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彙編14篇)

其他2.82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那麼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彙編14篇)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

剛聽了林老師在二(1)班上的語文課《小柳樹和小棗樹》,感受頗多。

一、孩子的優秀是老師誇出來的

一個名叫董文欣的孩子,平時的音樂課堂表現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早上林老師間斷地請她發言了三次,從“你來說一說”到“今天請了好幾次,說明你進步了。”等等,可以看出林老師對新課標新理念“面向全體”的透徹解析,真正做到了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二、優質的評價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一層不變的練習很容易會使學習變得疲乏。而林老師對於“推層出新”的技巧卻是十分睿智而流暢的。

例: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誇生1第三聲念得到位,誇生2“zao”平舌音準確,這些既鼓勵了發言的孩子又引導暗示了其他孩子。

例:在按要求畫出相應句子時,林老師伺機而說“你真棒!一拿起筆就注意到了握筆一寸的姿勢了。”

例:當某生照樣子說句子,說到“橘子彎彎的,黃黃的,真好看。”時,林老師徵詢大家問可以改成什麼更好?(手勢比劃後,生齊說)“圓圓的,黃黃的,真好看。”然後,對原來發言的孩子說“這樣是不是更好呢?”評價委婉而具象。

三、直觀、細緻的指導讓學習變得明確而有效

對於低年級教法需“直觀、形象”,大家無不知曉,可具體如何操作呢?聽了林老師的課如醍醐灌頂。

例:“發芽兒”讀音指導,小舌頭輕輕捲起,拉長一點點音(示範)“芽兒”。

在對比學習了語句有無疊詞後,總結“像這樣的疊詞更能體現事物的特點。你能照樣子說幾個嗎?”生的思維馬上跳躍,新詞接踵而至。“香香的,圓圓的,苦苦的……”緊接着說“加大難度,能挑戰嗎?”生已是信心滿滿“可以!”“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出示幾張果樹的圖片)——,——,真——。生已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了。“西瓜躺着綠綠的葉子上,圓圓的,真好看。”“桔子圓圓的,黃黃的,掛在枝頭上,真好看。”

從語氣、語調到細緻明確的評價,無不透出一位優秀教師的潛質。她“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般”,讓孩子們個個輕盈、歡快的成長在語文天地中。讓我有了“愛上聽這樣的課”的衝動。有些東西不一定能學,但久而久之的薰陶,我想笨如我的也一定會有所進步的。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2

今天俞蕾老師給我們展示的是二冊語文《愛迪生救媽媽》第2課時教學,這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文章語言淺顯,結構簡單。課文圍繞小愛迪生爲什麼救媽媽?怎樣救媽媽?結果怎樣?的順序寫的,反映了小愛迪生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其中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

俞老師的課給我的總體印象是: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爲本、以疑爲線、以讀爲主,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想。在教學過程中,俞老師能把親切的語言、優美的教態、真誠的鼓勵貫穿一堂課的始終,創造了富含童趣的教學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體驗了學習的快樂,是一堂簡簡單單、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在教學中,俞老師的這幾點做法尤其值得我學習。

一、找準主線層層推進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節課重點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俞老師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找準愛迪生怎麼救媽媽這條主線引導孩子學習,她先讓學生邊讀邊找找寫愛迪生怎麼做的句子,拿出筆劃一劃這樣的句子,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讀懂課文,在交流反饋學生找到的內容時,也緊扣主線抓住“一溜煙、不一會兒、捧”等重點詞來體會愛迪生跑得很快,爲什麼跑得這麼快?值得一提的是,俞老師把理解句子意思和朗讀感悟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層層遞進,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使得一個立體的'小愛迪生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們眼前。更加凸顯出語文課的人文味來。

