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關於歷史的典故(通用15篇)

歷史1.34W

關於歷史的典故1

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是琴不是箏),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爲“琴仙”。荀子在《勸學 篇》中說:“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就是說瓠巴彈瑟時,連水裏的魚都要躍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時,正吃草料的馬也仰 首而聽,高度評價了伯牙的演奏技術。

關於歷史的典故(通用15篇)

據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 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 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着。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絃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爲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 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裏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裏聽了起來。”

伯牙藉着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着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剛纔彈的是孔子讚歎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絃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 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爲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 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 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伯牙大笑。道:“你真是我知音啊!”於是兩人便結爲兄弟。一起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裏相會。

轉眼到了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又抱琴來楚國漢陽,向一位白鬍皓須的老翁問路:“請問老公,這裏可是集賢村?”老翁說:“集賢村有上下兩個灣子,不曉得先 生找的是哪個?” 伯牙說:“找我的知音朋友鍾子期。”老翁一聽說是找鍾子期,眼圈就紅了,眼淚一灑,號哭說:“您家莫是那個伯牙大人伯牙先生?我期兒墳上都長草了,今晝是 他的百日,他閉眼那暫,還要聽先生彈琴哪!”伯牙一聽,跌腳捶胸,三泡眼淚四泡流,嗚嗚哭了一大場。他跟着鍾父到子期墳頭,把琴擱在拜石上,打起盤腳,愈 哭愈彈。那上下左右灣的伢兒老小,聽說大臣都跟子期上墳,一窩蜂趕來看稀奇,一見伯牙打坐彈琴,以爲他好不懂事,還在取樂,就都噓之啦沙、嘰嘰哄哄地走 了。伯牙一見,越發傷心,搜出解刀,割斷琴絃,舉起瑤琴,卯起來往拜石上一摔,高聲哭唱:“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再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後人忘不了這一對琴師的深情厚誼,就把當年伯牙江邊鼓琴覓知音的地方起名古琴臺;把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地方,起名琴斷口;把鍾子期的家鄉集賢村,起名鍾家臺。

關於歷史的典故2

一、“六尺巷”

康熙時期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而張英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牆,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來。毛主席在建國後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曾經講到這個故事,說起這四句詩,用來表達兩國之間的事宜應該謙讓、平等。只是後來我們看到的不是這個樣子了。

二、 “絕纓盡歡”

楚莊王賜羣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告王曰:“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矣,趣火來上,視絕纓者。”王曰:“賜人酒,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歡。”羣臣百有餘人,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歡而罷。居二年,晉與楚戰,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獲甲首,卻敵,卒得勝之。莊王怪而問曰:“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對曰:“臣當死,往者醉失禮,王隱忍不暴而誅也。臣終不敢以廕庇之德而不顯報王也。常願肝腦塗地,用頸血湔敵久矣。臣乃夜絕纓者也。”(《韓詩外傳》亦載)

楚莊王寬容臣下酒後失禮,並巧妙地爲失禮者遮醜,暗地施德於臣,因而取得了失禮者的忠心,換來了以死相報的忠臣。故劉向在這則故事後議論道:“賢王必憐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窮也。如此則名號業矣,國土得矣。”

楚莊王明明可以知道誰是那個非禮的大臣,但卻故意想法放過了他,裝作不知道這事。結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報答。這就是明知故昧所見的奇效。它既是一種處世策略,又是一種領導藝術。

對一般人來說,生活在紛繁複雜、人際關係險惡的社會之中,明哲保身不過是一種避免禍害的態度,明知故昧也不失爲一種少惹是非的策略。

三、“宰相肚裏能撐船”

呂蒙正字聖功,河南人,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一。五年,拜左補闕,知制誥。未幾,擢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參政耶?”蒙正陽爲不聞而過之。同列不能平,詰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爲愈也。”時皆服其量。(《宋史·呂蒙正傳》)

這則說明:別說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爲宰相,以敢說敢言著稱的呂蒙正,當初入朝參政時,曾有人不滿而發出譏諷,呂蒙正也明知故昧,裝作沒聽見。有人想爲他追查那譏諷的人,呂蒙正卻阻止說:“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誰,必然會終生記在心頭,對雙方都不好,所以,還是不知道的好。” 這就是“宰相肚裏能撐船”,大人有大量。作爲領導藝術,明知故昧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非原則問題,能夠放過去的就放過去。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人官》)也就是這個意思。

四、“丙吉碎玉”

西漢時期,丙吉在做相國的時候,他有一個馬伕很好喝酒,又一次在送丙吉上朝的時候,馬伕忍不住嘔吐,把污穢吐在了丙吉的車駕上。他的管家很生氣,就跟丙吉說了,想要把馬伕給辭掉。丙吉說:他只不過是吐了丞相的車嘛,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你把他趕走,那要他以後到哪裏去謀生呢?你就認了吧。這個馬伕就因此留了下來。

宋朝有個著名的開國元勳叫曹彬,他曾被封爲王。在戰爭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件價值連城的美玉,每天都要玩賞很長時間。又一次,他大宴賓客的時候,想要向客人炫耀一下這塊美玉。於是就讓屬下去拿這塊玉,所有的客人也都伸長了脖子,想要一睹這塊美玉的風采。當這名屬下正拿着這塊玉走進殿堂的時候,不小心搬到了門檻,摔倒了,把玉也打得粉碎。衆人都大驚失色,那名屬下非常惶恐,都害怕曹彬發怒。沒想到曹彬只是笑笑說:它註定這個時候毀掉,誰也攔不住。你也不必害怕。就讓那名屬下出去了。

關於歷史的典故3

1、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

宋太祖親自出徵,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

爲了這件事,宋太祖心裏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麼道理?”

