,讓學生們在教學課堂中充滿朝氣和活力。

二、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去親自體會和嘗試,那樣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例如:2/4、3/4、4/4……這些節拍的揮拍以及節奏的控制,只有學生親自去做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去操作的。所以在課堂中必須讓學生多多體會和嘗試,才能更好的掌握和更容易的接受課堂教學中的知識。真正讓學生作爲課堂的主人,是新世紀、新時期的教學模式

三、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體現一個“活”字

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輕鬆而靈活的學會所學的知識,而在音樂教學中更應該注意讓學生活學活用,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教學要求和學生的需求。

四、教師在教學中應帶領學生去更多的吸取先人的精華

音樂的好與壞不是在自我陶醉,而是讓別人去欣賞,所以只有不斷的去欣賞那些先人的名作,逐漸去吸取他們的精華,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水準。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應該讓學生多欣賞先人名作,讓學生們去體會作品中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變化及讓學生體會那些音樂的價值,慢慢的去提高學生們的欣賞能力和固有的水平;同時通過去不斷欣賞不同時期的名人名段,可以陶冶學生們的情趣和擴大學生們的藝術視野。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和助推劑,如果在生活中失去了音樂,就像是在生活中讓一個人從此失去了情感的體驗和變化一樣,那麼會讓你感到活着是很無奈的。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白鯨喜愛音樂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探索生物奧妙的興趣,發生喜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紛紛”“馬上”等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類對動物的關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白鯨)認識這兩個字嗎?一起讀一讀。(指導讀準“鯨”的後鼻音)

認識白鯨嗎?在你眼中,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出示第一段課文)老師這兒有一段話是介紹白鯨的,自由讀一讀,看你從中又瞭解了什麼?

3、原來,白鯨和我們人類一樣喜愛音樂(補充課題)。今天的這節課,老師就要帶領大家走近一羣喜愛音樂的白鯨,有興趣嗎?帶上你的興趣讀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設疑,初讀感知:

1、同學們,你們相信嗎?正是白鯨喜愛音樂的這一特點,才使得一羣白鯨脫離了危險,走出了死亡。

(出示課文最後一句話:白鯨終於得救了。)

自由讀讀這句話,讀着讀着,你的心中發生了哪些疑問?

總結、板書問題:爲什麼會遇險?

遇到了怎樣的危險?

是怎樣脫險的?

2、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出示自學要求:(1)讀準生字詞的讀音,讀通課文,並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段序。(2)想一想:這些問題的答案分別在課文的哪幾自然段?)

古人有句俗語叫做“不動筆墨不讀書”。一邊讀一邊可以圈圈生字詞,多讀幾遍。能幹的同學還可以用不同的符號劃一劃與這些問題有關的語句,在旁邊寫寫你的體會。(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精讀感悟,釋疑:

1、找一找課文哪幾段在寫白鯨爲什麼會遇險?(學習課文2、3兩個自然段)

a、自由讀2、3兩個自然段,知道“北極”嗎?談談你對北極的瞭解。

b、在這羣聰明、頑皮的白鯨眼中,北極的楚克奇海真是太好玩了!同學們,假如你們就是這一羣白鯨,你們會玩些什麼呢?

c、這裏不光好玩,還有好吃的鱈魚呢!吃過肯德基的深海鱈魚條嗎?味道怎樣?

d、小白鯨們,你們玩着這麼好玩的遊戲,吃着這麼好吃的鱈魚,你們的心情怎樣?

e、難怪你們玩着,吃着,連回家的時間都忘了。讓我們帶着愉快的心情讀讀2、3兩個自然段吧!