二、變序教學,突出重點。

變序法,就是改變課文的順序進行閱讀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尋找認識課文的最佳點,爲學生構築理解課文的最佳思維流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採用變序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好學、好動的心理,爲學生創設一個樂於探索、積極思維的最佳心理狀態,實行對學生心理因素的最佳調控。新課程也對我們老師提出了創造性地重組整合教材的要求。俞老師一上課,就直奔重點段進行教學。在教學中,俞老師抓住寫小愛迪生救媽媽的句子,牢牢不放,從一開始的請孩子劃句,到請孩子反覆讀讀這幾句話,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再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愛迪生救媽媽的經過,讀讀文中有關句子瞭解他是怎麼救媽媽的。然後再回過頭來學習寫爸爸的態度和醫生的反應的句子,最後讓學生想想愛迪生爲什麼能想出這麼好的主意?由此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第一自然段,這樣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領着學生在課文裏走了一個來回,幫助孩子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實現了語言的內化,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妙鋪墊思維迸發

我們看到,這堂課上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就是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思路開闊,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這當然與俞老師循序漸進的誘導密不可分的。在學生讀懂愛迪生用自己聰明救了媽媽時,俞老師問:“如果你當時在場,你就是着急的爸爸,病痛中的媽媽,你會怎樣誇獎小愛迪生呢?如果你是來幫忙的小夥伴,你又會說些什麼呢?學生的回答很精彩,有的說:“如果我是小夥伴我會翹起大拇指說,真棒!我和你一樣大,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好辦法呢?真是自愧不如!”有的說:“如果我是爸爸,我會一把抱起愛迪生說,兒子,你真是我的小福星呀!”還有的說:“如果我是媽媽,我會問,你是怎麼想出這個好辦法的?”等等。我想,正是因爲有了前面的理解鋪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才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以迸發。這樣的精彩,是老師巧妙的鋪墊激發了學生情感,是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都說聽別人的課是學習,自己上課是提高,其實參加評課纔是進步。我們只有在課堂上注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把不同層次的學生裝進心裏,滿足他們,點燃他們,課堂纔會如溪水自然流淌,水到渠成。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3

這次聽了二年級兩位語文老師都上了《小動物過冬》,這兩節“同題作課”讓我感受頗深。《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極富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瞭解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同時在情感目標上要滲透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情感。這次兩位老師課前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課件非常精美,一個個動物頭飾等都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板書設計也比較新穎。下面我主要來評一評孫燕老師的這節課。

聽完課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孫燕老師對整個課堂的把握又更上了一層樓。她用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地朗讀,讓學生走進小動物的世界和小動物們共歡樂,同時在開心愉快中學到了小動物們過冬的各種方式,及爲什麼要這樣過冬的知識。

整堂課的教學中,最大亮點就是讀。表演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多種讀的方式讀出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自己獲得情感體驗,有層次性,爲學生個性化學生提供廣闊的平臺,抓住文中的詞語讓學生品讀,方法較好。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課文中只介紹了三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但這三種過冬方式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進行課外延伸,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培養學生喜愛圖書、樂於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孫老師努力把握住這一點,讓這堂課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讓學生真正地愛語文,懂語文,讓語文課成煥發生命活力,成爲學生的樂園。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4

《恐龍的滅絕》是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爲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五種原因。課文層次清晰,脈絡分明,首先第一段向我們提出了,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這樣一個問題。接着2—4段分別寫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和其他種種說法。最後一段總結恐龍滅絕的種種說法還不能完全讓人信服,至今還是個迷,激勵人們繼續去探究。課文的內容和主題,引起了孩子們的探究心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豐富學生對恐龍的瞭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的好文章。

聽了郭葉青老師《恐龍的滅絕》一課,感悟頗多,體會如下:

郭老師的課層次清晰、環節分明,爲我們展現了一堂層次感強、結構美的`課。

在課堂中,郭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的學習基礎爲基點,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出現。複習字詞時,郭老師運用“我是識字小能手”既檢查了認字又導入了課題,引出了恐龍。接着郭老師和學生交流了一些恐龍知識,並隨即引出了課題。探究恐龍怎麼會滅絕?