趙普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權力太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

宋太祖連連點頭,讚賞趙普說得好。

後來,趙普又對宋太祖說:“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太大,還是把他們調離禁軍爲好。”

宋太祖說:“你放心,這兩人是我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我。”

趙普說:“我並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我看,這兩個人沒有統帥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額角說:“虧得你提醒一下。”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裏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

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請大家乾了杯,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麼緣故。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爲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裏,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着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

宋太祖說:“我替你們着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爲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

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給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遞上一份奏章,說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辭職。宋太祖馬上照準,收回他們的兵權,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打發他們到各地去做節度使。

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爲“杯酒釋兵權”(“釋”就是“解除”)。

過了一段時期,又有一些節度使到京城來朝見。宋太祖在御花園舉行宴會。太祖說:“你們都是國家老臣,現在藩鎮的事務那麼繁忙,還要你們幹這種苦差,我真過意不去!”

有個乖巧的節度使馬上接口說:“我本來沒什麼功勞,留在這個位子上也不合適,希望陛下讓我告老回鄉。”

也有個節度使不知趣,嘮嘮叼叼地把自己的經歷誇說了一番,說自己立過多少多少功勞。宋太祖聽了,直皺眉頭,說:

“這都是陳年老賬了,盡提它幹什麼?”

第二天,宋太祖把這些節度使的兵權全部解除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將領的兵權以後,建立了新的軍事制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通過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

2、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現在晉朝陳壽寫的《三國志。韋曜傳》裏,“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爲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爲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

公元252年,吳太祖孫權病死,傳位於子孫亮,後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臺。孫休臨終時,遺詔兒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爲"顧命大臣",輔佐幼主。

哪知屍骨未寒,兩位"顧命大臣"嫌孫休兒子太小,廢太子孫和的兒子,改立23歲的"長君"孫皓爲帝,他是孫休的侄子。孫皓初立時,撫卹人民、開倉賑貧,後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於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孫皓不知感恩戴德,上臺不到3個月就要了這兩個“顧命”的命,因爲,他聽說這二位見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後悔立他爲君的意思。

其實一點不錯,這孫皓就是一個好酒之徒,經常擺酒設宴,羣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個規矩:每個人以七升爲限,不管你會不會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這酒是不是進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須見底的。如果按照現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會喝爆肚皮的。可是陳壽的《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這裏照抄無誤。

羣臣中有一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難爲他了。就算他的嘴是個大漏勺,也漏不掉這麼多啊。孫皓是個暴君,說一不二,動輒殺人,但是對韋曜卻格外照顧,看着他喝不動了,就告訴人悄悄給他換上茶,這韋曜是何人?他原來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所以地位相當特殊。而且當時韋曜正奉命寫孫河的回憶錄,孫皓還指望着他在裏面美言自己幾句呢,當然也不想看他一個人喝不下酒攪了大家的興,就偷偷使出這”以茶代酒”的一招。

可惜,耿直磊落的韋曜碰到的是個嗜酒如命,貪圖享受的平庸幼稚糊塗之主。孫皓竟把宴會演變成了"過家家","皓每於會,因酒酣,輒令侍臣嘲虐公卿,以爲笑樂。"韋曜認爲這樣下去,"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徹底墮落的孫皓不聽韋曜的勸阻,最終,孫皓被惹火了,公元273年,孫皓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處死。

這樣一個暴虐的君主,當然不能治好國。280年,吳國爲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被遣送到了洛陽,受封的爵位是“歸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樂公”還要低!這個殘暴無能的傢伙苟延殘喘了四年,病故洛陽,時年42歲。

關於歷史的典故4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爲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爲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爲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關於歷史的典故5

蜀漢後主劉阿斗的的歷史形象並不是很好,所以後人總是在揣度,爲什麼諸葛孔明不另立新主呢?

一 先從隆中對策說起。當時諸葛亮爲劉備定下的最高戰略目標是“興復漢室”,這樣做一是可以使師出有名,二是可以爭取民心,無疑爲劉備完成霸業提供條件。如此聰明之舉爲何曹操孫權沒有想到呢?其實二人未必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曹操、孫權二人都無皇室血統,根本不可能打這個旗號去創業,劉備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倘若諸葛亮廢了劉禪,百姓便會起疑,“丞相說的興復漢室還算不算?”廢了劉禪,等於自己砸自己的招牌,自毀長城!

二 劉禪雖不爲明君,但在諸葛亮時期卻不謂庸主,還未有後期那般荒唐,無非是貪戀女色、聽信幾句謠言,尚未構成大錯。試問諸葛亮有什麼理由廢了他?廢一個皇帝,勢必造成朝中大亂,蜀國本身羸弱,如何經得起這一大動?如此一來,反倒天了自家風險。

三 諸葛亮要廢劉禪,是因爲劉禪無能,不能完成大業。那麼他若廢了劉禪便說明他完全有能力滅了魏國,與東吳平分天下!但蜀國當時由此力量否?滅不了魏國卻廢皇帝——他諸葛亮便是大罪人!諸葛亮何等英明?豈會爲此自毀前程。

四 諸葛亮只想當丞相,對皇帝不感興趣。當皇帝固然好,但人家要是沒興趣,還是白搭。

關於歷史的典故6

【歷史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爲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因此廣受大家的讚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項羽兵敗後,季布孤身一人殺出重圍,開始了他亡命天涯的生活。而當了皇帝的劉邦一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於是下令通緝季布。

那些仰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化裝後,到山東一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去找汝?侯夏侯嬰說情。在夏侯嬰的勸說下,劉邦不僅撤銷了對季布的通緝,還封他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季布有一個同鄉曹邱生,聽說季布做了大官,就馬上去見季布。但季布對他有些誤會,知道他要來,就虎着臉,準備發落幾句,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沉,話語多麼難聽,只是對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說:“你我都是楚地人,既是同鄉,便應該珍視鄉情纔對。我聽說楚地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樑、楚兩地的呢?皆因你是我的同鄉,我纔到處宣揚你啊。你爲什麼不願見到我,與我結爲朋友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對於他的誤解頓時消除了,兩人從此成爲至交。