2、多麼活潑、頑皮的一羣小白鯨呀!正當你們滿心歡喜地吃着,玩着的時候,你們怎麼也想不到危險正一步步迫近。找一找,課文哪一段寫你們遇到了危險?(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a、(出示第4自然段)輕輕地讀一讀第一句話,從“突然”、“轉眼”這兩個詞中你讀出了什麼?

b、小白鯨們,在你們眼前原本碧藍的海面一下子變成了什麼樣呀?

c、這真是一個冰雪世界!到處都是冰塊、冰層,連你們回家的路都被堵住了,現在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d、白鯨們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塊。小白鯨們,你們爲什麼如此拼命呀?回家的路被冰塊堵住了對你們來說意味着什麼?

e、但是你們這樣拼命地撞冰塊有用嗎?現在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課文中哪個詞語很好地表達了你們現在的心情?(絕望)

f、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自身此時的心情吧!(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3、正當你們陷入如此絕境時,是誰協助你們脫離危險的呢?找一找課文哪幾自然段在寫白鯨是怎樣脫險的?(學習課文5、6兩個自然段)

a、自由讀5、6兩個自然段,找一找哪些人或機構協助了你們這羣落難的白鯨?

b、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學習5、6兩個自然段,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議一議,完成填空並說明理由:

(出示:這是一個的獵人。

這是一羣的人們。

這是一個的政府。

這是一個的船員。)

c、全班交流:

*這是一個的獵人。

從哪個詞語看出獵人的着急?(馬上)他爲什麼如此着急?你聽到獵人怎樣向和近的村莊報信?

指導感情朗讀。

*這是一羣的人們。

從“紛紛”這個詞中看出了什麼?你看到人們手中拿着什麼?他們的表情怎樣?他們是怎樣做的?

指導感情朗讀。

*這是一個的政府。

在我們的生活中,直升飛機和破冰船在怎樣的情況下才會出動?從中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政府?

*在飛機的指揮下,破冰船開出了一條二十多公里的通道。白鯨們,你們終於可以得救了!可是你們爲什麼不動呀?(出示:可是白鯨卻一動不動地擠在一起,原來它們害怕這隻高大的破冰船。)

你們爲什麼怕破冰船?哪些詞語體現了你們對破冰船的害怕?(一動不動、擠)

指導感情朗讀。

*這是一個的船員。

這時,忽然響起一個海員的聲音,小白鯨們,你們聽到了嗎?(出示:一個船員大聲說:“白鯨喜歡唱歌,是海上的百靈鳥,放音樂試試,把它們引出去!”)

一起讀讀你們聽到的話,從中你聽出了一個怎樣的船員?(引導學生從船員的工作環境着手,想象船員與白鯨的關係。)

d、(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聽,船上響起了優雅的古典音樂,人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幕?(出示:啊,奇蹟發生了!白鯨成羣結隊地跟着破冰船遊動起來。)

這裏的奇蹟指什麼?爲什麼說這是一個奇蹟?

指導感情朗讀。

4、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

你們真是一羣喜愛音樂的小白鯨!

(出示課文第7自然段)

讓我們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輕輕地讀一讀這溫馨的結尾吧!(配樂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

四、小結,昇華情感:

這節課的最後,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句話: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假如地球上缺少了動物,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呀!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4

學音樂課教學是國小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爲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向認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國小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國小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爲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資料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必須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到達標準音時能夠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到達拓寬自我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能夠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爲學生自我識譜潛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一樣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必須的自制力,但識譜潛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五、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一樣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一樣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反思,真切的期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5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是開啓人類智能的一把鑰匙。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這是因爲音樂充滿着想象,學生在藝術欣賞、演唱、演奏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創造心目中的音樂畫面形象及內心感受。

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如果教師將創造能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啓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這樣的音樂課堂會因創造而精彩。在我的實踐、失敗和成功中我深刻體會到創造想象的開拓是音樂教育的宗旨和靈魂,下面我把自己的點滴認識談之一二。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創新思維。