爲了使學生理解“短多了”,郭老師將人類的歷史和恐龍的歷史做了對比,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和朗讀句子。

郭老師在整堂課中非常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如:換詞語理解詞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等。

教學有層次,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比如在學習恐龍滅絕的第一種說法時,李老師在讓學生先讀,指名試着說說,然後再填空,最後自己概括,層次感很強。另外在學習恐龍滅絕的說法的重點段中通過填空、排順序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避免了學習的枯燥、乏味。

巧妙抓住第四段末尾的“……”,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探究更多恐龍滅絕這個謎的興趣。

郭老師爲我們開出了這樣一堂課,真的非常感謝她,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收穫頗豐。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5

《淺水窪裏的小魚》是一篇能給人帶來心靈震撼的文章。成百上千條小魚被海水送上了淺水窪裏,小男孩的做法讓我們震驚,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愛生命”的品質令我們感動。沈老師在整堂課中以讀爲主,以讀爲線,貫穿始終。由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到細細品讀,再到內化語言,層層推進。既訓練了朗讀,又體驗了情感,品味到秋的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教學環節體現了以下幾個特色:

一、創設“情場”

在課一開始,沈老師就播放了很多魚兒在海里自由自在遊玩的圖片,讓學生盡情暢談此時小魚的心情,學生迅速滋生了對小魚的喜愛初情,觸發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衝動,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二、斟字酌詞

中國的語言文字可謂是浩淼無邊,優美的文本,充沛的情感,靈動的`字詞都折射出作者無限的情思。本文用詞準確,無不透露出作者寫作時用詞的謹慎推敲。在指導朗讀時沈老師抓住了重點詞,關鍵字。例如“叨唸、蒸乾”等一步一個腳印,指導學生朗讀,品味小魚的悽慘,品中有讀,讀中有品。

三、豐富積累

俗語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才能薄發”,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下筆如有神,才能厚積薄發,才能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在教學中,沈老師以讀爲主的理念,讓學會充分地讀,自由讀,讓學生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而後反覆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滋味,讀出情趣。從而使讀有所值,讀有所得,在讀中自然而然地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將語言內化。

課堂總有美中不足之處,我覺得在這堂課上教師已經意識到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何不再加強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學以致用。另外既然本堂課教師隨文識字了,何不再隨文寫字呢?寫字總是放在課堂的結尾,會讓學生在這最後10分鐘鬆散了。寫字教學還應重視寫字評價,才能讓學生有所體會。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6

《歡樂的潑水節》一文記敘了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共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這節課中,老師在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

一、目標明確,定位合理。

本節課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王老師把目標定位在讀通課文,把字音讀準;學會“潑、桶”等十個生字及,體會“一年一度、互相、幸福、象徵”等新詞的意思;感受潑水節的歡樂氛圍,瞭解潑水節所表達的象徵意義。目標明確,定位合理。

二、以“歡樂”定調,貫穿首尾。

《歡樂的'潑水節》一文讀題就知道“歡樂”是全文的主線。因此,一開課,在揭題時,王老師就抓住了題眼“歡樂”一詞,引導學生多[ ]次深情朗讀課題,使學生層層瞭解潑水節的歡樂,體會潑水節的歡樂。

三、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紮實有效。

整堂課,王老師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第一是抓字詞學習,第二抓句子學習,第三抓整體感知。在字詞學習中,王老師首先掃清了生字的讀音,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字理識字,理解本義,再延伸拓展,感悟運用。另外,王老師還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如理解“提、端、互相追趕”時,採用了動作表演的形式,直觀形象,在理解“幸福”一詞時,王老師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理解體會,“吉祥如意”一詞,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想象該詞一般在何種情況下使用。這樣的教學紮實有效。在句子的學習中,王老師抓住了難讀的句子,採用視頻展示、採訪交際、動作表演、聯繫生活、遷移運用等方法,並創設了情境,讓學生多次朗讀,讀通句子,讀懂句子,同時結合句子學習進行句式練習,做到了讀寫結合,課堂教學紮實有效。