【成長心語】

誠實守信、信守諾言是爲人處世的一種美德,更是爲人處世之本。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還寶貴的東西。誠實的人能忠實於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世實在。誠實的人反對投機取巧,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爭功推過,弄虛作假,口是心非。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關於歷史的典故7

紹興六年七、八月間,岳家軍進行第二次北伐。

左軍統制牛皋爲先鋒,進攻僞齊新設的鎮汝軍。僞齊守將薛亨,素稱悍勇善戰,牛皋向岳飛保證,一定要“生擒以獻”。左軍以雷霆萬鈞般的威力,很快就擊破這個堅壘。當薛亨作爲戰俘押解到宣撫司時,連岳飛也頗感驚訝。牛皋繼續揮兵東向,掃蕩潁昌府,直至蔡州,焚燒僞齊軍積聚的 糧草、器械而凱旋。

岳飛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以牛皋左軍的佯攻,掩蔽大軍的主攻方向。牛皋初戰告捷後,岳飛的大部隊往西北方向進擊。八月初,王貴、董先、郝晸等將攻佔虢州州治盧氏縣,殲滅僞齊守軍,繳獲糧食十五萬石。僞齊武義郎、監盧氏縣 酒稅楊茂“挺身歸附”。接着,岳家軍又分兵奪取了虢略、朱陽和欒川三縣。王貴在虢州得手後,繼續統軍西向,又克復商州全境,包括上洛、商洛、洛南 、豐陽、上津五縣。

商、虢兩州都屬陝西路,本非岳家軍的戰區。吳玠部將邵隆即是當年陝西解州神稷山抗金義軍首領邵興,因避宋高宗紹興年號而改名。他曾上奏宋廷,認爲商州乃是“要害之地”,只有力取商州,方能經營關中。於是宋廷任命他爲商州知州,令他和金州 守將郭浩共同負責收復商州。岳飛攻克商州後,便催促邵隆儘快赴任,以減輕本部人馬的`戍守負擔。

商州和虢州確是軍事要衝,北可控扼黃河,與北方抗金義軍直接聯繫,東可奪據西京河南府,西可進攻關中,幾乎將僞齊的統治區一劈兩爿。岳家軍接連三戰告捷,宋廷爲此下詔嘉獎說, “遂復商於之地,盡收虢略之城”,“長驅將入於三川,震響傍驚於五路”。“商於”和“虢略”已成兩州別名。“三川”爲秦朝設三 川郡的古地,意指此處有河、洛、伊三川。“五路”者,是指宋朝於陝西沿邊設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和熙河五路。

關於歷史的典故8

某喜讀雜文,曾經看一篇雜文寫道一市委書記喜好書法,經常有經商者求字,並送潤筆若干,一時間滿城皆是X體書法(這個X當然是書記大姓)後來書記事發,鉅額財產來源剖析,光潤筆就收了一千多萬,其中還不乏美刀,這筆錢若是折算古代貨幣,恐怕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獨創一派書法的顏真卿,柳公權也自嘆不如。

潤筆這個典故出自二十四史的《隋書》,這是《鄭譯列傳》裏的一段玩笑話,鄭譯曾爲朝廷重臣,後來被劾疏於職守,不孝母親而遭貶官。但是不久隋文帝重新起復鄭譯,“上顧謂侍臣曰:‘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譯因奉觥上壽。”鄭譯畢竟是個人才,又是開國將相,所以文帝下詔讓他參與制定律令給予沛國公爵位,任上柱國,說完上面那段話後當即命令內史令李德林作詔書。這個時候和鄭譯一起跟着皇上打天下的丞相高穎就開起了老朋友的玩笑:“老鄭,筆幹了哎,這詔書寫不了啊。”“譯曰:‘出爲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上大笑。”這鄭譯假裝一本正經的把玩笑話接了下來,產生了非常幽默的效果,所以把心情本來就不錯的皇帝也逗樂了,你看人家這官當的,一頭討好皇帝,一頭在五千年曆史上留下一道筆墨,後來人一提起潤筆,大多一下就想到了這位1400多年前的幽默大師了。

其實稿費這個東西並非鄭譯獨創,包括高穎調侃的筆幹,其實也是古代文人不好意思開口討取稿費的旁敲側擊。經鄭譯這麼一說,文人討取潤筆就稍微理直氣壯了。

最正當討取潤筆的理由是幫人寫墓碑,中國人信奉人死爲大,而這人死後的墓誌銘,就是重中之重,不僅顯示死者的身份,也與生者混的怎麼樣有關。古代大家族,高官一般都是請名士或者書法名家來寫墓誌銘,故而不少中國古代書法家的書法都是通過墓誌流傳下來,可謂是墓誌銘對中國文化的一大意外貢獻吧。

柳公權的字很好,又有身份,請他寫墓誌銘的人就很多,潤筆費用也高的嚇人。柳老頭倒是不很在乎錢,就圖寫了個樂,後來這潤筆越來越多,家人監守自盜柳公權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乃至他把寫墓誌賺來的銀器放在一個櫃子裏,過一段時間銀器消失了,他叫管家來問怎麼回事,管家還理直氣壯的說真怪事啊,柳公權笑笑說:“是啊,大概這些銀器都昇仙了吧。”

