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試卷

歷史1.75W

一.選擇題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試卷

有一次,街上有兩個人吵架,甲罵乙:“爾無天理!”乙罵甲:“爾欺心!”王陽明聽後對弟子們說:你們好好聽聽,這是在講學呢!弟子不明白,認爲不過是相罵而已。王陽明解釋說:他們講“天理”“欺心”這不是講學是什麼呢?這一故事形象地說明了心學

A.追求理論的大衆化

B.整治人心,挽救統治危機

C.提倡“知行合一

D.贊成穿衣吃飯等“人倫物理”

20xx年,在豐縣樑寨鎮出土了的徐州地區唯一的文狀元李蟠撰寫.刻於康熙54年的石碑載:“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顥)講處也。……”。當時“明道先生”講可能闡述的思想是

A.“人倫者,天理也”

B.“存天理,滅人慾”

C.“知行合一”

D.“吃飯穿衣皆爲人倫物理”

中國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效遊時,有朋友問他,“山岩中美麗的花樹,自生自長,與人心感覺與否並無關係。”在他看來,花樹的存在與否,全以人的主觀感覺爲轉移。這位思想家是

A.程頤

B.朱熹

C.王守仁

D.黃宗羲

美國曆史學家狄巴里說:“如果我們僅僅把理學看作支持王朝體系的精神護符,我們便不大可能透過‘不變的中國’的種種表面現象而發現理學的‘內在生命與動力”’。這表明作者認爲

A.理學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

B.理學存在進步之處,具有一定科學

C.理學推動了四大發明及其他領域的科學技術的發展

D.理學使儒家倫理得到強化

探究世界,追求美德,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永恆主題.有的認爲“萬物於我爲一”,有的提出“天者理也”,有的主張“只有品德才是區分人類的標準”.明確提出上述觀點的人物有

①莊子

②程顥

③普羅泰戈拉

④薄伽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明代陳獻章在學術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約”,追求“自然,自得”,被譽爲“真儒復出”。其主要針對的是

A.道教思想

B.佛教思想

C.程朱理學

D.陸王心學

司馬光在編篡《資治通鑑》時,在以《漢書》爲依據敘述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的“天人三策”這一內容時,司馬光選擇性地保留了禮樂教化的內容,而刪除了關於天人關係的討論。這一做法反映了

A.儒學本質在悄然發生變化

B.理學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

C.史學研究服務於政治需要

D.政府對人們思想控制加強

王陽明提出“聖賢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黃宗羲提出“君之與臣,名異而實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權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啓蒙

B.二者都質疑程朱理學,但所屬的範疇不同

C.黃宗羲思想是對王陽明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D.黃宗羲思想是對王陽明思想的批判與否定

朱熹在其編纂的《大學》中指出:“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話的意圖是

A.強調知識分子要加強自身的修養

B.鼓勵知識分子加強科學研究

C.強調“存天理,滅人慾”

D.強調知識分子應該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在此王陽明認爲

A.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B.惡之起源.人心合有

C.一循於理.動靜合一

D.知行合一.本心體悟

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門人弟子被列入《道學傳》,而陸九淵等人則被列入《儒林傳》。明代,道學之名逐漸被理學取代。到清代,陸九淵被列入《理學傳》而不入《儒林傳》。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明代理學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B.儒學發展成嚴密的思想體系

C.士大夫批判道學的虛僞說教

D.道學將理學和心學融爲一體

以下收錄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師生對話錄:

生:“必有是理,然後有是氣,如何?”

師:“此本兄先後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從來,則需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爲一物,印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掛搭處……”

其中的“師”是

A.

B.

C.

D.

北宋尚有“河東獅子吼”,而到了南宋“婦女裹腳”“貞潔牌坊”等現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婦女社會地位急轉直下的時代。宋代女性地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細作的農業需要更多男性

B.商品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觀念

C.傳統思想演變影響了社會生活

D.軍事政策改變導致軍隊人員增加

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謫貶至貴州龍場(今貴陽西北修文縣境內)當驛丞。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裏,王陽明結合歷年際遇,日夜反省,終於在一天夜裏,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的道理,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這表明王陽明

A.把理學發展到心學階段???B.對朱熹理論一直深信不疑

C.否定了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D.通過“格物致知”悟得“聖人之道”

南宋理宗在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下詔:“朕觀朱熹集註《大學》.《論語》.《中庸》.《孟子》,發揮聖賢蘊奧,有補治道。朕方勵志講學,緬懷典型,深用嘆慕,可特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南宋理宗嘉獎朱熹的主要目的是

A.發展文化,繁榮學術

B.統一思想,加強統治

C.獎勵學術,端正官風

D.懷念先賢,光大懦學

陸九淵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他認爲做學問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於對古代經書的追根究底。這說明陸九淵

A.強調自身的修習與領悟

B.反對儒家思想對人的束縛

C.主張自由闡釋儒家經典

D.否定“六經”的權威地位

“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與上述認識最接近的觀點是

A.“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B.“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氣中,道不離器”

“知是心之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材料認爲加強道德修養的最好途徑是

A.慎思明辨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窮理格物

程顥.程頤兄弟認爲,不是物喜己悲之樂,而是悟本達源之樂.超凡脫俗之樂,這種至善圓滿之樂是建立在覺悟“自心”基礎上的。這反映出

A.理學對修身養性較爲注重

B.理學有教人消極處世之意

C.佛道文化對理學影響至深

D.二程徹底改造了傳統儒學

二.連線題

幸福是什麼引發當代中國人對幸福的深入思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稱讚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自己也是這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矣在期中矣”。管仲主張恣耳目之所欲聽視.口鼻之所言向及體意之所欲安行,它卻力行仁怒,通過修身使德行內充……此又是《左傳》所謂的“有德則樂,樂則能久”。

——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上)等整理

材料二朱熹在《語類》中講“於萬物爲一,無所窒礙,胸中泰然,豈有不樂”,將幸福的精神內涵發揚透徹。以後的王陽明在《答南明汪子問》中稱“樂是心之本體”,王艮在《樂學歌》中稱“人心本是樂,自將私慾縛”,也含有精微的深意。

——《養志與樂生:中國人的幸福觀》

材料三明代思想家李贄認爲“夫私者,人之心也。性者,心所生也”。他在《焚書》中曰:“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也。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期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

——《中國哲學大辭典》

(1)依據材料一,歸納孔子.管仲幸福觀的內涵。

(2)依據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學家對幸福的追求。

(3)依據上述材料指出,與孔子.宋明理學相比,李贄的幸福觀有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