四、以讀代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中王老師很好的體現了這一原則,堅持讓孩子“以讀爲本,讀中生悟”,採用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了解文意,體會歡樂。因爲潑水節離我們小朋友的生活比較遙遠,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將傣族人民潑水的錄像片段放給小朋友看,使學生如臨其境,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7

今天上午一、二兩課,我聽了新教師的兩節彙報課。陳xx老師和俞xx老師均上了《雲房子》一課,我覺得作爲新教師能這樣準確地把握、處理教材,靈活地調控課堂,頗有教學機智,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學習。總的來說,兩位老師教態親切、自然,製作的課件精美,評價的語言也有些藝術性,教學的環節井然有序。聽課完畢,同組的老師就面着帶笑容,發出了感慨:課上得真不錯!

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感受。首先介紹一下這篇課文。《雲房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述了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雲朵千姿百態讓喜愛;有風時,雲朵散去,讓人心頭不由掠過一絲惆悵,但再次用心發現,天空潔淨明麗,陽光普照,讓人不禁釋懷了。另外,天空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嬉戲玩耍,想象豐富,語言富有童趣,給人以美的享受。面對這樣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兩位老師發揮了個人的才智,課堂都出現可喜之處。

一、書聲朗朗,讓課堂如花香般的讓人陶醉。

有人大膽地提出:語文課,首先是讀書課,可見“讀”在語文課堂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作用了。葉聖陶先生也說過:“教學語文課文,幾個重要項目裏頭有一個項目,就是好好地讀,讀得好,就可以深切地傳出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就是領會它的思想感情。”兩堂課的設計思路清晰,環節精緻,充分體現了低年級課堂的以讀導學的教學模式。陳老師在教學時,沒有對文章進行深度分析,而是創設情境,如看了幾張藍天白雲的圖片,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驚歎,順其自然地問孩子:“你在驚歎什麼?”學生脫口而出:“哇,這麼多的白雲!”又如出示了一幅幅各種雲房子的圖片,找到自己喜愛的,美美的讀。課文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在反覆朗讀、感悟中體會語言的優美、用詞的精當,然後指導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最後達到運用的目的。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讀得多,讀得透,注意邊讀邊想,邊讀邊演。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讀出感情,教學很有坡度。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練得也很到位,從詞到詞組到句到段,學生一步步讀好。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邊讀邊表演的形式,讓課堂活了起來。

二、精美課件,讓課堂增色添彩。

本文通過優美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去感受雲房子的美。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講,光是文本很難激發他們的興趣。兩位老師一次又一次地通過課件演示文章中的情景,課件恰如其分地幫助了孩子對文章語言的理解。如陳老師出示的雲房子的不同形狀,讓孩子們讀得有聲有色,俞老師讓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去猜測小鳥們在說什麼,兩位老師都出示了笑眯眯的太陽和水汪汪的藍天等,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了孩子的情感參與,學生就在興趣盎然的氛圍中得到了語感的訓練。當然利用圖片時,也應進行一些取捨,比如對“禮堂”一詞的理解時,兩位老師都配上了圖片,但圖中所展現的禮堂不夠寬敞,而且形狀較爲模糊,學生的理解就不夠到位。當時,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能聯繫生活來談談呢?比如我們學校就有個漂亮大禮堂,向孩子進行介紹一下會不會更生動、形象呢?