還有一位寫墓誌收潤筆很有名,那就是韓愈,連他的弟子都嫌老師給別人寫墓誌寫的太多了。爲什麼呢,因爲幫人寫墓誌,尤其是收了潤筆的,就不能寫的太實在,多半是隻講優點有大的缺點實在不能不談的一筆帶過,象著名的鮮于仲通神道碑就是這樣的情況。韓愈的弟子就譏諷韓愈寫的都是阿諛奉承的“諛墓”,但是老韓一生寫的最優秀的墓誌銘,可是沒收錢的,那是爲老朋友寫下的《柳子厚墓誌銘》,韓愈,柳宗元一生相交,讀了這份墓誌銘,那份盡在不言中的友情與哀傷不知不覺的就把人往那個時代扯,也許生活在古代的中國人遠比我們更重情義,更懂生活。

開頭說的那位書記,大家知道生活中是有原形的,他的潤筆不是因爲道德文章或者書法超過了古代的某位大家,而是其厚顏無恥的程度已經足夠我們整個民族唾棄了。

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

這事啊,發生在三國的時候。

下面有看官說了:“哦,知道了,這是要說張翼德怒鞭督郵的事。”

這位卻錯了,首先怒鞭督郵的是劉備,其次我們這裏說的是酒而不是人。

《世說新語》是本好書,可謂魏晉笑話大全,裏面記載曹操爲了節約糧食,曾明令禁酒,恆溫手下有一名書記官善飲,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善飲,只要酒一入口,就能知道是好酒壞酒,但是喝酒明說出去可是要殺頭的,於是他就賣弄個關子,好酒稱之爲青州從事,壞酒則爲平原督郵。

這是爲什麼呢?說來很有意思,青州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齊郡,“齊”通“肚臍”,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是因爲好酒喝下去後,酒氣芳香可以一直通到臍部;他把壞酒稱做“平原督郵”,是因爲平原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鬲縣,“鬲”通“膈”,大約就是盲腸一帶,意思是說壞酒喝下去,酒就全奔膈部去了。

曾經和一朋友逛民俗村,見一仿古酒肆,內書一聯,“盡是青州從事哪有平原督郵”某大喜,不待朋友看水牌就大叫一聲:“小二,拿酒來”上的是桂花米酒,果然芬芳醇厚。

古人其實很善於用身體部分打比方的做借喻的,這裏有件比較近的事,大家回去問問家裏的老人興許還知道,說兩三百年前康熙朝的時候吧,康熙到自己的重臣明珠家裏去做客。明珠人稱明中堂,本是落魄旗人,和康熙是患難之交,位極人臣,不過呢明珠這學問可就不咋的,雖然也是進士出身,但是他這個進士水分相當大,首先他這個是相當於一科補考的進士,其次當時主流的漢族文人都拒絕滿清的科考,所以明珠呢也就是個工農兵大學生的水平吧,可是明珠畢竟做到了一品大員,也就好附庸個風雅,自己學着寫幾首詩,還讓府裏的師爺幫忙點評一下。這天師爺出去玩,恰巧師爺給明珠詩句留下的評語就被康熙看見了,這評語是兩句:“似在杜下,又在息上。”康熙文武全才,學究天人一看這兩句就犯了嘀咕了:“似乎在杜甫之下?哎呀那我這明中堂這詩可不會太差,可是這息上是什麼意思呢?有姓息的著名詩人嗎?我怎麼就不知道呢”這個時候旁邊近侍的帶刀侍衛大老粗一個什麼也不懂,也跟着皇帝嚼開了:“皇上?這?肚子以下,膝蓋以上……那不就是嗎”…………………………………………………………………………

呵呵,寫了兩段酒,不小心把酒蟲勾了上來,隨便寫段不入流的笑話壓壓癮,這裏再向大家推薦一首五言絕句,短小精緻,回味無窮,酒香四溢,與天下好酒者共品: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哎,收筆時又是一聲長嘆,真羨慕那個時代的普通人,活的如此瀟灑,一不小心,名字就寫入了中國的典籍,刻印在了一民族的心裏流傳千年萬年,劉十九,你一定是一個好酒客,某十分願意與你共飲一杯,順便聊聊白居易邀你喝酒時寫下的《問劉十九》

關於歷史的典故9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一月一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七年級爲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歲首,曾有多次反反覆覆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爲“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爲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後中央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爲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同時爲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因此改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爲“春節”。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爲“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爲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於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爲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爲元,七年級爲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雲:“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爲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纔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爲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七年級稱爲“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衆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啓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爲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七年級爲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後將1月1日歲首改稱爲“元旦”節後,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閒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願和千百年的民俗。

關於歷史的典故10

傳說中的黃帝是一位聖王明君,也是一位修道的人,他一統華夏,“職道義,經天地,紀人倫,序萬物,以信與仁爲天下先”,在治世的同時修身證道,以德教化百姓,爲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傳黃帝生下來兩個多月就會說話,十歲時就對當時情形有相當瞭解,明瞭自己的責任,注重修身積德,長成後更是個聰明非凡的人物。

他即位後,看到當時諸侯中的九黎族蚩尤暴虐百姓,誅殺無辜。爲了拯救人民,他徵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但蚩尤憑藉妖術,黃帝之兵不能前進。於是黃帝在瓊林臺虔誠向上天祈禱,請求天命,西王母便命使者授給黃帝玉符,天帝又命玄女教給他兵機,授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等,賜給他九天六甲兵信之符,黃帝在神兵的幫助下克伏了蚩尤之黨,平定四方,天下始歸一統。

黃帝劃分州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率民以事天。黃帝在打敗蚩尤後,於當年七月又來祭天,感謝上帝幫助之恩;三年後的八月第三次祭天,報答上帝使國家強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他在泰山上舉行了“封禪”儀式祭祀天地。在泰山頂上築壇,行祭天禮,叫封;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作平壇,行祭地禮,叫禪。黃帝得到了天賜的寶鼎——銅鼎,在那時是極其珍奇的;有鳳凰銜着卞圖送給他,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又有黃龍捧河圖洛書獻給他,這些都表明是天下安寧、大祥的徵兆。