音樂作爲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境與氣氛,才能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音樂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欣賞一年級《小寶寶睡着了》這一課時,爲了激發學生興趣,瞭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我採用多媒體演示與實物演示相結合。用多媒體演示一幅夜空的畫面,我抱着一個洋娃娃,在《搖籃曲》伴奏音樂下描述:“在一個佈滿星星的夜晚,周圍寂靜極啦!一位慈愛的母親輕輕得搖着搖籃,哼着歌兒哄小寶寶入睡。”學生一下進入了一個恬美的意境。接着我問學生這時媽媽的歌聲應怎樣?學生會說是柔和的、優美的、輕聲緩慢地等等。然後我讓個別學生也來扮演一下媽媽,扮演的那個學生在伴奏音樂下自發性地邊表演邊用“m”哼唱了起來。可見,妥帖的環境不但能促進兒童對音樂的感知理解、鑑賞、更能有效地引發創造的可能性。

二、啓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啊,想象力是人的知識、智慧、願望、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了想象力便有了創建新形象的能力。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着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有許多教師認爲: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而美國教師則認爲:把學生教得有許多問題纔是教學成功的表現。事實證明: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具個性、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古人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共產兒童團歌》這首歌曲時,我就嘗試着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完成教學目標。我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歌詞歌譜,找出最不能理解的地方發問。果然,一雙雙小手陸陸續續舉了起來:“蘇維埃是什麼意思?”“中板是什麼意思?”“在歌詞下面爲什麼有橫線?”……小小的幾個問題,就像一塊塊神奇的魔石,激起孩子“心動”的漣漪。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首先便有了一種很強的求知慾,迫切想解開這些疑問,在接下來進行集體研究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聽得也特別認真。

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能夠有一點看法,有一點問題,有一點收穫,哪怕只是那麼一點點,也是學生所得。在上課時,如果我們能多問問學生的意見,多采納他們提出的建議,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懶”一點,在旁稍作點撥、引導;學生忙一點,忙着提出學習目標,設計學習方法,這樣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而教學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爲呢?

三、主動參與,激勵學生創新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切身體會與感受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並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實踐的創新。

人們在欣賞、演奏或演唱音樂作品是,往往通過音樂想象來重新塑造音樂中的形象,創造音樂情節,從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審美的目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想象中,鼓勵他們嘗試獨特、大膽的想象讓學生擁有創造的靈感。低段孩子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如在欣賞二胡齊奏曲《小青蛙》時,讓學生隨着音樂的發展創編故事。這樣一來,同學們想象的閘門打開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在高段年級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地去感受音樂帶來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音樂結束後,讓同學講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對每位同學的創造性思維作出充分的肯定,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四、捕捉時機,誘導學生創新動機。

在歌曲教學中,有好多知識點

適合學生進行發散性的創編,如果教師不能做個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學生就會喪失一次創新的實踐。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誘導學生去創新。

如在欣賞《鴨子拌嘴》時,聽着音樂孩子們高興地當了一回“小鴨子”。爲了激活思維,挖掘潛力,給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我由衷地說了這麼一番話:“小朋友真能幹,既是遵守紀律的國小生,又能編動聽的故事,還是了不起的舞蹈家。一定還有其他的本領吧?”學生馬上就七嘴八舌起來,有個小朋友說他能把這音樂曲敲出來,“可是沒有樂器怎麼辦?”其中有一個大叫起來:“我能自己製作樂器!”“好,那咱們就回家做做,練練。”第二節音樂課的課堂上出現了很多瓶瓶罐罐,我和孩子們玩成了一團……從中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打擊樂器的特殊功能,也提高了創作能力。

五、留有餘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一方自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引導他們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最終形成自己的個性。讓學生盡情地表現形成個性化的表演,恰恰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天地。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提供儘量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幫助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優點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如在引導學生聆聽《野蜂飛舞》時,我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音樂。有的學生就用畫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有的學生以野蜂爲主題,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或身邊的物體模仿野蜂飛舞時的聲響;也的有學生用體態語言來表現。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探究、親身體驗的機會,因此學生個個神采飛揚,不亦樂乎。

綜上所述,只有創造性的教學才能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力。孩子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教師的任務已不只是教他們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導他們通過思考,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與實踐的過程中,創造力才能得以激發。另外,課堂始終是孩子們的。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側重理念,且淺顯易懂。提出問題以後不應多加約束,讓學生自由思考,暢所欲言。討論時,教師只是指路燈,結論應該讓學生自己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