三、口語交際,讓課堂充實飽滿。

低年級的口語交際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陳老師注意到了這點,在教學中安排了拓展說課文內容,有梯度,有趣味,訓練了說話的`能力。如在小鳥們到彼此房子裏去做客,教師就安排了師生共同表演,設計了一個口語交際的情境,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懂得了作客的禮儀等。又如讓孩子們進行這樣一個句式訓練:我們的雲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先讓孩子將自己造的房子帶來,進行展示,並簡要介紹,孩子們興致勃勃地介紹了自己造的蘑菇、螃蟹、草莓、變形金剛等雲房子。當這些形狀不一的房子貼到黑板上時,教室裏的氣氛很活躍,孩子再完成這樣的填空也就毫不費力。

當然,兩位新老師的課堂我個人認爲仍有可待改進之處:

1、要重視寫字教學。兩位老師在整堂課中都只教學一個字:耍。我認爲低年級關注學生的寫字。教師在分析字形時,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注意孩子寫字姿勢時,花樣如能變一變,或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如齊說一首寫字歌:小手伸出來,托住小臉蛋,左手放下去,右手拿起筆。這樣押韻的兒歌,既能振奮孩子的精神,又讓孩子倍感興趣。如果能多安排些時間,讓孩子在課堂中進行寫字練習,然後進行點評,也許效果更好些。

2、要注重生生交流。如讓學生看圖想象:“小鳥們唧唧喳喳,會說些什麼呢?”通過想象說話,體會小鳥們歡樂的心情,進一步感受雲房子的有趣。兩位老師都採取的是師生表演,進行交際的訓練。我個人認爲,這一過程可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讓學生扮演小鳥,在組內充分說,然後請兩組上臺表演,這樣孩子的思想會得到碰撞、激盪、完善、昇華,不知不覺中自己和他人共同進步了。

3、要注重讀中感悟。讓學生多自讀,等待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學必須真正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的心靈是我們要去的地方。陳老師在課堂中也有意識地讓孩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如在描寫“雲房子不見了,雲房子哪去了。”這句時讓自己體會小鳥的心理,一個女孩回答道“小鳥很傷心”,接着她用自己略帶沙啞的嗓音讀出了自己的悲傷,讓在場的每位教師動容。而一個小男孩則說“小鳥非常着急”,於是他帶着這種感覺也讀出了句子的味道,不同的性別,不同的生活經歷,讓孩子感受不同。如果陳老師再耐心等待,也許會有精彩繼續出現,因爲教育原本就是慢的藝術,語文教學是充盈於師生之間的具有生命意義的教育,是一種生命的交流與碰撞。

相信孩子,留給他們思考的空間,便會發現,教學更有韻味。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8

今天我有幸聽了*老師的課,收穫很多。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然只有28個字,但字裏行間卻洋溢着韻味無窮的美,*老師講出了這首詩的意境美。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有條不紊地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如此,聽課亦是如此。在聽課的過程中,好多地方都值得我這個新老師學習,現做如下總結:首先,本堂課教學思路清晰。從課題導入——初讀詩句,學會生字——精讀詩句,理解詩意——背誦古詩,環環相扣。

其次,課堂讀的形式多樣:師範讀——生自讀——師生對讀——同桌對讀——指名讀——齊讀。這樣改變了以往讀書的單調形式,同時師生配合地很默契。

最後,讓學生想象詩的畫面,展開從詩的字中你看到了什麼?在學生的回答中,*李老師進行了板畫,讓學生知道詩是可以聽到的,詩也是可以看到的。全首詩聲情並茂將自然引人詩境中,學生利用多種感官體會到詩的美,好一個“有詩有畫”呀!在讀、聽、看、想後再落實詩句之意,水到渠成。這樣的教學形式較新穎,達到了當堂背誦的效果。

不過,個人認爲本堂課稍有不足的是:在學生寫生字一環節時間有點多。同時,板書設計有點散,要是能把四幅分開的板畫,整合成一幅畫,到最後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幅完整的.畫面,效果會更好。

今天我有幸聽了*老師的課,收穫很多。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然只有28個字,但字裏行間卻洋溢着韻味無窮的美,*老師講出了這首詩的意境美。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有條不紊地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如此,聽課亦是如此。在聽課的過程中,好多地方都值得我這個新老師學習,現做如下總結:首先,本堂課教學思路清晰。從課題導入——初讀詩句,學會生字——精讀詩句,理解詩意——背誦古詩,環環相扣。