黃帝曾向玄女詢問治國之道,玄女回答:“君無爲而民自化,君好靜而民自正,君無事而民自富,君無慾而民自樸。以文善化,循循誘導;懲惡揚善,扶弱濟困;上應天理,下順民心;行仁義,施德惠;立正法,塞邪道;修廟堂,祭祖明;四方懷德,百姓感化;以正治國,以德服衆,以理教化,慈悲寬宏……”黃帝又問:“何謂王道之弊?”玄女回答:“官昏庸而貪,喪德而暴;積亂於內,引患於外;伐民縱暴,好歹倒懸;民冤不伸,惡暴不除;不樹中樞,衆心散亂;疏於善化,邪風盛行;浪費鋪張,天降饑荒……”,黃帝問道“有人隱居山林修行,言能歸九天,可否?”玄女回答:“有根基者、有善慧者、有功德者,天必應之,隨緣而歸。若不修心、修德,多邪念,則難有機緣,縱然修行百年也難歸矣。”黃帝問:“可否知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玄女回答:“觀現在,就知過去;看今世作爲,即知後世禍福。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昭昭,善惡分明。”黃帝本來是智慧絕倫之人,經玄女一說,自然是聲人心通。

黃帝幾經跋涉,尋真訪隱,問道修道。他登崆峒山,問廣成子以大道,廣成子告訴他至道之精要:“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存神定氣,方可長生”。之後他又到過峨嵋山,見真人於玉堂,真人講道:“順應大道,以德治世,便可以把天下交給他;一切行爲合乎天理,便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黃帝尊奉有德,任人唯賢,他常聽從賢臣的忠告。黃帝還將全國共分九州,提出以“德”施天下,修德立義,惟仁是行;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要求官員節簡樸素,以身作則。

黃帝觀測日月星辰運行規律以制定曆法,確定天下萬物名稱;教百姓造屋築城,播百穀草木,製造舟車,養蠶製衣,史稱當時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黃帝還以甲、乙等十天干,子、醜等十二地支、六十甲子循環來紀時、紀日、紀年,定度量衡之制。黃帝令擅長描摹繪畫的.史官倉頡蒐集、整理文字。倉頡揣摩文字,廢寢忘食,感動了神明,有鳳凰銜來神書,歷經數年,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遂成文字,揭開了天地間的奧祕,使民族文化從此有了一個穩固的載體。黃帝令樂官伶倫作律,伶倫在山谷中找到適合的竹管以作簫,吹它的聲音作基本音,就是“黃鐘之宮”,又製成長度不同的十二個管,應十二律,並以他聽到的鳳凰的鳴聲來校正它們,後來又相應鑄了十二個鍾作樂音的標準。黃帝祭天於泰山時,親自創作了第一支樂曲《清角》,人稱天樂,曲調昂揚激盪,感天動地,流傳後世。黃帝與岐伯諸人討論醫理,作內外經,有《素問》、《靈樞》等各種醫書,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癒。

相傳黃帝后來以功德隆重而得道昇天,民皆仰望和讚頌。《管子》一書寫道:“黃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來,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黃帝之治也,置法而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

黃帝帶頭實踐修之身而天人合一治世,依據大道的規律法則創立了符合大道規則的人間法律,給人們指明精神迴歸、淳德歸道之路,使道德作爲人們恪守不離的思想行爲準則。當時社會,尊道是人們共同自然信守的共識,維繫着仁治社會狀態,人們的心靈和行爲都充滿着上善,通過修身能夠直接與大道相感通,與神相感應,與人爲善,慈愛萬物。黃帝的豐功偉業和海納百川的精神,使人們充份感受到人文始祖和中華民族祖根文化的魅力和身爲華夏兒女的驕傲和自豪。

關於歷史的典故11

東窗事發(秦檜)

宋代大奸臣秦檜,爲降金國,嘗與其妻王氏,於東窗下密謀定計,以害民族英雄岳飛。據傳,檜先於帝前誣飛謀反。時有幾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輔、樞密使韓世忠,皆爲飛鳴冤,使之有所顧忌。一日,檜獨坐於東窗之下,爲害飛之事,躊躇不定,委決不下。王氏適至,問曰:“夫君爲何事愁眉苦臉,猶豫不決?”檜遂告以此事,並與之商議。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將一半遞與檜,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難哉?君不聞古語云:‘縱虎易兮擒虎難’乎?”檜一聞此言,其意遂決。不久,岳飛父子便遇害矣。後檜卒,未幾其子熺亦死。王氏請道士爲其招魂。道士作法時,見熺與檜偕已故諫議大夫万俟卨,均戴鐵枷,在地獄中備受諸苦。檜猶語道士曰::“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

風聲鶴唳(苻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爲大將,謝玄爲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苻堅認爲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爲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爲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衆將領都認爲,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衆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衝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爲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爲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口蜜腹劍(李林甫)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的人,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想方設法給以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諂媚逢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裏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

李適之以爲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採。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可以隨便開採呢?別人勸您開採,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爲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對他疏遠了。

就這樣,李林甫憑藉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幾年宰相。

雞犬升天(劉安)

西漢時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名叫劉安。繼承了父親的封位爲淮南王。

淮南王劉安看了許多書,偏偏對道教的書籍入了迷。產生了煉丹成仙的念頭。於是他四處去尋訪有仙方神術的道人。

有一天,他聽說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煉製仙丹的祕方,但是從不傳給別人,於是就去尋找八公。沒想到八公四處雲遊,劉安吃盡苦頭也沒能找到八公。可是劉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尋訪,劉安的誠心感動了八公。一日,八公來到劉安家,把煉製仙丹的方法傳授給他,並告訴他,仙丹煉成,吃下後就可昇天成仙了。