其次,課堂讀的形式多樣:師範讀——生自讀——師生對讀——同桌對讀——指名讀——齊讀。這樣改變了以往讀書的單調形式,同時師生配合地很默契。

最後,讓學生想象詩的畫面,展開從詩的字中你看到了什麼?在學生的回答中,*李老師進行了板畫,讓學生知道詩是可以聽到的,詩也是可以看到的。全首詩聲情並茂將自然引人詩境中,學生利用多

種感官體會到詩的美,好一個“有詩有畫”呀!在讀、聽、看、想後再落實詩句之意,水到渠成。這樣的教學形式較新穎,達到了當堂背誦的效果。

不過,個人認爲本堂課稍有不足的是:在學生寫生字一環節時間有點多。同時,板書設計有點散,要是能把四幅分開的板畫,整合成一幅畫,到最後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幅完整的畫面,效果會更好。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9

今天聽了張老師的課《我們成功了》,這是二年級的一節閱讀課。對於如何上好低年級閱讀課,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張老師的課給我們做了示範。

1.低年級語文課要體現閱讀的層次性。低年級的閱讀層次就是7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整堂課書聲琅琅。

①讀正確:張老師先讓學生自由讀5遍,然後同桌互讀(共2遍)。

②讀流利。張老師請4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地方,指導學生讀不順的地方。

③讀出感情。張老師提出要求:“文中哪個句子最有感情,請自己先讀讀。”

2.體現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張老師安排學生自由讀5遍,我記錄了我身邊的一位男同學的學習過程。讀第一遍:男生讀得不熟,要邊看拼音邊閱讀,很慢。讀第二遍:比較熟,大部分生字能記住。讀第三遍:不需要藉助拼音就能讀了,但對於一些詞,還不能流利地閱讀,比如“xxx”“人如海,歌如潮”“任激情的淚水盡情流淌”等句子。讀第四遍:熟了,但出現了不該出現的.誤讀:把“xxxx年”讀成“xxxx年”,把“中華世紀壇”讀成“中國世紀壇”,看來超過3遍就多了,能否改變一種讀的形式?讀第五遍:學生改過來了,更熟了。

3.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該如何備學生?就本課而言,有一些詞語學生不能讀通讀順,在備課時要引起教師的注意:“xxx”“人如海,歌如潮”“中華世紀壇”“奧林匹克”,教師可以通過示範讀、學生反覆練讀等形式讓學生會讀,以提高課堂效率。

4.基本技能訓練方面做得好。比如訓練“打比方句子”,組詞,找動作的詞,換詞,理解詞義,等。

建議:

低年級的語文課,要注意識字、寫字教學。在指導字的筆順時要抓住關鍵筆順點撥。比如“揚”字。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0

語文課要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教學中,熊老師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努力體現了以下教學思想: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楊老師能始終本着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鼓勵學生大膽開口,爲他們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個人說,夥伴說,討論說等形式,讓他們表達自己感受,表達見解。並且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看(看圖片、看屏幕)讀(讀過生動的'課件去衝擊學生的視覺、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服務。

(二)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讀中感悟。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只有多讀,纔能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只形成獨立閱讀能力。”現在的語文課上大多是教師在唱獨角戲,不遺餘力地講解分析,作爲學習主體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其中。久而久之,他們也就失去了參與的興趣,漸漸地疏遠了語文課。熊老師在教學中能做到以讀帶講,培養學生的語感。力圖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首都北京燦爛迷人的夜景。整堂課上,她讓學生全方位的讀書,有個人讀,引讀、齊讀、賽讀,小組讀,男、女同學分別讀,感悟後讀等,讓學生中在讀中自解、自悟。

(三)以點帶面,抓重點詞句理解。

在學習第二段時,楊老師能抓住川流不息、象銀河從天而降、光彩奪目等詞句,讓學生在充分理解這些詞的基礎上想象長安街的金碧輝煌,當腦子中形成這種影像後,文章的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就都在腦中了。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1

本學期我們工作室開展了多次活動,我也拜聽了多位老師的課堂。其中,對陳偉老師的研討課《回聲》印象頗深,因我本學期也執教二年級語文,故尤爲細嚼陳偉老師的教學風格,她親切不失中氣的課堂語言,活潑而具有張力的課堂氛圍,精巧的教學安排和紮實的字詞教學都值得我們細細深思回味。

一、語言文字訓練到位。

二年級的字、詞、句訓練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在這方面的訓練有獨到之處。例如:水的波紋是怎樣擴散的?問題提出後,陳老師出示了一段原文:“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裏,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並且,在黑板上畫出了波紋的形狀,直觀生動的使學生記住了波紋的意義。在語言環境中訓練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語言文字訓練與認識事物統一起來,並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裏的“跳”、“撿”、“扔”、“激”、“碰”、“蕩”等一系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學生都在反覆誦讀和體會中確切理解並掌握了。這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生的收益是很大的。

又如:陳老師對青蛙叫聲的語氣詞進行重點講解,重複練讀三句話,引導學生體會“哪”,“吧”,“哩”這三個語氣詞的作用。這個環節把語言文字訓練、思維訓練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教師明確的訓練意識。

二、朗讀能力訓練到位。

整節課,根據教學重點和訓練需要,教師設計了“配樂範讀”、“指名朗讀”、“小聲齊讀”、“自由練習讀”、“有感情地讀”等訓練方法,學生經歷了一個由“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訓練步驟和層次清清楚楚,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

朗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項目,低年級就應該打好紮實的基礎.在這點上,張老師循循誘導,以讀貫穿始終,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並且有要求、有層次、有目標地一步一步落實,這是難能可貴的。

三、字詞教學紮實而有新意。

這節課,陳老師富有創新的給學生提供了兩大寫字法寶:魔法圈,魔法棒。

在練寫“影,倒,遊”這三個生字時,陳老師詳細講解了字詞的結構,需要注意的筆畫,並且示範寫字,師生合作共同將這三個字送入田字格。在魔法圈、魔法棒的神奇魔力下,學生們寫起字來更有趣,更規範。當然,肖雲霖老師也指出魔法圈、魔法棒的運用既有幫助學生寫字規範化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能造成學生對寫字模式的形式化,不利於對字詞的識記,影響日常寫作的實用性。

總之,陳偉老師這堂研討課既突出了教學重點,體現了教師導讀的思路,又簡明實用,各項訓練都能到位,是一篇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好課堂。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2

今天有幸聽了我校郭**老師的一節課,使我感受良多,下面簡單的說一說我的一些看法。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展現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着濃濃的童真童趣。語言淺近明快,親切生動,富有兒童情趣。課文精美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有利於理解詩意。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利用課文情境,加以音響效果,帶給學生愉快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讓學生在蟈蟈的美妙聲中,迅速產生對夏天的遐想。多媒體配樂範讀,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了夏天的美,對課文的嚮往自然產生,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調動,學習興趣得以激發。爲課文教學創設了一個很好的“樂學”氛圍,並且很快拉近了師生距離。

二、以人文本,張揚個性

郭老師充分利用文中“想變點兒什麼”的一問,啓開了想象的閘門,爲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學生的內心感受是豐富多彩的,不盡相同的。郭老師在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通過朗讀來交流,從中體會到的.夏天的特點。在這一過程,展示了教師對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以學生爲主,尊重學生閱讀中獨特的感受。