劉安每天都虔誠的靜心修煉,後來他“真的”煉出了仙丹。這時他覺得身體輕盈,飄飄欲仙。那些仙丹,晶瑩剔透。他知道昇天成仙的'時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禱告,然後把仙丹吃了下去……劉安覺的身體輕飄飄的,低頭一看,原來自己早已站在雲端了。

劉安成仙后,灑落在院子裏的仙丹被雞和狗吃了,它們也都飄然升空,成了神仙。劉安在雞和狗簇擁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高山流水(俞伯牙)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讚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着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瞭,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爲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韋編三絕(孔子)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爲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爲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着,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爲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爲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破釜沉舟(項羽)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爲上,項羽爲副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爲上。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鉅鹿外圍,幷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的通道。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爲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病入膏肓(蔡桓公)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關於歷史的典故12

1.金屋猶自賦長門——陳阿嬌與漢武帝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姑母的女兒,武帝五六歲時曾說如能娶阿嬌爲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來。漢武帝登基,立阿嬌爲皇后。阿嬌因妒忌衛子夫得寵,多方離間武帝與衛子夫的關係而被廢黜,退居長門宮,不再得幸。阿嬌想恢復昔日的專寵,就以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呈獻武帝,企望復得寵幸。典出司馬相如《長門賦》。

2.花叢懶顧又幾人——元稹與韋叢

唐代詩人元稹與韋叢夫妻恩愛,妻子27歲時不幸早逝。元稹心失所愛,卻難忘舊情,對女色再無眷戀之意,表達了對妻子的忠貞和懷念。典出唐代元縝《離思》:“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3.淚酒傾盆長城新——孟姜女與杞梁

孟姜女是秦代杞梁的妻子,秦始皇築長城,把死去的杞梁埋在長城下。孟姜女送寒衣來到長城,知道丈夫已死,就對着長城大哭。十日後,長城崩塌。露出了杞梁的屍骨。典出民間傳說。

4.銀漢清淺兩下分——織女與牛郎

織女是王母的外孫,牛郎是人間的一個孤兒,後兩人結爲夫妻,生兒育女。玉帝大怒,就把織女抓回天上,牛郎在後追趕,王母拔出金簪,畫成天河,從此兩人天各一方。每年乞巧節時,喜鵲搭橋讓兩人相會一次。典出民間傳說。

5.青衫溼遍泣孤墳——納蘭性德與盧氏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與盧氏婚後美滿和諧,但好景不長,結婚三年時盧氏因難產去世。盧氏的離世給了納蘭性德極爲沉重的打擊,半個月後,納蘭性德寫下了《青衫溼遍·悼亡》一詞:“青衫溼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如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淒涼。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表達了對亡妻的一往情深,同時也流露出難以排遣的傷痛。

6.金石錄成聲聲慢——李清照與趙明誠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和趙明誠婚後兩情相悅,情投意合。兩人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收藏,並撰寫整理《金石錄》一書。後金兵南侵,趙明誠在南下赴任途中不幸得病而死。李清照悲痛欲絕,懷着對丈夫的無限懷念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怎一個愁字了得!”

7.孔雀年年東南去——劉蘭芝與焦仲卿

劉蘭芝與焦仲卿真心相愛,可偏執頑固的焦母卻對她百般挑剔。劉蘭芝毅然請歸,焦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就勸說劉蘭芝暫避孃家,待日後再設法接她回來。分手時兩人盟誓永不相負。誰知劉蘭芝回孃家後,趨炎附勢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兒子。焦仲卿聞訊趕來,在太守兒子迎親當天,兩人雙雙殉情而死。典出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8.三生石畔養花魂——林黛玉與賈寶玉

林黛玉與賈寶玉是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中的人物,小說中寫林黛玉前世爲離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絳珠仙草,神瑛侍者(即後來的賈寶玉)日以甘露灌溉,後來又受天地精華和雨露滋潤而修成女體,心中鬱結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後神瑛侍者下凡,絳珠仙子願隨他去世間走一遭,將畢生眼淚還給他。以報灌溉之恩,最後林黛玉爲賈寶玉淚盡而死。

9.扇底桃花又一春——李香君與侯方域

明代詩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見傾心,留贈扇子做爲定情物,不久納李香君爲妾。因時局變化,侯方域遠走他鄉,李香君就天天手持定情扇等侯方域歸來。閹黨阮大鉞爲瀉私憤,強迫李香君嫁人,香君誓死不從,頭撞樓柱,血濺定情扇。友人深爲李香君的貞烈品性感慨,將扇面上的血痕點染成桃花。後清軍南下,侯方域降清,李香君下落不明。

10.《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譯文】您出生的時候我還未出生,我出生時您已經老了。我們年齡相差懸殊,不能談婚論嫁,所以當我們相逢時,您遺憾我出生的太遲,而我遺憾您出生的太早。您出生的時候我還未出生,我出生時您已經老了。遺憾不是同一時期出生,年齡相差不大,可以天天與您相攜手而行。您出生的時候我還未出生,我出生時您已經老了。我在天涯遙望着您,您遠在海角。您出生的時候我還未出生,我出生時您已經老了。恨不能一天化爲美麗的蝴蝶,夜夜歇在花草上。

此詩爲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里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這首詩是感嘆兩人相愛卻不能長相守的`無奈辛酸。我覺得詩中的無奈可能是由於年齡的差距,還有距離的遠近,此詩和流傳於網絡的《最遠的距離》有異曲同工之妙。《最遠的距離》全詩如下: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出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卻裝做毫不在意。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卻還裝做毫不在意,而是用一顆冷漠的心,在你和愛你的人之間,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瞬間無處尋覓。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而是尚未相遇,便無法相聚。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

關於歷史的典故13

典出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蘇軾·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曰:‘行行如紆春蚓,字字若綰秋蛇。’今觀其遺蹟,信虛得名耳。”

《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五首之四》:“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清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詩云:“研將朱墨任鴉塗,‘春蚓秋蛇’認得無?”

《晉書王羲之傳》評江南樑蕭子云之書法,雖名揚江南,但其書法柔弱無力,缺豪邁之氣。字體猶如春天之蚯蚓,秋天之蛇無異。《蘇軾題蕭子云書》中有錄唐太宗觀子云遺蹟之語,與《晉書》所言,大致相同。

亦作“秋蛇春蚓”。《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騖家雞定誰美。”

亦作“春蛇秋蚓”。《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春蚓秋蛇”。原指彎彎曲曲,似蚯蚓與蛇爬行之遺蹟。後喻書法柔弱,缺乏骨力,字體拙劣,婉曲無狀,常用此語。

誤會

“春蚓秋蛇”典出李世民《晉書·王羲之傳論》,文曰:“(蕭)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臥王蒙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蕭子云是蕭樑時代著名的書法家(按:其草書等今已不得見,惟小楷賴《閣帖》以傳,見附圖),李世民認爲他的字縈綰無狀,缺筋少骨,如同“春蚓秋蛇”。

李世民論書以骨力爲尚,嘗雲:“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歷代書法論文選》輯,120頁)而蕭梁書家多以王獻之的流美書風爲楷模,“字書工者率以纖勁清媚者爲佳”(馬宗霍《書林藻鑑》卷七引歐陽修語)。蕭子云亦不例外,他在上樑武帝《論書啓》中說:“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模子敬(王獻之),多所歷年。”雖然他也說到自己“始變子敬,專法元常(鍾繇)”,但事實上“晚節所變,乃右軍(王羲之)年少時法也”(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第十九》“梁氏祕閣”條),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審美趣味。蕭氏以柔美爲主要特徵的書法風格與李世民以骨力爲主的書學祈尚相去甚遠,遂招致李氏惡評。

由於李世民的這段話中已經包含了對“春蚓秋蛇”的解釋,所以,並沒有給後人的理解和運用帶來困難。宋·姜夔《續書譜·草書》:“唐太宗雲:‘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惡無骨也。”又蘇軾《東坡題跋》卷四《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雲:‘行行如紆春蚓,字字若綰秋蛇。’今觀其遺蹟,信虛得名耳。”又《蘇軾詩集》卷十五《和孔密州五絕·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又《蘇軾詩集》卷二十九《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其一》:“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美。”又明·趙宧光《寒山帚談·學力三》:“字法惡無骨。《書狀》雲:‘行行若縈春蚓,字字若綰秋蛇。’此主客不分耳。”又清·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屬十數字而不斷,縈結如遊絲一片,乃不善學者之大弊也。”又清·姚配中《書學拾遺》:“凡作草,不得一概盤紆……不然則春蚓秋蛇而已。”所言率皆限定在“縈繞”和(或)“無骨”的含義上。

此外,有論者對“春蚓秋蛇”作了字面上的改動,本義不失。明·範欽《天一閣集》:“邇年陳、方、楊、馬草書視解大紳、沈文明、張汝弼尤怪誕,乃攘臂馳騖,說者以病丐偷兒、僵蛇曲蚓目之,然乎!”(《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419頁)又明·豐坊《童子學程·草書》:“近時張東海之學,纏繞無骨,備死蛇結蚓之態。”又清·王澍《論書剩語·運筆》:“解得頓挫,斯能跌蕩。指如懸槌,筆如死蚓,豈有是處?”

如此明晰之義,竟有誤會者。考其所誤,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是以春蚓秋蛇爲遒勁,例如,明·解縉《文毅集》卷四《草書歌》:“動如綵鸞紫鳳爭翱翔,勁如秋蛇春蚓各奔忙。”二是以爲婉轉流動,例如,今人朱良志《麴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筆斷意聯,線斷脈運,可以成一靈妙的空間,可盡春蚓秋蛇之意。”(51頁)纏繞無骨的春蚓秋蛇在這裏被用作藝術美的象徵,實在令人意外。

誤會考

首先,李世民文中“行行若縈春蚓”一語已經把意思表達清楚了,接下來的“字字如綰秋蛇”是出於句法駢麗考慮而加上的,不過重複而已。或許正是這附麗的一句中的“蛇”引起了後人的誤會。從書法意象角度看,蚯蚓總是一無是處,所以古人有“蚯蚓筆法”之誚(宋·陳槱《負暄野錄·篆法總論》),而不必說明蚯蚓所處季節或狀態。蛇卻大不一樣,固然它在秋冬之際會漸趨僵硬、休眠,但在活動期的表現卻是敏捷而生動的,而且具有某種份量的龍的特徵,在這一點上,蛇與書法(特別是草書)的美是相通的。因此,如果用到貶義,則必在“蛇”前加上“秋”、“僵”、“死”一類定語,否則即涉褒義。漢·崔瑗《草勢》:“畜怒怫鬱……騰蛇赴穴,頭沒尾垂。”又晉·索靖《草書勢》:“蓋草書之爲狀也……蟲蛇糾繆,或往或還。”又梁武帝蕭衍《草書狀》:“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淥水之徘徊。”又唐·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草:電掣雷奔,龍蛇出沒。”又唐·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宋·蔡襄《自論草書》:“每落筆爲飛草書,但覺煙雲龍蛇,隨手運轉,奔騰上下,殊可駭也。”所以,有的研究者認爲“以蛇來比喻草書,是最能協助觀者欣賞草書書法的簡便有力的概念和形容用詞”(高尚仁《書法藝術心理學》,200~201頁)。此外,還有書法家通過觀察蛇而領悟草書法門。宋·文同《論草書》:“餘學草書幾十年,終未得古人用筆相傳之法。後因見道上鬥蛇,遂得其妙。”凡此種種,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干擾層,使得人們出於對蛇的`“認可”而誤解了“春蚓秋蛇”的貶損含義。