三、理解感悟,落在實處

有這樣幾個亮點:例如,對“透明的雨滴”的理解,老師讓孩子們觀察畫面,並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一陣風吹來,小雨滴在綠葉上滾來滾去,感覺怎麼樣?”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舒服”,然後指導朗讀,學生很自然地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在引導學生品讀感悟詩歌中優美的詞句時,郭老師的教學環節中有這樣幾個亮點:例如,對“清凌凌”這個詞的理解,郭老師沒有直接用語言表述詞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通過看圖描繪河水給自己的感覺,從而順其自然理解了詞意,並且送詞“清請的、清澈見底”讓學生積累,並讀出了感受;又如,在第3自然段中,“穿梭”一詞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學生僅僅憑靜態的圖畫並不能領會,郭老師採用的是把學生帶入情境的方法,由一位學生戴上“蝴蝶”,全班學生作爲“花朵”,“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此時毋需多言,這一動作已經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了“穿梭”一詞。同時,小“蝴蝶”們穿梭的快樂也感染了全班,使得學生得以在這想象的空間裏沉醉和抒發;在對課文重點部分的品讀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體會小魚嬉戲的自由,雨點歌唱的快樂,帶給學生詩一般美好的意境,以“夏天來了,我想變成________”的句式,鼓勵學生進行再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以讀促悟,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提升了詩的主題。

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郭老師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朗讀、想象、表演、閱讀等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點燃學生情感之火,加上老師的投入,促使學生形成最佳狀態,情不自禁地走進文中,和文本進行心靈的碰撞。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3

中心國小的張**老師執教的《醜小鴨》,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一篇童話,本課故事性強,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張老師在執教本課時,充分把握這一點,引導學生採用“個人讀、配樂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美美地讀,在讀中感知課文內容,在讀中去體會醜小鴨被欺負時的孤單可憐,在讀中分享醜小鴨變天鵝時的`驚奇與喜悅。課上,亮點紛呈:

(一) 先學後教,精心設計好預習,發揮預習的最大功能。教學前,張老師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鑽研了教材,根據導學案,精心設計了預習單和學習單,給學生提供了預習的柺杖,讓學生課前的學習不再是盲人摸象,將預習落到實處。

(二)找準時機,及時滲透學習方法。在理解“欺負”一詞時,許多學生的回答不夠準確,這時張老師引導學生:“大家是怎麼欺負醜小鴨的?”學生很快從文中找到答案:“哥哥、姐姐咬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姑娘也討厭他。”張老師說道:“這就是欺負。”學生知道了原來通過聯繫課文可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激發想象,引導學習練習說話。指導學生學完第四自然段,張老師順勢引導學生:“醜小鴨還會到哪兒?會遭遇到什麼?”學生以:醜小鴨來到了_________,展開想象,練習說話。孩子們的想象潛能是無限的,有的學生說醜小鴨來到草原上,被獅子追趕;有的學生說醜小鴨來到森林裏,被獵人追殺…張老師課上給我們展示的讓我們受益匪淺,唯一遺憾的是小組合作環節,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充分,小組彙報有點流於形式。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 篇14

9月23日上午第三節課,聽了袁**老師一節校本教研課,優點很多。

1、重視字詞句教學。

這一環節袁老師主要採用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讀課文,以及時糾正同學的錯誤。同時讓學生說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也高,實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檢測一、二類字時,主要採取開火車的形式進行領讀及自主強調字音。隨後請代表發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並給予及時的評價,與此同時,她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識記。

2、指導書寫

這一環節,她把生字歸類,主要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讓學生說一說,這樣孩子們開始互動——你說、我講,由於孩子們已經有所書寫的巧方法,所以又呈現出自主、互學的態勢。隨後老師進行範寫,孩子們仿寫,達到了預設。

課堂上,老師安排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評一評,比一比,說一說,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對學生的尊重;特別注意學生的參與形式,如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等,讓學生參與面更廣,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參與的滿足感、成就感,調動了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教爲學的思想,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的個性特長有了發揮的機會,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總之,這堂課袁老師採用自主、合作學習的做法,學生領會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