其次,中國古代書法有“意象式”品評的傳統,這種品評方式有時給人以雲山霧罩、模棱兩可之感。前人已經察覺其中的弊端,如唐·孫過庭《書譜》:“至於諸家《勢》、《評》,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迷其理。”又宋·米芾《海岳名言》:“歷觀前賢論書,徵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是何等語?或遣詞求工,去法逾遠,無益學者。”這是我們在對待誤解春蚓秋蛇問題時所不應忽視的因素,因爲春蚓秋蛇正是意象式品評的例子。如果只注意到所謂春蚓秋蛇,而沒有顧及上下文的申說,或者只是耳聞此語,卻沒有獲悉相關背景,那麼僅憑春蚓秋蛇之意象,就未必能確知其所指之褒貶。

再次,蕭子云的書法水平究竟如何呢?是不是如李世民所論之不堪呢?《梁書》卷三十五《蕭子恪傳附蕭子云》:“子云善草隸書,爲世楷法……其書跡雅爲高祖所重,嘗論子云書曰:‘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逾杜度,美過崔寔,當與元常並驅爭先。’其見賞如此。”不僅享譽於當時,後人對蕭氏的評價也不低,李世民 “子云近世擅名江表”一語就說明了這一點。又唐·張懷瓘《書斷》將蕭氏各體書分列爲妙品或能品。又明·王世貞《書畫跋·宋克〈急就章〉》:“嘆章草自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後僅得一蕭子云耳。”相比之下,負面的看法是很少見的。在褒揚聲中,李世民“春蚓秋蛇”的說法就可能產生“錯植”並導致誤解,換言之,既然蕭氏書法是好的,而春蚓秋蛇是描述蕭氏書法的,所以春蚓秋蛇就是好字眼。

我們分析了導致誤解的可能原因,但這並不意味着誤解的合理,因爲在作爲原始出處的李世民的那段話中,春蚓秋蛇的含義實在是沒法再明白了。

補充說明的是,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是僵硬遲緩的,而秋天的蚯蚓和春天的蛇卻未必如是。秋天的蚯蚓姑且不論,春天的蛇至少處在復甦的、躍躍欲試的狀態,甚至已經警覺而騰赴了,所以“春蚓秋蛇”並不能當然地轉換爲“春蛇秋蚓”。明·宋濂《〈書史會要〉敘》:“餘又獨慨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輒揚眉以驕人曰:‘此斯(李斯)、冰(李陽冰)也,此右軍、大令(王獻之)也。’君子觀之,曾不滿夫一哂。”這樣的用法大概可以算作另一種誤會吧。

關於歷史的典故14

春節降臨,萬象更新,象徵着一年的開始;標誌着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其實,關於中國的春節,以及春節的各種習俗,都有很多奇妙動人的神話故事,快要過年了,爸爸媽媽也可以給寶寶講講這些關於壓歲錢的歷史典故

壓歲錢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1、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

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爲“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爲“壓歲錢”。

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爲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爲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爲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2、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爲“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爲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揹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爲“壓歲錢”。

關於歷史的典故15

【人物簡介】

李時珍-明朝醫學家

李時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萬曆21年,即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的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

李時珍,好讀醫書,醫家《本草》,自神農所傳止三百六十五種,樑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蘇恭增一百一十四種,宋劉翰又增一百二十種,至掌禹錫、唐慎微輩,先後增補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種,時稱大備。然品類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而析爲二三,或二物而混爲一品,時珍病之。乃窮搜博採,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閱書八百餘家,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增藥三百七十四種,釐爲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標正名爲綱,餘各附釋爲目,次以集解詳其出產、形色,又次以氣味、主治附方。書成,將上之朝,時珍遽卒。未幾,神宗詔修國史,購四方書籍。其子建元以父遺表及是書來獻,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書。時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縣。

故事典籍

1.一天,李時珍的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一羣人正擡着棺材送葬,而棺材裏直往外流血。王廣和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於是趕忙攔住人羣,說:“快停下來,棺材裏的人還有救啊!”衆人聽了,面面相覷,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開棺驚動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嗎?可萬一……王廣和當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於是便反覆勸說,終於使主人答應開棺一試。王廣和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紮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竟然醒了,於是,人羣歡動。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於是人們都傳言王廣和一根銀針,救活了兩條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這就是王廣和一針救兩命的故事。

2.還有傳言李時珍“活人斷其死”的故事。傳說李時珍在以一根針救活母子兩人後,許多人都想見一見這位神醫。一天,有家藥店老闆的兒子正在櫃檯上大吃大喝,聽說了之後,也想去看看熱鬧。他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擠到李時珍面前,問道:“先生,你看我有什麼病嗎?”李時珍見此人氣色不好,趕忙給他診脈,過後,十分惋惜地說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紀輕輕,活不了三個時辰了,請趕快回家去吧,免得家裏人到處找。”衆人都不信,那個藥店老闆的兒子更是大罵不止,後來在衆人的勸說下,方纔氣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時辰,這個人便死掉了。原來是此人吃飯過飽,縱身一跳,腸子斷了,內臟受損。由此,人們更是驚歎李時珍的神奇醫術了。

盡信書上所說的。古書上也說過,『食黃金能成神仙』,但有誰見過有人成了神仙呢?秦始皇、漢武帝都是吃仙丹望長生,結果還不是死了嗎?所謂仙丹的成分,大多是有毒的物質,吃了不但不能長壽,反而會令人中毒死。

標籤:通用 歷史